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的醒酒器专题。这篇关于《揭秘史前酒器到宋代酒器的历史变迁》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史前酒器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可据史料,这些陶器还不一定就是专用的酒器。

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酿酒业的发展,酒器酒具逐渐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酒具质量的好坏,也往往成为判别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夏代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使用的酒器仍以陶制品为多。在青铜器初兴阶段,白陶酒器还属于夏人所使用的高档用具。

随后夏代开始出现青铜制品,目前所知经科学发掘而得到的青铜酒器,最早就始于夏代。酒器的生产、配置与用途,可以传达酿酒的诸多信息,并能够让我们通过器皿实物来窥测远古时代的饮酒状况。

商周酒器

商周时代是我国上古酒器制作的辉煌时期。由于人们对酒的重视和崇拜,酒器从饮用器具上升为身份乃至权利的象征,因此,酒器在商周时代具有了极高的地位。

商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青铜酒器,这种青铜酒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般说来,青铜酒器主要使用于贵族阶层,并且有从实用器向礼器发展的趋势,往往显示出一种财富气息。

商代的酒器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每件酒器都有其专项用途,各类酒器可以进行相互搭配和整体组合。器型多样,制作精美,纹饰丰富多彩,形成时代风格。从商代的酒器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商人饮酒活动的大体排场,并通过酒器所传递的信息来了解当时的酒事动作与饮酒风尚。

周朝初年的酒器基本上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只是在酒器造型以及纹饰上有所变化,周朝的酒器出现了很多的时代特征,其制造工艺和精美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商朝。

到西周中期,一些青铜酒器逐渐退出酒界,不再使用,壶成为最重要的酒器。周朝以后,酒壶一直作为中国古代酒器的主体而存在,直至如今。

秦汉酒器

秦汉之际,随着青铜酒器的逐渐衰落,陶瓷酒器和漆制酒具大为流行,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酒器类型。

秦汉时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由于席地的原因,汉代的酒具形体一般都做的较为矮胖。

而酒樽的式样萌发于战国时代,到汉代大为流行,一直兴盛到魏晋,延续到唐初。汉代酒樽式样基本为桶形和盆形,大多呈圆形,也有的呈长方形或多边形。汉代的樽虽然没有商周时代盛酒器那样种类丰富,但在材质上却有所发展,出现了瓷、漆、玉等制作的酒樽。

汉代流行的饮酒器是耳杯,以漆器为多,陶制品其次,铜制品不多。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过一只玉质耳杯,极为罕见。

汉代耳杯大多为木胎涂漆,呈椭圆形,两侧各有一个弧形的耳。这种耳杯,也叫做羽觞。

所以,史前的酒器大多遵循酿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饮用习惯,让我们能从一器一具中推测历史,为白酒的起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魏晋南北朝酒器

魏晋时代,漆制酒器还在流行,王羲之《兰亭序》里描述的曲水流觞,其中的流觞便是传统的木胎髹漆耳杯,器型呈椭圆形。在这个时期,瓷质酒器开始涌现,成为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的瓷质酒器,其器形以酒壶、酒尊、酒杯为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有鸡首壶、瓷扁壶、青瓷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风格。

三国时代的酒器仍有东汉遗风,因而有些酒器做的偏大。

南北朝以后,漆制酒器逐渐退出酒界,取代的是瓷制酒器。

南北朝时期的瓷质酒壶和瓷质酒尊,会配以各种瓷杯,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瓷质酒器体系。这种瓷质成套酒器,作为中国传统的饮酒器具,一直延续到后代,如今仍在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坐床,人们会在床上伏案饮酒,与之相适应,酒具形制在设计方面也开始趋向轻巧和瘦长,不再像汉代那样低矮粗胖,这也为而后的唐代酒器造型提供了思路。

隋唐酒器

隋唐之后,酒器风格大变,种类渐少,但实用性增强,酒壶、酒杯、酒瓶成为主要流行的酒器,并且大都以瓷器为材质。

唐朝人开始大量使用桌子,为此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比如说执壶和酒杯,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执壶在隋朝已经出现,经唐一世,使用者越来越多。其独特的造型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酒具特色。

唐代酒具以金银酒器最为贵重,而且制作极为精美,有些金银酒器还带有域外情调。金银酒器通常为上层人物或富商所使用。

唐人饮用葡萄酒,由此出现了专用的葡萄酒酒具,这就是胡瓶和高脚杯的组合,胡瓶盛酒,高脚杯饮酒。

胡瓶起初多为银制品,而后瓷制品数量激增。在唐人大量仿制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胡瓶很快就流行于唐朝社会。王昌龄《从军行》诗中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的讴歌,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也有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的吟唱。

唐人曾经大量模仿胡瓶式样予以制作,其改型制品就是彰显一代的凤首壶。

唐朝的凤首壶吸收了波斯萨珊和粟特金银器胡瓶的造型风格,新奇浪漫,曲线奔放,在唐代酒具式样中别具一格。

宋代酒器

宋代是陶瓷酒器的鼎盛时期,烧造了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名窑,都生产资质酒具。

宋代人喜欢将酒温热后饮用,故而注子和注碗的配套组合最为常见,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向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所以注碗也叫做温碗。温碗里面的热水可随时更换,借以达到持续保温的效果。宋代的注子和注碗不但实用性强,而且造型优美,瓷质精良。

由于瓶酒的流行,宋酒售卖出现了瓶装和散卖两种形式,瓶装按瓶计量,散卖按角或升计量。由于携带方便,宋人外出,随身物品多带瓶酒。由于酒瓶使用量增多,为节约成本,酒家开始回收利用。酒以瓶计,始自宋朝,这种包装及计量形式一直为后代所承继,并逐渐约定成俗。

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下,酒器逐渐朝着美观、便利的方向发展,也为现代酒器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揭秘歌海娜的历史变迁


歌海娜(Grenache)的故事,简直是电影般的情节。开头总是很美好,中间则跌宕起伏,最终再迎来大团圆的结局。歌海娜这个品种,如今正越来越吸引人们注意,但之前,却并非一直如此

澳大利亚歌海娜的历史,几乎与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历史同龄,当这个国家刚刚开始真正进行葡萄种植的时候,歌海娜就在这里开启了它的新篇章。歌海娜是JamesBusby于1832年带来澳大利亚的。Busby出生于苏格兰,1824年随着家族移居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的时候,年仅23岁。

在来到澳大利亚之前,他就曾学习了很多有关葡萄酒的知识,还曾在1831年游历法国和西班牙的重要葡萄酒产区,做了相当多的笔记,而这些记录在1831年被集结成《西班牙及法国一些葡萄园的旅行日志(JournalofaTour,ThroughSomeoftheVineyardsofSpainandFrance)》一书出版。在这趟旅行中,他收集了许多葡萄藤的剪枝,将它们与苔藓、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运到澳大利亚。这些葡萄藤中,最终有363枝活了下来,被种植在悉尼附近的花园里,而歌海娜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从新南威尔士州扩散到了南澳州(SouthAustralia)。据有记载的资料显示,最早的歌海娜葡萄园于1838年种植在麦克拉仑谷(McLarenVale)。

歌海娜的故事在澳大利亚自此开启。到了1862年,当时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之一、来自阿德莱德(Adelaide)的EbenezerWard,认为歌海娜比任何一个品种都长得好。它在南澳州找到了新的家园,这里温暖干燥的气候,与它熟悉的地中海气候颇为相似。

跌宕起伏的故事

从全球范围来看,歌海娜是种植最为广泛的红葡萄品种之一。它在气候温暖干燥的法国南部及西班牙尤为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们在灌木式(bushvine)栽培时成长更好。不过除了在教皇新堡的混酿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它很少焕发自己的光辉,而往往被视为老黄牛般的存在。不过它的确是十分靠谱的老黄牛,即使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漂亮的酸度。因此,它当时在澳大利亚十分受欢迎,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加强酒风靡澳大利亚之时(1960年,8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都是加强酒。)

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配餐葡萄酒风潮出现,形势对歌海娜就不那么友好了。1979年,澳大利亚收获了72000吨歌海娜,不过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15000吨。由于澳大利亚葡萄种植面积其实是在增长的(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翻了一倍),歌海娜占据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实际是下降的,如今大约为1500公顷,占总体种植面积的1%。

而当人们开始关注澳大利亚冷凉产区的葡萄酒,经典温暖的南澳州产区逐渐没当初那么吸引人们眼球,歌海娜就更没那么受待见了。即使是在南澳州,人们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结构更宏大、果味更浓郁的设拉子(Shiraz)甚至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之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麦克拉仑谷(McLarenVale)最出色的酒庄之一WirraWirra还将他们著名的混酿酒款ChurchBlock红葡萄酒(首次酿造于1972年,其中有70%歌海娜)中的歌海娜换成了赤霞珠和梅洛(Merlot),这也反映了当时,时代传达出的信号。

巴罗萨谷

不过近年来,歌海娜的运道似乎又回来了。人们开始讨论歌海娜,而且在这个品种的两个重要产区:巴罗萨(Barossa)和麦克拉仑谷,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相当特别的财富他们有不少老藤歌海娜!

南部的黑比诺(PinotNoir)

歌海娜酿出的葡萄酒颜色不深。Torbreck酒庄的DavidPowell,就曾说歌海娜是南部的黑比诺。他说得没错。它出产的葡萄酒,颜色较浅,香气妖娆,风味优雅而丰富,同时也具备新鲜度和漂亮的结构。从这个角度说,歌海娜这次赶上趟儿了,因为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目前的潮流,就是从深邃浓郁、果味甜美充沛的红葡萄酒,转向更轻盈易饮、更具个性的红葡萄酒。从酿造的角度说,使用整串发酵、在大橡木桶中陈年、使用旧橡木桶等等,这些酿造手段似乎都与歌海娜这个品种十分合拍。而最终酿造出的葡萄酒,柔顺而优雅,易于入口、易于配餐。现在,酿酒师们逐渐发现歌海娜的天赋是酿出优雅的红葡萄酒,很少再用来酿造它不擅长的风格。

中国酒器文化 我国古代酒器风格特点


在酒类发展过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随之而来的是盛酒和饮酒的器物,盛酒器物的产生更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时期酒器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1)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2)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汉代酒器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器也置于地上,故盛酒器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盛酒器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其,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典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咏,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搏、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之,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人热水,叮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造型表达了不同的寓意和饮酒者身份的高低,比如在战国、秦朝时期青铜材质酒器主要为贵族所用,而陶质酒器在平民中使用广泛。因此,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每个时代的酒器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通过研究这些酒器的风格特点与发展演变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酒文化的璀璨历史。

酒器收藏文化 中国酒器之美


酒器收藏在国外历史悠久,而在中国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只是有人收藏酒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酒器才被纳入收藏品行列。

酒器,是酒的包装和载体。广义上讲,凡是与酒相关的器物均可称为酒器,但人们一般将盛酒的器物和饮酒的器物称为酒器,酒器作为盛酒的容器只是酒器的一种。研究我国酒文化的学者指出:酒器是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的,自古有之。商周时期,酒器主要是由青铜制成的,其中盛酒的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饮酒的有觚、觯、角、爵、杯、舟。

古代平民百姓盛酒器最多的就是坛子了,这坛子的材料和样式都大同小异,在当时应是最平常的。而皇宫贵族的酒器多是昂贵而华美的金银器、瓷器等。当然作为装酒的容器,比如游侠腰上的葫芦,骑士鞍间的皮囊,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筒等,都应列入其中,不一而足。装酒的容器发展到现在,更是千奇百怪、琳琅满目,从品种上看,有单瓶、对瓶、套瓶、系列瓶;从材质上看,以陶瓷、紫砂为主,还有金属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从容量上看,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从形态上看,有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军事兵器等,可谓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设计精美、五彩斑斓。这些酒器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气息,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感受,或欣欣之气,或盎然古意,或大拙藏工,或小巧纳志,让人未启而先怡其神。

除了制作精致、用料讲究、艺术性较高的酒器外,一些酒厂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开发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系列酒,制作了具有纪念价值的现代酒器。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四川宜宾酒厂生产了圆梦礼品酒和回归喜庆酒。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问世400周年,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以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为造型,用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了艺术酒器。观音、罗汉、鉴真和尚、释迦牟尼、屈原、钟魁、财神、关公、济公、孔子、孟子、老子、张仲景、曹操、诸葛亮等诸多历史和神话传说人物都曾被酒企雕塑成艺术酒器。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里留。千百年来,小小的酒器见证了酒的生产、酒的饮用,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世事的兴衰,见证了世人的荣华富贵、贫困潦倒,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也见证了才子佳人的情思爱意,它凝结了无数的文化信息,体现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快速清洗醒酒器


大家都知道,葡萄酒通过醒酒器可以更好的激发葡萄酒的香气,让葡萄酒的口感更好。但是,很多醒酒器口小肚大,清洗醒酒器成了一门技术活儿,除了轻拿轻放、小心侍候,比清洗酒杯要费力气。下面推荐小编的清洗方法,以飨读者。

一般来说,醒酒器用过后不要等残酒变干,使用后立刻热水冲洗,可以尽量推迟做大扫除的时间。但有时一次喝不完,酒留在里面过夜,次日再洗就有了酒渍。以下是被验证或多或少有效的方法当然,所有方法都有优缺点。

方法一、倒入柠檬汁或白醋,加入清水没过痕迹的高度,浸泡一夜,次日用水清洗,直至酸味完全消失。

优点:省事、非常便宜、彻底清除;

缺点:比较费水,一定要把柠檬汁或白醋的味道彻底冲净。

方法二、倒入清水,投入一粒假牙清洁泡腾片,浸泡一夜,次日用水冲净注意,不要买任何增香型的!

优点:省事、比较便宜、比用柠檬汁或醋的方法省水、清除彻底;

缺点:假牙清洁泡腾片可能不是随处都有卖的。

方法三、加点冷水、放一大把粗盐粒,然后使劲晃动醒酒器,通过摩擦原理除渍不要加热水,否则盐粒会比较快溶解。

优点:非常便宜、盐味容易除净、用水量不多;

缺点:必须使用很大的劲摇晃、对顽渍的清除未必非常彻底、也许盐粒会把内壁刮伤,最好不要用于清洁高档醒酒器。

方法四、用米粒代替粗盐粒,用上述方法除渍。

优点:非常便宜、不会把内部刮伤、不留异味、用水量不多;

缺点:需要长时间大力摇晃、清除未必非常彻底。

方法五、用碎鸡蛋壳代替粗盐或米粒,灌入热水,用上述方法除渍,或者浸泡一夜后清洗。

优点:非常便宜、不留异味、用水量不多;

缺点:鸡蛋虽然家家有,但蛋壳未必随用随有、清除未必非常彻底。

方法六、基于同样清洁原理,市面上有一种清洁用钢珠。

优点:不会把内部刮伤、不留异味;

缺点:价格较高、效果并非奇佳。

最后,对于大肚小口的醒酒器来说,清洗完后最好倒扣过来晾干。

醒酒器使用方法


醒酒是指通过将葡萄酒从一个容器置换到另外一个更容易接触氧气的容器这一过程,过滤掉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葡萄酒在与空气充分接触之时,芳香得到释放,单宁得以柔顺,口感更佳。

1.如何选择醒酒器?

从实用角度讲,首先要选择容易清洗的醒酒器。

从功用角度讲,由于扁平醒酒器有宽大的器身空间,十分有助于葡萄酒的快速氧化,因此,年轻的葡萄酒适合选用形状扁平的醒酒器。

直径稍小的带塞醒酒器可以防止葡萄酒过度氧化及加速衰老,所以可以为较脆弱的老年份葡萄酒选择这样一款醒酒器。

2.如何控制醒酒时间?

通常,年轻的葡萄酒醒酒时间在一小时左右,而一些高单宁的葡萄酒如西拉(Syrah)、巴罗洛(Barolo)、布鲁奈罗蒙塔希诺(BrunellodiMontalcino)和基安帝(Chianti)等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醒酒。

总的来说,醒酒时间的长短要需要根据葡萄酒的种类和饮酒者个人的口味喜好而定,大部分在一刻钟到两个小时不等。

3.需要醒酒的主要是一些有陈年能力的优质葡萄酒

优质红葡萄酒单宁含量较高,所以都需要醒酒。这类酒包括多数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酒、西拉葡萄酒、马尔贝克(Malbec)葡萄酒和老年份的优质黑皮诺(PinotNoir)葡萄酒等。意大利多数优质红葡萄酒都需要醒酒。

口感过酸的白葡萄酒和清瘦的红葡萄酒有时可通过醒酒柔化口感。

4.其他提示

(1)正常的醒酒法才是最好的方式。

(2)摇动醒酒器,使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可加快葡萄酒醒酒进程。

(3)给陈年老酒醒酒时,要倾斜醒酒器,让葡萄酒沿器壁缓缓流入,之后须立即盖上酒塞。

醒酒器巨大作用


醒酒器,亦作醒酒瓶或醒酒壶,是一种饮用新发酵葡萄酒时所用的器皿,作用是让酒与空气接触,让酒的香气充分发挥,并让酒里的沉淀物隔开。1650年后,西方世界的醒酒器进入了玻璃材质时代,演化至今,不仅在造型、装饰等外观上发生了改变,在醒酒器的功能,乃至于社交礼仪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17世纪,根据当时的餐桌礼仪,葡萄酒瓶是不能放在餐桌上的。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在餐桌旁的辅桌上倒入酒杯中,再由侍者端至主桌上供大家享用;用餐完毕后,所有的女士及侍者都会离席,直到这时男士们才开始轻松地享用波特、马德拉酒,不用再受礼仪的约束。为了表示男士亲密无间的友谊,大家都是直接使用酒瓶倒酒。由于当时的酒瓶设计得很丑陋,影响美观,因此激发了水晶玻璃的发明者GeorgcRavenscroft的灵感,为了将象征男士友该的容器设计的美观些,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由此诞生。

过滤酒渣

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发明后,由于其具有的透明性,延伸出另一种实用的功能过滤酒渣。由于酿酒技术以及长时间的陈放等诸多原因,葡萄酒的瓶底里会有沉淀现象产生,无论出于美观或口感的因素考虑,都要在饮用前将酒渣去除干净。

有经验的侍者在倒酒时能够通过掌握倒瓶的角度及力道,使沉淀物质尽量停留在酒瓶的内壁上,其余酒液则不间断地缓缓流人醒酒器中,这个过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很绚丽的桌边秀。

也许仍会有少量的酒渣掉人醒酒器中,但是重复几次这个过程后,几乎可以确认酒杯中有酒渣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醒洒

除分酒、过滤外,醒酒器还有一项最大的功能醒酒。倒酒时,酒汁在流人醒酒器的过程中,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加之醒酒器瓶肚体积比瓶颈大很多,可以促进醒酒器中空气的循环,这种微氧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呼吸。

呼吸会使酒液变得更加纯正醇美,同时也会散发出更迷人的芬芳。

那么什么类型的葡萄酒需要醒酒?醒酒的最佳时刻是多久?对此的解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这种学术上没有定论的情况,为葡萄酒迷们提供了更多实验乐趣。通常在陈年的红酒中,因为花青素等物质聚合后会产生酒渣,基于过滤酒渣的目的,使用醒酒器有其必要性,但醒酒的时间长短并无定论。年轻的酒最需要醒酒。经过微氧化醒酒的动作,将可使年轻红酒中单宁更加柔顺。同时由于年轻的红酒窖藏时间不长,在瓶中氢化的时间少,经过适当的醒酒,可让新酒也具有老酒的风昧。

遇到年轻的好酒,甚至可以做两次过瓶(doubledecant),例如在下午时,做完第一次过醒酒器的动作,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酒由醒酒器中倒入原酒瓶中;等到晚餐时,再将酒由酒瓶中倒人醒酒器中,这就是两次过瓶。

除了红葡萄酒外,酒精度高的白葡萄酒也可以醒酒。因为这种白葡萄酒端出来的时候都偏凉,透过醒酒可以使之升温,同时还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但诚如葡萄酒专栏作家珍茜斯-罗宾逊(JancisRobbinson)说:我经常对各种白葡萄酒醒酒,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看它们在水晶瓶中熠熠生辉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

清朝时期酒器文化


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型和装饰之美都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古代朝代的不断变更,酒文化的传承发展,酒器也跟着不断更新,因此每个朝代的酒器都有不同的特点,清代是中过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酒器有哪些特点?

质地特点

清代的瓷、金、银和玉等质地的酒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多仿古器。如清宫御用的双耳玉杯、龙纹玉觥、珐琅彩带托爵杯、铜彩兽耳尊、各类瓷尊、双贯耳瓷壶和天蓝釉双龙耳大瓶等,皆为清代仿古酒器。清代仿古酒器盛行,可能与康、雍、乾等三位皇帝嗜酒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明清时期以至解放后,锡制温酒器广为使用。主要为温酒器。

酒器文化

明清时期,虽然外倭不断袭扰,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酒文化仍在继续发展,作为酒文化载体的酒器亦以其固有的强势,向世人展示着它不朽的艺术内蕴和辉煌成就,也许这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之魅力所在。

名品介绍

清乾隆铜兽面纹爵

远古的时候,酒刚被发明出来,那时候还没有杯壶等饮酒器具,人们都用双手掬饮。饮酒有了专门的器具,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汉书》的记载:舜祀宗庙,用玉斝。所谓的玉斝,大概就是后来说的专门的酒器。

酒器就其用途来说,可以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饮酒就须酒器,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深植于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心中。所谓白居易说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指酒器,也是指人心。

清乾隆青山石雕兽出戟角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觚为饮酒器,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商代觚与爵是最基本的酒器组合。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觚的形制发生了变化,孔子认为于礼不合,因此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

爵是饮酒用的酒杯。但这种怪怪的酒杯并不实用,故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上消失了。但是,青铜爵是商西周时期高级贵族使用的酒杯,中国表示贵族等级的爵位就是由青铜爵而来。也因为爵是最高等的酒杯,王能够赏赐一件青铜爵,对于贵族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酒器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是世界上酒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陶瓷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在我国古代,酒器是一个造型独特的艺术门类,酒器是酒文化研究、发掘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醒酒器的无忧清洗法


醒酒器的实用盛装部分之上常有较细的收口及瓶颈,这种造型使品酒的客观环境变得靓丽优美,同时也使葡萄酒的香气更好地留在容器内,并与氧气保持有限又恰到好处的接触。

不过,对于收口和脖颈位置通常较细的醒酒器来说,成年人的手通常伸不进去,所以,醒酒器的清理工作需要借助特别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

1.清理醒酒器前需要准备的工具

(1)清洁液,如白醋和水、洗洁精和水、假牙清洁泡腾片和水、小苏打和清水、柠檬汁(2)珠粒物品,如大米、钢制小滚珠、粗盐粒、碎冰(3)消毒剂

(4)瓶刷

2.清理醒酒器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先将醒酒器内的酒液尽可能倒出,再用清水冲洗醒酒器内的残留酒液。

(2)倒入适量清洁液,可适量兑入少许清水。

(3)将珠粒物品倒入醒酒器中。

(4)晃动醒酒器,使洗涤液尽量充分地接触醒酒器内壁。

(5)清洁液浸泡再持续一段时间,并适时进行晃动。

(6)清洁液一旦发生作用,就会溶解器壁内侧的污渍。再用珠粒物品搅动,就能将内壁的顽渍冲下来。

(7)待醒酒器内壁的污渍被清除后,就可以将珠粒物品倒出,再用肥皂水清洗。

(8)用瓶刷刷洗容器的脖颈部位,同时尽可能地刷洗醒酒器底部。

(9)用清水冲洗干净。

(10)醒酒器中装入清水,并加入少量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再清洗。

(11)倒出消毒溶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其他建议

(1)污渍彻底清除前,不要加入消毒剂,因为消毒剂能够去除污渍的颜色,但不能清除污渍,这反而加大了清理工作的难度。(2)如果只是日常的清理工作,只要没有明显的染色,就可用洗碗皂和水简单地清洗,再用常见的粒珠物品搅动即可。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