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怎么喝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外国人到底是怎么喝葡萄酒的?》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当葡萄酒文化在中国还不像今天这般普及的时候,那时,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大多是来自一线城市的精英,葡萄酒的价格也相对高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对葡萄酒形成了优雅、高端、昂贵的第一印象,以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葡萄酒都是精英阶层才能享用的饮品。

饮酒与选酒

我们先来说说饮酒种类,在大部分欧洲国家,葡萄酒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其次是烈酒比如威士忌、白兰地等以及啤酒,最后,果酒和鸡尾酒也是人们会选择的酒类。

而和中国一样的是,在不同的饮酒场合,人们选择酒的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在一般家庭或者聚会用餐的时候,多数人会选择葡萄酒,因为葡萄酒不仅可以很好的搭配食物还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文化习惯。而在一些较为休闲的场合,例如酒吧,人们选择通常会选择烈酒、啤酒或者鸡尾酒。而在工作之余,在没有特定场合的情况下,同事以及朋友闲聊的时候,葡萄酒以及啤酒又会成为了选择的主流。

其实,如果和中国人的饮酒习惯进行类比不难发现,欧洲国家的饮酒习惯和我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中国,诸如酒吧、啤酒、鸡尾酒等文化都是欧洲国家的舶来品,因此在饮酒的选择上就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而饮酒,除了口味,更多的就是文化的体现。

葡萄酒价格

说了这么多,价格应该是很多人都会关注的重点。从总体来看,在欧洲国家,葡萄酒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饮品,并非多么奢侈的商品,那么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会买多少钱的酒呢?

在一般的超市里,大多数销售的都是1欧元到20欧元的葡萄酒,即使是在一些相对高档的商店,也很难看到标价十分夸张的葡萄酒,反而是在很多飞机场的商店里往往有很多昂贵的高档葡萄酒卖,不过那显然是有意照顾前来欧洲出差或者旅行的外国人,尤其是亚洲人的。

而作为当地消费者,最喜欢的也是购买价格便宜的葡萄酒,而销售最快的通常都是3、4欧元的产品。欧洲人家里款待客人的往往也是些便宜的葡萄酒,客人们也不大会在意主人到底花了多少钱招待自己。到欧洲人家里赴宴的客人最喜欢带束鲜花或者一瓶葡萄酒酒,而且通常是带一瓶几欧元的。因为这样无论是送礼的人还是主人都不会为葡萄酒的价格费什么心思,假如带一瓶价格昂贵的葡萄酒,的话反倒会使人尴尬。

作为欧洲的年轻人,他们也喜欢约三两好友带带上葡萄酒和零食到河边草地或树下桥上地席地而坐,而且,这时候的消费的一般也就是几欧元的酒。是不是更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觉?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于大多数欧洲普通消费者来说,葡萄酒是一种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没有过多的讲究,更不要很昂贵只要喜欢就好,为此在很多市场都出现了性价比更高的利乐包葡萄酒。此外,由于葡萄酒在欧洲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消费者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葡萄酒也有更加明确的认知,所以,还是那句话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酒 中国人喝的是精神 外国人喝的是心情!


那么,白酒洋酒之间到底有何差异?各自有何讲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略作普及,相信了解越多,越能帮大家做出更合时宜的选择。

一、截然不同的历史

在中国,酒的历史追溯到杜康,所以才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传世。在希腊,人们普遍浪漫的认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发现了酒的制作方法,教会了人们如何酿造葡萄酒。不过不管东方西方,这两个源头差不多处于同一时期。

二、花样繁多的选择

在中国,酒的品类主要有两大类:白酒和黄酒。当然两者区别明显。

白酒属于蒸馏酒;黄酒是发酵酒。白酒几乎各种粮食都可以做原粮,比如中国著名的五粮液就是以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为原料。

而黄酒原料一般是糯米、大米、粳米。白酒酒度一般在28-68度之间;黄酒度数相对较低,一般25度以下。

营养价值方面,虽说黄酒、白酒适当饮用,都有利健康,但大众普遍认为,由于酿造工艺的差别,黄酒营养价值还是要高于白酒。

西方酒的品类,则主要以葡萄酒为主。

因为西方文明的诞生地是希腊,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更适合葡萄种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以葡萄酒为典型代表。

除了葡萄酒,啤酒也是西方国家对酒的一种创造发明。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

三、专业讲究的酒具

在中国古代,上层阶级的酒器称为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层社会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体现了阶级社会的差异性和等级森严。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不会直接从酒瓶里往外倒酒,通常把一瓶白酒先分装在一个玻璃的或者陶瓷的小酒壶里(分酒器),再盛在小的玻璃或陶瓷小口杯里(酒量不足一两),这样的分酒方式体现了一种雅。

在西方,葡萄酒具也有讲究。

红葡萄酒具一般口窄肚宽。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和果香;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

白葡萄酒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较红酒杯修长,弧度较大,但整体高度比红酒杯矮。

香槟杯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长,高脚杯。

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质,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饮用,饮酒者的手不应触及杯身,以免影响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脚。因啤酒酒精度数低,所以饮用量大,杯身的容积大。啤酒杯亦有平脚杯,但平脚杯一般有把手。

目前外国人常用的啤酒杯主要有4类:

小麦啤酒杯:平底、高腰流线型,杯口阔,容积500毫升。

无把手皮尔森杯:专门用来喝淡啤酒,器型小,容积在250毫升左右。

无把手传统的德国式啤酒杯: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扎啤的杯子。

有把手品特杯:这种啤酒杯容积为1英制品特,大约为568毫升。一般用于喝黑啤酒和英式涩啤酒。

四、迥然不同的礼仪

中国饮酒体现的是对饮酒人的尊重,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维系朋友友情,建立人脉的一种交际手段和润滑剂。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中国尊卑长幼传统的伦理文化影响深刻,正式场合普遍饮用白酒,敬酒分主次,分顺序的。敬酒时要等主人先开始敬酒,主人敬酒完毕,其他客人才有资格敬酒;敬酒的对象一定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酒人一定要满杯,杯沿要低于客人的杯沿,表示谦虚和敬意;晚辈要主动对长辈、下级要主动对上级敬酒,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客人可以随意。

同辈人之间讲究劝酒,行酒令、划拳等助兴的节目使喝酒的气氛浓烈而热闹,中国人喝酒讲究的就是一种气氛,体现了一种热情和好客,酒就是感情深厚的体现,喝醉了就说明喝高兴了。

西方社会饮用葡萄酒体现的是对酒的尊重,饮酒只是聚会的附属品,不会通过饮酒来建立人际交往关系。

饮葡萄酒前期的品鉴也很考究。葡萄酒不会满杯的斟满,而是斟的很少量,以便在饮酒前晃动酒杯,用眼观其色,用鼻闻其香,用舌品其味,最后用耳听碰杯的清脆声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各种对应的酒具产生。

西方国家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所以他们饮酒不会出现互相敬酒,劝酒的场面,一般是各自品尝各自杯中酒。无论喝酒的对象时谁,喝酒与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决定,不需要客气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难得看到喝醉酒失礼于人前的场面。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碰杯也不会满饮杯中酒,而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只会小饮一口。

啤酒在当今社会中广泛饮用,主要承载的是身心放松的一种休闲气氛下的人情交往。正式社交场合一般不饮用啤酒。啤酒的酒精度不高,一般是大口干满杯,体现一种豪爽和大气。

五、一个喝精神,一个喝心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酒是一种祭祀的珍品;酒是情感的寄托,以酒抒情,借酒抒意,有了酒就有了名垂千古的锦绣文章;酒是不得志的文人雅士避世的途径,也是豪情壮志的一种寄托。

而西方人也认为,葡萄酒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是特殊的艺术品,拥有美丽和生命。

综上,中国把酒当成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注重饮酒后的人际作用,这与中国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相统一;而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松散的社会结构,酒就只是一种艺术品,人们更享受饮酒的欢愉。总之,无论白酒洋酒,酒的诞生和饮用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之外更高的精神追求。希望通过对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的了解,能够帮助大家在各种场合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外国人用中国白酒调制的鸡尾酒 你喝过吗?


白酒是中国国饮,也是世界上饮用最多的烈酒,以高粱、大米等谷粮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与白兰地和威士忌一样,是蒸馏酒。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白酒是最具挑战性的酒。在贮存老熟后,它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但不同人对这种香味的形容不同,有人说像臭奶酪,有人说像茴芹、菠萝、麝香,甚至汽油。

纽约一家酒吧的调酒主管萨姆安德森参加了一个调酒师小组,新年来临时,小组的讨论话题转向了白酒。安德森正在筹备新店开张,正想借由这次机会换一份与众不同的酒单,其中最大的特色正是由白酒调制的鸡尾酒。其他调酒师觉得这是开玩笑,纷纷祝他好运,因为白酒气味儿浓烈,压根儿不适合调酒。

安德森并未因此灰心,他从附近的酒类专卖店中带回了20瓶度数不同的白酒,开始调制以白酒为基酒的鸡尾酒。他从度数较低,口味温和的入手,将这种酒与白朗姆酒、菠萝汁、桃味力娇酒、青柠汁和罗勒子相混合,制成名为水火同行的烈酒。后来的经营状况证明这款鸡尾酒的成功,水果和朗姆酒缓和了白酒的冲劲儿,使其散发出丰富、朴实且复杂的味道。安德森在采访中说,这款酒成为热卖酒品,许多人饮用后会再点一杯,这款酒明显适合那些喜欢冒险、尝试新事物的人。

白酒目前还未在酒吧盛行,但在已经过去的2015年内,已经在美国收获了大批粉丝。除了类似安德森经营的个人酒吧之外,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等地方的不少酒店和餐厅也都开始供应白酒鸡尾酒。让外国友人习惯喝白酒是件难事,这酒好像他们最初接受威士忌和梅斯卡尔等强劲的烈酒一样。此外,一位酒类咨询师德里克桑德豪斯在采访中还指出,中国有数以千计的白酒品牌,风味各异,但外国人缺少分辨白酒质量的知识。桑德豪斯在中国生活了近10年,著有一部从外国人视角介绍白酒的书,名为《白酒:中国酒类基本指南》。

在国外,中国白酒的名气不小,有些尝过白酒滋味的外国友人称喝白酒就像经历了一场白刃战,犀利、残酷但让人享受。饮用者适应白酒需要一段时间,入口后,绵长悠远的口感对有些人来说难以接受。但白酒爱好者认为白酒里没有让人讨厌的味道,若加入其他香精或调味品,反而会有些奇怪。一位酒厂老板说,我告诉别人,与其说喝白酒,不如说吃白酒。白酒和主菜的地位旗鼓相当!

白酒制作鸡尾酒在国内早有耳闻,比如夏日南海和午夜星辉等,但在国外却是创新之举。鸡尾酒本身适合创新发挥,原料选择上没有顾忌,味道好坏依赖调酒师的智慧和灵感创作。使用白酒作为鸡尾酒的基酒可以变化出多种口味,因为白酒本身风味很多,并能适应多种组合。

调酒师安德森说,制作一杯上佳的白酒鸡尾酒的关键是搭配和白酒一样强劲的风味,否则气味弱的一方便会被完全掩盖。总体而言,柑橘类的酒和白酒很搭,但甜苦艾酒就不太适合。白酒鸡尾酒的一种调法是修补法,加入一些配料、掩盖一些风味并突出另一些风味即可,比如将白酒和苦艾酒、蜜多丽柠檬泡沫调在一起时,苦艾酒去除一些刺鼻味儿,而柑橘可带出草莓和菠萝的果味儿。

当然,有些调酒师并不会直接往鸡尾酒中倒白酒,而是采取保守做法,将白酒装在喷雾器中碰洒在金汤力中。虽然目前中国白酒还未完全被聚会酒宴的客人们所接受,但其爱好者却在逐渐增加,白酒调制的鸡尾酒口味新奇,反响不错。调酒师安德森坦言自己喜欢白酒的与众不同,白酒就是白酒,如果你真的乐意接受新事物,你一定要试试它!

中国普遍白酒为什么外国人却不敢喝?


我国群众非常喜欢喝酒,酒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朋友聚会要喝酒,工作外出接待客户要喝酒,家里人过个生日,也要买上一瓶酒来喝。我们国家的人民不只喜欢自己的酒,还热衷于尝试其他国家的酒。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只要味道好,这种酒就可以在中国卖出去。可见,国人对于酒水的喜爱。

如今,在我们国家,喝外国酒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伏特加、啤酒等外国酒类,摆满酒水的柜台。而且这些酒水的销量还不错。外国酒越来越被我们国家的人民认可。中国具有深厚的美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很多中国美食都与世界接触。国外的人吃了,也觉得好吃,非常认可中国的美食。

中国的美食已经走向世界,而中国的美酒还没有。白酒是中国美酒的代表之一。可是,这种酒水只在中国范围内流行。一些外国人不仅不喜欢白酒,还很讨厌白酒,乃至到了听见白酒的名字,脸色就变了的程度。白酒得到广大中国人的认可,为什么却俘获不了外国人的心呢?

外国人也是喜欢喝酒的。白酒销量在中国那么高,那它绝对是一种大多数人认可的美酒。外国人也是人,味蕾和嗅觉不会跟我们中国人有太大的差异,为什么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美酒,无法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呢?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觉得是白酒的度数太高了,因此外国人不敢喝。

其实,外国人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弱。看外国人五大三粗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是弱鸡。在欧洲的匈牙利,有六十度的水果酒。这证明外国人也是能喝高度数酒水的,外国人不喝白酒,跟白酒度数高关系不大。

令外国人不能接受的是,中国人喝白酒的方式。外国人喝酒时,即使是高度数的酒,口感也不会太辣,就一口口地喝,品尝酒水的滋味。而白酒度数高、味道辣,当然不能这么喝,必须要像中国人一样,对瓶吹,直到某一个喝酒的人倒下为止。如果不是这样喝,是不能觉察出白酒的好滋味的,

以欧美地区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人们,都喜欢喝口感柔软的酒水。而白酒对于他们而言,气味冲,味道又辣又呛。闻一闻就觉得自己被白酒的气味,给冲到了。喝了之后,那股子辣劲,就让他们像喝了辣椒汤一样。

葡萄酒到底是如何分类的?


普通大众现在可以在市面上购买到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有干红、干白、桃红、甜白、贵腐、香槟不同种类的葡萄酒让人们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酒名让人们摸不着头脑,这些描述葡萄酒的词语到底都有哪些含义呢,它们又分别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葡萄酒呢?你想解开心中的疑团吗,那就快点跟上笔者的脚步吧!。

笔者以中国官方发布的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037-2006)为基准,根据我们经常遇到的葡萄酒分类问题,从葡萄酒的颜色、二氧化碳压力、含糖量、采摘原料与特殊工艺等不同方面为你全方位立体式的揭开市售葡萄酒的各种类型。

一、按照葡萄酒颜色分类,可以分为:

(一)红葡萄酒:酒液颜色一般为紫红、宝石红、石榴红、砖红色的葡萄酒。

(二)白葡萄酒:酒液颜色一般为黄绿色、禾杆黄、柠檬黄或者金黄色的葡萄酒。

(三)桃红葡萄酒:酒液颜色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一般呈现橘红色、粉红色的葡萄酒。

二、按照二氧化碳的压力分类,可以分为:

(一)平静葡萄酒(stillwines):是指在20℃时,酒中二氧化碳压力低于0.05Mpa的葡萄酒,市面上的大部分葡萄酒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二)起泡葡萄酒(sparklingwines):是指在20℃时,酒中二氧化碳压力高于或等于0.05Mpa的葡萄酒,法国香槟(Champagne)、西班牙卡瓦(Cava)以及意大利阿斯蒂(Asti)等都属于起泡葡萄酒,但不是所有的起泡葡萄酒都可以叫做香槟或者卡瓦。

1)低泡葡萄酒(semi-sparklingwines):是指在20℃时,酒中二氧化碳压力在0.05Mpa-0.35Mpa的葡萄酒。

2)高泡葡萄酒(sparklingwines):是指酒中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压力高于或等于0.35Mpa的起泡葡萄酒。对于酒瓶容量小于250ml的葡萄酒,二氧化碳的压力高于或等于0.3Mpa时,也可称为高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较为常见。

三、按照含糖量(以葡萄糖计,下同)分类

(一)一般的葡萄酒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干型(dry):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g/l的葡萄酒,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下同)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g/l时,含糖量最高为9.0g/l的葡萄酒。这种类型有时候会标示为seco。

2)半干型(semi-dry):含糖量一般为4-12g/l之间,或者当总糖与总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g/l时,含糖量最高为18.0g/l的葡萄酒。这种类型有时候会标示为semi-seco。

3)半甜型(semi-sweet):含糖量不超过45g/l的葡萄酒;需要注意的是,高泡葡萄酒没有半甜这种类型。

4)甜型(sweet):含糖量超过45g/l。

(二)高泡葡萄酒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天然(brut):含糖量小于或等于12.0g/l(允许差为3.0g/l,下同)。香槟中的天然干型(brutnatural)、超级干型(ExtraBrut)、干型(Brut)一般情况下均属于这种类型。

2)绝干(extra-dry):含糖量一般为12.1-17.0g/l之间。虽然葡萄酒的国标GB15037中的英文命名与香槟中的ExtraBrut类似,但是这两种却并非同一种类型。

3)干(dry):含糖量一般为17.1-32.0g/l之间。

4)半干(semi-dry):含糖量一般为32.1-50.0g/l之间。

5)甜(sweet):含糖量超过50g/l。

四、特种葡萄酒(specialwines)

特种葡萄酒是指鲜葡萄或者葡萄汁在采摘或者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一)冰葡萄酒(icewines):是指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有些地方规定的温度更低)时,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之后在凌晨低温时进行采收,在结冰的状态下压榨而酿制的葡萄酒。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区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德国等地。这种类型的葡萄酒一般会标示为Icewine或Eiswein。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通过了VQA认证的加拿大冰酒会标注icewine,而未通过VQA(加拿大酒商质量认证)的加拿大葡萄酒酒标上一般标示为icewine。

(二)贵腐葡萄酒(noblerotwines):是指在葡萄的成熟后期,果实感染了贵腐菌,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榨汁后酿造出的葡萄酒带有独特的风味,芬芳香甜,特别珍贵。世界著名的产区有苏玳(Sauternes)、德国、奥地利以及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y)。

(三)利口葡萄酒(liqueurwines):是指在葡萄生成酒精度为12%以上的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食用酒精或葡萄酒精以及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含焦糖葡萄汁、白砂糖等物质,使得其最终产品酒精度数为15.0%-22.0%的葡萄酒。如葡萄牙的波特(Port)和西班牙的雪莉(Sherry)。

(四)产膜葡萄酒(flororfilmwines):是指葡萄酒经过全部酒精发酵,在酒的自由表面产生一层典型的酵母膜后,可加入葡萄白兰地、葡萄酒精或食用酒精,最终产品所含酒精度大于或等于15.0%的葡萄酒。西班牙的雪莉是一种典型的产膜葡萄酒。

(五)加香葡萄酒(flavouredwines):是指以葡萄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者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者馏出液)而制成的葡萄酒。人们常称之为味美思(Vermouth)。常见的品牌有马提尼(Martini)。

(六)葡萄汽酒(carbonatedwines):是指物理特性与起泡葡萄酒类似,但是酒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为部分或者全部人工添加的葡萄酒。

(七)山葡萄酒(V.amurensiswines):是指采用新鲜山葡萄或山葡萄汁酿成的葡萄酒。山葡萄包括毛葡萄、刺葡萄、秋葡萄等野生葡萄。

(八)脱醇葡萄酒(non-alcoholwines):是指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进行发酵,并应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0.5%-1.0%的葡萄酒。

(九)低醇葡萄酒(lowalcoholwines):是指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进行发酵,并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1.0%-7.0%的葡萄酒。

葡萄酒里的“酒渣”到底是怎么来的?


经常喝红酒的童鞋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酒瓶中或者喝完的酒标杯底会发现有残留的沉淀物!很多人将其称作酒渣,并且认为是红酒品质变坏的标志;又有人说,红酒里面有沉淀物才是好酒。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渣渣的来源

葡萄酒中的沉淀物,大致有两个来源:

一种来自于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另一种则来自于葡萄酒装瓶后的长期陈年。

也就是说,葡萄酒的酒渣,并不是什么外来添加物,而是在葡萄酒的不同生命阶段自然产生的。那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沉淀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酿造过程产生的酒糟

简单来说,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被称作酒糟(Lees)的沉淀物,这种沉淀物的主要成分包括:

死去的酵母细胞

蛋白质

葡萄梗

葡萄皮

大多数情况下,酒糟在发酵结束后就会被隔离,因此很少出现在最终装瓶的葡萄酒之中。但是,部分高品质的葡萄酒会利用酒糟,让葡萄酒与酒糟多接触一段时间,处理得当的话可以增强葡萄酒的风味及口感的复杂度。

即便如此,在将葡萄酒从发酵桶转移到橡木桶或是不锈钢桶之前,酒糟都会被彻底过滤。因此,最终出现在酒瓶里的酒糟非常罕见。除非你手上的是一瓶香槟或是采用传统的香槟法酿制的起泡酒:采用香槟法酿制的起泡酒会在葡萄瓶中进行二次发酵,这个发酵过程有可能产生非常少量的酒糟。

这类沉淀物对葡萄酒的口味几乎没有负面的影响,即使发现了也可以忽略不计。

酒石酸盐

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另一种叫做酒石酸盐的物质,由葡萄中的酒石酸(TartaricAcid)发展而来。由于酒石酸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葡萄果汁中的溶解度低,在酿造过程中,它会和钾进行结合生成酒石酸氢钾,这就是最终你观察到的晶体沉淀物。

理论上来说,酒石酸盐是酿造葡萄酒的必然产物之一。不过,现代的酿酒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低温控制和过滤把葡萄酒中绝大部分的酒石酸盐除去。不过,这些葡萄酒在装瓶之后,经过各种运输工具的折腾,假如运输途中温度又大幅降低,那么酒石酸盐很可能就会重出江湖。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经过剧烈的温度波动,会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因此,使用低温控制来去除酒石酸盐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高品质的葡萄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根据传统方法酿造的、价格比较昂贵的葡萄酒由于没有使用低温控制和过滤技术,反而更容易出现酒石酸盐。

简单来说,如果是一款来自法国或者意大利、采用传统方法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出现酒石酸盐这样的晶体沉淀物可能性会更高,而且会被许多人看做是葡萄酒质量的象征。

酒瓶陈年出现的沉淀物

大多数人见过的酒渣,都属于长时间陈年后在酒瓶中出现的这类沉淀物。不过事实上这种酒渣并不常见,一般而言,只有陈年时间超过8年以上的红葡萄酒才会出现非常少量的酒渣。

这类沉淀物的组成非常简单,主要由单宁以及长时间凝聚而成的色素构成。这类沉淀物往往会让葡萄酒尝起来更加苦涩,影响口感,因此在将年代久远的红酒倒入酒杯之前,最好先将酒倒入醒酒器,防止沉淀物进入酒杯。

小tips:假如你有一瓶陈放多年的葡萄酒,在品酒之前可以先将酒瓶竖着放置几天,让沉淀物集中在瓶底,方便隔离。

许多葡萄酒是不甜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摘要:很多没品尝过葡萄酒的人会有一种好奇的预设:葡萄酒一定像葡萄一样香甜芬芳。可是,人们一旦将葡萄酒饮入口中,就会发现那种苦味并不像预设的那样能被立即接受。

为什么多数葡萄酒都是不甜的?

其实,能与葡萄一样甜的饮料是葡萄汁,而葡萄酒是一种与葡萄汁不同的葡萄产品。用中学知识简单地来说,葡萄变成葡萄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葡萄变成葡萄酒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小编觉得,以为葡萄酒会是甜的消费者一定是刚刚开始了解葡萄酒的饮者。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葡萄酒都是不甜的,但红酒兑雪碧情况的出现多少还是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干红葡萄酒不甜这回事儿是介意的。记得有位著名导演曾讲过这样一个事情,人家外国人辛辛苦苦把葡萄酒里的糖弄没了,结果咱们的哥们儿又专门把雪碧放在里面其实,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小编的想法就是这种做法还不如向葡萄汁里兑点伏特加来得实在,因为这样做的成本会更低。

一、酿酒葡萄中的糖分与葡萄酒的甜味程度是什么关系?

甜味是指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由此可见,葡萄酒甜不甜与葡萄酒中的糖分是息息相关的。品尝过含有不同残余糖分含量的葡萄酒后,可以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葡萄酒的甜味,如干型(感觉不到甜味的葡萄酒)、半干、微甜、中等、中甜及非常甜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葡萄酒的甜度主要取决于葡萄酒中的残余糖分,但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如酸、单宁和二氧化碳、侍酒温度、醇类物质和酒精含量等也会影响这种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葡萄明明是甜的,为什么到了葡萄酒这一步,残余糖分的甜味程度就会下降了呢?

二、谁吃了葡萄里的糖?

酵母

酵母这种东西说起来,还真可用好吃懒做来形容。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酒的酿制,都是通过糖分转化成酒精而成的。而这其中,就是酵母在发挥作用。

三、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尝起来会很甜呢?

其实,按照上面说的,葡萄酒理应不甜,但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喝起来还是甜的呢?

这就要分情况说明了。比如,有的甜葡萄酒是通过在中途打断发酵酿制而成的,而有的甜葡萄酒则是因为葡萄本身的糖分太高,没有发酵完全造成的。

对于后一种情况,它的发生原因是酿酒葡萄由于风干、或冰冻压榨后糖分变得较高,当发酵着的葡萄酒酒精浓度达到15%-18%左右时,酵母就会被高浓度的酒精抑制功能,发酵过程就会自然终止。这时,葡萄酒中未发酵的糖分就成了浓度较高的残余糖分,消费者品尝起来也就会有一种酒精与糖分同在的感觉了。

外国人喝酒与中国人喝酒的9大区别 哪种方式更值得提倡?


文化差异和风俗,形成了方方面面中西方饮酒礼仪的差异,看着外国人喝酒,总觉得像中国人在品茶,只有优雅,决不痛快。外国人喝的是酒,中国人喝的是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和西方,不仅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连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一、喝酒的目的

中国人重心境,西方人重酒。

中国的文化是混沌文化,微兮恍兮,存乎一心,把说不清、道不明当做最高境界,因此喝酒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用酒作为一个升华精神的工具而已。而西方人则是一是一,二是二,把自己和酒区分开来,然后去品鉴酒的味道。

二、喝酒的人数

中国人爱组酒局,一大群人的狂欢,喝的不是酒,是人心。

西方人喜欢享受独处喝的才是酒,是寂寞的感觉。

三、喝酒前的动作

外国人爱喝红酒,而红酒喝之前要摇一摇,这就是所谓的醒酒。目的是为了让红酒和空气充分接触,使酒体中的果香挥发出来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味。

而中国人自古奉行不能浪费的原则,如果摇一摇把酒洒出来了,是要挨骂的!

四、喝酒习惯

中国人饮酒豪爽,西方人饮酒绅士。

中国人饮酒热闹,西方人饮酒平淡。

中国人饮酒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西方人饮酒是为了放纵自己的感情。

风靡全球的有机葡萄酒到底是何方神圣?


近十年来,有机葡萄酒生产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意大利、法国、瑞典、英国和西班牙成为全球领先的生产有机葡萄酒的国家,且目前全球酿造有机葡萄酒的酒庄已超过2,000家。那么究竟怎样的葡萄酒才能被称为有机葡萄酒?有机葡萄酒与常规葡萄酒的区别是什么呢?

什么是有机葡萄酒?

顾名思义,有机葡萄酒便是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酿造而成的。在葡萄的有机种植过程中,葡萄园管理者避免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而是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和自然的方法来耕作葡萄园,采用纯天然物质来为土壤施肥。为了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达到防止杂草丛生的效果,种植者通过在葡萄藤中间种植其他植物来抑制杂草的生长。此外,为了保护葡萄藤免受害虫和真菌的侵扰,葡萄叶顶部还要保持通风,有些酒庄甚至还培养了专门应对害虫的有效微生物。

在酿造工艺上,有机葡萄酒也比常规葡萄酒多了不少规矩。在欧盟,有机葡萄酒的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酿造3年并陈酿4年。同时,禁止添加山梨酸(SorbicAcid)和溶菌酶(Lysozyme)等物质,但是允许使用少量的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而在美国则更严格,有机葡萄酒中不得添加二氧化硫,且必须与其他产品一样符合美国农业部(USDA)有机认证的要求。

有机葡萄酒与常规葡萄酒在味道上有明显的差异吗?

在风味方面,有机葡萄酒与常规葡萄酒在味道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就连酿酒师也很难在盲品中辨别出来。话虽如此,一些没有添加二氧化硫的有机葡萄酒与常规葡萄酒在风味上却有微妙的不同。

有机葡萄酒会更健康一些吗?

人们普遍认为,有机葡萄酒比较健康,因为其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会更少一些。但事实上,二氧化硫作为发酵的副产物,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任何葡萄酒中,不管是有机葡萄酒还是普通葡萄酒,其二氧化硫的含量对于人体都是绝对安全和健康的。只是对于那些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来说,有机葡萄酒会相对健康一些。

“汽油味”的葡萄酒到底是种什么味道?


张爱玲说: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了要头昏,我却特意要坐在汽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车后面,等它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

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因为喜欢闻汽油味儿,时常在车尾油厢旁转悠。有个性!不过太不雅致了!张小姐应该试着喝陈年雷司令。

因为一些雷司令随着陈年会产生一种独一无二的香气。这种香气经常被人们描述为汽油味。不过它到底源自何处?什么样的雷司令会有更多的汽油味?今天淘小最就和各位酒友一起来探讨探讨!

此汽油非彼汽油

虽然说是汽油味道,但是如果你真像我一样去加油站接一杯汽油,闻起来的味道还是不太一样的。似乎有点轻微的黑色矿物感,还有点刺激性。

德国葡萄酒真专家胡轩(人称奶总)是这样描述这种汽油味道的:大多数情况这个味道更似矿物质或醋栗感和烟熏,极端例子下更似煤油,机修厂而非纯汽油。

而国内另一位德国葡萄酒大拿汪子懿是这么描述汽油味道的:可能更接近烟熏,燧石的味道吧。但是无论怎么形容,汽油味确实似乎成为了雷司令的一种标签。

汽油味的元凶是什么?

抛开各种化学反应和化学式

你只需记住,汽油味的来源是一种叫做TDN的物质。

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来自葡萄中两种多糖的水解产生,新鲜葡萄中是不存在TDN的,在陈年过程中,随着水解反应的缓慢进行,TDN会慢慢积聚,而葡萄酒也会缓慢产生汽油的味道。

研究表明,高温,缺水,低产量,高光照,葡萄或葡萄酒的高酸度,贫瘠的土壤(低氮含量)都会导致较高含量的TDN,也就是更加明显的汽油味道。

这样一看就很明显了:

澳洲伊顿谷雷司令自然比德国摩泽尔产区的汽油味要重;

阿尔萨斯雷司令相比莱茵高雷司令,陈年过程中也会更早显现汽油味道。

汽油味道是好还是坏?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葡萄酒的风味,能够让全世界人都喜欢,有人喜欢汽油味道,有人不喜欢汽油味道。

但是无论是雷司令大国德国或是澳洲的酿酒师们,似乎都在一点上取得了共识:

新年份雷司令葡萄酒如果汽油味太重,是酒有缺陷的表现;

老年份雷司令中的汽油味道,既是雷司令的特点,同样是许多饮家追求的特质。

但是如果你极度反感这股味道,是不是一定就要放弃喝雷司令了呢?也不见得!

不喜欢汽油味又想喝雷司令?

经过澳洲AWRI的研究,普通的软木塞,可以吸收至多50%的TDN含量,而一些高科技软木塞则可以吸收接近70%,专门的人工合成塞,则可吸收98%之多!但是相比之下,螺旋盖则没有任何吸收效果。

不过根据香槟专家TomStevenson在一篇有关雷司令香气物质的研究中,他提到软木塞除了会吸收TDN,减轻葡萄酒中的物质,还会吸收葡萄酒中的其他香气物质,所以有利有弊。

但是如果你不喜欢雷司令中的汽油味道,饮用凉爽产区(如德国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年轻(1-3年内)的雷司令,或是购买采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才是最佳选择。

葡萄酒到底是不是舶来品?


我们经常会说:葡萄酒是舶来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领导、专家,经常都这样讲。

既然说是舶来品,就是在告诉别人:葡萄酒是从国外传过来的。而其中的潜台词是:国外的葡萄酒是更好的。

那么,葡萄酒到底是不是舶来品呢?

什么是舶来品?舶读b,意思是航海大船,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等。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比如沙发、浪漫、巧克力等等词语。

如此说来,由于法国也不是葡萄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那么,对法国人来讲,葡萄酒也是舶来品吗?

葡萄酒是一种果类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没有诞生之前,葡萄经过自然条件最后变成酒的情况是应该是一定的。

据说,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西亚),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并逐渐传开。公元1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希腊人不仅在本土上,而且在其当时的殖民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也进行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姑且不说黑三角贸易。即便在五六十年代,最见不得人的秘密是:法国最受欢迎的酒其实阿尔及利亚的酒。60年代前期,世界上有一半的葡萄酒贸易是从北非到法国。而在更早的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的军队统治了高卢地区500年,凯撒大帝推动了葡萄酒发展。

然而,法国却成为世界上最牛的葡萄酒国家。

就好像足球是中国发明的,但英国玩的比我们好多了;乒乓球是起源于英国的,但中国玩的比英国牛多了。

虽然葡萄酒的生产中心现在仍然在欧洲,但饮用中心早已转移到美洲和亚洲。

然而,翻开中国的历史,对葡萄酒的记载其实是非常多的。按照很多老师的研究,最早葡萄酒生产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

当然,何时又在哪里发现了新的证据,葡萄酒的历史必将又改写了。其实,这不重要。

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全世界葡萄属植物有80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有42种。例如分布在中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李华,2008)。因此,在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用野葡萄酿酒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一直都在说葡萄酒是舶来品,包括绝大部分的行业人士。消费者更是笃信这一点。显然,中国葡萄酒历史是很悠久的,只是在饮用文化上出现了断层和脱节,出现了衰落。但这又是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

葡萄酒是一种文化乃至一种文明,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达程度等等。

但你不能说日本喜欢喝清酒,韩国喜欢喝烧酒,日本就先进,韩国就落后。这和地理位置环境有关。俄罗斯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就像中国东北,喝高度的烈性酒是符合这种气候环境的。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饮食饮酒习惯。

当然,由于历史发展轨迹不同,例如大航技术的出现,导致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崛起,并且不断输出葡萄酒文化,导致了今天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的葡萄酒文明。现在流行于南美的《老鹰之歌》就是当地南美各民族反抗西班牙统治倡导团结奋战的歌曲。

没有航海技术就不可能在当时实现葡萄酒的传播。同样,也是由于航海技术,才发现了酒在船里经过恶劣天气不断摇晃之后的新改变。当然还有很多新的发现。例如为了避免在海上长时间的旅程,如何保存不让酒坏掉?所以,后来我们说的白兰地、雪莉等产品都和这些历程有关。

当然,由于社会发展历程、环境、文化传承不同,我们的葡萄酒相比于法国等葡萄酒强国的确是比较弱。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我们的消费者心中,始终认为进口葡萄酒更好。

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总是在说葡萄酒是舶来品,一是没啥意义;二是我们应该呼吁民众、唤醒民众,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情怀中,中国的葡萄酒也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只不过在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再去盲目崇拜其他葡萄酒强国,而应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发展之路,酿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葡萄酒。

既不是舶来,也就无需拿来。反而我们应该向世界输出我们的主张,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向往,我们的优秀质量的、有特色的产品。

其实,商业需要民族情怀,但单纯从葡萄的种植和酿造角度,不存在民族情怀,存在的只是天道!

白酒香到底是怎么个香?懂不?


1.中国酒香:是天人合一,是顺其自然之道

对于传统工艺白酒而言,令人赞叹不止的,无疑是先人们在酿酒过程中,因势导利的利用自然界微生物。

在发酵过程中,不但获取了乙醇,同时获得了高级酯、酸、醇、醛等。

曲种的不同,水质的不同,酿造工艺的不同,原料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气候地理的不同,都会对酿酒产生不同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风格的酒。

微生物的增生增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东西产生的过程至今我们仍然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我国具有独特生产工艺的酱香型、浓香型名酒,就是在酿造过程中大体分为7、8个排次来摘酒,也叫分段摘酒,从先淌出的酒头开始至酒尾,不同排次,不同段次的酒分罐贮存,这样的酒叫单体酒。

单体酒经过长期或短期的老熟,兑酒师再把这些单体酒按量巧妙地组合勾兑合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最后才能获取香味各异风格不同的成品酒。

所以中国酒虽然大致分为了几种香型,但即使同一香型的不同白酒,香味、风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2.西方酒香:萃取植物芳香

绝大多数的西方酒,都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在橡木桶中老熟。

这道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的主要香味:萃取自橡木桶的橡木芳香。所以我们能看到西方酒界,对于橡木桶的要求,经常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苛刻程度有的只要老桶,而有的只能用新桶,橡木种类也有细致的区别。而西班牙更是已经禁止雪莉桶的出口,可见其重要程度。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让一个吃惯燕鲍翅的人,去吃糠腌菜,他能吃下去吗?喝酒也是这个道理。

父亲说,以前是大部分人没喝过好酒,以为酒就这样,然后被忽悠来忽悠去。

现在慢慢的生活品质上来了,逐渐接触好酒后,才知道以前喝的是个什么。

父亲告诉我,纯粮酿造这个原本是白酒最基础的要求,现在才逐渐被接纳和重视。

我们也相信,未来白酒行业,高品质的白酒,会逐渐的取代把钱都花在广告上的概念酒,酒客门也会越来越真正的明白,酒是怎么一回事。

凤香型白酒的“凤香”到底是怎么来的?


提起凤香,一般的酒友似乎并不太熟悉,但提起西凤,相信没有几个人会不知道。西凤酒,产地凤翔县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古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凤翔县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曾经被人称为西府凤翔。西凤酒以此而得名,意为酒中凤凰之意。凤香型的香型之名便是取自于西凤酒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十二大香型中唯一以酒名来命名的香型。

01、得名特点

不过,这得名过程却显得比较憋屈。之前推文有提过,中国白酒香型的分类源于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凤香型的得名便是在这个时候诞生。

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由于参加评比的厂家比较多,组委会决定把白酒分成若干香型进行评比,鉴于是第一次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这之前又缺乏对相关厂家的考察和了解,分类过于简单,西凤酒被作为清香型的代表和汾酒放在一起评比,使西凤酒错失第三届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凤酒的落榜受到了国家部委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成立相关课题组开会深入研究。1992年正式确定了白酒的一大新香型凤香。西凤酒就此成为凤香型酒的典型代表。

02、风格特点

就像酱香突出的酱香酒、窖香浓郁的浓香型白酒、清香纯正的清香型白酒一样,凤香型白酒也有属于它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凤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特点:凤香秀雅、干润挺爽、诸昧协调、尾净悠长。

凤香秀雅是指:酒香清雅而不淡薄,浓郁而不艳腻,香味幽雅和谐。呈现白酒的一种醇香乙酸乙酯为主,己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后味上糠味明显。

甘润挺爽是指:口感上给人以甘甜、圆润、挺拔有劲、丰满爽利的感觉,即香气往上串的感觉。

诸味协调是指: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均匀而不出头,酸而不涩,甜而不腻,苦而不黏,辣不刺喉,香不闭鼻。

尾净悠长是指:西凤酒后味干净,回味舒适余长,满口留香,久而弥芳,余味隽永,回味舒适。

清香到底是个什么香?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北京二锅头、金门高粱酒等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特点

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

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工艺追求纯净

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

用特殊工艺生产的酒头调味酒、高酯调味酒、陈酿调味酒、综合调味酒,其用量只有0.1%~1,但对提高各种质量档次的清香型白酒,特别是对固液勾调的新工艺白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微量成分,能协调酯香、柔和口感、突出风格.

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

对于清香型白酒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酿造工艺。要酿出一瓶清香型白酒,主要有以下几道工艺:

1、原料粉碎

2、配料

3、蒸糁

4、加浆冷散下曲

5、入缸发酵

6、出缸

7、拌辅料

8、装甑蒸馏

典型代表汾酒

清香型的酒主要使用大曲做发酵催化剂。清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频繁,属于中温曲和高温曲,工艺特点为多热少晾。这类酒以山西汾酒作为代表。生产工艺以汾酒为代表,采用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法。

所谓清蒸,即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辅料)都要进行清蒸处理,将蒸煮后的高粱拌曲(低温大曲)后放入陶瓷缸,缸埋入土中,发酵28天,取出蒸馏。蒸馏后的酒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曲进行第二次发酵,仍发酵28天,取出蒸第二次酒,其醅蒸后为扔糟。两次蒸馏得酒,经储存勾兑成汾酒。

由此可见,原料和酒醅都是单独蒸馏,酒醅中不再加入新料,与混蒸续渣(如大曲浓香)工艺显著不同,汾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而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基本无痕迹。因为它采用了清渣法,发酵设备为陶瓷地缸、封口用石板,场地、晾堂用砖或水泥地,刷洗很干净,这就保证了汾酒清香、纯净的显著特点。

汾酒大生产每年从8月底或9月初立排投料,至次年7月份最后一排挑糟,历经10~11个月的生产周期。

清香型白酒新标准

在2018年7月27日召开的全国白酒标准化委员会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上通过审定,审定后的新版《清香型白酒》标准将取消产品分类,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

据了解,修订后的新版《清香型白酒》标准有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定义中明确清香型白酒生产采用大曲、小曲、麸曲及酒母为糖化发酵剂以及缸、池为发酵容器,凸显大清香品类优势。

二、取消产品分类,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

三、对于感官特征的表述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便于专业鉴定和引导消费。

四、酒度范围、酒质分级、酒体成分检测等理化要求与国际接轨。

葡萄酒闻香闻的到底是什么?


学品味葡萄酒,从色、香、味入手是甚本款,正如你到餐厅开支葡萄酒,待酒的走来让你试,很多人这时也不知应做什么。而其实在这个瞬间识两招闻香的技巧,可分出酒的好与坏。没错!闻香不但是品味葡萄酒的一环,同样是把关的一环,这一夜良辰会否被支酒破坏了,就要看能的鼻子如何了。

闻葡萄酒可谓博大精深。首先,我们的嗅觉器官惊人的敏感,有说人类可以分辨出的气味高达10000种之多,但前提是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懂得闻就必须经过练习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甚至要一些幻想力。

应该闻到什么?

与味觉不一样,味觉只有酸、甜、咸、苦和鲜这5个层面,香气有多个层面,当我们闻葡萄酒时大脑会会快速地对当中香气的各种特征进行识别和配对,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脑中有一些配对选择是较易上手的。

如近日就有研究学者采用了在不同领域中常使用的数学演算法来将葡萄酒所含的复杂嗅觉资讯简单化,发现了10种主要的香气类别,花朵、木头/树脂、水果(非柑橘类水果)、腐臭、化学、薄荷、香甜、爆米花、刺激和柠檬/柑橘。(下次闻香时以这10种为选择对象,进行配对,定能助容易上身。)

闻香重要,但更重要是闻臭

上述的10种香味,有别于统传我们根据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WineSpiritEducationTrust),简称WSET,用来分叫香气的香气之轮。但也很好的简化与归纳出每类气味中最重要的一些特征,有助葡萄酒饮用者更好地品鉴葡萄酒。

其实两者在告诉我们葡萄酒香气同时,也有篇幅诉说葡萄酒的缺陷香味,更甚的是腐臭味。因为闻香,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识别葡萄酒的储存状况。一般而言如葡萄酒有缺陷,我们都能从它的颜色变化和光泽看到,但闻香就更能了解多些资讯。

木塞味(Corked)

类似湿纸板、湿动物皮毛的味道,那是因为葡萄酒就是受TCA(三氯苯甲醚Trichloranisole)污染的,产生的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木塞味。虽然这样的变质,对人身体无害,但气味闻起来却让人不适,缺少了一款葡萄酒所应该拥有的果香和新鲜度。

葡萄酒中的单宁到底是什么?


在饮用一款葡萄酒时,总能听到这款酒单宁强劲、这款酒单宁如同天鹅绒般柔软等这样的话语。可单宁到底指什么?它给葡萄酒带来了什么味道?希望这篇对你有帮助。

1、单宁是什么?

从生物化学上

单宁是一类水溶性、分子量在500~3000Da之间的酚类化合物。

类似大家听过的茶多酚,单宁就是葡萄界中的茶多酚,又称之为萄多酚。它们能与蛋白质和消化酶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从来源上

单宁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果皮、树皮、根系等部位。它们来自葡萄的梗、籽还有橡木桶,但最主要的还是皮。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只有红葡萄酒有单宁,而白葡萄酒是没有单宁的原因,因为红葡萄酒是带皮酿的,而白葡萄酒是不带皮酿的。

从口感感觉上

在口腔里,单宁是一种触觉而不是一种味觉、风味。他在舌头上呈现一种抓捏,或形容为收敛的感觉,就像是嚼茶叶末,吃生柿子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这种麻麻的收敛感。让你感觉嘴里面含了不肯随唾沫游走的小吸盘,这种感觉,就是单宁带来的涩感。

2、单宁对葡萄酒的平衡度的影响?

这也是单宁被称之为葡萄酒的灵魂的原因之一。

因为单宁丰富会让葡萄酒的口感多一个维度,它不仅和酸度一起赋予葡萄酒陈年的能力,还赋予葡萄酒强劲的感觉。

(1)单宁越高,葡萄酒的酸度会显得较低,单宁越低,葡萄酒的酸度就会更加明显;

(2)单宁过高会使得葡萄酒的口感过重,而且显得不够精致,余味比较粗糙;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