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库网(jiuku365.com)美酒百科频道的《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十九):岗丰鹅汤粄篇》内容,更多精彩欢迎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昨天说的客家焗鹅,今儿说岗丰鹅汤粄……小编只想说,作者你是多爱鹅肉!话不多说,开“吃”!

广州地区的客家人大多集中在东部的增城,增城西部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开发区——永和开发区,这里是增城西部为数不多的有客家人聚居的镇街之一。与增城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这里的客家人独爱鹅肉,但是烹调手法又带有自己的特色。

鹅肉时众多肉类中唯一完全不含致癌物质的,客家人对鹅肉的热爱源于鹅肉能够满足他们对健康和美味的要求。一种鹅肉百种吃法,在增城区境内就能找到好几种不同的客家鹅料理,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则是永和岗丰的鹅汤粄。

说到永和的客家鹅料理,最著名的其实是客家咸鹅,永和的岗丰村酒以制作咸鹅出名。现在的岗丰村附近开了许多的客家饭店,里面的食客大多是冲着岗丰咸鹅来的。这里的咸鹅菜式也是丰富,有鹅掌、鹅翅的拼盘,用秘方制作,有一股甜香。有酸脆的炒鹅肠,是用来下酒的佳肴,还有肥而不腻的美味咸鹅,一口咬下去,香酥可口。但是这些都不是本文的主角,因为我们今天要说得是一道汤——岗丰鹅汤粄。

据说,食客们到岗丰的饭店吃饭,桌上除了一道菜心,其他全都是鹅肉。连汤也不例外,鹅汤粄其实是先用鹅肉、鹅杂熬成汤,再用这些汤来煮客家人的粄条。鹅汤经过长时间慢火煲成,鹅汤香醇可口,鹅肉、鹅杂爽口不腻,搭配上糯米糍的软糯口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据说这鹅汤粄的鹅汤能够如此的美味,是因为店家每天用几十只鹅来熬制一大锅鲜浓的鹅汤,也就说说,岗丰鹅汤粄可是好几十只鹅的精华啊!

推荐搭配:爱吉斯城堡干红

品评:爱吉斯城堡干红是一款主要由梅洛酿造的葡萄酒,有深邃的宝石红色泽,优雅的香草味搭配者恰到好处的果味和莓果的清香,韵味浓烈,口感深沉,酒体圆润,结构平衡,回味悠长。而岗丰鹅汤粄虽然是一道汤,但长时间熬制和充足的材料使汤吸收了鹅肉的精华,即使与干红也能完美搭配。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十八):客家焗鹅篇


之前有和大家分享过客家焖鹅葡萄酒的搭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客家焗鹅!这“焖”和“焗”一字之差,遇上搭配又会是完全不同还是相差无几呢?

距离广州市区八十公里的增城区,是一个山清水秀,客家风情浓郁的地方;这里除了有引人入胜的美景,闻名遐迩的荔枝,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客家美食。不妨跟笔者一起来到增城,看看葡萄酒与这里的客家美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吧!

增城位于广州东部,比邻客家大本营之一的惠州,是广州辖区内一个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增城境内的广府人和客家人各占一半,文化互相交融,美食也融合了对方的特点,所以增城美食别具风味。说到客家美食,不得不说的就是客家人的鹅料理,在增城的中新镇这个地方,也有一道特别出名的客家鹅料理——客家焗鹅。

鹅肉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白切鸡在广府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重要,是逢年过节都必须吃的一道菜。过年前的一个月,这里的客家人就会准备好过年要吃的鹅,把这些鹅养到七八斤重,从除夕夜到元宵节,客家会变着法子吃鹅肉,除了用来煲汤、还有白斩鹅、醋鹅、粥等等,可以看出客家人对鹅肉的热爱。

客家焖鹅与客家焗鹅虽然名字相似,但是烹饪方法完全不同,客家焖鹅讲究火候,想用大火煮开,再用文华慢慢焖制。而中新焗鹅则是用原始的方法将整只鹅放在锅里直接焗熟。因为烹调方法简单,所以就必须选用“靓”鹅来焗,客家人口中的“靓鹅”是指七八斤重的走地老鹅,这样的鹅肉质肥瘦适宜,肉质有嚼劲,鹅味十足。焗鹅时鹅肉时不斩件的,以食油、蒜头、姜片等起锅后用酱油、烧酒等抹匀鹅的全身,可整只放到锅内直接焗熟,或是焗至半熟时放入其他佐料。

焗熟后的鹅肉金黄透亮,香料经过焗制后进入鹅肉之中,连骨头都有味,鹅肉多汁而不肥腻,味道咸香,十分可口!

推荐搭配:蓝萨城堡干红葡萄酒

品评:蓝萨城堡干红的香气有烟草香、黑樱桃、紫罗兰等,经过醒酒后还会散发出矿物香和细密的橡木桶味。酒体浓郁,饱满细腻,细腻的单宁和焗鹅的咸香相得益彰,既减低了油腻度,也提高了鹅肉的鲜味。回味中单有甜美芳香的水果气息,可以令口腔保持清新的口感

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五):凤投胎篇


当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更到了第五期,今天又会给大家带来哪道客家美食菜呢?

客家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创造了许多特色菜,并且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甚至许多人(包括很多的客家人)都忘记了这本是客家名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道凤投胎。

如果说是凤投胎,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印象;但这道菜有另外一个更响亮名字:猪肚包鸡。这道菜先前流行于梅州、惠州、河源一带,是客家人酒席上必备的餐前汤品。凤投胎就是用猪肚将鸡包住,再放到特制的汤底中煲熟,食用时先将凤投胎捞出,品尝过汤底后将凤投胎斩件,投入汤底中滚热再食,这种吃法不仅能喝到美味的老火靓汤,也避免了鸡肉煲得过熟。后来在凤投胎在广州被研发成一种火锅,以“猪肚包鸡”的名字发扬光大。

相传凤投胎本来跟娘酒醉河虾一样是客家妇女生产后的必备补品,后来才慢慢地被客家人放上餐桌。

与普通的鸡汤相比凤投胎有两个特点:1、凤投胎除了浓浓的药材香,为了除去猪肚的腥味,还会加入胡椒,所以有开胃的作用,对胃病有一定的调理效果。2、普通的鸡汤不食用煲汤后的鸡肉,但凤投胎的鸡肉由于在煲熟后会先捞出,所以保持了鸡肉的鲜嫩,鸡肉的味道与猪肚的味道融合,再加上汤底的药材味和胡椒味,可以说凤投胎的鸡肉才是重点呢!

笔者在冬天时很喜欢约上三五知己一起去吃凤投胎,浓浓的汤底散发着胡椒与药材的香气,在寒冷的冬天喝一口真是享受。叫店主将凤投胎斩件后又投入汤底中,猪肚爽脆,鸡肉鲜嫩,实在是其他的火锅不能比拟的。笔者觉得,搭配这套菜,用酸度较高桃红葡萄酒和单宁柔和一些的红葡萄酒都是可以的。虽然凤投胎的胡椒味较重,但猪肚与鸡肉的味道其实尚算清淡,用欧颂桃红葡萄酒和玛戈尔尼洛干红葡萄及相信都是不错的搭配。

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二十):艾糍篇


不知不觉,”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已经到二十了!那第二十篇分享的是客家艾糍。小编才不会告诉你其实超级喜欢吃这个的呢!

艾糍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类似糍粑。每当清明来临,客家人就会把成长在田头水边的艾草摘回来作为食材。最常见就是将蒸熟的糯米和艾叶一起舂烂成膏,再包上花生、芝麻等制成的馅料,蒸熟了就成了著名的客家艾糍。

艾糍深受客家人的喜爱,艾糍甜甜糯糯的滋味于旧时的小朋友来说可是一年清明才能够吃到的美味。每当到清明前后,客家小孩便围着阿妈,要跟着阿妈去摘艾做糍。

艾糍的成本很低,但是制作时十分耗费心思,制作艾糍时艾叶与糯米的比例会影响到艾糍的口味,不过勤劳的客家人早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总能做出美味的艾糍,所以客家人做艾糍时总会蒸几大锅来送给左邻右里。

艾糍要在热气腾腾的时候时,不然凉了就会发硬。热艾糍比凉的的香甜得多,艾糍经常被客家人用来当做早餐吃,一些街边摊贩还会用油把艾糍煎香,吃起来更加软糯香口,用因为艾草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这道小吃也算是“食补”。

艾草本身的味道浓烈,所以制作艾糍时要根据家人的口味更改比例,比例放的好的话,艾糍吃起来满口淡淡的香甜,还会有一股艾草的回甘,实在是一种令人胃口大开的甜品。除了甜的艾糍,还有一种咸的艾糍,里面包的是咸咸的麦豆,不仅美味,而且充饥,但客家人似乎更喜欢包花生芝麻馅的甜艾糍。

除了用来制作艾糍,艾叶还可以用来入药,客家女性在作乐字的时候会喝用艾草干炖的鸡汤,这种炖出来的鸡汤具有驱除风邪、滋补身体的作用。而且本来南方的春季就比较潮湿,在清明时节食用艾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搭配:米歇尔白冰

品评:米歇尔白冰是由加拿大酿制的优质冰酒,使用成熟后延迟采收的葡萄酿制,甜度很高;是经过精心酿制的健康饮品。口感丰满醇厚,入喉时如丝绸般柔滑,风格独特,具有干果和蜜盏和香气,酸甜有致,适合搭配甜度不高的甜品,例如客家艾糍。

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十四):盆菜篇


美食美食!不要鄙视小编这个吃货!今天让小编这个吃货都兴奋的美食是什么呢?就是客家盆菜啦!那我们看看,客家盆菜与葡萄酒怎么搭才合适呢?

探寻葡萄酒与客家美食的搭配之道,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推荐客家美食与葡萄美酒!

最出名的客家菜,除了“盐焗鸡、酿豆腐和扣肉这三大头外”,就数流传在广东和香港客家人聚集地区的客家盆菜了。盆菜是客家人的一种饮食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盆菜是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的汉族饮食习俗,是一种美食大杂烩,传统的盆菜用木盆或锑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深圳、香港一带的客家乡村均会举行盆菜宴。

盆菜被客家人称作“发财大盆菜”,他们将食材汇聚到一个大大的盆子里面,越往下的食材吸收汁液的能力越强,一层层地叠加下去,吃的时候,越往下的食物滋味越复杂,令人回味无穷。制做盆菜没有规定的食材,但是按照食材的香味程度,通常鱼虾,各种肉食会放在上半部分,而各种菌类和素菜、腐竹等则会放在大盆的底部,以吸收上层食材的汤汁。

客家盆菜分为深圳的“新安盆菜”和香港的“围村盆菜”,两者各自的特点是“新安盆菜”更传统,而“围村盆菜”更多变。盆菜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南宋末年,宋帝为逃避金兵的追杀,逃难至今日深圳香港一带,村名们看到皇帝驾临,便仓促地准备食物,但那时这一带只是小渔村,没有多少佳肴给皇帝食用。于是,他们便将腐竹、香菇等食材放在大盆的地下,再将蚝肉、鸡肉等铺在上面,这就形成了盆菜的雏幸;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不仅有一般“标配版”的家常盆菜,还发展出了鲍鱼、鱼翅、海参等为原料的“高配版”豪华盆菜。

客家盆菜极具乡土气息,看似粗糙朴实,但是烹饪时十分讲究。一道菜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六个步骤后才能层层装盆。里面的食材有鸡、鸭、鱼、蚝、萝卜、腐竹等等。通常在全宗族聚会时食用,用圆形的大盆撞着,代表团团圆圆。客人用餐时,更是能够体味到越吃越好吃的趣味。

推荐搭配:德国酩惜冰酒、卡索城堡干红、欧嵩桃红葡萄酒

品评:说是一道菜,盆菜其实是一款集各种美味于一体的美食,里面食材丰富,我们使用时陪酒也要相应的多样化。通常盆菜最上一层的食材都是比较香鲜味的海鲜和各种山珍,使用这部分的食材时推荐饮用比较百搭的德国酩惜冰酒,这款酒适合搭配所有的食物。

而中间的,鸡、鸭、牛、肉丸等各种肉类则可以用卡索城堡这款干红搭配,这款酒入口有微微的辛辣感和薄荷味,果味持久,单宁饱满,十分适合搭配酱汁类菜肴。

而最后吸收了各种食材酱汁的的腐竹,香菇等,则可以用欧嵩桃红葡萄酒搭配,桃红葡萄酒也是一款百搭的葡萄酒,在加上欧嵩葡萄酒有清新的口感和山楂的香气,十分适合在结束一场美味的盆菜宴时饮用。

葡萄酒遇上客家美食系列(十五):炆猪肉篇


今天带来的搭配是客家炆猪肉与西班牙斗牛士骑士干红的搭配!

美味是不分国界的,客家美食也能和葡萄美酒融合搭配!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介绍客家美食与葡萄酒的发配方法!

炆猪肉是一道流传在两广地区的客家名菜,与喜欢经商的广府人和潮汕人不同,客家人是一个尚农崇文的民系,劳动工作量大,他们需要早日常饮食中获取到更多的热量,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客家菜都是“咸、香、肥、熟”几点俱全,用北方人的话说就是“硬菜”——比较解馋,抗饿,客家炆猪肉就有这样的特点。

炆猪肉是客家人的传统菜式,是节日庆典时必吃的一道菜,就像广府人祭祖必吃烤乳猪一样,炆猪肉是客家人祭拜祖先时必吃的一道菜。

制作炆猪肉,必须用肥瘦均匀的新鲜猪肉,以陈皮、食油、姜葱蒜等调味,蚝豉、咸菜、油豆腐、栗子等为佐料,用文火慢慢炆熟,只要火候控制得好,炆出来的猪肉就非常好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客家炆猪肉已经成为了客家人的家常菜。

虽然客家炆猪肉不像盐焗鸡、扣肉等客家菜那么声名显赫,但是作为清明重阳祭祖客家人必吃的一道菜,很受客家人的重视。两广地区做炆猪肉比较出名的客家地区有三个、分别是廉江的塘蓬生炆猪肉、东莞凤岗炆猪肉和香港的客家炆猪肉;它们风格相近但是又各有千秋,在“咸、香、肥、熟”,肥而不腻这几个共同点下各自采用当地的特色材料,如廉江的生炆猪肉会加入腐乳炆制,比其他炆猪肉多出一股醇香,东莞凤岗的炆猪肉则会加入蚝豉、萝卜干、油豆腐等,让这些食材在吸收猪肉的汤汁后变得美味异常,而香港的客家炆猪肉则具有多变的特点。

搭配推荐:西班牙斗牛士骑士干红

品评:炆猪肉与红烧肉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客家人在烹饪这道菜时,会加入蚝豉、腐乳、萝卜干、豆腐等其他食材一起炆制,让炆猪肉的汤汁渗入到其他食材中,通常还会加入酸菜,令到炆猪肉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百吃不厌。搭配这道菜可以用单宁较为柔顺的西班牙斗牛士骑士干红,这款酒由多种浆果的芬芳和矿物质的香气,单宁圆润、口感清新。与炆猪肉有着相近的特性,想必是很好的搭配。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