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与葡萄酒专题。这篇关于《葡萄酒知识:认识葡萄酒的腿与泪》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你看这支葡萄酒的腿(Leg)这么长,我看肯定是级数酒庄的好酒!

但老实说,不懂装懂,比装土豪还要糟,对着红酒的腿(Leg)与泪(Tear)喊著是好酒,则是糟上加糟!

当摇晃酒杯时,会发现部分酒液沿着杯壁往下滴,貌似美女的美腿一般.于是就就称呼为腿(Leg),也有人称为红酒之泪,更是唯美,但若要切确分,由上往下流的那条才称为Leg。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用Leg来解读一支酒.甚至以为能代表葡萄酒的水准。

Leg往下流的速度与浓稠度,实际上与酒精有最大的关联。酒精度越高,酒就越浓稠,相对地,腿沾附在杯壁的时间也越久,因此我们能借着观察Leg来判断酒精度,但与酒的品质一点关联都没有。虽然目前市场对红酒的口味以浓厚、多层次为主,往往酒精的百分比会比较高些,杯壁的腿的现象也就越明显.但如果认为腿等于酒的品质,万万不可!

之后再看到有人指着Leg说这是好酒,就别再相信他了。葡萄酒的世界不但广大,还带点主观,在饮用后都很难判断酒的品质,又如何光从Leg判断酒的好坏?

还是好好享受葡萄酒吧!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酒腿与葡萄酒的品质有何关系


什么是酒腿呢?酒腿是指当你适当摇晃或者倾斜了杯子之后,酒液顺着杯壁流下形成的一道道水印。酒腿也被称为酒泪,这个名字似乎更贴切,因为关于酒腿或者酒泪的一大堆胡言乱语足以让一个真正的葡萄酒爱好者泪流满面了。葡萄酒的酒腿能否作为判断酒的品质的关键?有的人认为酒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释酒腿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问题。

酒腿只是表明这款酒的酒精度比较高。酒精度越高,酒腿越明显,尤其是12度以上的葡萄酒。但是想要通过酒腿来判断酒精度就有点撞运气的意味了,因为酒腿的明显程度跟酒杯所用材质、清洗方式、杯面是否清洁等都有关系。

因此,如果你对于一款高品质葡萄酒的判断标准是它的酒精度,那么酒腿可以作为你的一个判断指标。但葡萄酒品质是香气、酒体和结构各方面综合的体现,只观察酒腿是不能判断一款酒的品质的。

葡萄酒的酒泪——挂杯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香气的释放。

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winetears(酒泪)或winelegs(酒腿),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挂杯的成因

具体到葡萄酒,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

另外,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糖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到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残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缓慢。

不要被酒泪误导

根据马兰哥尼效应的物理学解释,酒泪的密度、流动速度和持续时间,也许只能去判断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不能去判断酒质的高低。比如一杯酒精含量达14%的加州增芳德,酒泪密度肯定超过酒精含量只有12.5%的勃艮第黑皮诺,但你能认为那杯加州增芳德的品质高于勃艮第黑皮诺吗?

归根结底,酒质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是取决于酒精、残糖、甘油、单宁、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取决于香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性、余韵的持续性。正因为如此,酒泪的多少从来就不在酒评家的评分范围。

其实,我们旋转酒杯的原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让酒液旋转起来,加快香气的释放。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迅速把鼻子深入杯口去捕捉香气,更不要因为酒泪而对这杯葡萄酒产生误导。

当然,酒泪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去帮助我们判断产地、年份和发酵工艺等,比如一杯酒泪特别密集的红葡萄酒,也许意味着:产自温暖南边?气候炎热的年份?经过低温发酵?

葡萄酒知识:正确认识加糖和酸化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加糖(Chaptalization)和酸化(Acidification)是两种酿酒工艺,都需要往葡萄酒中加入添加剂,以纠正酿酒过程出现的问题。然而,它们却因为添加剂而引来争议和误解。事实上,加糖和酸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科学合理的使用可以解决酿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升酒液的感官品质(风味和香气等)、稳定性以及陈年潜力。

一、什么是加糖?

当葡萄中的糖分不足以支撑酒精发酵时,人们便往葡萄汁中加糖,以延长发酵,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这就是加糖。例如,在法国勃艮第(Burgundy),霞多丽(Chardonnay)白葡萄酒的酒精度必须达到10.5%以上。如果采收后的霞多丽糖分不足而使葡萄酒酒精度偏低的话,那么酒庄就可通过加糖来达到这个要求了。有些人会担心,加糖会使酒液变甜。事实上,在酿酒过程中,加糖只是给予酒泥能量,促使其转化成酒精而已,不会增加酒液的甜度。

由于寒冷地区葡萄酸度过高而糖分不足,所以加糖这种方法在这些地区比较常见。目前,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和纽西兰等国是允许酒庄往葡萄汁中加糖的,但对添加的糖分剂量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在阿根廷、澳州、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加糖则是违法行为。

二、什么是酸化?

酸度是评判葡萄酒平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葡萄酒本身的酸度不够时,酿酒师就会选择往葡萄酒中添加苹果酸(MalicAcid)、酒石酸(TartaricAcid)或乳酸(LacticAcid),以提升葡萄酒的酸度,这就是酸化。这种方法通常是在葡萄过于成熟而酸度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若葡萄酸度过低,会导致葡萄酒酒体不稳,并迅速出现异味和变质,因此,往葡萄酒中加酸能稳定葡萄酒酒体。

酸化这种方法在炎热地区比较常用,例如阿根廷、澳大利亚、加州(California)、华盛顿州(Washington)、意大利和南非等地区,但在法国北部(NorthernFrance)、德国、俄勒冈州(Oregon)和新西兰等地区,酸化是不被允许的。

三、你能判断出一款酒是否加糖了或者酸化了吗?

因为加糖只能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度,所以我们很难察觉一款酒是否加糖了。据说,一款加了糖的酒一般复杂度不足,且尝起来酸度过高。这个说法是否准确还不清楚,有待考究,但我们可以用做参考。

同样地,虽然酸化不容易被察觉,但我们可以从品鉴中发现其痕迹。加了酸的葡萄酒通常平衡性不佳,口感如喝完汽水后一样带有刺痛感,余味中一直带有甜馅饼的味道(像糖果)。

四、加糖和酸化对酒的品质有影响吗?

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加糖或酸化是可以被接受的,有助于提高酒液的感官品质(风味和香气等)、稳定性以及陈年潜力。但如果你追求高品质的话,加糖和酸化则会促使你更加慎重地判断一款酒的品质以及其年份。

当一款葡萄酒使用了加糖或者酸化,我们只能知道其在酿酒过程中技术出现了某些问题或者葡萄本身糖分不足或者酸度过低,而不能去说明这款酒存在缺陷,因为合理地加糖或者酸化正好解决了葡萄酒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其品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判断一款酒是否加糖了或者酸化了会比较难,我们能做的也许是在品评一款酒之前想一想这些添加剂存在的必要性。

若试验失败,意味着此酒庄当年的利润很少甚至没有,这是许多酒庄所承受不起的。相反,城市酒庄通常购买或种植小批量的葡萄,因此有更多的自由来尝试酿制新款葡萄酒。即使一项酿酒技术无效,酒庄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试验意味着产生新的葡萄酒风格,并且为其它酿酒师探索了新的可能性,最终也许世界各地都能出产高品质的葡萄酒。城市酒庄可谓是葡萄酒世界的实验室。

拆穿一下葡萄酒迷人的“酒腿”的谎言


我想大家在生活中肯定见过鸡腿,吃过火腿,垫过桌子腿,并且埋怨过自己的粗腿吧。可是你听说过葡萄酒也有腿吗?

葡萄酒不但有腿,而且还凭着这条迷人的大长腿骗了大家好多年。

如果你还蒙在鼓里的话,今天就带大家涨涨新姿势,拆穿一下葡萄酒迷人的酒腿的谎言。

根据江湖传言葡萄酒的品质有这么几项检验标准:

1.年份越久是好酒!

2.放得越久越珍贵!

3.有酒腿的就是好酒!

前两个大家被忽悠了好多年还比较容易理解,不能理解的是第三个看似专业的理论实则也是瞎扯!

从前酿酒技术不成熟大家会通过酒腿鉴别所谓的好酒,这种情况就好像是我们在吃不饱的年代突然看到个胖子!

但是通过酿酒的技术不断改良,酒腿已不能作为衡量酒质的标准。就比如现在大家再次看到个胖子...

小鹿就常常会碰见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夸张地晃杯,然后装腔作势地予以评论:看看这酒腿,简直无可挑剔,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高品质的葡萄酒。

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酒腿好像也就慢慢成为这种自诩型葡萄酒行家最常挂在嘴边的术语了。(原谅小鹿在此想翻个白眼)

1.什么是酒腿

酒腿,又称酒泪、酒脚和挂杯。

斟好酒后,轻轻摇晃,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转圈流动,停下来,酒液回流,这并不是酒腿。稍微等会儿,就会看到摇晃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略为鼓起的水迹,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一条条小河,看起来就像长长的细腿,这才是酒腿。细细的、长长的,人们将它形容为酒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2.酒腿是怎么形成的

酒腿的形成涉及四个要素,分别是:酒精、蒸发、水和表面张力。

当酒液在杯壁上铺满,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大,蒸发作用加强,而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它首先蒸发,于是形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酒精蒸发,水的浓度增高,表面张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处便累积形成一个拱起。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终取胜破坏了水面的张力,酒液下滑释放出酒腿,也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酒腿现象。酒腿其实是酒精和水的一场交战。

3.关于酒腿的谎言

现在,葡萄酒行业内有很多人都喜欢将酒腿与葡萄酒的酒体、风格、品质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酒腿越多、越密、越粗、越长、越持久,就代表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酒精、甘油或是糖分。

虽然我也很想天真的相信酒腿可以代表葡萄酒的酒体和质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酒腿的存在是由于葡萄酒中存在着大量的酒精,而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更快,所以酒精会聚集到酒液上方。

当酒液由于重力作用而开始向下流动时,酒精便会短暂地停留在杯壁上,也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酒腿现象。其实,酒腿的各种表现与表面张力有关,所以酒杯所用材质、清洗方式、杯面是否清洁等,都会影响到酒腿的具体表现。

酒腿,实际上只能作为一个衡量葡萄酒酒精含量的指标,尚不足以用来衡量葡萄酒的酒体、甜度及口感,更不能用来衡量葡萄酒的品质。

如果下次还有人要告诉你某款酒的酒腿表现得如何如何好,那这可能就是位假行家了。

酒泪能否作为葡萄酒好坏的判断标准


红酒是浪漫的一种象征,轻摇酒杯,深红色的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旋转。停下之时,酒液沿着杯壁呈弧形回流到杯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挂杯”,又称“情人眼泪”!

诱人的色彩、清醇的酒香;绵长的回味、婉转的情思;还有那线条优美的酒杯、以及优雅晃动的液体……这样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大部分女性,浪漫情怀油然而生,品尝红酒总是能营造出这种浪漫的气氛。轻摇酒杯,酒液会沿着杯壁以弧形沿着杯壁,流回到杯中,形成“酒泪”,如情人的眼泪。

事实上,酒泪形成的原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在摇杯后,酒液在酒杯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膜。而由于液体薄膜中的酒精因为极易挥发,因此当液体薄膜中的酒精挥发后,这一液体表面的张力就会失衡,而为了重新达到平衡,液体分子间牵引力就会致使液面出现股状的液体往下流,好似眼泪。简而言之,这是酒精的挥发造成了酒泪的出现。

那么,酒泪是否能作为葡萄酒好坏的判断标准呢?总体而言,好酒的挂杯度一般比较高——好酒是会哭;但是挂杯度高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对于酒泪流得快与慢是否能反映葡萄酒品质的劣或优?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之,因为酒泪的流速主要反映的是葡萄酒粘性的高低,酒泪流得越慢说明葡萄酒的粘性越高,酒精、糖分等含量也会相对高而已。因此,酒泪不是用来判断的葡萄酒优劣的唯一标准,还应该结合多个方面进而判断。

认识葡萄酒各要素


构成葡萄酒结构的要素有单宁、酸、糖分和酒精等,这些要素的含量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那么,这些要素分别是什么,在葡萄酒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彼此之间的平衡与否会明显地影响葡萄酒的口感,本文将一一讲述。

1.单宁

在饮用一款葡萄酒时,总能听到这款酒单宁强劲、这款酒单宁如同天鹅绒般柔软等这样的话语。那么,单宁是到底指什么,它在葡萄酒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

单宁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许多植物的种子、树皮和果皮等都能找到单宁。葡萄、茶叶、坚果、黑巧克力和肉桂等就含有丰富的单宁。单宁味道苦涩,但闻不到,也看不见,需通过味觉去感受。单宁会使舌头中间感受到微苦,口腔前段感受到干涩。

单宁具有可溶性。一般而言,白葡萄酒是不含或者含有极少的单宁,而红葡萄酒则富含单宁。红葡萄酒中的单宁通常是在发酵过程中,主要通过浸泡葡萄皮萃取而来。与酒液浸泡的时间越长,接触的面积越大,单宁含量越多。此外,用橡木桶发酵或者陈酿的过程中,葡萄酒也会萃取部分来自橡木的单宁。

适度的单宁可以给葡萄酒增添口感的复杂度,并支撑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高单宁的葡萄酒酒体会更加饱满,口感会更加浓稠,陈年潜力也更胜一筹。以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丹魄(Tempranillo)以及内比奥罗(Nebbiolo)等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就含有较高的单宁。然而这些高单宁的葡萄酒需要陈年一定的时间,等待单宁被柔化才能有好的饮用体验,否则,葡萄酒的口感会显得干涩,令口腔产生不愉悦的褶皱感。高单宁酒可选择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来搭配佐餐。

2.酸

和单宁一样,葡萄酒中的酸味主要来源于葡萄果实本身。葡萄酒的酸有许多种,最为主要的便是酒石酸(TartaricAcid)、苹果酸(MalicAcid)和柠檬酸(CitricAcid)。其中酒石酸含量最高,是葡萄酒酸味的主要来源,而柠檬酸则较为少量甚至没有。

由于受到品种特性和气候的影响,红葡萄酒中的酸度没有白葡萄酒这么显著。一般来说,气候冷凉的地方出产的葡萄酸度较高,而热量充足的地方葡萄则积累的糖分较高,而酸度较低,相应地,其酿造而成的葡萄酒也会呈现出与之对应的酸度水平。勃艮第(Burgundy)出产的霞多丽(Chardonnay)便是高酸的代表。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酸度的高低还受到酿造工艺的影响。比如为了实现口感的平衡,几乎所有的红葡萄酒都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这是一个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柔化酸度,增添奶油的风味,使得酒的口感更加圆润。

葡萄酒中的酸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酸度也是支撑陈年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酸的葡萄酒一般都有一定的陈年潜力。此外,酸度还可以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并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鲜葡萄酒的作用。然而,酸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酸度会使葡萄酒的口感变得尖酸而难以下咽,并使得其他的风味变得寡淡。适宜的酸可以为葡萄酒增添清新的口感,尤其是对甜葡萄酒来说,酸味有利于化解甜带来的腻感。与单宁不同,口腔中对酸度最为敏感的部位是舌头两侧。高酸的白葡萄酒一般适合与虾等海鲜和醋汁沙拉等菜肴搭配享用。

3.糖分

甜是味觉中相当美好的味道。对于葡萄酒来说,糖分也必不可少。

葡萄酒中的糖一般来自于葡萄果实中的天然果糖和葡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将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没有发酵的那部分则留在酒液中,成为葡萄酒里的主要糖分来源,这类糖分一般被称为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以下简称残糖)。

残糖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但品质好的静止干型葡萄酒残糖范围一般不会太高,人们的味觉很难感受出这部分残糖。按照残糖含量的多少,静止葡萄酒可以分为干型、半干型或半甜型以及甜型。残糖含量低于0.9%的是干型葡萄酒;残糖为0.9%-4%为半干型或半甜型葡萄酒;而残糖含量在4%以上的为甜型葡萄酒。

4.酒精

上文提到,葡萄果实中的糖分在酵母的作用下会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葡萄酒的酒精就由此而来。通常来说,常见的静止葡萄酒酒精含量都位于8-15%;而雪莉酒(Sherry)和波特酒(Port)等加强酒的酒精含量则为16%-22%。当然,还有一些白葡萄酒和起泡酒酒精含量较低,例如阿斯蒂起泡酒(Asti)的酒精含量一般为5%-6.5%。

由于酒精来源于葡萄果实中的糖分,所以气候和酿造工艺会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干燥、炎热和光照充足的地区和年份,葡萄果实的含糖量较高,这些地区或年份的葡萄酒酒精度会较高,反之,则越低。此外,葡萄采收的时间、终止发酵的时间和橡木桶陈年的长短等因素也会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含量。

口腔中对于酒精最为敏感的部位是舌根和喉咙。酒精度太高,舌根和喉部会有灼烧感;但酒精度过低,会影响葡萄酒的平衡,使得整款酒酒体单薄,品质一般。

对于葡萄酒来说,这些要素都不可或缺,但并非哪个要素越多越好。单宁柔顺,酸度和甜度融合得恰到好处,再加上适量的酒精,复杂的风味,各个要素相互配合,达到平衡的状态,才是一款优质葡萄酒该具有的品质。

正确认识葡萄酒的沉淀!


当我们打开一瓶有年份的纯正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后都会发现酒瓶里会有深褐色沉淀物残留在瓶壁上。不熟悉葡萄酒的人们可能会产生疑虑:是酒体变质?或是酒质低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挂杯是单宁物质的沉淀。

真正的葡萄酒是100%用优质葡萄果浆酿造,不含其他添加剂,葡萄酒的厚重口感取决于葡萄果皮中所含的单宁物质,单宁实质上也就是葡萄酒的灵魂。单宁在陈年的过程中会形成粗重的分子,进而形成沉淀物,加上葡萄酒常年卧放储存,果浆中释放出糖分的作用,沉淀物会挂在瓶壁上,形成挂杯现象。挂杯沉淀并不影响品质。

沉淀是葡萄酒酒体成熟的正常现象,丝毫不会影响葡萄酒的果香和口感,更加不会对人体有害。一般酒体浓度越高的葡萄酒,沉淀会比较多,有些讲究的行家会使用较粗的漏斗来过滤。

如何正确对待沉淀?

有的酒商为了表面的观感,会用高密度的过滤器来过滤到沉淀物,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会损失葡萄酒的厚重口感和果香,还会过滤掉葡萄酒里丰富的营养物质。法国勃艮第和波尔多生产的A.O.C级的红葡萄酒价值连城,有些是人们的收藏品。对这类价值极高的红葡萄酒,出现浑浊和沉淀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没有这类现象则不会称之为陈年好酒。在国外,葡萄酒一般都没有具体的保质期,人们完全根据经验和知识来辨别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

而在国人的理解中,葡萄酒应该是有保质期的,在保质期以内的葡萄酒,应该是澄清的,不会有浑浊,不会有沉淀。而超过保质期的葡萄酒,可能会出现觉得浑浊沉淀,而口感质量也会下降。

其实对真正懂葡萄酒的人来说,葡萄酒的保质期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以法国为首的葡萄酒在商标上都是不标注保质期的,而我国从2008年1月开始,对于酒精度在12%vol以上(含12%vol)的葡萄酒也不设定保质期。多年陈酿的红葡萄酒,如用赤霞珠、品丽珠等葡萄品种酿造的干红葡萄酒,在经过两年全新橡木桶贮藏后,都必须在装瓶后经过十年或者以上的保存,酒体才会丰厚,口味才会醇香。

所以,如果葡萄酒中沉淀较多或酒瓶因陈年而太旧时,正确的方法是在饮用的时候换瓶,即更换装酒的容器,在采用换瓶的同时我们还能以这种方式来增加用餐时欢愉的氛围。

换瓶的好处:

1、可以增加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减少醒酒的时间;

2、去除葡萄酒的沉淀物;

3、可以使酒给人的感觉变得更高贵一些,尤其是当您使用的是一个美丽高级的水晶瓶时。

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知识大全


搭配得当的葡萄酒可以让菜肴的美味发挥到极致,葡萄酒和食物并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搭配原则,毕竟个人口味才是最重要的,但还是有一些品酒家和美食家认为不错的搭配原则,本文里你将会了解到如何搭配葡萄酒能让你的菜肴的美味更上一层楼。

步骤。首先要放开思路。你读了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指导而不是规定,这篇文章也一样。

如果你更喜欢别样的搭配,没有人有权利阻止你享受你自己的选择。有关葡萄酒和食物搭配的指导是用来拓宽你对公认搭配的理解,毕竟这些搭配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现在就是不断猜测搭配方案的过程,直到你可以放心的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搭配为止。最终你能学会最适合你的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

要记住有些葡萄酒可能会因为特定食物的味道而走味,但同时也能因为某些食物而增加美味。当你发现一种你一直很喜欢的进口葡萄酒突然没那么好喝了,别急着把它拉进黑名单。先看看你搭配的什么食物,然后别吃那种食物,尝尝葡萄酒再说。

在想学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之前先学会如何品尝葡萄酒。

了解在搭配葡萄酒和食物的时候要关注的是什么,在葡萄酒的成分(水果、酸、酒精、甜度和丹宁)与食物的构成(材料、做法和最终的味道)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是很重要的。

同时也要考虑葡萄酒与食物两者的口感、重量、结构和香气,比如,比较清淡的食物需要柔和的葡萄酒来配合,而味道比较强势的菜肴最好能搭配更浓烈一些的葡萄酒。

食物的做法会影响到葡萄酒的搭配方案,根据做法的不同,比如烤、烘、煮、蒸、腌、拌、酱或者是生食,食物的性质都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搭配方案不能一概而论的原因味道、口感、重量以及食物的构成都必须逐一考虑,而不能只看菜肴的主要材料。

性质相近的可以搭配,性质相反的搭配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可以这样搭配的原则是葡萄酒能与食物的味道互补,食客的注意力能从葡萄酒转移到食物上,又能从食物上转回到葡萄酒,同时两者各自的味道还不会被忽视。

尽量保持食物的味道比较简单,如果食物味道太复杂、太占主导地位,就很难找到某一种葡萄酒来搭配,如果你面前摆的是味道相当复杂或者浓烈的食物,也许你应该考虑搭配从超市里买来的便宜点的现成葡萄酒,以免搭配不当浪费了你的高档葡萄酒。

学会怎么品尝搭配好的食物和葡萄酒,想要让自己能从普通搭配中脱颖而出,懂得如何同时品味食物和葡萄酒很重要,因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含一口葡萄酒,在口中旋转一圈,然后喝下。

感觉一下它的口感和味道,想想有没有相近的水果,浆果或者木头的味道。

根据你的感觉,决定口味是轻还是重。

估算这个葡萄酒的甜味和酸味。

把对这个葡萄酒的所有感觉综合起来,然后在食物中寻找相似的品质,食物里至少要有一项品质和葡萄酒相符,比如甜度、味道、口感之类的。

来尝尝食物。吃一小片,咀嚼然后吃掉,和品酒一样,感觉一下它的味道以及余韵,如果是一种美妙的体验,那么恭喜你;如果感觉不怎么样,那还是换种葡萄酒吧。

记住你的品尝经历。食物大体上有5种口味:咸、苦、酸、甜、鲜。它们是你要组合在一起的味道,就像画家在调色板上调色一样。

咸:这个是最容易辨别的味道,也是最持久的味道,咸味凸显甜味,隐藏丹宁的味道并且增强苦味,咸味的食物可以与甜点葡萄酒很好的搭配,或者和果味很浓的红葡萄酒搭配起来也不错。

酸:酸度很高的食物不适合与葡萄酒搭配,因为会盖过葡萄酒的味道,因此,在搭配食物和葡萄酒的时候,尽量减少使用醋、油醋和色拉调料。

酸味也是一种持久的味道,还能掩盖丹宁和苦味,增强葡萄酒的甜味。酸葡萄酒要搭配不是那么酸的食物,不然就会丧失自己原有的味道。在食物里加点糖能削弱油醋的味道优势。

苦:苦味的食物包括菊苣、橄榄、芝麻菜等等,苦味的持久性比其他任何味道都要好,它可以盖过葡萄酒中的酸味和丹宁味,凸显甜味,年代比较近的红葡萄酒和苦味的绿叶菜、野菜和橄榄搭配起来很美味。

甜: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在逐渐下降,甜味依然很容易被尝出来,甜味的持久性不好,但能减轻葡萄酒中的苦味和酸味。

不要用太甜的食物搭配甜葡萄酒,不然葡萄酒的味道就尝不出来了。如果是吃巧克力味道的食物,比起搭配甜葡萄酒,不如试试托凯或者马斯喀特葡萄酒。

鲜:不管是特制美食还是自然食物都会有鲜的味道,比如汤、味增汤、汤料、肉汤、烤肉、蘑菇等等。鲜味能减轻丹宁的味道还能增加甜味,因此鲜味的食物适合于搭配丹宁酸含量高的葡萄酒。

现在可以正式开始搭配葡萄酒和食物了。其实可以找到一些笼统性的搭配,并且葡萄酒商店里一般也会提供搭配意见。但是就像之前已经说过的,这些搭配意见太笼统,而且不能考虑到食物的做法,或者其它一起吃的东西,比如辣椒和油脂类调料。

因此,下面虽然提供了一些概括性的指导意见,但更主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并继续不断的探索:

牛肉和羊肉:用红葡萄酒搭配牛肉和羊肉。一般味道较浓的设拉子红酒或者赤霞珠/设拉子(西拉)混合酒就不错,其它合适的葡萄酒还包括巴巴拉、桑娇维塞、卡伯纳-苏维翁、墨尔乐、西拉、黑比诺和仙芬黛葡萄酒。

鸡肉:一般搭配白葡萄酒,如果是烤鸡,可以尝试夏多内,如果是比较浓汁做出来的鸡肉,可以尝试设拉子或者味道中等的卡伯纳-苏维翁。

鱼和海鲜:一般搭配白葡萄酒,选择包括偶夏多内、雷司令、灰比诺、白苏维翁和琼瑶浆葡萄酒,鱼肉比较紧实的烤鱼比较适合夏多内或者年份比较久的沙美龙,清淡的煮鱼可以与黑比诺完美搭配,与片状鱼搭配最好的是干雷司令或者夏多内。

快速认识葡萄酒中的全部香气


葡萄酒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香气,品酒好像总有无法把闻到的味道和描述上提到的香气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尤其是碰到一些罕见的味道。知味这篇文章整理了大部分葡萄酒里会出现常见香气,分为几个大类,并配上了对应的实物图片,方便大家收藏记忆,在生活中多多留意。

第一类:水果香

通常葡萄酒里都会有水果的香气,最为常见的是红色水果,黑色水果或是热带水果香气。前两者在红葡萄酒里常见,后两者则多见于白葡萄酒。

红色水果指的是草莓、覆盆子、樱桃(车厘子)、蔓越莓(小红莓)和红醋栗这些颜色通常为红色的一类水果。红色水果香气常常出现在黑皮诺(PinorNoir),佳美酿成的酒里,在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梅洛(Merlot)酿成的酒中也有不少。

黑色水果,通常是指李子、黑醋栗、蓝莓、黑莓和桑葚等颜色为黑色的一类水果。通常在酿酒时葡萄果实比较成熟的红葡萄酒中出现。

产自温暖产区的白葡萄酒经常会带有一些热带水果的阳光愉悦的味道。常见的热带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荔枝、番石榴、木瓜、百香果。而在凉爽产区的白葡萄酒,则往往会带有柑橘或梨子的味道。

在练习如何分辨香气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深一步地记住葡萄酒的这些味道,我们去超市买水果的时候,可以刻意闻一下这些水果的香气。由于现在物流便利,一些罕见的外来水果也能在进口超市或者网店里找到了。

第二类:花香

最为常见的花香有紫罗兰和玫瑰花香。多种红葡萄品种都带有紫罗兰香气:比如西拉、梅洛、歌海娜、马尔贝克甚至黑皮诺,而玫瑰的香气可以出现在红葡萄酒(通常和红色水果相伴出现)甚至是白葡萄酒里。除此之外,常见的花香还有甘菊花、薰衣草、天竺葵、桂花香、茶花香。

淡淡的素雅的槐花清香,在高品质的麝香(Muscat)葡萄酒里经常会遇到。

一般认为椴树闻起来有时候相当甜润,精致而含蓄的椴花香气通常表现在卢瓦河陈年白诗南(CheninBlanc)里。

第三类:植物气味

在凉爽的气候下,很多品种会表现出植物的风味,比如:树叶、青草、绿茶甚至青椒味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遇到的有:松针儿、薄荷气味、灌木从、松露气味、青橄榄或黑橄榄等。

典型的植物气味比如赤霞珠常常带有青椒、薄荷以及雪松的味道,而新西兰的长相思葡萄酒通常有强烈的植物芳香。

第四类:辛香料气味

葡萄酒中的辛香料味来自葡萄酒本身的风味物质外,也来自烘烤橡木桶和酒精提供的刺激感。常见辛香料味有黑/白胡椒、丁香、香柏、茴香、肉桂、香草等等。比较有名的比如澳洲设拉子(Shraiz)的黑胡椒风味,歌海娜中常见的白胡椒味以及优质佳美(Gamay)中常有肉桂气味。

第五类:坚果类

坚果类大体分两种,一种由葡萄酒在橡木桶中陈年获得,比如烤榛子、烤杏仁、核桃等风味。此外,还有些比如雪莉酒,在氧化过程中会获得花生、瓜子类的气味。

第六类:烘烤类气味

通常在葡萄酒中闻到烤面包、黄油、焦糖之类的香味,这是因为酒在橡木桶中陈年的证明。当然,用橡木片或者橡木条等便宜材料也有类似效果

这些处理能够给葡萄酒增添烘烤、烟熏、椰子、香草之类的味道。常见的烘烤气味还有柏油、咖啡、烤面包、黄油、焦糖、烟草和烟熏风味。

第七类:矿物类气味

和前面几类香气不同,矿物类风味是这三四十年才成为常见品酒词一员的。最早是一些酒评家发现特别地区的精细白葡萄酒在嗅觉和味觉上有特别的精致感,于是以矿质感(Minerality)来描述。有意思的是,这种品酒表述一下子风靡了起来。

如今,矿物风被用来形容汽油、打火机、矿石甚至湿羊毛(这玩意哪里矿物了+_+)等非食用物的香气,经常在一些酸度爽脆,风格精细的白葡萄酒里出现。比较特殊的是汽油味儿,最常见的是在陈年的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里。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