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美女杨贵妃经常用酒浴美肤健体,紧缩肌肤,净化体内。肤如凝脂的她,在甘醇美酒的浸润下,愈发显得出众。所以才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当时葡萄酒面临着的真正的发展机遇是:在国力强盛,国家不设酒禁的情况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据《太平御览》:“(唐)高祖(李渊)赐群医食于御前,果有蒲萄。侍中陈叔达执而不食,高祖问其故。对曰,臣母患口干,求之不能得。高祖曰,卿有母可遗乎。遂流涕呜咽,久之乃止,固赐物百段。”由此可见,在唐初,经过战乱,葡萄种植与酿酒基本已萎缩,连朝中大臣的母亲病了想吃葡萄而不可得,只有在皇帝宴请大臣的国宴上方有鲜葡萄。《太平御览》记载,唐太宗贞观13年(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破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
南非有300多年的葡萄酒酿酒历史,1652年,荷兰人率先登陆这片土地,他们认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葡萄种植,因此创建了第一个葡萄园,开创了南非的葡萄酒酿造历史。
1688年,法国的胡戈诺派新教徒为逃避法国天主教的迫害来到南非,他们推动了南非葡萄酒酿造业的发展。
由于拿破仑战争切断了法国葡萄酒向英国的供应,使得开普的酿酒业在18世纪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战争后南非向英国出口的葡萄酒量大幅萎缩,加上1886年的病灾毁灭了南非大片的葡萄园,从此南非葡萄酒业几近陷入混乱。
随着1918年南非葡萄种植者合作协会(KWV)的成立,南非的葡萄酒酿造业恢复了稳定,至今,南非葡萄酒业已经发展到拥有葡萄园面积10万公顷,产量达到6亿多升的规模,全国拥有560多个酒窖或葡萄酒厂。
葡萄品种与葡萄酒
南非最重要的品种是白诗南(CheninBlanc)。白诗南别名百诗南,在当地也被称为“斯特恩—steen”。白诗南风格表现多样,可以酿造从清爽的干白到不同甜度的甜酒,特点是清新鲜美、果味丰富和易于入口。但最受人称赞的还是老树龄白诗南酿出的葡萄酒,风味复杂浓郁。
南非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种是皮诺塔吉(Pinotage),它是南非自己培育的、让南非骄傲的、独特的酿酒红葡萄品种。用皮诺塔吉酿造的葡萄酒香气浓郁、口感粗犷,但也可以酿出口感轻盈柔软、带有红色莓果香气、适合大口饮用的葡萄酒。
南非的葡萄酒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包括红/白葡萄酒、甜葡萄酒、起泡酒等。南非的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葡萄酒生产商们运用新的酿酒技术,主要种植全世界范围内比较受欢迎的葡萄品种,如:西拉(Shiraz)、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nay)等。目前,南非是世界第七大产酒国。
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当时,腓尼基人和凯尔特人首先将葡萄的种植及酿造工艺传入现在的法国南部马赛地区,使葡萄酒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古罗马时期,帝国的军队在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同时也将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推广开来。公元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迅速地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刮起一阵雄风,也使得饮酒成为一种时尚。
公元3世纪,波尔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开始为供不应求的葡萄酒市场酿制葡萄酒。公元6世纪,随着教会的兴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脚步。中世纪时,葡萄酒已发展成为法国主要的出口货物。19世纪时,法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185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对法国葡萄酒进行了著名的列级酒庄分级,将法国的美酒推向了世界。
法国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法国人对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生产及贮藏、品酒、饮酒到酒器和配餐等等方面都深入涉及和研究来看,不得不令人为之感叹。法国政府和其它职能部门对葡萄酒的管理也近乎苛刻,甚至葡萄的种植密度、每年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土壤的厚度、温度、贮藏在橡木桶中的时间等等,都有严格的明文规定。众所周知,决定葡萄酒好坏的六大关键因素是葡萄品种、气候、土壤、湿度、葡萄园管理和酿酒技术,而法国在这六大因素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法国有十大著名葡萄酒产区,分别是香槟产区Champagne;阿尔萨斯产区Alsace;卢瓦尔河谷产区ValleedelaLoire;勃艮第产区Bourgogne;汝拉和萨瓦产区JuraetSavoir;罗纳河谷产区RhoneValley;波尔多产区Bordeaux;西南产区Sud-Ouest;朗格多克-鲁西荣产区Languedoc-Roussillon;普罗旺斯-科西嘉产区ProvenceetCorse。
在法国,葡萄酒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该制度将葡萄酒分为三级:日常餐酒VDF(VINDEFRANCE),地区餐酒IGP(IndicationGéographiqueProtégée),法定产区葡萄酒酒(AOC)。同时还有一个针对酒庄的分级制度,酒庄分为列级名庄(GrandCru)和中级庄(CruBourgeois)。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种、严格的管理制度,法国葡萄酒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不是没有道理的。总之,法国的酒文化十分发达,从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存储以及品酒等一系列方面可以看出来,我们只有先去了解法国葡萄酒的历史以及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法国葡萄酒。
匈牙利葡萄酒生产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自古即为葡萄酒生产大国,并且在1000年的历史中产生了世间的瑰宝一“贵腐酒”,完胜的传说一“公牛血红酒”以及葡萄酒之乡产区的美称等。在法国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来自匈牙利的名酒,是当时欧洲皇室贵族们最爱的葡萄酒之一。
匈牙利(Hungary)葡萄栽培历史长久,到14世纪末便在国内基本形成了22个葡萄酒产区,著名的产区有匈牙利东北部的托卡伊(Tokaji),公牛血的产区一埃格尔(Eger)和塞克萨德(Szekszard),南部的葡萄酒之乡维拉尼(Villany)。如今每年匈牙利都会举办葡萄酒、品酒会等活动,以其独具特色的葡萄酒度假项目充分展现了其葡萄酒生产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托卡伊可称为匈牙利产区最耀眼的明珠。这里自12世纪就开始人工种植葡萄,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葡萄种植区和葡萄酒加工地。直到16世纪中叶开始出产世界上最卓越的甜白葡萄酒“托卡伊阿苏”。历史上该地曾拥有很多专供王室或极品珍藏的葡萄酒酒厂,托卡伊也因此而成为匈牙利葡萄酒贸易的中心。整个托卡伊地区既是葡萄和葡萄酒的产区,也是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
埃格尔(Eger)是匈牙利北部的英雄古城,这里是著名的“公牛血”的故乡,其城内古迹有“匈牙利艺术珍宝”及“匈牙利雅典”之称。埃格尔最为著名的葡萄酒是EgriBikavér红酒。而EgriBikavér还有着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Bull’sBlood(称为“公牛血”),这个名称源自于1552年的一场由土耳其苏莱曼大帝发动的侵略战事。当时匈牙利的将领为了激励士气,给士兵提供了大量美食和Bikavér红酒,喝过Bikavér红酒后士兵们果然斗志高昂,而土耳其军队听闻匈牙利军队喝了公牛血,勇猛异常,竟害怕畏缩至放弃进攻。从此Bikavér“公牛血”之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在南部,虽然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不如北部那么繁多,但也开发出一条以葡萄酒知名产区维拉尼(Villány)为重点的“葡萄酒之路”。维拉尼四周地域阴凉、湿润并充满霉菌的农庄葡萄酒窖,数百年的历史文物、处所普通特色的菜肴对人们颇具吸引力。该产区于1987年被授予“葡萄酒之乡”的称号。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诺亚与葡萄酒的神奇历史》内容,更多精彩访问葡萄酒与红酒的区别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