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酒庄级别高就一定好很多人局限于买法国波尔多五大酒庄和它们的副牌酒,实际上,100-300元的澳洲红酒也是很好的选择,性价比不错,适合日常饮用。另外,因为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酒庄都有分级别,很多人就会觉得级别高的就一定好,实际并非如此。比如非常著名的玛歌(Margaux)区内,有不少的酒庄都处于没落阶段,三级的酒庄比不上五级的酒庄。所以如果你碰到一些很少人认识或不是很出名的二、三级酒庄园,就要小心了。误区二:副牌酒和正牌酒风格相似一定要记得,副牌酒和正牌酒是一点都不相似的,很多认认为喝正牌酒的副牌,就可以品尝到正牌的风格,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副牌酒一般有几种制造方法,一是挑选树龄比较年轻的葡萄树上的果实来酿造,一般好的酒庄(正牌)所选用的葡萄树龄是30年以上的,但副牌就会选10年左右;挑选葡萄和放进橡木桶内酿造也很随便;正牌酿造出来以后,发现其中有不行的就会变成副牌。所以,建议大家宁愿买二、三级别庄园出的正牌酒,不要妄想通过喝副牌酒来体验正牌酒。误区三:过于追求好年份有不少人在购买红酒时都讲究年份,因为年份好的红酒的确较年份差的强许多。不过,如果说2000年是好年份,那接下来又有说2003年是好年份的,还有说2005年是好年份的,所谓好年份的酒喝一支少一支,这些实际上都是商家的经营策略。
葡萄酒被称为会呼吸的酒,很多原因也是来自于软木塞,因为软木塞在封存了葡萄酒的同时,又留了一个小小的门缝,这种木质的空隙,既可以吸收葡萄酒,使软木塞涨开从而保存酒液质量,又可以使空气进入使葡萄酒得以呼吸,慢慢氧化成熟,所以才会有葡萄酒年份一说。
葡萄酒木塞常见误区
一、“木塞长度越大,密封性越好”。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木塞长度越大,在瓶内酒液液面不变的情况下,瓶内空间就会越小,瓶内压力越大,越容易发生渗漏,因此选择长度适中的木塞是减少漏酒现象发生的关键。
二、“木塞直径越大,密封性越好”。这也是想当然。如果瓶口直径正常,只要木塞直径达到23mm对木塞的弹性收缩来讲就够了。一些客户考虑到瓶口内径有一定不规则,选择直径23.5mm的木塞用直径来补偿,但是实验表明,在木塞品种、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直径从23增至23.5或24mm对密封并无明显帮助。相反,技术木塞(聚合塞、“1+1”塞)由于其密度大,当直径增至24mm时,就会出现不容易打进去,或者打进去后不容易拔出来,甚至拔断塞的情况。另外,直径太大,收缩过度也可能会破坏木塞内部结构,反而容易漏酒。
三、“水份越高越好,打塞容易,不易掉渣”。但事实是低水份木塞要更好,因为水份高即意味着木塞发霉变质的几率大,再者聚合塞都是用粘合剂生产的,粘合剂在温度、压力和水份条件下有失去粘性的风险。现实中有个别酒厂不仅不要求水份,反而限制水份,这是聪明的做法。
四、“木塞密度越大木塞质量越好”。木塞密度与木塞质量是一个反向关联,也就是说密度越小的木塞品质越好、密封性越好,这是因为密度大恰恰可能代表软木原料品质差,在产地,原料粒子的价格是以密度来计算的,密度越大的粒子越便宜。
五、“木塞中残留的双氧水会影响到酒的品质”。木塞诞生不久,双氧水就成为木塞灭菌、消毒处理的天然伴侣,双氧水能使植物纤维氧化变白,并且反应完毕后唯一残余物是水,是其它任何化学品不能替代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木塞残余双氧水会影响到酒的品质。事实上,在木塞水份低于6%或更低时,经过收缩后的木塞上只有一个很小的断面,它是不会使酒氧化变色,影响酒的品质的。实际上,木塞中极少量双氧水的存在是有利于木塞和酒的卫生保护。
六、“柔顺剂可以不用”。柔顺剂的使用是木塞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使用量一定要适当,过多可能导致酒液上出现絮状漂浮物,太少又易引起打塞或拔塞困难,目前行业中木塞表面正规处理是用法国生产的有机硅化合物,对其用量的把握也是影响一个木塞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1、手握杯壁
在观看某些明星出演的影视剧、重大典礼或代言广告时,凡出现葡萄酒镜头,一些明星在拿高脚杯时,经常用芊芊玉手握住酒杯的杯壁。
纠正:红葡萄酒的最适饮用温度一般为14-18摄氏度,白葡萄酒为8-12摄氏度。如果用手握住杯壁,将导致杯中葡萄酒的温度上升,从而失去最佳饮用温度。正确的做法是握住酒杯的杯茎,这样既可避免手温致使酒温升高的问题,又可避免在杯壁上留下指纹,从而可以更方便地观察酒体的颜色和澄清度。
2、酒入口后立即咽下
许多人品味葡萄酒时,喜欢像喝啤酒、喝水那样,入口后立即一口咽下。
纠正:葡萄酒品鉴时,通常使用“12秒理论”来充分鉴别其酒体,即将入口后的酒保持在口中12秒左右,这样才能深刻、全面地了解到葡萄酒的口感。如果时间太短或立刻咽下,则很难充分品味出酒的质量与风格。
3、任何状态下都可以品酒
许多人喜欢在疲惫时饮用一杯美味的葡萄美酒,认为其靓丽的色彩、浓郁的果香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驱赶身体的疲劳。所以,许多人便由此认为任何状态下都可以品鉴葡萄酒。
纠正:其实,品鉴葡萄酒和饮用葡萄酒是不同的行为。第一,品鉴的最佳状态应该为身体健康、精神良好时,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而饮用葡萄酒则可在疲惫时进行。第二,品鉴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至12点,最好在饭前较为饥饿时进行,因为此时鼻腔、味蕾的感觉最为灵敏。而饮用葡萄酒则不必拘泥于此。
4、品酒前喷洒香水
一些爱美的女士为达到完美亮相的目的,喜欢在参加酒会前化妆和喷洒香水。
纠正:在品酒前如果使用香味较为浓烈的化妆品或者喷洒香水,实在是很为雷人的做法,因为气味浓郁的化妆品或香水将掩盖葡萄酒的香味,从而无法正常闻香与分辨葡萄酒的气味。所以,品酒活动对周围气味的要求通常是无任何气味且通风条件良好。
如今大家都知道适量饮用葡萄酒具有保健的作用,于是爱上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对葡萄酒的认识中会存在许多误区,以至于闹出很多笑话。接下来看一些品鉴葡萄酒的常见误区,希望能够帮助你以后避免。
把葡萄酒简称为红酒
把葡萄酒简称红酒,以至出现霞多丽红酒的谬误。即使是天才般的酿酒师,也不可能用霞多丽白葡萄酿造出红酒来。
实际上,红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种,葡萄酒还包括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香槟、起泡葡萄酒、甜白葡萄酒(贵腐酒)、冰酒、雪利酒、波特酒、马德拉酒以及各种加香葡萄酒(味美思等)。
葡萄酒加雪碧
《夜宴》上映后,冯小刚导演说:我想拍这么一个电影,现在中国有钱人迅速分化成两派,一边是海归派,一边是本土派。海归派喜欢去户外运动、上健身房;本土派喜欢去夜总会、蒸桑拿。本土派喝红酒加雪碧,这海归派说,欧洲人研究了几百年,最难的事就是从红酒里把这糖份给提出去,结果咱们中国同胞都给兑回来了。
如果你觉得不够甜,干脆换一瓶甜白葡萄酒;如果你觉得过浓烈,可以换一瓶酒精含量低一些的其实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已经很低了,通常只有12%-14%。
连上6瓶不变样
一顿饭,连续上6瓶一样的葡萄酒,而不懂得是应该上6瓶种类不同的葡萄酒。
根据西餐宴会体系,餐前要喝开胃酒,比如香槟、起泡葡萄酒、干雪利、味美思;正式进餐当然要佐餐酒,基本原则是:白肉(海鲜)配白葡萄酒、红肉配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可在二者之间回旋;上甜品时配甜酒,比如贵腐酒、冰酒;餐后还该来一杯消化酒,比如波特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
当然,白肉配白葡萄酒、红肉配红葡萄酒是建立在西餐基础上的,而中餐与西餐的烹调理念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我们也不一定固守这个原则。搭配葡萄酒,除了要看红肉还是白肉,还要看烹饪方法和调味原料。我们要配合的不是食物的颜色,而是食物的味道。比如西湖醋鱼,就不一定非要选择白葡萄酒了,不妨尝试用一款黑比诺红葡萄酒,也许别有洞天。
相信酒是老的香
CCTV《每周质量报告》曾经报道,北京某葡萄酒公司2001年才投产,但酒标上的年份却有1992的。更荒唐的是,1992卖198元、1998卖42元、1999卖23元,他们为年份与价格建立了成正比的数学关系:年份越老,价格越高。
1、关注口感
买葡萄酒省钱最基本的方法是:买那些您喝起来感觉不错的酒,而不是朋友或专家推荐的酒款。相信您自己的味蕾。
一份基于6000多场盲品会的研究表明,葡萄酒非专业人士实际上更钟情于价格较便宜葡萄酒的风味。因此,专家们喜欢的贵酒,可能并不是普通葡萄酒爱好者的“菜”。
2、询问店员
葡萄酒专卖店里的店员可能很想将更贵一些的酒卖给您,因为这样他们能赚得更多。但您依然可以大胆地让他们推荐更便宜的酒款。这些店员一般都具有较丰富的葡萄酒知识,他们能很快地根据您的要求为您选择合适的酒款。
3、不要跟风
波尔多等知名葡萄酒产区出产的葡萄酒粉丝不少。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在购买葡萄酒时,眼里就只有这些地方的葡萄酒。知名产区产的酒价格本身就昂贵,再加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估计您的腰包很容易被掏空。但是,如果您能不跟风,省钱就不难了。比如在那些不怎么知名的地方,像法国南部以及意大利南部的某些酒庄,那里的葡萄酒的性价比就会很好。葡萄酒产区的地价实际上就反映了这里葡萄酒的价格,所以要找地价便宜的产区去买葡萄酒。
4、批量购买
批量购买是葡萄酒省钱的一种很奏效的方法。如果一次性购买6瓶或者12瓶,一些专卖店会提供打折,这会让您节约15%或更多。如果您已经找到自己喜欢的葡萄酒风格,不妨一次性多买点吧!这样您既可省钱,还可以少跑几趟。
5、尝试盒装葡萄酒
盒装葡萄酒并不一定就是低质量的葡萄酒。专家表示盒装葡萄酒的品质已经大大提升,并且性价比较高。一盒3升装的葡萄酒售价大约为20美元,而3升装的葡萄酒相当于4瓶750毫升装的葡萄酒,也就是说,如果购买盒装葡萄酒,您只需5美元就能买到750毫升装的葡萄酒。
此外,盒装葡萄酒还有很多优点。在开封后,它能存放4个星期。并且盒装葡萄酒更环保。如果您担心使用盒装葡萄酒款待客人,会让客人怀疑酒的品质,您可以使用醒酒器来上酒,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了。
6、网上购买
目前,从事葡萄酒销售的电商很多,您可以多方了解,并进行比较。这样您就会有多种选择,还能了解到更多专家和消费者对相关葡萄酒的评价。
如何购买葡萄酒更省钱呢?你了解了吗?网购现在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但是网购葡萄酒,一定要学会辨别,不然很容易买到假酒!
误区一:葡萄酒等于红酒
很多人一提起葡萄酒,就认为葡萄酒等同于红酒。
纠正:其实,葡萄酒按照颜色分类,不止包括了红葡萄酒,还包括了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有些粉丝之所以认为葡萄酒等于红酒,是因为红酒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缘故。
误区二:干红就是红酒中含水少
在气象学中,“空气干燥”一词中的“干”指的是空气中含水量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将气象学中“干”的意思移到了葡萄酒中,认为“干红”指的是含水量少的红酒。
纠正:在葡萄酒学科里,“干酒”指的是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g/L的葡萄酒,所以,“干红”自然指的就是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g/L的红葡萄酒了。也就是说,葡萄酒学科里的“干”针对的是酒中的含糖量,而非含水量。
误区三:酒是陈的香,买回的葡萄酒应放置几年再喝
中国历来有“酒是陈的香”的说法,所以一些葡萄酒爱好者也根据这一说法,将购得的葡萄酒特意在家存放好几年,希望凭借时间的积淀来获得陈酿的葡萄酒。
纠正:许多葡萄酒其实是不需要也不适合陈酿的,例如一些在装瓶时就已达到最佳饮用期的年轻红葡萄酒和许多干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这些酒在年轻时饮用才能获得最佳口感。而且,那些适合陈酿的葡萄酒,也大多是在酒窖里的橡木桶中完成其陈酿阶段,而非在酒瓶中。
误区四:葡萄酒酒度很低,可以放心饮用
有些人认为,葡萄酒的酒度相对白酒来说显得很低,所以,即使是酒量很差劲的人亦可放心大胆地饮用,因为它的低酒度绝对不会使人醉倒。
纠正:根据葡萄酒的定义,其酒度是不能低于8.5度的。目前国内市场上大多数葡萄酒的酒度为12度左右。一些葡萄酒专家也常常用“葡萄酒的后劲很强大”这句话来告诫人们一定要把握好葡萄酒的饮用量。
误区五:价格越高口感越好
一些消费者鉴于葡萄酒是奢侈品的说法或自己的面子问题,认为葡萄酒的价格越高,口感也会越好,所以在购买葡萄酒时,一般只选贵的或进口酒。
纠正:其实,并非所有价格高昂的葡萄酒,其口感都优越。例如,一些价格较高的陈年老酒因含较重的烧焦气味,反而不能被一些口感较淡的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在消费葡萄酒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口味喜好和风格,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经济状况,正确、理性地选择适合的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里,只有适合自己的酒,没有最好最贵的酒。
误区六:“此酒为某大师酿造,品质一定好”
相信一些葡萄酒爱好者在超市选购葡萄酒时都遇上过这类情况:一些酒水导购员在推荐某款葡萄酒时,常说此款葡萄酒出自某位酿酒大师之手,工艺精湛,所以这款酒的品质一定优良。
纠正:葡萄酒业界的专家常说:“葡萄酒三分靠工艺,七分靠原料。”说的就是,一款葡萄酒品质是否优良,主要决定因素为葡萄原料尤其是葡萄品种,而较少取决于葡萄酒酿造工艺。所以,如果酿造葡萄酒的原料存在很大缺陷,那么酿酒大师们通常情况下也是回天乏力的。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葡萄酒购买误区》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