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Burgundy)位于法国中部偏东的地方,距离法国首都巴黎仅3小时车程。产区由北向南延伸,葡萄种植面积共29,395公顷,主要分为5大产区:夏布利(Chablis)、夜丘(CotedeNuits)、伯恩丘(CotedeBeaune)、夏隆内丘(CoteChalonnaise)和马贡(Maconnais)。
勃艮第产区面积虽小,地理环境却复杂多样,即使是相邻的两个葡萄园,也可能拥有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微气候。而勃艮第的葡萄品种较为单一,白葡萄酒主要由霞多丽(Chardonnay)酿造,红葡萄酒主要由黑皮诺(PinotNoir)酿造,因此葡萄酒的风格很大程度由葡萄园的风土决定。
在给葡萄酒分级时,勃艮第的葡萄酒以葡萄园的风土条件为依据,而不是像波尔多一样依据酒庄进行分级。早在1855年,朱尔斯拉瓦勒(JulesLavalle)博士就为勃艮第建立了一套分级体系。1936年,勃艮第正式采用原产地命名制度(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后,便以拉瓦勒分级为蓝图设立了新的分级制度,将勃艮第所有的葡萄园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园(GrandCru)、一级园(PremierCru)、村庄级(Village)和大区级(Regionale)。
大区级
大区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最基础的等级,该级别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可来自勃艮第的任意一个产区,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一半。该级别酒款类型比较多样,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及起泡酒都有,口感新鲜活泼、酒体轻盈,适合在年轻时饮用。
勃艮第大区级葡萄酒通常可以选用黑皮诺、霞多丽、阿里高特(Aligote)和佳美(Gamay)四种葡萄酿造。BourgogneRouge和BourgogneBlanc是最常见的大区级葡萄酒。
村庄级
村庄级是勃艮第分级中的第二级,这一级别的酿酒葡萄来自单个被划定的酿酒村,其葡萄酒酒标上会标注村庄名,如果酿酒葡萄完全来自某个未列入更高分级的单一葡萄园,则园名也可能出现在酒标上。整个勃艮第共有44个村庄级AOC,其葡萄酒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3。
较之大区级葡萄酒,村庄级葡萄酒品质更胜一筹,口感新鲜,果味充沛,具有良好的结构。比较知名的产酒村有夜丘的热夫雷-香贝丹(Gevrey-Chambertin)、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和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以及位于伯恩丘的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玻玛(Pommard)和沃尔奈(Volnay)等等。
一级园
一级园是产酒村中单独划定的、等级仅次于特级园的地块。这个级别的酒款酒标上必须注明村庄名和PremierCru或1erCru字样。如果选用的酿酒葡萄仅来自一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还需注明葡萄园名。勃艮第共有600多个一级园,其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0%。得益于更优越的风土条件,相比起村庄级葡萄酒,其风味更加浓郁,陈年潜力也更为可观。品质和名气较为出众的一级园有圣雅克园(ClosSaintJacques)、爱侣园(LesAmoureuses)、玛康索园(AuxMalconsorts)、普榭乐园(LesPucelles)和石头园(LesPerrieres)等。
特级园
特级园位于勃艮第葡萄酒分级金字塔的顶端,该级别的葡萄酒酒标上不再出现村庄名,仅有葡萄园名和GrandCru字样。整个勃艮第产区仅有33座特级园,分别位于夏布利、夜丘和伯恩丘,其葡萄酒产量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左右。该级别葡萄酒结构强劲,复杂迷人,陈年潜力巨大,且产量稀少,堪称葡萄酒中的典范。
除了夏布利特级园(ChablisGrandCru)外,其他32个特级园全部位于勃艮第的核心地带夜丘和伯恩丘,除了慕西尼特级园(MusignyGrandCru)和科尔登特级园(CortonGrandCru)同时出产红、白葡萄酒之外,伯恩丘的其他特级园仅出产白葡萄酒,夜丘的其他特级园仅出产红葡萄酒。
勃艮第的葡萄酒是对风土的极致呈现,其葡萄酒分级制度也将以地为王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红酒世界网上商城在售勃艮第各级优质葡萄酒,欢迎各位酒友前往选购。
说起勃艮第香瓜(MelondeBourgogne),你的脑海是不是第一时间浮现日常吃的各种瓜类水果?如果是,那可别误会啦,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此香瓜非彼香瓜。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勃艮第香瓜吧。
勃艮第香瓜是一种主要种植于法国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产区的白葡萄品种,主要用于酿造慕斯卡德(Muscadet)白葡萄酒。DNA分析表明,这种白葡萄品种由白皮诺(PinotBlanc)和白高维斯(GouaisBlanc)杂交而得。
图片来源:Alchetron
正如名字所表明的一样,这种白葡萄起源于勃艮第(Burgundy)产区,并在18世纪之前都只种植于该产区。1709年,严冬的冰冻灾害使得卢瓦尔河谷南特(Nantes)产区和西部地区的葡萄品种几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当春季到来,这两个地区急需引进新的葡萄品种,勃艮第香瓜这才得以走出家门,落户卢瓦尔河谷这片日后使它声名远扬的沃土。在卢瓦尔河谷安家之后,勃艮第香瓜便主要被用于酿造慕斯卡德白葡萄酒。
慕斯卡德白葡萄酒只能由100%的勃艮第香瓜酿造而成,尽管其风味较为清淡,但南特产区的酿酒师们通过采用酒泥陈酿(SurLie)的工艺,为其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特点。这项工艺规定,在酿酒过程中,慕斯卡德白葡萄酒在秋天发酵之后、春天装瓶之前,必须在酒泥上陈酿一个冬季的时间。这项工艺使得慕斯卡德白葡萄酒发展出更为复杂的风味,同时酒液中的碳酸含量更为饱和,赋予了这种白葡萄酒更清爽的口感。大部分慕斯卡德白葡萄酒都适合年轻时饮用,但是对一些好年份出产,并采用了酒泥陈酿工艺的慕斯卡德白葡萄酒而言,其陈年潜力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相比于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白诗南(CheninBlanc),勃艮第白瓜在卢瓦尔河谷的名气较小,但只有在这里,这种白葡萄的特点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1939年,勃艮第香瓜被引进美国,此外在别的产区很难发现它的身影。虽然勃艮第香瓜这种葡萄品种较为小众,但由它酿造而成的慕斯卡德白葡萄酒却是世界上最平易近人、最清爽的白葡萄酒之一,被誉为理想的沙滩葡萄酒。
经过上面的介绍,你是否对勃艮第香瓜这种葡萄品种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下次别人再问你何为勃艮第香瓜时,可别再想歪啦!
说起法国的波尔多(Bordeaux)产区,我们常常会提到1855列级庄(GrandCruClasseen1855)和圣埃美隆列级庄(Saint-EmilionGrandCruClasse)等等,而谈及勃艮第(Burgundy)产区,我们就鲜少提及酒庄,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名村名园,因为与波尔多以庄园为基的分级制度不同,勃艮第葡萄酒的分级是以地为本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勃艮第的分级制度。
作为风土(Terroir)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勃艮第对土地的重视无需多言,其葡萄酒分级制度也将以地为王这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根据风土的优越程度,葡萄园被划分为大区级(Regionale)、村庄级(Village)、一级园(PremierCru)和特级园(GrandCru)这4个等级。
1.大区级
大区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最基础的等级,该级别葡萄酒的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50%,其酒标上通常会标示出VinsdeBourgogneRouge(勃艮第红葡萄酒)和VinsdeBourgogneBlanc(勃艮第白葡萄酒)字眼。这些葡萄酒大多数产自未能列入更高等级的葡萄园,但也有一小部分产自从较高等级降级的葡萄园。而降级的原因可能是产量过高,也可能是有些酒庄极为注重品质,为了维护较高等级产区的声誉而把质量稍低的葡萄酒排除在外。
2.村庄级
村庄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的第二级,这个等级的葡萄酒产自单个被划定的产酒村,其酒标上会注明村庄名,如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玻玛(Pommard)、沃尔奈(Volnay)和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等。如果酿酒葡萄来自酒村中某个未列入更高分级的单一葡萄园,则葡萄园的名字也可能出现在酒标上。勃艮第产区共有44个村庄级AOC,其葡萄酒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3。
3.一级园
勃艮第共有600多个一级园,其葡萄酒产量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0%。如果酿酒葡萄产自同一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会同时标注出村庄名和葡萄园名。如果葡萄来自多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就只会出现村庄名和PremierCru或1erCru字样。
4.特级园
位于勃艮第葡萄酒分级金字塔最顶端的便是特级园,勃艮第产区共有33个特级园,葡萄酒产量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左右。除了夏布利特级园(ChablisGrandCru)外,其余32个特级园全部分布于夜丘(CotedeNuits)和伯恩丘(CotedeBeaune)。到了这一级别,酒标上标注出葡萄园名和GrandCru字样即可,无需注示村庄名。
勃艮第地处法国内陆的大陆性气候区,地理位置也较波尔多偏北,所以气候较为寒冷,可以说已经接近红葡萄种植的极限位置,适合酿造单一葡萄品种的葡萄酒。所以这里名园出品的葡萄酒被视为葡萄酒爱好者们的终极殿堂。一方面,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昂贵的葡萄酒产自勃艮第;另一方面,勃艮第葡萄酒复杂无比的葡萄酒体系、酒标、葡萄园等级以及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巧的酒商都需要有着神童般的记忆能力才能略知一二。下面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勃艮第葡萄酒产区风貌和分级方式。
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以单一葡萄品种酿造,红酒主要是优雅高贵的黑比诺,酿成的红葡萄酒以樱桃、草莓、山果等红色水果的活跃味道著称,其单宁较弱,但结构依然饱满,有些名酒的窖藏时间可以同波尔多的五大名庄一争高下。白酒则是圆润清爽的霞多丽,酿成的白葡萄酒以白色花朵、蜜瓜、柑橘等丰富的果香沁人心脾,其最明显的特点是由含有大量海底贝壳的土壤所带出的独特的矿物质味道,勃艮第的白葡萄酒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白葡萄酒,价格绝对不输给波尔多的五大名庄。
勃艮第葡萄酒产区风貌
主流的红白葡萄各仅有一种,红葡萄为黑皮诺(PinotNoir),白葡萄为霞多丽(Chardonnay),非主流红葡萄品种如佳美(Gamay),非主流白葡萄品种如阿力高特(Aligote)、灰皮诺(PinotGris)和白皮诺(PinotBlanc)等,都仅仅占非常少的种植面积(同时,在勃艮第一个很有意思的法律规定是:作为白葡萄品种的灰皮诺(PinotGris)和白皮诺(PinotBlanc)只能加入红葡萄酒的调配,既不能用来单独酿造白葡萄酒,也不能和霞多丽混合)。黑皮诺是公认的脆弱娇贵、难以种植,全世界也公认的在勃艮第才有最佳的表现。除了在勃艮第用以酿造红葡萄酒之外,就要以法国的香槟区种植最为广泛,另外,在新西兰和美国的俄勒冈州(Oregon)和加州海岸的种植潜力也倍受瞩目。
勃艮第的土质也相对比较单一,以石灰质黏土和砂质土为主,但土质的微妙差别确实最为复杂的,两个葡萄园可能仅相隔数米,但酿出的酒却天差地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勃艮第的分级是将土地作为分级中的关键的环节。
勃艮第葡萄酒的分级方式
勃艮第葡萄酒的分级是按照葡萄园的等级划分的,分为4个等级,这4个等级在酒标上都会有标识。
一、一般的地区性AOC酒:地区性AOC酒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52%,其白葡萄酒大概占55%。与法国其它的地方性AOC的唯一性不同,勃艮第的地方性AOC总共有23种,除了马贡(Macon)地区,酒标上都会标识出Bourgogne字样;可归纳为以下7种命名方式:
以葡萄品种命名,如:BourgogneAligote
以酿造方法命名,如:CremantdeBourgogne
以葡萄酒颜色命名,如:BourgogneRose
以产区位置命名,如:BourgogneCoteChalonnaiseMacon
以酒出产的村庄名命名,如:BourgogneChitry
以混合不同品种命名,如:BourgognePasse-Tout-Grains
以一般性品质命名,如:BourgogneGrandOrdinaire或BourgogneOrdinaire
二、村庄级AOC酒:村庄级AOC酒仅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约35%,其白葡萄酒大概占66%;勃艮第目前有44个村庄级AOC,马贡区和夏隆内区各有5个,夏布利有1个,其余的都在金丘区。酒标上会标示村庄名,如CotedeNuitsVillages、Gevrey-Chambertin。
三、一级葡萄园酒(即PremierCru或1erCru):PremierCru或1erCru等级的酒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约11%,虽然每个葡萄园的面积并不大,但数量很多,有562个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酒标上会标示村庄名称+PremierCru(或1erCru)+葡萄园名称,如Gevrey-Chambertin1erCruClosSaint-Jacques。
四、特级葡萄园(即GrandCru):GrandCru等级酒仅占到了勃艮第整体产量的2%,此类酒在酒标上不会标示村庄名字,有时也没标示GrandCru,通常只会标示葡萄园的名字,如Musigny、LaTache。
已经听闻数个葡萄酒爱好者这样表白:一生中最终极的葡萄酒追求就是上乘的勃艮第。有人说它低调奢华有内涵,因而显得十分神秘。那么,与其他葡萄酒产区相比,勃艮第到底有哪些无人能敌的魅力呢?
1.头顶闪耀着的是一个强大公国的历史光环
说起勃艮第产区的名字,就不得不提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曾在欧洲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勃艮第公国(Bourgogne),它由理查德伯爵建立于9世纪,领土曾包括法国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1467至1477年间,勃艮第公国在查理公爵的统治之下势力达到顶峰,并与法国争雄。然而好景不长,查理公爵在1477年发生的南锡战役中被瑞士击败,公国随后逐渐被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瓜分。当然,公国前后任何政权的更迭都不能抹杀勃艮第作为葡萄酒产区的先天优势及数千百年来当地酒农不断积累下来的酿酒经验。
2.只见农民与农地的低调与淳朴
与波尔多(Bordeaux)几乎家家一座雄伟城堡的情况不同,勃艮第几乎只有农地、农民与农民房这三农秀给你看,即便是全世界最神圣的罗曼尼康帝园也只是石头围了一圈矮墙。
总的来说,就应了那句任何事情做到了极致就成了艺术,不知道勃艮第的酒农是不是这个星球上最受人膜拜的农民了。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已经去世的亨利贾伊尔(HenriJayer),以及通吃罗曼尼康帝与勒桦酒庄(DomaineLeroy)的拉露比塞(LalouBize-Leroy)也都是农地里的常客。
3.只有一种土壤,两个葡萄品种,却可以变幻出复杂深刻的微妙差异
虽然勃艮第产区总体上可以分成约讷(夏布利)、金丘(夜丘和伯恩丘)和索恩-卢瓦尔省(夏隆内丘、马贡)这三个地区,土壤类型也就是石灰质黏土为主,石灰质、粘土石灰质和砂质等为辅这一种类型,但这些都架不住勃艮第人精于分析土壤和总结经验的极大热情据说,中世纪西多会的修士们为了寻找合适的葡萄种植园,他们经常用舌头品尝土壤的方法来分辨土质,划分了如今的勃艮第各葡萄园,并用高一米左右的石头墙将其围起来。
现在再将范围缩小至一块葡萄园多数情况下,每个葡萄园又会再细分为不同的地块,并各自由不同的酒商所拥有,只有独家(Monopole)的葡萄园才只属于一家酒庄,如著名的罗曼尼康帝园就是其中一个。
众所周知,勃艮第也几乎只生产两个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和黑皮诺(PinotNoir)。在上面不同园区的风土的影响下,这两个单一葡萄在不同的园区所酿出的葡萄酒风味也有很大的区别。用一句话总结:风土(Terroir)谁都有,勃艮第最讲究。
若要说起法国葡萄酒界在1855年的大事件,那轰动一时的梅多克(Medoc)1855分级(1855Classification)必定赫然在列。该分级制度根据当时酒庄的名誉、民间已有的列级排名以及酒款品质,把梅多克地区的顶级酒庄分成了五个等级。至今,这一分级依然是许多酒迷挑选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的重要标杆。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同样在这一年,法国的另一大美酒摇篮勃艮第(Burgundy)也建立起了一套分级体系。该体系由朱尔斯拉瓦勒博士(DrJulesLavalle)绘制的金丘伟大葡萄园地形图(PlanTopographiquedesGrandsVignoblesdelaCotedOr)演化而来,把勃艮第的葡萄园分成了超一级(HorsLighe/TetedeCuvee)、一级(Premiere)、二级(Deuxieme)和三级(Troisieme)这四个级别。
不过,不同于波尔多以酒庄为单位的分级制度,拉瓦勒分级的核心是风土,对象是葡萄园。可以说,用风土至上,以地为王来形容这一体系也丝毫也不为过。1936年,勃艮第正式采用原产地命名制度(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后,便以拉瓦勒分级为蓝图,在金丘(CotedOr)划分出了400余个法定产区。现如今,勃艮第的每一片葡萄园都在品质金字塔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园(GrandCru)、一级园(PremierCru)、村庄级(Village)和大区级(Regionale)。
1.大区级
大区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最基础的等级,葡萄酒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50%。BourgogneRouge(勃艮第红葡萄酒)和BourgogneBlanc(勃艮第白葡萄酒)是最常见的大区级葡萄酒,普遍采用黑皮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酿制,酿酒葡萄可来自勃艮第的任意一个产区。另外也有的大区级葡萄酒产自法律约束更为严格的产区,例如上夜丘(BourgogneHautesCotesdeNuits)和上伯恩丘(BourgogoneHautesCotesdeBeaune)。需要注意的是,在马贡(Macon)产区,MaconVillages这一大区级法定命名仅适用于白葡萄酒。
大区级的勃艮第葡萄酒在品种选择上享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黑皮诺、霞多丽、阿里高特(Aligote)和佳美(Gamay)都可以作为酿酒原料。基于这种情况,为了方便市场推广及提高消费者认知度,酒标上有时也会标注出葡萄品种。此外,该级别酒款类型比较多样,按形态可分为静止葡萄酒和起泡酒,按颜色分则可以涵盖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三种。总体而言,其主要特色在于口感新鲜活泼、酒体轻盈,适合在年轻时饮用。
2.村庄级
村庄级葡萄酒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的第二个梯级,产自单个被划定的产酒村,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个级别的酒款需在酒标上会注明村庄名,如果酿酒葡萄来自酒村中未被列入更高分级的单一葡萄园,则葡萄园的名字也可能出现在酒标上。较之大区级葡萄酒,村庄级葡萄酒品质更胜一筹,其在酿造时较少使用橡木桶,口感新鲜,果味充沛,具有良好的结构。
勃艮第共有44个村庄级AOC,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夜丘(CotedeNuits)的热夫雷-香贝丹(Gevrey-Chambertin)、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和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以及位于伯恩丘(CotedeBeaune)的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玻玛(Pommard)和沃尔奈(Volnay)等。此外,地处勃艮第最北端的夏布利(Chablis)也属于村庄级法定产区,在这里,霞多丽是唯一的法定葡萄品种。
3.一级园
这个级别的酒款出自产酒村中单独划定的一级葡萄园,其酒标上必须注明村庄名和PremierCru或1erCru字样。如果选用的酿酒葡萄来自同一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还需注明葡萄园名。一级园葡萄酒的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0%,得益于更优越的风土条件,相比起村庄级葡萄酒,其风味更加浓郁,陈年潜力也更为可观。
勃艮第的一级园集中在夏布利、金丘及夏隆内丘(CoteChalonnaise)这三个子产区,数量共计超过600个,它们大都细分为不同的地块,由多个生产商共同拥有,只有极少数属于独占园(Monopole,即为一个生产商所有的葡萄园)。不得不说的是,有些一级园其实已经达到特级园的水准,除了名气稍逊一筹外,品质和价格都可与特级园酒款一比高下,个中代表有圣雅克园(ClosSaintJacques)、爱侣园(LesAmoureuses)、玛康索园(AuxMalconsorts)、普榭乐园(LesPucelles)和石头园(LesPerrieres)。
4.特级园
雄踞在勃艮第葡萄酒分级金字塔最顶端的便是特级园,该级别葡萄酒结构强劲,复杂迷人,陈年潜力巨大,且产量稀少,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左右,乃精品中的精品,时常牵动着葡萄酒投资者们的神经。到了这个级别,酒标上无需再注明村庄名,标注出葡萄园名和GrandCru字样即可。
勃艮第共有33个特级园,除了夏布利特级园(ChablisGrandCru)外,其余全部位于勃艮第的核心地带夜丘和伯恩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2个特级园中,除了慕西尼特级园(MusignyGrandCru)和科尔登特级园(CortonGrandCru)之外,所有出产白葡萄酒的特级园均位于伯恩丘,而出产红葡萄酒的特级园则都分布在夜丘。
古时人们情迷勃艮第,留下罗马帝国征服法国,而伯恩(Beaune)之酒征服罗马帝国的传说;现今,电影《浓情酒乡》(CeQuiNousLie)将勃艮第搬上了大荧幕,把这片土地的美丽四季定格在了胶片中。古往今来,勃艮第都如此令人着迷,只因它别致的葡萄酒文化和无懈可击的美酒但同时,勃艮第也让人望而却步。它传统、质朴,质朴到有一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高级感,让人不敢触碰,却又心驰神往。
精通勃艮第也许很难,但入门却没那么复杂。
勃艮第在哪儿?
勃艮第位于法国和欧洲的中心轴处,距离法国首都巴黎(Paris)仅三小时车程。有着北靠欧亚大陆、南接地中海的独特地理优势,自中世纪以来,勃艮第就是连接北欧与地中海盆地的主要商业轴线。而将范围缩小至法国本土,绵延于罗纳河谷(RhoneValley)与巴黎盆地(ParisBasin)之间的勃艮第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贸易与交通要塞。
勃艮第有多大?
勃艮第自北向南长约230公里,其中葡萄种植区长约150公里,涵盖29,395公顷的葡萄园,约占法国法定产区(AOC)面积的6%。根据勃艮第产区协会官网提供的2013-2017年平均数据,接近3万公顷的葡萄园年产量约为1亿8千8百万瓶葡萄酒,约占全球葡萄酒产量的0.6%。
勃艮第有哪些气候类型?
勃艮第地理位置独特,其气候条件复杂,并非单一的大陆性气候。春秋两季偏向海洋性气候,因而降水较多,严重时雨水会在春末夏初时干扰开花,或在秋季时影响采收。夏季偏向地中海气候,此时充足的日照和高温有利于葡萄的成熟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冬季则回归大陆性气候,葡萄园在此时也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
在勃艮第,困扰大部分葡萄农的当属春季霜冻,这种自然灾害来得猝不及防,往往给种植者带来很大损失。正因如此,勃艮第优质的葡萄园常坐落于斜坡之上,一来可以更好地防止霜冻,二来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光照,土壤排水也便利不少。
如何理解勃艮第的风土?
一些葡萄酒爱好者可能对波尔多地区常提到的Terrior(风土)一词有所耳闻,对于勃艮第的Climats(克里玛)却不甚了解。事实上,两者同为风土,前者可理解为一些影响葡萄酒风味的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以及地形等。而后者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融合了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等细节。
Climats一词是勃艮第独有的概念,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说法。它是指具有独特地理气候特征并经过明确界定的地块,在这个地块之上,种植着特定的葡萄品种,施行着独特的栽培技术,还有独一无二的酿造技艺。简言之,Climats是人文与自然因素长期碰撞的结晶,因为它,人们才能体会为何勃艮第是一片讲求风土至上,以地为王的土地。2015年,Climats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勃艮第这片拥有2000年历史的风土圣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更高了。
如果你曾留意过勃艮第的葡萄园,你会发现许多地块都被一座座矮墙所包围,一些知名的葡萄园如罗曼尼康帝园(Romanee-Conti)和大德园(ClosdeTart)等都建有这样的矮墙,这便是Climats的象征,勃艮第人称之为Clos。被矮墙包围的葡萄园将自身的个性与内涵完整地融入土地之中,不仅是勃艮第风土的最佳表达,也是一道独属于勃艮第的靓丽风景。
勃艮第有哪些葡萄品种?
黑皮诺(PinotNoir)与霞多丽(Chardonnay)是勃艮第最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和白葡萄品种,截至2017年8月,这两个品种已占据勃艮第葡萄总种植量的91%。剩余的9%包含了6%的白葡萄品种阿里高特(Aligote),3%的红葡萄品种佳美(Gamay)、白葡萄品种长相思(SauvignonBlanc)以及其他品种。
勃艮第的葡萄酒几乎都由单一品种酿造。高品质的黑皮诺葡萄酒通常产自夜丘(CotedeNuits),其中尤以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热夫雷-香贝丹(GeveryChambertin)、莫雷-圣丹尼(Morey-Saint-Denis)、伏旧(Vougeot)和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这几个产酒村的品质最为优渥,顶级佳酿迭出。伯恩丘(CotedeBeaune)的沃尔奈(Volnay)和玻玛(Pommard)等产酒村出产的酒款品质也很高。若要在夜丘找寻入门级的黑皮诺,可以试试产自菲克桑(Fixin)、布荷秀(Brochon)和科高龙(Corgoloin)等地区的酒款。
高品质的霞多丽分布于夏布利(Chablis)、伯恩丘和马贡(Maconnais)等产区,由于霞多丽的适应性强,依据产区不同,霞多丽的风格十分多变。北部夏布利气候凉爽,出产的霞多丽酒体清瘦,酸度较高。中部伯恩丘气候温和,汇集着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默尔索(Meursault)、沃尔奈和玻玛等重量级优质产酒村,出产的霞多丽以酒体复杂饱满和极具表现力而著称。南部马贡气候温暖,其知名度最高的子产区普伊-富赛(Pouilly-Fuisse)出产的霞多丽香气多样,酒体更为饱满,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橡木特征。
佳美和阿里高特虽常被黑皮诺和霞多丽的光环掩盖,但一些勃艮第大区级(Regionale)葡萄酒会使用这两个品种来酿造口感轻盈的易饮酒款。白葡萄品种阿里高特的主场坐落于夏隆内丘(CoteChalonnaise)的布宏哲村(Bouzeron),该村是勃艮第地区唯一使用这种葡萄酿酒的村庄级法定产区。勃艮第之外的产区博若莱(Beaujolais)则是红葡萄品种佳美的主场,在这里,佳美是酿造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的关键品种,这类酒拥有清新的果香和新鲜的风味,入口甜美,简单而宜人。
勃艮第葡萄酒是怎么分级的?
与波尔多以酒庄为基的分级制度不同,勃艮第强调的是葡萄园的水准。根据风土的优越程度,勃艮第的葡萄园被划分为大区级、村庄级(Village)、一级园(PremierCru)和特级园(GrandCru)这4个等级。
1.大区级
作为勃艮第产区最基础的等级,大区级葡萄酒扮演着勃艮第入门酒粉启蒙者的角色。据勃艮第产区协会官网提供的2012-2016年平均数据,该级别葡萄酒的年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52%,出产的葡萄酒类型是4个等级中最丰富的,不仅有红、白葡萄酒,还有桃红葡萄酒与起泡酒。
2.村庄级
村庄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的第二级,目前,勃艮第共有44个村庄级法定产区,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37%。这个级别的葡萄酒产自单个被划定的产酒村,其酒标上会注明村庄名,如玻玛、沃尔奈和夜圣乔治(Nuits-Saint-Georges)等。如果酿酒葡萄来自酒村中某个单一葡萄园(前提是该葡萄园未列入更高等级),那么葡萄园的名字也可能出现在酒标上。
3.一级园
勃艮第共有600多个一级园,其葡萄酒产量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0%。如果酿酒葡萄产自同一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会同时标注出村庄名和葡萄园名。如果葡萄来自多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就只会出现村庄名和PremierCru或1erCru的字样。
4.特级园
位于勃艮第葡萄酒分级金字塔最顶端的便是特级园,勃艮第产区共有33个特级园,葡萄酒产量仅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1%左右。除了夏布利特级园(ChablisGrandCru)外,其余32个特级园全部分布于夜丘和伯恩丘。到了这一级别,酒标上标注出葡萄园名和GrandCru字样即可,无需标注村庄名。
行文至此,关于勃艮第,入门只是第一步,这个产区悠久深厚的历史、芳醇华美的佳酿还有神秘传奇的名庄都等待着您去进一步探索。
勃艮第作为能与波尔多比肩的葡萄酒经典产区,其葡萄酒的灵魂该归往何处呢?如果您细细地了解伏旧园,或许就能寻到勃艮第灵魂的某种归宿。
著名葡萄酒杂志《醇鉴》(Decanter)的资深葡萄酒编辑简安森(JaneAnson)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从很多层面上说,伏旧园(ClosdeVougeot)依旧是勃艮第(Burgundy)的精神核心所在。提到勃艮第的伏旧园,很多葡萄酒爱好者首先会想到夜丘(CotedeNuits)最大的特级园和唯一享受到军队致礼的葡萄园的说法,但也会听到一些诸如伏旧园的葡萄酒品质良莠不齐的声音。然而,小编依旧认为在很多层面上,伏旧园确实拥有勃艮第灵魂的气质。
1.广袤地域里的无限可能
说起伏旧园,不得不提的就是它那占地面积将近50.6公顷(125英亩)的广袤地域。它是夜丘产区面积最大的特级园,主要位于海拔240-270米的东南朝向的山坡上。整个葡萄园被一座古墙(建于1336年)围着,以与其他葡萄园隔开。
伏旧园海拔最高、临近城堡的地块主要为白垩土、砾石土及鲕状石灰岩土,排水性能良好,毗邻大依瑟索特级园(GrandEchezeaux)和慕西尼(Musigny)的特级园。伏旧园居中的地块海拔约250米,多为相对细腻的石灰土、黏土和砾石。同等海拔的其他葡萄园一般被归类为一级园。伏旧园地势最低的地块海拔约240米,坐落在N74国道的东部,多为冲击壤土,排水性能较差,临近的葡萄园多为村庄级。
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伏旧园各地块的葡萄酒风格特色各不一样。因此,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伏旧园是勃艮第的缩影,从土壤到葡萄酒的风格,勃艮第的风貌便能透过伏旧园窥见一二了。
2.四分五裂中的灵魂归属
现在,伏旧园为80多家不同的葡萄酒生产商共同拥有,包括勒桦酒庄(DomaineLeroy)和凯慕思庄园(Meo-Camuzet)等知名酒庄,这给人一种伏旧园被四分五裂了的感觉,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正因为不同酒庄的酿酒技术和酿酒传统不一,造成了伏旧园葡萄酒品质的参差不齐。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正因为这片葡萄园被不同的酒庄所拥有,酒庄之间相互存在着对比和竞争,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给消费者带来惊喜和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也正因为这片土地被80家多不同的酒庄所拥有,给勃艮第所有的酒庄和酿酒师带来了一种归属感,这是属于勃艮第、属于所有人的伏旧园,而不仅仅是某个酒庄的葡萄园。
勃艮第(Burgundy)的卓越已无须赘述,其不少产酒村亦是酒界翘楚,其中有三个颇为优异的,人们称之为勃艮第三杰热夫雷-香贝丹村(Gevrey-Chambertin)、沃恩-罗曼尼村(Vosne-Romanee)和香波-慕西尼村(Chambolle-Musigny)。
三杰均坐落于夜丘(CotedeNuits)产区,出产的黑皮诺(PinotNoir)葡萄酒平均品质令人惊叹,但风格各异。其中,热夫雷-香贝丹村的葡萄酒风格强劲,力量感强;沃恩-罗曼尼村的酒圆润饱满,结构平衡;香波-慕西尼村的酒则优雅细腻,花香醉人。
王者之村热夫雷-香贝丹村
唯有透过一杯香贝丹,未来才显得无比瑰丽,拿破仑(Napoleon)对香贝丹园(Chambertin)的推崇让热夫雷-香贝丹村广为人知,加上该村葡萄酒品质优异,风格宏大,人们便将这个产酒村称为王者之村。热夫雷-香贝丹拥有9个特级园(GrandsCrus)和26个一级园(PremiersCrus),葡萄种植面积达402.72公顷。这里拥有漫长的葡萄种植史,许多葡萄园可以追溯至公元600年之前。
起初热夫雷-香贝丹村的名字中并没有Chambertin一词,而是叫做热夫雷村(Gevrey)。据说,这个村庄此前最为知名的是贝斯园(ClosDeBeze),当时人们都渴望能够一品该园葡萄酒的芳香。后来,一位名为贝丹(Bertin)的农夫创建了一座与之相似的葡萄园香贝丹园,欲与之竞争。在葡萄园主人世世代代的努力之下,香贝丹园名气大增,其出产的葡萄酒还成为了拿破仑最喜爱的葡萄酒,风头甚至盖过了贝斯园。1874年,热夫雷村通过投票决定将香贝丹园的名字Chambertin作为后缀加入到村庄的名字中,意欲能够借助香贝丹园的名气让更多人能了解到热夫雷村。此外,热夫雷村的其他8座特级园的名字均加入了Chambertin,但有趣的是,其中7座特级园都只是将Chambertin作为后缀,而香贝丹-贝斯园(Chambertin-ClosDeBeze,即前文的贝斯园)则是唯一一个以Chambertin作为前缀加入名字中的葡萄园。
热夫雷-香贝丹村以棕色石灰岩土壤为主,与黑皮诺这个法定品种的个性尤为契合。年轻的热夫雷香贝丹葡萄酒呈现出漂亮的宝石红色,草莓、桑葚、紫罗兰、木犀草和玫瑰的芳香层层铺展,随着酒龄的增长,成熟度更上一层楼时,还会发展出浓郁的甘草、皮革、野味和灌木丛的气息。在口感上,该村的葡萄酒拥有尤为坚实的结构,酒体饱满,酒款强劲耐嚼,陈年之后单宁如同天鹅绒般柔和,质地非常精致,拥有很强的陈年潜力。
特级园:香贝丹-贝斯园、香贝丹园、格里特-香贝丹园(Griotte-Chambertin)、夏贝尔-香贝丹园(Chapelle-Chambertin)、香牡-香贝丹园(Charmes-Chambertin)、拉奇希尔-香贝丹园(Latricieres-Chambertin)、玛兹-香贝丹园(Mazis-Chambertin)、玛泽耶-香贝丹园(Mazoyeres-Chambertin)和卢索-香贝丹园(Ruchottes-Chambertin)
酒王摇篮沃恩-罗曼尼村
勃艮第恐怕没有哪个地方能如沃恩-罗曼尼这个小村落一样,汇聚所有的魅力。知名的法国乡村历史学家、作家加斯顿鲁普内尔(GastonRoupnel)曾如此描述沃恩-罗曼尼村。这颗勃艮第之珠不但拥有大名鼎鼎的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deLaRomanee-Conti),还坐拥6个顶级的特级园,包括罗曼尼康帝的独占园罗曼尼康帝园(RomaneeConti)和拉塔希园(LaTache),就连被《神之水滴》誉为百花园的李奇堡园(Richebourg)也居于该村。除却特级园,沃恩-罗曼尼村还拥有14个一级园,村内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有151.91公顷,是热夫雷-香贝丹极强的对手,被人们称为酒王摇篮。
沃恩-罗曼尼村出产的葡萄酒通常呈现出较为深浓的颜色,香气通常以成熟水果和香料为主,并伴随有草莓、覆盆子、蔓越莓和黑醋栗的气息。随着酒龄的增长,相互融合完美的精致果香会慢慢演变成为樱桃白兰地、果脯、皮革和森林地表的香气,酒款还会呈现出天鹅绒般的质地,完美地表现出黑皮诺的顶级状态。年轻时的沃恩-罗曼尼葡萄酒稍显简单,但只要耐心等待些许时日,让它好好打磨质地、巩固结构并发展隐藏的香气,便能收获一款酒体饱满、富有情趣和值得细细品味的佳酿。
特级园:罗曼尼康帝园、李奇堡园、拉塔希园、大街园(LaGrandRue)、罗曼尼园(LaRomanee)和圣-维旺园(Romanee-Saint-Vivan)
铁骨柔情香波-慕西尼村
香波-慕西尼村拥有2个特级园和24个一级园,其葡萄种植面积为152.65公顷。虽然特级园数量比不上其他二杰,但品质上却有势均力敌之态。特级园中,慕西尼园(Musigny)的葡萄酒是香波-慕西尼村最为精致的表达,波内玛尔园(Bonnes-Mares)的葡萄酒则是该村最强劲的代表,总之各有特色,实力不相上下。
值得一提的是香波-慕西尼村的一级园爱侣园(LesAmoureuses),它的葡萄酒可以说是香波-慕西尼村颇为经典的代表,拥有柔和的质地、温和的风味和雅致的风格。与两座特级园相比,爱侣园更像是隐匿在凡尘中的世外高人,被人发掘潜力后名声大振,凌驾于许多一级园之上,甚至能与最为顶级的特级园相匹敌。《神之水滴》的第一使徒葡萄酒便来自该园,漫画借助主角父亲之口将品完爱侣园葡萄酒后的感受表达出来:我迷失在原始植被覆盖的森林里,长着青苔的树木散发出潮湿的生命气息我感受到森林中不可能出现的花朵和红色水果的香气,我按捺住紧张的心跳加快脚步静静走近湖边,霎时间,吹起湖面细细波纹的风把甜美的花和野生红色果实的香气拂进我的鼻腔,那种调和的香气令我忘记自己身处森林中,我把手浸在上等水晶般清澈的水里,把这些清澈的甘露送到口中,那是何等的甜美,何等的高雅啊!
香波-慕西尼村的葡萄园主要坐落在海拔250-300米朝东的坡地上,园地底层是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坚硬石灰岩,表层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质地柔软的土壤。这里的黑皮诺被认为是夜丘最为柔和的葡萄酒,表现出高贵的气质和精致的口感,但略为遗憾的是很多人过多地强调香波-慕西尼村葡萄酒柔和的一面以至于忽略了它们铁骨般的结构,其实天鹅绒包裹的铁拳才是真正的香波-慕西尼风格。该村典型的酒款散发着经典的紫罗兰和覆盆子、草莓等红色浆果的香气,随着酒龄的增长,香料、成熟水果、松露、灌木丛和动物皮毛的气息也会慢慢发展出来,整体来说香气芬芳,风味复杂,口感丝滑,却也不失多肉的质地和突出的结构感。
特级园:慕西尼园和波内玛尔园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