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和白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的香味和西方酒的香味到底有什么不同》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1.酒香:是天人合一,是顺其自然之道

对于传统工艺白酒而言,令人赞叹不止的,无疑是先人们在酿酒过程中,因势导利的利用自然界微生物。

在发酵过程中,不但获取了乙醇,同时获得了高级酯、酸、醇、醛等。

曲种的不同,水质的不同,酿造工艺的不同,原料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气候地理的不同,都会对酿酒产生不同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风格的酒。

微生物的增生增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东西产生的过程至今我们仍然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我国具有独特生产工艺的酱香型、浓香型名酒,就是在酿造过程中大体分为7、8个排次来摘酒,也叫分段摘酒,从先淌出的酒头开始至酒尾,不同排次,不同段次的酒分罐贮存,这样的酒叫单体酒。

单体酒经过长期或短期的老熟,兑酒师再把这些单体酒按量巧妙地组合勾兑合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后才能获取香味各异风格不同的成品酒。

所以酒虽然大致分为了几种香型,但即使同一香型的不同白酒,香味、风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2.西方酒香:萃取植物芳香JiUku365.COm

绝大多数的西方酒,都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在橡木桶中老熟。

这道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的主要香味:萃取自橡木桶的橡木芳香。所以我们能看到西方酒界,对于橡木桶的要求,经常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苛刻程度——有的只要老桶,而有的只能用新桶,橡木种类也有细致的区别。而西班牙更是已经禁止雪莉桶的出口,可见其重要程度。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让一个吃惯燕鲍翅的人,去吃糠腌菜,他能吃下去吗?喝酒也是这个道理。

父亲说,以前是大部分人没喝过好酒,以为酒就这样,然后被忽悠来忽悠去。现在慢慢的生活品质上来了,逐渐接触好酒后,才知道以前喝的是个什么。

父亲告诉我,“纯粮酿造”这个原本是白酒基础的要求,现在才逐渐被接纳和重视。

我们也相信,未来白酒行业,高品质的白酒,会逐渐的取代把钱都花在广告上的“概念酒”,酒客门也会越来越真正的明白,酒是怎么一回事。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白酒为什么有香味,白酒香味怎么来的


白酒的酒香比较复杂,香气十分丰富,所谓的香味,是指的酒的脂类和酸类的味道,芳香化合物,在化学里有一种说是可以有一股香味的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酒液产生了酯化、氧化和还原反应等化学反应,使酒的味道成熟,在窖藏过程中,酒中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以氢键形式进行缔合,使酒分子和水分子结合。下面具体跟大家说说白酒为什么有香味,白酒香味怎么来的。

相关推荐:理化分析白酒香味的主要成分、白酒香味成分与酒质的关系研究

白酒的香气当然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撒了什么香料生成的。而是我们所看不见,那些酒中的呈香物质提供的。所谓呈香,通俗点说,也就是赋予白酒香味。

呈香物质五大类

先说酸类。酸应算是我们挺容易感知的气味了,岔开来说,要说这些香味的产生,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一旦酒中某一呈香物质超过了阀值,你也就能感知到相应味道了。

所以,当酒中酸类物质含量超过阀值时,你就会闻到那微酸气味。举个反例来说呢,像清香型白酒,其中的酸类物质含量就挺少。所以要是你要是轻松闻到了微酸气味,那便绝然不是清香型酒了。

我们说清香型酒的风格特征是清香纯正,其实这也归功于酒中的酯类。这酯类的作用,则在于增加酒香,甚至决定香气的品质。由于清香型白酒中的乙酸乙酯含量为目前各香型白酒之冠,所以这清香纯正感感官体验自然也不是凭空而来。

另外,像我们常说窖香浓郁,也正因在浓香型酒中,当含有适量的己酸乙酯时,浓郁的窖香便也散发出了。

我们都知道,白酒的主体为“乙醇”。但这其它醇类,则多以呈味为主,不过也有呈香作用。比如我们描述药香型酒常说浓郁的醇香,愉悦的药香,兼有酯香。醇香自不用说,这烘托出的酯香,原因便在这醇类(药香型酒含醇类高达4.00~4.60g/L)

至于说醛酮类,含这类物质较多的要数酱香酒了,像醛类中的乙缩醛对保持酒香的均匀持久性就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常说酱香酒易储藏,部分原因也在这儿。

呈香物质的三个来源

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在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我们常说“好喝不过高粱酒”,那些名优酒中多以高粱为原料,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比如多数醛酮类化合物就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多种酯类物质则是通过生化作用的合成而产生香气,像分子量小的酯类放香较大,可散发出各自特殊的芳香;而分子量大的酯类往往香气较小,但香气幽雅。

另外一种便是醇、酯、醛、酮等化合物在发酵、蒸馏或漫长的贮存过程中相互间引发的化学变化后生成的物质。如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酒中的醇类可以被氧化为醛类,其中乙醛再与乙醇进行缩合作用可生成乙缩醛,产生柔和的芳香。

白酒的香味有哪些


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台物和呋喃化合物等。
醇类除乙醇外,较主要的是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正丁醇,属于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来源,对形成酒的风味和促使酒体丰满、浓厚起着重要的作用;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
酯类是具有芳香的化合物,在各种香型白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形成酒体香气浓郁的主要因素,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
酸类主要是乳酸、乙酸、丁酸和己酸等有机酸类,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因素。
醛酮类化合物包括乙醛、2,3-丁二酮和3-羟基丁酮等。缩醛类乙缩醛含量较多。4-乙基愈创木酚、苯甲醛.香草醛和酪醇等芳香族化台物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β-苯乙醇在豉香型白酒中含量较高,而在米香型酒中次之。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呋喃化合物中以呋喃甲醛较为突出,是酱香型白酒的特征成分之一。

造成白酒的风味各异,香味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构成食品风味的物质基础是它的组分特征。白酒的风味形成也离不开它的香味组分。据目前掌握的分析结果,白酒中除水和乙醇以外,还含有上千种有机和无机成分,这些香味组分各自都具有自身的感官特征,由于它们共同混合在一个体系中存在,彼此相互影响,这些组分在酒体中的数量比例的不同,使得组分在体系中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发生差异,综合表现出的感官特征也会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了白酒的风味各异。研究白酒的风味特征,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这些香味组分的感官特征:研究它们的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知道,就其单一香味组分来说,虽然它具有自身固有的感官特征,但在一个体系,能否表现出它原有的感官特征,还要看在体系中浓度和自身的阈值大小,以及体系中其它组分或条件对它的影响因素。根据体系中香味组分的相互影响,以及某单一组分的感官特征和它在体系中的作用(对外表现),可以将其单一组分在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归纳为下述几种情况:

直接体现味的物质

第一、对某单一组分来说,它在体系找那个与其它组分相比较,它的绝对含量高,且由于它自身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感官特征很明显,在体系的阅值较低。因此,在体系中,这一组分会呈现出原有组分的感官特征或类似原有组分的感官特征。例如:浓香型白酒中的已酸乙酯就具有这一作用特点

间接体现味物质

第二,对某单一组分来说,在体系中与其它组分相比较,它的绝对含量不是很高,且由于它自身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感官特征不是很明显,阈值在体系中较适中,也就是说,它在体系中将会受到具有比它更强香味强度组分的影响,但它又具有一定的香味强度,那么它在体系中所表现出的感官特征,将不会完全保持原有的感官的特征,它会与其它组分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感官特征例如:在芝麻香型白酒体系中,乙酸乙酯组分,它由于受到具有焦香气味的组分影响(吡嗪类化合物及3-甲硫基丙醇等组分),不能在体系中表现出明显的原有感官气味,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感官气味特征,这一组分就具有这一作用特点。这也是所说的,它具有“修饰”或“复合”香气的作用

影响其它味的物质

第三,对某单一组分来讲,在体系中它与其他组分相比较,无论是绝对浓度,在体系中的阈值大小,还是它自身的感官特征都很有限。也就是说,它在体系中的香味强度较小,虽然在体系中它不会呈现出原有的感官特征,但是,由于它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特殊,它的存在会影响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整个体系其他组分所表现出的感官特征。这种组分的作用是较重要的,也经常由于它的微量存在被人忽视。例如:白酒体系中的油酸组分或其他高沸点组分,它在体系中的含量很微量,自身的感官特征不很明显或由于与其他组分相比较,虽然阈值较低,但香味强度太小,在体系中无法呈现出它原有的感官特征。正因为这一组分具有沸点高,能改变体系的共沸点或饱和蒸汽压,影响了其它组分的气味分子的挥发等特性,从而使整个体系的感官特征发生了变化。

作用不大的物质

第四,对某单一组分而言,它在体系中与其他组分相比较,无论是在浓度上,还是在体系中的香味强度上,以及它的性质或由于它的含量太微量无法对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造成明显的变化。这种组分在体系中既不呈现出原有的感官特征,也不会发挥明显的或本质的作用。这种组分在体系中可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组分。当然,组分在体系中的作用是相对的,绝对不起作用的组分是没有的。我们研究组分在体系中所起的感官作用,既要考虑它自身的特性,又要综合考虑体系的多变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认识风味的形成,并控制风味的品质。

一千块钱的酒和十块钱的物质,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微量成分的比例和它的量比关系。真正好酒的微量成分都是自然发酵出来的出来的,有些酒中的微量成分则是添加的,质量自然不会太好。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要少喝酒,喝好酒.

白酒香味的由来


目前,对白酒的感官描述大多用以下词汇描述:如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清香型酒:清香醇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兼香型酒:酒香幽雅,细腻丰满,酱浓(或浓酱)谐调,余味悠长;芝麻香型酒:芝麻香突出,幽雅醇厚,甘爽协调,尾净等等。而这种描述方式太抽象、太笼统、太模糊,不能准确反映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呈香呈味特征。
一借鉴“香味轮”分类法的描述方法,对白酒中的微量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香味轮分类:
1青香(green)绿叶、绿色植物的香味。
2水果—酯类香(fruityester—like)成熟的香蕉、梨子、瓜果的水果发出的香甜香香味。
3柑橘香(citrus—likeflavor)柑橘、柠檬、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和植物发出的香味。
4薄荷香(minty)薄荷油发出的甜、清鲜、清凉的香味。
5花香(floral)带有甜香的青香、水果香、药草香的花香。
6辛香—药草香(spicyherbaceousflavor)辛香料和药草共有的香味。
7木香—烟熏香(woodysmokeflavor)愈创木酚、木香、甜香、烟熏香香味。
8烤香—焦香(roastyburntflavor)含糖香品加热时产生的香味,以及烤坚果的微芳焦香。
9肉香(meatyanimalicflavor)十分复杂的香味,烤牛肉、烤肉的香味,差别较大。
10脂肪—腐臭香味(fattyrancidflavor)典型代表是丁酸和异丁酸令人厌恶的酸味。
11奶油—黄油香味包括从典型的黄油香到奶油的发酵香。
12蘑菇—壤香(mushroomearthyflavor)以1—辛稀—3—醇为代表的典型蘑菇香和使人联想到土壤的香味。
13芹菜—汤汁香味(cderysoupyflavor)温暖的辛香植物根的香味,使人联想到浓汤香味。
14硫化物—葱蒜香(sulphurousauiaceousflavor)包括令人愉快的硫醇味,烯丙基硫酸等化合物的葱蒜香味。
借鉴上述方法描述,可以有效解决白酒传统描述的笼统性、不确定性,增加香味描述专业性、科学性,为白酒的描述拓宽新的思路。
白酒可将香气分三类:原料香气、发酵香、陈酿香气。
原料香气:粮香、糟香、曲香等。
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产物,如挥发性的醇、酯、醛和酸。将发酵香分为花香、果香、烘烤香、坚果香、肉香、丁香等。
陈酿香气:陈香、氧化味、水解味、老练味等。
二研究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丰富对微量成分的感官辨识,为进一步摸清白酒中各类微量成分的呈香呈味功能做准备。
在芝麻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研究中,烷基吡嗪和乙酰基吡嗪是其香气的主要组分。大多数杂环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均具有强烈的放香作用,是主要的助香成分。吡嗪类的单体多数是焙烤香,有些具有爆米花香、焦香。呋喃类具有甜香,酚类具有烟味,噻唑具有坚果香,含硫化合物具有葱香。为此,笔者认为,对各香型白酒研究,从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判定微量成分的感官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食品风味中将香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大致分为:
1焦糖香味:麦芽酚、乙基麦芽酚、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2—乙基—5—甲基—3(2H)—呋喃酮、甲基环戊烯酮醇(MCP)等;
2烤香香味:2—乙酰基吡嗪、2—乙酰基—3,5(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2—乙酰基噻唑等;
3肉香味:3—呋喃硫化物、α,β—二硫系列、3—巯基—2—丁醇、α—巯基酮系列、1,4—二噻烷系列、四氢噻吩—3—酮系列等;
4烟熏香味:丁香酚、异丁香酚、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香芹酚、对甲酚、对乙基苯酚、2—异丙基苯酚、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4—甲基—2,6—二甲氧基苯酚等;
5葱蒜香味:带有丙硫基或烯丙硫基基团的化合物,如烯丙硫醇、烯丙基硫醚、丙硫醇等。
笔者利用GC—MS和MDGC—MS分析,结合感官评价,对白酒香味成分与酒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浓香型白酒的重要化合物为: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丁酯、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3—甲基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己酸、戊酸乙酯、丁酸、戊酸、辛酸、乙缩醛、乙酸乙酯、环己羰酸乙酯、庚酸乙酯、3—甲基丁酸、3—甲基丁醇、甲基吡嗪、糠醛、4—乙基愈疮木酚、香草醛、2—苯乙醇、乙酸—2—苯乙酯等。其中4—乙基愈疮木酚、4—甲基愈疮木酚、4—乙基苯酚对酒贡献丁香、甜香、及烟熏香等香气;1,1—二乙氧基乙烷、1,1—二乙氧基—2—甲基丙烷、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等能赋予白酒水果香和花香。这些复杂成分的幽雅香气,也是优质白酒品质高雅与一般普通白酒区别的重要原因所在。
2己酸乙酯与适量的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乙酯,它们香度大,有助于前香和喷香,是酒香馥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戊酸乙酯、戊酸、甲酸、丁酸、庚酸、辛酸、丙醇等对白酒的陈味贡献较大。其中,酸的变化是研究陈味的重要途径之一。
4醛类物质如乙醛、乙缩醛等对酒的“香、爽”贡献较大,其含量过多则糙辣、劲大。异戊醛、异丁醛呈坚果香。
5酸类物质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甲酸、戊酸对白酒的陈味有一定贡献,丁酸、己酸、戊酸、乳酸、庚酸对绵甜贡献较大,但其含量过大,则使白酒出现杂味。乙酸对白酒的爽净贡献很大,过多则压香。
6酯类物质中己酸乙酯与戊酸乙酯对白酒的陈味贡献较大。乳酸乙酯和戊酸乙酯对白酒的绵甜贡献较大。
7醇类物质中正丙醇对白酒的陈味和绵甜贡献较大。多元醇对香气和绵甜贡献较大,过大则易使白酒糙辣、劲大及杂味。

白酒里到底有什么?


白酒里到底有什么呢?其实中国白酒和现在的中医药目前的境遇有相似之处,中医药里很多成分不能检测、不能评定,与西方的西药相比缺少数据、成分上的支撑。白酒是几千年中华历史的传统传承产业,与西方酿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微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而这一点至今仍是一大世界科学奥秘。还好,中国白酒业还是传出好消息。根据对中国传统白酒活性物质分析的最新研究,中国传统白酒的健康因子不但不亚于西方的蒸馏酒,还强于被世人所公认的葡萄酒。这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微量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以正相色谱技术等科学手段检测分析中国传统白酒,从中检测到四十至五十余种种萜烯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症、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等活性功效),总量在3000~4000g/L之间。国内外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萜烯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小于1000g/L,所以从酒体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中国白酒明显高于葡萄酒。

白酒中的香味成分


1.醇类
醇类化合物在白酒组分中占12%左右的比例。由于醇类化合物的沸点比其他组分的沸点低,易挥发,这样它在挥发过程中“拖带”其他组分的分子一起挥发,起到助香作用,在白酒中低碳链的醇含量居多。
醇类的味觉作用在白酒中相当重要,它是构成白酒相当一部分味觉的骨架,主要表现出柔和的刺激感和微甜、浓厚的感觉,有时也赋予酒体一定的苦味。饮酒的嗜好性大概与醇的刺激性、麻醉感和入口微甜、带苦有一定的联系。醇类还是酯类的先驱物质。
2.酯类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除乙醇和水以外含量较多的一类组合。它约占总组分含量的60%。白酒中酯类化合物多以乙酯形式存在,在白酒的香气特征中,绝大多数是以突出酯类香气为主。
3.酸类
酸类在白酒组分中除水合乙醇外,占组分总量的14%~16%,是白酒中重要的呈味物质。有机酸化合物在白酒中的呈味作用大于它的呈香作用。主要呈现出酸刺激气味、脂肪臭和脂肪气味。

白酒有哪几种香味成分


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台物和呋喃化台物等。醇类除乙醇外,最主要的是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正丁醇,属于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来源,对形成酒的风味和促使酒体丰满、浓厚起着重要的作用;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酯类是具有芳香的化合物,在各种香型白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形成酒体香气浓郁的主要因素,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酸类主要是乳酸、乙酸、丁酸和己酸等有机酸类,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因素。醛酮类化合物包括乙醛、2,3-丁二酮和3-羟基丁酮等。缩醛类乙缩醛含量最多。4-乙基愈创木酚、苯甲醛.香草醛和酪醇等芳香族化台物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β-苯乙醇在豉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而在米香型酒中次之。氮化合物主要是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呋喃化台物中以呋喃甲醛较为突出,是酱香型白酒的特征成分之一。

白酒的香味从哪里来的?


白酒的香气是指人们利用其嗅觉器官(鼻腔)对白酒进行闻嗅后吸入的一种气味成分。它是挥发性的放香物质分子在空气中扩散后,进入人的鼻腔内刺激嗅觉器官,通过神经信息的传递与整理,于是产生一种香感,即香气。而这些放香物质指的便是一些微量物质,通常,我们将它们分为五大类:

先说酸类。酸应该算是我们挺容易感知的气味了,当酒中酸类物质含量超过 某个阀值时,你就会闻到那微酸气味。酸有呈香、助香和缓冲平衡等作用, 尤其是挥发性酸类。举个反例来说呢,像清香型白酒,其中的酸类物质 含量就挺少。所以要是你要是轻松闻到了微酸气味,那便绝然不是清香型酒了。

再说酯类。酯类是一类具有芳香性气味的化合物,多数呈现果香。它是白酒中重要的芳香物质,主要起呈香作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酒的香气,并可决定香气的品质,尤其对白酒香型的归属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我们常说窖香浓郁,也正因在浓香型酒中,当含有适量的己酸乙酯时,浓郁的窖香便也散发出了。

醇类。我们都知道,白酒的主体为“乙醇”。但这其它醇类,则多以呈味为主,不过也有呈香作用。比如我们描述药香型酒常说浓郁的醇香,愉悦的药香,兼有酯香。醇香自不用说,这烘托出的酯香,原因便在这醇类(药香型酒含醇类高达 4.00~4.60g/L)

至于说醛酮类,含这类物质最多的要数酱香酒了,像醛类中的乙缩醛对保持酒香的均匀持久性就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常说酱香酒易储藏,部分原因也在这儿。

芳香族化合物。它在酒中的呈香作用是明显的,即使在酒中存量很少,但呈香作用很大,如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 一的情况下,也能使人感受到香气。 除此之外,还有含硫化合物、吡嗪类和呋喃类也有一定的呈香作用。

那么,这些呈香物质是怎么来的呢?它们一般有三个来源:

首先是原材料中带入。像高粱在就可分解为丁香酸,进而增加白酒的芳香。我们常说“好喝不过高粱酒”,那些名优酒中多以高粱为原料,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在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比如多数醛酮类化合物就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多种酯类物质则是通过生化作用的合成而产生香气,像分子量小的酯类放香较大,可散发出各自特殊的芳香;而分子量大的酯类往往香气较小,但香气幽雅。

另外一种便是醇、酯、醛、酮等化合物在发酵、蒸馏或漫长的贮存过程中相互间引发的化学变化后生成的物质。如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酒中的醇类可以被氧化为醛类,其中乙醛再与乙醇进行缩合作用可生成乙缩醛,产生柔和的芳香。

品鉴酒的色香味


酒的色、香、味,决定酒的风味、风格,靠理化检测分析反映不出来的,就必须靠感觉器官品评来鉴别了。
色:酒的颜色丰富多彩,酒中的自然色泽主要来源于酿酒原料和生产工艺。另外还可以用增色的方法来形成酒品的色泽。描绘酒品色泽常用的术语:一般符合该酒正常色调的称为正色。如我国白酒一般无色透明或微黄都属于白酒的正色。酒一般正常光线下观察带有光亮,称为有光泽。好的酒液像水晶一样高度透明,清亮看不出纤细的微粒。
香:酒品的香气在评价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酒的香气十分复杂,不同的酒品香气各不相同,同一种酒品的香气也会也现变化,以白酒为例,概括起来香型可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它香五大香型。白酒的香型形成十分复杂,主要由于酿酒原料、生产工艺、发酵环境、窑存等方面影响。黄酒的香气一般用香气芬芳、醇香浓郁等词语描述。
味:酒的味感是关系酒品优劣的较重要的品评标准,好的酒以它的味正、色纯而令饮者赞叹不已。尤其白酒中一般带有酸、甜、苦、辛感,涩、怪等味道。但要比例协调、配合融洽、醇厚柔美的酒品才称得上是美味佳酿。
总之,酒以色、香、味,溶在水和酒精中,并和挥发物质、固态物质混合构成酒的整体。对其全面品质的评价则体现出了酒的风格。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