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甘醇佳酿接触舌尖的那一刹那,美味的感觉瞬间如电流般穿过整个身体,这种美妙之感即是众多葡萄酒爱好者饮酒的追求。而现在,学术界又传来捷报,为大家饮用葡萄酒再添一个新的理由。
据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戈登谢伯德(GordonShepherd)研究发现,饮用葡萄酒能让你变得更加聪明,因为葡萄酒可以激活我们大脑中的灰质,而且这种激活效果甚至比听音乐和解数学方程式来得更加明显。
在其专著《神经品酒学:大脑如何创造出葡萄酒的味道》(Neuroenology:HowTheBrainCreatesTheTasteofWine)中,谢伯德探索了大脑同人们感知葡萄酒风味的能力之间的联系。他表示,饮酒其实是个复合过程,既包括了人们啜饮葡萄酒的方式,也包括了舌头在口中如何搅动葡萄酒以及鼻子如何对葡萄酒的香气作出反应等环节。
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PublicRadio)的一次访谈节目上,谢伯德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对于品酒的研究并不只是简单以葡萄酒为分析对象,而是更多地关注于饮酒者本身:人们在喝葡萄酒时,并不仅仅是让酒液在口腔中停留一段时间那么简单,而是使它在口中晃动,之后再吞咽下去,这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
事实上,在我们感知葡萄酒风味的过程中,大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向人们解释个中奥秘,谢伯德把该过程与眼睛感知颜色的过程进行了类比:物质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颜色,其实是因为物质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而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人脑感知光谱的系统被激活,我们才得以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同理,葡萄酒中的分子本身也是没有味道的,但当它们刺激我们的大脑时,风味就产生了。
因此,适度饮用葡萄酒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让其变得更加活跃,也就能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随着葡萄酒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少人也发出了他们的疑问:都说葡萄酒对人体有益,这是真的吗?的确,这么多年来,很多科学家们也在对葡萄酒和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少量或适度摄入葡萄酒是有益健康的。
1.改善皮肤状况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简称为UCLA)的一项研究指出,葡萄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从而阻止皱纹的产生。而且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还能抑制痤疮细菌的生长,从而能帮助人们保持光滑透亮的健康肌肤。
2.有益心脏健康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网站发布了红葡萄酒可以保护心血管的相关文章。该文章表示,每天饮用1-2杯葡萄酒能减少人体不需要的胆固醇,还能阻止血凝块的形成,从而保护动脉通畅,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3.预防胆结石
美国东安格利大学(UniversityofEastAnglia)医学院对2,500多名志愿者的饮食习惯做了近10年的追踪记录,他们发现,在这期间有267名志愿者患有胆结石,而那些平均每天摄入175ml葡萄酒的志愿者患胆结石的记录则降低了三分之二。
4.具有抗癌功效
葡萄酒当中所含有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槲皮素(Quercetin)、儿茶素(Catechin)和五倍子酸(GallicAcid)等抗氧化物质都可以破坏癌细胞。另外,红葡萄酒还能减少患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5.有益于延长寿命
白藜芦醇是一种高效抗氧化的多酚化学物质,通常存在于葡萄皮当中,大多数红葡萄酒中也包含这种成分。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教授发现,白藜芦醇能够直接激活促进健康和长寿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帮助人体抵抗衰老带来的疾病。
6.预防抑郁症
葡萄酒也能够帮助人们防止抑郁症的发生。《福布斯》(Fox)新闻网站的医学专栏发布的一则报道指出,每周饮用2-7杯葡萄酒能够减少罹患抑郁症的危险。但报道同时指出,过度饮酒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作,因此在饮用葡萄酒时一定要注意摄入量。
7.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指出,适度饮用葡萄酒能够降低血管中的糖分,时效至长可达24小时。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在摄入葡萄酒的前后都要检测自己的血糖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
8.防止牙菌斑
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ChemicalSociety)的研究指出,葡萄酒能够防止在口腔生物膜中发现的病菌生长,从而保护口腔健康。另外,多酚物质、葡萄酒和葡萄籽萃取物也能够帮助减缓牙斑和蛀牙的生长。
9.增强防御力
有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可以帮助免疫体统对抗高达200种病菌。葡萄酒中还有大量以类黄酮(Flavonoids)形式出现的抗氧物质能有效消灭病菌。而且,红葡萄酒有时还能治愈感冒造成的病症,这是因为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能够防止体内感冒病毒的繁殖。
10.降低中风风险
轻度或适度饮用葡萄酒可以降低患中风的危险,这同样是因为白藜芦醇的作用。这种物质能够促进神经保护功能的运作,保护大脑神经周围的血管不被破坏。
11.增强骨质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妇女通常会遇到的健康问题。但美国《时代周刊》(Time)的一则报道指出,每日1、2杯葡萄酒将能帮助女性预防这样的骨质问题。
12.降低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风险
阿兹海默病指的是脑神经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种疾病被发达国家列为第四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有研究支持,饮用适当的葡萄酒能过帮助预防阿兹海默症。英国的《今日医学新闻》(MedicalNewsToday)刊登出的一则报道指出,红葡萄酒当中的白藜芦醇能帮助保持血管张开,让足够的氧气得以抵达大脑,从而帮助脑部保持运作。
这下是不是又多一个喝酒的理由了呢?不过千万要切记饮酒须适量,否则将适得其反。那现在就让我们一同举杯,为健康干杯吧!
Vox网站近期发布了一则视频,对职员展开了一项葡萄酒品鉴调查和随机访问。品酒者对于便宜和名贵葡萄酒的喜爱程度几无差异。大众健康杂志SHAPE受此激发,专门刊载了一篇有关劣质酒对嗜酒者健康影响的文章。
如果喝起来味道都还不错,那么价格的高低会对你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吗?记者KaitlinMenza对此表示出疑问。
随后,她向一位受到认证的营养学家MollyKimball求助,试图揭开名贵酒是否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疑团。
Kimball解释道,可能性几乎为零,与价格基本无关。多数时候,你支付的价钱并不能如实反映葡萄的品质,品牌附加值或营销方面的费用其实也会包含在内。
Menza随即抛出了一个理智的问题:与名贵酒相比,便宜酒是否含有更多的填充剂和化学成分?
大多数的酒都添加了二氧化硫以帮助稳定酒液结构,Kimball暗示这两类酒中的化学含量并无太大区别,它们(化学成份)起到了保护和保存葡萄酒的作用。
Menza同时还向纽约一位名为JasonWagner的餐饮主任询问了他对于葡萄酒中添加剂的意见。他回答道,添加剂与价格无关,但生产过程中确实需要用到。因为没有添加剂就很难酿造出一瓶可以长时间存放的葡萄酒。
不过Wagner与Kimball两人的观点还是存在分歧的。Wagner认为,便宜酒里面的添加成分更多,并使用低档商品与高档商品来区分二者间的价格差异,低档葡萄酒属于大批量生产,会添加不少化学成分进去。但一些名贵酒显然也无法避免。
另外据两位知情人士表示,至于某些酒更容易出现令人宿醉的情况,或许是因为便宜酒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会使加剧大脑的疼痛感。
Kimball和Wagner都认同酒醉的主要原因在于饮酒量的多少。
对那些希望葡萄酒十分纯净的饮酒新手,Menza的建议是那么选用有机葡萄酒,要么仔细阅读酒标。
该文结尾写到,你的葡萄在托斯卡纳太阳下被采摘的甜蜜小故事?让你对耕种过程有一个了解,如果你不是很担心,那么多吸上几口美味的葡萄酒,既能抗氧化、又能呵护心脏健康,还能带来片刻的休憩与放松,何乐而不为呢?
研究人员发现,晚饭喝杯红酒,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可以大量排出。调查结果显示,吸烟或者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喝红酒后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喝了100%葡萄原汁的红葡萄酒。专家建议:在人们热衷于吃煎烤食品、快餐类食品的今天,晚饭喝杯红酒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一、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
红酒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第二、促进胃肠蠕动
红酒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饭馆里的饭菜大都以味取胜,食物多油腻或辛辣,吃后容易诱发便秘。而喝杯红酒,能促进胃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第三、保护肝脏、适合饮酒的人
红酒含有较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饮酒人士。
第四、低血压、养阴清热
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喝些红酒大有益处。
第五、有助肾脏排泄
红酒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第六、促进食欲,助消化
红酒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第七、养阴润燥消风
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喝一杯红酒可缓解干燥。
葡萄酒与健康的话题并没有像二十多年前那样备受媒体关注。这一波媒体的关注推动了内陆和香港两岸葡萄酒行业第一次短暂繁荣:遗憾的是,1997年的金融危浇灭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亚洲葡萄酒市场正规化的强劲势头。
每年我都会在法国逗留至少月余(通常是两个月或更长时间)。因而,面包、奶油、黄油和肥肉等日常饮食,会让我摄入大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虽然美国三十年前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饮食法(Atkins)已不再流行,但许多因之衍生而来的无/低碳水化合物节食法仍不绝于耳。
法国人的膳食可谓是反阿特金斯饮食。尽管他们日常摄入大量脂肪,但冠心病发病率和肥胖比率却远低于同龄的美国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亚洲人对葡萄酒突然间产生浓厚的兴趣,部分归因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91年11月播出的一档名为《法国悖论》的节目。这部60分钟纪录片的前提是:尽管法国人膳食中脂肪含量很高,但葡萄酒是降低心血管患病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部纪录片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试图驳斥或支持这一论点。近30年后,大量研究反驳了这一理论,声称有益健康的不仅仅是葡萄酒本身,还有适量饮酒。也有证据表明,葡萄酒不是该悖论的唯一支撑,诸如生活方式、脂肪摄入类型等因素,也都同样重要。
然而,最有力的证据仍来自红葡萄酒阵营。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进行的大量研究和科学调查表明,适度饮用红葡萄酒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和人体代谢。每天喝几杯红葡萄酒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甚至可能让人更加快乐!
近年来,红葡萄酒中的特殊抗氧化成分如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已经被检测出,甚至被制药公司包装成保持年轻健康的即食药丸。最佳效果所需分量仍在研究中,且效果也存在巨大个体差异。享用红酒有很多非出于健康的原因:仅是因为它味道不错,能提升用餐体验。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生活方式和饮食类书籍开始以新的视角剖析葡萄酒。在《法国悖论》节目播出几年后,一本探索人与葡萄酒的畅销书出版发售《法国女人不会胖:快乐饮食的秘诀》。该书作者米雷耶吉利亚诺(MireilleGuiliano)曾任凯歌香槟(VeuveClicquot)首席执行官。书的前提是:法国女性与食物的关系更为和谐(她们酷爱美食但不极端),她们饮用葡萄酒,因而生活方式更为积极健康。这本书暗含的一个重要思想则是:饮食份量的控制比食物的脂肪含量或卡路里高低更加重要。享用(适度的)葡萄酒是吉利亚诺解锁的秘诀之一。
美酒佳肴让人尽兴的原因之一,正是慢下来享受此刻。我在法国时,晚饭的用餐时间比在香港至少长两倍因为在外用餐时是服务速度较慢,而在家里准备饭菜,选用市场上新鲜美味的时令食材,则让人享受。可口的食物,它在精神、情感和身体上都令人满足,就像周日市场上的优质西红柿,甜美多汁的哈密瓜和爽脆可口的青豆。若有了一桌美味,再小酌些许葡萄酒,这样的点睛之笔,将成就一个用心、值得品味的时刻。当然,葡萄酒在文中的健康功效也是必不可少的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就是我的日常维生素。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VTA)在不同酒精依赖群体中的活动差异,并为酒精成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小鼠,为了研究小鼠对酒精的依赖行为,研究者在小鼠的笼舍内放置了两个水瓶,一个水瓶中只有纯净水,另一个水瓶中则含有酒精,并且每过4天增加酒瓶中的酒精浓度,如下图所示。
为了防止偏侧效应,即小鼠偏好于位于某一位置的瓶子,装水的瓶子和装酒的瓶子每天会调换位置。通过观察和计算一段时间内小鼠喝水的量和喝酒的量,研究者把小鼠分为了小饮怡情组(lowalcoholdrinking,LAD)和大饮伤身组(highalcoholdrinking,HAD)。通过分析两组小鼠的饮酒量,研究者发现LAD组的小鼠的酒精偏好程度显著地低于HAD组,如下图所示。
VTA是大脑中可以分泌多巴胺的脑区之一,与奖赏系统和成瘾现象有密切关系,那么,LAD组小鼠和HAD组小鼠的VTA活动是否有差异呢?研究者分析了两组小鼠的VTA神经元活动模式,发现相比于LAD组,HAD组小鼠的VTA神经元放电率、簇状电位(bursting)频率等指标均有显著地下降,即HAD组小鼠的VTA神经元活动较弱,如下图所示。
既然较高活跃度的VTA神经元很可能预示着较低的酒精依赖性,如果增加VTA的神经元活动,能否改变小鼠的饮酒行为呢?研究者进一步用光遗传学的方法特异性的作用于HAD组小鼠的VTA神经元,发现给予VTA神经元簇状兴奋性刺激可以降低小鼠的饮酒量,且这种降低可以维持48小时之久,如下图所示。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留言,我会举行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近年来,葡萄酒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派对,都会备上一两瓶葡萄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今天是大年初二,外出拜年的你少不了参加各种酒局,如何能够既喝得尽兴,又感受到隐含在葡萄酒里的各种信息呢?让下面这套系统的葡萄酒品鉴方法来帮你吧。
一、倒酒握杯
接过一瓶好酒,有些朋友可能会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将酒杯倒满。实际上,这并不利于品鉴。因为如果你将酒杯倒满,酒液就无法充分接触氧气,内敛的香气也就无法得以完全释放,而且如果你品尝得很慢的话,酒液温度升高也会影响葡萄酒展现其完美的口感。同时,杯子太满也不便于摇杯。当然,酒倒得太少也不好,因为这会导致酒液过多地与氧气接触,从而使得酒的口感和风味受到影响。一般来说,一杯酒的量少于杯子容量的二分之一最为合适。
杯中倒好适量的葡萄酒,我们又该如何持杯呢?许多人都习惯握住酒杯的杯肚,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持杯姿势。首先,手掌的温度高于葡萄酒的适饮温度,直接手握杯肚会将过多的热量传递给酒液,从而影响葡萄酒的口感。此外,酒杯大多是水晶或玻璃制品,触碰杯肚很容易在酒杯上留下指印,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我们对葡萄酒的观察。因此,正确的握杯姿势应该是用手指轻轻握住杯梗或者杯子的底座。
二、察颜观色
掌握好如何倒酒握杯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的葡萄酒品鉴旅程啦。当你拿到一杯葡萄酒时,首先要进行的便是视觉上的细细观察。这就和识人交友一样,人们或多或少带点外貌主义。对于葡萄酒亦是如此,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会影响你后面的整个品酒体验。那么,我们到底需要看什么呢?
1.澄清度
我们首先要观察的是酒液的澄清度。通常,我们购买的绝大多数葡萄酒都是清澈的。如果葡萄酒中有过多的悬浮颗粒,显得比较浑浊,则表明这款酒可能存在缺陷。不过,缺陷的具体性质一般只有通过嗅觉和味觉的评估才能确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略显浑浊的葡萄酒可能是有意酿造而成的,比方说装瓶前不经过滤或澄清处理的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s)葡萄酒或有机(Organic)葡萄酒。
2.颜色
接着我们要观察葡萄酒的颜色。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白色的桌布或餐巾纸作为背景,手握杯梗倾斜至30至45,从上方观察酒液的颜色。葡萄酒的颜色主要是由果皮决定,但也会受到陈年时间和陈酿容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透过颜色我们可以大致猜测酒款的葡萄品种、年龄状态以及是否使用橡木桶陈年等。
由于白葡萄酒的颜色较为浅淡,所以在判断时需要观察酒液中心的颜色。常见的白葡萄酒一般为柠檬色,随着陈年时间的增加,酒液颜色也会越来越深。按照年轻至年老,白葡萄酒可以分别呈现出青柠色、柠檬色、金黄色和琥珀色。简言之,如果一款白葡萄酒颜色浅淡,则为年轻的葡萄酒,且一般不经过橡木桶陈年,其风格也会较为清新、淡雅;反之,如果一款白葡萄酒颜色深浓,倾向于琥珀色,则为年老的葡萄酒,或者是经过橡木桶的陈年,其风格也会相对更加浓郁、复杂和饱满。
红葡萄酒的颜色较为深浓,可通过观察酒液边缘的色泽来判断葡萄酒的颜色。一款采用常见品种酿造而成的葡萄酒,若颜色浅淡明亮,在酒杯直立状态下从上往下观察能够看到杯座,这款酒很可能是由黑皮诺(PinotNoir)或内比奥罗(Nebbiolo)等果皮较薄的品种酿成的;如果颜色深邃,则可能是由西拉(Syrah)或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厚皮葡萄酿成。与白葡萄酒不同,红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浅淡。一般而言,从年轻至年老,红葡萄酒的酒液会分别呈现出紫红色、宝石红色、石榴红色以及红茶色。
3.酒腿
酒腿是指摇晃酒杯之后,在杯壁上形成的一层酒液膜和缓缓流下的一串串液体。这些像眼泪一样挂在杯壁上的液体也被称为酒泪或是挂杯。它的形成与酒精接触空气挥发有关,也与葡萄酒的残糖含量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一杯葡萄酒越粘稠,酒腿越厚,流动的速度越慢,则大致可以推断该酒的酒精度高或者甜度高。
三、闻酒辨香
察颜观色完毕后,是该充分调动嗅觉的时候了,现在好好闻闻眼前的这杯酒,判断一下香气是否纯净、是否浓郁以及都有哪些典型的香气吧。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葡萄酒的香气似乎还在沉睡中,并不是那么浓郁。那么你需要做的便是轻轻摇晃酒杯,让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释放出更多迷人的香气。当然,摇杯时切忌过分用力,让酒液不受控制地从酒杯中飞溅出来。
1.香气是否纯净?
闻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葡萄酒是否有缺陷。比如说由于酒瓶密封漏气,使得过多的氧气进入瓶内而导致葡萄酒发生氧化,这会让葡萄酒散发出过多的蔬菜、果干甚至是烂水果的气息,缺乏新鲜度和水果香。此外,比较常见的缺陷还有橡木塞污染,一款受木塞污染的葡萄酒会带有发霉的湿报纸或潮湿地下室的气味。
2.香气是否浓郁?
有些葡萄酒香气馥郁,只需轻轻一嗅,立即就能闻到浓郁的芳香,而有的酒款香气则十分微弱,甚至难以察觉。具体来说,你可以将酒杯依次放置在胸口处、下巴处和鼻子下方来判断香气的浓郁程度。若放在胸口处就能明显辨别出香气特征,那么葡萄酒的气味浓度为浓郁;若在下巴位置才能闻到,说明香味浓度为中等;若在鼻子下方才能闻到,那么葡萄酒的香味浓度就比较淡。
3.都有哪些典型香气?
通常,一款葡萄酒会因为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和陈年方式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香气,这些香气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一层香气:这类香气是葡萄品种本身所带来的香气,通常表现为各类果香、花香和草本香气。具体来说,红葡萄酒往往表现出红色和黑色莓果香气以及玫瑰、紫罗兰等花香。白葡萄酒则通常表现出柑橘类水果、核果以及白花、接骨木花等颜色浅淡的花朵的香气。
二层香气:这类香气产生于酿造过程,与所采用的酿造工艺有关。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往往带有香草、椰子、丁香和肉豆蔻等香气;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的葡萄酒通常带有坚果、奶油或黄油的香气;而与酒泥接触过的葡萄酒则会呈现出饼干和烤面包的香气。
三层香气:这是葡萄酒经过一定时间的瓶中陈年而形成的香气。此时,葡萄酒的一、二层香气会逐渐融合并发展出一些复杂的气息。陈年的红葡萄酒通常会有烟草、森林地表、蘑菇和动物皮革的气味,白葡萄酒则会有坚果、汽油和蜂蜜等香气。
如果一款葡萄酒的主导香气是一层和二层香气,那么这款酒可能处于年轻阶段;如果一款葡萄酒三层香气皆有,那么这款酒则已经陈年了较长时间。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葡萄酒都能受益于瓶中陈年,有一些风格简单、适合早饮的葡萄酒如果放置太久,反而会让原来清新的果香消失,变得索然无味。
四、品酒鉴味
闻香过后,我们终于可以得偿所愿,喝上一口了。不过千万别急着咽下去,用舌头搅动酒液使它充分接触口腔,从而感受其中的甜度、酸度、酒精度、单宁、酒体以及各种风味,这样才能在闻香的基础上对葡萄酒的个性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此外,咽下美酒后,也别忘了细细体会它残留在口腔中的余味,这也是一款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甜度(Sweetness):甜度主要用舌尖去感受。根据葡萄酒的残余糖分含量高低,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几乎所有的红葡萄酒和大部分白葡萄酒都是干型,即酒中的残留糖分含量在4克/升以下。
酸度(Acidity):酸度一般通过舌头两侧感受。高酸的葡萄酒会令口腔分泌大量唾液,给人以清爽、刺激与活力之感。
酒精度(AlcoholContent):酒精可以通过喉咙去感受,高酒精度会令喉咙产生明显的灼热感。酒精的存在也有助于增加一款葡萄酒的质感和饱满感,同时也能赋予葡萄酒陈年潜力。
单宁(Tannin):单宁是红葡萄酒骨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从葡萄皮提取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舌头末端和牙龈去感受它的存在。通常单宁会给口腔带来紧涩感或些许苦感,就如同喝浓茶一般。
风味(Flavour):风味是指口腔所感受到的味道。一般来说,味觉上的香味和嗅觉上所感知到的香气一致,但因感官不同,所感受到各风味特征的强弱程度也会有所区别。
酒体(Body):它是指一款葡萄酒在口中留下的质感,或称为口感。酒体是酒精、单宁、糖分和风味等成分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总体感受。一般来说,酒精度高、含有成熟而充沛的单宁、糖分高以及风味浓郁的葡萄酒常具有十分饱满的酒体。
余味(Finish/Aftertaste):它指的是饮下葡萄酒后,仍停留在口腔的味道。余味是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象征,通常余味悠长且浓郁的葡萄酒令人印象深刻,而余味短促且清淡的葡萄酒则令人失望。
五、综合评价
观色、闻香、品味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各要素来评判一款葡萄酒的品质了。这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葡萄酒是否具有平衡性与复杂度。首先,平衡是一款酒是否好喝的前提,它指的是葡萄酒的甜度、酸度、酒精度、单宁和风味等各要素之间相得益彰,任何一个要素过于突出或不足都会破坏酒款整体的平衡。此外,一款平衡但简单的酒也可以很好喝,但只有具有一定复杂度的酒才能成为顶级葡萄酒。一款具有复杂性的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丰富多样,会不断发展变化,给人带来重重惊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这逢年过节的好日子里,好酒自当细细品味,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品鉴技巧,你才能真正领会葡萄酒里蕴藏的奥妙,让好酒物有所值,不被辜负。今天这套系统的葡萄酒品鉴指南,你是否都学会了呢?
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会,常能见到红酒的身影。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高达17.2亿升,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尽管红酒销量持续走俏,但专家指出,国人在喝红酒上问题不少。
红酒披上西方文化外衣
红酒是国人对葡萄酒的俗称,以成品颜色来说,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3类;以残糖量来分,红酒又可分为普通红酒、半干红酒和干红葡萄酒,糖含量依次降低。目前,市场上常见、国人常喝的是干红葡萄酒,市场占比85%。
红酒的酿造历史众说纷纭。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产于公元前5415年的罐子中发现残余葡萄酒,这被认为是最早的葡萄酒。公元前4500年,红酒传入欧洲后在各国得到发展,法国、意大利生产的葡萄酒闻名世界。15至16世纪,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红酒酿造也有悠久的历史。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酒的酿造方法。此后,红酒发展有过繁荣和鼎盛,也有过低潮和没落。1892年,张弼士创立我国近代首个新型葡萄酒厂,但受时局影响发展困难。直到1990年后,中国葡萄酒市场才真正兴起,但此时红酒被披上了西方文化的外衣。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黄卫东教授分析了红酒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首先,我国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差别很大。在历史上,同是发酵酒,北方地区习惯喝葡萄酒等果酒,南方地区则爱喝黄酒、米酒等。欧洲各国生活习惯接近,因此葡萄酒传承性更好。其次,中国朝代更换很具破坏性,后朝往往会破坏前朝的习惯,因此,我国葡萄酒历史虽然也很悠久,但没得到持续性发展。第三,葡萄酒是一种慢生活饮品,在我国,有一种比喝葡萄酒更悠闲的方式喝茶。饮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葡萄酒的重视度。
国人喝红酒不讲究品
中西方红酒文化存在差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房玉林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西方人喝红酒讲究品与度,偏爱细饮慢啜,对餐桌礼仪有严格要求,比如注重酒杯与酒种搭配、红酒与菜肴搭配等。中国人喝红酒则讲究情与量,喜欢开怀畅饮,尤其在饭局上,红酒常被作为表达感情的工具,不会过多关注礼仪与味道。他还说,在欧洲,红酒是人们餐桌上的必需品,而到了国内,却变的高贵奢侈起来。实际上,红酒应走向大众化,成为普通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欧盟国际葡萄酒学硕士姚尚勇总结了3点差异。1.在欧洲,葡萄酒已完全融入到生活,家庭红酒消费量高于在外就餐、娱乐消费量,而我国却恰恰相反,这反映出葡萄酒在欧洲和我国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国人在家更喜欢喝白酒和啤酒。2.欧洲葡萄酒价格低于我国,一瓶在欧洲售价8欧元(1欧元约等于7.7元人民币)的红酒,加上运输和关税成本后,在我国可能卖到200元以上。在欧洲,多数人喝的都是售价2~4欧元的葡萄酒。3.在欧洲,葡萄酒已很好地融入到烹调中,比如著名的法国勃艮第红酒炖公鸡、比利时白葡萄酒煮海虹等,我国多把黄酒当做料酒使用。
此外,专家总结认为,国人对红酒的认识和西方人不同,往往存在以下误解。
国人不适合喝红酒。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西方人爱吃肉,所以红酒适合他们,而国人喝白酒更利于健康。专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红酒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饮品,跟饮食模式无关。适量喝红酒有保健作用,但患有慢性肝病、慢性胃病和已有动脉硬化和血管狭窄的患者不宜饮用。
红酒还是老的香。红酒的品质不取决于酒龄,而是葡萄园的土质和葡萄生长采收的日照、降雨量及气温。普通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是3年左右,陈酿型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是30年内。
挂杯才是好红酒。酒从杯壁流回留下酒痕,这种挂杯现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较高,并非好酒的绝对标准。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