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汾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汾酒文化景区游玩攻略》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汾酒文化景区,位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文化旅游是依托盛产汾酒、竹叶青酒的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集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主要有汾酒博物馆、复古生产线、现代化汾酒酿造车间、陈年酒库、万吨酒海、醉仙楼和汾酒工业园林,再现了汾酒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生产过程。

复古生产线:在汾酒酿造工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为切实保护并有效传承汾酒传统酿造技艺,我们在新博物馆的东院建立了一个仿明清时期的汾酒作坊,全部生产工艺及工用具恢复明清时期的手工操作。

汾酒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是我国同类企业中建馆较早、馆藏较丰富的专题博物馆之一。2007年10月,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汾酒博物馆新馆扩建竣工。新馆全面展示了汾酒40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以“传承国宝,清香久远”为宗旨,将汾酒的“千年历史、千年业绩、千年古韵、千年壮歌、千年丰碑、千年奇迹、千年文化、千年贡献”以实物、模型、书画、电子动画等方式展示出来。

关于“汾酒文化景区游玩攻略”就介绍到这里,汾酒文化景区高度浓缩了汾酒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足迹,是对酒文化的权威诠释和佐证,彰显了一个高品质、高定位、高水平的汾酒文化历史长廊。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酒文化


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是真实的写照。不仅如此,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生在世,较乐处莫过于一醉也。任你山穷水也尽,任你柳暗花不明,只要有美酒醍醐灌顶而下,顺势直入心脾深处,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不仅诗如此,在绘画和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活泼万端。像“酒不醉,不能画”的黄公望、书圣王曦之挥毫而作《兰亭序》也是酒后的杰作,画家郑板桥、草圣张旭也都是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广东酒文化


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
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的沉沦到深渊的较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浑然一体,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前列“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道家酒文化


道教在民族文化中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它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道教与酒文化的关系,也大致如此。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道家酒文化吧。
相关推荐:白酒文化有哪些?


早在道教形成之前,远古酒文化就已经非常发达了,以致有商纣王耽于酒色而丧国之说。我国远古神祀宗教深深浸染了浓厚的酒文化特色。远古神祀宗教不但不禁酒,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现在出士的殷代古墓随葬品中多有酒具,也是这种事实的照。早期道教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并不一概忌酒,至于是否仍然以酒作为祭品,还有待考证。不过道教沿用了祭酒的称号,用来称呼神职。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五斗米道沿用此名,说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职能与原来的祭酒有相通之处。后来,道士的称谓有了很大的变化,祭酒只成对道士神阶的称谓之一,如道教经书《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说:“所以称为道士者,以其务营常道故也.”并指出道士有天真道士


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六阶。
道教戒律是约束道士的言行,不使陷入邪恶的条规。早期的道教戒律并无不饮酒的条规。现存较早的道教戒律五斗米道《老君想尔戒》,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
金代全真道出,丘处机始创传戒制度,入道者必须受戒才能成道士。明末清初王常月创全真丛林,全真道龙门派声势大振,该教的《初真戒律》、《中极戒》、《天仙大戒》等合称“三堂大戒”,多达数百条,其中大量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对生活各方面均作出规定。这些教规中有明确的不许饮酒的戒律。此时的一些教内文献,还明确了违犯这些教规的惩罚办法,例如《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便作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的规定。


道教历代仙真、历史人物中也多有与酒有不解之缘者。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八仙故事较初即与酒有关。八仙之名从晋代即有,人们对可集在一起的八位名流都可称为八仙。在唐代,人们盛称的八仙,在名义上乃因共好酒而成挚友的八位士大夫,是指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新唐书卷二百二·李白传》把他们叫做“酒八仙人”。他们的酒友诗谊已成为千古佳话,杜甫《饮中八仙歌》更是哙炙人口:“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至于今天较流行的八仙说法,是信道之士在此基础上历代不断编撰,直到明朝才确定下来的。
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说的八仙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即是现在人们所谓的八仙。在道教仙真中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者。
道教对普通教徒虽然并不严格戒酒,但是坚决反对酗酒。道教重要经典《太平轻·丁部》对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
①酿酒浪费粮食“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
②损害身体健康。“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
③影响正常工作。酒醉之后“买卖失职”,“或早到市,反宜乃归”。
④危害家庭。因酗酒“或孤独因以绝嗣,或结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孙”。
⑤影响社会乃至天地气。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


总之,酒的害处是很多的,“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该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办法是鞭笞和贬降:“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各随其酒斛为谪。对作酒、卖酒者,则罚以修城郭道路官舍:“酒家亦然,皆使修城郭道路官舍,所以谪修城郭道路官舍,为大土功也”。因为酒属水,建筑属土,以土治水,以补其过:“土乃胜水,以厌固绝灭,令水不过度伤阳也。”“修道路,取兴大道,以类相占,渐置太平。”当然,对远行的“千里之客”,或家有老人、病人“药、酒可通”者,或“祠祀神灵”者用酒是不在受罚之列的。

福建酒文化


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福建是酒的故乡,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福建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福建酒的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福建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福建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福建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福建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较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福建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福建,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浑然一体,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福建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福建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福建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前列“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福建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重庆酒文化


春节了,说说酒文化,应个景儿。重庆的酒文化别具特色,从战时陪都说起就已名声久远。

那时市场上供应的散装白酒,质优量大价廉,大概因为喝这种酒的人绝大多数是“干人”(重庆方言,即穷人)的缘故吧,市井称呼就叫“干酒”、“干老二”。尤其是在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沿江两岸,冷酒馆店是星罗棋布,生意十分兴隆。所谓“冷酒馆店”,顾名思义就是不烧火的小馆、小店甚至小摊,只有酒坛或酒缸一个,简易木桌一两张,三尺长凳四五条,能容顾客七八人而已。酒是冷的,盛酒用碗不用杯,下酒菜也是冷的,常见的不过是沙炒豌豆、胡豆和水煮花生之类。顾客落座,喊声“单碗”,大约二两,酒量大的,就要“双碗”。店主打酒是用竹提,有“快打酱油慢打酒”的说法,这分量的多少就掌握在打酒者手提的快慢上。每当船靠码头,上船下船人声鼎沸,篙声水声混成一片。探听上游下游新闻的,投亲靠友问路转车的,交流土产商品行情的,加上船上客货运管事、水手纤夫和码头搬运工等等所谓“三教九流”的人,把坡上坎下、街头巷尾的冷酒馆店挤得满满的,重庆方言叫“打拥堂”。

特别要提到的是当年我国各地的文艺界人士来渝多在北碚居住。这些作家、画家、诗人、演员日常对“北碚豆花土沱酒”甚是喜爱。这土沱盛产糯高粱,红似珊瑚、亮如珍珠、颗颗饱满、皮薄肉厚,是上等的酿酒原料。酒厂依山傍水,土质温润,工艺考究,取九龙山泉,酒质自然上乘。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重庆举办雾季艺术节时,曾专门邀请来渝的部分老艺术家重温“北碚豆花土沱酒”,知名书法家李天马在1943年曾与于右任、沈尹默、张大千、郭沫若、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一起在大后方举办《癸未书画展览会》,他故地重游,老酒重饮,感慨万端,当即握笔把本市老诗人牛翁吟酒的两行诗“蜀中自古多名酒,渝北佳酿素盛名”写在宣纸上。返回上海后,他还专门寄来“刘伶逸韵”中堂一幅和酒名若干,信中写到“义务挥毫,不受润笔”,其真性情如风扑面。

重庆酒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底蕴丰厚。这不仅因为酿酒时优选原料、工艺独到,更因为其吸引了不同地方的人们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其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也许,重庆酒文化本身就似一壶老酒,其中的馥郁香醇需要人们慢慢品味。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