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葡萄酒在发酵和熟成过程中都会析出沉淀,但也有些葡萄酒几乎从来不会。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质是无害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葡萄酒的质量;不过,如果葡萄酒带有较多的沉淀物,在饮用之前,一般会进行换瓶或者醒酒,以把沉淀物质除去。红葡萄酒在装瓶后出现的沉淀是由单宁和其他固体物质形成的。这些物质可以让葡萄酒获得一定的复杂度,不过在饮用的时候一般会把它们除掉。因为这些沉淀物会让酒喝起来有苦味,令人不悦;另外,它会影响葡萄酒的外观色泽,给人不好的印象。对此,专家解释说,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葡萄酒中的少量沉淀一般不会影响正常饮用,相反,这恰恰是葡萄酒成熟的标志,因为影响葡萄酒口味的不稳定物质已从酒中分离出来,从而使葡萄酒变得更加纯净,酒味结构更加稳定,口感也更加醇厚润滑。在我国新的葡萄酒标准中,对葡萄酒的澄清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装瓶超过1年的葡萄酒允许有少量沉淀。所以,在葡萄酒中发现沉淀时不用担心。为了不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很多葡萄酒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凸起,边缘有一圈小深沟,这是为了让沉淀物落在沟里,不易分散。饮用时应该轻轻倒酒,以免酒瓶底部的沉淀物因摇动而浮起来,影响酒的外观。对一般人而言,说起葡萄酒中的沉淀,脑中想到的都是葡萄酒在瓶子中产生的沉淀。不过,由于只有陈酿时间在8年以上的红葡萄酒才会出现沉淀,因此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其实不需要为这个问题烦恼。如果你要喝一瓶已经陈酿了好几年的葡萄酒,可以先倒一点到杯子里,拿到光源下看看其中是否有沉淀。如果有,最好醒酒后再喝。
一般来说酒液中出现沉淀物的这种现象,多是出现在酒龄较长或者存放时间较久的葡萄酒里。由于沉淀物看起来数量较多且呈晶体状,所以很多人消费者会误认为是酒变质了。那么这些沉淀物到底是什么?出现了沉淀物还能继续饮用吗?
沉淀物的来源
在酿造过程中,果皮、果渣、果梗、死去的酵母菌或者是果肉都有可能形成酒中的沉淀物,不过酒庄在装瓶的时候往往会过滤掉,装瓶过后可能因为受到低温影响,酒中的酒石酸会生成结晶,也就是酒石,沉淀在瓶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里会出现沉淀物,沉淀物一般多出现在酒龄较长或者存放时间较久的红葡萄酒里,白葡萄酒里也不是没有,只是大多数白葡萄酒是即饮型,一般不会因陈年产生沉淀,但是在像德国白葡萄酒、苏玳甜白等陈年型里也有发生沉淀现象。
沉淀物的类型
1.晶体沉淀
酒石是最常见的沉淀物,这是由于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暴露于较低的温度下结晶的结果。这类结晶在温度较低时会缓慢析出,但不会随着温度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来。
2.葡萄果皮沉淀
葡萄酒瓶底出现的黑色小碎屑是葡萄酿制过程中产生的天然的果皮沉淀物,这一般出现在未经过滤的红葡萄酒中,经长期陈年的葡萄酒更易产生此类沉淀
3.酒糟
酒槽(SurLees)一般在法国密斯卡岱(Muscadet)葡萄酒中比较常见。“Lees”一词指的是沉至发酵容器底部的死酵母,而“SurLees”则用来表示葡萄酒表面的沉淀物。
4.蛋白质、酚类物质、不可溶解性物质
在葡萄酒熟成期,酿酒师会加入蛋清来去除葡萄酒中的蛋白质,不过也不能达到百分百的清除,因此,葡萄酒中还有可能带有极少量蛋白质沉淀物。另外,在过滤葡萄酒中,会加入一些可食用的过滤剂,不过有些不可溶解,变成了沉淀物质。
沉淀物的影响
酒瓶中出现沉淀物不仅会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误以为是葡萄酒变质,而且大大影响葡萄酒的外观色泽的澄清度,在饮酒时不方便观察葡萄酒,如果饮到沉淀物必然会对口感产生影响,令人不悦。
沉淀物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也不是酒质变坏的特征。葡萄酒的变质有很多因素,不要仅仅因为看到了沉淀物就判定一瓶酒已经变质。
如果出了沉淀物,可以通过滗酒来去除沉淀物,以便饮用到最佳口感的葡萄酒。
经常酒友们会碰到葡萄酒沉淀的问题,也经常有疑惑,有沉淀的酒还能不能喝?这酒到底有没有坏?由于国内食品安全的种种问题,产生这样的疑惑也是情理之中。葡萄酒沉淀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话题,有些沉淀是不会对酒质有影响,而有些沉淀是对酒质有很大影响,对身体有害的。
葡萄酒沉淀的种类
葡萄酒沉淀的因素有很多,按照机理可分为:微生物因素和物理化学因素。
1、微生物沉淀
微生物沉淀主要是葡萄原料带有大量的杂菌,在发酵和储藏过程中卫生条件差,感染外界杂菌,从而引起沉淀。在发酵过程中,如果 SO2 未加够,或温度控制过高,促进杂菌生长繁殖,也会促进微生物沉淀。微生物沉淀分为细菌沉淀、酵母菌沉淀和霉菌沉淀。
(1)细菌沉淀
引起这类沉淀的细菌主要是醋酸菌和乳酸杆菌。醋酸菌在葡萄酒表面繁殖,分泌黏液状物质,形成灰色或玫瑰色菌膜,形成沉淀。醋酸菌能忍受的最大酒精度是 14-15%(v/v),它能分解酒精产生醋酸和醋酸乙酯等酸败成分,降低葡萄酒感官品质。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乳酸杆菌感染的葡萄酒,常呈现丝状浑浊、凝结成粉状或黏糊状沉淀,有时在底部出现黑色浓黏沉淀,并带有鼠臭味或酸菜味,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2)酵母菌沉淀
葡萄酒在酒厂储藏过程中没有添满,与空气接触一定时间后,葡萄酒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如果在装瓶时,没有处理干净,也会带入瓶中形成沉淀,一般这类情况较少。这类酵母菌有毕氏酵母(Pichia)、汉逊氏酵母(Hansenula)和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等,大量存在于酒厂的表土、墙壁、发酵罐管壁和管道中。
这类酵母菌沉淀与下面所述的酵母菌自溶的蛋白质沉淀有区别,这是活的酵母菌繁殖形成菌丝,聚合而形成的沉淀。而酵母菌自溶沉淀是死酵母分解或混合于酒泥中形成沉淀。酵母菌沉淀一般对酒品质会有一定影响,而酵母菌自溶的蛋白质沉淀对酒品质没有什么影响。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3)霉菌沉淀
一般,霉菌不易在葡萄酒中生长繁殖,但在腐烂葡萄果粒上生长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会分泌大量的氧化酶,使葡萄中的酚类物质氧化成不溶性化合物,最终使葡萄酒表现为暗棕色浑浊沉淀,严重时产生氧化味。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2、物理化学沉淀
葡萄酒除酒精外,还含有甘油、高级醇、芳香物质、色素、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这些物质赋予了葡萄酒滋味,但同时有时也会引起物理化学沉淀。此类沉淀分为:酒石酸沉淀、蛋白质沉淀、色素沉淀、铁破败沉淀和铜破败沉淀。
(1)酒石酸沉淀
此类沉淀是最容易出现的沉淀,通常出现在一些老年份葡萄酒中。葡萄酒中含有大量酒石酸,约占全部有机酸的一半左右,可与酒中的钾离子和钙离子结合形成酒石酸氢钾和酒石酸钙,这 2 种物质溶解度均很低,从而很容易沉淀,表现特征是晶体状沉淀。
酒石酸氢钾溶解度随酒精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而酒石酸钙溶解度也随酒精度高升高而降低,但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通常冬天温度低,析出的结晶沉淀主要是酒石酸氢钾沉淀。
饮用意见:无害,完全可以饮用。
(2)蛋白质沉淀
葡萄酒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葡萄原料,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体的自溶。葡萄酒中蛋白质与单宁结合,可呈现絮凝沉淀,且酒中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也会产生絮状沉淀。在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中,葡萄酒如果蛋白质含量高,可与木塞释放出的单宁结合,形成白色絮状物。有时在高温状态下,葡萄酒蛋白质也会絮凝,产生蛋白沉淀。红葡萄酒由于单宁物质含量高,在陈酿过程中蛋白质与单宁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形成沉淀。
饮用意见:无害,完全可以饮用
(3)色素沉淀
葡萄酒中含有很多色素物质,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在常温下呈溶解状态,而当温度降低时会形成沉淀。在陈年过程中,色素物质会不断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胶体颗粒不断增大,从而产生沉淀。
饮用意见:对酒品质无影响,因为色素物质是葡萄本身物质,可以饮用
(4)铁破败沉淀
葡萄酒中铁离子会与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形成不稳定的可溶性配位化合物,易形成沉淀。葡萄酒中铁离子除了来自葡萄原料,还可能来自发酵和陈酿过程中铁设备和机械接触,以及可能来自过滤澄清过程中使用的胶质。
葡萄酒中铁含量过高,在转罐及装瓶过程中接触空气后氧化为高价铁,易与葡萄酒中单宁或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物质,引起铁破败沉淀。
红葡萄酒中,铁离子与单宁结合形成很薄的红色膜,渐渐变成蓝色沉淀,但被葡萄酒颜色所掩盖,从而表现出黑色。在白葡萄酒中,铁离子与单宁结合,形成铅蓝色沉淀,酒的颜色也变黑。铁离子与磷酸盐结合的沉淀,呈现白色,在低温下容易产生,这种沉淀是可逆的,置于阳光下,浑浊沉淀消失,主要发生在白葡萄酒中。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5)铜破败沉淀
葡萄酒中含有少量的铜,在发酵过程中,绝大部分被还原成硫化亚铜沉淀,并与酵母和酒泥一起被过滤澄清掉。但是如果在葡萄种植时,使用波尔多液防治真菌病害,酿造过程中与有铜成分的机械设备接触,就会使葡萄酒中铜离子含量高。葡萄酒在厌氧环境下,铜与酒中游离亚硫酸反正,形成红棕色的硫化铜沉淀。这类沉淀主要在瓶内发生,尤其在装瓶后暴露在阳光或储藏温度较高时更容易发生。
饮用意见:不建议饮用
(6)果皮沉淀
有些酒庄或酒厂为了保留葡萄酒最大的风味物质,在装瓶时,只是简单过滤处理。这类葡萄酒常会出现果皮沉淀,主要出现在红葡萄酒中。
饮用意见:果皮不会影响葡萄酒品质,可以饮用
碰到葡萄酒沉淀,如何处理?
如果碰到葡萄酒沉淀,先依据上述表格简单确认是哪类沉淀,如果是微生物沉淀,那说明这款酒已经不太合适饮用了,当然微生物感染的葡萄酒概率比较低,毕竟现在国内外酿酒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如果是物理化学沉淀,确认是不是铜铁破败沉淀,如果不是,只是常见的酒石酸、蛋白质、色素及果皮沉淀,不要担心,只需一个步骤:醒酒,就“药到病除”。
(1)在确定要饮用哪一瓶葡萄酒之前,应该保持其酒瓶处于直立状态。十五年以上的葡萄酒至少应该保持直立一周;
(2)醒酒前需准备好醒酒器、漏斗、滤布和一个光源;
(3)开瓶时,不要摇晃或者转动酒瓶,开瓶之后要透过光源观察瓶底,确定沉淀物并未污染上方液体;
(4)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与酒瓶成 90 度,开始换瓶时要慢慢倾斜酒瓶,缓缓地将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
(5)注意要将瓶中最后有沉淀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确保醒酒器中无沉淀。
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同品类的葡萄酒都可能在瓶中出现沉淀,这些沉淀是如何产生的?对饮用者的健康和酒的风味会不会产生影响?和酒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在购买或拿出一瓶存放了一定时间的葡萄酒时,有时会发现酒瓶中有一些结晶状的沉淀物。这个时候,我们不免会怀疑和担心这瓶酒的质量是否出了问题,否则这些“沉淀物”从何而来?其实,葡萄酒中有沉淀物并不一定意味着酒变质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酒中出现沉淀呢?
酒中的沉淀是何物?
葡萄酒中的沉淀物主要有胶质体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胶质体一般会在葡萄酒陈放几年后产生,组成的物质通常为天然色素、多糖物质和蛋白质;而酒石酸则来自葡萄本身,是水果当中的天然成分,在低温状态下会形成结晶。除此之外,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质还可能有酒泥(Lees)、果皮、果梗或者过滤不充分的小颗粒。
酒石酸是什么呢?它是葡萄中存在的有机酸,是葡萄酒酸度的重要来源,也是葡萄酒风味的来源之一。在低于-5°C的温度下,酒石酸很容易形成结晶。所有种类的葡萄酒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沉淀,如果沉淀量较多,通常还会整片整片地聚在一起。
新酿的葡萄酒,静置一段时间,酒中的沉淀会慢慢沉积到瓶底。如果条件允许,将酒放在零下5度的环境中7天左右,让酒酸石也一起沉淀下来,可以加快沉淀速度。之后采用虹吸法,把上层清澈的酒液吸到干净的桶中。如此倒桶两次左右,基本上酒酒会很清澈了。注意倒桶过程要尽快处理完,以免酒液接触空间的时间太长被氧化。
在陈年一定年限的红葡萄酒里,一般会出现薄片状的暗色沉淀物,有些甚至份量不少。这些沉淀物主要由单宁以及因年代久远而凝集的色素构成。不过这类沉淀也不是老酒独有的,一些饱满浓郁型的红葡萄酒,比如炎热年份的波尔多(Bordeaux),一些新世界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等也可能会出现这类沉淀。
葡萄酒中有沉淀物意味着变质了吗?
陈年的葡萄酒中有沉淀,是正常现象,也是陈年老酒的特征。这种在陈年过程中由单宁与色素结合产生的沉淀物,我们不必担心有何不妥。大家最常见的沉淀物是酒石,这是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的产物。这类结晶在温度较低时会缓慢析出,但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来。而新酒一般很少有沉淀物,但是也有个别例外。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果皮果梗残渣、果皮携带物、死去的酵母菌或者是果肉沉淀,往往会在装瓶之前被酒庄过滤掉。
但无论是上述哪种沉淀,都不会损害人的健康和酒的风味及品质,顶多会影响一点口感体验以及葡萄酒在杯中的观赏性。只有当沉淀物呈絮状漂浮在酒中、酒液浑浊的时候你才需要担心,因为出现这种沉淀物意味着葡萄酒很可能变质了。
许多酒庄为了避免酒石存在,害怕影响酒的外观,会进行多次过滤处理后再装瓶,但同时,酒体一些原有的flavor(口感)和aroma(香味)也会被过滤掉。在欧洲,人们普遍接受酒石的存在,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看到酒石是件好事,因为这代表了一个酿酒师对自己酒品质的负责态度,不因外观上的表象去做一些伤害酒品质的行为。但是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对葡萄酒认知相对较弱的地方,顾客却对酒石十分忌讳。
酒中有沉淀,怎么办?
虽说沉淀对葡萄酒的品质和饮用者的健康无害,但毕竟颜值不高,同时也会影响品鉴感受,所以大多时候我们还是会选择除去沉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处理酒中的沉淀呢?
1. 将酒瓶直立放于清凉处,让杂质缓慢沉淀至瓶底,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提前一天就把要喝的“老酒”竖起来。
2. 尽量选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开启瓶塞,可以考虑使用双片老酒开瓶器(又叫Ah-So开瓶器),以免老酒脆弱的塞子被普通开瓶器弄断。
3. 将葡萄酒从瓶中缓缓倒入干净的容器(通常是细口的醒酒器)中。这个过程需在光源下进行,一手拿酒瓶,另一只手拿着醒酒器,缓慢倒之,直至看到瓶颈处有沉淀出现,便停止倒酒。
除此之外,在珍藏老酒的时候,我们应采取恰当的储存方式且注意葡萄酒的适饮时间,因为与年轻的葡萄酒相比,老酒在氧气的作用下要脆弱得多,一不小心就可能错过其香气和风味最美好、复杂的时段。
葡萄酒中的酒糟、酒石酸盐、酚类物质存在于葡萄酒中对葡萄酒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特别是在陈年能力长的葡萄酒中,这些沉淀物质有利于发展出更加复杂、具有个性化的香气。另外,不少酿酒师认为,如果去除葡萄酒中的沉淀,要使用很多对于葡萄酒来说特别暴力的澄清与过滤手段,这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因此不过滤沉淀,可以酿造出更加自然与优质的葡萄酒。
沉淀物质的类型:
1)晶体沉淀
2)酒糟
3)葡萄果皮沉淀
4)蛋白质、酚类物质、过滤时使用的不可溶解性物质
沉淀物与品质的关系:那有沉淀的葡萄酒到底是好酒还是有缺陷的葡萄酒。这不能一概而论。葡萄酒中的酒糟、酚类物质存在于葡萄酒中会对葡萄酒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特别是在陈年能力长的葡萄酒中,这些沉淀物质有利于发展处更加复杂的香气,更加具有个性,也更加自然,因此沉淀常常出现在不少品质不错的葡萄酒中。但是,如果有些沉淀,如酒糟,处理不当,葡萄酒可能发展出一些不好的风味,这就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按酒的颜色分为:
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2、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3、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酒色为淡红、桃红、橘红或玫瑰色。凡色泽过深或过浅均不符合桃红葡萄酒的要求。这一类葡萄酒在风味上具有新鲜感和明显的果香,含单宁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诺、佳利酿、法国蓝等品种都适合酿制桃红葡萄酒。
按酿造方法分为:
1、天然葡萄酒:完全采用葡萄原料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分和酒精,选用提高原料含糖量的方法来提高成品酒精含量及控制残余糖量。
2、加强葡萄酒:发酵成原酒后用添加白兰地或脱臭酒精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含量,叫加强干葡萄酒。既加白兰地或酒精,又加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和糖度的叫加强甜葡萄酒,我国叫浓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芳香植物,再经调配制成,属于开胃型葡萄酒,如味美思、丁香葡萄酒、桂花陈酒;或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药材,精心调配而成,属于滋补型葡萄酒,如人参葡萄酒。
4、葡萄蒸馏酒:采用优良品种葡萄原酒蒸馏,或发酵后经压榨的葡萄皮渣蒸馏,或由葡萄浆经葡萄汁分离机分离得的皮渣加糖水发酵后蒸馏而得。一般再经细心调配的叫白兰地,不经调配的叫葡萄烧酒。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葡萄酒有沉淀很正常!》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