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历史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人头马的历史传承》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雷米·马丁(人头马)取自其创立人名,他生于1695年2月,在靠近雅尔纳克东北方的一个小镇卢伊勒(Rouillac)。马丁是葡萄园主之子;19岁时娶了利涅尔(Ligneres)的公证人的女儿为妻。在他的生意日趋兴隆时,明白到预先藏酿干邑的重要性。他的孙子接掌并发展了这盘生意,同时兼任了地方税收集员的职位。他的儿子在1821年主理公司,在19世纪10年期到19世纪20年期初,其产量由530000加仑上升到270万加仑。
到19世纪中叶,后人埃米尔—雷米·马丁(EmileRemyMartin)除了进行传统的按桶销售的生意外,也开始瓶装作业。1874年,他构思了公司的商标,并前列次注了册。那是个半人马神(Centaur),接着便遇到了葡蚜的大灾难,这场灾难使地区葡萄酒从1875年的37亿加仑,降到3年后的一半以下。其后保罗·雷米·马丁(PaulRemyMartin)创立了在澳大利亚、斯堪的纳维亚和美国的品牌,不过公司因其生活方式而几乎破产。
雷米·马丁其后为安德烈·雷诺(AndreRenaud)挽救。他是大香槟区的葡萄园主之子,他集中其生意在小区域蒸馏上面。1927年推出了VSOPFineChampagne。这个“甚超陈纯”的略写设计是19世纪陈年干邑的代号。他知道1919年原订的地区命名法,决定以两区为基础的设定品牌。他的销量受巴黎的皮埃尔·里维埃(PierreRiviere)的有力协助,以及奥托·奇恩(OttoQuien)的出口努力,销量大幅上升。1936年;推出了很有身价的路易十三(LouisXIII)的品种,用巴卡拉水晶瓶装。1965年雷诺辞世,公司建立了充足的库存,年销300000箱,手执上等优质干邑市场之牛耳。
虽然他们每卖1瓶便有8瓶在工场中藏酿,雷米·马丁知道要更大发展便得加大库存。他们鼓励和葡萄园主合作。前列份供应合同签于1966年,250位葡萄园主负责265000加仑的葡萄酒。20年后,这个香槟协作(Compaco)的合作体已有成员2000家,代表19760公顷葡萄园。同期推行了一个面向专门来访成员的推广计划:提供一株活葡萄,每年给出不仅是经济和葡萄园的报告而且有葡萄的净年收入的检查----通常是10--80分,按该年而异。这肯定比文字宣传更有效。
雷诺的后裔安德烈·埃里亚尔·杜布日耳(AndreHeriardDurbreuil),于20世纪60年期在科涅克市外建立了现代化产品系统,并给VSOP引入了磨砂玻璃瓶。1970年,以赛甘·莫罗(Seguin—Moreau)的名称建立了年产3万个桶,占法国产桶量四分之一的欧洲较大的制桶厂:它只用利穆赞橡木。今天其质量品级有:拿破仑(目标是日本市场)、XO、Extra,还有一头一尾的VSOP和路易十三。
公司已在巴黎和法兰克福股票市场上市,拥有三个香槟工场Krug(克鲁)、CharlesHeidsieck(查尔海德思)和Piper—Heidsieck(比柏·海德思)以及波尔多公司德鲁兹(DeLuze)。1990年合并了宽特罗(Cointreau)。
雷米·马丁有葡萄园494公顷,只满足公司需求的3%。它和1800家葡萄园主签了合同。较大量的蒸馏的葡萄品种是乌艺布朗,只有少量的可伦伯和佛尔贝兰什。它在甄莎(Gensac)、朱勒(Juillac)、圣墨姆(St.Meme)和陶泽(Touzac)共4个蒸馏厂。在藏酿前,除了预备酿制路易十三外,其他品级都用矿泉水降低酒精浓度到60度。
通常他们用93加仑的利穆赞橡木桶藏酿,但偶尔用托朗赛的146加仑桶。较大容量是186加仑。藏酒师乔治·克罗(GeorgesClot)正在试验少量俄罗斯橡木,所有橡木桶都由其姊妹公司赛甘·莫罗供应。
雷米·马丁年销2000万瓶:60%--65%的VSOP,其余是其他品种,都是40度。出口超过16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在大陆、日本、越南、新加坡、台湾、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奥地利。较近的奖赏有199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世界精华中XO特醇上等香槟干邑获金奖。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人头马的酿造过程你知多少


人头马贵为特优香槟干邑专家,一直被誉为干邑品质、形象和地位的象征。是世界四大白兰地品牌中一个由干邑省本地人所创建的品牌。人头马也是四大白兰地品牌中一家自己种植葡萄的公司。
人头马是酒中。虽然很出名,但是很少有人会知道人头马是怎么酿造的。现在简单介绍人头马的酿造:
酿制"人头马"的原料必须是产自夏朗德省科涅克地区的优质葡萄。19O9年,法国颁布一项法令确认了这一传统;1936年和1939年,法国又先后两次颁布法令,详细划分"人头马"不同品牌的原料产地,即以科涅克地区四城为圆心,形成6个不规则的同心圆,称为6个葡萄区,越是靠近科涅克城的地区,所产葡萄的质量便越好。依照规定,"人头马"中的上品只从科涅克城周围近1万公顷的两个葡萄区选用原料。
酿制"人头马"的葡萄成熟后,要尽可能晚地采摘,以便使葡萄尽量饱满、香味更血浓郁。采摘下来的葡萄经过去发、去籽,再经压榨、发酵,酿成葡萄酒。为避免其变质,必须在来年3月底之前将葡萄酒两次蒸馏,使之成为酒精含量达70%的烧酒。
人头马公司有专门的酒桶制造厂,原料必须是邻近的利穆赞地区生长百年以上的橡树。橡木被锯成大小不等的木条后,需在室外风干3年以上,以散发橡木材中的苦涩味。制桶时绝不用钉子和胶,只能用白藤捆箍,其容量小于一般的酒桶,以增加酒与桶壁的接触面积,没有颜色的烧酒在酒桶内储存若干年后,变成了金黄琥珀色,大大增加了酒的芬芳。
优质土壤的不渝精神、传承传统酿造技艺,象征着天与地、力量和幸福的和谐统一。其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头马人,对品质的忠贞不渝,从而壮大为真正的国际跨国公司。

人头马路易十三的级别与品尝


人头马路易十三
级别:大香槟干邑
说明:纯以干邑区中心地带[大香槟区]的[生命之水]调制而成,陈酿时间以几十年计算,以几千种精选[生命之水]调配,堪称较上乘的干邑。美酒名瓶,相得益彰。人头马路易十三,不但是美酒鉴赏家梦寐以求的绝顶珍品,其由法国巴卡拉(BACCARAT)玻璃厂手工打造的水晶玻璃瓶,更是一件的艺术精品,此干邑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口中余味可维持极长时间。
品尝:深金黃色、火红色、红褐色,清澈无瑕。它散发出强烈的芳香,一如砵酒、胡桃、水仙和茉莉香味,隐约中又带有百香果和荔枝的果香。其橡木香夹杂了香草味和雪茄盒香味。饮家亦不难察觉鸢尾花、紫罗兰和玫瑰的优雅香味及轻淡的树脂香。香醇的林茂山橡木,令酒味在口中持续不散,并转变成檀香木的味道。香味和酒味都极端细致,余味可持续1个小时以上。

酱香型白酒历史传承


贵州省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的酒较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台春”。茅恒酒业源恒兴烧坊而传承于酱门后传。
茅台镇开设正规作坊始于何无明确考证,据茅台现存较早的明代《邬氏族谱》扉页所绘家族住址地形图的标注,其中有酿酒作坊。族谱所载邬氏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随李化龙平定动乱后定居茅台的,这说明茅台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酿酒的正规作坊。茅台酒独特的回沙工艺在这个时候基本形成。
茅台较早的酿酒坊名称据考查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名单有“大和烧房”而获得。其实茅台酒在清代已相当兴旺,道光年间已远销滇、黔、川、湘。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较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恒兴烧房”。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开设,创始人华联辉。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曾间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华联辉之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只是附带业务,直至茅台酒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之后才引起华氏的重视年产扩大到8500一9000公斤。1936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继通车给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1944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模,窖坑增加到18个,年产量高达21000公斤,其酒俗称“华茅”。
“荣太和烧房”于光绪五年(1879年)设立,后更名为荣合烧房;其本为几家合伙经营,几经周折1949年荣合烧房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其酒俗称“王茅”。
“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易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生产。后赖使用各种手腕迫使周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已。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1947年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赖利用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其酒俗称“赖茅”。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已挤身政界,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曾任贵州省银行、重庆大川银行经理等职务。后有酱酒文化推广人士黄安潮将恒兴烧房传承下来,以贵州省茅恒酒厂新姿生产、传承酱香酒文化。并获得上海世博会金奖。
古茅台一带所产的酒在西汉时期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饮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规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成为门盐运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门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盐登赤地河”,当时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
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义’、“荣和”(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当时农商部来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展会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优点征服了各国的评酒专家,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蜚声中外。获奖后王茅和华茅为国际金奖的所属争执不下,县商无法裁决,官司打到省府;1918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两家均有权使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字样,奖牌由仁怀县商保存。华、王两家为庆祝这次大奖各自封坛入窖存酒,在1996年记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召开八十周年之际国酒人推出了八十年陈酿茅台酒,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堪称国酒之尊。
1946年赖永初在上海设立“永兴公司”先后销售赖茅10000公斤,并利用在重庆、汉口、广州、和长沙的商号推销赖茅。“成义”的华茅也在上海、长沙、广州、和重庆通过文通书局在当地经营,“荣和”的王茅的重庆和贵阳都以“稻香村”号为销售点,这样茅台酒的知名度进一步得以提高;茅台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在香港试销,很快被抢购一空。
由于茅台酒销路好利润高,清末以来许多资本家都企图仿制,如遵义的集义酒厂,贵阳的荣昌酒厂等先后到茅台聘酒师,抗战胜利后仿制者就更多了,如贵阳的“金茅”、“丁茅”、“王茅”,但都未成功相继倒闭。茅台所特有的地形地势,上壤、水质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造就了茅台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饱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是其它任何地方无法仿制的。
1951、1952年地方通过购买、没收的方法把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而为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酒厂不断发展壮大,虽几经波折仍艰难前进,1977年,总产量达763吨,销售387.8吨,达历史较高水平。新成立后,茅台酒得到了国家领导的特别青睐,曾在新的外交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为国酒,茅台酒伴随着新一起成长。
茅台镇,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传奇古镇酿造着一代又一代的神奇传说,茅台酒就是那名扬中外、香飘九州的酒林,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这个有着深厚酒文化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里茅台镇以其特别的历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的历代名人,甚至成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当代诸多知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宗教,如王震、田纪云、杨波、朱学范、许德珩、陈再道、启功、伍修权、刘海粟等或参访茅台古镇、或为茅台酒题辞,其幽幽墨香为茅酒增辉。茅台酒以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和国色天香的品质令众人倾倒,特别是近年茅台集团推出的陈年窖酒堪称酒中,填补了酒的空白。对于爱酒和热衷于酒文化者来说,为能斟上一杯五十年、八十年茅台陈酿而无比荣耀,并津津乐道。
新成立后茅台酒在国家较高层领跑者的关怀和青睐下逐渐显现出其王者本色,在新的外交史上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其中传奇佚事孺幼皆知,哙炙人口。国酒之父周恩来更是倾力推荐,使国酒茅台飘香世界而誉满全球,成为世界认识的一个窗口和传播友谊的纽带。成为东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明古国的象征之一。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茅台酒同样挑起了把民族品牌发扬光大的历史重任,茅台酒在华厦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神圣而又坚毅的丰碑。茅台酒在国人心中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牢不可破,并赢得了前列名的盛誉。茅台集团为感谢和回报国人的厚爱,励精图治、永攀顶端逐渐把茅台酒厂建设成酒类行业中的佼佼者,现拥有总资产26.45亿元,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一级企业、我国白酒行业的荣获“国家企业管理较高奖一金马奖”的企业。在继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取金奖之后,又多次独揽国内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之冠、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万般荣耀集于一身;王者风范显露无遗。
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茅台酒进入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时期,相继开发出43度、38度、33度茅台酒乡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引导了酒厂向公司体制转变,1997年1月成主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集团公司实现股份化,成立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朝着建设规模效益型和多元化生产的现代企业道路阔步前进。而茅台镇酱门后传将秉承文化传承之大志。
2009年,酱酒文化研究人士,知名艺术家杜应红创办酱门后传品牌,研究、传承与推广酱香酒文化。并开发一款老酒与君共飨。

洞藏国酒的历史传承


贵州金坛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是茅台镇前列家拥有古洞藏酒资源和目前一家拥有洞藏工艺的企业,向世人奉献了老作坊、小财仙、草头王、关东汉子、龙门阵等系列精品佳酿,特别是茅台镇千年天然古洞窖藏工艺,堪称一绝,酿造出的洞府醇、醉四方和福王酒,更是白酒行业的绝作。
“洞藏国酒”产于贵州茅台镇,传张三丰云游仁怀时“古洞藏酒”之妙法,承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名句。延续茅台千年酿酒工艺,优选当地特产高粱、小麦和天然泉水精酿而成。原酒采用“原生态洞藏法”窖藏于亿万年天然形成的喀斯特古洞。得真人之妙法,取大儒之名句,采山川之灵气,吸古洞之精华,研发了茅台镇又一精品——“洞藏国酒”!古洞内空气洁净无污染、常年恒温恒湿且微生物种群丰富,对原酒的老熟、生香具有独特功效,丰富的微量元素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对健康大有裨益。经专家考证:洞中藏一年,胜过洞外藏三年!因此“洞藏国酒”形成了酱香幽雅、柔顺甘醇、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特点。更有饮后不上头、不口干的绝妙,被誉为“古洞玄藏,天之神酿,玉液琼浆,惊世绝香”!

枝江酒的历史传说


枝江酒的历史传说:“烧春”酒好喝,在那时有口皆碑。一个关于“酒娘子”的神奇故事,更是美丽动人。
相传丙戊年中秋,“谦泰吉”的张老板为了把酒运到湖南岳阳,曾让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押船送货。张娘子身穿锦袄绣裙,略施粉黛,坐在船头,顺江而下。
然而当船驶入荆沙水域时,突然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江水涛天,酒坛子被掀翻在船仓,滚来碰去。张娘子急得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保佑我们吧,这可是师傅们的血汗哪!”话一出口,奇迹产生了,倾刻间风平浪静,雨止云开,红日高照。
张娘子与船老板把酒坛子一个个扶正,发现一切完好无损,连一滴酒都没漏出来。张娘子跪在船头,向上天磕头谢恩。
船到岳阳,挑夫们手持扁担和绳子在岸边等候多时。张娘子对人倦体乏的挑夫们说:“奴家特意多带了一坛酒,酬劳大家。来,请诸位品尝。”说着便当众开封一坛烧春酒。
这时,一戴眼镜秀才走到张娘子面前,说:“且慢,今日正值中秋,月圆、美酒、丽人,三者兼得实不容易。早闻娘子既是佳人又是才女,如果能对上本人的联子方可在此卖酒。”秀才随即说出上联:“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张娘子略作思索,答曰:“吟诗把酒无我无人。”秀才将头向天上一望,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娘子应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赢得一片喝彩声,秀才见状赶紧收场。张娘子开启一坛烧春酒,顿时清香四溢。大家你一碗我一盅,不一会将一坛酒喝了个底朝天。喝完酒,挑夫们精神抖擞地干起活来。船老板上过几天私塾,不禁诗兴大发:“天仙娘子送烧春,感动苍天风雨停;施酒挑夫酩酊醉,百八酒坛一头顶。”

兰陵酒的历史传说


在山东兰陵附近一个村子里,有个少年叫王成。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他和爷爷靠讨饭过日子。谁知爷爷忽然得了腿疼病,站不起,坐不住,没法出门讨饭了,只好终日躺在炕上唉哼。小王成每日天不亮就出去,晚上满天繁星才回业,把讨来的好干粮给爷爷吃,把拾的柴草给爷爷烧炕。看着爷爷一天比一天瘦,病一天比一天重,又想不出好办法来,急得偷偷流泪。
一天夜里,爷爷把小王成叫醒,含笑说:“成啊,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许多人来给我做生日,筵席上菜多酒好,这个递杯,那个捧盏,叫我痛痛快快喝一一顿啊!”王成想:对呀!明天就是爷爷的生日,老人家病重馋酒,兰陵就是出酒的地方,可我没钱,怎么弄点酒给爷爷喝呢?翻来复去睡不着,好容易盼到天明,找了两个瓶子,就直奔兰陵去了。
来到兰陵酒坊门前,正碰上管家在雇人出甑,小王成再三恳求去做工,管家见他年纪轻,个子矮,又面黄肌瘦,怎么也不要他。后来,听小王成说半文工钱都不要,只要给两瓶酒就行。管家想,两瓶酒值不了多少钱,就答应了。
王成虽然人小,但干的活可不轻,百十斤重的麻袋,一扛就是一头晌,午饭时累得光觉饿,就是吃不下去;三百多斤沉的担子,一抬又是五晌,晚饭时累得光觉渴,就是喝不下去。收工的时候,他晃晃荡荡地找到管家,递上瓶子叫装酒。管家是一个雁过拔毛的贪心主,他给长工付工钱时总要克扣,当给九个时只八个。王成这两瓶酒的工钱他也想克扣,只给一瓶。于是,他接过酒瓶,只装了一瓶酒给王成,拉着脸说:“按说,你一天的工钱,买不到这瓶酒,念你一片好心,我吃亏赔本就这一回。”小王成感到再要一瓶是没了指望,只好转回家去。
他走在路上,看看那瓶酒,心里一阵高兴,再看看那空瓶子,心里在又一阵难过:要是能拿回两瓶酒该多好啊!让爷爷一看,十分病也要减去三分。想着,走着,他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大湾边上,他心头豁然一亮:何不把这个空瓶装上水当酒,哄爷爷一次。他一见两瓶酒,自然很高兴,让他先喝这瓶真酒,过几天我再挣来就是了。小王成打定主意,天黑,岸滑,慢慢地试探着走下湾去,把瓶子按倒水里,“噗噜噗噜”很快灌满了。
回到家里,小王成把两瓶酒往爷爷面前一摆,爷爷又惊又喜地问哪里来的,小王成回答是去酒坊干活挣的。爷爷从小把他拉扯起来,知道这孩子老实厚道,不会撒谎。就说:“我长到这么大所纪,头一回做了这么准的梦。快,倒上酒,我可算过个地生日哪!”爷爷高兴,美美地喝了二两,不多一时,他就发出甜蜜的鼾声。次日清晨,爷爷把小王成叫醒了,笑吟吟地说:“成啊,喝了这酒就同喝了圣水一样,我觉得病轻多了,腿虽然还疼,却敢动弹了。”小王成一听,一跳三丈高:“爷爷,只要酒能治病,那就好了!”
三天过去了,爷爷能下炕了。他听说村里一伙人要进山砍柴卖,就叫小王成跟着去。这可使小王成为难了,去吧,那瓶真酒快光了,该到兰陵墓酒坊再干活挣酒;不去吧,又不敢说实话,怕爷爷生气,使病情再加重了。正在左右为难,邻居王大毛把他强拉硬拽着走了。
又三天过去了。小王成跟着人们砍柴卖柴,生意做得还不错。可他惦念着爷爷,非要回去看看不可。乘着月亮地,他赶到家来。爷爷一见他,就板着面孔,生气地问:“成啊,这第二瓶酒是哪里来的?”小王成脸红得象块大红布,结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三二五。爷爷越发生气了,说:“人大心大,这话一点也不错,依我看,要不是偷来的那才怪哩!”小王成想:一瓶湾水白给都没有人要,还用着偷吗?可他又一想:爷爷为什么说我偷的呢?便试探着问:“爷爷,你喝着怎样?”“怎么样?是一瓶上等好酒!比前列瓶还强好几倍,浓香、醇厚、劲大!”爷爷说得很干脆,并拍拍两条腿说:“不光好喝,还治大病,你看,我的腿病也好了,快说实话,究竟是在哪里偷来的?”
小王成憨厚地笑着说:“爷爷,那不是偷来的,是我从湾里装的一瓶水。”他如此这般地把实情告诉了爷爷。
从此,“兰陵之水变美酒”就传开了。越传越神,很快传遍了兰陵周围大小村庄。于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提着罐子,担着水桶,从四面八方涌来担兰陵的水。“兰陵之水变美酒”的佳话,渐渐越传越远,传遍我国!
至今,兰陵美酒闻名我国,传说就是因为兰陵有好水。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