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各地的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帝亚吉欧全球调查研究告诉你世界各地的酒风俗变化》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帝亚吉欧全球调查研究显示,全世界约三分之二(66%)的人在庆祝场合有祝酒传统;研究发现丹麦的hygge传统日趋流行,超过半数(57%)的人选择在家简单地庆祝节日;相比女性,男性更愿意使用祝酒来表达爱意,约五分之二(42%)的人曾尝试这种方式。

帝亚吉欧(Diageo)近日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节日庆祝仪式的研究报告显示,祝酒这个传承了数个世纪的古老传统依然在现代节日庆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希望在职场崭露头角到为博取佳人芳心,报告显示了世界各地人民延续祝酒传统背后的种种有趣原由。

欧洲开始流行宅在家里喝酒

这项针对全球近7000名成年人所开展的调查显示,源于丹麦的hygge理念在过去一年日渐流行,被世界各地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Hygge本意为惬意、休闲,即在家里打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与亲朋好友分享生活的美好。在受访者中,超过半数表示会选择在家庆祝节日(57%)。在hygge概念的发源地丹麦,仅有15%的受访者认为节日应当外出,在所有国家中该比例最低。而在印度,大多数(85%)人仍将出门庆祝视为节庆时的重要节目。

该研究还探讨了碰杯和祝酒词等庆祝仪式的文化意义。近一半(47%)受访者认为通过特定的行为或语言庆祝特殊时刻是其文化的重要部分,甚至有五分之一(20%)的人认为这样能避免恋情中的坏运气。男性经常利用祝酒词来向恋人表达爱意,约有五分之二(43%)的男性将祝酒视为取悦心仪对象的一种方式,也有近三分之一(32%)的女性曾使用这种做法。当谈及如何饮酒可以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时,近三分之二(63%)的人表示饮酒过量是破坏节日气氛的元凶之一。

调查显示,在世界各地人们认为庆祝节日时最重要的因素分别为:

与合适的人一起庆祝(89%)

享用合适的食物(78%)

在家里款待客人(57%)

喝合适的酒精饮料(52%)

特殊仪式(如碰杯)(49%)

祝酒是全球共通的语言

帝亚吉欧酒与社会研究总监CarolynPanzer指出:祝酒在庆祝活动中并非新鲜事,它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且一直传承至今。研究发现,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庆祝活动上有祝酒的习惯,同时场地和同伴被视为与祝酒时的饮品同等重要。祝酒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庆祝语言,意在通过这个古老而具仪式感的传统,让人们尽情享受特殊时刻。

研究还显示:

-美国和英国男性最为迷信,分别有29%的美国男性和27%的英国男性认为不祝酒就会带来厄运。

-美国女性最不倾向于通过祝酒表达爱意,仅有不到五分之一(19%)的人将其视为传达感情的方式。

-祝酒对象也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在英国,约有四分之一(25%)的动物爱好者甚至向其心爱的宠物举杯。

-全球五分之一(21%)的人认为饮酒量不能超过主人,同等数量(20%)的人认为不知道正确的祝酒方式是不礼貌的。

-在西班牙、德国和丹麦,大多数人(72%,70%和70%)认为饮酒过量是破坏庆祝活动的罪魁祸首。

有关网上搜索关键词的数据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完美的祝酒方式。过去四年来,印度、美国和英国有关干杯和完美祝酒词等主题的搜索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二(60%)。

搜索数据还表明,人们的祝酒用语更为国际化,诸如XX语的干杯怎么说之类的搜索量上升了163%,其中意大利语的干杯(Saluti!)则是搜索中最受欢迎的祝酒语言。

小贴士:

世界各地的节日祝酒习俗

碰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对中毒的恐惧通过碰撞酒杯将其中的液体溅洒到另一只酒杯中,被视为相互信任的行为。当然如果你不担心中毒,也可以尝试传统的英式礼仪,在祝酒时举起酒杯,而非相互碰撞。这也与匈牙利的风俗不谋而合,匈牙利人认为祝酒时酒杯不应发出声音。

丹麦人和瑞典人认为祝酒时最重要的是与碰杯的人保持眼神交流。为了表明你在祝酒时全神贯注,应在庆祝时注视祝酒对象。

如果不喜欢酒精饮料,在祝酒时也可选择软饮料这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有助于避免在节日时饮酒过量。但请不要用水和西班牙的人祝酒,因为他们相信这将带来厄运。

谁说庆祝时只能祝一次酒?无论是在越南还是格鲁吉亚,许多国家的习俗是在活动中多次祝酒。你可以在整个晚上多次举起酒杯,发表个性化的祝酒词,甚至向宠物祝酒!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世界各地不同的酒文化风格


豪迈的俄罗斯饮酒特点、法国的浪漫饮酒情怀、酷爱啤酒的德国。通常来说,每个爱酒的国家都拥有其独特的酒文化风格。

最爱乌佐的希腊微醉酒文化

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在许多方面和中国有相近之处,希腊人喜欢喝酒,而且是白酒一类的,这一点也挺像中国人。希腊最有名的酒叫乌佐,42度,它在希腊的名气就像五粮液在中国一样大,但它的价格和销售量却和中国普通白酒差不多,当我看到希腊人拿着瓶甚至塑料桶到酒馆打酒时,就像看到北京人去买二锅头、老白干一样熟悉。乌佐的味道有一些甘草香味,喝之前要放一些冰块,然后轻轻晃动几下,透明的液体就会变白,看上去非常柔和,喝起来味道也不错。希腊人认为中国的白酒很好喝,但在希腊只能在中餐馆才能喝到,而且价钱很贵。在希腊,人们通常是去餐馆和酒吧喝酒,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边吃饭边喝酒,而是单纯喝酒,最多佐以干果和橄榄,而且把喝得微醉视为一种社交风尚。

炸弹酒普及的韩国酒文化

在韩国不喝酒交不到朋友。韩国人爱喝酒,尤其是爱喝炸弹酒。关于炸弹酒的起源,说法很多,比较普遍的是说起源于美军军营。美军没有下酒菜,喝威士忌时便以啤酒为辅菜。韩国军人将之传出军营,并出于便利,将威士忌干脆放到啤酒中一起喝。军人们出于职业习惯,加之制作和喝这种酒的形象联想,就起了炸弹酒这么一个名儿。韩国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炸弹酒也因此得到迅速普及。实际上炸弹酒已从当时便宜和方便的享受,演变成了社交的重要手段,成了相互较劲的方式。朋友聚会,必有这个节目。吃饭过程中,大家酒过三巡,略有醉意,然后去二次,也就是去唱歌房,主要目的就是喝炸弹酒。一边唱歌,一边喝酒,气氛很热烈。

酒必大杯的中国饮酒文化

中国古代有月下独酌;有醉里挑灯看剑;有酒后狂草等等不胜枚举的事情。古人对酒的爱好与今人相同饮一世还不够,下世还要努力。中国人喜欢豪饮,酒必大杯,否则不过瘾。所以才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之说。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贤式的喝法。

烈酒豪饮的俄罗斯酒文化

俄罗斯以生产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饮酒习惯也是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在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几百年已形成传统。

彼得大帝可说是酒国之君,自己爱喝不说,犒赏得力部下,就是请他免费喝酒。彼得大帝的办法是:在他的下巴盖一个官印,只要在官印还没有洗掉之前,仰起下巴,发几响浓重喉音,就可免费出入任何一家酒店。俄罗斯人这种豪情,别国的人不一定学得好,中国人也比不上。俄国人为了享受饮酒,什么也不顾。

浪漫细饮的法国酒文化

相比之下法国人饮酒喜欢细品慢饮,他们一定要把酒从舌尖慢慢滑到喉头,因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尝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饮。法国的香槟,法国的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香槟是为喜庆准备的,只要遇到喜庆之日,法国人就打开香槟,共同举杯庆祝。香槟是任何场合都可用的酒,但不要与烤肉同用。否则烟味夺走酒味,就浪费了。

在美食之国的法国,饮酒素有讲究。历来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法。这里的白酒、红酒,当然是指法国的白葡萄酒,红葡萄酒,这种配法只为颜色与盘中菜相配,而且白酒不宜过冰;红酒不宜太温;这是通则。另外,酒杯也有学问,高脚杯可使手掌与酒保持距离,也就是不升高酒温。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国有几个学校专门培养这种学生。可见法国人是享受情调的高手。

具有混合艺术的英国酒文化

英国威士忌,在1839年才正式投厂生产,但在1494年英国已正式用大麦配酒,可能酿得不得方法,饮多了除了发福外,脾气还很怪异。今日的威士忌加黑麦、燕麦、玉米混合是一种艺术英国人说。最有仿效力的日本,一直想知道英国人的混合是什么艺术,但直到现在,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艺术,如Nikka和Suntory等酒,连边都没摸到。英国人在调酒方面令人望尘莫及。

喝酒亦是工作的日本酒文化

日本人把喝酒当成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巴店报到,重大决定不在办公室里,而在黄汤下肚的酒店里。同时谁升谁迁,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巴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后都要尽情在里面享受够了,才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种方式饮酒的日本人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下解脱出来,从中享受酒中的轻松洒脱。

享受啤酒的德国酒文化

德国以啤酒著名,德国啤酒是大麦制成的,大麦吃多了人容易发胖,德国人因为饮多了啤酒,啤酒肚、啤酒杯、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莫不与大有关。啤酒杯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有一升!此外还有啤酒冷与啤酒尸的说法,洋洋大观,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边的人。可见德国人是变着戏法享受啤酒。

别具一格的墨西哥酒文化

墨西哥人也很爱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们的饮料也是食料墨西哥啤酒别具一格,他们的啤酒是龙舌兰做的,呈乳胶状,而且酿好后当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飞机飞到墨西哥,饮上一大杯龙舌兰做的啤酒,这将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墨西哥人也很爱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们的饮料也是食料墨西哥啤酒别具一格,他们的啤酒是龙舌兰做的,呈乳胶状,而且酿好后当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飞机飞到墨西哥,饮上一大杯龙舌兰做的啤酒,这将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酒是一个国家的钥匙,只要喝到当地的酒,就可以对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无论走到哪里,酒也都是传递热情的钥匙!

世界各地威士忌的口感和配餐


酒哥曾询问过几位国际知名的威士忌大师和酿酒师,威士忌应该怎样配餐,他们无一例外的表情是摊开两手,whatever

威士忌像个餐饮界的浪子,洒脱不羁,纯饮也好,加冰也好,随时随地可饮,所以,配餐倒像成了次要的了。

中国人对口腹之欲的讲究,在某些层面甚至超过了以精致和品味著称的法国人。除非是甜酒,中国人不太习惯纯饮,即使喝二锅头,也得整一叠像样的花生米。喝酒就得有下酒菜。

不过我们习惯用一款酒配所有的菜式,做不到像法餐那样的精致,有时候效果很不好,有些酒会与某一类菜肴发生冲突。

比如,清爽凛冽的干白葡萄酒会突出牛羊肉的膻气;清淡的鱼肉,会令厚重的红葡萄酒有铁锈的味道;吃火锅喝白酒,只会辣上加辣。

食物的甜、咸、酸、辣、苦,酱汁的使用程度,都会影响到酒香和酒体,所以酒的个性越平庸越不容易出错。而威士忌是个性化鲜明的酒,它可以默默地把菜肴的另一个层次给推出来。它的口感千变万化,需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的不同菜肴,才能相得益彰。所以,威士忌没有一劳永逸的配餐方案。

▌威士忌有哪几个主要种类?

威士忌是千变万化的烈酒,使用谷物原料蒸馏出来的酒品。原料可以是大麦、黑麦、燕麦、小麦和玉米等,各种谷物的配比不同,风格差异很大。

如果按照产地来分,主分为:苏格兰威士忌(ScotchWhisky)、爱尔兰威士忌(IrishWhiskey)、波本威士忌(BourbonWhiskey)、田纳西威士忌(TennesseeWhiskey)、日本威士忌等。

▌苏格兰威士忌:绝不止于重口味

苏格兰威士忌越来越被重视,如果按地理位置划分,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可分为:斯贝塞(Speyside)、高地(Highlands)、低地(Lowlands)、艾雷岛(Islay),以及康贝尔镇(Campbeltown),每个子产区威士忌风格不同,配餐也需讲究。

▌斯贝塞威士忌

斯贝塞威士忌主要有两种风格:第一种是酒体轻盈带有青草味的威士忌,如格兰威特(Glenlivet);第二种是口感丰厚甜润,颇像雪利酒的威士忌,如麦卡伦(Macallan)。

配餐建议:

别觉得巧克力是很娘的吃食,浓香的巧克力甜品或巧克力,就是很合适佐酒的小食。像85%黑巧克力,和斯贝赛橡木桶味浓又略带甜味的威士忌就很搭。

蓝纹奶酪如斯蒂尔顿干酪(Stilton)可以和来自斯贝塞的单麦威士忌完美融合,可以平衡奶酪的乳质感和浓郁度;布里干酪则适宜和微甜的苏格兰威士忌搭配。

▌高地威士忌

高地产区因为面积辽阔,通常,被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子产区,分别是东部高地、西部高地、南部高地和北部高地。

东部高地的威士忌酒体适中偏高,口感柔顺,稍带甜味,但是余味干爽,这也是高地威士忌非常经典的特点;西部高地的蒸馏厂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产的威士忌酒体轻盈,带有比较明显的海风味;南部高地的威士忌风格同东部高地非常类似,柔顺而甜美;北部高地所产的威士忌酒体适中,口感复杂,有时带有淡淡的海盐味,泥煤味也比较明显。

配餐建议:

轻盈柔顺的高地威士忌适合搭配蓝纹奶酪、烤鸭、烤猪排等。蓝纹奶酪的咸香口感配以清爽柔润的威士忌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清爽的威士忌可以中和烤鸭、烤猪排的油腻,带来极佳的深度,和清爽的感觉。

带海盐味、泥煤味的北部高地威士忌,可搭配手抓羊肉、烤羊腰,泥煤馥郁的烟熏香气混入羊肉的肥美口感,少了一份腥膻,更多了一份饱满的鲜香,而威士忌中泥煤原有的强辣呛口也转变成了柔和甜润。

▌低地威士忌

低地产区酿造蒸馏威士忌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其所出产的威士忌通常酒体轻盈,香气也比较轻淡,口感清新,带有青草及柠檬味,入口时微甜,但是马上就变得干爽了,余味非常短促,非常适合当做餐前开胃酒饮用。

配餐建议

餐前沙拉、坚果、西班牙火腿等

▌艾雷岛威士忌

艾雷产区是苏格兰非常重要的泥煤产地,其所产的威士忌以其浓重的泥煤香而出名,也是苏格兰威士忌中风格最具野性的,所以有时候艾雷岛威士忌很难为初次接触的消费者所接受。它适合追求狂野、和重口味的资深爱好者。

配餐建议:

可以说泥煤味浓厚的艾雷岛深得老饕们的喜爱,肥美新鲜的生蚝和泥煤味浓郁的威士忌倒是绝配。还有中国年爱吃的盆菜、东坡肉、宫爆鸡丁也可以,完全可以和重口味威士忌达到完美平衡。

还有口感浓郁的甜点。配上艾雷岛威士忌,那种特有的重泥煤味可以解腻,如果喝到的是一个味型清雅的酒,甜味就把酒的味道压死了。艾雷岛威士忌那强烈的烟熏味把甜点的腻压下去,而酒以雪利桶储藏,回口带有比较甜美的味道,最终还会给你甜的感觉。

世界各地的冰酒都是怎样酿成的?


葡萄酒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加拿大冰酒(icewine)可说是商业化最成功的冰酒品种,但是实际上冰酒的起源在德国。近年来,中国冰酒的品质提升显著,那么中国冰酒是怎么在自然条件下酿成的呢?

德国冰酒

冰酒主要使用雷司令葡萄酿造,在德国被归类为特级优质葡萄酒(Pradiktswein)这一等级。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因为这种酒的酿造方式和其他特级优质葡萄酒不同,它被视为一种特别的等级,而没有被列入品质分级金字塔中(珍藏型、晚收型等都在这个等级金字塔之中)。

为了酿造冰酒,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期间,酿酒商静待气温降至零下八摄氏度以下,然后将冰冻的葡萄采收下来。

冻葡萄会立刻被榨汁,冰则被滗走。葡萄中只有水分会被冻住,固态物和糖分则不会,所以用这种方法榨出的葡萄汁具有更为浓缩的糖分和酸度。

德国冰酒的葡萄汁含糖量(mustweight)需要达到逐粒精选型(Beerenauslese,BA)的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葡萄汁很可能被转而用于酿造精选型(Auslese)葡萄酒。

总结来看,酿造冰酒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冬季需要足够寒冷(低于零下八摄氏度),还要有足够的冰冻葡萄,和符合标准的葡萄汁含糖量。这些都限制了冰酒的产量,使得酿造冰酒具有相当的风险,这也是冰酒价格较高的原因。

奥地利冰酒

奥地利盛产甜葡萄酒,也是冰酒的主要产地。和德国相似,奥地利冰酒需要达到逐粒精选型(BA)的葡萄汁含糖量,葡萄则需要在零下七摄氏度以下采收。

加拿大冰酒

加拿大冰酒主要产于安大略(Ontario)大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Columbia)和魁北克(Quebec)也有生产。用于酿造冰酒的葡萄除了雷司令,还有法国杂交品种威代尔(Vidal)。

葡萄需要在零下八摄氏度采收,这和德国相同,但加拿大冰酒要求的葡萄汁含糖量通常高于德国和奥地利冰酒。(编译:SylviaWu)

世界各地“迥然不同”的酒文化风格


豪迈的俄罗斯饮酒特点、法国的浪漫饮酒情怀、酷爱啤酒的德国。通常来说,每个爱酒的国家都拥有其独特的酒文化风格。

最爱乌佐的希腊微醉酒文化

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在许多方面和中国有相近之处,希腊人喜欢喝酒,而且是白酒一类的,这一点也挺像中国人。希腊最有名的酒叫乌佐,42度,它在希腊的名气就像五粮液在中国一样大,但它的价格和销售量却和中国普通白酒差不多,当我看到希腊人拿着瓶甚至塑料桶到酒馆打酒时,就像看到北京人去买二锅头、老白干一样熟悉。乌佐的味道有一些甘草香味,喝之前要放一些冰块,然后轻轻晃动几下,透明的液体就会变白,看上去非常柔和,喝起来味道也不错。希腊人认为中国的白酒很好喝,但在希腊只能在中餐馆才能喝到,而且价钱很贵。在希腊,人们通常是去餐馆和酒吧喝酒,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边吃饭边喝酒,而是单纯喝酒,最多佐以干果和橄榄,而且把喝得微醉视为一种社交风尚。

炸弹酒普及的韩国酒文化

在韩国不喝酒交不到朋友。韩国人爱喝酒,尤其是爱喝炸弹酒。关于炸弹酒的起源,说法很多,比较普遍的是说起源于美军军营。美军没有下酒菜,喝威士忌时便以啤酒为辅菜。韩国军人将之传出军营,并出于便利,将威士忌干脆放到啤酒中一起喝。军人们出于职业习惯,加之制作和喝这种酒的形象联想,就起了炸弹酒这么一个名儿。韩国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炸弹酒也因此得到迅速普及。实际上炸弹酒已从当时便宜和方便的享受,演变成了社交的重要手段,成了相互较劲的方式。朋友聚会,必有这个节目。吃饭过程中,大家酒过三巡,略有醉意,然后去二次,也就是去唱歌房,主要目的就是喝炸弹酒。一边唱歌,一边喝酒,气氛很热烈。

酒必大杯的中国饮酒文化

中国古代有月下独酌;有醉里挑灯看剑;有酒后狂草等等不胜枚举的事情。古人对酒的爱好与今人相同饮一世还不够,下世还要努力。中国人喜欢豪饮,酒必大杯,否则不过瘾。所以才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之说。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贤式的喝法。

烈酒豪饮的俄罗斯酒文化

俄罗斯以生产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饮酒习惯也是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在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几百年已形成传统。

彼得大帝可说是酒国之君,自己爱喝不说,犒赏得力部下,就是请他免费喝酒。彼得大帝的办法是:在他的下巴盖一个官印,只要在官印还没有洗掉之前,仰起下巴,发几响浓重喉音,就可免费出入任何一家酒店。俄罗斯人这种豪情,别国的人不一定学得好,中国人也比不上。俄国人为了享受饮酒,什么也不顾。

喝酒不准碰杯?世界各地关于喝酒的奇怪规定


在很多酒粉儿眼里,喝酒不需要理由,也没有太多拘束,想喝就喝才是王道。然而在一些国家,喝酒需要遵守特定的法律和传统。那么,一起来看看在这些国家,喝酒都有什么奇怪的规定吧。

格鲁吉亚:一起干杯吧!

在格鲁吉亚参加传统而正式的晚宴时,宾客们需要等待主人说祝酒词后才能饮酒。主人的祝酒词大约需要15分钟,之后所有的宾客需要举起手中酒杯,将酒一饮而尽,以表对主人的尊重。

法国:酿酒要交实物税

在拿破仑执政期间,他制定了一条关于酿酒税的法律:所有的法国酒庄每年需要上交1%的酒,用来供给军队。虽然现在法国酒庄并不需要再上缴葡萄酒了,但也需要将葡萄压榨后的皮渣等上交政府,用于工业酒精的制造。

韩国:喝酒时要保持尊重

在韩国饮用烧酒时,必须要保持特殊的礼节。倒酒的人必须用双手捧住酒壶,接受的人也需要双手捧住酒杯。如果是和长辈或特别尊敬的人喝酒,敬酒者还需要将脸转向一旁,不直视长辈,以示尊重。

匈牙利:不准碰杯!

在匈牙利,你很少看到人们喝酒时碰杯庆祝,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1849年。在匈牙利革命时期,阿拉德13烈士惨遭处决,他们的敌人就曾经喝酒碰杯庆祝。从那以后,这个城市里的人发誓,150年内喝酒不准碰杯。虽然在1999年就已到达了期限,但这个传统却被保持了下来,现在仍然很少有人碰杯。

美国堪萨斯州:喝酒不能用茶杯

在美国堪萨斯州,如果一时找不到酒杯,那也千万不能用茶杯喝酒,因为这样是违法的!虽然很奇怪,但这条法律确实为买酒杯找到了恰当的理由。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妻子同意再喝酒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持续了好几十年:任何已婚男子在买酒前必须手持妻子签名的书面同意书。这条法律的制定或许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然而随着社会和法律的宽容,这条法律也在慢慢被废除。

美国密西西比州:喝父母给的酒

在美国,法定饮酒年龄为21岁,然而在密西西比州,只要你年满18岁,就可以饮用法定法定监护人给的啤酒或者低醇饮料(酒精度5%)。或许密西西比州政府也承认,21岁才让喝酒太晚了。

美国犹他州:品酒必须吐酒

当在美国犹他州参加品酒会时,将酒直接喝下是违法的,所有的酒都必须吐掉。虽然不太清楚究竟有多少人能坚持吐酒,但这条法律是一直存在的。

跟着镜头 去世界各地的葡萄园走一走


端午小长假,不少朋友都结伴出游。有人苦恼三日假期太短,游不尽美景。别急,我们为各位酒友奉上世界各地的葡萄园照片,满足各位酒友对葡萄园的向往!

波尔多(Bordeaux)的晴朗天空下,郁郁葱葱的葡萄园看起来充满生机。四月,正是葡萄藤发芽的季节,它们象征着葡萄园又一年的希望。

图片来源:Wspicture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产区的圣丽塔山(SantaRitaHills),新生的嫩枝呈浅绿色。

图片来源:Picstopin

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产区,沐浴在晨光中的葡萄园,美如人间仙境。

图片来源:Fodors

德国莱茵(Rhine)河畔陡峭山坡上的葡萄园,看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图片来源:Telegraph

英国威尔特郡(Wiltshire)的一座葡萄园,带着英国典型的田园气息。

全球各地奇葩的解酒偏方


生在这个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趣的世界里,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一不小心就喝多了的经历吧?那喝多了肯定得解酒吧?像我等常人想到的解酒方式肯定是喝蜂蜜水、西瓜汁、芹菜汁等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正常的解酒秘方。当然,治病有偏方,也就不排除解酒也有偏方。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全球各地的一些解酒偏方,且这些偏方都是奇葩般的存。各位酒友们,快来看看围观吧!

1、波多黎各腋下擦柠檬汁

在波多黎各,他们清楚地知道该如何防止宿醉在喝酒前,用一块柠檬在端酒杯的那只手的腋下擦拭,他们认为柠檬汁可以防止脱水。宿醉后头疼欲裂、浑身乏力的罪魁祸首不就是由喝酒导致的脱水吗?至于这到底有没有用,好像都是持否定态度呀:

A:根本就是无用之功!这方法后面没有一点儿科学依据。

B:只有拿酒杯的那只手需要擦柠檬汁吗?如果两只手一起端酒杯呢?

C:这肯定是开玩笑吧。也许是他们那伙喝酒的人当中有腋臭,擦柠檬汁只是为了让周围的空气好闻点,别当真了!

2、日本酸梅/酒精口罩

在日本,有2种解酒方式比较奇特。一是吃酸梅,那种用重盐腌得果皮皱皱的酸梅子,达到了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酸的程度。不过他们竟然吃得下去!这种解酒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酸梅中的盐分可以帮助身体补充电解质,缓解脱水的症状。但是在胃液中明显胃酸已经过多的情况下吃酸梅?Pass!

另一种方式是将口罩浸泡在酒精液里,让醉酒的人戴上,这样醉酒的人就会被酒精呛得清醒过来。小编想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爱的解酒方式。

3、德国猫咪的哭号

宿醉以后感觉想狗带?这时候可以来一份解酒早餐,你也可以叫它猫咪的哭号。这份解酒早餐可不简单,是用醋腌制的生鲱鱼卷加上腌黄瓜和洋葱做成的,空腹吃下去后,再来一杯暖啤酒,据说可以让人重新焕发活力。这个早餐的味道怎么样?肯定是不怎么样的,据说这可是美味到连猫咪吃了都会哭号的黑暗料理。小编的饮食一向清淡,对此我表示,宁愿承受宿醉的非人折磨,也不要这么重口味的解酒早餐!

4、加拿大薯条

加拿大人很会享受啊。他们的解酒方式最轻松了,来一大盘炸得脆脆的薯条,再加上几块奶酪凝块,配上一块撒有新鲜胡椒粒的鲜美卤肉,美味早餐开始了!但是这还是解酒秘方吗?这明明就是早上起床以后肚子饿了补充能量的生活必备品好嘛!

5、西西里岛风干公牛丁

西西里岛的解酒偏方就是这么彪悍风干公牛丁,使劲嚼吧。现在可能很少人会用这个偏方来解酒了,但是古时候的西西里岛人经常通过生嚼风干公牛丁的方式来解除宿醉的不适症状。他们认为这样有助于他们恢复男子气概。不过,以这种方式来解酒,应该对牙口有很高的要求吧?

6、海地针扎酒瓶

海地人解酒的方式是向酒瓶复仇在酒瓶上扎上13根针。他们认为,会宿醉都是酒瓶在作怪,把醉酒者喝过的空瓶找来,在酒塞上刺入13根黑头针,以此来报复和惩罚酒瓶,这样醉酒者不需要吃药就能痊愈。这样的解酒方式好任性哦。

7、爱尔兰埋河滩里

在爱尔兰人的眼里,最好的解酒方式就是把醉酒者埋在河岸的湿泥里,只露出脖子以上。要知道爱尔兰可不是一个温暖的国度,河水和岸边的湿泥应当是相当地冷。所以,把醉酒者埋在湿泥,将相当于给他们洗了个冷水澡,把他们给冻醒了。至于清醒了以后还会不会头晕头痛,我管你哦?

8、越南吃犀牛角

越南人解酒的偏方就是把犀牛角研磨成粉末,加在开水里,连开水一起喝下去。这是因为越南人坚信犀牛角可以治疗世间的一切疾病,包括过敏、感冒甚至是癌症。不过,这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而且,犀牛角还是臭臭的,这样的药并不好喝。虽然犀牛角没有包治百病的效果,但是越南人对犀牛角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所以也导致了犀牛数量的下降。

9、蒙古国吃羊眼珠

你绝对无法想象,蒙古人解酒的偏方竟然是吃羊眼珠。在热热闹闹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方摔跤之后,蒙古人会怎样来解除宿醉的不适症状的呢?他们会把两个腌制过的羊眼珠(从羊身上挖出来的眼珠子)加在西红柿汁里面,一同喝下去。对此,我无话可说。可我还是要说一句,就算有任何的解酒效果,那也多半是西红柿汁带来的吧。

10、美国舔汗液/宿醉天堂/兔屎茶

美国是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酒偏方,其中最奇怪的就是舔汗液、宿醉天堂和兔屎茶。

舔汗液:据BBC报道,有些印第安人的解酒偏方就是舔汗液。他们醉酒后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排汗,用舌头舔掉手臂上的汗液,然后把汗液吐出来。Word天,我的胃出汗就好了,干嘛还非要用舌头舔掉,舔掉后也是要吐出来的。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用舌头去舔呢??

宿醉天堂:在拉斯维加斯,早晨的时候会有一辆巴士开在街上,醉酒者可以上去。巴士上的护士会给醉酒者打针、提供维生素药片或者其他治疗手段来帮助缓解宿醉症状。连这样的服务都有,拉斯维加斯果然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啊。

兔屎茶:兔屎茶,顾名思义,就是用兔屎泡的茶,没想到还有这样令人反胃的解酒偏方。这一偏方主要是存在于美国拓荒时期,那时的西部牛仔醉酒后会将兔屎加进开水里,然后喝下,嗯,就是这样。

神经系统科学家研究调查称:葡萄酒能让你更聪明


当甘醇佳酿接触舌尖的那一刹那,美味的感觉瞬间如电流般穿过整个身体,这种美妙之感即是众多葡萄酒爱好者饮酒的追求。而现在,学术界又传来捷报,为大家饮用葡萄酒再添一个新的理由。

据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戈登谢伯德(GordonShepherd)研究发现,饮用葡萄酒能让你变得更加聪明,因为葡萄酒可以激活我们大脑中的灰质,而且这种激活效果甚至比听音乐和解数学方程式来得更加明显。

在其专著《神经品酒学:大脑如何创造出葡萄酒的味道》(Neuroenology:HowTheBrainCreatesTheTasteofWine)中,谢伯德探索了大脑同人们感知葡萄酒风味的能力之间的联系。他表示,饮酒其实是个复合过程,既包括了人们啜饮葡萄酒的方式,也包括了舌头在口中如何搅动葡萄酒以及鼻子如何对葡萄酒的香气作出反应等环节。

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PublicRadio)的一次访谈节目上,谢伯德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对于品酒的研究并不只是简单以葡萄酒为分析对象,而是更多地关注于饮酒者本身:人们在喝葡萄酒时,并不仅仅是让酒液在口腔中停留一段时间那么简单,而是使它在口中晃动,之后再吞咽下去,这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

事实上,在我们感知葡萄酒风味的过程中,大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向人们解释个中奥秘,谢伯德把该过程与眼睛感知颜色的过程进行了类比:物质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颜色,其实是因为物质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而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人脑感知光谱的系统被激活,我们才得以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同理,葡萄酒中的分子本身也是没有味道的,但当它们刺激我们的大脑时,风味就产生了。

因此,适度饮用葡萄酒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让其变得更加活跃,也就能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澳大利亚研究欲研究将酒渣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方法


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梗、果皮等副产品,也称酒渣(marc),全球每年酿酒会带来超过1,400万吨的酒渣。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每年酿酒产生的酒渣高达几十万吨,其中部分用作肥料,但大部分只能倒掉,这对葡萄酒生产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成本。不少酒庄希望借助科技来降低这一生产成本,最近发布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将酒渣转化为生物燃料。

酒渣在经过酸和酶处理之后,所含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可直接转化为乙醇,而且剩余的材料仍可以作为肥料。研究发现一吨酒渣可生产高达400升的生物乙醇。

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ResearchCouncil)的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雷切尔伯顿(RachelBurto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将酒渣这一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有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若是直接选择其它的植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可能会涉及种植、分解等复杂的处理过程,而且费用较高。因此,生物燃料的原材料,最好是已经过一些处理的。

研究员肯德尔科尔宾(KendallCorbin)提到:酒渣是酿酒产生的副产品,十分廉价,而且含有丰富的、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雷切尔补充道:将酒渣转化成生物燃料,不仅可以增加葡萄的价值,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环保做出重要的贡献。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