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建立的啤酒厂是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乌尔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哈尔滨历史编年>>)。清末的啤酒厂基本上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至到1915年,才在北京建立了由中国人投资的双合盛啤酒厂及广东五羊啤酒厂。1949年前,我国只有七、八个啤酒厂,绝大多数由外国人所控制,酒花和麦芽主要从国外进口,啤酒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在华的外国商人及军队,还有一部分“上层社会”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几乎无法享受。1940年,全国啤酒产量达到4万吨,其中大多数为日本侵略者军用.到1949年,全国的啤酒年产量仅达到七千余吨。还不足目前一个小型啤酒厂的年产量。啤酒的保质期:瓶装、听装熟啤酒保质期不少于120天(优、一级),60天(二级)。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7天。罐装、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3天。
的啤酒历史
年代(年)产量(万吨)特点
1900----19491-3原料大多进口,技术由西方控制,饮用者为洋人、上层华人。
1949----19591-4由日本引入二棱大麦,技术由中方控制,工厂有17家。
1957----19664-12酒花实现自给,自行设计、装备一批小型啤酒厂。
1970----197812-41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批小型啤酒厂,饮用啤酒的习惯开始普及,啤酒专用设备定点生产。
1979----198841-656我国出现啤酒热、大量引西方技术、设备,建立中大规模的啤酒厂,啤酒生产每年以30%递增。
1989----1992623-1000啤酒市场出现竞争,小型啤酒厂面临倒闭,中型啤酒厂开始改造,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啤酒在我国已经有了4000年到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建立较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啤酒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啤酒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啤酒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啤酒到1979年,我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啤酒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燕京啤酒是受欢迎的啤酒品牌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啤酒品牌。它由北京燕京啤酒厂生产,北京燕京啤酒是亚洲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也酿造其他啤酒。
燕京:无与伦比的利润
那么燕京啤酒如何成为啤酒品牌?
追踪其企业历史,燕京啤酒厂成立于1980年,初期投资为人民币643万元,预计酿造能力为10,000千升。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燕京似乎在每年生产的啤酒的利润和数量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不断改进,尤其是酿造和生产其珍贵产品的设备,燕京啤酒,在其本国和国外采用新的啤酒酿造技术。
卓越的业务和质量
1993年,燕京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自1980年初期投资以来,该公司的收入不断增长。按目前的数字,他们的投资已超出公司的预期–达到人民币107亿元,相当于约17.5亿美元,年产量通常平均超过三百万千升。
追踪进展:从成立之初,燕京在前八年每年生产5万吨啤酒,生产量翻了一番,达到10万吨,然后增加了两倍,达到30万吨–将小型啤酒厂改造成大的啤酒厂之一。
2008年,燕京因其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官方啤酒赞助商而获得了大的自豪感。它还因质量卓越而获得多个奖项,其中着名的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获得的金奖。
该公司还以其29家附属公司而自豪,该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在收入方面,它已被列为500强商业公司之一。
燕京啤酒公司还销售其他类型的啤酒:燕京鲜啤,燕京黑啤,燕京纯生啤酒等多种类型。该公司还生产其他类型的饮料,如软饮料,冰茶和酸梅汁饮料。
该公司还向国际市场开放,特别是在加拿大和许多亚洲国家,其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将燕京品牌推向世界。
据说该公司的旗舰产品–燕京啤酒本身具有纯净,干净,清爽的味道,因为它的水来自北京燕山的泉水。这也是酿造技术和品牌本身的原因之一,燕京啤酒连续11年成为一大啤酒,至今仍保持着这一地位。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的“蓝色纪念碑”上,记录了公元前3世纪巴比伦的苏美尔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其实,啤酒的发明者是苏美尔人。
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过那时的啤酒并没有丰富的泡沫。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波斯一带的闪米人学会了制作啤酒,而且他们还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献给农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伦人中得到了普及,他们用啤酒来招待客人。那时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药用价值,纷纷用啤酒制作药物。希腊人也非常热爱喝啤酒,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酿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纪时,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啤酒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其中英国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酿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较有名的一种。英国出现的一种黑啤酒也非常有名,与现代的黑啤酒已经很相似。公元1世纪,爱尔兰人自行酿制出了一种跟现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大公威廉四世发布《德国啤酒纯酒法》规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麦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时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19世纪,有了冷冻机,人们开始对啤酒进行低温后熟的处理,就是这一发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1900年,俄罗斯技师首次在中国哈尔滨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国人开始喝上了啤酒。1903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又在中国建了英德啤酒厂,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名称由来
“啤酒”的名称是由外文的谐音译过来的,拿啤酒的“啤”字来说,中国过去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后来,有人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如德国、荷兰称“Bier”;英国称“Beer”;法国称“Biere”;意大利称“Birre”;罗马尼亚称“Berea”等等,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于是译成中文“啤”字创造了这个外来语文字,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译时用了“啤酒”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正因为啤酒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称啤酒为“麦酒”。
啤酒产于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是苏美尔人敬献神灵的圣品。
19世纪初经过埃及传到欧洲,逐渐成为大众饮料,现在则是世界上较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1900年啤酒由欧洲传入,由俄国人建立了较早的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但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的落后,直到新成立时啤酒的生产销量仍不足1万千升。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啤酒行业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发展。
1979年后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的高速度增长,到1988年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1993年超越德国,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啤酒总产量实现2386.83万吨,结束了自1993年以来连续九年的世界第二,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前列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