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一种胶体溶液,它受到光照、振荡、冷热的作用及生物性侵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而混浊。

1.生物性混浊

黄酒营养丰富,酒精含量低,如果污染了微生物或煎酒杀菌不彻底,有可能出现再发酵,生酸腐败,混浊变质。这属于生物性不稳定现象,应该加强黄酒的灭菌,注意贮酒容器的清洗、消毒和密封,勿使微生物有复活、侵入的机会,同时应在避光、通风干燥、卫生的环境下贮存。

2.非生物性混浊

黄酒的胶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存在状态。通过发酵、压滤、澄清和煎酒,大分子的蛋白质绝大多数被除去,存在于酒液中的主要是中分子和低分子的含氮化合物。当温度降低或pH数值发生变化时,蛋白质胶体稳定性被破坏,形成雾状混浊,并产生失光,影响酒的外观。当温度升高时,混浊消失,恢复透明。除了蛋白质混浊外,若添加的糖色不纯,也会在黄酒灭菌后出现黑色块状的沉淀。另外,因黄酒酸度偏高而加石灰水中和,一旦环境条件变化,也会出观混浊和失光现象。

黄酒灭菌贮存后产生少量的沉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消除沉淀,可以在压滤澄清时,添加少量的蛋白酶(波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酸性蛋白酶),把酒液中残存的中、高分子蛋白质加以分解,变成水溶性的低分子氮化合物。Jiuku365.cOm

或者添加单宁(鞣酸),使之与蛋白质结合而凝固析出,经过滤除去。当然在煎酒时提高温度(≥93℃),也能使蛋白质及其他胶体物质尽量变性凝固,在贮存过程中使之彻底沉淀,但这些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将来逐步可应用超滤的方法、固相蛋白酶的方法加以处理。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黄酒如何储存?


黄酒如何储存?

1.黄酒属于发酵酒类,一般酒精的含量较低,越陈越香是黄酒最显著的特征,所以贮存地点最好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即温度应在4℃以上,15℃以下,变化平稳,干湿度合适的通风良好的仓库。这样,能促进酒质陈化,并能减少酒的损耗。但在-5℃至-15℃则会出现冰冻,影响酒质,甚至会冻裂酒坛和酒瓶。

2.黄酒的包装容器以陶坛和泥头封口为最佳,这种古老的包装有利于黄酒的老熟,在贮存后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3.不可用金属器皿储存黄酒。

4.黄酒经贮存会出现沉淀现象,这是酒中的蛋白质凝聚所致,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酒的质量。但应注意不要把细菌引起的酸败混浊视为正常的沉淀,如果酒液发混,酸味很浓,那是变质,已不可饮用。

5.黄酒贮存的时间要适当。一般最多1年到3年,这时酒色最为澄亮,同时酒质也最为芳香醇和,如果贮存时间过长,酒的色泽则会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为严重。

教你如何保存黄酒!


教你如何保存黄酒!

三伏天,更要喝黄酒

夏日炎炎,高温天气食物更容易变质,影响大家的健康安全,那么,夏天储存黄酒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黄酒可分为瓶装黄酒和坛装黄酒。瓶装黄酒是有最佳饮用期限的,一般是三到五年不等,此期限随黄酒的品质优劣、黄酒的酿酒方法、储藏的方法等而有所变化。如果储藏方法不当,如阳光直接暴晒,则会影响黄酒原来的口感、品质,甚至会加速其变质,黄酒的酒精含量较低,容易引起细菌繁殖。

黄酒启封后,因空气进入,容易酸败,不宜长久存放。所以瓶装黄酒购买回来之后,应当尽快饮用为佳。夏季天气炎热,瓶装酒体积较小,可放入冰箱或放入凉水里冰镇保持风味。

开封的黄酒不宜长久保存,建议尽快喝掉。气温不高,只要盖住盖子常温存放即可,高温天气,建议灌入密闭性较好的瓶内,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冷冻。

黄酒储存小知识

1、黄酒宜储存在地下酒水仓库。

2、黄酒最适宜环境凉爽,温度变化不大,一般在20度以下,相对湿度是60%-70%之间,黄酒的储存温度不是越低越好,低于零下5度,就会受冻,就会变质,结冻破坛。所以,黄酒不易露天存放。

3、黄酒堆放平稳,酒坛、酒箱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过4层,每年夏天倒一次坛。

4、黄酒不宜与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库储存。

5、黄酒储存不易经常受到震动,不能有强烈的光线照射。

6、不可用金属器皿储存黄酒。

黄酒的贮存温度一般以20度左右为最佳,贮存仓库要求阴凉、通风、透气、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特别是通风对黄酒的贮存尤其重要,如果仓库环境处于密闭状态,不与外界循环,坛内的酒基就会变成死酒,将严重影响酒的口味。

黄酒储存的时间越久价值就越高,想要黄酒呈现出浓郁、细腻、质纯可口的效果,就要有正确的储存方法。

进入三伏天,人体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喝黄酒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暑热难耐,食欲不振,黄酒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黄酒属温性,可以逼走体内的寒气,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真正做到“冬病夏治”。

夏日如何调制黄酒?


夏日如何调制黄酒?

炎炎夏日,冰镇黄酒喝着才叫爽!夏日冰镇黄酒,爽口清冽,能起到消暑、促进食欲的作用。配着小龙虾和烧烤,那滋味才叫一个美!尤其在香港、台湾和日本,不仅爱喝冰镇黄酒,还能喝出众多花样!

话梅黄酒

在冰镇黄酒中加入冰块、话梅,这是台式喝法。话梅的酸、黄酒的甜,在冰镇后结合在一起酸甜爽口又开胃。

鸡尾酒黄酒

黄酒中加入时令水果,如柠檬片、樱桃、黄瓜等,视觉上清爽清新。这是流行在日本餐馆里的一种黄酒喝法:在玻璃杯内先放入一些冰块,注入少量黄酒,加冷水稀释,再放入一片鲜柠檬或樱桃,感觉类似于鸡尾酒,食趣盎然。

调制黄酒

在黄酒中加入冰冻苏打水,苏打水的淡淡涩味与黄酒的浓郁香气结合在一起,是年轻人喜欢的口感。

黄酒中加入饮料,饮料可选雪碧、可乐、果汁等,冰镇之后大口饮入,如同饮入一股清泉,醇美可口,暑意顿消。

冰饮甜黄酒

在甜黄酒中直接加冰块,直接而简单,不仅可以降低酒精度,而且清凉爽口,琥珀色的黄酒与晶莹的冰块相互映衬,悦目也悦心。

温馨提醒:自制冰镇黄酒,可以在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

饮用绍兴黄酒时如何配菜?


饮用绍兴黄酒时如何配菜?

对于绍兴人来说,绍兴酒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空闲之时喝上几口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绍兴人喝酒,重品而不过量,往往一碟茴香豆、几粒花生米便喝得有滋有味。若遇客人光临,总会弄点绍兴特色菜,类似酱鸭、咸肉、鱼干等下酒,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的那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过,若想领略绍兴酒的真正韵味,还应重视对饮酒菜肴的选择,饮用不同类型的绍兴酒配以不同的菜肴,更可领略其独特风味。

中国“八大菜系”都可以作为绍兴酒饮用时的配菜,尤以苏、浙菜系为最佳,鲁、皖、粤、闽菜系各具风韵,也可配酒,但较浙、苏菜系稍逊一筹。因为,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密不可分,同时也受该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绍兴酒产于江南,当然饮用时首选苏、浙菜系,这符合饮食饮用规律。

一般情况下,绍兴元红酒与鸡、鸭、肉、蛋以及肥腻食物相配较为适宜,绍兴加饭(花雕)酒则宜配海鲜类菜肴,与牛、羊肉等荤菜相配也能相得益彰,陈年的加饭(花雕)酒特别适合尊贵、髙雅的场合,这种酒最能喧染气氛,若能以螃蟹相配,不仅鲜味相投,而且相互烘托,更为适宜,绍兴善酿酒一般选配甜味菜肴或与糕点同享,配荤素菜也可,尤以南方菜肴为佳;绍兴香雪酒则宜与甜菜类相配,也可作为餐前开胃酒或餐后饮用。香雪酒不但酒精含量较高(高达20%vol),含糖量也极高(200克/升左右),但这种糖不是外加的蔗糖,而是由各种酶分解产生的糖,含在嘴里,甜而不腻,满齿芬芳,具有独特的风味。

装黄酒的陶坛如何挑选和清洗?


凡是有异杂味及渗漏的坛均需剔除,再将空坛灌满清水,浸泡1~2天,使粘牢于坛底和坛内壁的酒脚或污垢等浸溶。然后用洗坛机洗坛,但搬上搬下仍为手工操作。再将洗好的坛倒立于木架上,沥尽余水,并在坛的外壁刷一层石灰浆水,待其稍干后打上牌印。凡新坛不能直接用以装成品酒,只有装发酵酒醛的旧坛才能灌装成品酒。

陶坛的灭菌与灌酒、包装

先将上述洗好的陶坛倒套于蒸汽灭菌器的筛板的孔中,利用孔下管头冲喷的蒸汽进行灭菌,至坛底边角烫手为度。若坛破损,则由于在坛外壁涂有的石灰浆已干,故在蒸汽冲喷时不难发现。再将灭菌后的坛立即标以坛重并使用。用以包扎坛口的荷叶等材料,也需置于沸水中灭菌30分钟以上,才能使用。

应将灭菌后的黄酒尽早灌入坛内,并立即盖上荷叶,用劈好的竹丝或麻丝紧扎坛口,即使倒置也不得有渗漏现象。注意扎好坛口后,需趁热糊封泥头,因刚灌坛的酒液温度高,因此不但能杀灭坛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而且还能促使荷叶及泥头的水分迅速蒸发掉;否则,封住坛口的荷叶会因泥头潮湿、时间长而发霉,从而使坛内酒液变质。

黄酒漫谈——黄酒的起源与发展


黄酒漫谈——黄酒的起源与发展

1

黄酒起源的各种说法

黄酒大约诞生于几千年前,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谷物酿造酒。关于黄酒起源的说法颇多,在古书《世本》中,有“仪狄始作酒醴,变五味”的说法;在《事物纪原》中,有“少康作秫酒。”的记载,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晋代学者江统所提的自然发酵学说是较被业界认可的,江统在《酒诰》中说道:“酒之即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意思是说,酒起源于三皇五帝,是仪狄,也说是杜康,将剩下的饭,放置在桑树洞中,发酵生成酒味,久贮漫出芬芳,酒就是这样出现的。

我比较认同洪光住先生所著的《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一书中所写:“我国以谷物酿造黄酒的起源,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到了夏朝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真正蓬勃发展的时代,应当是始于发明酒曲,块曲之时,即大约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可见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天然粮食酒,且较早便掌握了发酵酿酒原理。

确实,从黄酒的全部历史来看,在仪狄和杜康之前已有酿酒的先例,他们只是当时最出名的酿酒者,并不是黄酒的创制者。宋代在《癸辛杂记》中记载了山梨经长期储存变酒的实例;元代在《蒲桃酒赋》中记录了自然发酵的葡萄酒;明代、清代的《蓬栊夜话》中都有猿猴采果储存变酒的记载,这些自然发酵现象,使古人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慢慢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尽管这些野果酒称不上是黄酒,但它们为后来的粮食发酵酿酒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开始农耕时代,祖先们有了简单的劳动工具,衣可暖身,食可果腹,但粗陋的生存条件难以完备储存剩余的粮食,只能堆积在潮湿的山洞或地窖。时日一久,粮食便发芽发霉,又因长日浸在水中,那些发芽发霉的粮食经过天然发酵后就变成了酒,这就有了天然的粮食发酵酒。因此可以说酒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类发现了酒,而不是发明了酒。

2

黄酒起源的考古资料

有考古资料证明黄酒是史前产物。距今75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发现了酒作坊的遗址;距今7700―8000年的郑州裴李岗文化,出土了粟类与细泥陶器饮酒的器具;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谷粒、杆叶,和古代饮酒器“爵”;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4880年―6800前的大量陶器和青铜酒器杯、觚、壶等;在湖州邱城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中层发现青铜酒器“觯”。出土文物遗存中诸多的酒器及粟、谷类,让不少学者认为史前先民以食肉为生,耕种粮食作物主要用于酿酒,作为饮料。

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黄酒实物是1974年在河北省中山县发掘出的战国时代晚期中山王墓中的样品,在该墓的东库里存有铜扁壶装的酒液,西库中存有圆铜壶装的酒液。由于铜壶均采用子母咬合的紧密壶盖,从而使酒液得以保存下来。打开铜壶时可闻到明显的酒香,酒液因铜盐而呈浅蓝色,且其中含有大量沉淀物,经化验发现:酒液含少量酒精,沉淀物中含氮量很高,且无酒石酸盐存在,由此可断定,该酒既不是蒸馏酒,也不是果酒,而是黄酒的原形。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专家在发掘清理一座西汉早期墓葬时意外发现了存放在青铜器中的51斤古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并有专家认证为黄酒。此古酒至今仍香醇可饮,可谓奇也。

商代的甲骨文是记载酒最早的文字,其中早就出现了酒、醴、尊、酉、鬯等字。在《周易》中八次讲到了酒,是最先用卦爻和文字记载酒文化的书籍。《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记载,可见先人早有按时收割,酿酒的风俗,并延续到了今日。《周礼》中有“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以及掌管宫内祭祀用酒的记载。《礼记》中有“乃命大酋”按时做好酿酒六要素准备的记载。以及《左传》中有“酒以成礼”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酒与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礼节、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