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葡萄酒缺少了解的消费者总是困惑于灌装期、适饮期与保质期这三个词的含义与区别,以下的内容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葡萄酒的灌装日期

葡萄酒灌装日期即是指葡萄酒的装瓶日期。在北半球,葡萄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9月左右开始。葡萄酒在经过采摘、发酵、橡木桶陈年后,然后就是装瓶。装瓶的时候一般都会打上灌装的日期。

如果是中文背标上的灌装日期,通常会标志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如:灌装日期:2014年11月11日。而在进口葡萄酒的正标上,其标示的装瓶日期却不同,以法国2003年份某波尔多葡萄酒正标上的标示法为例,可能为L513511:28这样的格式。这个意思就是2005年的第135天的11点28分装瓶。由此可以推算出这瓶葡萄酒大概经历了18个月的陈年,因此从灌装日期也可以大致推算出葡萄酒的陈年时间。

对于大部分普通葡萄酒而言,葡萄酒在装瓶后的1至2年内需要尽快饮用完,酒是老的香这句话并不适合葡萄酒。价格便宜的葡萄酒在保存1至2年后果香尽失,也就食之无味了。因此灌装日期还是判断适饮期的一大参考之一。

根据中国《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葡萄酒的灌装日期。而国外的酒庄有些会在正标上标示出灌装日期,有些酒庄则不会标示。

二、葡萄酒的保质期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其他普通产品的保质期一样,是指葡萄酒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的食品如果变质,往往会发生腐败等现象,进入人体内还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当然,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品,要想达到发霉这种状态确实不如其他饮食那样迅速。因此,对于酒瓶后所写的保质期期限,消费者是可以相信的(只要不是很夸张)。

值得一提的是,保质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概念,因此,国产葡萄酒都标注了为期8年到10年的保质期,而外国人几乎从来都不关心葡萄酒保质期,而是更加关注葡萄酒的适饮期和陈年潜力。

曾经的一段时间内,外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后,要履行任何进口食品的标签上均要标出其保质期信息的规定,因此,其背标也会标上保质期。不过,从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正式实施了《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其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含量超过10%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所以,近几年来,部分进口葡萄酒已经不再标注保质期了。

三、葡萄酒的适饮期

人们对于葡萄酒这种特殊商品,除了能喝的要求外,还有好喝的期望。因此,这里就要解释一下适饮期的概念了。m.jIuku365.cOM

葡萄成熟后,经过采摘、榨汁、生产加工、橡木桶成熟等一系列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所赋予的提升,就好比人类进入学生时代。然后装瓶,这时葡萄酒会进入休眠期,它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储藏环境。经过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这好比人类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成熟过程。

经过陈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优秀的品质会持续释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所以,世界上90%的葡萄酒的适饮期都在1至2内,只有4%左右的优质葡萄酒才具有5至10年的陈年潜力,而只有剩下的1%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10年以上的陈年潜力。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顶峰,之后再慢慢进入品质衰落期。

四、葡萄酒的适饮期比保质期更重要

在葡萄酒较长的保质期中,有些葡萄酒由于比较内敛,因此,在适饮期之前饮用会错过葡萄酒未散发出的味道,口感也不好。如果错过了葡萄酒的适饮期,那么,葡萄酒的口感也不会那么新鲜,味道也没有那么丰富,甚至会出现一些别样的风味。这时的葡萄酒虽然仍在保质期中,也可以饮用,但就已经失去了葡萄酒本身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葡萄酒定个保质期的话,还不如给它定个适饮期。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葡萄酒,无论它有多长的适饮期或保质期,如果储存不得当的话,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均将无底线下滑。


精选阅读

如何确定葡萄酒的最佳适饮期


葡萄酒何时进入适饮期一直是葡萄酒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并非所有的葡萄酒都有相同的陈年潜力。

所有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市面上见到的多数葡萄酒都需要立即消费,或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许是一到两年的时间)喝掉。通常来讲,白葡萄酒的寿命比红葡萄酒要短。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顶峰,之后再慢慢进入品质衰落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随着葡萄酒陈年时间的增加,年轻葡萄酒中极具活力的果味和酸会逐渐不再特别明显,酒中转而会出现微妙的醛类物质风味及较柔和的单宁。再继续熟成下去,葡萄酒中的果味开始渐渐消失,酒体也变得略轻,氧化更会使葡萄酒的风味随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消退。

有些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确实会随着陈年时间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美味。比如,打开一瓶年份波特的最佳时间是熟成20至40年后。然而,许多酿酒师已经意识到,多数普通消费者并不想花上10至20年的时间来等待一款葡萄酒的美味。

因此,如果你获得了一瓶心爱的葡萄酒,就要对此葡萄酒的生命周期做到心中有数。最普通的做法是从商家处了解有关葡萄酒的此项信息,而最好的办法是:如果你觉得这款酒可能已达到品质高峰期了,就不要犹豫把它拿出来喝掉。

葡萄酒的保质期为什么标注十年


在国外,葡萄酒没有保质期这一说法,他们只会讲究适饮期;在国内,食品有关法律规定,食品最长的保质期限是15年,所以进口葡萄酒在海关报关时添加了保质期这一项信息,而且一般是标注10年。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的适饮期不等于保质期。葡萄酒的生命周期会经过成长期、成熟期、衰竭期三个过程,葡萄酒的适饮期包括成长期和成熟期,并且建议在衰竭期之前饮用。成长期是指葡萄酒在酒瓶里会变化的期间,在这段期间酒的单宁会柔化而且会增加风味;而成熟期可以理解为葡萄酒已经达到最佳状态,在这一段时间内它的风味不会增加,但也不会减少。

葡萄酒的适饮期是由酒的单宁含量、多酚类物质和酸度等共同决定,与保质期无任何关系,普通葡萄酒的生命期也就四五年,好一点可以超过十年,顶级的葡萄酒可以超过30年。最佳饮用期内的葡萄酒口感最佳(香气最浓,单宁圆润,酒体结构平衡和谐),过了最佳饮用期葡萄酒的口感或者说品质会走下坡路,当葡萄酒的年龄过老,葡萄酒给人带来的享受感为负时,我们就说葡萄酒变质了。

其实,在2008年以后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这就意味着酒精度10%以上的进口葡萄酒可以不标保质期,默认为长久保存。

虽然,相关法规跟上了“西方的观念”。但是,葡萄酒进口商为了在报关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会标注保质期为10年。所以市面上可以看到保质期为10年或没有保质期的进口葡萄酒,不要惊讶,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过了最佳适饮期的葡萄酒 还能干什么呢?


开封后的葡萄酒保存时间很短,只有两到三天,而且一般的葡萄酒容量是750ml,如果是独自饮用的话很容易喝不完,虽然已过最佳饮用时间但是却又舍不得倒掉,那么过了最佳适饮期的葡萄酒还有什么作用呢?

烹饪妙用

1、肉类最佳腌料

葡萄酒是肉类食物的最佳腌料,葡萄酒能使肉的表层变嫩,同时增加其香味。用葡萄酒调制的腌泡汁能使腌过的肉或海鲜在烹煮时保持水分。

肉类不同,用的葡萄酒也不同:一般来说,浅色的肉类,比如鸡肉和鱼肉,适合用浅色的葡萄酒烹饪,如白葡萄酒;深色的肉类,比如牛肉,则适合用深色的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内含有单宁,可软化脂肪,在烹调猪肉、牛肉前,先用些红葡萄酒腌渍,去肉类本身骚味。建议红葡萄酒浸泡时不要加入调味料,仅先用红葡萄酒腌渍,才不会让肉质变硬。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2、海鲜去腥

海鲜食品烹煮前用白葡萄酒浸泡可去腥。炒海鲜料理时,滴些葡萄酒代替米酒,可去腥并提升海鲜的鲜度与甜味。

3、做调味品

将葡萄酒、蜂蜜和迷迭香一起搅拌,便成了美味的卤汁;将没喝完的葡萄酒倒入冰格中冻成小冰块,做汤或炖肉时,取一两块做调料,会有菜鸟变大厨的奇效。

4、与饺子搭配

拌饺子、包子馅时加入适量干白葡萄酒,馅不易散开,皮也不容易破,美味程度连胜三级!

5、美味补品

在冬季人们常用炖鸡进补,或者加上人参、大枣、桂圆等补品,如果您要炖一只鸡,除加上述补品外,再加上1.5斤的葡萄酒来炖,不但是大补,而且是色香味美。

6防粘锅

另外,防鱼皮粘锅,向锅内放小半杯葡萄酒;防火腿变质,在剩余火腿切面涂层葡萄酒;防菜炒焦,炒洋葱等菜时少放些葡萄酒。

清洁妙用

1、清洗果蔬

葡萄酒可谓是100%纯天然绿色清洗剂其中的酒精能溶解蔬果表面杂质,其他成分还能杀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另外,葡萄酒洗过的蔬果还会更加美味。

2、清洁杀菌

葡萄酒内含酒精,因此有很强的去渍和杀菌功能,用它来擦拭细菌藏身的抽屉、门把手等,不仅能起到清洁杀菌的作用,还有越擦越亮的效果。

拿不能喝的红葡萄酒来擦深色的木地板、木桌椅,可让木头颜色越擦越亮。保温壶用久了水就容易变味。加一小勺红葡萄酒,倒入干净的水泡一天,冲洗干净后再装水就和新的一样了。

3、白葡萄酒去除红酒渍

白葡萄酒还可以去除红酒渍和汽油渍,衣服、地毯等沾染上红酒渍后,立刻倒些白葡萄酒,等浸透后用毛巾擦净即可。

保健妙用

1、驱寒效果

将红葡萄酒加热,冲入鸡蛋,晾温后饮用,也可将金桔/柠檬加入葡萄酒中熬煮,具有驱寒效果。

2、预防感冒

把适量红酒倒入小锅中煮开,让酒精随蒸汽挥发干净,然后打入鸡蛋,稍加搅动后停止加热,来点儿白糖调味,趁热一口气喝下。对于冬季容易感冒的季节,这个小技巧很管用哦!

葡萄酒年份与灌装日期有什么关系?


年份指的是葡萄果实的采摘年份,灌装日期代表的是葡萄酒的装瓶时间,在这中间,通过果实筛选、酒精发酵和葡萄酒陈酿等一系列工序,实现了从葡萄果实到瓶中诱人佳酿的蜕变。而无论是葡萄采摘年份还是灌装时间,背后都反映着与葡萄酒的风格和品质相关的一些因素。

1.年份

不只是在葡萄酒这一单一高品质酒品行业里,就算扩展至整个美食行业,食材或原材料都是最关键的元素。植物类的食材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周期。对于葡萄这种通常是一年一结的果实来说,年份(Vintage,其他外文写法还有Millesime、Recolte、Vendange和Cosecha等)就是某一批葡萄酒的果实从葡萄树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采收的周期标记。在不同的年份下,所出产的葡萄果实的品质与特点也会存在差异,从而对葡萄酒的品质和风格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过,对于南半球的葡萄酒生产国来说,由于葡萄生长周期是从前一年下半年跨至来年的上半年,因此,同时标注2015年份的两瓶北、南半球出产的葡萄酒,北半球的这一瓶葡萄酒所采用的果实材料比南半球的这一瓶要年轻半年。

2.灌装日期

采摘后的葡萄经过运输、分拣、压榨、发酵等步骤就已经和其他饮品一样完成了关键性加工。

从葡萄酒完成调配进入橡木桶熟成或待装瓶的那一刻开始,葡萄酒就进入了分装等发售预处理环节。期酒(EnPrimeur)售卖也是在这一阶段。之后酒庄或合作伙伴再进行的灌装就是为了获得分装后的一种成品形式。当然,这次分装的意义不只是方便携运、零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瓶装有更好的保真、美化、呈现葡萄酒信息的效果。通过灌装日期和葡萄酒的年份,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葡萄酒在装瓶之前的稳定与陈年时间。

当然,不论是在桶装储存期间,还是瓶装储存期间,葡萄酒的各口感元素都会渐渐融合,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或内部反应非常缓慢的一种稳定状态,同时,葡萄酒酿造阶段人工干预的感觉也会渐渐消弭。因此,很多葡萄酒产区会要求酒庄即使完成葡萄酒装瓶仍然需要候时发售,这样既可以保证葡萄酒在品饮时有起码的良好口感,也更能保证葡萄酒在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比较稳定的品质表现。

由于葡萄酒中的酒精、酸、单宁等成分能对酒液中的有机物质起到保鲜作用,当酒中这些成分比较充沛时,葡萄酒极为微妙缓慢的口感融合阶段可以持续很久,因此,优质葡萄酒的保质期是很长的。

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很多快餐式饮品,以及不需要陈年的多数葡萄酒,如最典型的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意义或时间非常相近的生产日期、灌装日期、出厂日期、发售日期之间间隔往往比较相近,在优质葡萄酒的生产中它们的区隔都要分别拉长,而年份就是葡萄酒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生产日期。

葡萄酒与白兰地、威士忌等烈酒究竟有什么区别?


相信对酒稍微了解的人,应该都曾听过葡萄酒和烈酒。葡萄酒以葡萄为原料酿造而成,按颜色、按酒中的含糖量、按二氧化碳含量(静止酒和起泡酒)分类已经算是老生常谈,自不必多说。

烈酒的种类则更为多种多样,不同的国家有自己的烈酒,如中国的白酒、法国的白兰地、苏格兰的威士忌、古巴的朗姆、俄罗斯的伏特加等。它们蒸馏过程的不同、原料的不同、陈酿方式的不同,使得口味和风格不尽相同。

那么,这些烈酒跟葡萄酒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它们的口感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来给大家做一个详尽的解读。

白兰地

白兰地(Brandy),最初是从荷兰文Brandewijn而来,意思是可燃烧的酒。通常,我们所称的白兰地专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

白兰地常被称为葡萄酒的灵魂,世界上生产白兰地的国家很多,但以法国干邑地区生产的最为著名,也只有这一地区生产的白兰地才被允许称为干邑。

不同于葡萄酒的是,酿造白兰地所采用的原料并不仅仅局限于葡萄,还可以是以任何水果。而采用其他水果原料酿造而成的白兰地,一般都会在酒标上标注原料名称以示区别,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

白兰地酒度在40-43度之间,虽属烈性酒,但由于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其口感柔和,香味纯正,饮用后给人以高雅、舒畅的感觉。

威士忌

苏格兰人常自夸地说:苏格兰人有两样东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是民歌,二是威士忌。

威士忌(Whisky),是一种由大麦、玉米、黑麦等谷物酿制,在橡木桶中陈酿多年后,调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馏酒。根据原料的不同,威士忌可分为纯麦威士忌、谷物威士忌以及黑麦威士忌等。

谷物与葡萄不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而非糖类。因此,谷物必须先经过发芽和糖化,待谷物中的淀粉被转化为糖分以后才可开始发酵,随后进行蒸馏并装入橡木桶陈酿、混配。

英国人喜欢把威士忌成为生命之水,同时苏格兰威士忌素有英国国酒的美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色泽棕黄带红,清澈透亮,气味焦香,带有浓烈的烟熏味。

目前,比较有名的该类产品包括苏格兰威士忌(ScotchWhisky)、爱尔兰威士忌(IrishWhiskey)以及美国威士忌(AmericanWhiskies)。

朗姆酒

朗姆酒(Rum),带有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素来就有海盗之酒的美誉,那些极富冒险精神的人都视之为圣酒。

关于朗姆酒,最重要的一点你要知道的是:朗姆酒的原材料必须是甘蔗!优质朗姆酒经发酵、蒸馏、橡木桶熟化后,口感顺滑,带有橡木赋予的椰子、太妃糖和甜香料的风味。

朗姆酒酒精含量一般在38%-50%之间,分为黑,白,金三种。白朗姆用于预调,口感浓烈;黑朗姆用于调味,口感回甘;金朗姆用于纯饮,口感侧重酒香。

在出产国和地区,人们大多喜欢喝纯朗姆酒,不加以调混。实际上这是品尝朗姆酒最好的做法。而在美国,一般把朗姆酒用来调制鸡尾酒。

伏特加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罗斯的国酒,也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由于气候原因,喝酒能补气、强身、抗寒,有诸多好处,也许这是俄罗斯人喜欢饮酒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葡萄酒用葡萄酿制、威士忌用谷物酿制,伏特加在酿造原料上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所有能够进行发酵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造伏特加,当然包括葡萄、马铃薯和谷物。

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是用精馏法将原料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液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风味轻淡,口中只有如烈焰炙烤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

因此,在各种调制鸡尾酒的基酒之中,伏特加酒是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一种酒。

葡萄酒酒体是什么?和酒精度有什么关系?


刚接触葡萄酒的人可能对酒体这个概念不怎么理解,这不,前些天就有朋友问了,酒体到底是什么?它跟酒精度是一个东西吗?绝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扒扒酒体和酒精度的区别,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酒体VS酒精度:概念不同

酒体:酒体指葡萄酒在口腔中的重量和质感,主要由舌头感知,有轻盈、中等和丰满之分。为更加具体化,可感受纯净水和牛奶在口腔中的区别。酒体轻盈的葡萄酒通常给人一种清瘦感,类似于水在舌头上的感觉。酒体丰满的葡萄酒在口中则更接近牛奶的感觉,质地较厚。而酒体中等则介于丰满和轻盈之间。

酒精度:葡萄酒之所以为酒类,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酒精,而酒精度就是葡萄酒中乙醇所占的体积百分比。葡萄酒酒精度也有高有低,比如大多白葡萄酒和起泡酒都低于12.5%,而一些加强酒如波特(Port)、雪利(Sherry)一般有15%。

2、酒体VS酒精度:影响因素不同

(1)影响酒体轻重的因素

对酒体影响最大的是酒精度。在葡萄酒中,除了水,酒精含量是最多的。酒精粘度比水高,葡萄酒酒精度越高,酒体就越丰满。例如,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的酒精度通常为8-9%,酒体轻盈。梅洛(Merlot)的酒精度通常为10-12%,酒体中等。仙粉黛(Zinfandel)的酒精度通常为14-17%,酒体丰满。

另外,葡萄酒的酒体还与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及酸度有关。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的含量越高,葡萄酒酒体就越丰满;不过,当酸度偏高时,酒体就变得更轻盈,所以,酸度高的葡萄酒通常酒体偏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葡萄酒不仅酸度高,残留糖分也高,因此其酒体依然丰满,比如苏玳(Sauternes)。

(2)影响酒精度高低的因素

在葡萄酒发酵时,酵母会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葡萄中的糖分是酒精度的来源。但受不同气候影响,葡萄品种之间的含糖量往往会有差异,温暖气候下生长的葡萄足够成熟,积累的糖分很多,那么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酒精也越多。而气候凉爽的地方,葡萄没有那么成熟,含糖量低,因此酿出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偏低,比如德国雷司令(Riesling)的酒精度可能只有美国加州雷司令的一半。

其次,葡萄采摘时间也会影响酒精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根据酿酒方法和一贯风格,等葡萄达到一定含糖量和风味物质浓度时,酒庄会开始采摘葡萄。比如在葡萄含糖量较低时采收,酿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比较低。此外,酿制葡萄酒时,还可以人工调节酒精度高低,比如用低酒精度葡萄酒与高酒精度葡萄酒进行调配。

3、酒体VS酒精度: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酒体丰满的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吗?No!

对于酒体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全球知名酒评家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曾在所著的TheOxfordCompaniontoWine一书中提到:酒体与葡萄酒的品质无关,不管一款葡萄酒的酒体是轻盈还是丰满,浓郁度、复杂度、余味等各方面的平衡才是判断其品质是否优异的主要因素。

(2)酒精度越高,葡萄酒越好?No!

从相关数据来看,酒精含量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和结构。它可以增加葡萄酒黏度,促进酸甜平衡。但是,酒精含量过高也会掩盖葡萄酒风味和香气,带来单一强烈的辛辣感。不过,那些结构非常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会让人感到有特别突出的酒精味。因此,一款酒平衡了才能有高品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虽说酒体和酒精度在概念和影响因素上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葡萄酒酒精度越高,酒体就越丰满,且酒体轻重和酒精度高低都受到糖分的影响,可见两者还是有一定关联。而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上,酒体和酒精度都有所贡献,但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求同存异,酒体和酒精度在葡萄酒中就是这样的两个存在。

葡萄酒的瓶帽有什么作用


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在喝葡萄酒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酒瓶口覆盖的那一层膜,也就是瓶帽。可能大部分人会认为那是装饰用的。比较细心的人则会在瓶帽的顶端发现一些小孔,于是猜测这些瓶帽应该是有特定的功能,可能是为了让软木塞接触到少量的空气。但是有一些葡萄酒是没有瓶帽的,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的时候,葡萄酒生产商在瓶口加装瓶帽是为了防止啮齿类动物啃食软木塞,以及避免象鼻虫之类的蠕虫钻进瓶中。那时的瓶帽是用铅做的,后来人们意识到铅是有毒的,残留在瓶口的铅在倒酒的时候会进入酒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1996年,欧盟和美国同时立法,禁止使用铅制的瓶帽。之后瓶帽多用锡、铝或者聚乙烯材料制成。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瓶帽的防虫功能已经没用了,但是却并未摒弃瓶帽。就好像古代人们使用带顶棚的床,是因为那时很多房子的屋顶是茅草盖的,遇到暴风雨可能会掉下来。虽然现代社会大都是混凝土建筑,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带顶棚的床。

既然瓶帽的防虫功能已经不那么显著,且资源又十分稀缺,那么何不弃用瓶帽呢?在新世界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葡萄酒产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酿酒师向瓶帽说不。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又十分环保。从另一方面来讲,瓶帽还会遮挡视线,使人看不到酒液和软木塞的距离。当酒液距离软木塞太远时,这款酒很有可能已经被氧化。

年份对葡萄酒有什么影响


葡萄酒的年份(Vintage)是指酿造该酒的葡萄的采摘年份,它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同一个酒庄、同一个葡萄园、同一个品种和同一种酿造方法的葡萄酒来说,如果年份不同,它们的品质可能会大相径庭。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当年的天气状况。天气不同,葡萄的生长和成熟情况就不一样,最终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在品质上就会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

很多消费者都不会关注葡萄酒的年份报告,他们只知道自己喜欢哪一款酒,年复一年地购买同一款酒,而忽略它的年份。同一款酒,他们可能会感觉到今年跟去年的酒在口感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发现仅此而已,他们并不会认真去研究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年份的同一款酒的口感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每年的天气状况都不一样,因而葡萄的成熟期和风味物质的积累都会有所变化。消费者们要是能多关注一下年份和天气方面的信息,在购买葡萄酒时就能做到择优而选了。

不同的天气对不同的葡萄品种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比如雷司令(Riesling)葡萄,它在凉爽的条件下生长得最好,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和美国俄勒冈州能生产一些最优质的雷司令葡萄酒。如果某个年份的天气比较炎热、干燥,那雷司令葡萄的表现就会差很多。这正是同一个生厂商用同样的方法酿造出不同年份的雷司令葡萄酒会有不同的质量表现的原因。

二、酿酒师创造的奇迹

在一个比较糟糕的年份,葡萄的质量可能会大大降低,不适合像往年那样正常地拿来酿酒。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就让这一年的辛勤劳动都付之东流吗?不用担心,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酿酒师们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局面,他们可以调整各种葡萄的混酿比例,使用不同的发酵和陈酿工艺,通过种种细节上的改变来提高葡萄酒的整体质量,尽量抹掉年份给葡萄打下的不好烙印。

三、什么是非年份(Non-Vintage)葡萄酒?

很多起泡葡萄酒(如香槟)和加强型葡萄酒(如波特)都会打上非年份的标志,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进行调配而得到的,这样可以使每年的葡萄酒都展现出相同的风格,减少年份对葡萄酒产生的不良影响。不过,在一些极其优秀的年份,酒庄也会专门出品一些年份香槟和年份波特,这些酒往往是一个酒庄的镇庄之宝,价格要比非年份酒款昂贵。

为什么葡萄酒的酒精度有高有低?


2014年,葡萄酒大师乔尔巴特勒(JoelButler)和麦克保茨尼克(MikePoatshnik)在I-WineReview.com网站发布一篇文章,介绍了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是如何调节的。

他们在文章中写道,当前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与几十年前相比,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自葡萄酒诞生以来的漫长历史中,葡萄酒常常由于酿酒葡萄成熟程度不够,酒精含量过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酿酒葡萄得以充分成熟,果实中能够积累足够的糖分,酒精含量呈上升趋势。早在30年前,纳帕谷(NapaValley)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酒精含量平均水平为12%,这一酒精度属于中等,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随随便便一款赤霞珠酒精含量就能达到14%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酒庄可以采用传统方法控制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如在葡萄糖分含量低时提前采收,或者用酒精含量低的葡萄酒与酒精含量高的葡萄酒进行调配;也可以采用复杂先进的工艺控制酒精含量,如利用反渗透法,将葡萄酒中的酒精分离出来。

还有的酒庄为了避免采收的葡萄糖分含量过高,在疏花疏果时,将较多葡萄串留在枝头,这样做能够使葡萄的成熟速度放缓,从而降低含糖量。此外,采用树冠管理技术也可以将酒精含量降低约1%。

在葡萄酒酿成后,降低酒精含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加水。不过这种做法在有些产区是违法的,而且这样不但会稀释葡萄酒的水果风味,而且会破坏口感平衡。

文章还指出,有些地区是根据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计算税费的,在这种情况下,酒精含量还会影响葡萄酒的成本。比如,根据美国联邦税法的规定计算,200,000箱俄勒冈赤霞珠葡萄酒在酒精度低于14%和酒精度高于14%两种情况下,需缴纳的税费差距高达3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方法对酒精含量加以控制。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酵母菌株,能够将酒精含量降低1.4%。科恩科技公司(ConeTech)发明了旋转锥柱技术(SpinningConeColumn),这项技术能够利用离心力将酒精从葡萄酒中分离。虽然这项新技术非常复杂,但与直接加水相比,对葡萄酒的不利影响要小得多。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