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葡萄酒收藏的历史与积淀,陈年白酒的收藏在才刚刚开始。刚刚开始并不意味着价格低,拍卖会上一瓶50年代的茅台,拍出100多万是很正常的事,而同样这瓶茅台在4年前的行内流通价格才区区5-8万元左右(视品相而言),短短几年之间增值超过近20多倍。
“液态黄金”都是头牌老酒的典藏,它不仅有历史性的文化传承在里面,还有当下一个新酒的价格对比做支撑,一瓶当下出厂的名酒,动辄上千元,甚至更高。成建林收藏了近20瓶60年代的国宴茅台、五粮液以及各种头牌老酒,参考当前保利、嘉德等拍卖公司的行情测算,仅这近20瓶“重器”的较为保守估计,也值300万。“老酒收藏的魅力在于它就像一位久违的老友,陈列在家中是一种身份地位和个人品位、爱好的写照。看着这些酒,往昔历历在目,不经意间,你储存了情感,也得到了精神享受。”成建林谈到:“老酒的收藏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享受,更寄托了一种人文情怀,因为白酒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是特有的文化传承,老酒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是能够引起人的回忆和生活情怀的。有句古话,叫‘无酒不成席’,足以说明白酒与百姓生活有多么接近。”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在,老酒无疑是较具群众基础的收藏项目。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放眼全球艺术品收藏领域,较受追捧的还是的艺术品。随着国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进程,作为传统文化领域且沉淀5000年的酒文化必将成为被全面拓展的领域之一。2005年左右,白酒收藏渐渐为人们所关注,并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收藏门类。在近年的一些拍卖会上,茅台及五粮液老酒的拍价就被不断刷新,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成交比比皆是。
“白酒收藏领域分为时代面和品种面两个收藏导向。”成建林说道:“从时代层面来说,制酒历史悠久,时代跨度非常大,由于古代酒在器皿密封工艺和保存方面的难度目前真正发现的古代酒几乎没有,几经被经发掘的几例也是通过考古在一些古墓或老的制酒区域中发现的老酒器及窖池与窖泥;而近代战乱不断,加之文化的断层,因此实物酒收藏目前是以新成立以后至90年代初这个时代区间为收藏的主流;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白酒酿造工艺较鼎盛期(未改制前的酒厂均采用传统的制酒工艺);白酒品类划分较体系(以香型和地域流派);地域风格较突出(历史风格与包装);酿制酒质较好的时期(无污染的空气、粮食、水源);从品种面来讲,与多数藏品一样,存世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藏品的价值。并不是一味较有名的品牌老酒就较珍贵,的名酒体系很大,1952年-1988年,历届我国品酒会上评选出的老‘4大’、‘8大’、‘13大’、‘17大’名酒组合;以及53种国家优质酒。存世极少、珍稀的优质名酒及地方名酒,相当一部分品种因藏品的稀缺,收到藏家们的追捧,能拥有了这些体系化的头牌老酒是很多藏家的目标,能收揽并保藏好这些稀存的老酒事实上也是在保留了一段历史。”
老酒可以长期保存是较其它酒类收藏的独特魅力。自古有“酒是陈年好”之说,众所周知,较其它酒类相比,大多数的白酒均系高度(50度以上的乙醇度数能有效的抑制酒内微生物的生长防止变质)因此高度白酒的外包装上也完全没有保质期标注的概念,老酒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越陈越好喝价值越高,这也是定律性的问题,正谓美誉“能喝的古董”。另外由于非窖藏酒,老瓶封装的白酒在灌装前已经过调制,因而完善了酒质和成份,非常稳定。因此在储藏方面相对窖藏酒更为简单,仅在酒瓶封口处理抗氧化、光线、温度、湿度方面控制好即可;无需地窖储存,过于潮湿反而不好,因为瓶封装的白酒瓶身附有印刷纸质标识,若过于潮湿反而会生霉腐烂影响品相。“如果你家中有藏酒,一定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较好将老酒陈列或储藏在略微阴凉的区域,四季温度在零下5℃-28℃之间但要求温度稳定,房间里保持适量的湿度(摆放水植或盛有水的器皿)即可。与红酒收藏不同的是,白酒较忌讳‘躺着’放,一定要立起来”成建林说道。酒也是易挥发的,在藏酒过程中较需要注意、较重要的一点是要谨防“跑酒”。成建林说自己的藏酒的酒瓶口处都缠绕有保鲜膜,而这“缠膜”也是极有讲究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一般用保鲜膜在瓶盖上轻绕三层,前列层要松,第二层略紧,第三层更紧。“有些人认为用蜡封瓶口可以达到密封防止酒挥发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导也是藏酒的大忌”,成建林说:“封蜡过程中,溶化的蜡因热胀原理会爆烈老瓶口的塑质封膜,开蜡后极可能影响白酒的品相。加上封蜡后不能清晰地观察实际瓶口特征,会影响白酒真伪及细节和鉴别,这样会严重的影响日后藏品的交易流通。因此用蜡封瓶对白酒的收藏来说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酒,少饮益身,酗之则伤身。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免不了需要喝酒应景,但要是酒喝多了,宿醉的滋味可不好受。
历史上就对酒情有独钟的俄国人,循规蹈矩的英国人,神秘莫测的日本人,皮肤黝黑的非洲人,还有别的一些民族,几乎每个国家在民间都有自己世代沿用的传统解酒药物。
不拘小节的埃及法老喝醉之后躺倒在煮熟的白菜上,而全世界的水手都说,只需喝下一杯咸海水便能解除宿醉之苦。
今天的德国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人认为只要用加上葱和浇上酸牛奶以及酸奶油的醋渍鱼做下酒菜,喝上两三杯啤酒便可解酒。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还特别流行就鲱鱼加甜菜和沙拉子油做的色拉喝啤酒,他们这样做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醉酒的人难受主要是因为身体脱水,而啤酒中的95%都是水。
挪威人醉酒后喜欢空腹喝下一大杯浓浓的炼乳,这主要是因为油脂可以帮助调整好体内中毒部分的功能,使遭了大罪的胃能蒙上薄薄的一层保护膜。
出于同样的目的,喝高了的日本人一睁开眼便吃香蕉,英国人则强令自己吃下一盘粘糊糊的燕麦粥。
讲究饮食的法国人喜欢喝下一盘浮着一层油的葱汤,意大利人则喜欢吃下一盘只加番茄酱而不加任何肉、葱和油脂的通心粉。而瑞士人要传统一些,他们往往是喝下一小杯加几滴薄荷酊的白兰地。
匈牙利是个只有1000万人口的小国,这个国家每年得销售2亿枚冒汽的饮料片。这是一种水果味的维他命C片,能提神。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无一例外都用柑橘汁当醒酒药物,纯汁加酒、咖啡和可口可乐。
美国人喜欢早上醒来后喝半加仑(相当于两升)的葡萄柚汁,然后再躺,很少有人喝下这么大量的饮料后还能睡多长时间。
不用说,美国较普及的醒酒药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鸡尾酒,尤其是一杯番茄汁加50克龙舌兰酒的血玛丽。
像纽约的酒吧老板这样的行家里手也有几种看家的醒酒高招。空腹吃下两块煎得半生不熟的带血牛排(如果能吃生肉,效果更佳),嚼上一瓣蒜,吞下3块冰,吃下一整只炸鸡雏,然后躺下睡觉,床头再摆上6杯普通饮用水,上好闹钟,每小时喝一杯水。
喜欢异国风味的人还可以去吃贾萨———一种据说有特效的塞内加尔菜。这是一种由同等比例的鸡块、切成块的柠檬和葱拌在一起的食物,拌好后放在冰箱里搁一宿,第二天同辣椒一起煎成金黄色,然后同米饭一起食用。
泰国喝醉酒的人早上起来要喝一碗又辣又烫的汤面。欧洲人喝用蒲公英的根煎成的茶水,这种茶水味苦却相当有效。蒙古人醉酒后早上要喝一碗里面漂着醋渍羊眼睛的番茄汁,这在别的民族恐怕就不大敢试了。
东南亚的酒鬼解酒用针疗,亚洲人还用大拇指按手掌心来解除恶心和头疼之苦,反复3-4次,每次持续1分钟,然后换另一只手掌。
中美洲加勒比海诸岛国的醒酒方法更新奇。比如说,波多黎各人就用小半个柠檬来涂擦腋窝。而海地人的醒酒法还有些迷信色彩:他们将盛过酒的空瓶子找来,往瓶塞上扎13枚黑针头的大头针。
俗话说品酒十分功力,六分闻,四分尝,上期的白酒品鉴指南为大家系统讲述了“闻香识酒”。本期,继续系统讲述剩下的4分——尝味品酒,通过对尝味方法、尝味维度的把握学习,深切体会白酒的口感和口味。酸、甜、苦、咸、鲜,是哪种味道?酒体的醇厚度、爽净度等怎么样?甚至进一步分辨出酒来自哪个产区、所用工艺、所存年份等特点。
尝味方法
尝味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抿、二咂、三呵。
①抿:轻啜一口。喝入少量酒(约2mL)于口中,酒液入口后,使酒液接触舌尖、舌边,并平铺于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触味蕾,然后再用舌鼓动口中酒液,使之充分接触上颚、喉膜、颊膜进行全面辨味。
②咂:轻咂嘴巴。2—3秒后将酒咽下,自然发出咂或嗒之声,品味酒的醇甜、醇厚、丰满、细腻、柔和、谐调、净爽及刺激性等情况。
③呵:在咂的基础上迅速哈气。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剌鼻及香气的浓淡,判断酒的回味。
尝味维度
品鉴白酒的味道主要从两大维度:口味和口感。用味觉感受白酒的酸、甜、苦、咸、鲜等口味,感知酒的柔和度、丰满度、协调度、纯净度、持久度等口感。
口味,食物的滋味,即我们日常所说的酸、甜、苦、咸、鲜。每种味道的来源在淘白酒知识问答栏目《是真的吗?》中有专门讲解,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不了解的酒友可查看往期文章。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舌头各部位对各种味觉的感知。
基本味觉只有酸、甜、苦、咸四种,其余都是混合味觉,是基本味觉的不同组合。四种基本味觉由四种不同的味细胞感受,它们在舌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感受甜味的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所以舌尖对甜味敏感。同样的道理,舌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敏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位敏感,对苦味敏感的是舌根。(注:辣觉是热觉、痛觉和基本味觉的混合。)
以酱酒为例,优质酱香型白酒如国台·青云酒在舌尖会有甜的味道,舌两侧有酸的味道,舌根有点苦的味道,在咽部有一点辣的感觉,整体感觉是醇和的,感觉很清爽;而一般的酱香型白酒不会有这些感觉,闻起来是有酱香,但喝在口里是没有“酸甜苦咸鲜”这五味的感觉。
在烹饪学中,口感是指食物在人们口腔内,由触觉和咀嚼而产生的直接感受,是独立于味觉之外的另一种体验。应用到白酒的品鉴中,我们概括总结分为其入口的柔和度、丰满度,品尝过程中的协调度,以及饮后的纯净度、持久度等五个方面来体现白酒的不同风味。
①柔和度:通常用辛辣和醇和来区分。柔和度较差的酒,则辛辣味重。一般新酒或者劣质酒入口较辛辣、辣燥,会有烧喉咙、烧心的感觉。而有一定年份的酒或者优质酒,非常醇和、柔和、平顺。
②丰满度:指白酒中酸、醛、醇、酯各种微量成分比例,通常对微量成分含量高且比例协调的酒,用浓厚形容,微量成分含量低或者比例不协调的酒,用平淡来形容。好酒的酒体丰满、浓厚、丰润、厚重,而差酒的酒体单薄、平淡、寡淡。一般来说,优质酱香白酒微量成分高于优质浓香白酒,所以其丰满度更高。
③协调度:即酒的香气、味道和谐一致,融为一体,又有层次,通常用协调和粗糙来评价。比如优质酱香白酒“幽雅细腻”,如丝绸滑过皮肤,酸、甜、苦、咸、鲜达到平衡,1400多种香味和谐相处,都不冒头,层层铺叠。
④纯净度:虽然白酒呈味物质成千上万,但不能有任何邪杂味,如糠味、生粮食味、土腥味。对白酒的纯净度通常用爽净和涩口来形容,通过纯净度可以判断该酒是粮食酒还是酒精酒。
⑤持久度:通常指白酒的余味,即酒咽下之后口腔里余留的味道与气化后的香味场质在鼻腔的香气之和,它们存留的时间长度,往往用悠长和短暂来形容。余味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款白酒本身的复杂度和层次感。微量物质成分丰富的白酒,其物质不会那么快挥发,甚至还会在口中发展,形成了较长的余味;反之,有的余味较短,很快就消失了!以优质酱酒为例,饮后回味悠长,留香持久。
尝味小贴士
1、品酒前切记吃过咸、过鲜或过麻、过辣、过热等刺激性过强的食品,否则会影响评酒的效果。
2、白酒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用水漱口,防止味觉疲劳。
3、品尝要按闻香的顺序进行,先从香气小的酒样开始,逐个进行品评。把异杂味大的异香和暴香的酒样放到后尝评,以防味觉刺激过大而影响品评结果。
4、酒味的评语一般用醇和、浓厚、酒体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圆润、绵软甘冽、入口绵、落口甜、酸甜适口、各味协调、有甜味、回味悠长、后昧恰畅和有药昧、杂昧、味短、寡淡、有辅辩味、生梁味、窖泥酸味、杂醇油味、霉味、酒糟味、焦糊味、涩味、苦昧、暴糙、麻味、有其他不知名的邪味和不愉快的味道等术语来表示。
观色、闻香、尝味,从感官角度去建立对白酒的感觉、感知、感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用心掌握这三步的精髓,接下来你就可以综合把握,以此判断白酒的风格了。
现在,伴随着传统渠道竞争的白热化和成本费用的攀升,不少酒类生产企业、酒水经销商或者酒类爱好者们都在打着“网络卖酒”的主意。为拓宽茅台酒销售服务渠道,更好地服务于茅台酒经销商,早在2005年,工商银行就与贵州茅台酒集团联手开展了“工商银行、国酒茅台牵头电子商务有奖营销活动”。
2009年9月,五粮液也在网站上做起了“五粮液在线”,包括直营、零售终端、消费者互动等电子商务平台。而五粮液集团露酒公司与竹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珍感觉”酒也将投入200万元资金,用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专门提供经销商的配送物流服务。
即便是国内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中粮集团也不甘落后,2009年也高调推出食品购物网站“我买网”,作为中粮集团打造全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目的在于摆脱对商超的过度依赖。
与此对应的,还有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商也纷纷在开设网店,打造适合的电子商务平台体系。
对于日渐流行的“网上卖酒”潮流,郑州云飞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洪生分析说,这种发展是趋势,目前大家还处在摸索阶段。因为一种新模式的出现,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市场培育,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如果新模式成形,会减少更多的中间环节,节约成本,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很多品酒的人关心的是酒的质量,酒的好坏。那么,如何去辨别一款酒是不是好酒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注重好酒的色、香、味、格和韵五个方面,就行了。
绝招一:眼观色。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轻轻摇动酒杯进行观察。白酒的颜色以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为较佳。
绝招二:鼻闻香。将酒杯置于鼻下,头略低,杯与鼻保持1至3厘米距离,对酒吸气,气量要一致、平稳。香气识别是品酒的关键步骤。气味以使得身心愉悦为较佳,上好的白酒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自然香味。
绝招三:口尝味。酒液入口后,使酒液接触舌尖、舌边,并平铺于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触味蕾,仔细品评酒的味道。2至3秒钟后,可将酒咽下,然后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刺鼻及香气的浓淡,判断酒的回味。酒以入口柔、吞咽顺为较佳,好的白酒一般微甜、醇厚、不刺激。
1月5日,名酒城正式在浏阳永安开工奠基。经过近10年来的品牌重塑、营销再造,浏阳河品牌已成为“”和“我国重点保护品牌”,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达100亿元。通过积极联系沟通,湖南中商集团在3年前作出了品牌回归、自主产销的战略决策,并开始积极筹划浏阳河名酒城的建设。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白酒10万吨,年产值50亿元以上,年创税收5.5亿元,可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
金六福一样,浏阳河的快速发展始于与五粮液的联姻。但是,随着五粮液的一些战略调整,五粮液“涨价”给双方的合作带来的阴影。有消息甚至认为,五粮液的涨价,让浏阳河3星以下的产品几乎失去了生命力。“我从来不认为我们与五粮液有什么矛盾,出现一些争议是很正常的。”中商集团公司总经理李为章表示,名酒城建设成功后,会在多方面继续寻求与五粮液的深入合作,以推动浏阳河在未来数年内实现20亿元的年销售额。
此外,与五粮液的紧密合作正帮助浏阳河叩开了台湾市场的大门。2010年上半年大陆地区的白酒将会允许进入台湾市场销售。2009年湖南中商集团董事长彭潮曾数次前往台湾拓展市场。台湾中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振辉表示,希望获得浏阳河在台湾的代理权。彭潮表示,目前针对中酒股份的谈判正在进行当中。
按出酒方法又分为【民国版】和【共和版】两个级别:【共和版】:指采用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酿造方法酿制的酒,借用“共和(国)”标注。是指成酒采用了解放后普遍使用的“掺兑”工艺酿制的酒。(解放后酿酒界开始采用“掺兑“工艺,出酒后普遍采用“掺兑“工艺提高酒质,如两批都有缺点的酒,经掺兑后,两批都可变成近乎完美的好酒,好酒的出酒率大大提高。)【民国版】:指采用49年以前“民国“时的传统酿造方法酿制的酒,借用“民国”标注,即原酒出酒后就封存,窖藏,不能使用“掺兑“工艺,原酒出好酒的出酒率低,难度极大。需要酿造技艺娴熟高超,是酒中。(就如同一快整木做成的家具,不是木材榫接、铆钉而成的,用料费,难度大,珍贵),但可体验到不同风格,与个性魅力。
“领导干了,我随意。”这是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一句话。当年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粮食采取人头粮票定额供应制,用来酿酒的粮食极其有限,所以通常白酒是留给尊贵的客人享用,这话便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名言。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人的消费呈现出的发展速度极其惊人,虽然在本轮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消费受到一定影响,但合理的主流消费依然存在。
酒水消费市场近年来呈现出一股喝老酒的潮流,朋友相聚、请客吃饭拿出几瓶有年头的白酒品尝成为一种体现情感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随着老酒不断被热捧,消费者对老酒的价值的认识、历史的认识、真伪的认识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酒类流通协会名酒收藏专业委员会于日前正式启动”名酒鉴评师”的培训工作,并在江南大学召开“名酒鉴评师培训教材编写小组”的专家研讨会。未来,会培养出一批对老酒有评鉴能力的鉴评师。
名酒收藏和消费的一面旗帜
相比其他艺术品成熟的收藏鉴定评估体系,白酒的鉴定评估体系仍停留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构建与推广。
“与此同时,由于名酒收藏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从业者,但管理评价标准以及专业性鉴评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市场分散,格局混乱,制假售假行为屡有发生的局面,这严重阻碍了名酒收藏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伟表示,所以,现在名酒市场亟需一批懂文化、懂名酒、懂品鉴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这个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铲除这个行业内的“李鬼”。
老酒收藏以及饮用的需求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可否认市场存在的乱象极为突出,假老酒、假名酒、假年份老酒等等,都对消费者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整个白酒行业的诚信。从行业到流通市场,对白酒收藏的知识体系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名酒流通市场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
“几天前,美国加州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来到,我给了院长一箱典型的绍兴酒。与此同时,院长送给我一瓶2010年的酒,他说2010年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再放七年以后喝会更好。院长的这段话透露两个信息:前列,每一年的酒质有好有坏,他们很清楚这其中的问题;第二,国外对葡萄酒的年份和口感的关系预测得比较准确。”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徐岩表示,“这件事给我很大的感触,我在思考这是不是对白酒收藏有借鉴的作用。”
徐岩认为,首先是国内名酒流通市场要理清年代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价值分为两种,一种是收藏价值,酒收藏当然是越老越好;一种是消费价值,一定要告诉消费者酒藏了多少时间,用什么收藏方法储存,为什么这个年份的酒口感好,一定让消费者明白储藏之后再去消费是有好处的。所以,要有专业的人去做这项工作,市场和行业确实需要这样一批人才对相关知识有极高的认识和了解,为市场正常发展“去伪存真”。
“名酒鉴评师”从消费的角度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正在研讨培训鉴评师的教材编写工作,未来成型后会成为名酒收藏和消费方面的一面旗帜,无论对行业、市场、消费者都是件极其利好的事情。
陕西西凤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高工贾智勇表示,对鉴评师的定义应该从三个层面去考虑,即商业层面、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商业的行为本质是凸显商品的价值,技术层面主要看物品的真伪,文化层面是宣传各个酒厂悠久的历史。三个层面结合才能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因此要培训“名酒鉴评师”这个工作,要分为三个模块去做:
商业价值方面,以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联合其他拍卖公司,收集统计各拍卖数据,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建立一个参考数据。
技术方面,各个酒厂把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酒聚在一起,对每种酒、每个年代的酒的口感、风格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参考档案。
文化层面,可以把从建国以来至2014年各个酒厂主要产品的变迁及文化放进教材里。
“鉴评师这项工作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我们不要过多地纠结鉴评师怎么从技术层面去鉴评老酒,不要觉得名酒鉴评师一旦培训出来,就要具备鉴别所有老酒的能力,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对整个名酒收藏流通市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做起来。”贾智勇说。
协助建立名酒鉴评体系
未来对鉴评师有什么样的要求,这些人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素质,是不是能够对市场流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些问题也是培训鉴评师工作的根本所在。
“名酒鉴评师将是酒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名酒的鉴定者,同时也是酒文化的传播者。鉴评师将具备熟知酒文化历史、起源;掌握白酒的分类、香型、地域的知识;了解各个酒厂的历史、酿酒工艺、品牌变迁、生产能力;有能力鉴别名酒的真伪;了解名酒投资收藏市场动态,可以对名酒准确估价;协助建立名酒鉴评体系。”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酒类流通协会名酒收藏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员说。
“名酒鉴评师”与“白酒品鉴师”有着明显的区别,“白酒品鉴师”更重要的在于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也就是说“白酒品鉴师”更重要的在于指导生产。
而“名酒鉴评师”则将着重学习白酒传统文化知识,熟悉各高端白酒的历史传承、品牌变迁和酿造工艺,拥有鉴别名酒真伪及其内在价值的能力,掌握名酒投资收藏市场动态,对名酒准确估价,并协助建立名酒鉴评体系。
“名酒鉴评师”将更多地从流通环节以及名酒的价值上对白酒进行评价、鉴别、估值。更为重要的是要对酒的历史、文化、品牌发展过程以及价值评估系统了如指掌,类似于古玩收藏行业的鉴定师。
鉴评师是复合型人才
“但是产的白酒跨度很大,香型有很多,没有人可以鉴定所有的陈年白酒。比如既要懂茅台的历史和文化,又要懂其他白酒变迁,说实话这些知识非常多,掌握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包装的变迁,包装的变迁是前列道关,对包装的鉴定也是判断酒真伪的前列道程序。通过外包装鉴定判断酒的真伪其实是现在行业内和流通市场内通用的方法,高手一看外包装基本就可以做出判断。”知名评酒专家、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表示,老酒都是稀缺资源,一般不会开瓶辨真伪,主要还是看外观,所以,一般老酒都是通过包装鉴定真伪。
鉴评师需要了解每个酒厂的哪些产品?是不是都是主流产品或者具有收藏价值的产品?每个酒厂各个时期的包装工艺、包装材质、防伪措施都不相同,当然这些都是鉴评师应该了解的知识,但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层面之上,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一定会分流出一些鉴评师专攻某几个特定酒品牌的鉴别,做到专而精。
包装和酒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瓶盖对酒质的影响就很大,塑盖和铁盖影响是不一样的,除此鉴评师较应该对酒的价格指标和评估依据详细掌握,根据哪些要素定价要说清楚,让消费者明白。比如酒精度这一要素,可能绝大多数的低度酒就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因为,低度酒储存时间长的话,酒质也可能不会太好。
鉴评师要体现“鉴”的能力,通过外观的鉴别、感官的鉴别、实物的对比较终确定老酒的真伪,这是鉴评师的基本技能。
同时,鉴评师的能力还要体现“评”的能力,通过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建立模块让鉴评师有能力把不同种类和年代的老酒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同时给出专业的参考价格。
“名酒鉴评师”是一个复合型人才,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
未来名酒鉴评师的出现,将填补我国名酒收藏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的空白,随着“名酒鉴评师培训”的开展,一批懂文化、懂名酒、懂品鉴、懂价值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将成为名酒价值评估与鉴定的生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