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瓶子里往杯中倒啤酒,急性子的人,把瓶子拿得很高,有点象倒大碗茶似地,让啤酒水柱冲向杯底,结果总是倒满一杯泡沫,泡沫流淌得一桌子,待泡沫消失后,杯子里的啤酒却所剩无几。
熟练的服务员则将杯子尽可能倾斜,将瓶口紧靠杯沿,让啤酒缓慢地沿杯壁流向杯底,随着杯子里啤酒增多,再徐徐将杯子倾角调正到竖直的位置,这样可以倒满一杯啤酒而不产生多少泡沫。人们不无诙谐地把这种倒啤酒的窍门总结为三个含谐音的成语:“歪门斜倒(邪道),杯壁(卑鄙)下流,改斜(邪)归正。”
啤酒、香槟酒、可乐等清凉饮料,都是二氧化碳的过饱和溶液。在不密封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会慢慢分离而散逸到空气中去。新鲜的这类清凉饮料,含二氧化碳愈多品质就愈高。这也正是往杯中倒啤酒带来麻烦的原因。
我们把前面说的两种倒啤酒的方法称为直冲式与斜溜式。为什么斜溜式产生的泡沫少,而直冲式的倒法产生的泡沫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气体的溶解度开始研究。
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的量,通常用单位体积水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来度量,称为溶解度,是同温度和压强有关的量。温度低时溶解度大,高时溶解度小。在高压下溶解度大,低压时溶解度小。如果在高压强条件下新鲜啤酒突然减小压强,就会分离出二氧化碳而冒泡。在密闭的容器里,冒出的气泡使容器内的压力升高后,达到高压下溶解度,气泡就不再冒了。我们在开香槟酒瓶时,听到“啪”地一声,报上也曾看到开啤酒瓶,瓶盖飞出伤人的消息,这都是因为容器里压力较高的缘故。
历史上有过一则有趣的事。上世纪中,在伦敦的泰晤士河床下打了一条隧道,当隧道峻工时,当地政界人物在隧道里举行庆典。令人扫兴的是发现带到隧道来的香槟酒都跑了气而无味。然而当庆典过后人们走出隧道回到地面时,不幸的事发生了,酒在肚子里发胀了,气从鼻子嘴里不断冒出来,有的人穿的马甲被胀开,有的人不得不重新返回隧道以减轻这突然袭来的痛苦。
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隧道比地平面低数百米,那里气压较高,二氧化碳溶解度也高,所以香槟酒就像跑了气似地无味。等回到地面,气压低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把绅士们的肚子撑了开来。通常在海平面,每升高100米,气压降低2190Pa,气压的这种微小的变化,对于过饱和的二氧化碳溶液气体分离与否表现得很明显。
为避免啤酒泡沫溢出酒杯,于是人们往往采用斜倒的方法,看似聪明的倒法并不科学。倒啤酒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先将酒杯洗干净,保证没有油星。倒酒时啤酒瓶与酒杯呈直角,酒液朝向杯子的正中,一直倒到泡沫上升到杯口为止。稍等一下,待泡沫消退一些后,再次向杯子正中倒酒,直至泡沫呈冠状,略高出杯口。放心,不会溢出来的。
曾经有人计算过,好好地倒一杯啤酒大约需要7-8分钟。先慢慢向酒杯中倒入半杯啤酒,待2-3分钟后再倒入少许啤酒,以沉淀酒中的酵母,又过2-3分钟再次倒入少许啤酒,如此反复,直倒到泡沫高度占酒杯的1/5。这样的倒法,家常喝酒并不需要,还有急性子的人肯定也接受不了,不过偶尔为之,说不定试过后发现啤酒的味道确实不同了。
相信很多人在喝啤酒的时候都要研究一下它的倒法,因为在酒桌上,啤酒倒的好会受到别人的称赞。那么,对于喜欢起沫的啤酒,该如何倒呢?
先将酒杯洗干净,保证没有油星。倒酒时啤酒瓶与酒杯呈直角,酒液朝向杯子的正中,一直倒到泡沫上升到杯口为止。稍等一下,待泡沫消退一些后,再次向杯子正中倒酒,直至泡沫呈冠状,略高出杯口。放心,不会溢出来的。
曾经有人计算过,好好地倒一杯啤酒大约需要7-8分钟。先慢慢向酒杯中倒入半杯啤酒,待2-3分钟后再倒入少许啤酒,以沉淀酒中的酵母,又过2-3分钟再次倒入少许啤酒,如此反复,直倒到泡沫高度占酒杯的1/5。这样的倒法,家常喝酒并不需要,还有急性子的人肯定也接受不了,不过偶尔为之,说不定试过后发现啤酒的味道确实不同了。
怎么倒一杯浓郁泡沫的啤酒呢?小编来手把手的教你!
Step 1选一个干净的品脱玻璃杯,绝不能有油和污垢。
每种风格的啤酒都有适合自己高度和大小的玻璃,但一般的标准品脱啤酒玻璃杯为475毫升,这能确保在玻璃中有足够的空间来盛装啤酒和一点泡沫头。
Step 2将啤酒玻璃倾斜45度角,玻璃的边缘应该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
Step 3将啤酒容器口,对准玻璃杯中点上方几厘米处,这样可以把啤酒倒在杯子中间。
不要让瓶子碰到玻璃杯,如果是为别人斟酒,应遵循保持玻璃尽可能清洁的礼仪,瓶子或罐子都可能有细菌。
Step 4保持倾倒的速度和啤酒的体积足够均匀,操作时应该平稳地沿着玻璃杯的一侧倒下去,不要溅起水花,瞄准玻璃杯侧的中心。
Step 5当倒入三分之一的啤酒的时候,可以先把杯子平置一会,这时大概会有4cm左右的泡沫头,待它稍微稳定时,再开始倒下一次。
Step 6请等几秒钟,让泡沫在喝啤酒前停留在啤酒顶部。尽可能快地闻一闻这时的香气,因为当泡沫达到顶峰时,啤酒香气是最浓郁的。
但是对于不同品种或包装的啤酒,也有一些特别事项需要注意。
① 如果是小麦啤或带软木塞的啤酒,泡沫有时会膨胀得比较夸张,速度也比一般啤酒快很多。这种啤酒通常建议用略高一些的杯子。
② 瓶装啤酒的底部,一般会有半厘米左右的渣滓,这些渣滓几乎无害,但饮用多了容易造成肠胃胀气。
③ 在倒百威或米勒这类美式淡拉格时,一定要动作缓慢轻柔。因为这类酒一不小心就能倒出一整杯的泡沫。
④ 在倒吉尼斯黑啤酒的时候可以尝试两瓶一起,倒到三分之二的时候静置30秒,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很重要,但是吉尼斯黑啤酒的粉丝们就是这么说的>
现在,你就获得一杯有着美好泡沫的啤酒了!
1、将啤酒杯倾斜45°。杯底应该只有一个点和平面(如桌面)接触,其他部分悬在空中。这样可以保持杯子和酒瓶的平衡,倒出完美的啤酒。
2、瓶口(酒罐或扎啤壶)距离酒杯口的最低点几厘米。啤酒的落点应该在杯壁的中点位置。这种做法是为啤酒充入空气、制造泡沫的最佳倒法。
3、开始时,要倒得快而稳。你要令啤酒顺着杯壁倒出,速度平稳而不至于溅出。对准杯壁的中线,保持啤酒流动的速度,使啤酒持续倒出。
4、当啤酒倒至1/3至半杯满时,开始将杯子端平。最理想的情况是,将杯子从45°匀速端平,到端平的时候,刚好倒满啤酒,啤酒上有约4厘米厚的泡沫。你应该一边倒酒,一边端平杯子。
5、喝酒前,稍等几秒钟,等酒面上的泡沫稳定下来。但最好是在刚倒好的时候先闻一下酒香,丰盈的泡沫最能带出啤酒的原始香气。好了,是时候开始享受或醇厚或清新或辛辣的啤酒滋味了。
啤酒被称作”液体面包”,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中缺一不可饮品。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和各式酿制方法,还有专属的庆典和舞蹈。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绅士使人联想到英国一样。对于啤酒可以说是德国人的第二故乡……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在德国,较知名的啤酒之乡当数巴伐利亚,德国语里就有“啤酒与巴伐利亚”的说法。巴伐利亚地区有1100万居民,人均啤酒消费量为230升,相当每人每天都要喝半升啤酒,喝啤酒是德国较喜欢的休闲活动。
由于德国人将喝啤酒视为每天的“必修课”,各种酒馆、酒屋便多似天上的星星。所以在那里人们几乎只要太阳一露脸,就蜂拥而至,尽情享受啤酒的清爽滋味。德国啤酒品种繁多,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生产的啤酒。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六大类。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占鳌头的。
慕尼黑一向是公认的“啤酒之都”每年都会举办世界上较大规模的啤酒节庆典。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纷至沓来,涌向慕尼黑,一品“巴伐利亚啤酒”,并亲身体验德国人民欢庆这个节日的热闹和喜悦。德国人对啤酒的狂热,很大部分的原因缘于此。啤酒,从历史走向未来,将一直渗透到德国文化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孙猴子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啤酒”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呢?
青岛因“青岛啤酒”而名扬天下,可是“啤酒”这个词,较初是青岛人创造的,是一句青岛话。其演变由较初的德文“BIER”到“皮酒”、“脾酒”,较终成为“啤酒”。
啤酒一词较初是德文的“BIER”,而不是现在世界多使用的英文“BEER”。据《汉语大字典》记载,啤酒为“德文BIER的音译兼意译”。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占领青岛后,“BIER”一词开始在青岛广泛使用。
为德文BIER音译兼意译。到了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登州路上创办啤酒厂——“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市民以及商家便把德文的“BIER”译为“皮酒”,这一做法确定了“啤酒”的汉语读音。因为“啤酒”具有养肝益脾之功效,故这一时期青岛人把“皮酒”称作“脾酒”,表示常喝“脾酒”可以达到养肝益脾之功效。
至于“啤酒”一词中的“啤”字,是青岛人的发明,较早流行于青岛民间。按照《胶澳志》里面的说法:“麦酒俗称啤酒”。而在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中,也开始出现有“啤酒”字样,并逐渐在国内开始流行。
“口+卑”:喝出来的质量。关于“啤酒”这一名词,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有一番妙解。他说:“啤酒的啤字,是一个‘口’字加上品牌的‘牌’字的右半边,可以理解成是喝出来的质量,只有口味过硬了,才能创品牌;也可以看成是‘口’字加‘口碑’的‘碑’字的右半边,也就是说,老百姓的口碑是关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