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他们热情好客,每当有远方的客人到来,都会端出美酒佳酿真诚款待。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款经典的蒙古酒,赶紧来看看吧。
啤酒
海拉尔啤酒,海拉尔啤酒的泡沫,就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云一样白;海拉尔啤酒的味道,就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一样清香。
金川保健啤酒,金川保健啤酒是纯天然矿泉保健啤酒,其用水与大城市水源相比,更具绿色环保特点,多年来以其新鲜、醇厚的口味赢得了广泛消费者的普遍赞誉。
马奶酒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白酒
内蒙古的酒地方性很强。呼和浩特的呼白王。巴彦淖尔的河套王。赤峰的宁城老窖。锡林浩特的草原白等等,还有各种地方的地方酒。
红酒
汉森葡萄酒,在贺兰山北麓的乌兰布和沙漠上开辟了10万亩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引进法国优质酿酒葡萄苗木,利用以色列滴灌技术和黄河水资源,建成了国家级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色泽鲜亮,有浓郁淡雅的芳香,酒体圆润、丰满、醇厚、个性鲜明,品质出众。
万山利口酒是经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野生浆果红豆,蓝莓为原料酿制而成的优质利口酒。酒体呈天然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具有雅的果香及酒香,含有15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热狗(hotdog)是火腿肠的一种吃法。夹有热狗的整个面包三明治也可以直接称作热狗。吃热狗的时候可以配上很多种类的配料。热狗还有其他种的变化。加起司的叫做起司热狗,或是直接叫起司狗。如果你是个热狗与葡萄酒的终极爱好者,这二者该如何搭配呢?
那么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搭配建议赶紧来看看吧。
起泡酒
基于香槟与薯片搭配良好的原因,干或微甜的起泡酒与热狗同样能良好的搭配。气泡以及酸度能够减弱热狗中的肥腻感,另外柑橘的味道也与热狗的咸味搭配很好。你当然不会因为热狗而开香槟,这时候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的起泡酒就是热狗的最好伙伴。
琼瑶浆
带有香气的琼瑶浆产于德国及阿尔萨斯,即使是干型的琼瑶浆,也有一丝甜味,其香气柔软,伴有蜂蜜、苹果的味道,与热狗的甜味搭配很好。
玫瑰红葡萄酒
玫瑰红葡萄酒与各种食物都很友好,即使是热狗。干型的玫瑰红要比甜型的玫瑰红来的更加的清爽。
美乐红葡萄酒
美乐是一种果味很浓并且有着天鹅绒般质感的红酒,与热狗的质感搭配很好。
粉红葡萄酒单宁细致口感清爽,拥有白葡萄酒般的适饮温度,果香饱满的红葡萄酒气息。这种特性也使粉红酒大大弥补了另外红白两款葡萄酒的不足。如此多元化的性格让粉红葡萄酒在配餐中显得如此驾轻就熟。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4款粉红葡萄酒的经典搭配。
慢煮咸鳕鱼和藏红花洋葱酱配普罗旺斯式酸味酱及黑橄榄粉搭配罗宾熙玫瑰红葡萄酒
普罗旺斯的粉红葡萄酒清凉淡爽,属于节奏轻快、轻盈随性的一类。夏日的轻简午餐,大量的橄榄油与多彩的地中海蔬菜所拼成的即兴菜色,要的就是一杯清凉、有着许多可爱果香的普罗旺斯粉红酒。这道咸鳕鱼经过海盐长时间的腌制,所以充满了大海的气息,更为可贵的是矿物质的味道在菜品中也极易找到。普罗旺斯的粉红酒具备了清新的口感,当然入口时涩涩的酸味或许正是海风所带来的。这款酒为食客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漫步在海滩边,容易让人发现其自由自在地亲近的迷人特质。
经典乳猪配薯片和蜜橙搭配圣克里斯蒂娜塞浦路斯之林玫瑰酒
地中海多橄榄、蒜头、香草、蔬菜与海产的菜品也是粉红酒的最爱。在地中海的夏季菜肴里,一瓶粉红酒可以从开胃菜、沙拉、前菜、主菜一路喝到奶酪。这道烤乳猪颇有意大利撒丁岛菜品的风格,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脆皮,低油脂,入口浓重的熏烤味道,更是将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意大利托斯卡纳的粉红酒入口果香味浓郁,隐约中还能感受到白胡椒的气息,风格很接近于博若莱新酒,适合年轻时饮用,搭配烧烤类的菜肴尤为发挥其品质。
清炒带子配虾球搭配威拿蜜丝佳桃粉红葡萄酒
品尝海鲜蔬菜类的粤菜,柔美圆润的粉红酒恰能衬出细致肉质与隐隐辛香。清爽原味的广东菜如果只用霞多丽白葡萄酒来表现它的高贵和细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不妨大胆地尝试粉红酒,许多以前很难搭配的菜肴,自从有了粉红酒之后都变得轻而易举。威拿酒园的粉红酒由麝香葡萄酿制而成,入口有明显的矿物质味道,搭配海鲜自不必多说,芦笋的干草气息也能调出来,微微的气泡与带子、虾球和芦笋的结合,不管是不是绝配,但至少也都合得来。
葡式酿蟹盖搭配瑞格尔侯爵酒园里奥哈优质法定产区桃红葡萄酒
西班牙里奥哈生产的粉红酒,有着类似熏鲑鱼般的红橙色泽,亮丽饱满、引人注目之余,其独特风味更有浑然天成的最佳开胃酒之喻。因为它微酸又回甘、果香浓郁却清爽、隐隐带着酒精筋道、却有着馥郁不滞舌的悠长喉韵;有足够的个性能迅速唤醒味蕾,能恰如其分地衬出料理风味,却又不会浓呛得扰乱味觉,所以最适合搭配西班牙的海鲜饭或者壳类海鲜。为了突出粉红酒配餐的灵活性,所以选择了一道葡餐,蟹肉的味道浓香四溢,恰到好处的奶酪让蟹肉整体的味觉达到了极致。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葡萄酒总是为人们所熟知。然而,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种葡萄酒,总有那么几款被低估的葡萄酒,它们的知名度虽不及赤霞珠和霞多丽高,但却别有一番风味,值得一品。
1.黑诗南(PineauDAunis)
近几年来,黑诗南逐渐得到一些人的关注,更有迹象显示,黑诗南将在不久之后加入葡萄酒界的主流队伍。也许你会感到怀疑,但品尝过黑诗南葡萄酒之后,你就会觉得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黑诗南是一个较少见的葡萄品种,原产于法国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相比起长相思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等知名品种,黑诗南总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然而,黑诗南葡萄酒也有自己的特色和魅力,这种酒往往带有诱人的黑色水果的香气和风味,当中还夹杂着香料的气息,口感柔顺,相当优雅,烧烤的时候带上一瓶黑诗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阿尔巴利诺(Albarino)
西班牙总是能酿造出许多令人兴奋的白葡萄酒,阿尔巴利诺葡萄酒就是其中之一。阿尔巴利诺是一个种植在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Galicia)的独特葡萄品种,它芳香四溢,品质出众。采用阿尔巴利诺酿造的葡萄酒往往带有植物的香气,酸度清爽,让人想起长相思和维欧尼(Viognier)。但阿尔巴利诺和这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它的酒体往往更加轻盈,香气四溢,让人联想起西班牙果园里盛开的果实,其酸度较高,口感十分清新。
阿尔巴利诺也被种植在葡萄牙的绿酒产区(VinhosVerdes),此外,一些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酒商也给予了阿尔巴利诺葡萄酒一定的关注。餐酒搭配方面,这种酒非常适合与烤鱼和蔬菜等食物搭配。
3.维蒂奇诺(Verdicchio)
维蒂奇诺是意大利的一个白葡萄品种,大多产自马凯(Marches)地区,那里被视为维蒂奇诺的故乡。维蒂奇诺的果实呈现金黄色,用它酿制的葡萄酒酸度高,酒体中等,带有柑橘类水果、茴香和苦杏仁的风味,口感圆润,颇具个性。此外,这个品种还具有多面性,它也被用来酿造一些意大利优质起泡酒(SparklingWine)以及稻草酒(StrawWine),这些稻草酒带有一定的粘稠度,甜美诱人,餐后来一杯绝对错不了!
4.阿吉提可(Aghiorghitiko)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有人认为,希腊是葡萄酒真正的精神家园。葡萄酒是希腊文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古老的葡萄种植家们对各个葡萄品种和各项技术进行试验,最后酿造出我们所喜爱的葡萄酒。当代的希腊人将他们的本土葡萄品种保护得很好,他们拒绝在自己神圣的土地上种植热门的法国葡萄品种,就连赤霞珠这种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葡萄品种,你都很难在希腊的葡萄园里找到它们的踪影。
阿吉提可是希腊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产区尼米亚(Nemea)地区的一种红葡萄品种,也是希腊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用它酿造的葡萄酒酒体饱满,酒体强劲,香气四溢,风味浓郁。阿吉提可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葡萄品种,它也可以用来酿造高品质的桃红葡萄酒。此外,人们还将它与其他品种混酿,酿造出来的酒成熟度高,口感柔和丰富,具有不错的表现。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强制规定,所有食品类商品外包装上都必须注明保质期,葡萄酒自然也不例外。大部分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上注明的保质期,都写着10-15年。那么,判断一瓶葡萄酒是否变质,这个保质期真的有参考意义吗?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葡萄酒是否变质呢?
葡萄酒的保质期
实际上,由于法律的规定,葡萄酒的保质期算是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概念。如果是一瓶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我们是看不到所谓的保质期的。但是,酒标上的10年保质期并不能体现葡萄酒在食品安全角度上保存能力的上限。也就是说,葡萄酒背标上的保质期并没有多少参考意义。
那么,一瓶葡萄酒的保质期究竟是多久呢?
普遍而言,市面上我们能买到的大多数葡萄酒其实都应该在上市后一到两年内喝掉。换句话说,大多数葡萄酒并不具备长时间陈年的能力。再加上大多数普通家庭也没有很好的葡萄酒贮存条件,想要让一瓶葡萄酒在10年或15年后仍然好喝,实际上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是一瓶陈年能力强劲的顶级葡萄酒,在良好的保存条件下是可以陈年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但是这种酒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常见。依咔嚓君的看法,除非你是葡萄酒发烧友,否则追求这种顶级葡萄酒并没有多大意义。一瓶简单易饮、让人觉得轻松快乐的葡萄酒已经足够。太过执着于适饮期、陈年潜力等概念,往往得不偿失。
简单判断葡萄酒是否变质
首先,如果一瓶酒已经打开超过一周的时间还没喝完的话,这瓶酒很可能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味道了。当然,一些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以及加强型葡萄酒(如波特酒)等往往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要判断一瓶酒是否酒质受损,简单的方法就是开瓶后通过看、闻、尝三个步骤来进行简单的判断。
一、看
葡萄酒开瓶后一段时间往往就会变坏,因此最好在开瓶后两三天内饮用。
如果是一瓶放置多年的老酒,你不确定该葡萄酒是否还适合饮用,可以先观察一下葡萄酒的外观:
经历一段时间与氧气的接触之后,葡萄酒的颜色往往会变得黯淡、浑浊。例如,在氧气的作用下,红葡萄酒会从比较鲜亮清澈的红色慢慢转变成接近棕色。
另外,沉淀物并不一定是酒质变坏的标志。老年的红酒有沉淀物是正常的,因为经过一段时间,酒的色素和单宁等物质会结合,产生沉淀物。
二、闻
葡萄酒酒质受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该酒原本就是不达标的劣质酒;二是开瓶后太长时间没有饮用。
品质不达标的劣质葡萄酒,会有燃烧的橡胶以及大蒜等让人不愉快的味道,应该避免饮用。部分廉价的甜酒,很可能会因为酿酒师使用过多的二氧化硫来杀菌导致含有二氧化硫味。
而因开瓶时间太长导致酒质变坏的葡萄酒,往往闻起来也会有刺鼻的气味。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之下,葡萄酒很可能会闻起来有类似于洗甲水、醋或者涂料稀释剂的不愉快气味。
三、尝
放置了一周以上的葡萄酒,喝起来一般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如果你非常好奇,也可以品尝一下受损的葡萄酒究竟是什么味道。不难想象,经过长时间的氧化之后,葡萄酒会带有刺激性的酸醋味,而经历高温环境而受损的葡萄酒,则还有臭鸡蛋和橡皮的味道。
如果打开一瓶葡萄酒,身边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玉米片、薯条等一些常见小零食,这可怎么办?它们能搭配葡萄酒一起食用吗?下面小编带大家跟着餐酒搭配专家安东尼吉利奥(AntonyGiglio)学习如何用零食搭配葡萄酒吧!
1、炸鸡+起泡酒(SparklingWine)
不管是香槟(Champagne),还是普洛赛克(Prosecco),抑或是卡瓦(Cava),只要是干型起泡酒(Dry/Brut),都可用来搭配炸鸡。
2、多力多滋玉米片(Doritos)+桃红酒(Rose)
有人说桃红葡萄酒只在某些季节适合饮用,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多力多滋玉米片等休闲小食就非常适合搭配桃红酒。据说皮特茱莉家的米哈瓦桃红酒(MiravalRose)就非常不错,不妨试试哦!
3、披萨+基安帝(Chianti)
意大利披萨当然需要意大利葡萄酒来搭配。披萨的甜酱搭配基安帝的紧致单宁,甜腻感与苦涩感大大降低,确实是不错的一对!
4、炸猪皮+莫斯卡托(Moscato)
现在正是莫斯卡托大热之际,不过要选出口感平衡的莫斯卡托却并不容易,但来自意大利皮埃蒙特的阿斯蒂莫斯卡托(MoscatodAsti)会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来自智利名庄干露酒庄的羊驼莫斯卡托甜白(VicunaMoscato)也非常适合搭配炸猪皮这种辛辣的小食。
博若莱新酒非常有名,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上市的日子。如果你不喜欢博若莱新酒,不妨试试博若莱红葡萄酒,它们非常美味,性价比也很高,风格类似黑皮诺(PinotNoir),特别适合与这个季节的菜肴搭配。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四款性价比超高的博若莱红葡萄酒。
1.马塞尔拉佩尔高卢干红葡萄酒(DomaineMarcelLapierreRaisinsGaulois,Beaujolais,France)
售价:14美元。此酒由博若莱顶级酿酒师马塞尔拉佩尔(MarcelLapierre)的儿子酿制,含葡萄干和蔓越莓的香味,酸爽怡人,特别适合黑皮诺葡萄酒爱好者。
2.朱利安苏尼尔雷尼干红葡萄酒(DomaineJulienSunierRegnie,Beaujolais,France)
售价:25美元。这款酒特别适宜与火鸡搭配,此外,此酒含香料和干花的香味,也可以搭配南瓜饼。
3.皮埃尔舍梅特博若莱干红葡萄酒(PierreChermetteBeaujolais,France)
售价:17美元。这款酒拥有超高的性价比,酒庄采用天然有机法和生物动力法酿制葡萄酒。
4.杜宝夫颐达德思园墨贡干红葡萄酒(GeorgesDuboeufDomainedesVersaudsMorgon,Beaujolais,France)
售价:13美元。杜宝夫酒庄虽然以出产博若莱新酒知名,但他们的博若莱红葡萄酒品质极佳,且价格不贵。
如何判断一瓶葡萄酒究竟有没有变质?
相信对于绝大多数饮用葡萄酒的人这都是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毕竟不同于其他食品,葡萄酒受自身陈年潜力和后期储存条件影响,想要去依靠背标上的保质期来判断它是否已经变质是完全不靠谱的,甚至有些对葡萄酒不太熟悉的人会将葡萄酒中出现的异味当作它的某种特殊风味。
因此,我们只能有针对性的从外观、香气甚至口感上去辨别,假如你的葡萄酒出现了以下这些信号时可要当心了!
外观
外观是我们对葡萄酒最直观的判断依据,有时,甚至不用打开一瓶酒,我们就能知道它的大概状态。
颜色
在陈年进程中,葡萄酒会在和氧气的不断接触中从新生走向衰亡。
一般来说,白葡萄酒的颜色通常会从柠檬黄/金黄色逐渐过渡到琥珀色、棕色,而红葡萄酒则是从紫红色发展为砖红色、棕色,这与葡萄酒的类型、酿制方式和窖藏时间有关。
不过,如果你的酒液颜色黯淡无光,并呈现出明显的琥珀色/棕色调时,虽然不能表示它已经过于陈年,但在接下来的闻香和品尝的步骤中都应该倍加小心了。
软木塞
如果软木塞发生了发霉、萎缩/漏液或者爆塞的现象,那你可要当心了。
(1)发霉
软木塞发霉往往是因为储存环境不当引起了杂菌污染。但如果只是发生在外表面,我们可以通过闻香和品尝葡萄酒做出进一步判断,如果连接近酒液的部分都发霉了,那么十有八九这瓶酒也已经被杂菌们毁掉了。
(2)萎缩/漏液
如果储存环境过于干燥,使软木塞失水萎缩,那么很可能会造成瓶内的酒液被氧气过度氧化而变质或酒液漏出的现象。
(3)爆塞/涨塞
爆塞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温度的影响高温使瓶内的酒液膨胀或者低温使酒液结冰,从而将酒塞顶出,酒质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沉淀物
沉淀物是我们能够肉眼观察到的葡萄酒外在表现,也是很好的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依据。在葡萄酒中的沉淀物,可以主要分为酒渣和絮状物两种:
(1)酒渣
在红葡萄酒中,酒渣一般呈现为紫红色的结晶体或沉淀,而在白葡萄酒中则会呈现为半透明的晶状碎渣。
它们常会出现在与酒液接触的橡木塞表面或瓶底,常被人们认为时葡萄酒变质的表现,但其实它们只是葡萄酒中的酒石酸与色素、单宁等酚类物质和矿物质结合形成大分子酒石酸盐所造成的现象,并不影响酒的品质。
不过,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在视觉上会让人们觉得碍眼,入口后也会让人感到苦涩、不顺畅,所以最好通过滗酒将沉淀祛除后再饮用。
(2)絮状物
除了酒渣外,如果看到瓶内出现了酒液浑浊且有棉絮状沉淀的情况,就代表这瓶酒已经无可挽回了。
因为这是葡萄酒感染杂菌的现象,可不像酒渣一样滤掉即可,而是真真切切地已经变质了!
香气
品质优秀的葡萄酒往往具有多样的花果香气和橡木桶带来的怡人气息。不过,当葡萄酒中出现了以下这几种异味时,你可要当心了!
木塞味
封装葡萄酒的橡木塞在不当的储存条件下,经过霉菌作用产生TCA,这就是导致木塞味的罪魁祸首。每年有接近8%的葡萄酒因受到木塞污染而变质,此时的葡萄酒闻起来会有湿纸板或者发霉的味道。
蒸煮味
如果在储存过程中受到高温影响,就会使葡萄酒丢掉原先清新的果香,反而展现出煮熟的水果气息,也就是蒸煮味。不过,如阿玛罗尼或者某些加强酒会有一种天然的蒸煮味,但如果你的黑皮诺有了这种表现,那就不太妙了。
酒香酵母味
酒香酵母,顾名思义,能给葡萄酒带来特殊气味的酵母,经常出现在环境比较差的酒窖中,使酒散发出干草垛或者创可贴的气息。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种特色,但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味道,在挑选葡萄酒时一定要注意。
挥发酸味
葡萄酒中的醋味是由醋酸菌造成的,极少量的挥发酸味或许能增加酒的复杂性,但当醋味太明显时,葡萄酒也不平衡了。
氧化味
适当的与氧气接触有助于酒的陈酿,但过度暴露于空气中并不是件好事。绝大多数氧化味都是因为橡木塞干燥后萎缩,使得空气进入酒瓶内,破坏了葡萄酒的风味。
还原味
二氧化硫是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常用的添加剂,却也容易给葡萄酒带来类似烧焦的头发或臭鸡蛋的味道,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醒酒带入氧气来祛除这种味道。
口感
如果变质轻微或没有明显异味的变质,那么仅仅通过外观和闻香,可能并不足以辨别葡萄酒的真正状态。
这时候我们可以入口品尝一番(不放心可以先吐掉),如果入口后你所闻到的异味仍然能被感知,或葡萄酒变得平淡无生气,失去了葡萄酒应有的花果香气、酒体也变得涣散,那么也说明这瓶葡萄酒已经变质了。
瓶塞是保护葡萄酒的最重要防线,软木塞可以阻止空气对葡萄酒的快速氧化。木塞质量的好坏、大小,以及是否受到感染,抑或变型产生细缝等,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下面小编从葡萄酒的瓶塞教大家判断葡萄酒的品质,赶紧来看看吧。
1.正常香槟软木塞:香槟塞的制作过程是相当特殊的,主要是用粗的软木碎挤压而成,通常木塞底部有两层完整的软木片,防止气泡散失。
2.水平放置的陈年香槟软木塞:经过多方的求证,以及结合前人的经验,我得到一个结论,香槟陈年时需立着放,因为香槟软木塞制作特殊,长年浸泡在酒液中会造成软木塞萎缩,因此容易产生细缝,进而造成氧化,且易使酒中的气泡散失。
3.新式香槟软木塞:与传统香槟软木塞的差异在于,其底部不是两层完整的软木片,而改用了富有弹性的橡胶圆底,算是够新奇的。这是一家意大利起泡酒大厂的软木塞。
4.廉价香槟软木塞:将制作软木塞剩下的脚料,利用机器刨碎,并重新压模制成的软木塞,底部连完整的软木片都没有。虽然便宜,但这种所谓的合成塞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软木塞污染(corked)的风险。
5.1985年的老酒软木塞:如今已被红葡萄酒酒液浸泡成紫红色了,紫红色是相当完整的均匀分布,可以看出此酒保存的状况良好。
6.大众常见的一般软木塞:这是1991年的法国一级酒庄拉图酒庄(ChLatour)副牌酒的软木塞,可以很明显看见酒液慢慢侵染了软木塞。这是一般典型的软木塞,是由橡木树条经过机器切割而成的完整软木塞。由于天然形成的细缝与气孔,容易隐藏细菌造成然木塞污染(corked)的风险。
7.新世界的软木塞:这是来自新世界阿根廷顶级葡萄酒的软木塞,可以算是软木塞中最长的一个。当然,越长的软木塞成本越高,据说保存的效果也越好。因为软木塞越长,可以减缓空气透过软木塞与葡萄酒接触的速度。
8.高级的合成塞:上下两端为完整的软木片,中间则是粗的软木碎挤压而成。这种合成塞的制作过程与香槟软木塞相似,价位也比一般合成塞贵一些。
9.普通的合成塞:利用制作软木塞剩下的脚料,利用机器刨碎,并重新压模制成的软木塞,底部连完整的软木片都没有。但这种所谓的合成塞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软木塞污染(corked)的风险,是最常见的普通胶合软木塞。
10.一般塑胶塞:这是大多便宜酒最常使用的塑胶塞,外表有光华的胶面,上下两端是像海绵一样的高密度塑胶,我想这样的设计应该也是想让葡萄酒能够呼吸吧!
11.最廉价的塑胶塞:整体看起来就像是将塑胶原料挤压而成的长条原塞,非常粗糙且低廉。
12.最新式的玻璃塞:目前在德国、法国阿尔萨斯等地使用最多,是最新型态的酒塞,可轻易的重复开、盖使用,算是一种环保的酒塞,价格成本高。
葡萄酒瓶的历史比你想象得还要长。这个有趣的故事,要从公元前6000年的奎弗瑞陶罐酿酒法开始讲起。格鲁吉亚人发明了这些涂有蜂蜡的大型陶土罐子,并且被广泛用于储存格鲁吉亚葡萄酒。
很快人类进入了双耳酒罐时期。双耳酒罐由埃及人发明,并在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达到巅峰。这些陶瓷器皿拥有丰富的形状和大小,但不变的是它们细长的瓶颈还有两个手柄。手柄方便了运输,瓶颈的设计则减少了暴露在氧气中的葡萄酒量。那时候的酒罐用软木塞密封,很快人们发现:这就是防止葡萄酒变质的最佳方式。
高卢(法国)很快将葡萄酒储存技术推动发展至木桶时期。随着罗马战争向北延伸,木桶受到越来越大范围的欢迎。战场上疲惫的士兵需要饮料解渴,对比双耳酒罐,木桶无疑更方便在陆地上运输。
17世纪时,木炭烤箱的发明令玻璃变得更厚实和难以破碎,人们终于打开了安全运输玻璃材质葡萄酒瓶的新世界大门。虽然葡萄酒仍需要在木桶中陈酿,但最终都会转移到单独的玻璃瓶中进行销售。
如今,绝大多数玻璃酒瓶都是自动化制作的,也有一些仍然由熟练的工匠手工打造。制作葡萄酒瓶的制作工艺传承了数百年之久,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制造,葡萄酒瓶的制作第一步都是从所谓的热转换开始。首先,我们会在烤箱中模制熔融玻璃。
第二步称为压吹:我们用刀片来切割并让玻璃瓶在绝对高温(超过1000摄氏度)下初步成形。将熔融玻璃置于第一模具中,然后移至第二模具中并熔化,从而形成瓶子。现在,至少有15%-50%的葡萄酒瓶中是由碎玻璃或可回收玻璃做成的。
波尔多葡萄酒瓶具有独特的形状,我们称为标准瓶。这种拥有垂直侧翼和方形肩膀的瓶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我们可以轻松将它与勃艮第葡萄酒瓶更圆润的肩膀区分开来。一般来说,波尔多干红葡萄酒会储存于绿色酒瓶中,以保护葡萄酒的抗氧化剂和单宁免受阳光破坏。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通常储存在透明的瓶子中,以增强其诱人的色彩。
当我们讨论葡萄酒瓶时,尺寸往往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氧气对葡萄酒具有显著影响,虽然少量氧气有利于陈酿的过程,对葡萄酒的味道也有益,但过度氧化会导致葡萄酒变质。
葡萄酒中有一个术语ouillage,就是所谓的添桶,即将葡萄酒和橡木桶盖子之间的空隙填满。由于橡木桶盖子没有形成紧密的密封,葡萄酒陈酿的过程中一定量的液体会蒸发掉。随着橡木桶熏烤的程度的增加,葡萄酒被过度氧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大容量的酒瓶(1.5公升或两倍标准瓶大小)更适合储存葡萄酒。
当然,无论是绿色、棕色还是透明的葡萄酒瓶,标准瓶或是大容量酒瓶,我们都希望酒瓶中承载的液体能够令你在品尝过程中收获愉悦。享受品饮葡萄酒的过程吧!
众所周知,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是决定葡萄酒好坏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当下,葡萄酒的装瓶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因为如果在装瓶环节出现纰漏,所有的辛劳都会付诸东流。可见,装瓶对于葡萄酒的影响绝对非同一般。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葡萄酒适合装瓶?什么时候装瓶?在哪装瓶?又该由谁装瓶呢?
什么样的葡萄酒适合装瓶?
葡萄酒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商品,早已不仅仅是自酿自喝的阶段了。一般来说,葡萄酒在进入市场前都会进行装瓶,那么什么样的葡萄酒可以进行装瓶了呢?这一点一般是由酿酒师来进行判断,当葡萄酒在橡木桶或其它惰性容器中发酵或熟成完成并达到其预想的状态后,酿酒师就会进行试尝,然后决定是否进行装瓶。
为什么要装瓶?
早在20世纪早期,葡萄酒贸易还是散装酒,不过散装酒的品质很难得到保证,因而易出现假酒泛滥的情况,尤其是20世纪葡萄根瘤蚜虫灾害时期,由于葡萄短缺,掺假现象也非常严重。到了20世纪20年代,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一级名庄木桐酒庄(ChateauMoutonRothschild,当时还只是二级庄)负责人菲利普男爵(BaronPhilippedeRothschild)呼吁其它一级酒庄进行酒庄装瓶,于是装瓶在当地应运而生。
什么时候装瓶?
首先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会在销售的前一刻才开始装瓶。有时候,生产商在装瓶后,还会将其置于酒窖中熟成一段时间,等葡萄酒进一步成熟或者说达到一定的适饮状态后再公开发售。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里奥哈的陈酿(Crianza)、珍藏(Reserva)和特级珍藏(GranReserva)葡萄酒,因为这类葡萄酒有法定要求:必须瓶陈一段时间才可以面市。也就是说,究竟什么时候装瓶完全由生产商自己决定。当然,绝大部分葡萄酒都会在正式发售前的一段时间里完成装瓶。
在哪里装瓶?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装瓶都会在生产商所在的原产地进行装瓶。不过由于各方面因素,有时候我国也会进口一些散装葡萄酒,那么常说的原瓶、原装、原酒、原桶和灌装酒都是什么意思呢?
1、原产地装瓶:原瓶进口酒和原装进口酒
顾名思义,原瓶进口是指整个葡萄酒(包括酒液、酒瓶、酒标和其它标签等)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国内不参与葡萄酒任何的生产和装瓶过程。事实上,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是指从葡萄种植、采摘、榨汁、发酵、熟成、装瓶(包括酒标和内外包装)等全部在原产国完成。
原装进口实际上和原瓶进口是同一个意思,不过为了区分灌装葡萄酒,才特意加上原装二字以表示葡萄酒完完全全来自国外,没有经过任何的国内加工。当然,正是由于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平时我们听到的有时候也会是完整的原瓶原装进口葡萄酒。
可见,原瓶进口和原装进口葡萄酒都是由生产商自己在原产地装瓶,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国内作假的可能性。
2、非原产地装瓶:原酒进口酒、原桶进口酒和灌装酒
有原瓶原装进口酒,自然就有非原瓶原装进口酒。有时候,国内一些进口商把未装瓶的散装葡萄酒直接装在大桶或其它容器中,然后再在国内进行灌装,也就是说酒瓶是国内生产的,酒标也是国内现贴的。这就是所谓的灌装酒。当然,由于人们对灌装酒的印象一向不太好,于是有的进口商为了更好听,特意说成原酒或原桶进口。
综上,常说的原酒进口、原桶进口和灌装葡萄酒都不是在原产地装瓶。这种装瓶方式有造假的可能性,这也是国内谈灌装酒色变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在参观酒具博物馆,或是在传统且高档的西餐厅吃饭时,或许会见到这样一种小碟子:它们大多由银制成,也有金、锡或不锈钢和陶瓷材质,底部有很多不规则的凹凸状圆点,并带有银制的把手。这种看起来逼格满满的小碟子叫作试酒碟,看似无用,可它却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试酒碟的原型是17世纪时法国富人用来喝酒的银制浅杯,一般由顶级银匠制作,杯子上还会刻着主人的名字。在当时,富人们通常会将这种杯子放入口袋随身携带,就像是佩戴手表一样的自然。当去别人家做客时,这些富人会拿出自己的小杯子喝酒,一来卫生,二来是彰显身份。
不过,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这种银制浅杯渐渐失去了富人们的宠爱,但酿酒师和酒商们仍然在使用。到了1840年,银制浅杯已发展成了现在试酒碟的样子,庄主和酿酒师不再把它当做喝酒的杯具,而是将它变成了观察葡萄酒的工具。
在爱迪生还没发明电灯的那个时代,人们只能用烛光和煤油灯提供照明,在阴暗的酒窖内,酿酒师很难看清葡萄酒的颜色。若将酒盛入碟中,靠着碟心凹凸的形状折射光线,即便是很微弱的烛光,碟中葡萄酒的质地和颜色都能清楚呈现,葡萄酒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一看便知。
不只是酿酒师,侍酒师为客人提供葡萄酒时,也可以用试酒碟来判断葡萄酒质量。不过,在钨丝灯泡问世上百年后的今天,再用试酒碟来观察葡萄酒未免有点矫情。于是,如今的试酒碟更像是仪式感的象征,在传统高档的西餐厅中,侍酒师的脖子上通常会挂着一枚试酒碟,以彰显自己的专业与权威。
试酒碟骑士兄弟会(LaConfreriedesChevaliersduTastevin)于1934年成立于勃艮第,每年会举行两次试酒碟酒选会,由160多名法国专业品酒师组成鉴定委员会,挑出最符合要求的勃艮第葡萄酒,授予试酒碟骑士兄弟会的徽标,以示认可。
颜色往往是我们对葡萄酒的第一印象。红葡萄酒有的深到发紫,有的是浅浅的棕色,还有漂亮的宝石红;白葡萄酒有的浅浅泛绿光,也有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但哪种颜色说明一款酒有问题?哪种颜色是正常的?
葡萄酒专家在盲品时,颜色是需要郑重记录的内容之一。有经验的专家,单单通过颜色,就可以预判出很多酒的信息来。读完下面我们分享的知识点,知味的读者们,你们也可以做到。
1、葡萄酒的颜色之谜
主要决定葡萄颜色的是它所含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存在于葡萄皮中的色素分子,除了少数例外,一般在葡萄果肉中并不含有。基本所有优质的酿酒葡萄,它们的果肉都是无色的。除了能决定颜色,花青素并不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
由于色素分子通常存在于葡萄皮中,而不在葡萄果肉和果汁里,红葡萄酒的颜色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浸皮时间的长短。所谓浸皮(marceration),就是将发酵中或者未经发酵的葡萄酒汁,长时间和葡萄皮接触的这一过程。
所以酿酒最开始的时候酒汁通常都是无色的,浸皮时间越长,葡萄皮里的花青素萃取得越多,颜色越深。所以,其实红葡萄也可以酿白葡萄酒比如香槟,就有用100%黑皮诺这样的红葡萄品种酿出的香槟,我们会称之为黑中白香槟(BlancdeNoirs)。
由于大部分白葡萄品种的皮中所含的花青素本身就非常少,所以它的葡萄皮本就不是红色或紫色。在酿酒时,通常我们会单独发酵白葡萄的葡萄汁,完全不浸皮或者浸皮时间很短,那就更不会有颜色了。
2、颜色揭示葡萄酒的年纪
拿人来举例吧,随着岁月增长,人不可避免的走向年老,外在体现在逐渐变白的头发,还有不再细腻的皮肤。但伴随着成熟乃至衰老的同时,与之对应的,是日渐丰富的内涵,和复杂迷人的特质。
葡萄酒也是如此,随着陈年时间的增长,葡萄酒中的天然色素会慢慢发生变化,酒的颜色也随之改变,同时酒的风味也不断演化,展现出更深层次的风味来。
红葡萄酒的色泽会慢慢由深变浅,颜色从原来的紫色、紫红色向橙色发展,最后甚至能变成砖红色或棕色。与此同时,酒里的单宁逐渐变少,酸度也逐渐降低,原来新鲜的果味会被水果干、蘑菇、树叶、皮革等味道逐渐取代。
而白葡萄酒的色泽反而越来越深,颜色会从浅绿或者黄色慢慢向棕色发展,同时演化出一些蜂蜜、蜂蜡、太妃糖或坚果的味道。
另外,无论红白葡萄酒,随着陈年时间的增加,酒的边缘颜色也会越来越淡;而且无论年轻时是什么颜色,再漂亮的宝石红,再美丽的金色,老了之后都是往棕色方向发展。真是和人一模一样,再美丽帅气的容颜,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所以,如果你拿到一支老年份的酒,但它的颜色却是非常清奇的深紫红色,那你就很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啦。
3、颜色反映葡萄酒的风格
不仅是酒的年纪,一款酒的风格是轻盈还是重口也能通过颜色窥视一二。
我们先举个例子,如果要看霞多丽这一品种酿的酒是饱满型还是清瘦型的,观察它的颜色就行。风味比较奶油的浓郁饱满型霞多丽,一般会在橡木桶中发酵或陈酿,所以颜色会更金黄一些,反之,清瘦爽脆型的霞多丽,一般不经橡木桶处理,颜色就会淡一些。
酿酒工艺是决定风格的因素之一,除了上文提到的浸皮时间长短外,不同的果皮密度(用的桶越小,果皮量越多,葡萄的颗粒越小,果皮密度越高),是否使用橡木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颜色的深度。
要知道,在浸皮的同时,从葡萄皮中萃取的并不单单是色素分子,还有其他风味物质和单宁。所以,一般颜色深的,风味更浓郁,单宁也越强劲。
但并不是说,颜色深风味重就是好事,还是要考虑到葡萄品种本身的特性来定,过度使用一些增加颜色的手段,反而会让酒的口感变的不平衡。
但颜色淡的酒就一定口感轻盈吗?其实除了酿酒工艺,葡萄品种本身的特性也是影响颜色的一项重要因素,确实有一些葡萄品种酿出来的葡萄酒,虽然颜色很淡,但其实也能拥有强劲饱满的口感,具体我们接着在下面解释。
放眼望去酒柜上的酒,除了桃红起泡酒和白葡萄酒之外,几乎大多数的红葡萄酒瓶都以绿色玻璃瓶居多,也最为常见。白色的瓶子是透明玻璃材质制作的瓶子,能够很直观给消费者展示酒的晶莹色泽。很适合瓶装桃红起泡酒和白葡萄酒颜色清透的酒,这些葡萄酒是即饮型的,不适合长期储存和陈年,都是必需在1至2年内必须饮用。
波尔多(Bordeaux)红葡萄酒大多采用的是深绿色酒瓶,波尔多白葡萄酒则采用的是浅绿色酒瓶。那些绿色酒瓶色彩动人,除了美观以外,人们为什么要用绿色的酒瓶来装葡萄酒呢?
*防止强光伤害避免变质
我们知道,少量的氧气可以让瓶中的葡萄酒继续发展,有利于葡萄酒的瓶内陈年。一点点的氧气对葡萄酒是好的,更能够展现出葡萄酒的香气、风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醒酒、摇杯的原因之一。然而,当进入瓶中的氧气过多时,酒质迅速变得粗糙,口感不再美妙。如果葡萄酒尝起来和醋一样,那么这瓶葡萄酒很有可能已经过度氧化了。
除此之外,光照会分解、破坏这些抗氧化物,它们就无法做好保护工作;紫外线也会和酚类化合物起反应,使酒容易氧化变质。若持续曝照在光线下会产生二甲基二硫化物的光污染,让酒体产生怪味,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绿色酒瓶可以防止葡萄酒氧化,可以滤掉光线,保护葡萄酒里的抗氧化剂和单宁。因此,我们见到的葡萄酒瓶通常是有颜色的。
有人认为,相对于绿色酒瓶,琥珀色酒瓶的防晒指数更高,因而一些人选择了后者,但这并未改变绿色酒瓶独揽大局的状况。此外,设计者们也喜欢将废旧绿色酒瓶加工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因此,很难想象人们放弃传统的绿色酒瓶后会是什么样子。
买酒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葡萄酒的酒瓶明显比其他的酒瓶更加厚重,拿起来更有份量。此外,大瓶装(1.5L以上)的葡萄酒也往往价格更加昂贵。有人说酒瓶厚重的葡萄酒品质更高,这是真的吗?
加厚的酒瓶有什么用?
-更好地保护葡萄酒
对于葡萄酒来说,光线、高温、温度大幅变化以及运输时的震动等等都是侵害葡萄酒品质的杀手,因此,假如酒瓶更大、更厚,则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葡萄酒,以防酒液受到诸多侵害。
-陈年效果更佳
葡萄酒在酒瓶中的陈年,主要依赖与橡木塞气孔所带进来的微量氧气的缓慢接触。不过,太大量的氧气则会对葡萄酒的酒质造成损害。
酒瓶的尺寸越大,则表示葡萄酒与橡木塞接触的面积比例越小,可以大幅度降低氧气造成酒质受损的风险,同时让葡萄酒的陈年速度放缓,最终有助于得到一瓶陈年得更加优雅的葡萄酒。
右边酒瓶的玻璃厚度明显与左边大不一样
-大+重=贵?
葡萄酒瓶的重量,除了来自于玻璃的厚度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酒瓶底部的凹槽。酒瓶的凹槽虽然并不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但是对于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底部凹陷的设计可以让陈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聚集在酒瓶底部,而不那么容易倒到酒杯中去,而且还能防止沉淀物扬起导致酒液浑浊。
但是,对于不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例如一年内就要喝掉的霞多丽(Chardonnay)等,这种适合年轻时饮用的廉价葡萄酒并不需要厚重的酒瓶给予额外的保护,也不需要特别的设计来保证陈年的效果,因此其酒瓶可以更加薄更加轻,成本也会更低。
此外,对于名庄酒来说,大瓶装的价格往往会比标准瓶(750ML)更贵。例如,一个标准瓶大小(750ML)的葡萄酒如果售价是200元的话,其Magnum版本(2倍标准瓶大小,即1.5L)的售价很可能就要500元以上。
假如你对葡萄酒投资有兴趣,购买超大酒瓶的名酒也是一个好选择。除了陈年后品质更佳这个原因之外,酒庄一般都不会提供很大量的大瓶装葡萄酒,因此这种葡萄酒的流通量很有限,价格也就更容易推高。
又大又重的酒瓶是潮流吗?
然而,对于所有的饮料产品来说,笨重的酒瓶往往被视作陈旧的做派。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啤酒的酒瓶重量足足减少了30%;就连可口可乐的玻璃瓶都比2007年以前轻了40%。技术的进步使得酒瓶在降低重量的同时还能提供更高强度的保护,但是在葡萄酒界,酒庄们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接受度却并不高。
葡萄酒消费者、尤其是高端葡萄酒的目标消费群体,往往更加关注葡萄酒的传承,因此无论是天然橡木塞还是笨重的酒瓶,都是能够让这些消费群体感到安心的重要元素。而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经济、环保等好处则并没有那么受到重视。
不过,新世界的酒庄已经逐步在采用更加轻量、使用更少玻璃材料的酒瓶,同时也号召酒庄们对废弃的酒瓶进行回收再用,减轻葡萄酒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