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白酒行业盛典——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齐聚酒城泸州,共同感悟白酒文化的千年奥秘。酿酒大师、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作为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第22代传人,携同代传人共祭始祖舒承宗。将净身、灌洗、迎祖驾、敬香、参拜天地祖先、灌地、颂祭文、叩拜先祖等一系列祭祀礼制真实地呈现在来宾面前。作为一部浓缩的传统文化史诗,封藏大典彰显出泸州老窖对酒文化的虔诚与敬畏。
现场大屏幕上,学术泰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遥遥寄语:“目前国内高粱还没有转基因的,这个有机高粱酿的酒喝着放心啊。前几天我招待客人,就是喝的1573。”一句话引得现场观众会心而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国窖1573新春定制酒被国窖班送入龙泉洞中封藏,静待岁月的修炼。与此同时,2011年国窖1573定制酒也随即宣告向全球发售,整场国窖1573封藏大典也在《敬酒歌》中完美落幕。
以“明末大变革——1573年的世界和”为主题的研讨会将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纪连海等明史专家将发表精彩演讲,纵论明清文化,对白酒文化进行纵向挖掘,在深刻而虔诚地慎终追远中,为封藏大典又增一层神奇色彩。
酒不但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依依送别之际,把酒言欢,不问明月,望尽天涯离别路,但劝离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涯谁人不识君。
酒与诗歌。在我过的诗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有人作了如此的假设;如果没有酒,陶渊明不能安享田园之乐,李牧文章不会上天入地…….。自古以来诗酒同风众所周知。在我国较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以酒为主题的篇章,如其中提出的醉酒饱德观点,认为君子当醉而不失态,当醉而不损德,这可谓我国酒文化的起源。
在文学史上,许多诗人以酒酿诗,以诗唱酒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而且由于发醇诗歌的酒母不同,每个诗人酿出来的诗,亦同我国名目繁多的美酒那样,有千家风味、万种情调,令人叹为观止。譬如:晋代陶渊明的田园诗酒,闲适而怡琰,又不乏酒的清芬;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酒,是大漠里悲壮的豪情与欢歌;李白的浪漫诗酒,融旷达与豪放于一炉,映照出一个醉魂归入极、啸傲御座侧的自由、奔放的不羁性格;与李白同为唐诗双壁的杜甫,酿的大多是民间诗酒,与绍兴花雕一般,醇香中略带苦涩之味,大多是因为渗透了他上悯国难、下通民穷的一片苦心之故……。
唐宋年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酒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唐宋诗歌大多与酒有关联,其代表人物当推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他素有酒星魂、酒圣、酒仙之称。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而我们翻翻李白的诗集,就发现他生活酒诗同乐的情趣。譬如: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真可谓诗酒风流,难怪郭沫若言: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的确,李白的死极富浪漫情调: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溺死。杜甫是以酒愁见长的,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制与贫苦人民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从而赋予酒文化更深层的内涵。
宋代欧阳修,自称醉翁。他的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换长条落香雪;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花落春寂寂。都传为佳话,更可贵的是他不仅爱喝酒,且喜酿酒,他写的一篇《酒经》的文章,寥寥数字,由制饼曲以至酿酒,无不备述,与今天南方的酿酒方法很相似。宋代知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名篇中也有不少带酒味的佳品。例如:早期的《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等,显示一个封建贵族闺秀休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的品饮。南渡以后,国破人亡,境遇孤苦,酒樽也满蘸哀愁凄情,如《声声慢》中有寻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在古代妇女善饮而善写酒意酒情的,李清照恐怕是代表人物了。而陆游的《红楼吹笛饮醉大醉中作》诗想象力丰富、艺术手法之夸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堪称历代酒诗文学之冠。总之,诗人借着一壶酒,超脱现实,酣醉其中,诗兴勃发,浮想联翩,平添了诸多真情与童心,以至于能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交融一起,创作了唯美的小品和豪迈的长歌。
酒与典故。有关酒的典故很多。有些典故甚至演绎成了酒名。譬如不拜将军,据说不拜将军在晋代时是指偷来的酒。此说出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钟会偷酒的故事。此外,历史上知名的貂裘换酒讲的就是晋阮孚纵酒浪饮,尝以金貂换酒两遭弹劾均为元帝宽恕,终改前非佐成大业。汉朝的灌夫骂座,写的是汉武帝时大夫灌夫与丞相田纷有隙,一次灌夫敬酒不成便借酒发疯,痛骂田纷的故事。
酒的典故为我们研究酒文化打开一个明亮的天窗,丰富了我国酒文化的内容,使其更加悠远、神奇。
酒与小说。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许多小说有关于酒的情节。譬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酒狂》的故事,写缪永定酗酒死了,在阴司仍嗜酒如命,喝得酩酊大醉,顿忘其死。靠了阴司里当酒店老板的舅舅行贿,得以复生,且缪永定还阳后,又因为花钱买酒喝而舍不得给阴司里的舅舅花几两银子买纸钱,较后又被揪回阴司。除此之外另一篇《酒友》,描述了一段关于酒的友情,其结局让青年的生命早去阴间以解脱人世的悲惨,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着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有人说,汾酒的文化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不知是真是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
唐代与清代更是“杏花村”汾酒酿酒史上两个鼎盛时期,到唐朝杏花村酿酒作坊达70多家,出现了“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杜甫也到此畅饮,李白前来“醉校古碑”写下:“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诗句。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于唐代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酿出了酿酒史上前列家“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今天应该说“唐时宫廷酒,今日杏花村”。到了清代,杏花村的汾酒作坊多达200多家。
晚唐着名诗人杜牧,春天途经汾阳寻踪唐代功臣郭子仪故居的那首“春天的歌”《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杏花村已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
杜牧对杏花村汾酒的赞歌成了汾酒魂,更是杏花村汾酒在中外历史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名扬天下的第二次成名,汾酒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她是民族古老酒文化的奇葩,酒文化的摇篮,名符其实的“千年佳酿”。
新成立后,具有悠久历史的杏花村汾酒,在我国白酒行业率先建立了“酒史博物馆”,记者参观了陈列于馆内的近1200件列代文物、酒器,上至夏、商、周朝年代,下至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考古文物及历史文化资料……1988年10月,首届酒文化节在着名古都西安举行,12月15日,杏花村汾酒厂在300余个厂家的激烈竞争中又获殊荣,首届酒文化节艺术委员会的负责人将一顶金光灿灿的较高荣誉奖“王冠奖”授予杏花村汾酒厂。“独占鳌头”、“千古酒王”、“酒王”、“酒中冠冕”的大幅牌匾赫然醒目。大会指出这是一次传统和现代酒文化成功的盛会,杏花村汾酒厂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经久不衰,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本年利税突破两亿元,对国家的贡献在同行业中遥遥;而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职工爱祖国、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的主人翁责任感,做出了显着成绩。杏花村汾酒厂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动手早,效果大,影响深远,成为我国轻工行业、特别是酿酒行业的排头兵。近年来,他们连续编写了《杏花村里酒如泉》、《汾酒的传说》、《杏花村酒歌》、《酒家杏花村》和《酒都杏花村》画册。同时,他们还兴建文化设施、美化企业环境,把工厂办成了酒、诗、书、画的人间乐园,杏花村汾酒厂的进步是全面的、多方位的、立体的,对酒文化的贡献是杰出的……不久前,记者又一次瞻仰了“酒王”的墨宝,她仍在杏花村汾酒集团的文化广场,左边的碑廊里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对照起杏花村汾酒厂“牌楼”上已故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史学家郭沫若的题词“酒都杏花村”,举世公认:杏花村汾酒文化是民族千年酒文化杰出代表,是前列文化名酒,自然顺理成章地奠定了杏花村汾酒“较早国酒”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白居易曰:“闲徵雅令穷经吏,醉听新吟胜管弦。”认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乐曲佐酒更有意趣。文字令又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酒令是酒与游戏的结合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种酒令。但是游戏的发展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与结束性的游戏后,就成了既轻松又严肃的—种文化现象了。西汉时吕后曾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刘章请以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为喝酒游戏而戏掉了脑袋这也许就是戏中之戏了。此即为“酒令如军令”的由来。唐宋是古代较会玩的朝代,酒令当然也丰富多彩。白居易便有“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之咏。酒令在明清两代更步上层楼,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清代俞敦培将酒令分为四类:占令、雅令,通令、筹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
筹令,顾名思义,行酒令必用筹子,筹子是此类酒令的显著特征。说起筹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筹。筹本是古代的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善计者可以不依赖算具求得结果,因此筹引申为筹谋、筹划。《汉书.高帝汜》记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现在把军事指挥将在室内制订作战计划,即称为运筹帷幄。其中的筹,志义为筹划、筹略、筹谋之义。从唐代开始,筹子在饮酒中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用法:其一,仍用以记数、白居易诗“醉折花枝作酒筹”中的”酒筹”即为此类、这种意义下的筹在后代酒令游戏中仍可见到,作用是以筹计数,后再按所得的筹的数量行酒。另一种就比较复杂了,人不满足于筹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变化成了一种行令的工具。筹的制法也复杂化,在用银、象牙、兽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筹子上刻写各种令约和酒约。行令时合席按顺序摇筒掣筹,再按筹中规定的令约、酒约行令饮酒。据考,唐代的《论语》酒筹是目前所知的较早的—种筹令。
筹令的包容量很大,长短不拘。大型筹令动辄有八十筹,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
筹令因有这样的特点,才有能力从长篇巨作的戏剧《西厢记》及《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小说中取材,也才能有包容像《易经》的六十四卦等具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
酒筹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设想,在高节奏运转的现代化生活的今天,再有几个年轻人慢腾腾地坐麦当劳玩什么《红楼梦》酒筹。但是酒筹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仍然是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份宝贵财产,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外,在某种特定的适当场合也会有一定的文明作用。比如,无论如何、总比什么“感情深,一口闷”式的蛮喝,“哥俩好哇,五魁首哇”地俗喝要好一些。因为“附庸风雅”总比“附庸粗俗”要有品位。而“附庸风雅”本来也就不是个贬义词。
酒筹文化是饮食合餐制的产物,它的本质是农业文化。酒宴中的酒筹令有着很大的文化含量,参加者自古今名著、诗词歌赋,至天文地理、民俗俚语都要胸中有数才能现场发挥得好而不被罚酒。人们在欢宴中也锻炼了才思敏捷和竞争精神;既活跃了饮食的氛围又增添了审美情趣。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