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历史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王祖烧坊的历史考据与酿制溯源》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1979年,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200一前2600年)遗址挖掘整理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从一名为王树明的墓主人墓葬中,发掘出一组制酒器具,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缸,贮酒所用的陶瓮,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100多件,从而考证墓主人生前为职业酿酒师。

据族谱等资料记载,古代王氏祖先中一支由山东迁徙至山西形成当时的“三槐堂”(太原王),经江西、四川(上八房、下八房)落户贵州茅村(茅台镇),将王氏秉承的酿酒技法带到茅村。历史上王氏后人众多,在茅台从事酿酒业的数不胜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茅台酒即出自王氏后人“荣和烧房”掌柜王秉乾之手。国营茅台酒厂成立后,同样是王氏后人的王绍宾成为前列代国酒酒师,并曾任厂长、书记。

由此可见,王氏后裔传承的古法酿酒技艺与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创造了国酒茅台,举世无双!

“茅台酒”一词,出现于宋代,至民国时期,逐渐演变为“王茅”(荣和烧房)、“华茅”(成义烧房)、“赖茅”(恒兴烧房)三家主要生产商。1915年,以“贵州茅台造酒公司”名义送展的“王茅”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牌,一举使“茅台酒”传名于世。50年代初,在三家烧房的基础上成立国营仁怀茅台酒厂,始用“贵州茅台”商标名称。人民共和国国宴上,茅台酒晋升国酒,其地位至今无人能敌。

“王祖烧坊”私藏品鉴酒、私人藏酒等即承袭自荣和烧房“王茅”的酿制传统,完整沿用其古法制作工艺、窖藏方法,使其酱香、柔润、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的风格独树一帜,确为藏家、品鉴家的珍品。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王祖烧坊酒怎么样,王祖烧坊酒好喝吗


王祖烧坊酒怎么样,王祖烧坊酒好喝吗?王祖烧坊独到的老熟窖藏即便在当地也堪称无可比拟,漫长的寂寞时光、传奇孤品的藏窖,浸润出惊世绝伦的琼浆级酱酒当属自然。它是高端白酒藏家、鉴赏家的无上妙品,能给豪饮名流带来高雅的感官及精神享受。

王祖烧坊酒怎么样

这款酒适合家庭聚会引用,喜欢藏酒德人也可以多收藏几年再拿出来喝的,因为

1、7.5平方公里茅台镇核心区域出品;

2、53度酱香型;

3、大坛5斤酒;

4、黑釉瓷容器,瓶身器型大气,价格优惠,还是值得入手的。

王祖烧坊酒好喝吗

王祖烧坊独特的老坛存放于罕见的老窖,时长三年。三年后根据不同的酒体要求,用各种基酒以不同的比例“勾兑”调和成某一型口味、口感、香气效果的酒。

一般来讲,每家酒厂都有自己特色的调和工艺,其目的就是将不同轮次的酒通过调和寻求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从理化指标的角度理解,“调和”其实就是调节酒中的脂、酸等化学物质的平衡。

王祖烧坊,贵在发端于酱香白酒茅台镇,贵在源自于茅台镇酱酒制造核心区,贵在承袭“王茅”传承人酱香白酒精制之魂。

水井坊的历史与发展


据科学考证表明,水井酒坊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08年,当时有一位姓王的酿酒大师,为了酿制传世珍品白酒,苦苦研究数载终于研制出酒味超凡的白酒秘方,为了寻求上好的酿制原料谷物和水源,寻遍中国各地而来到“天府之国”的成都。成都四季常春、雨量充沛而且温度适宜、物产丰富,不仅仅是酿酒谷物和粮食,酿酒之本“水”也十分清澈甘冽,四周环绕,于是王大师便开始在此处凿井开坊,建立了自己的酿酒作坊,而且取名为“水井酒坊”。水井酒坊在元明清三代,以其独特的酿制技术和领先绝伦的技艺而名扬全国,在历代发展中通过不断创新凝聚酿酒工艺而流传至今,秉承六百年岁月精华,以博大的文化精髓传承,演绎东方高尚生活之美。1998年水井坊被全兴集团无意发现,通过中科院与清华大学联手从古窖池中提炼出微生物菌种,配以天府之国的优质五谷和泉水,酿制而出的水井坊酒风格独特、陈香飘逸,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

枝江酒酿制历史


地处江汉平原最西端的枝江,因“长江自此分枝”而得名。明清时代是枝江酿酒较为发达的行业。其时,枝江的地理优势转化为商贸经济优势,特别是沿江通都大邑和重要集镇,多以工商贸易为主。当时的江口镇已发展成商贸集场,手工业特别兴盛,酿酒业也极为繁荣,“所制烧春酒,味佳且有名”。“烧春酒”便是枝江大曲的前身。清朝嘉庆(1796~1820年)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毗邻的松滋市马峪河陈二口村一位为人谦和的秀才张元楠,相中了江口这块贾商云集的圣地。他携家在江口开设酿酒糟坊,取名“谦泰吉”,意即谦和、福泰、吉祥,专门酿造高梁白酒,称“堆花烧酒”。据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楚州府志》载:“今荆郡枝江县烧春甚佳。”此后,江口满街兴办酒糟坊,枝江烧酒名冠荆楚。史料载,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翰林学士雷以栋回乡省亲,品尝江口“烧春”后赞不绝口:“此酒比贡酒还胜一筹,真乃况世佳酿。”当即挥笔泼墨写下“谦泰吉”三个大字。张元楠为表谢意给雷以栋赠酒四坛。后来雷将其中一坛转送皇上,皇帝尝后夸“烧春,好酒”。从此,湖北每年精选上等好酒“进贡”皇上的,都是枝江“烧春酒”。谦泰吉糟坊酿出的烧春酒后来取名枝江小曲,枝江大曲,独特的烧春酒酿造技术就一直延续下来。1950年至1957年,原“谦泰吉”等5家酒糟坊先后被国家赎买而组成了地方国营枝江酒厂。1954年,枝江酒厂对枝江小曲酒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使枝江小曲的名气越来越大。1965年,枝江酒厂被评为湖北省一类酒厂,枝江小曲被定为一类产品。

沙河王酒的发展历史,沙河王酒简介


1949年界首解放,8月,市没收私立糟坊,改为国有,实行白酒专酿;1950年底,合并分散的糟坊,筹建酒厂,沙河名声初步崛起。1951年底,界首酒厂收归省工业厅管辖,成为直辖于安徽省的少数省属重点企业之一。

坊子白酒的悠久历史


产自山东省潍坊市坊子酒厂。以薯干为原料,经波态发酵制成。其酒度为62度,无色透明,有纯正白酒的醇香,人口醇和味正。坊子酒是我国少见的不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白酒。
坊子白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较早可追溯于新石器时代,该项目所在地区是黄河下游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地之一。距山东板桥酒业有限公司十几里的坊子区埠头镇范家村和眉村镇院上村是龙山文化遗址保护区。1957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此发掘出大批珍贵的龙山文化文物,其中就有大批的黑陶酒器。坊子山水秀美,民风淳厚,真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产优质瓜干、高粱,俗语道佳泉酿甘醴,所有这些,为传统手工配制坊子串香白酒的产生提供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勤劳智慧,至清朝坊子串香白酒工艺基本发展成熟,其时酒事这盛,在乾隆年间潍县县令郑板桥的诗文中就有记述。
如郑板桥在其《自遣》诗中写道“看月不防人尽去,对花只恨酒来迟答,笑他缣素书求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在郑板桥的一幅竹画中,题词云“年年画竹买清风,买得清风价便松,高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于酒家翁”。到清末民国初期,坊子镇有许多私人开办的烧酒作坊,俗称“烧锅场子”,利用坊子串香白酒工艺烧制白酒,满足社会上对饮酒的需要,“烧锅场子”的主人一般都雇有一个有烧制白酒技术的人来具体组织生产,俗称此人为“酒把头”,雇用十几个工人,全部依靠笨重的体力劳动来操作,这些人俗称“烧包子”。历史上较长的一家“烧锅场子”是后张路院村人李玉培所开,在本村中街东首,无字号,附近都称“李玉培烧锅场子”,从清末一直经营到解放,历时约五十余年。1948年,我党华东局组建了大华酒厂,原大华酒厂负责人刘明爽对坊子串香白酒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投手工艺非常繁琐事杂。制作程序有:配醅润料、清蒸糊化、香醅出池、二次配醅、加浆、降温、加糖化、发酵剂、封池发酵、蒸镏串香八道工序。

水井坊酒的发展历史


水井坊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股份有限公司的曲酒生产车间。1998年8月,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处改造厂房时,发现地下埋藏有古代酿酒遗迹,随后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考古调查,以确定遗址的分布范围。1999年3至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
公元一九九八年,天府之国锦江河畔,一个新的考古大发现正渐渐浮出地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酿酒作坊-----水井坊,在历经元明清六百余年世事沧桑之后,再次完整地呈现于人们面前,在这里,历史被浓缩成一个永恒的瞬间。
水井坊酒坊遗址已发现的面积约1700平方米,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目前发掘面积近280余平方米,发现了不同时代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馏器基座、灰坑、灰沟、路基(散水)、木柱及柱础、墙基等遗迹,以及大批的瓷器和陶器残片、兽骨等物。经考古发掘和科学论证,遗址中晾堂、酒窖、炉灶、灰坑、路基、木柱、蒸馏器基座历历在目,上启元末明初,下至当今,延续数百年从未间断生产。如此完整、精湛的酿酒作坊令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惊叹,国家文物局认定这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实例,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堪称“白酒前列坊”,其史学价值可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是白酒业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被列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井坊”是偶然的发现却又是必然的印证。每一次考古大发现都是纵横时空中历史的交错,美与智慧亘古不变的感动往往如同惊鸿一瞥。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