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传统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酒德、酒礼、酒品 你了解吗?》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这样描述酒德、酒风与酒品:

一般来说,酒品好是喝酒的最高境界,这需要酒德好,还要酒风好,两好加起来才算酒品好。酒品好的人是人间极品,普通人很难做到。

所谓酒德,即喝酒的品德,豪气冲天,来者不拒,不耍滑、不偷奸,只要在座各位高兴,让喝几杯就喝几杯,最后很容易醉;酒风,即喝酒后的行为,或仪表堂堂、谦谦君子,或焦躁不拘、疯狂小人

作者最后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酒德好的人,酒风往往不怎么好;酒风好的人,酒德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其实,酒德在古代并非指酒量,而是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也就是所谓酒风。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

很多人不知道,酒德二字老早就出现在《尚书》和《诗经》中了,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饮酒。《尚书.酒诰》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只在有病时方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古时与酒德同时出现的,还有酒礼。

它包括:主人与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杯中酒尚未饮尽,晚辈是不能先把酒喝光的。

古代饮酒礼仪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以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才能仰杯而尽。

今天咱们在酒桌上,隔着老远打的过来敬酒,其实就是古代酒礼避席而立的翻版;而敬酒以三杯为度,更是古礼在今天的延续。

伴随时代发展,愈来愈多80后、90后成为饮酒人群中的主体,尽管千百年前的很多酒仪、酒俗渐已失传,但作为传统饮酒文化根基的、基本的酒德和酒礼,我们很有必要加以传承和弘扬。譬如:

量力而饮,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不作力不从心之饮。那些赌酒争胜、故作豪饮、借饮浇愁的行为,无一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

节制有度,饮酒要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过七八分,饮而不乱。正所谓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力戒贪杯与逞才。

饮而不劝,至少不能强劝,讲究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为好。

酒德和酒礼,是中国酒饮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行的是酒,践的是德和礼。只有同时具备了酒德和酒礼,才谈得上酒品。好酒品不应当仅仅是个别人的优秀特质,更应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从这个意义讲,文明饮酒,以行酒传播文明,用酒德和酒礼重塑酒品文化和酒品精神,难道不应当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的一项神圣使命吗?!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酒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内涵是其中酒礼的体现,祭祀中的酒礼与传统的中国宴会中的酒礼都体现出了传统中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秩序。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素材与灵感源泉,酒对中国古代文学、书画、包括哲学思想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酒是礼仪的载体:

考察中国古代酒文化的纵向发展史,不难发现,酒文化受社会政治的改造成为对伦理思想的承载,最主要是通过酒与礼的密切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把饮酒行为纳入礼的范畴,通过饮酒活动承载礼的伦理功能,是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历程中尤为突出的特征,也是中国酒文化最深层的精神内涵。酒礼,是饮酒的礼节,用以体现饮酒行为中的尊卑、长幼以及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酒礼,作为中国酒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主要体现在祭祀活动和大小宴会中。宴席中的酒:社会关系的纽带。

在人们的休闲生活中,酒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饮酒总是伴随着酒令,音乐,赏花赏月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酒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酒在中国文学史上更加神秘的功效是酒能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酒后作诗,往往才思敏捷,妙笔生花。酒后幻觉使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达到一种超然境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经典之作。

酒文化是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就是粮食已经比较充足,酒不再像古代那样珍贵了。几千年的传统礼仪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而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受到各种思想冲击的现代社会,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追求却在逐渐缺失。传统礼仪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其中承载着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缺失使得只有空壳的酒礼岌岌可危,很多人对酒桌上的现象嗤之以鼻。因此,重新探寻古代酒礼极其内在的文化含义,对当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无论是周人的饮酒行礼,还是唐人的饮酒怡情,都值得当代人思考和学习。

酒德、酒礼与酒品:行的是酒 践的是德和礼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这样描述酒德、酒风与酒品:

一般来说,酒品好是喝酒的最高境界,这需要酒德好,还要酒风好,两好加起来才算酒品好。酒品好的人是人间极品,普通人很难做到。

所谓酒德,即喝酒的品德,豪气冲天,来者不拒,不耍滑、不偷奸,只要在座各位高兴,让喝几杯就喝几杯,最后很容易醉;酒风,即喝酒后的行为,或仪表堂堂、谦谦君子,或焦躁不拘、疯狂小人

作者最后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酒德好的人,酒风往往不怎么好;酒风好的人,酒德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其实,酒德在古代并非指酒量,而是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也就是所谓酒风。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

很多人不知道,酒德二字老早就出现在《尚书》和《诗经》中了,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饮酒。《尚书.酒诰》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只在有病时方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古时与酒德同时出现的,还有酒礼。它包括:

主人与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杯中酒尚未饮尽,晚辈是不能先把酒喝光的。

古代饮酒礼仪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以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才能仰杯而尽。

今天咱们在酒桌上,隔着老远打的过来敬酒,其实就是古代酒礼避席而立的翻版;而敬酒以三杯为度,更是古礼在今天的延续。

伴随时代发展,愈来愈多80后、90后成为饮酒人群中的主体,尽管千百年前的很多酒仪、酒俗渐已失传,但作为传统饮酒文化根基的、基本的酒德和酒礼,我们很有必要加以传承和弘扬。譬如:

量力而饮,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不作力不从心之饮。那些赌酒争胜、故作豪饮、借饮浇愁的行为,无一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

节制有度,饮酒要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过七八分,饮而不乱。正所谓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力戒贪杯与逞才。

饮而不劝,至少不能强劝,讲究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为好。

酒德和酒礼,是中国酒饮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行的是酒,践的是德和礼。只有同时具备了酒德和酒礼,才谈得上酒品。好酒品不应当仅仅是个别人的优秀特质,更应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从这个意义讲,文明饮酒,以行酒传播文明,用酒德和酒礼重塑酒品文化和酒品精神,难道不应当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的一项神圣使命吗?!

中国古代的酒礼与酒德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自三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古代的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到了西周,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秦汉以后,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与巩固,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戒》、《酒警》、《酒觞》、《酒诰》、《酒箴》、《酒德》、《酒政》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纳入了秩序礼仪的范畴。为了保证酒礼的执行,历代都设有酒官。周有酒正、汉有酒士、晋有酒丞、齐有酒吏、梁有酒库丞、隋有良酝署,唐宋因之。如果说典籍文化中所定之礼集团代表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保护特权的利益,那么文人雅士所言之礼则集中体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比如,有人认为理想的饮酒对象是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酒地点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酒季节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吴斌《酒政》)。有人认为理想的酒友是款于词而不佞者,娱于色而不靡者,怯猛饮而惜终欢者,抚物为令而不涉重者,闻令即解而不再问者,善戏谑而不虐者,语便便而不乱者,持屈爵而不诉者,偕众乐而恶外嚣者,飞爵腾觚而德仪无愆者,坐端宁而神逸者,宁酣沉而倾泼者(田世衡《醉公律令》);理想的醉地是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章程,畏其侮也;醉俊人宜加觥盂旗帜,助其烈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袁宏道《酒令》)凡此种种,都可看出士大夫阶层对超俗拔尘境界的推崇,对温文尔雅风度的追求。在这里,酒被诗化、雅化了,由一个舛骜不驯的野人变成了一个温柔娴静的淑女。当然,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没有统治阶级和文人雅士那么多的酒礼,但是他们对于年长者和领导者的尊从,对某种仪式的默契,对饮酒对象的选择等等,都不难发现礼的影响。对于中国人的酒礼,外国人自然感到好奇。俄国大作家契可夫在《萨哈林游记》中讲到他去中国东北一个小酒馆看到中国人喝酒的情况时说:他们一口一口地喝,每一次都端起酒杯,向同桌邻近的人说一声请,然后喝下去,真是怪有理的民族。

酒德,即酒行为的道德,它是与酒礼互为表里的。龚若栋先生认为:如果说礼是中国酒文化内核的话,那么酒德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外壳。此话很有见地。古人认为,酒德有凶和吉两种。《孔氏传》云:以酒为凶谓之酗,言讨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戒嗣王无如之。(《书经集传》)故首先提出酒德概念的周公(《十三经注释》)所反对的是酗酒的酒德,所提倡的是毋彝酒(《尚书酒诰》)的酒德。所谓毋彝酒,就是不要滥饮酒。怎样才算不滥饮酒呢?《礼记》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君子之饮酒也,一爵而色温如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冲然以退。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曾提出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说各人饮酒的多少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限制,以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不及乱即为孔子鉴往古、察当时、戒来世提出的酒德标准。先秦时符坚的黄门侍郎赵整目睹符坚与大臣们泡在酒中,就写了一首劝戒的《酒德歌》,使之反省而接受了劝谏。酒德更牵涉到文明礼貌。古人吴彬在《酒政》中提出饮酒要禁忌华诞、连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谑、喷秽、佯醉。程洪毅在《酒警》中指出饮酒要欧洲骂座、警苛令、警趋附、警喧谈、警煞风景。古今医学从保健的角度也极为提倡酒德。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就说:久饮酒者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唐朝药王孙思邈曰:空腹饮酒多患呕逆。明代大家李明珍也说:过饮不节,杀人倾刻。现代医家还总结了不少饮酒的科学方法。

总之,制止滥饮,提倡节饮,文明饮酒,科学饮酒,这就是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之德。除此之外,酒德还反映在酒的酿造和经营行为上。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酒的酿造,要严格的按工艺程度和质量标准去做,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酤酒必须货真价实,不缺斤少两。我国许多传统名酒之所以千百年盛誉不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重质量、重信誉的高尚酒德。

中国酒史如此之长且尚酒之风又如此普遍,但酗酒之害却并不严重,与西方国家大不一样。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从周代就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并设有酒官,强制限酒,把禁止滥饮、防止酒祸法律化,从而保证了中国酒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原因之二就是中国历代的禁酒主要是从节粮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当年大禹之所以疏仪狄,绝旨酒,正是因为这种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如果都用粮食来造酒喝,势必会使天下因为缺粮而祸乱丛生,危及社稷。此后历史上大规模的真正的禁酒,如齐景公、汉文帝、汉景帝、曹操、刘备、西晋赵王、北魏文成帝、北齐武成帝、北周武帝、隋文帝、唐肃宗、元世祖、明太祖、清圣祖等时的禁酒,绝非仅仅因为酗酒造成社会问题,而主要是为了备战积聚粮草,或因天灾人祸,年荒谷贵所使然。所以每次禁酒基本上令行禁止,收效显著。相比之下,西方社会的大规模禁酒运动,只是从试图改善社会矛盾和保护人身健康的角度提出来的,所以屡禁不止。这说明了西方酒文化从概念上来说,也缺乏中国酒文化所具备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特征。综观中国酒文化的酒礼和酒德,固然有许多必须扬弃的东西,如等级尊卑观念、酒仪中的繁文缛节,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但客观地剖析,酒礼和酒德仍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如尊敬父兄师长,行为要端庄,饮酒要有节制,酿酒、酤酒要讲质量、重信誉等。

在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仍应该认真地吸收传统酒礼和酒德中的精华,扬弃其糟粕,这对于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解读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喜酒文化


喜酒是婚礼中的助兴项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喜酒文化。许多酒企自然也懂得借力,许多专为婚礼打造的喜酒也相继问世,并且越来越多,如五粮液婚宴酒、口子红双喜、茅台百年好合等等都为婚宴市场而生。

中国传统婚礼的喜酒礼仪

民间婚宴礼仪繁琐且讲究,从入席落座到菜品组成,从进餐礼节到菜品摆放,都有一整套礼仪规矩。喝酒作为中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亲家对敬表明会亲订约、新人喝交杯酒意为同甘共苦,向父母敬酒表示认亲入门等等。

喜酒也因此成为了婚礼的代名词,办喜酒即为办婚事,喝喜酒即为参加婚礼。当婚宴进行一定程序,新人就要根据宾客主次,依次向每位出席婚礼的宾客敬酒。作为新人,在敬酒时要亲手为客人将酒杯倒满,并为客人端起酒杯,但不要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人要向宾客道谢,同时将客人的酒杯再度蓄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作为客人,在品饮喜酒时,要记得给新人送上吉祥语,道上一句恭喜,同时要掌握饮酒的度,适量为宜,不能让新人饮酒过度,以保证婚礼健康愉快的氛围。

婚宴喜酒搭配

现今,为配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菜肴,在中国婚宴中,新人多选用红酒、白酒。在大城市中,红酒多作为婚宴的开场酒,一是因为色调为红,让人联想到喜事;二是相对白酒,宾客饮用红酒不易产生不适感。而白酒能成为婚宴喜酒中的主角,主要在于其伴随时间的累积而愈发浓郁醇香,具有长长久久、白头到老的喻义。

当然,在中西合璧的婚礼中,部分新人也可启用白兰地、威士忌这样的洋酒作为婚宴用酒。位于村镇的新人为强调本土特色,也可选择米酒或当地的果子酒。但是,在婚宴中应固定好酒的品种,不易搭配太多,否则易醉。

婚宴为何多用酒?

从传统文化中领悟,酒不仅是设宴邀友时能够助兴的佳酿,也是婚礼庆典中可以带来吉祥寓意的饮品。酒既与九音同相联,在传统文化中九最大,富有吉祥寓意,又与久同音相通,中国新人最期盼的祝福莫过于白头到老、天长地久。于是酒成为了婚宴饮品的上宾,是中国婚礼中必须登场的吉庆物。

很多人都在说传统文化的缺失,越来越少的年味,越来越淡的节日气氛成为谈论热点,当然也包括传统的喜酒文化,其实并不然,这些传统在新的时代只是换了一种新的形式存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以喜酒文化为例,现在许多的明星结婚,不还在延续最传统的中方模式吗!

这些中国传统美食与葡萄酒如何搭配?


重要的节日里,餐桌上的美食必不可少,美酒当然也不容缺席。那么,大家的餐桌上会有哪些美食呢?又该与什么样的美酒相配呢?

1.羊肉

图片来源:tech-food

冬至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寒冷的降临,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补。羊肉性温,可以补体虚,驱寒气,因此便成了北方很多地区的冬至美食。烹饪羊肉方法很多,但在冬季大多都会进行炖煮,因此可以考虑搭配酒体中等到饱满的红葡萄酒,罗讷河谷(RhoneValley)或澳大利亚的西拉(Syrah)葡萄酒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鸭肉

图片来源:xiaochijiameng

除了羊肉之外,鸭肉也是冬至的一道美食。南方一些地区如厦门,会在冬至这一天吃姜母鸭。焖烧过的鸭肉和生姜在揭开锅盖的那一瞬,香气四溢。考虑到鸭肉所含的脂肪和烹饪时所使用的佐料,应该搭配一款香气浓郁、酸度活泼且酒体相对饱满的葡萄酒,除了西拉,还可以选择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的内比奥罗(Nebbiolo)。当然,姜母鸭略带甜味的口感也很适合与半甜型的雷司令(Riesling)搭配,它的高酸可以化解其中的油腻,甜度与果香则能为鸭肉增添更丰富的风味。

传统文化的较量 黄酒与中医


老中医常说,黄酒为引,说的是以黄酒为药引子,有引药入经的作用。通常在药方中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散瘀的功效。

中医认为:黄酒性大热,味甘辛。功能行药势、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热饮之甚良。

中医中药用酒炮制药材历史悠久。相传夏商时代已将酒用于中药炮制,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药材的酒煮、酒浸的记载。近现代酒制药材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除有规定者外,一般用黄酒。

古人在方剂中用酒(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或使用酒与水煮汤剂历史久远。如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煎法用酒七升、水八升;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煎法用酒水各六升;《金匮要略》中:芎归胶艾汤的煎法用酒三升、水五升等都属于在补阴补血剂中加酒以通药性的实例。

古今用中成药以酒为引者颇多。古方如薯蓣丸,肾气丸,天雄散,侯氏黑散等,或酒服或温酒调服。后世方如活络丹,九分散,疏筋丸,七厘散等都可用黄酒送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中有25种成方制剂需要药引,其中如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妙济丸,活血止痛散,跌打活血散等10种的药引是黄酒。

中医与黄酒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应舍弃的内容,古人就有将黄酒视为药物的记载,这也是两种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

酱香型白酒不只有茅台 中国传统酱酒盘点!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是中国白酒的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因工艺独特、酒水品质高而深受酒友们的欢迎,世人皆知的茅台酒就属于酱香型白酒。其实除了茅台之外,我国还有不少地方生产酱香酒,各地酱酒具备各自鲜明的特色。今天小酒瓶就给酒友们分享一下全国各地的那些酱香型白酒吧!

酱香酒不止有茅台

川贵地区

川贵不只有茅台,几十年前还有不少老百姓认同的好酱酒。

四川郎酒:1904年,四川人邓惠川在二郎滩开设了絮志酒坊,采用回沙工艺,酿回沙郎酒。1980年出版的《中国名酒志》是这样评价郎酒的:酒液色清透明,酱香纯净口感似鲜果之甜润酸爽,回味悠长,回香满口属酱香型酒,但独有的风格极为显著。这么高的评价,郎酒,建议您保留这种独特的风格,真不必跟在茅台后面妄自菲薄了。

贵州珍酒:1975年,茅台酒异地实验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严格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10余年的茅台酒异地试验。八十年代,酒厂放弃了与茅台酒沾边的想法,另辟蹊径,更名珍酒。异地茅台虽然无法复制茅台,却产生了独特的酱酒口感。

除郎酒、珍酒外,早期川贵还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酱香型白酒习酒、怀酒、黔春、筑春、金壶春(俗称贵州三春)。这些酒斩获贵州名酒殊荣,有的曾列国家优质酒称号,几十年前,是人们心目中优质酱酒的代表。

东北地区

东北同样出酱酒,六十年代的茅台试点将茅台工艺带向全国,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产生了独特的酱香白酒风味:黑龙江省有东北第一家酱香型白酒龙滨酒、还有赫赫有名的北大仓。辽宁省的辽海老窖,不仅获得国优酒荣誉,更被誉为既含茅台之香,又有独特之道。

华北地区

北京有被誉为小茅台的华都酒、燕岭春。北方原粮、水源以及气候等诸多酿酒元素带来与众不同的风味,它们曾经获得北京市名酒、金龙奖、轻工业部银杯奖等多项殊荣。

同样被誉为北方小茅台的还有一款河北名酒迎春酒,别小看这款酒,除了摘得历届省名酒称号,它还蝉联三届全国评酒会中国优质酒奖,并在轻工部酒类评比大赛获得银杯奖,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名酒。

华中地区

河南的睢酒、湖北的云台春(又被称为湖北小茅台),还有湖南的武陵酒,都是各具风格特色的酱香型白酒。这其中,武陵酒更是获得中国名酒的最高殊荣,这款酒存世量少,至今在老酒市场都是难得买到的香饽饽。

华东地区

山东的赖茅、云门陈酿,江西的梅岭酒,安徽的皖酒同样在几十年前的酱酒市场中丝毫不褪色,只可惜这些酒如今要么无迹可寻,要么改旗易帜换了香型,但这些酒一定还留在不少人美好的回忆里。

华南地区

谁说华南无好酒?不仅有好酒,而且还是好酱酒!上世纪七十年代,好学的广东人到茅台镇学习,学艺后,广东诞生了很有名气的三液(吴川的梅鹿液、清远的飞霞液、顺德的凤城液),其中尤以酱香型梅鹿液最有名气,又被称为广东茅台。品评过梅鹿液的老酒粉们说,梅鹿液既有贵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独特清香持久的优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酱香型白酒还有很多:天津的芦台春、河北的山庄老酒、江苏的梅兰春、湖北的一柱观酒、四川的潭酒、甘肃的滨河御液、山东古贝春的东阳好酒、贵州的夜郎窖、陕西的后稷茅香等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便不一一例举了。

露喜龙葡萄酒与中国传统菜肴的巧妙搭配


葡萄酒与美食的搭配就像谈恋爱讲究情投意合一样,葡萄酒的甜度、酸度、香气、单宁、酒体等要素要与菜肴的甜度、酸度、风味、咸味等相配。餐酒搭配有各种各样的金规玉律,然而,对露喜龙葡萄酒来说,这些规则其实都不是问题。因为露喜龙葡萄酒在配餐方面可以称得上是长袖善舞,非常灵活,可以搭配多种多样的中国美食。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露喜龙葡萄酒与中国传统菜肴的巧妙搭配。

露喜龙生产的干红、干白和桃红葡萄酒都有一个共性:果香澎湃,酸度中等或中等偏高,口感圆润,酒体中等,其干红葡萄酒一般不经过橡木桶,单宁含量适中而且很成熟,柔顺可口。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露喜龙的干型葡萄酒在搭配中式鸡、鸭、鱼、肉等菜肴时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要注意的是,鱼和海鲜类菜肴还是选择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为佳。而对于烤鸡、烤鸭等白肉类美食,虽然一般来说适合搭配白葡萄酒,但其实也可以选择露喜龙的红葡萄酒,比如单一品种歌海娜(Grenache)葡萄酒或其他以歌海娜为主的调配型红葡萄酒。

天然甜葡萄酒(VDN)是露喜龙葡萄酒的一大特色,它在发酵中途会加入酒精度为96%白兰地进行酒精强化,最终的酒精度通常为15%-17%。如果是未经过氧化的天然甜葡萄酒,比如里韦萨特麝香(MuscatdeRivesaltes),其果香会非常新鲜纯净,搭配鱼、海鲜和味道偏淡的菜肴或者餐后水果甜点相当美味;如果是经过长时间氧化的天然甜葡萄酒,比如班努琥珀色天然甜酒(Banyulsambr),那就可以搭配一些比较重口味的菜肴,而且它尤其适合搭配用巧克力、坚果、奶油等制作的甜点。

要想充分体验到露喜龙葡萄酒在配餐方面的魅力,还是需要亲自尝试。理论再多,没有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实战才是最有趣最让人惊喜的!

酒类品评也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一部分


酒类品评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鉴别白酒质量优劣的一门检测技术,它是判断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又是决定勾兑调味成败的关键,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的仪器可以取代,无论在国内外,都是鉴别白酒质量的重要依据。但作为中国消费者不能只知其重要性,而忽略了酒类品评自身就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一部分!

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要采用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进行品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加上酒是要求生命自由地、狂放地、艺术地表现在具体人身上,则对不同层次的艺术修养所带来的艺术感觉更是千姿百态,奥妙无穷。

当然,只有能够领略这种奥妙的人,才能谈得上评酒。倘若嗅到酒气就退避三舍,只能说老天没赐予他这份福分。《汉书食货志》称酒为天之美禄,禄者,福也,不能享受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没福了。但是,纵然是有福之人,不择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来者不拒,只顾牛饮,地瓜干子酒也喝,药用酒精兑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苏轼《书东阜子传后》中自述: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这是他对自己酒量的一种评估,又说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是说他对酒的喜欢程序,既没酒量,又如此热衷,当然是对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评这种体现酒文化的痴情了。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说: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口敢下知、酒的断言,评酒自在其中了。

评酒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作和诗篇。明袁宏道的《筋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清朝梁绍圭《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评论述。说明评洒在我国古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这一古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先后举行了四届全国评酒会议,对提高我国饮料酒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前面提到的评酒的理化鉴定法,是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进行化学分析,准确地分析出不同酒类的组成成份,运用数字结果及互相比较,说明不同成份的数量对酒的品质关系,鉴定出对人体有害的成份的数量是否超出卫生标准。

感官鉴定就是通过人的感观来对酒品进行鉴定。饮料酒是一种具有色、香、昧的味觉品,仅靠仪器的测定数值是不能全面地评价酒的品质优劣的。比如有的酒品在理化分析的数据方面,组成成份十分接近,而在风味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一种酒品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平衡、衬托、缓冲、掩盖等关系,而感官品评则正是综合的复杂反映。

白酒品评对于鉴别白酒质量非常重要,因此,也要求评酒员在酒文化知识、以及经验上具备一定的水平,更需要在酒类品评知识上有很深的理解!

你了解瑞士葡萄酒吗?


瑞士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对多数人而言,它可谓是一种陌生而神秘的存在。在瑞士,每逢酒庄开放季,酒窖就会面向公众开放,当地人们也会举杯欢饮,以期许瑞士的葡萄酒行业能够蓬勃发展。既然瑞士葡萄酒如此鲜为人知,我们不妨了解下关于它的17个事实吧。

1.瑞士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酿酒葡萄。

2.瑞士的葡萄种植面积仅有15,000公顷,不足国土总面积的4%。虽然其葡萄栽培面积颇小,但就葡萄园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而言,瑞士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十。

3.瑞士葡萄酒每年的产量都维持在1亿升左右,尽管近几年由于收成不佳,产量略有下降。

4.绝大部分的瑞士葡萄酒都仅供国内消费,剩余的1%则主要出口至德国。2016年,瑞士人民的葡萄酒消费量达2.35亿升,其中8,900万升为国产葡萄酒,占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均是从其它国家进口而来。

5.瑞士共有6个葡萄酒产区。其中,瓦莱(Valais)是最大的产区,其葡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3%。紧跟其后的便是沃州(Vaud),其种植面积占比为25%;瑞士德语区则是第三大产区,种植面积占比为19%。另外三个产区为日内瓦(Geneva)、提契诺(Ticino)以及包括纳沙泰尔(Neuchatel)、莫拉(Morat)和比尔(Biel/Bienne)在内的三湖产区(ThreeLakesRegion),葡萄栽培面积占比依次为10%、7%及5%。

图片来源:MySwitzerland

6.瑞士种植有200多个葡萄品种。最受欢迎的品种是莎斯拉(Chasselas)和黑皮诺(PinotNoir),这两个品种所酿葡萄酒的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27%和29%。其它比较知名的葡萄品种有佳美(Gamay)、梅洛(Merlot)、小胭脂红(HumagneRouge)、奥铭(Arvine)、白萨瓦涅(SavagninBlanc)、佳玛蕾(Gamaret)、黑佳拉(Garanoir)和灰皮诺(PinotGris)。

7.莎斯拉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瑞士本土品种,原产自日内瓦湖(LakeGeneva)畔。在瓦莱产区,莎斯拉又被称为芬丹(Fendant)。它是沃州最重要的葡萄品种,产量占比高达61%。此外,该品种也广泛种植于瑞士的其它产区。

8.瑞士和法国一样,对本国葡萄酒有着严格的法律保护,实行原产地控制命名制度(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根据所在产区是否拥有地理标志以及特定的风土条件来划分葡萄酒等级。

9.瓦莱州是六大产区中气候最为干燥的一个,在温热的焚风的影响下,该产区的葡萄成熟得比较快。

10.拉沃(Lavaux)是瑞士最具知名度的葡萄酒产区,位于沃州之内,于200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UNESCOWorldHeritage)名录。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2世纪,当时熙笃会(Cistercian)的修道士便在日内瓦湖旁的梯田斜坡上开垦了沃州产区的两大一级葡萄园之一狄拉蕊(Dezaley)葡萄园。

11.正如瑞士一首古老的诗歌里说的那样,拉沃产区的葡萄园被三个太阳宠爱着。第一个太阳是天上的太阳,炙热又慷慨;第二个太阳是湖水折射的阳光,拉沃产区的葡萄园梯田面朝日内瓦湖,波平如镜的水面可将大量阳光折射到葡萄园里;第三个太阳则是梯田上的石墙,这些石墙在白天可以折射阳光,到了夜间就会把白天储存的热量散发出来。三个太阳的眷顾,为这片土地的葡萄园带来了充足的光照和热量。

12.瓦莱、日内瓦、拉沃和沃州的大多数其它产区的葡萄园都分布于陡峭的山坡上,所以葡萄的采收必须由人工完成。葡萄采摘完成后通常由小型的单轨货车运输至酿酒厂,如果产量比较大,就会借助直升机来完成运送任务。

13.葡萄酒在沃州产区的沃韦市(Vevey)备受尊崇。这里每20年就会举办一次隆重的葡萄酒节(FetedesVignerons),该节日旨于庆祝当地葡萄酒酿造的悠久传统,最早起源于17世纪,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14.瑞士德语区内的葡萄园散布于17个城镇,这些园地主要种植黑皮诺,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15.提契诺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阳光充沛,因此法国波尔多右岸的首要葡萄品种梅洛在这里也是第一主角,其产量占该产区葡萄总产量的83%。

16.地处瑞士瓦莱州的菲斯珀泰尔米嫩(Visperterminen)葡萄园是欧洲范围内最高的葡萄园,海拔高度为1,150米。

17.位于瓦莱州赛永村(Saillon)的法里那之友(LesAmisdeFarinet)葡萄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葡萄园。园内种植的黑皮诺和莎斯拉通常与产自其它葡萄园的葡萄一起混酿,每年出产数千瓶葡萄酒,销售所得均用于资助弱势儿童。

传统中国菜该配什么酒?


老北京炸酱面、叉烧肉和麻婆豆腐等皆是中国老百姓熟悉的传统中国菜,这些传统中国美食光听着就让美食爱好者垂涎三尺,而作为葡萄酒的忠实粉丝,我们还关心如何让美酒和这些传统菜肴完美搭配,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今天就让小编为你介绍几道传统中国菜和葡萄酒的搭配吧!

1.炸酱面与长相思(SauvignonBlanc)

炸酱面是一道非常有名的传统中式面食,在中国北方地区非常流行,由菜码和炸酱拌面条而成。这道传统中国菜风味十足,而长相思白葡萄酒酸度活泼,其天然的酸度能与炸酱面浓郁的风味达到较好的平衡。新西兰马尔堡(Marlborough)的长相思便是首选,其带有明显的柑橘类水果气息,充满了清爽的柠檬风味,口感爽脆,风味纯净,余味悠长且带有青草的气息。一碗炸酱面在手,怎能少了一款长相思?

2.烧鸭汤面与波尔多(Bordeaux)混酿

烧鸭汤面是中国大街小巷常见的一道美食,冬日里的一碗烧鸭汤面绝对是温暖人心的佳选。如果要选择一款葡萄酒来与之搭配,相信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不会让你失望。提到波尔多混酿,我们马上能联想到黑莓、胡椒和各种香料的气息。采用品丽珠(CabernetFranc)酿成的单一品种酒虽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波尔多混酿往往酒体更饱满,更富有结构感,其中的香料味更是能与鸭肉完美搭配,因此选择它绝对错不了。

3.麻婆豆腐与琼瑶浆(Gewurztraminer)

麻婆豆腐是典型的川府美食,具有麻、辣、烫、嫩、香、鲜等风味,需要一款酸度较高、同时稍带一点甜味的葡萄酒来与之搭配。琼瑶浆白葡萄酒便能驾驭这样一道菜,同时又不会掩盖川菜中辣椒带来的风味。加拿大出产的琼瑶浆就相当出色,其芳香馥郁,带有荔枝和柑橘类水果的风味,酸度近乎完美,和麻婆豆腐堪称天生一对!

4.广东叉烧与佳美(Gamay)

叉烧是广东地区一道特色美食,其肉质软嫩多汁,同时带有甜味和咸鲜味。几片叉烧入口,人们往往容易产生腻的感觉,这时来一瓶佳美绝对错不了。佳美红葡萄酒香气活泼,散发着迷人的樱桃、覆盆子、泡泡糖和泥土的气息,酸度较高,保留叉烧风味的同时又能够解腻。法国博若莱(Beaujolais)产区出产的佳美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美美地吃下一口叉烧,再美美地饮上一口佳美葡萄酒,无疑是一种享受!

5.孜然羊肉与内比奥罗(Nebbiolo)

孜然羊肉是中国最具风味的美食之一,香料味十足,适合与内比奥罗葡萄酒搭配。内比奥罗葡萄酒单宁感强,带有果干的风味,陈年过程中会发展出橡木和香草的气息。不少人都知道,意大利的内比奥罗相当出色,但南非的内比奥罗也具有不错的表现。产自南非斯丁堡(Steenberg)的内比奥罗葡萄酒表现出红醋栗、水果蛋糕、森林地被和干药草的特征,余味中带有些许烟熏的气息,萦绕口腔,与孜然羊肉堪称绝配!

加强酒、加香酒 你都了解吗?


经历了4,000多年的发展后,葡萄酒也从最初发酵过的葡萄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比如添加酒精进行加强的雪莉(Sherry)和波特(Port),又比如添加了植物进行加香的金巴利(Campari)和味美思(Vermouth)。

加强酒

和酒精全部来自葡萄汁发酵的标准葡萄酒不同,加强酒(FortifiedWine)中含有部分额外添加的酒精。这些额外添加的酒精一般为白兰地(Brandy),它既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也可以在发酵结束之后添加。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白兰地会杀死酵母菌,从而中止发酵,导致成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给人以甜美的口感,葡萄牙的波特酒和法国的班努(Banyuls)天然甜酒就属于这一范畴。而雪莉酒和马德拉酒(Madeira)则要等葡萄汁发酵完全之后再添加酒精,并将成酒置入橡木桶中进行陈年直至装瓶发售。

加强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5%-22%之间,偏高的酒精度能为加强酒带来许多益处。一方面,在发酵过程中加入酒精能为葡萄酒留下一些颇为甜美的风味;另一方面,偏高的酒精含量能起到防止葡萄酒氧化的作用。因此,在加强酒开瓶后,一般能保存至少三周时间,有些顶级的加强酒甚至在开瓶后能保存数年而不变质。

一般来说,大部分加强酒都被归到了餐后甜酒的行列,但是雪莉酒和马德拉酒也能在炎热的夏天(或鸡尾酒中)起到很好的开胃作用。在饮用杜松子苏打水(GT)时,不妨使用菲诺雪莉(FinoSherry)代替杜松子酒(Gin),让你的饮用体验更上一层楼。

加香葡萄酒

从定义上说加香葡萄酒(AromatizedWine)指那些不仅经过酒精加强,还使用水果、香料和花朵等增加风味的酒精饮品。味美思和金巴利就是两种经典的加香葡萄酒。加香葡萄酒的基酒是简单的白葡萄酒。基酒酿成之后,会加入白兰地和植物,经一段时间浸泡后再将植物移除,由此得到了加香葡萄酒。当然也可以向基酒中加入浸泡了植物的白兰地或生命之水(Eau-de-vie,一种使用水果汁发酵蒸馏而成的白兰地,有一些残留的原料风味)。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加香葡萄酒最早是为了药用功效而发明出来的,因为最古老的加香材料主要为可可粉、龙胆根和苦艾等。尽管经典的加香葡萄酒多使用一些口感偏苦的草本植物进行加香,如奎宁和圣培露果;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来给葡萄酒加香。法国的开胃酒利莱(Lillet)就是使用苦橙皮、甜橙皮、奎宁和香料进行加香的;金巴利酒则是使用金鸡纳和苦药草加香而成。

现在,加香葡萄酒主要用于马天尼(Martini)、内格罗尼(Negroni)和曼哈顿(Manhattan)等鸡尾酒的调配。但是品质优异的加香酒单独饮用也非常美味,有时也会加入苏打水一起享用。

波特、雪莉、金巴利、味美思等加强酒和加香酒都是以葡萄为基础酿制的,且他们的酒精度大多在15%-22%vol之间,因此属于葡萄酒的范畴。但是又因为它们在葡萄汁之外又含有其他的添加物,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它们称为葡萄酒,而要根据其添加物的类型再次分类。

这些餐酒搭配新招 你了解吗?


餐酒搭配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和必须要遵循的条条框框,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口味来决定。下面为你带来3种不同寻常的餐酒搭配法,让你吃得开心,喝得痛快。

关于餐酒搭配,葡萄酒爱好者一直争议不断,并乐此不疲地去寻找和尝试新路子。其实,餐酒搭配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和必须要遵循的条条框框,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口味而定。不过,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搭配,葡萄酒和菜式的风格是进行搭配之前必须要考虑的。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依然觉得步履维艰,想要尝试新搭配却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那就让小编来支你3招。

第一招:轻酒体+重口味

很多人觉得,辣味菜与葡萄酒不能共存,因为酒精会加重口腔中火辣的感觉。但是,作为葡萄酒爱好者,不管吃什么菜,餐桌上总不能缺少葡萄酒。所以,下次吃辣味菜或是一些酱料特别重的菜肴时,不妨来一杯轻酒体的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这绝对是扑火好帮手!

第二招:强强联手

对带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可以尝试与口感强劲的葡萄酒来个激烈碰撞,有时候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理,精致清淡的菜肴也可以配些优雅轻盈的葡萄酒。所以,下次享用香料满满的泰式料理时,不妨来杯酒体强劲的西拉(Syrah)试一试。

第三招:玩转质感

葡萄酒大师告诉我们,完美的餐酒搭配一定要考虑质感和平衡,而这往往取决于葡萄酒与食物的各个要素,例如酸度和甜度。所以,当你面对肥腻的菜肴时,清新爽脆的葡萄酒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谈到清脆的葡萄酒,人们大多倾向于起泡酒(SparklingWine)或干白葡萄酒。当然,如果你想营造新鲜感,不走寻常路,也可以选择小清新黑皮诺(PinotNoir)葡萄酒。

你对天然葡萄酒了解吗?


近年来,绿色生活、环保主义的浪潮此起彼伏,而这也促进了人们对天然葡萄酒的关注度。许多人都将天然葡萄酒形容为真实而原始的饮料,那么什么是天然葡萄酒,其酿造方式又是什么呢?

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份额极小的天然葡萄酒推至人们的视野。市场上关于这类葡萄酒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我们不妨透过这些嘈杂的谈论,了解一些关于天然葡萄酒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天然葡萄酒?

天然葡萄酒并没有官方的定义,许多人将之理解为一种葡萄酒酿造和葡萄园管理的方式。天然葡萄酒在葡萄果实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上,采用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有机种植法(organic)或者可持续发展方式。此外,这类酒款一般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也不进行任何技术干预。

这些葡萄酒的发酵完全依赖于天然酵母。酿酒师不能加入任何的添加剂,但有的地区也允许加入微量的二氧化硫。为了保存葡萄酒的天然风格,避免葡萄酒添进额外的风味,采用橡木桶陈酿或发酵也是不允许的。除此之外,天然葡萄酒装瓶前不需要过滤或澄清。

图片来源:VinePair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预,天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大多为人工操作而非机器,比如采摘、破碎和压榨等,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所以这类葡萄酒一般产量不大。

天然葡萄酒为什么突然流行起来了?

虽然不少人认为天然葡萄酒是新型饮料,但其实它的兴起和繁荣至今已有几十年时间了。这类葡萄酒最初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那时在法国巴黎的酒吧以及博若莱(Beaujolais)、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的葡萄园实验室里,都可见其踪影。有一些观点认为,二战后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这造成葡萄酒的生产过度机械化,酒款均质化问题严重。就这个问题,部分酿酒师开始思考回归传统,酿造出类似于祖父母甚至更老一辈的葡萄酒。20世纪中期,一位名为朱勒肖维(JulesChauvet)的酒商在博若莱率先推出了无硫葡萄酒,这直接激发了新一代天然葡萄酒酿酒师的诞生。自此,天然葡萄酒的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许多酒吧和餐厅都开始提供天然葡萄酒,甚至极力推崇。以天然葡萄酒为主题的节日也纷纷在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兴起。

人们还将天然葡萄酒与许多社会的热门话题联系起来,比如健康生活、环保主义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近些年来,加入风土的概念、关注如何最大化表达出风土的特色又进一步让天然葡萄酒成为葡萄酒行业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

有官方的天然葡萄酒认证吗?

目前,全球尚未有正式的官方天然葡萄酒认证,这一点不同于拥有专门标签以及认证机构的有机和生物动力法葡萄酒。

没有官方的认证,那么在葡萄酒专卖店购买葡萄酒时,要如何识别天然葡萄酒呢?答案便是学会读懂酒标。不少葡萄酒生产者尤其是新世界的生产者,都会在葡萄酒的酒标上标注酿造方式,如果酒标上出现类似于最小干预(MinimalIntervention)、自然酿造工艺(NaturalWinemakingTechniques)或者未澄清/未过滤(Unfined/Unfiltered)等词,这款酒大抵就是天然葡萄酒了。当然,最为靠谱的方式就是去葡萄酒专卖店询问店员,许多葡萄酒专卖店都会将天然葡萄酒放在专区里售卖。意大利的橙酒(OrangeWine)、采用古传制法(MethodeAncestrale)酿造的自然起泡酒(PetillantNaturel)和科丰杜普洛赛克(ColFondoProsecco)等都是相对知名的天然葡萄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