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千年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七千年仰韶文化》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仰韶文化”是我国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它是民族由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到商、周奴隶社会的延续,是民族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仰韶文化遗址于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学者袁复礼发现于文化古城渑池的确仰韶村。仰韶酒自一产生起,就在仰韶文化的发祥地生了根,并深深地融汇到了六千年历史长河当中,可谓六千年醇香不改。这样长,这样完整的一段酒文化,实属罕见。以仰韶文化命名,继承传统酿造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仰韶酒”,一问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畅销不衰。历代诗人墨客都因朝圣文化而与仰韶酒结下情缘,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宋代知名文学家欧阳修在1063年《送徐无党之渑》诗中写到:“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醉翁之意不在山水而在乎仰韶文化名酒耶!
宋代豪放词风的大词人苏轼,才华横溢,却嗜酒如命,他的诗文中多处提到酒。就是这样一位诗酒狂人,与仰韶文化的发祥地----渑池有着非同寻常的关,苏轼曾写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处?应似尺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辙写诗和之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旧骑还循大梁陌,行人已废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舍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任鸣嘶。
至于二人是否曾为渑池“县吏”,无从查考,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他们到过渑池,且印象颇深。嗜酒、爱酒的大文豪,何以对渑池情有独钟,写诗相互唱和呢?除了渑池的历史风物,青山秀水外,恐怕与渑池的仰韶美酒不无关系吧。
宋朝知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由长安途经渑池时,因留恋渑池的美景陶醉于仰韶美酒,依依惜别,甚至流露出不想去九朝古都洛阳之意。他在《自渑至偃谷水行》诗里写到:
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高峰遥见迎。山碧峰青看未足,确愁前到洛阳城。
明清时期渑池酿酒业已十分兴盛,城内手工酿酒作坊达百余家,品种数十。“凿池盛酒,可以撑船,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酒品之多,酒产量之巨,由此可见一斑。明代山东左布政使戴琪有诗《渑水清波》:
为余渑水泽青波,一派青流接涧河。
清浅正宜龟曝背,莹明犹称鲤抛梭。
白苹红蓼秋思苦,岸芷汀兰春意多。
何处忽来林下客,泊舟沽酒听渔歌。
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渑池的“醴泉”及美酒“醴泉春”推崇有加。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段世垣(渑池县二十里铺人),他曾向先生推荐家乡的“醴泉春”1912年,孙中山先生北上路过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时,他品尝张裕葡萄酒,回味起曾喝过的“醴泉春”,便挥笔题匾“品重醴泉”。历经百年巨变,甘美的“醴泉”水依然在汩汩地流着,仰韶酒系列产品之一的“醴泉春”依然万里飘香。
酒界泰斗秦含章1998年应约拜谒仰韶文化,品尝了传统酿造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仰韶酒后,秦老欣然提笔写下《仰韶酒》
仰韶文化六千年,制曲神工传遗篇,独厂专研成美酒,众仙饮醉乐心田。
知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在一品仰韶集团酿制的美酒之后,一挥而就:“仰韶酒味浓而醇,一饮诗情入九陔”。畅饮之后又留下了”何以解忧?岂唯杜康,杯有仰韶,乐也陶陶“的墨宝。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延续千年的酒令文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白居易曰:“闲徵雅令穷经吏,醉听新吟胜管弦。”认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乐曲佐酒更有意趣。文字令又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酒令是酒与游戏的结合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种酒令。但是游戏的发展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与结束性的游戏后,就成了既轻松又严肃的—种文化现象了。西汉时吕后曾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刘章请以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为喝酒游戏而戏掉了脑袋这也许就是戏中之戏了。此即为“酒令如军令”的由来。唐宋是古代较会玩的朝代,酒令当然也丰富多彩。白居易便有“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之咏。酒令在明清两代更步上层楼,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清代俞敦培将酒令分为四类:占令、雅令,通令、筹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
筹令,顾名思义,行酒令必用筹子,筹子是此类酒令的显著特征。说起筹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筹。筹本是古代的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善计者可以不依赖算具求得结果,因此筹引申为筹谋、筹划。《汉书.高帝汜》记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现在把军事指挥将在室内制订作战计划,即称为运筹帷幄。其中的筹,志义为筹划、筹略、筹谋之义。从唐代开始,筹子在饮酒中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用法:其一,仍用以记数、白居易诗“醉折花枝作酒筹”中的”酒筹”即为此类、这种意义下的筹在后代酒令游戏中仍可见到,作用是以筹计数,后再按所得的筹的数量行酒。另一种就比较复杂了,人不满足于筹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变化成了一种行令的工具。筹的制法也复杂化,在用银、象牙、兽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筹子上刻写各种令约和酒约。行令时合席按顺序摇筒掣筹,再按筹中规定的令约、酒约行令饮酒。据考,唐代的《论语》酒筹是目前所知的较早的—种筹令。
筹令的包容量很大,长短不拘。大型筹令动辄有八十筹,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
筹令因有这样的特点,才有能力从长篇巨作的戏剧《西厢记》及《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小说中取材,也才能有包容像《易经》的六十四卦等具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
酒筹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设想,在高节奏运转的现代化生活的今天,再有几个年轻人慢腾腾地坐麦当劳玩什么《红楼梦》酒筹。但是酒筹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仍然是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份宝贵财产,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外,在某种特定的适当场合也会有一定的文明作用。比如,无论如何、总比什么“感情深,一口闷”式的蛮喝,“哥俩好哇,五魁首哇”地俗喝要好一些。因为“附庸风雅”总比“附庸粗俗”要有品位。而“附庸风雅”本来也就不是个贬义词。
酒筹文化是饮食合餐制的产物,它的本质是农业文化。酒宴中的酒筹令有着很大的文化含量,参加者自古今名著、诗词歌赋,至天文地理、民俗俚语都要胸中有数才能现场发挥得好而不被罚酒。人们在欢宴中也锻炼了才思敏捷和竞争精神;既活跃了饮食的氛围又增添了审美情趣。

白酒文化的千年奥秘


在一年一度的白酒行业盛典——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齐聚酒城泸州,共同感悟白酒文化的千年奥秘。酿酒大师、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作为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第22代传人,携同代传人共祭始祖舒承宗。将净身、灌洗、迎祖驾、敬香、参拜天地祖先、灌地、颂祭文、叩拜先祖等一系列祭祀礼制真实地呈现在来宾面前。作为一部浓缩的传统文化史诗,封藏大典彰显出泸州老窖对酒文化的虔诚与敬畏。
现场大屏幕上,学术泰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遥遥寄语:“目前国内高粱还没有转基因的,这个有机高粱酿的酒喝着放心啊。前几天我招待客人,就是喝的1573。”一句话引得现场观众会心而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国窖1573新春定制酒被国窖班送入龙泉洞中封藏,静待岁月的修炼。与此同时,2011年国窖1573定制酒也随即宣告向全球发售,整场国窖1573封藏大典也在《敬酒歌》中完美落幕。
以“明末大变革——1573年的世界和”为主题的研讨会将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纪连海等明史专家将发表精彩演讲,纵论明清文化,对白酒文化进行纵向挖掘,在深刻而虔诚地慎终追远中,为封藏大典又增一层神奇色彩。

汾酒文化已有千年的历史?


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着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有人说,汾酒的文化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不知是真是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
唐代与清代更是“杏花村”汾酒酿酒史上两个鼎盛时期,到唐朝杏花村酿酒作坊达70多家,出现了“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杜甫也到此畅饮,李白前来“醉校古碑”写下:“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诗句。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于唐代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酿出了酿酒史上前列家“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今天应该说“唐时宫廷酒,今日杏花村”。到了清代,杏花村的汾酒作坊多达200多家。
晚唐着名诗人杜牧,春天途经汾阳寻踪唐代功臣郭子仪故居的那首“春天的歌”《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杏花村已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
杜牧对杏花村汾酒的赞歌成了汾酒魂,更是杏花村汾酒在中外历史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名扬天下的第二次成名,汾酒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她是民族古老酒文化的奇葩,酒文化的摇篮,名符其实的“千年佳酿”。
新成立后,具有悠久历史的杏花村汾酒,在我国白酒行业率先建立了“酒史博物馆”,记者参观了陈列于馆内的近1200件列代文物、酒器,上至夏、商、周朝年代,下至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考古文物及历史文化资料……1988年10月,首届酒文化节在着名古都西安举行,12月15日,杏花村汾酒厂在300余个厂家的激烈竞争中又获殊荣,首届酒文化节艺术委员会的负责人将一顶金光灿灿的较高荣誉奖“王冠奖”授予杏花村汾酒厂。“独占鳌头”、“千古酒王”、“酒王”、“酒中冠冕”的大幅牌匾赫然醒目。大会指出这是一次传统和现代酒文化成功的盛会,杏花村汾酒厂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经久不衰,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本年利税突破两亿元,对国家的贡献在同行业中遥遥;而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职工爱祖国、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的主人翁责任感,做出了显着成绩。杏花村汾酒厂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动手早,效果大,影响深远,成为我国轻工行业、特别是酿酒行业的排头兵。近年来,他们连续编写了《杏花村里酒如泉》、《汾酒的传说》、《杏花村酒歌》、《酒家杏花村》和《酒都杏花村》画册。同时,他们还兴建文化设施、美化企业环境,把工厂办成了酒、诗、书、画的人间乐园,杏花村汾酒厂的进步是全面的、多方位的、立体的,对酒文化的贡献是杰出的……不久前,记者又一次瞻仰了“酒王”的墨宝,她仍在杏花村汾酒集团的文化广场,左边的碑廊里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对照起杏花村汾酒厂“牌楼”上已故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史学家郭沫若的题词“酒都杏花村”,举世公认:杏花村汾酒文化是民族千年酒文化杰出代表,是前列文化名酒,自然顺理成章地奠定了杏花村汾酒“较早国酒”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

千年酒香今朝醉—古城酒文化探寻


宋代,是浙江酒业繁荣的时期,临海也不例外,当时酒税每年达72148贯。其中更有“蒙泉酒”、“灵江风月酒”被列入浙江各州名酒。据《浙江历史与旅游文化》记载:“蒙泉酒,台州名酒。据宋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载:‘州有蒙泉,汲此泉水酿酒,因此为蒙泉酒。’灵江风月酒:据《嘉定赤城志》载:‘州衙内旧以灵江水酿酒’,南宋嘉定(1208-1224)中,曾以灵江风月名郡酒。”
宋代后期,官府酿酒已逐步转为民间私酿,从州、县、集镇、村庄,以至边远山区的农民亦有私酿酒,家酿酒逐渐兴起。到清代以后,几十家酒坊遍地开花,风风火火。1000余米长的紫阳街是当时较繁华的商业街,仅酒坊就有10家。
到20世纪50年代初,台州府城仍有连续百余年历史的同康、大华、泰来等27家私营的酒坊、酒酱坊。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于是诞生了临海酿造厂,并先后易名为“临海酒厂”、“台州酒厂”。
据现在台州酒厂的老师傅们介绍,他们的传统酿造手工操作的工艺共有100多道工序。由于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尤其是上甑、蒸料、出蒸等工种十分辛苦,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变更,新工艺使得酿出来的酒更加甘醇可口,但酒厂的师傅们还是在酿酒过程中保持了一些传统的韵味,也正是由于保持了传统,他们才保持了特色。随着酒厂近几年的发展,这一具有临海特色的传统工艺有望能在新一代人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