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少数民族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少数民族奇特的酒文化》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历史更是悠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酒历史和饮酒趣事。
女真族酒宴:
女真人是满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喝酒,每喝必劝,尽醉而归。景祖乌古酒时,女真人酗酒成风,世祖劫里钵曾醉后骑驴入定。他们喝酒的办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只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饮。每逢婚嫁,夫婿和亲戚到女家,要抬上许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银瓦器盛装。将士出征,全军会饮,此时将官招人献计,共议长短。平时宫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响朝政。
幺佬族重阳酒:
重阳酒是幺佬山乡农家较喜欢的传统饮料,重阳酒醇香扑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时醉了都不晓得,醒来头不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幺佬山乡家家户户选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阳酒的制作方法与汉、壮族地区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开坛饮用。
傣族:
傣族的嗜好品有酒、烟、槟榔、茶等。几乎各地傣族都有这些嗜好,只是嗜好的程度稍有差异。
嗜酒是傣族的一种古老风俗,在明代就有咂酒之俗,酒己成为宴客必备之物。近现代以来,饮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两餐多喜饮酒少许,遇有节庆宴会,必痛饮尽醉而后快,且饮酒不限于吃饭时,凡跳舞、唱歌、游乐,必皆以酒随身,边饮边歌舞。所饮之酒系家庭自酿,傣族男子皆善酿酒,全用谷米酿制,一般度数不高,味香甜。也有度数较高的,如西双版纳迦旋寨出产的一种糯米酒,含酒精成分在60度以上,酒味香醇,倾人杯中,能起泡沫,久久不散,称为堆花酒,远近驰名,被誉为“十二版纳”之佳酿。
布衣族:
布依族成年男子爱饮米酒,妇女们爱吃糯米甜酒.逢年过节要饮年节酒,婚姻娶嫁要饮双喜酒,送往迎来要饮“迎客酒”和“送客酒”。因此,每年秋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自酿几缸米酒和糯米甜酒,米酒既供自家平时饮用,又以之待客,特别是请客时,若席上无米酒,再丰盛的席面,客人的兴味也不浓,主人的脸上也觉得无光。布依族人以豪爽好客而著称,因此,他们饮米酒时,有三大特点:其一是酒用坛子装,将葫芦(地方土语叫“革当”)伸进坛里汲取;饮酒不大用酒杯,而多用碗,这样才显得豪爽。其二是要行令猜拳,这除了助兴以外,更主要的是与席者互相考智慧与机敏,看谁能摸透对方的心里。当然,这也是互相敬酒的一种手段。其三是要唱酒歌,这是三大特点中较主要而且较有趣的一个。酒歌的内容无所不包,诸如开天辟地,日月星辰,民族族源、历史,山川草木,乃至对村寨及主人的称赞等等。你唱一首,我答一曲,对答不了的“罚”酒。这样一来二往,既对了歌,又传播了知识,真是别具民族风韵,兴味盎然。
布依族人生活中,还有一种饶有风趣的“迎客酒”。就是娶嫁迎亲或逢年过节,客人来到时,主人要在大门口摆上一张桌子,桌上放酒壶和碗,客人一到,主人急忙在碗里斟了酒,双手端着,唱起一首“迎客歌”:“风凰飞落刺笆林,鲤鱼游到浅水滩,今天贵客到我家,不成招待太简慢,献上一碗淡淡水,只望客人多包函”。客人若是能歌者,就以歌答道。“画眉飞上梧桐树,小虾游到大海里,今天来到富贵府,主人殷勤真好客,只因我的口福薄,这碗仙酒不敢诀。”如此对答几个回合以后,双方不分胜负,较后客人饮了一口酒,就进到堂屋里。若是客人不会唱歌,主人每唱一首,客人只好喝一口酒,一直要唱七首或九首。客人也就要喝七口或九口酒以后才能罢休。所以,不会唱酒歌,既要被“罚”酒,又要逗得所有围观者哄堂大笑。
布依族人不仅喜爱饮酒,而且也善于酿酒。米是自己种出来的,酒曲是自己上山采来百草根做成的。所以,原料方便,酿制容易。酿制出的米酒在十八度左右,醇香甘美,都是大坛子盛好密封的,每当打开坛子盖取酒时,香飘满屋。
布依族人还用自产的糯米和自制的酒曲(当地叫“土酒药”)制作出可口的糯米甜酒。这种甜酒基本上是妇女们自食和招待女客的。要是在春三月或初夏时节,凡是在布依族地区路过,走累了,口渴了,只要见到路边地里有人做活,就去向他(她)们找水喝,一定能喝上布依人常用甘冽的山泉冲拌的糯米甜酒水,凉悠悠甜丝丝沁润肺腑,既能解渴,又能驱散一路上的疲劳。
毛南族:
毛南族嗜好烟、酒、茶。成年男人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抽本地产的旱烟叶,很少用外地烟。老人多用竹鞭做旱烟杆,边烧火边抽烟,节省火柴。饮茶只是办喜事、丧事和招待客人时喝,平时则喝开水或泉水。酒,是毛南人的一大嗜好。凡办喜事、丧事和客人到家,都要喝酒。敬祖先、走亲访友、节日、互助换工等就餐时都要有酒。平时白天劳累,晚餐也要喝酒活血,说容易恢复疲劳。客人到家没有酒招待就认为失礼,有句口头语:“好朋好友,黄豆送酒。”因此,家中常备一坛酒待客。几乎每家的主妇或男主人都会酿酒。他们酿制的白酒,酒精度数不高,一般的20~35度。酿酒的原料有糯米、粘米、玉米、高梁、红薯、南瓜等。各类酒名都以原料名冠之。如用糯米酿制的叫糯米酒,用红薯酿制的叫红薯酒。酿制的各类酒都用本地产的酒饼来发酵。先把原料煮熟,摊在竹席上,晾冷后撒酒饼(研成粉未),投入缸里或坛里发酵。冷天放在暖处或用烂棉被、玉米叶、棕皮盖上保温,待发出酒香味即可蒸制。蒸制时,底层用七拳锅装原料,中间用漏锅做蒸锅,上面是“天锅”装冷水,用微火蒸。蒸锅边有小孔将酒流往坛里。蒸酒量少的,用煮饭锅和炒菜锅即可。蒸酒用水较好是泉水,出酒率高,酒味醇香。毛南族不仅爱喝酒和善酿酒,还惜酒味比喻情意呢!如男女对唱山歌时,女的唱:“这糯粘米酒,昨夜刚酿成,味淡又不醇,哥懒把手伸。”男的回答:“这是糯米酒,秧田在门口,酒味烈又香,陶醉哥心头。”
傈僳族:
傈僳族男女青年和老人及妇女都嗜好吸烟、喝酒、饮茶。烟和茶是自己种植,水酒(“呢支”)是用苞谷、荞子之类的粮食酿成的。
每当苞谷成熟时节,开始酿制水酒,有的人索性把做酒的用具搬到地里,把苞谷摘下来就地制酒,边收庄稼边做酒,尽情地饮上几天才肯回家。等到把苞谷全收回到家里的庭院,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段时间。这样,在收获的季节里,人们常常是一边酣饮一边歌舞。
这种酒,也叫醋酒或杵酒。制造方法比较简单、原料一般是苞谷、高粱、养麦、稗屑子等,以稗子为较好。制作时先把粮食捣碎,蒸熟后放凉,拌上适量的酒药,放进干净的瓦罐里,盖好,发酵十几天,等发出酒香味,说明已出了酒,启封冲饮。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放上半年以上再饮用,酒味就更浓了。
水酒的饮用方法是,把罐内的酒舀出一些放在锅里兑上温水,用木勺搅拌,待酒味和温度合适了,舀出过滤装进竹制的酒杯,就可以饮用了。要是能加上一些红糖、鸡蛋,即富有营养,又甘醇,清香扑鼻,这种酒也就是17一18度,有解渴、爽口、提神解乏的功能,还能增加入的食欲。
招待客人时,水酒是必不可少的,傈僳族认为“无酒不成礼”,有酒就有了相应的礼节。主人用很精致的竹筒将酒盛满后,往地上倒一点,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接着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后将客人面前的其它竹筒盛满,双手举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饮用,而后主客共同畅饮起来。
较有趣的莫过于“饮合杯酒”了。傈僳族称“伴多”,即两人共捧一大碗酒。这种饮法只有在大家酒兴较浓的时候才出现,而且总是由主人首先邀请。主客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脸靠脸,然后一同张嘴,一口气饮完。于是酒从他们的嘴角,脸上淌下来,流到衣服上,而他们全然不顾。喝完了,互相对视,开怀大笑。合饮杯酒,只有在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进行,过去常常用于贵客来临、签定盟约、结拜兄弟的场合上,不分男女,两人共饮。一旦好客的傈僳族兄弟邀请你同他合饮杯酒,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并愿同你建立诚挚的友谊。但是,晚辈人不能邀约长辈“伴多”,而且是长辈为晚辈人表示关心,对同辈人表示友好或者未婚男女相互爱慕才饮合杯酒。
以往,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粮食生产量较低,一年的口粮本来就不够,再制作大量水酒而耗费了许多粮食,所以,全家存粮较多能吃八、九个月,在新粮食下采之前,要以红薯、山药蛋、野菜、野养、野百合来充饥。把野养切碎放在锅里煮开,放一点苞谷面煮熟充饥。遇上灾荒或缺粮季节,傈僳族都保持着互通有无、彼此互济的风尚。如果全家族全处于粮荒光景,就得全体上山采集野生植物或狩猎来度过饥荒。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2023相关白酒知识:少数民族趣味酒文化:牛角酒


贵州东南一带苗族接等宾客要敬献醇香适口的牛角酒。似果宾人清楚苗家法则,要双手端住牛角,一饮而齐,就会顺畅入入苗寨。聚居在贵州黔东南的苗族群多,用牛角斟酒欢迎宾人。他们一般筛选一种形态美盯的水牛角,用小刀将牛角外刮尽,在理论雕琢斑纹图案,然后涂漆上彩。当宾人来来寨门谈障(因怕逃酒,专用柴禾和桌子横放谈上,作障碍)前,衣着富丽的苗家密斯便抬起牛角酒相敬,同时另几位密斯在宾人胸前挂两三只紫色彩蛋,表示吉利似意。始遇这种场合宾客,睹这大略装有500克酒的牛角,犯了寨规,还得罚酒一杯。原本牛角酒多为自家酿造的米酒,醇香适口,营养极为充分。十分在盛夏饮一杯米酒,解渴消暑十分愉速。 敬你啊,琼浆,我的亲人!欢迎你来苗寨来……能歌擅舞的大密斯、小伙子用牛角满满斟上一角酒,和着葫芦笙的音乐节拍,蹦着踢脚舞,唱着祝酒歌过来了。你倘若爽爽速速接过羽觞来,讲声教化,仰脖将酒一饮而齐,那么,美宾的主人就会翘起大姆指赞叹你是美样的。若你不愿饮,主人会将过程再来一遍,你便再也不盛意想推别了。

看看少数民族的唱歌喝酒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大山环绕之间,一个少数民族打扮的人大声的对着大山唱情歌,其实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喝美酒的时候也是要唱歌的。
一些民族村寨有文化的姑娘也以主人身份伴歌敬酒:“大叔高龄见识广,敬你一杯表心肠;酒敬青年得对象,酒敬老人寿命长。”老人听了,唱道:“虚度光阴几十年,从不出村见识浅,多谢姑娘敬我酒,祝你满意结良缘。”然后宾主碰杯而干。另外还可以由主人的亲友唱酒歌代为敬客,这时,宾客在喝酒前先唱几句打招呼:“主家酒花亮晶晶,请让我来问一声,你是长辈是同庚?你为谁来把酒斟。”主人的代表回答后,客人唱谢酒歌:“一杯酒是情分,半杯酒也是情,接过酒来领了情,多谢老表和主人。”这才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常说少数民族的人比较豪爽的原因了。

你不知道的少数民族饮酒趣闻


十一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去了哪里呢?所到之处有哪些风土人情?对于各地的饮酒文化你怎么看?今天好酒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你不知道的少数民族饮酒趣闻。我国少数民族喜欢饮酒,他们的饮酒方式多种多样,别有一番风情。

打印酒

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盛行一种打酒印的习俗,无论是婚嫁或是节日的酒席上,主人家用萝卜或红苕等做些“大印”,礼节性的酒过三巡,主客群情激动就开始打酒印。

客人每饮一杯,就有人用“大印”蘸上蓝靛(染布的青色染料)或墨汁、锅烟等,在客人脸上盖一印记,脸上印多,标志着主人盛情,客人海量。

姑娘酒

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即姑娘出生时,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待姑娘长大成人后的婚嫁之日,才开窖启用,与江南地区酿造的“女儿红”异曲同工。

但苗族和侗族在姑娘酒的饮用习俗上又略有不同。侗族主要是作为姑娘陪嫁酒饮用。苗族的姑娘酒(又叫女酒)则更为讲究,在酿造时必须经过滤后密封于小口大腹的土罐中,至冬腊月之际,池塘水干涸时,再埋于池塘底部,直至女儿出嫁后回到娘家,才取出用以招待亲友宾客。

讨八字酒

在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婚俗中盛行。男女青年经过恋爱、说媒之后,双方父母已无异议,就需择出婚期。男方家的媒人要到姑娘家来讨八字,女方家在堂屋中的神案前摆上八碗家酿米酒,并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纸上,再压在其中一碗酒的底下。

然后请媒人去揭姑娘八字,媒人只能凭直觉去找,当揭起一碗若没有姑娘的八字时,媒人就将该碗酒一饮而尽,然后再揭,直至揭出八字为止,才能带回与男方八字合在一起,推算出良辰吉日,作为选定的婚期。

苗族家庭中,如果有婚后无子、或小孩体弱多病、久治不愈的,为求子或为小孩消灾祛病,都会用栽花竹酒这一形式来祈求愿望的实现。家人从山上竹林中挖取两株连根竹,栽在自家房屋中柱的旁边。请12位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有福之人参祭,并由主人家以酒肉盛情款待,此为喝栽花酒。另外,还要在所栽花竹根下,埋一坛密封好的米酒,使其终年不干,以示吉利。

滴酒祭祖

水族待客请酒,无论什么场合,都有一个滴酒祭祖的习俗。

主客入席坐定后,一般由主人提议,请在座中一位辈份年岁较大的人先执筷。于是这位被推出来的老人就用筷子蘸一滴酒洒在桌面上,以示先向祖先敬酒。接着,主人才双手捧杯将酒敬给客人,客人则要接过酒杯放在桌上,亦用筷头蘸酒祭奠,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滴酒祭祖的习俗,在苗族中也普遍盛行。

盘点几款少数民族的特色酒


1、蒙古族马奶酒蒙古族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故得名。马奶洒的酿制历史悠久,传至今日,仍盛行于蒙古牧区。酿制的时间自夏伏骒马下驹时始,至秋草干枯马驹合群,不再挤奶时止。这段时间被称为“马奶酒宴”期。酿制马奶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挤出马奶过两三天变酸后,马奶发生分离现象,取出浮在上面的奶油,将其余部分密封于铁锅内蒸馏,反复三四次,则酒味越来越浓。这是制马奶酒的精工艺。另一法为粗工艺,用发酵方法酿制。一般是先用牛奶制成酒曲,再把生马奶倒进装有酒曲的容器里,置于较温暖处,每日启封以木杆搅动数次,使之发酵,味至微酸即可。在夏季的内蒙草原上,凡是有牧民的地方,就有马奶酒飘香;只要有节目活动或亲友聚会,就会有马奶酒宴和敬酒歌舞。与蒙古族生活在同一区域的达斡尔族也有酿制和饮用马奶洒的传统。生活在内蒙古的部分鄂伦春族,用马奶、小米和稷子一起酿制马奶酒。哈萨克马奶酒,是将马奶盛入马皮制的袋子里,扎紧口使其发酵,制成半透明、略带酸味的饮料,他们称之为“克木斯”。因为马奶酒有健身和医疗功效,所以常饮马奶酒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普遍身体强壮。 2、藏族青裸酒青裸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传统饮料,传说青裸酒的酿制技术是唐文成公主传授的。在西藏民间流传有端起酒杯(碗)想起公主的民歌。青裸酒的酿制法较简单:先将青裸洗净煮熟,捞出来摊在干净的麻布上降温,拌入酒曲,装进陶罐或木桶中密封发酵,酿成醪糟,二、三日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再过一两天即可饮用。酒色黄绿清淡,酒味甘酸微甜,度数较低,有人称之为青裸啤酒,但无泡沫。头道酒约15-20度,二道10度左右,三道仅5至6度。饮之难醉,醉则难醒。常饮的青裸酒,一般是10度左右。另有青裸白酒,酿制法较复杂:将醪糟装入大陶罐,加入少量水。罐中以术棍架起一铜锅,锅沿与罐沿齐平。锅上架一钝锥形铛子,口径略大于罐口,罐沿与铛间用草术灰泥封严。陶罐底部以温火加热,不断将铛中升温的热水换成凉水,使罐中蒸汽凝为水珠滴到铜锅里,七八小时后,取出铜锅中的液体,即是青裸白酒,度数可达60度以上,酒香四溢,略带青味。此法可称为土法蒸馏。因为活细,一般是主妇操作。青海土族农民也酿制和饮用青裸酒,他们一般把青裸酒称为“酩,土族语叫“斯拜·都拉斯”。其制作法是先将青裸做成醪糟(当地汉族方言称“甜醅”然后入锅加水蒸馏出酒。乙醇度一般在三四十度间,最高亦可达60度。为使酒色味更佳,人们常把酒装在能容20公斤的黑瓷坛中,密封坛口,深埋在羊圈或居室炕沿附近的地下,过一年半载挖出,添满酒再埋,如是两三次,坛中酒色如黄蜜,浓如稀,醇香扑鼻,入口绵滑,小酌数杯,即可使人酒酣神怡,若再多饮,沉醉难醒。土族是以古代民族吐谷浑为主体,吸收了羌、藏、蒙古及汉族的成分发展形成的,羌是“西戎牧羊人也”(《说文·羊部》藏族和蒙古族都是有古老游牧历史的民族。因此,土族人种植青裸和酿青裸酒窖藏于羊圈的做法,恐有相当久远的传统了。3、柯尔克孜族“孢糟酒”“孢糟”是柯尔克孜语音译,可意译为黄米酒,因其原料是黄米。其酿造法是先将黄米洗净泡软,上磨推成浆糊状,装入布口袋里发酵。发酵后入锅加水煮至冒泡,再装入袋中滤挤去渣,其纯净的液体就是孢糟酒。酒色界于橙黄与浅咖啡色之间,乙醇度在15度左右。此酒酸甘相兼,有补血和助消化的功能,很受群众欢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亦喜饮,但维吾尔人并不酿制。目前,在新疆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一些县城里,已开有“孢糟馆”,这就大大方便了各族群众的需求。孢糟馆类于内地的茶馆,不经营菜肴,顾客喝些孢糟酒,吃些烤馕即可,非常便利。4、门巴族“曼加”酒“曼加”是藏语音译,意为“鸡爪谷酒”,因以当地特产的鸡爪谷为原料酿制而得名。鸡爪谷系禾本科农作物,籽粒如白菜籽,色紫黑,穗头如猫爪,喜肥耐水,生长期四个月,亩产五、六百斤,是门巴族和珞巴族的重要粮食作物。酿制方法简单:先将鸡爪谷煮熟,捞出晾温后拌入酒曲,放置于竹盘中发酵。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鸡爪谷(酒酿)装进底部有塞子的竹筒,加入凉水,稍候拔开塞子,以酒具接盛即可饮。曼加酒的度数仅10度左右,提神消暑,夏季尤为群众喜好。门巴族聚居的西藏门隅(意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原地区)地区和墨脱县,基本上是高原河谷地带,气候温暖。5、水族肝胆酒是将猪胆汁注入米酒中而成。以此酒待客,表示主人愿与客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宰猪时将附着苦胆的那片猪肝一起割下,以火烧结胆管口,防止胆汁流出,然后将其煮熟,再与猪肉一起祭供祖神。客人入席酒过三巡后,主人拿起猪肝,剪开胆管,当众将胆汁注入酒壶,为在座者各斟一杯肝胆酒,依长幼客主之序分先后干杯。猪胆能消炎灭菌、清火明目、降低血压。常饮肝胆酒有益健康,故在水族群众中流传成俗。6、土家族甜酒茶土家族的甜酒茶实际上不是茶,而是酒。正如解放初期广东有部分人还把啤酒叫做“洋茶”一样,这仅仅是名称上的误用。土家族以糯米或高粱煮甜酒,将甜酒和蜂蜜冲入盛山泉水的碗中,甜酒茶即成。饮之清冽甜香,消暑提神。因有些山泉水实际上是矿泉水,所以常饮有强身健体之功效。7、普米族“酥里玛”酒酥里玛酒主要以大麦和玉米为原料酿制。先将洗净的粮食煮至八丸成熟,捞出晾温,拌以酒曲,装入大布口袋里发酵。两天后有酒味飘逸,将其再装坛密封。数日后(一般以放坛处的温度高低来估计封坛时间的短长)开封加适量清水入坛,再盖上盖等两三小时,便可倒出清水,此即“酥里玛”。有的人是在密封的坛口插一支吸管,用酒时以虹吸原理将酒引流出来。8、羌族蒸蒸酒其酿制方法较简便。将玉米粉用杉木甑子(蒸桶)蒸熟后,倒在簸箕里晾至稍温,拌上酒曲,装入坛中,封严坛口,置于荞麦秤秸中发酵,约二十天左右,便可饮用。酒色淡黄,酒味甘甜,能去淤血、生鲜血下奶,是羌族产妇哺乳期间的常备饮料。喜客临门,主人往往让他喝饱为止。9、四川彝族苦荞酒彝族在解放前没有专门的酿酒作坊,民间广大奴隶群众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用来酿酒,能够酿酒的是奴隶主或较富裕的“劳动者”(阶级成分)家庭。酿酒原料主要是苦荞(一种有清苦昧的荞麦)、玉米或土豆。先将酿酒用具全部洗净,不能有一点油星,再把苦荞以木甑蒸至半熟,晾温拌酒曲,装进发酵桶里。冬天为保持室温,需不断生火,促其发酵,待酒香四溢时,插管于发酵桶底的孔中,引流出酒液,第一杯敬神灵,第二杯献长者,尔后其他人方可饮用。因以苦荞为原料酿制而得名。苦荞是凉山半高寒山区的特产。彝族把用玉米、高梁和少量苦荞作原料酿制的酒叫泡水酒。现在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民间多饮外来的白酒和啤酒。10、云南彝族辣酒辣酒即白酒,其主要原料是玉米或高梁,其特点主要反映在制作过程中,玉米或高粱煮熟拌入酒曲后,装入外面涂有牛粪的竹箩里,并用蓑衣或麻袋片盖严实。待到发酵至将要从竹箩孔中渗出白浆时,装入坛中密封,当玉米或高粱变成细糊状时,装进甑子,上铁锅,兑水蒸馏出酒液。11、纳西族合庆酒合庆是滇西地名,该窖酒以当地的大麦和黑龙潭水酿制,香味纯正,曾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12、怒族咕嘟酒怒族咕嘟酒的酿制法,其第一步与羌族的蒸蒸酒基本相同,即将玉米粉制成酒。其特点表现在饮用时先将坛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加入适量开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滤去渣,饮其汁。13、水族九阡酒九阡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区,因当地水族能生产一种独特的糯米酒,故以地名来命酒名。九阡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过程中加入多种药材。酒色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味微甘,酒香馥郁。九阡酒下窖的时间越长越醇。陈年九阡酒要在孩子出生时酿造下窖,直至结婚时,甚至到寿终时才饮用。因用多种药材作原料,所以有活血舒筋、健身提神的功能.14、普米族大麦黄酒普米族大麦黄酒的酿制是先将大麦煮熟,拌酒药发酵后,装入大土陶中,以灶灰泥封好坛口,二十一天后以管子吸引出酒液,装坛存放,随饮随取。酒色桔黄,味道甘甜。

介绍2款少数民族特色酒


女真族酒宴:
女真人是满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喝酒,每喝必劝,尽醉而归。景祖乌古酒时,女真人酗酒成风,世祖劫里钵曾醉后骑驴入定。他们喝酒的办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只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饮。每逢婚嫁,夫婿和亲戚到女家,要抬上许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银瓦器盛装。将士出征,全军会饮,此时将官招人献计,共议长短。平时宫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响朝政。
幺佬族重阳酒:
重阳酒是幺佬山乡农家较喜欢的传统饮料,重阳酒醇香扑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时醉了都不晓得,醒来头不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幺佬山乡家家户户选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阳酒的制作方法与汉、壮族地区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开坛饮用。

白酒知识:少数民族的交杯酒礼节


在贵州的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盛行一种特色酒俗———交杯酒。交杯取自“交情”、“交心”之意。交杯酒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种是两人各持一个酒杯,相互同时递到对方嘴边,并且同时饮下。第二种是主人、客人各自举杯与对方持杯的手臂相勾,再将自己手中的酒同时饮下。第三种是在集体的酒宴中,主人客人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都手持一碗酒,当饮酒时,右手将手中的酒递给下家,左手接住上家递来的酒。主人和客人分别说完吉利的话后,大家同时喊一声“秀”!大家便同时饮尽上家递来的酒。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