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库网(jiuku365.com)美酒百科频道的《红酒中文标签需要哪些内容》内容,更多精彩欢迎访问红酒有哪些专题!

大家在购买葡萄酒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进口葡萄酒,为什么瓶身还贴有中文背标?中文背标一定需要吗?对于葡萄酒经销商来说,中文标签是必须的吗?标签上应该标示哪些内容呢?本期小编会为大家答疑解惑。

为什么进口红酒会有中文标签?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很多进口葡萄酒也会自带外文背标,当进口到中国时,还是得再贴上一个中文背标。因此,在很多正规进口葡萄酒上,可以看到两个背标,一个中文的和一个外文的。有时候,因为背标尺寸问题,中文背标会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外文背标。

中文背标有什么作用?

葡萄酒世界可谓纷繁复杂,全球的葡萄酒酒款数不胜数,主要的酿酒葡萄品种也有数百种,各大葡萄酒产国、产区的法律法规不尽相同,葡萄酒的风格、价格等差别甚大。

除了进口食品的相关法规要求外,中文背标对于帮助中国消费者寻找合适自己的酒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真的难以辨别,如果只有外文酒标的话,很多人恐怕会一筹莫展。

中文背标上有哪些信息?

根据《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强制标示内容:即“国家检验检疫局”规定必须显示在中文背标上的内容:

(1)酒名称:应在背标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反映正标中所显示的所有关于此葡萄酒真实内容,酒庄或酒品名+葡萄品种。

(2)配料清单:一般以“原料与辅料:葡萄汁,二氧化硫”的形式呈现。

(3)酒精度:如,13%vol。

(4)生产商名称和地址、进口商的名称和地址。

(5)日期标示:这里所指的日期标示为灌装日期,如图2016年1月18日。

(6)贮存条件:如,室温避光卧放或倒放。(这里不是真正专业教你方法,而是相关政府部门给出的标准)

(7)净含量:标准瓶为750ml。

(8)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强制标示)。

2.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有些进口葡萄酒的背标上还会出现:“保质期:10年”这样的字眼,而有些进口葡萄酒则没有标示保质期。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根据商检局的规定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它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但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

但从专业人士以及相关报道表示,标注保质期的是误区,更容误导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误解。只要在规定的温度,和适合的储存环境下,葡萄酒能长期保质。

3.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即可标可不标示的内容

(1)产品类型:可以标示葡萄酒的类型和含糖量,如“干”、“半干”、“半甜”和“甜型”,或者标示其含糖量。

(2)产品的条形码:也就是对应唯一产品的编号代码,是产区进入超市的时候必须要有条形码。为了让酒品更加正规,有可追溯性,一般要求必须有条形码

(3)二维码:能让消费者在这可以的社会迅速方便的获取产品所有内容。

(4)公司的Logo或标语。

(5)批号。

(6)饮用方法:如有必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饮用量、饮用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推荐采用标示“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等劝说语。

(7)能量和营养元素。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没有中文背标?

1、假冒伪劣的葡萄酒,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进口产品的心理,捏造了进口酒的身份,利用消费者不懂外文的情况来企图蒙混过关。

2、原瓶进口第一步是海关报关检查,查的是正标,看酒本身是否合格。第二步进保税仓库贴背标,然后商检局检验背标。原则上进口酒都必须贴背标然后经商检局检查。不过现实情况下贴一批出来给商检局抽检就行。

部分酒在仓库里可以暂时不贴标,当酒到了各级经销商手上后,经销商可以贴自己的背标,只要标上的内容符合在商检备案就行。因此会出现进口酒是没有帖中文标的。(试想一下,总代理全都帖上自己的背标了,他的下级代理是不是又要撕了再帖自己的呀?)

但是在店里上架零售的进口酒都必须提前贴好背标。所以,一些“不帖中文标就证明是假酒或者渠道有问题”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3、在参加一些酒类展会或者一些新品推广的酒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因为对于这些葡萄酒,不参照一般的进口食品的要求,而是有其它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是参加酒会的一些样品酒或者赠品酒,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4、我们外出旅游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也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通过本文,相信大家可以知道,购买的葡萄酒如果有中文标签,大家不用担心,葡萄酒有中文标签是法律规定,相反如果购买的葡萄酒没有中文标签大家可要警惕了。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进口红酒中文标签有什么内容?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标签?


大家平时在超市购买葡萄酒时,走到进口红酒旁边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是进口葡萄酒,为什么瓶身还贴有中文背标?中文背标一定需要吗?

中文背标  

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背标?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很多进口葡萄酒也会自带外文背标,当进口到中国时,还是得再贴上一个中文背标。因此,在很多正规进口葡萄酒上,可以看到两个背标,一个中文的和一个外文的。有时候,因为背标尺寸问题,中文背标会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外文背标。

中文背标上有哪些信息?

根据《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强制标示内容:即“国家检验检疫局”规定必须显示在中文背标上的内容:

(1)酒名称:应在背标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反映正标中所显示的所有关于此葡萄酒真实内容,酒庄或酒品名+葡萄品种。

(2)配料清单:一般以“原料与辅料:葡萄汁,二氧化硫”的形式呈现。

(3)酒精度:如,13%vol。

(4)生产商名称和地址、进口商的名称和地址。

(5)日期标示:这里所指的日期标示为灌装日期,如图2016年1月18日。

(6)贮存条件:如,室温避光卧放或倒放。(这里不是真正专业教你方法,而是相关政府部门给出的标准)

(7)净含量:标准瓶为750ml。

(8)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强制标示)。

2、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有些进口葡萄酒的背标上还会出现:“保质期:10年”这样的字眼,而有些进口葡萄酒则没有标示保质期。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根据商检局的规定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它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但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

但从专业人士以及相关报道表示,标注保质期的是误区,更容误导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误解。只要在规定的温度,和适合的储存环境下,葡萄酒能长期保质。

3、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即可标可不标示的内容

(1)产品类型:可以标示葡萄酒的类型和含糖量,如“干”、“半干”、“半甜”和“甜型”,或者标示其含糖量。

(2)产品的条形码:也就是对应唯一产品的编号代码,是产区进入超市的时候必须要有条形码。为了让酒品更加正规,有可追溯性,一般要求必须有条形码

(3)二维码:能让消费者在这可以的社会迅速方便的获取产品所有内容。

(4)公司的Logo或标语。

(5)批号。

(6)饮用方法:如有必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饮用量、饮用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推荐采用标示“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等劝说语。

(7)能量和营养元素。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没有中文背标?

1、假冒伪劣的葡萄酒,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进口产品的心理,捏造了进口酒的身份,利用消费者不懂外文的情况来企图蒙混过关。

2、原瓶进口第一步是海关报关检查,查的是正标,看酒本身是否合格。第二步进保税仓库贴背标,然后商检局检验背标。原则上进口酒都必须贴背标然后经商检局检查。不过现实情况下贴一批出来给商检局抽检就行。

部分酒在仓库里可以暂时不贴标,当酒到了各级经销商手上后,经销商可以贴自己的背标,只要标上的内容符合在商检备案就行。因此会出现进口酒是没有帖中文标的。(试想一下,总代理全都帖上自己的背标了,他的下级代理是不是又要撕了再帖自己的呀?)

但是在店里上架零售的进口酒都必须提前贴好背标。所以,一些“不帖中文标就证明是假酒或者渠道有问题”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3、在参加一些酒类展会或者一些新品推广的酒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因为对于这些葡萄酒,不参照一般的进口食品的要求,而是有其它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是参加酒会的一些样品酒或者赠品酒,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4、我们外出旅游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也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通过本文,大家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除了以上特殊情况外,只要是正规进口的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标签可要注意了哦。

进口红酒中文标签上有什么信息?进口红酒为什么有中文标签


很多小伙伴在超市购买红酒时,会发现进口红酒上也贴了中文标签,大家是否为进口红酒上贴了中文标签而疑问重重?相信初识进口红酒的朋友都有这样的顾虑吧啊!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标签,进口红酒的中文标签有什么要求。

进口红酒为什么有中文标签?

事实上,进口葡萄酒乃至一切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流通,按照中国相关法规的要求,均必须贴上中文标签。

质检总局对进口葡萄酒标签有明确要求,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

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质检总局会对标签是否规范、货证是否相符进行查验。根据公告,进口预包装食品无中文标签的以及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格式版面检验结果不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将判定为标签不合格而不允许进口。

进口葡萄酒的中文标签应该有哪些内容?

依照涉及标签要求的葡萄酒类产品三个标准:

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

2.饮料酒分类GB/T17204-2008

3.葡萄酒GB15037-2006

相关部门强制要求进口葡萄酒的标签上出现以下10项内容。

1.酒名称:专有名称、标准名称、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创新名称(标准名称);

2.原料/原料与辅料:加入的水及酒基标注、加工助剂可不标;

3.原产国;

4.代理商、进口商、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5.日期:包装(灌装日期)保质期10%以上酒精度的饮料酒可免标;

6.贮存条件;

7.净含量:体积单位,只有黄酒可用重量单位,有字符高度的要求,与酒名在同一展示面,含独立小包装时标示其净含量时要标数量和件数;

8.酒精度

9.警示用语;

10.葡萄酒类型或含糖量。

另外,标签上若标注葡萄酒的年份、品种、产地,应符合GB15037-2006中3.3、3.4、3.5的定义:

3.3年份葡萄酒,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就含量的80%;

3.4品种葡萄酒,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

3.5产地葡萄酒,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没有中文标签?

根据《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

进出口用作样品、礼品、赠品、展示品等非贸易性的食品,

进口用作免税经营(离岛免税除外)的、使领馆自用的食品,

出口用作使领馆、我国企业驻外人员等自用的食品,

可以申请免予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

另外,只要是参加展会、酒会的样品、展示品葡萄酒,以及赠予经销商等关联组织的礼品或样品葡萄酒,以及使领馆自用的葡萄酒,均可不贴中文背标。

旅客海外购物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均不要求贴中文背标。

从以上内容大家可以知道,进口红酒有中文标签这是国家进口要求,不要因此而怀疑这瓶红酒是不是假货,事实上,大多数市面上的葡萄酒都应该有中文标签哦。

哪些红酒需要醒酒


当你开了一瓶价格很贵的葡萄酒,但怎么都闻不到高大上的香气,一入口又感觉酸涩封闭和奇怪,排除买到假酒的话,很可能就是没有给葡萄酒醒酒。接下来小编教大家葡萄酒醒酒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醒酒?

1、单宁的存在会使得我们喝起来带干涩的不良感觉,所以通过醒酒器,便能让空气里面的氧气加速单宁的氧化,使得新开瓶带涩味的葡萄酒,可以很快地展现出优雅的芳香。

2、醒酒作为过滤的手段一直被人们保存至今,尽管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前都经过了初步过滤,但酒瓶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沉淀物,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陈年的葡萄酒。

3、判断一瓶红酒是否需要醒酒,可以先打开它品尝一下。如果味道很适中且没有酸涩的感觉,则不需要进行醒酒。如果觉得品尝起来仍然很酸涩,则要进行醒酒。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醒酒?

“醒酒”是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让葡萄酒苏醒过来。但既然是苏醒,那么一定是睡着的葡萄酒才需要醒酒,它们往往会表现为果香闭塞,香气无法完全释放,这时就需要氧气来充当“闹钟”来让酒的香气释放、骨架舒展。

此外,一些被生产时被二氧化硫所还原的酒也需要进行醒酒。这类酒中会有一股明显的“臭鸡蛋味”,而通过醒酒将还原物质氧化则可以让酒中的异味挥发出去,散发出原本的酒香。

另外,老酒也常需要用到醒酒器,但此时的目的就并非让它们“醒过来”了,而是由于一些老酒的底部会有少量沉淀,此时将酒倒入醒酒器中只是单纯的换瓶滗出沉淀而已。毕竟经过不断地陈年,在缓慢氧化过程中,它们本身的香气发展得较为寡淡,已经无法通过醒酒散发出更多香气了。

醒酒时间如何控制?

醒酒的时间必须因酒而异。一般来说,一款酒的醒酒时间与它的适宜陈酿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你喝得越早,需要醒酒的时间也越长。但过度醒酒也会对酒带来不好的影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酒液氧化,产生“烂苹果”的氧化味。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自感受它的变化:每隔15分钟品尝一下这款酒,当它散发出明快的果香时,这只雄狮成功被你唤醒了,快去感受它的美妙吧!

哪些葡萄酒需要“醒”?

1、未到成熟期的年轻红酒

醒酒的功能在于让葡萄酒与空气接触,稍微氧化,以去除不好闻的气味,同时让酒变得柔顺一些。

特别是未到成熟期的年轻红酒,先开瓶透气可避免喝时单宁收敛性太强而形成干涩的苦口感。

2、高品质、单宁丰富、酒体强劲的葡萄酒

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那些通常以新鲜的果香为主的,清淡的普通红、白葡萄酒,以及桃红葡萄酒等都无需事先开瓶,只要现开现喝就可以了。

而那些高品质的,单宁含量丰富的、酒体强劲的葡萄酒很可能需要醒酒。

3、白葡萄酒也有可能需要醒酒

很多人认为白葡萄酒不需要醒酒,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那些高品质的、酒体强劲的,经过橡木桶的白葡萄酒就很可能需要醒酒。

例如一些伟大的勃艮第白葡萄酒醒酒后会更开放。

以上就是葡萄酒醒酒的相关内容,大部分红葡萄酒都需要醒酒。通过醒酒可以提高酒的风味。根据葡萄酒的品种和陈酿年限的不同,醒酒时间也不一样。

喝红酒需要哪些器具


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小白来说,想要学习葡萄酒知识,就要从品尝开始,那么该准备哪些葡萄酒装备呢?关于葡萄酒装备,以下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葡萄酒工具。

喝红酒需要哪些工具?

1、醒酒器

葡萄酒在密封的瓶中沉睡多时,为了唤醒沉睡中的“美人”,我们需要借助醒酒器,让老酒中的沉淀得以分离,而新酒则可以更好地呼吸,展现最佳的风采。典型的醒酒器上窄下宽,瓶颈修长的线条相当典雅。底部宽大,最宽处直径超过20cm,让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从而散发酒的香醇。现在市面上还有根据酒的特点和出于艺术效果而设计的形态各异的醒酒器。

醒酒器

2、开瓶器

在开瓶器诞生之前,喜欢喝葡萄酒的法国人通常只会用两种方法打开葡萄酒:一种是将软木塞捅进瓶子里;另-种则是使用利器,快速打碎酒瓶的瓶颈。直到19世纪末,法国南部小镇拉吉奥乐中有人奇思妙想,制作了用来抽出软木塞的开瓶器。典型的开瓶器(海马型开瓶器,又名侍酒师之友)带有为了割开酒瓶封帽的小刀,并附有螺旋锥。开酒时,将螺旋锥旋入木塞,借助旁边的杠杆把木塞拉出。

3、冰桶

温度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根据不同葡萄读时适饮温度,需提前把葡萄酒冰镇,冰桶可以在数分钟内就把葡萄酒的温度降至最佳。冰镇时,为了加速降温,可以把冰和水按1:1的比例混合。在室温(约20%C)时,储存理想的红葡萄酒在冰桶内放置5min,白葡萄酒和粉红葡萄酒放置10min,起泡酒放置15~20min就可以降到理想的品尝温度

4、真空酒塞

葡萄酒一经开启就需要短时间喝完,不像烈酒那样可以再次密封留待下次享用,原因在于空气的氧化。实际上,如果可减少氧气与酒的接触,瓶中剩余葡萄酒的存放时间可以稍有延长。真空酒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通过瓶塞中的抽气泵,将酒瓶中剩余的空气抽出,让开启后未饮完的葡萄酒的保质期延长到7~15天。所以,酒量较差的朋友家中可能需要常备这个延时法宝了。

5、葡萄酒杯

纷繁多样的酒杯大致可分为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甜酒杯、起泡酒杯和杂类葡萄酒杯。每大类中包括了常见的多种杯型。只要与“对”的葡萄酒杯相搭配,葡萄酒本身迷人的风味香气就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醒酒器的材质有哪些?

1、玻璃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玻璃就用来储存和盛放东西。由于不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因此长久以来,玻璃都是制作醒酒器的上好材料。不过过多的雕花或颜色会影响醒酒的视觉体验,因此最常见且最理想的醒酒器通常都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和一个大大的肚子,还有无色透明的玻璃材质和一个用来封口的塞子。

2、水晶

许多高端品牌生产商会采用水晶或铅晶质玻璃来制作醒酒器,当然铅的含量非常少。这种醒酒器除了用来醒酒外,还可作为家庭装饰品,因为它外观优雅,充满艺术色彩,像极了手工艺术品。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商务宴会中使用,水晶醒酒器都能轻松hold住场面。

红酒杯的材质有哪些?

酒杯由切割玻璃、熔融玻璃、吹制玻璃、水晶玻璃和铅玻璃组成。虽然酒杯可以由不同的玻璃材料制成,但是由铅晶体制成的酒杯是最好的,因为它具有高折射率。一般来说,酒杯应该由晶莹剔透的磨砂玻璃制成。在准备酒杯时,应该避免大部分是有色的杯子,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通过杯子看到葡萄酒的颜色。

用铅晶体制作酒杯有许多优点。它们在美学上具有更高的折射率,改变了光线传递给它们的效果,而且它们也更重。

选择哪种酒杯才合适?

1、到底是选用玻璃酒杯还是水晶酒杯,还要看个人需要。不喜欢动手清洗酒杯,就选用普通玻璃酒杯或无铅水晶酒杯。

2、经常打碎东西,就选用普通玻璃酒杯。

3、看重酒杯的品质,就选用手工制作的水晶酒杯。如果家中有孩子或宠物,最好选用价格较低的玻璃酒杯,或不容易碰倒的无杯梗酒杯。

以上就是葡萄酒有关的器具,相信大家对葡萄酒的器具已经多少有了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热爱葡萄酒的朋友们还是先准备一套完整的器具吧。

法国红酒酒标解读,法国红酒酒标上主要有哪些内容?


酒标就是酒的“身份证”,上面显示酒的年龄、级别、酒庄、产地等资讯。了解葡萄酒就从酒标开始吧。今天小编来教大家如何解读葡萄酒,从葡萄酒标签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葡萄酒标常见词汇有哪些?

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法国葡萄酒法律规定:原产地命名控制,简称AOC。

Appellationd’OrigineProtégée和AOC同样意思,简称“AOP”。法国南部地区使用比较多。

Blanc白葡萄酒

Chateau城堡/酒庄

Domaine酒庄,多用于勃艮第、罗纳河谷等产区酒庄

Cavecooperative合作酒厂

Cru葡萄种植区

GrandCru列级酒庄

GrandCruClass法国1855年分级的列级庄园,从一级到五级总共有58家。

PremierCruClasse格拉芙列级酒庄

CruExceptional特中级酒庄

CruBourgeois中产阶级酒庄,简称中级庄

Sec干型葡萄酒,含糖低于等于4g/L

Demisec半干型葡萄酒,多用于香槟或者起泡酒。含糖在4.1~12.0g/L

Doux甜葡萄酒,含糖等于或大于50.1g/L

MisEnBouteille装瓶

Premiercru次于特等葡萄园但优于一般等级的葡萄园

Rouge红葡萄酒

Rose玫瑰红酒

VIN葡萄酒

酒瓶上标签信息主要有哪些?

1.装瓶信息:表明葡萄酒是酒厂、酒庄还是批发商灌装。

2.优质葡萄酒,不具备法律约束词语

3.一般是酒庄建筑图案,家族徽章,地方特色等等。

4.酒庄级别

5.容量,单位ml或者cl都有

6.产区名称

7.酒庄所在地

8.酒庄或酒名:在法国常见以Chateau或Domaine开头

9.葡萄采摘年份

10.酒精度

11.AOC,原产地控制命名

还有其他可能信息:

12.葡萄品种:指酿酒所用的主要葡萄品种。

13.糖分信息:香槟和起泡酒一般会标注出这个信息,表示酒的含糖量。

ExtraBrut(绝干)、Brut(干)、ExtraDry(半干)、Sec(微甜)、Demi-Sec(半甜)、Doux(甜)

法国葡萄酒是如何分级的?

1、法定产区葡萄酒A.O.C.

最高等级的法国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酿酒方法等都受到法律监控。在欧盟制度下对应AOP级别。

AOC标示生产地名的范围愈小,等级愈高。例如Bordeaux大产区下面可细分为MEDOC次产区、GRAVE次产区等,而MEDOC次产区内部又有很多村庄,如MARGAUX村;MARGAUX村包含几个城堡。

2、优良地区餐酒V.D.Q.S

介于地区餐酒和法定地区葡萄酒之间。这类葡萄酒的生产受到法国原产地名称管理委员会的严格控制,在中国市场流通比较少。在欧盟规定下这个级别是取消了。

3、地区餐酒VindePays

简称:VDP,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级而成。其产地必须与标签上所标示的特定产区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认可的葡萄品种。对应欧盟制度下的IGP。

4、日常餐酒VinsdeTable

日常餐酒简称:VDT,等同欧盟规定的VDF

(1)VindeTableFrancais(高级,只混合法国产的葡萄)

(2)MelangedeVinsdedifferentsPaysdeCommunauteEuropeenne(中级,混合欧联诸国生产的葡萄酒)

(3)VinotenuenFranceaPartirdeRaisinsReolten(低级,不限定葡萄品种,在法国国内酿造者)

5、欧盟餐酒VDCE

目前中国市场大量涌入的一种欧盟国家的酒汁在法国进行灌装的一种级别标准。这也是欧盟葡萄酒新规范的等级制度中的最低级别。

以上就是葡萄酒酒标的相关内容,学会葡萄酒酒标的内容,有利于我们在购买葡萄酒时,更清楚了解葡萄酒的信息,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葡萄酒。

红酒条形码有什么内容


大家在购买葡萄酒时,会发现几乎每一瓶葡萄酒的背标都有条码,无论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但也有例外,有些葡萄酒就是没有条码。很多人会用条形码判断葡萄酒的真假,但是这样真的可取吗?一起来看看条形码的奥秘吧。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没有条码?

葡萄酒的条形码主要用于流通环节中的追溯和计价功能。然而,各国葡萄酒酒标法规中并没有强制要求有条形码,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进口葡萄酒都没有条码。

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的法国网站就有相关解释:并不是所有法国生产货品都需要申请条形码。所以说,条形码不是葡萄酒的必备装置。如果你碰到一瓶进口葡萄酒没有条形码,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葡萄酒条形码

条码下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们看条形码是看前面的2-3位,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国家,比如69开头的代表中国大陆,30-37的代表法国等等。

69开头的为中国;30-37是法国;380是保加利亚;400-440是德国;780是智利;93是澳大利亚;80-83是意大利;84是西班牙;00-13是美国加拿大。

根据国际编码组织的管理准则,商品条形码最好以所在销售国的条形码为主,但同时也允许以原生产国条形码为产品条形码。

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也规定,具有合法资质的国外企业,可以在国内申请条码;国内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在境外申请条码。商品条形码代表的不是产品原产地,而是管理商品条码的国家或地区的编码组织。

以一瓶要销售到中国的法国葡萄酒为例,如果要申请条形码,那么它有以下2种选择:

①直接使用葡萄酒原产地法国的条码,条码数字会以3打头,代表法国。

②使用葡萄酒销售所在地中国的条码,条码数字会以69打头。这是国际编码组织准则中认为的“最好”的商品条码使用模式。

所以说,姑且不论进口葡萄酒不要求必须带有条形码,就算有,它跟葡萄酒原产地也没有直接联系。

为什么有些条码无法扫描?

有时候,拿起一瓶进口葡萄酒,对准条形码一嘀,却发现没有任何相关信息,这是什么情况?如果葡萄酒条形码扫不出来,很可能是因为以下2种原因:

①使用的扫码APP不同,收录的商品条码数量也会不同。有的收录的条码多,有的收录的少。世界上的葡萄酒那么多,年产量180亿瓶以上,有哪个APP敢说它有世界上所有葡萄酒的数据?若是一些很小众、很少见的葡萄酒,扫不出来也属正常。

②有些葡萄酒刚进入市场没多久,在销售量很少的情况下,就很少会被扫码APP收录。

很多时候,葡萄酒条形码只能扫出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类的原产地信息,价格则被屏蔽掉了(进口商或出口商和扫码公司协商的结果)。况且“我查查”虚构商品价格的事儿想必大家也听过,扫码APP也不一定可靠。

还是那句话,买酒还是要找信誉良好的经销商或是正规进口商,迷恋条形码是没用的。

通过本文,大家应该都知道用条形码来判断原产地以及识别真假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因为有很多产量少的酒庄根本不会为这些酒去申请条形码,当然名气大如法国的列级庄也不会有条形码。

哪些红酒需要醒酒?醒酒的目的是什么?


当你开了一瓶价格很贵的葡萄酒,但怎么都闻不到高大上的香气,一入口又感觉酸涩封闭和奇怪,排除买到假酒的话,很可能就是没有给葡萄酒醒酒。接下来小编教大家葡萄酒醒酒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醒酒?

1、单宁的存在会使得我们喝起来带干涩的不良感觉,所以通过醒酒器,便能让空气里面的氧气加速单宁的氧化,使得新开瓶带涩味的葡萄酒,可以很快地展现出优雅的芳香。

2、醒酒作为过滤的手段一直被人们保存至今,尽管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前都经过了初步过滤,但酒瓶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沉淀物,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陈年的葡萄酒。

3、判断一瓶红酒是否需要醒酒,可以先打开它品尝一下。如果味道很适中且没有酸涩的感觉,则不需要进行醒酒。如果觉得品尝起来仍然很酸涩,则要进行醒酒。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醒酒?

“醒酒”是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让葡萄酒苏醒过来。但既然是苏醒,那么一定是睡着的葡萄酒才需要醒酒,它们往往会表现为果香闭塞,香气无法完全释放,这时就需要氧气来充当“闹钟”来让酒的香气释放、骨架舒展。

此外,一些被生产时被二氧化硫所还原的酒也需要进行醒酒。这类酒中会有一股明显的“臭鸡蛋味”,而通过醒酒将还原物质氧化则可以让酒中的异味挥发出去,散发出原本的酒香。

另外,老酒也常需要用到醒酒器,但此时的目的就并非让它们“醒过来”了,而是由于一些老酒的底部会有少量沉淀,此时将酒倒入醒酒器中只是单纯的换瓶滗出沉淀而已。毕竟经过不断地陈年,在缓慢氧化过程中,它们本身的香气发展得较为寡淡,已经无法通过醒酒散发出更多香气了。

醒酒时间如何控制?

醒酒的时间必须因酒而异。一般来说,一款酒的醒酒时间与它的适宜陈酿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你喝得越早,需要醒酒的时间也越长。但过度醒酒也会对酒带来不好的影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酒液氧化,产生“烂苹果”的氧化味。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自感受它的变化:每隔15分钟品尝一下这款酒,当它散发出明快的果香时,这只雄狮成功被你唤醒了,快去感受它的美妙吧!

哪些葡萄酒需要“醒”?

1、未到成熟期的年轻红酒

醒酒的功能在于让葡萄酒与空气接触,稍微氧化,以去除不好闻的气味,同时让酒变得柔顺一些。

特别是未到成熟期的年轻红酒,先开瓶透气可避免喝时单宁收敛性太强而形成干涩的苦口感。

2、高品质、单宁丰富、酒体强劲的葡萄酒

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那些通常以新鲜的果香为主的,清淡的普通红、白葡萄酒,以及桃红葡萄酒等都无需事先开瓶,只要现开现喝就可以了。

而那些高品质的,单宁含量丰富的、酒体强劲的葡萄酒很可能需要醒酒。

3、白葡萄酒也有可能需要醒酒

很多人认为白葡萄酒不需要醒酒,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那些高品质的、酒体强劲的,经过橡木桶的白葡萄酒就很可能需要醒酒。

例如一些伟大的勃艮第白葡萄酒醒酒后会更开放。

以上就是葡萄酒醒酒的相关内容,大部分红葡萄酒都需要醒酒。通过醒酒可以提高酒的风味。根据葡萄酒的品种和陈酿年限的不同,醒酒时间也不一样。

喝红酒需要哪些器具?红酒醒酒器和红酒杯有什么材质?


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小白来说,想要学习葡萄酒知识,就要从品尝开始,那么该准备哪些葡萄酒装备呢?关于葡萄酒装备,以下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葡萄酒工具。

喝红酒需要哪些工具?

1、醒酒器

葡萄酒在密封的瓶中沉睡多时,为了唤醒沉睡中的“美人”,我们需要借助醒酒器,让老酒中的沉淀得以分离,而新酒则可以更好地呼吸,展现最佳的风采。典型的醒酒器上窄下宽,瓶颈修长的线条相当典雅。底部宽大,最宽处直径超过20cm,让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从而散发酒的香醇。现在市面上还有根据酒的特点和出于艺术效果而设计的形态各异的醒酒器。

 醒酒器

2、开瓶器

在开瓶器诞生之前,喜欢喝葡萄酒的法国人通常只会用两种方法打开葡萄酒:一种是将软木塞捅进瓶子里;另-种则是使用利器,快速打碎酒瓶的瓶颈。直到19世纪末,法国南部小镇拉吉奥乐中有人奇思妙想,制作了用来抽出软木塞的开瓶器。典型的开瓶器(海马型开瓶器,又名侍酒师之友)带有为了割开酒瓶封帽的小刀,并附有螺旋锥。开酒时,将螺旋锥旋入木塞,借助旁边的杠杆把木塞拉出。

3、冰桶

温度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根据不同葡萄读时适饮温度,需提前把葡萄酒冰镇,冰桶可以在数分钟内就把葡萄酒的温度降至最佳。冰镇时,为了加速降温,可以把冰和水按1:1的比例混合。在室温(约20%C)时,储存理想的红葡萄酒在冰桶内放置5min,白葡萄酒和粉红葡萄酒放置10min,起泡酒放置15~20min就可以降到理想的品尝温度

4、真空酒塞

葡萄酒一经开启就需要短时间喝完,不像烈酒那样可以再次密封留待下次享用,原因在于空气的氧化。实际上,如果可减少氧气与酒的接触,瓶中剩余葡萄酒的存放时间可以稍有延长。真空酒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通过瓶塞中的抽气泵,将酒瓶中剩余的空气抽出,让开启后未饮完的葡萄酒的保质期延长到7~15天。所以,酒量较差的朋友家中可能需要常备这个延时法宝了。

5、葡萄酒杯

纷繁多样的酒杯大致可分为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甜酒杯、起泡酒杯和杂类葡萄酒杯。每大类中包括了常见的多种杯型。只要与“对”的葡萄酒杯相搭配,葡萄酒本身迷人的风味香气就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醒酒器的材质有哪些?

1、玻璃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玻璃就用来储存和盛放东西。由于不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因此长久以来,玻璃都是制作醒酒器的上好材料。不过过多的雕花或颜色会影响醒酒的视觉体验,因此最常见且最理想的醒酒器通常都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和一个大大的肚子,还有无色透明的玻璃材质和一个用来封口的塞子。

2、水晶

许多高端品牌生产商会采用水晶或铅晶质玻璃来制作醒酒器,当然铅的含量非常少。这种醒酒器除了用来醒酒外,还可作为家庭装饰品,因为它外观优雅,充满艺术色彩,像极了手工艺术品。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商务宴会中使用,水晶醒酒器都能轻松hold住场面。

红酒杯的材质有哪些?

酒杯由切割玻璃、熔融玻璃、吹制玻璃、水晶玻璃和铅玻璃组成。虽然酒杯可以由不同的玻璃材料制成,但是由铅晶体制成的酒杯是最好的,因为它具有高折射率。一般来说,酒杯应该由晶莹剔透的磨砂玻璃制成。在准备酒杯时,应该避免大部分是有色的杯子,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通过杯子看到葡萄酒的颜色。

用铅晶体制作酒杯有许多优点。它们在美学上具有更高的折射率,改变了光线传递给它们的效果,而且它们也更重。

选择哪种酒杯才合适?

1、到底是选用玻璃酒杯还是水晶酒杯,还要看个人需要。不喜欢动手清洗酒杯,就选用普通玻璃酒杯或无铅水晶酒杯。

2、经常打碎东西,就选用普通玻璃酒杯。

3、看重酒杯的品质,就选用手工制作的水晶酒杯。如果家中有孩子或宠物,最好选用价格较低的玻璃酒杯,或不容易碰倒的无杯梗酒杯。

以上就是葡萄酒有关的器具,相信大家对葡萄酒的器具已经多少有了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热爱葡萄酒的朋友们还是先准备一套完整的器具吧。

进口红酒为什么背标是中文


经济发展带来消费升级,消费者也对优质进口葡萄酒有更大的需求,一直以来,进口葡萄酒因市场混乱的状态被广大消费者诟病。对于进口葡萄酒,国内消费者是又敬又畏,有的朋友们会发现进口葡萄酒的背面标签是中文,会对此有疑惑,难道是国内的葡萄酒吗?本文小编带大家了解进口葡萄酒背标的相关知识。

进口葡萄酒的正确背标为什么是中文?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背标。进口葡萄酒也属于进口食品,所以必须贴上中文背标。可以说,凡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用于市场流通的进口葡萄酒,都有中文背标。因为进口葡萄酒的标签涉及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很多人对此束手无策,中文背标就成了消费者获取葡萄酒信息的主要方式。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呀。

哪些情况下从国外进入国内的葡萄酒不用贴中文背标呢?你会发现很多参展的酒品,样品葡萄酒,或是某些活动上赠送的葡萄酒,基本上都没有中文背标。这是因为这些进口葡萄酒不是用于销售目的,所以不必贴中文背标。另外,进口用作免税经营的,使领馆自用的,以及旅客海外自己购回的国外葡萄酒,也不要求贴中文背标。

为什么有些进口葡萄酒还会露出外文背标?

国家只规定了进口葡萄酒在市面上销售时必需要有中文背标,但是没有规定必需在哪个环节进行贴标,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有外文背标。

其实,在有了中文背标之后,外文背标的作用也不是特别大,虽然与中文背标的内容有出入,但很多外文背标写的无非是酒庄名、产地、产区、葡萄采摘年份、装瓶信息、生产商、品种、酒精度、容量、是否含有硫化物、酒庄历史、该酒的品鉴记录等。

所以,有些进口商会把自己的中文背标直接发到国外的酒庄那里,让酒庄那边贴上中文背标。这种情况下就是进口葡萄酒没有外文背标,只有中文背标。

有些则会选择在进口葡萄酒出仓库放在店里销售的时候贴上中文背标。因为若进口时在海关出关时全贴上中文背标,需拆箱封箱,浪费人力物力。这时候一般就是背标包括了外文背标和中文背标。有时候外文背标太大了,中文背标设计得没那么大,无法完全覆盖住外文背标,就会露出一部分的外文背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进口商没有把中文背标直接发到国外的酒庄那里,但是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进口葡萄酒只有中文背标。售卖方一般不会花多余的精力去把外文背标撕掉,再贴中文背标。这时多半是因为国外酒庄在出口葡萄酒的时候,压根就没贴背标。其实这很正常,法国波尔多(Bordeaux)很多列级名庄都没有背标。

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需包含哪些内容?

图片描述

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葡萄酒的名称:酒的名称需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

配料:及酿造葡萄酒的原料,一般会写“葡萄汁、二氧化硫”。

酒精度: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后面的单位是vol或abv。

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

灌装日期:即装瓶日期,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

储存条件:如“阴凉避光处保存”。

净含量:标准的装瓶容量是750ml,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特殊的容量。

警示语:如“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孕妇及儿童不宜饮酒”等。

从进口葡萄酒的背标可是看出是真酒假酒吗?

这个并不能下绝对的判断。没有中文背标,只能说葡萄酒的进口渠道可能不正规。而有没有英文背标,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现在很多葡萄酒在包装上标注“进口”,用来促使消费者购买,但是其实葡萄酒在中国发展了很多年,本土的好的葡萄酒质量也是不差的,因此大家要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理念,不要执着于只购买进口葡萄酒。

红酒为啥需要醒


喝过红酒的人都知道红酒在之前的第一个步骤是需要进行醒酒的。因为醒酒可以去除葡萄酒中的一些沉淀物质,从而有利于口感的发挥,让口感变得更好,也更加的能够软化当年,因为有些葡萄酒是一些陈年红酒,所以可以更充分地与氧气进行接触,使它的香气能够得到充分的挥发。那么具体红酒为什么需要醒酒呢?下面小编再给您做一下详细的解答。

1、单宁的存在会使得我们喝起来带干涩的不良感觉,所以通过醒酒器,便能让空气里面的氧气加速单宁的氧化,使得新开瓶带涩味的葡萄酒,可以很快地展现出优雅的芳香。

2、醒酒作为过滤的手段一直被人们保存至今,尽管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前都经过了初步过滤,但酒瓶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沉淀物,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陈年的葡萄酒。

3、判断一瓶红酒是否需要醒酒,可以先打开它品尝一下。如果味道很适中且没有酸涩的感觉,则不需要进行醒酒。如果觉得品尝起来仍然很酸涩,则要进行醒酒。

怎么醒红酒

在使用醒酒器之前要认真地清洗它,它应该是干燥的,没有异味的,干净的。如果您同时使用过滤网的话,也要提前清洗它,保持干净卫生。

对于年轻葡萄酒的醒酒是简单而容易操作的。醒酒的主旨是使酒充分的呼吸,通过氧化作用来柔化葡萄酒,使它更成熟圆润。开酒后,可以直接将酒倒入醒酒器。醒酒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不要用带塞子的醒酒器,要使醒酒器口敞开。

对于有一定年龄的葡萄酒,醒酒的过程要格外慎重与小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柔和的手法。当酒倒入醒酒器后要立刻盖上酒塞。在醒酒之前,葡萄酒应该直立摆放2天左右,使酒中的沉淀物都沉积在瓶底,这样将酒倒入醒酒器时,沉淀物不会一同倒入酒中。对于老酒的醒酒,需要一只蜡烛,放在酒瓶的下方,可以使清楚地观察瓶中沉淀物的位置,防止将沉淀物一起倒入杯中。

综上所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红酒都需要进行醒酒的,一般陈年红酒或者醇厚的红酒都需要进行醒酒,但是一些酒体丰满,单宁厚重的酒是不需要经过行政这一步骤的。一般几十块钱的酒也是不需要醒的,因为他们的红酒中单宁含量降低一般并没有经过成年储存,所以可以直接进行饮用。醒酒的步骤其实非常简单,将清洗的醒酒器呀,去除一定的水渍,然后将葡萄酒倒入醒酒器中,一个小时之后就醒酒成功了。。

饮用山楂酒需要注意哪些?


山楂以及山楂酒不能够和猪肝一起服用,这是因为山楂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猪肝中的微量元素则是非常的丰富,这两种物质一起服用之后就会导致身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大大降低,不利于营养吸收。山楂酒也不能够和一些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一起服用,避免身体吸收维生素C的量减少。平时生活中,黄瓜、南瓜以及胡萝卜等果蔬中都是含有大小不一的维生素C分解酶,这些会直接分解山楂酒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孕妇不适合服用山楂酒,因为山楂酒能够促进女性的子宫收缩,而怀孕之后的女性如果出现收缩的情况则有可能导致流产,所以不适合服用。山楂酒中含有一定的鞣酸,所以千万不能够和海产品一起服用。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海产品中都是含有各种矿物质以及蛋白质,这些和山楂一起服用之后鞣酸会变成鞣酸蛋白,这样身体就会出现人心想吐以及肚子痛还有便秘的情况。山楂酒不能够和维生素k3一起使用,因为这种物质属于止血药,而山楂酒则是具有活血的作用,两种药性相冲。脾胃虚弱的患者不适合多服用山楂酒,除此之外一些患有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疾病、龋齿等患者,最好都不要服用。在服用滋补药品的时候,千万不能够服用山楂酒。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