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能放多久专题。这篇关于《你的葡萄酒到底能存放多久?判断适饮期原来很简单》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家里的葡萄酒越积越多,到底哪些葡萄酒应该赶紧喝掉呢?虽然葡萄酒并没有严格的保质期,但是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却有其适饮期,过了适饮期的葡萄酒往往开始走下坡路,香味会逐渐消散,也就是所谓的凋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判断一瓶酒的适饮期呢?

如何判断适饮期?

葡萄酒在装瓶后,虽然已经跟外面的空气隔绝,但酒瓶中的酒和空气仍然会持续发生化学反应,例如:

酒里面的单宁和色素会与酒瓶里面的氧气产生化学变化,形成细小的沉淀物,导致酒色变淡;

酒里面的酒酸和酒精也会跟氧气产生化学反应,释放酒里面的芬芳;

酒的香气和口感本身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葡萄酒在装瓶后都会产生一些风味上的变化,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酒都适合长时间陈年。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就认为,所有葡萄酒中,只有最顶级的那1%具有10年或者20年以上的陈年潜力。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6个月后就开始慢慢失去果香,而果香正是年轻葡萄酒最大的魅力之一。

然而,即使是在超市里面,我们还是能够轻易买到具备陈年潜力的葡萄酒,特别是红葡萄酒(当然这些酒大多价格不菲)。具体而言,一瓶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基本上取决于其葡萄品种,不同的葡萄品种其适饮期也大不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个葡萄品种,如果产自不同产区和年份,其适饮期也可能有所区别。假如你对不同产区葡萄酒的适饮期感到迷惑,以下适饮期指南可以作为一份参考: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白酒”到底能存放多久呢?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关于白酒的那些事,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喝白酒,白酒到底存放多久才是最佳的时间呢?年份老的白酒到底能不能喝呢?为此小编专门咨询了经营多年白酒生意的酿酒师,酿酒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白酒存放

白酒窖藏的过程一般是酸类、醇类合成酯类,从而改善口感,达到更高层次的品质标准的过程,一般称为白酒的二次发酵,存放白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是真正的纯粮食酒,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谈论存放白酒

第二:粮食酒

非纯粮食一般都是不太适宜收藏,尽快使用完,非纯粮食酒收藏久了都会有变质严重,变馊,刺鼻味道,纯粮食酒酒体里面含有种酸类、醇类,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合成各种各样的酯类物质,只有纯粮食酒里面的原生态的各种物质能够自由组合,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醇也会慢慢挥发或者被反应,这样存的酒就会越来越香,品质越来越好

第三:白酒度数

高度酒和低度酒看起来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酒精含量不一样,一般是以40度为界线,低于40度的为低度酒,相反则为高度酒,低度酒尽快饮用,不适宜长期存放,收藏的时候最好是50度以上的白酒,度数低的酒放越久就没有味道了,除非密封性很好的,如现在的瓶盖就好,以前的瓶盖设计工艺,以前密封性不好,所以白酒也不值得留用自己喝

第四:储存白酒

白酒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喝,只要是真的粮食酒,年份很老的酒也是可以喝的,而且还是很好喝点,白酒最好口感的存放年份是不一定的,不同香型的白酒最佳存放时间不一样,每个人的口感偏好不一样,喜好的最佳口感也是不一样的,贮存白酒的目的是为了白酒越来越好喝,越来越香

第五:储藏时间

一般来说酱香型白酒,如果是自己喝的话,一般放5--10年,喝起来口感香味都挺好,存放10年以上的,口感不是很好了,一般都是用于新酒勾调了5--12年是最佳饮用年份,超过12年的酒口感就不是很好了,但是超过12年的酒调味是非常完美的

第六:注意事项

如果确定是没有任何添加的纯粮食酒,那么在密封得当,并且贮藏条件理想的情况下是可以贮藏很多年的,甚至几十年上百年都可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损失一些酒,因为酒精也是易挥发的物质,但是只要密封好,是可以有效防止的,而且贮藏白酒一定要选择陶瓷器皿才行

最后,不管是什么酒,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好喝”VS“能喝” 详解葡萄酒的适饮期与保质期


葡萄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在装瓶之后还可能继续缓慢反应,创造出未知的美好。这种未知的可能性也让不少酒友添了疑惑:收藏在家中酒柜的葡萄酒还能放多久?什么时候喝才能给人们带来最愉悦的品鉴体验?它的保质期与适饮期又有何不同?

一、葡萄酒的保质期

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已成为我国消费者的一个习惯性行为,殊不知,葡萄酒的保质期其实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葡萄酒保质期是国家早年《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类外包装的强制规定。考虑到我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被规定为10年(少数为15年)。不过根据新的国家标准,葡萄酒和酒精含量超过10%的酒精饮料可免除标示保质期。因此,目前市面上葡萄酒的中文背标可以同时看到标示保质期和不标示保质期这两种情况。

事实上,广泛定义的10年保质期并不能体现葡萄酒在食品安全角度上保存能力的上限。葡萄酒中的酒精和酸性物质可以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出现变质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是一瓶外国原装、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其标示是没有保质期这一信息的。也就是说,葡萄酒背标上的保质期并没有多少参考意义。

不能喝的葡萄酒多数源于保存不当而造成的变质,如果葡萄酒变得酸苦有异味,就不能冒险饮用了;若葡萄酒还未变质,但骨架松散,香气无踪,口感与风味寡淡,从安全角度上讲仍可饮用,只是失去了品尝葡萄酒应有的愉悦感受。

二、葡萄酒的适饮期

对葡萄酒而言,关注它们的适饮期与陈年潜力才更为重要。适饮期是指葡萄酒最适合饮用的时期,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关乎葡萄酒好不好喝的概念。

和人一样,葡萄酒也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会经历上升期、成熟期、巅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处于上升期的葡萄酒可能口感还不够柔顺,或者香气没有那么复杂。成熟期的到来意味着葡萄酒开始进入适饮期,香气逐渐打开,口感渐入佳境。紧接着的巅峰期便是我们常说的最佳适饮期,这个阶段的葡萄酒各元素完美平衡,香气、风味和口感都达到了圆满的状态,能给饮用者带来美妙愉悦的饮用体验。巅峰过后,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就会渐渐褪散,口感也随之变得寡淡。

不同葡萄品种酿成的酒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葡萄酒达到适饮期的时间早晚,以及适饮期持续的时间长短更是与其陈年潜力有紧密联系。

世界上绝大部分葡萄酒都适宜尽早饮用,少数的葡萄酒能够陈年数年,而一些优异年份的名庄佳酿则可能需要陈放数十年方可华丽绽放,且适饮期持续的时间非常长。例如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在2009年品评1982年拉菲古堡红葡萄酒(ChateauLafiteRothschild)时,评价其仍需5-8年方可达到巅峰,还能屹立50-60年。

三、如何判断葡萄酒的陈年潜力

葡萄酒的适饮期与其陈年潜力息息相关,想要了解手中美酒的陈年潜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大致判断:

1.葡萄酒的结构

葡萄酒的结构涉及酸度、单宁、糖分和酒精度等。通常情况下,陈年潜力出色的红葡萄酒需要充沛的单宁作为支撑;高酸能够延长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推移,葡萄酒的酸度变得柔和,年轻时酸度较高的葡萄酒陈年后依然充满活力,而酸度不足的葡萄酒会显得结构松弛;酒精和糖分具有防腐的作用,通常来讲,酒精与糖分含量高的葡萄酒能存放的时间更长。一般来说,白葡萄酒中的优质雷司令(Riesling)、苏玳(Sauternes)甜白和白诗南(CheninBlanc)都具有不错的陈年潜力;红葡萄酒如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巴罗洛(Barolo)、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和丹魄(Tempranillo)等也都适合陈年。

2.葡萄酒的平衡

在结构良好的基础上,需要考虑葡萄酒各个特性之间是否平衡。例如过高的酒精度会带来灼烧感,导致结构和口感不平衡;而糖分含量高的葡萄酒也需要高酸来匹配,避免显得太过甜腻。葡萄酒熟成阶段的表现不仅取决于各结构要素的含量,也和它们与其他要素及风味物质间的融合情况有关。

3.生产商

在购酒之前,可以先了解生产商的背景。理想情况下,酒庄最好拥有自己的葡萄园且有多年的酿酒历史。此外,经验丰富的酿酒师至关重要,如果酿酒师缺乏对酿造的理解与经验,酿成的葡萄酒初上市时没有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细微的瑕疵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酒款适合陈年与否也取决于生产商的选择:大批量生产的平价酒款一般以新鲜果味为主,在年轻时饮用口感最佳;而高端优质葡萄酒则可能得益于瓶陈,发展出复杂微妙的三层香气。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同一款葡萄酒,其陈年潜力也会因酿酒师的技能与理念、天气情况和储存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由上文可知,葡萄酒的保质期与其适饮期并无关系。如果您不想错过心爱美酒的动人时刻,就要对此葡萄酒的陈年潜力与适饮期有个大致了解。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商家处获取有关葡萄酒的详细信息,或是关注权威酒评家对该酒款的评价与建议。当然,个人口味的偏好亦是一个考量因素,若是感觉葡萄酒已达到品质高峰了,就大胆开瓶享用吧。

葡萄酒保质期与适饮期的区别 你了解吗?


一些对葡萄酒缺少了解的消费者总是困惑于适饮期与保质期这两个词的含义与区别,下文中红酒世界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葡萄酒的保质期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其他普通产品的保质期一样,是指葡萄酒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的食品如果变质,往往会发生腐败等现象,进入人体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当然,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品,要想达到发霉这种状态确实不如其他食品那样迅速。因此,对于酒瓶后所写的保质期期限,消费者是可以相信的(只要不是很夸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保质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概念,国内的葡萄酒都标注了为期8年到10年的保质期,而外国人几乎从来都不关心葡萄酒保质期,而是更加关注葡萄酒的适饮期和陈年潜力。曾经,外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后,为了符合任何进口食品的标签上均要标出其保质期信息的规定,其背标会标上保质期。不过,从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了《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其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含量超过10%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所以,近几年来,部分进口葡萄酒已经不再标注保质期了。

二、葡萄酒的适饮期

人们对于葡萄酒这种特殊商品,除了能喝的要求外,还有好喝的期望。因此,这里就要解释一下适饮期的概念了。

葡萄成熟后,经过采摘、榨汁、生产加工、橡木桶熟成等一系列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所赋予的提升,就好比人类进入学生时代。然后装瓶,这时葡萄酒会进入休眠期,它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储藏环境。经过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这好比人类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成熟过程。

经过陈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优秀的品质会保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所以,世界上90%的葡萄酒的适饮期都在1至2年内,只有4%左右的优质葡萄酒才具有5至10年的陈年潜力,而只有剩下的1%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10年以上的陈年潜力。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顶峰,之后就将慢慢地进入品质衰落期。

三、葡萄酒的适饮期比保质期更重要

在葡萄酒较长的保质期中,有些葡萄酒比较内敛,因此,在适饮期之前饮用可能会无法体会到葡萄酒成熟时发展出来的风味,口感也不那么好。如果错过了葡萄酒的适饮期,那么,葡萄酒的口感也将不那么新鲜,味道也没有那么丰富,甚至会出现一些别样的风味。这时的葡萄酒虽然仍在保质期中,也可以饮用,但就已经失去了葡萄酒本身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葡萄酒定个保质期的话,还不如给它定个适饮期。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葡萄酒,无论它有多长的适饮期或保质期,如果储存不得当的话,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均将无底线下滑。

葡萄酒的保质期和适饮期有何区别?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适饮期这两个概念经常令人迷惑。不少葡萄酒的中文酒标上都标有保质期,但葡萄酒领域的专业人士时常谈及的并不是它,而是适饮期。那么葡萄酒的适饮期和保质期是一回事吗?它们对葡萄酒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葡萄酒的保质期

根据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这一概念的产生是为了避免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不过对于葡萄酒这类酒精饮品,消费者无需过度关注其保质期,因为葡萄酒中的酒精可以杀死细菌,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出现变质的可能性非常小。

事实上,葡萄酒保质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在国外,人们并不会谈论葡萄酒的保质期,而是关注它们的陈年潜力和适饮期。而在国内,消费者往往会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的产品是不靠谱的,并由此及彼地把这种认知迁移到了葡萄酒上。许多葡萄酒中文背标上之所以标明保质期,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进口商品的程序合法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消除广大消费者的购买顾虑。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推行食用商品全面质量管理,任何进口商品都必须标示保质期。相关立法机构综合考虑了国内老百姓对葡萄酒的认知程度,以及当时葡萄酒生产、进口、销售周期等诸多因素,便一刀切地将葡萄酒的保质期限定为10年。不过,从2006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其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含量超过10%的酒精饮料可免除标示保质期。近几年来,部分进口葡萄酒已经不再标注保质期。

二、葡萄酒的适饮期

适饮期是指葡萄酒最适合饮用的时期,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关乎葡萄酒好不好喝的概念。

和人一样,葡萄酒也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会经历上升期、成熟期、巅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处于上升期的葡萄酒可能口感还不够柔顺,或者香气没有那么复杂。成熟期的到来意味着葡萄酒开始进入适饮期,紧接着的巅峰期便是我们常说的最佳适饮期,这个阶段的葡萄酒各元素完美平衡,香气、风味和口感都达到了圆满的状态,能给饮用者带来极致美妙愉悦的饮用体验。巅峰过后,葡萄酒的果香就会渐渐褪散,口感也随之变得寡淡。

葡萄酒进入适饮期的快慢与适饮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葡萄酒的陈年潜力。总的来说,陈年能力越强,适饮期来得越慢,持续时间也越长。世界上绝大部分葡萄酒在装瓶后1-2年内就会达到适饮期,而一些好年份的名庄好酒则可能需要陈放20-30年方可渐入佳境。

三、保质期和适饮期,哪个更重要?

从上文可知,保质期对葡萄酒来说并不具备实质意义,盲目强调葡萄酒保质期的消费者会走入很多误区。一些在保质期内的优质葡萄酒很可能还没有到达适饮期,过早饮用会错过许多尚未绽放的香气与风味,获取不到最佳的饮用体验。另一方面,即使一款酒仍在保质期内,过了适饮期,它的口感和风味都会走向下坡,甚至还可能产生令人不太愉悦的味道。

因此,想要品赏葡萄酒最迷人的风韵,适饮期才是我们应当牢牢抓住的点。至于如何判断葡萄酒的适饮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购买时咨询专业人士,或者查看权威酒评家对该酒款的评价。

啤酒的能存放多久?


啤酒经过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但不可忽略啤酒不同于白酒,存在保质期问题,可根据啤酒种类的不同,保质期也不尽相同。

国家标准GB4927-2001《啤酒》中对啤酒的保质期的规定:瓶装、听装(生、熟)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60d;桶装(生、熟)啤酒不少于30d;鲜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5d。这是国家标准中对各种类型啤酒保质期的一个最低限度规定,所有消费市场流通的啤酒保质期都不能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时限。

一般而言,各厂家出产啤酒的保质期会略高于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值,如优质或一级瓶装、听装熟啤酒保质期不会少于120d;生啤酒在低温下保质期一般为7d;纯生啤酒可在0℃~8℃下保质20d~30d;普通熟啤保质期为2个月~3个月,特制熟啤保质期可为4个月。

啤酒保质期的国际规定是四个月的保质期,但在一般情况下瓶装啤酒可以保存半年,灌装啤酒能保存1年左右,且如今由于有冰箱及保鲜技术的计生,啤酒的保质期能达到1年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但口味不能保证!

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需要不同的饮用温度,即使是同样类型的葡萄酒(如干红、干白葡萄酒),由于产地不同、风格不同、年份不同,适饮温度也会随之而异。如果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过低,会使酒的内涵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温度过高,则会让原本品质细腻的葡萄酒也变得粗糙。

葡萄酒与食物专家认为:甜味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但超过37℃后则逐渐减弱;在10~14℃的范围内,酸味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苦味及咸味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每一种葡萄酒都有理想的饮用温度。一般说来,白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要比红葡萄酒低,因为白葡萄酒的酸度比较高,以清爽的口感和果香为主要特色,温度过高会使酸味变重;而红葡萄酒则以复杂的香气和丰富、厚实的口感为主要特色,温度过低会使香气被封闭起来,温度过高则酒精味会变得很重,从而影响香味体现。起泡酒在4—8℃之间可以减缓二氧化碳释放,增加细致、柔顺、绵密的汽泡。

各类型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雪莉(Sherry)、马德拉(Madeira)、波特(Port)等加强型葡萄酒适饮温度(11~18°C)

甜型气泡酒(4~5℃)、冰酒(5~6℃)、贵腐甜酒(8~9℃)、晚收型甜酒(7~8℃)

饱满酒体高单宁的红葡萄酒(15~18℃)、中等酒体的红葡萄酒(12.5~15℃)、柔顺清淡的红葡萄酒(10~12℃)

饱满或复杂的干白葡萄酒(12~16℃)、清爽的干白葡萄酒(5~10℃)、桃红酒(6~10℃)、起泡酒(4~8℃)

瓶里的葡萄酒到底能储存多久?


越好的葡萄酒就越禁得起陈年,市面上的葡萄酒90%以上是不能陈年的,最好在2年内喝掉。而有陈年价值的酒,一般价格就会比较昂贵。如果保存适当一般可以15-25年。所以如果想要买些酒存放,等到78年以后再喝,去超市估计很难选到。

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适合陈年呢?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许人们幻想着参观一个大酒窖,就可以尽情品尝里面陈年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美酒佳酿!理想总是浪漫的,而在现实中,98%的葡萄酒没有这么大的陈年潜力。市面上的葡萄酒绝大多数属于即饮型,适合在3至5年内喝掉,如果过了这个阶段,葡萄酒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失去新鲜活力。那么,如何判断一瓶葡萄酒是即饮型的,还是有陈年潜力的呢?

对此,我们要从葡萄酒的价格、颜色、采用的酿酒葡萄和口感4个方面进行判断。

葡萄酒餐酒搭知识其实很简单!


葡萄酒到底要怎么搭配餐点?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让我们一起轻松入门!

红肉搭红酒、白肉搭白酒这句话你一定也听过,最近越来越多人在说餐酒搭、marriage,连神之雫最终章都完全在讲餐酒搭配,搭失败了整餐似乎就毁了餐酒搭,好像很困难啊!

其实餐酒搭配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复杂的!掌握几个基本的原则就可以了~

葡萄酒与食物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酒食之间的味道会怎么互相影响,其实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吃到不同类型东西的经验,不难想像的。(前面是食物的属性,后面是对酒味道的影响)

甜味:提升酒的苦、酸、涩、酒精烧灼感;降低酒体、甜味、果味

酸味:提升酒的酒体、甜味、果香;降低酸度

咸味:提升酒体;降低酒的苦、涩、酸度

苦味:提升酒的苦味

辣味:提升酒的苦、酸、涩、酒精烧灼感;降低酒体、甜味、层次感、果味

大家可以发现酸跟咸的食物可以说是搭酒好朋友,不但可以降低苦涩感,还能带出酒体口感和甜味。反之甜、苦的食物就不是很适合搭配了~

其他影响:

酸度高的酒可以降低油腻感,食物和酒的味道强度要相当。

了解了这些后,我们就可以来试试看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了~最准确的方法当然是直接把酒跟食物一起试试看,不过也有些基本的搭配原则可以参考。

餐酒搭配的基础

除了自己尝试搭配之外,当然你也可以跟餐厅的侍酒师讨论,他们通常很了解自己的酒款和餐点,可以给你不错的建议。

1.用颜色来搭配吧!

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搭红、白搭白(主要是针对西式料理),其实是有其依据的,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很好记。(当然这不是万能准则,也有不少例外):

红肉配红酒

红肉:牛肉、羊肉、内脏、野味等

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可以减缓红葡萄酒的单宁涩感,而单宁也可以减少肉中的油腻感。

白肉配白酒

白肉:鱼类、甲壳类、鸡肉等

海产、白肉类的味道强度通常较淡,适合同样较淡的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的酸度也可以减低海产独有的腥味。(以上主要是说不甜白葡萄酒,甜白酒的部分比较适合搭配甜点。)

桃红葡萄酒的搭配

桃红葡萄酒是一种百搭的酒款。非常适合搭配如:起司、香肠、猪肉、烧烤、卤味等。

2.常见的经典搭配

这边也列出一些常常(出现在漫画或各个地方)的经典搭配方式:

生蠔和夏布利(Chablis)白葡萄酒

香槟和鱼子酱

灰皮诺(PinotGrigio)和意大利帕尔玛火腿

波尔多酒和羔羊肉

波特酒和巧克力

桑娇维塞配番茄酱

当然啦,上面都只是一些搭配的基础参考,实际上因为每个人喜欢的味道不同,都有许多可以调整甚至是大胆组合的可能。

大家可以多作各种不同尝试,带一瓶酒去试试看搭配各种食物,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喔!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