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属于旧世界葡萄酒产酒国之一,将所产的葡萄酒分为4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日常餐酒(DeutscherTafelwein)、地区餐酒(Landwein)、优质产区葡萄酒(QualitatsweinbestimmterAnbaugebiete简称QbA)、高级优质葡萄酒(QualitatsweinmitPradikat简称QmP),QmP根据葡萄自然糖分含量的不同又分为6个等级。

QmP级别是德国等级最高的葡萄酒,除葡萄来自于指定的优质产区外,对葡萄采摘时的成熟度也有着严格的规定。QmP级别不允许人工加入糖分,如果年份特别差,葡萄达不到标准,那么只能降低到QbA级别。

德国QmP葡萄酒分级(由高到低):冰酒—贵腐精选—逐粒精选—逐串精选—晚收—珍藏。

冰酒(Eiswein):冰酒用浓缩度极高的葡萄酿制而成。不过,酿制冰酒的果实并不是通过感染贵腐菌实现浓缩的,而是葡萄通过结冰后再经过压榨过滤这种方式酿造而成。这是一种产量较低,风味高度浓缩的甜型葡萄酒,虽然酿造冰酒所使用的葡萄并没有感染贵腐菌,但是德国法律规定,葡萄采收时的自然糖度至少要和BA一样。

贵腐精选(Trockenbeerenauslese简称TBA):所用葡萄采用完全感染过贵腐霉,因水分蒸发而萎缩的干枯葡萄酿造,这一级别的葡萄酒又称为——逐粒枯萄精选葡萄酒。

逐粒精选(Beerenauslese简称BA):酿造逐粒精选葡萄酒所用葡萄的采摘时间更晚,并且葡萄大多感染了贵腐霉,糖分更加浓缩集中,人工逐粒选摘达标的葡萄。

逐串精选(Auslese):是采用更加成熟的葡萄酿造而成,有些葡萄已经开始出现贵腐霉特征。这个级别酿酒师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既可以酿造成口感丰满圆润的干型酒,也可以酿造成酸甜均衡优雅的甜酒,这一级别的葡萄酒又称为——精选葡萄酒。

晚收(Spatlese):通常会比一般葡萄采摘的时间晚,酒体比Kabinett重,风味也更加集中一些,口中经常会有一些甜味,有时也保持干型的风格,带有一些菠萝和芒果的香气,这一级别的葡萄酒又称为——迟摘葡萄酒。

珍藏(Kabinett):是QmP级别中最清淡的葡萄酒,葡萄成熟度一般,经常被用做餐前酒。轻酒体,口中会有清爽的酸度,香气里包含了青苹果或柑橘类水果的味道,这一级别的葡萄酒又称为——小房酒。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葡萄酒的分级榜


波尔多葡萄酒成为葡萄酒世界的坐标,吸引了最多的消费者,都与这分级榜有着莫大的干系,成为法国葡萄酒成功的关键,也为世界葡萄酒业立下了典范。1853年拿破仑三世发布命令:法兰西要于1855年举办工农业博览会,以庆祝欧洲和平40周年(自1815年滑铁卢战役结束)。拿破仑三世认为所有出色的工农产品都从根本上与艺术有关,因此同时举办艺术博览会,他强调这才是首届真正的世博会。葡萄酒也参展了。当时波尔多商会选取了一些葡萄酒送展,并且提供了一张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的波尔多名酒分级表,旨在介绍波尔多葡萄酒的丰富性和优秀的质量,以起到推广作用。分级榜并非凭空建立的,而是根据市场约定俗成,与酒庄的名声以及售价有着直接的联系。事实上从17世纪初波尔多就以拥有最高质量、最高声望、最高价格的酒庄为基准标定价格,当其时在葡萄酒最重要的英国市场最知名的酒是产自格拉夫的奥比安酒庄,其后美都的拉斐、拉图和玛歌庄,也都由于品质的无与伦比而名声远播,价格远高于其他波尔多酒,因而自成等级人称:“一级酒庄”,占得先机,后来者只能称为二级酒庄、三级酒庄,到19世纪中已经分到了五级。这个分级体系成为当地葡萄酒贸易的基石,酿造者、酒商和经纪人,都对每个酒庄的等级、声望、相应的价格耳熟能详,成为业内人士的商业指引,也在社会上流传。1855年只是趁世博会的机会为皇帝做了一次招安,这又是葡萄酒世界里的水浒了。这份分级榜,一直受到世界葡萄酒界的尊崇。因为它将复杂多样的波尔多葡萄酒变得简易明了,用等级制度规范了葡萄酒的质量,也成为葡萄酒爱好者入门的提纲,让人更容易了解、找寻、确认与自己的口味、地位、经济能力相对应的葡萄酒。

什么是葡萄酒分级,法国葡萄酒是怎样分级的?


我们都知道,法国的葡萄酒酿酒历史悠久,而且在法国有着严格的葡萄酒分级制度。这和法国葡萄产区甚至是葡萄品种、年份都有着诸多的联系。那么法国葡萄酒的分级是怎么来分的呢?

一、法定产区酒

图:法国葡萄酒

级别简称 AOC,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AOC在法文意思为“原产地控制命名”。原产地地区的葡萄品种、种植数量、酿造过程、酒精含量等都要得到专家认证。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绝对不可和别地葡萄汁勾兑。AOC产量大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35%。酒瓶标签标示为 Appellation+产区名+Controlee。

AOC按产区级别仍可以细分,以波尔多法定产区AOC为例,细分为:

Bordeaux-AOC(如波尔多AOC)

Bordeaux Superieur-AOC(如波尔多高级AOC)

Medoc-AOC(如区域级 AOC)

Pauilac-AOC(如村庄级AOC)

Cru Bourgeois(明星庄)

Grand Cru(列级名庄)

波尔多(Bordeaux)是法国十大葡萄酒产区之首,梅多克(Medoc)则是波尔多左岸次产区。波亚克(Pauilac)则是梅多克产区中的四大著名村庄之一。在著名的1855年波尔多梅多克评级中,共选取61间名庄分列一至五级,一级名庄有四间,为拉菲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图庄(Chateau Latour),玛歌庄(Chateau Margaux),奥比昂庄(Chateau Haut-Brion),加上1973年晋级的位列二级第一的木桐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并称日后世人皆知的五大名庄。

二、优良产区酒

图:葡萄酒

级别简称 VDQS,是普通地区餐酒向 AOC 级别过渡所必须经历的级别。如果在 VDQS 时期酒质表现良好,则会升级为 AOC。产量只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2%。酒瓶标签标示为 Appellation+产区名+Qualite Superieure。

三、地区餐酒

英文意思为 Wine of Country,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被升级为地区餐酒。地区餐酒的标签上可以标明产区。可以用标明产区内的葡萄汁勾兑,但仅限于该产区内的葡萄。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15%。酒瓶标签标示为 Vin de Pays + 产区名,法国绝大部分的地区餐酒产自南部地中海沿岸。

四、日常餐酒

图:日常餐酒

英文意思为 Wine of the table,是最低档的葡萄酒,作日常饮用,又分三级:

1.Vin de Table Francais(高级,只混合法国产的葡萄)

2.Melan de Vins de differents Pays de Communaute Europeenne (中级,混合欧联诸国生产的葡萄酒)

3.Vin otenu en France a Partir deRaisins Reolten(低级,不限定葡萄品种,在法国国内酿造,美味与否全凭生产者的巧手,无等级之分)

第三级的 V-P,在法国人心中并非佳酿,不过,其品质还算优良,味道还算醇美。第四级的V-T是普及品,几个法郎一瓶,法国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极随意的场合饮用。

法国葡萄酒产区据说已经达到四百多处,而且部分产品也能够直接从产品名称中看出这款的所属的产地和级别。法国葡萄酒分级,能够更加方便我们了解一款产品,了解这款产品背后的庄园。

西班牙DO葡萄酒分级


西班牙属于旧世界葡萄酒产酒国之一,分级制度上借鉴了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将所产的葡萄酒分为5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优质法定产区酒DOC(DenominationDeOriginCalificda,即DOCa)、法定产区酒DO(DenominationDeOrigin)、优良地区餐酒VDLT(VinoDeLaTierra)、优质日常餐酒VC(VinoComarcal)、日常餐酒VDM(VinoDeMesa)。

西班牙DO葡萄酒分级

一般旧世界产酒国因品质的高低将葡萄酒分成几个等级后,就不再细分了,但由于西班牙传统的酿造方式是浸皮的时间比较长,在美国橡木桶中熟成的时间也比较长,于是在法定产区(DenominaciondeOrigen,简称DO)的葡萄酒中,又会根据在橡木桶中熟成的时间分为4个档次,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

特级珍藏酒(GranReserva)

红葡萄酒上市前至少熟成5年,其中至少18个月在橡木桶,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至少需熟成4年,其中至少半年在橡木桶。这种级别的葡萄酒对葡萄的选择要在Reserva珍藏葡萄酒对葡萄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更优的排选,品质绝优。

珍藏酒(Reserva)

与英语reserve的意思一样,红葡萄酒上市前至少熟成3年,其中至少1年半在橡木桶,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熟成至少2年,其中至少半年在橡木桶。Reserva珍藏级别的葡萄酒对葡萄要求非常高,必须选择收成年份好的葡萄进行酿造。

陈酿酒(Crianza)

红葡萄酒上市前至少熟成两年,其中至少半年在橡木桶,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则至少18个月熟成。在西班牙语中有哺育的意思。这类葡萄酒是一款物美价廉性价比很高的酒,适合各个场合,是各种中小型聚会的首选。

新酒(VinoJoven)

上市前至少熟成一年,但没有经过橡木桶的酒。Joven在西班牙语里是年轻的意思,窖藏时间非常短,如果经济条件有限,Joven是非常推荐的类型,并且很多Joven白葡萄酒性价比非常高。

在西班牙,这4个档次是有法律责任的,必须经过原产地控制委员会(InstitodeDenominacionesdeOrigen,简称INDO)核准才能标注在酒标上。一旦核准是必须要在酒标中明确标示出来的。

意大利葡萄酒的分级


意大利葡萄酒的分级系统从1963年开始成立,带有法国制度的影子,共分为四个等级:日常用酒,缩写为VDT;地方餐酒,既带有产地标签的葡萄酒,缩写为IGT;法定地区餐酒,包括DOC(法定地区餐酒)和DOCG(保证法定地区餐酒),欧洲联盟将其归为一类,叫做VQPRD(在特定地区生产的品级餐酒)。意大利葡萄酒的生产,通过按照附件的阶梯形式实现“金字塔”式的分级,就是以日常餐酒为基础,最终达到保证法定地区餐酒的顶级层次。金字塔的第一层:日常餐酒(白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实际上,当我们看到“日常餐用白葡萄酒”或者“日常餐用红葡萄酒”的标签,就意味着该葡萄酒是没有任何产地说明的白葡萄或红葡萄生产的,因此是一种很泛泛的,没有特殊奢求的,也没有什么特征的葡萄酒。金字塔的第二层:地方餐酒(IGT):当葡萄酒的标签上标明了“马尔凯的红葡萄酒”,则说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要说明特别地域的葡萄酒IGT。这样,该产品应当是产自特定区域的,并要与法律规定的地域范围相吻合。金字塔的第三层:法定地区餐酒(DOC):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类葡萄酒,就是高贵的要注明产地的DOC葡萄酒,即法定地区餐酒。在葡萄酒瓶上“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的字样就是说明该葡萄酒是在指定的区域生产的,有着自己的葡萄化学性能和可感受到的特征,这些都是预先根据一些标准确定的,葡萄的产地应当遵守量化要求,葡萄到葡萄酒的产量应当在规定的数值之内;实际上,生产周期,从葡萄园到装进酒瓶,都要符合意大利法律规定,按照“生产规范”行事。金字塔的第四层:保证法定地区餐酒(DOCG):当葡萄酒的标签上写着“Denominazione?di?Orgine?Controllata?e?Garantita”字样时,就说明除了DOC餐酒的要求之外,该酒还要符合下列规定:进入消费的葡萄酒应当应当基本是瓶装的,在5升以下容量的容器里(而DOC餐酒可以是桶装的);每个瓶子都应该有国家的标识,实际上就是意大利共和国出具的保证包装装瓶的一条带子。带子是按照产量配发给装瓶生产商的,也就是说,生产了多少升葡萄酒,就配发给多少条带子(而DOC餐酒就没有这个要求);DOCG的字样是用于特别高贵的葡萄酒,就是那些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给予了相应的承认的名酒。另外,葡萄酒要达到DOCG的档次,至少要有五年DOC的经历(而DOC餐酒的官方认定要更加简单一些);DOCG餐酒要经过两次品尝感受的检测,以确定其品质(而DOC餐酒是进行一次品尝感受的检测)。

意大利葡萄酒官方分级


意大利曾经长期占据世界葡萄酒产量第一的地位,目前是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意大利从古罗马时期就有葡萄酒法规。早在1716年初,托斯卡纳大公爵就提出把葡萄产区分成Chianti,Pomino,Carmignano和ValdarnodiSopra。显然,意大利已经生产了几百年优质的葡萄酒,而且各种各样的葡萄酒和葡萄品种层出不穷。

意大利葡萄酒重振雄风大概是这几十年的事,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其从1963年开始制定到1966年正式实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当时只有两个等级分别是DOC和VDT,在1980年,增加了DOCG等级,在1992年又增加了IGT等级。

目前,意大利葡萄酒官方分级共有4个不同级别:DOC、VDT、DOCG和IGT。

法定产区葡萄酒(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简称DOC):

与法国的AOC同等级别,DOC级的葡萄酒在意大利目前有315个,品质相当卓越。这个级别对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酿造工艺、贮藏方法以及味觉上的特征等等都给出了严格的法定标准。

普通餐酒(VinodaTavola简称VDT):

这些酒主要产自意大利的南部地区与西西里岛,产量巨大。标签上无须标示产地、来源、年份等信息,只需要有酒精含量与酒厂即可。

优质法定产区葡萄酒(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eGarantita简称DOCG):

DOCG是意大利葡萄酒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想要成为DOCG,至少要在DOC的级别停留5年以上,并且要接受比DOC级别更严格的葡萄酒生产与标示法规管制,还要通过委员会的品尝认可。目前获得此级别的葡萄酒产区有35个,而更多的葡萄酒正在积极地加入这个级别。

地区餐酒(IndicazioneGeograficaTipica简称IGT):

1992年推出此级别,与法国的VinsdePays同等。到2002年为止大约有200个地区加入了这个级别。这个级别的葡萄酒因为对酿酒葡萄品种没有特别的限定,所以很多意大利的新派酿酒师利用国际品种酿造出了一些非常出色的葡萄酒,尽管级别只是IGT,但是价格与品质都远远地超过了很多一流的好酒。

2009年8月1日,欧盟通过新法律,意在将欧盟关于葡萄酒产区地理标志的管理架构同世贸组织(WTO)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在新法规下,欧盟所有的葡萄酒被分为两类,即标注地理产区和未标注地理产区两类。其中,标注地理产区的又分为两类。

1、ProctectedDesignationofOrigin(PDO)原产地命名保护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中的优质法定产区葡萄酒(DOCG)和法定产区葡萄酒(DOC)属于PDO级别。

2、ProtectedGeographicalIndication(PGI)地理标志保护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中的地区餐酒(IGT)属于PGI级别。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体系


现行的意大利葡萄酒分级体系确立于1992年,共有四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原产地控制及保障葡萄酒DOCG、原产地控制葡萄酒DOC、地区餐酒IGT、日常餐酒VDT,这四个级别并不是判断葡萄酒品质或价格的绝对标准。截至2015年11月,意大利一共有74个DOCG产地,333个DOC产地以及118个IGT产地。

原产地控制及保障葡萄酒(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eGarantita,简称DOCG)

DOCG是意大利葡萄酒中的最高等级,意大利最好的葡萄酒大致都出于此等级。

DOCG是政府管控的最严格级别,在葡萄品种、采摘、酿造、陈年的时间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法律管制,甚至有的还对葡萄酒的树龄做出了规定。酿造过程中,每年要由政府指派的专业人员审查两次,葡萄酒在通过了两次审查之后,才可以在酒瓶的瓶颈上粘贴政府授予的带有编码的“DOCG颈标”。

原产地控制葡萄酒(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简称DOC)

DOC葡萄酒必须以特定产区葡萄品种酿制,亦代表葡萄酒已取得品质认证,生产与制造过程符合DOC法严格规定。它们都有经过严格划分的生产地域作为产地,从葡萄的种类、种植位置,到葡萄酒的最低酒精含量、制造方法、贮藏方法、产量以及味觉上的特色等,都有相关的法定标准。

地区餐酒(IndicazioneGeograficaTipica,简称IGT)

地区餐酒包括来自某些特定产区、未达到以下DOC和DOCG等级的葡萄酒。但是,IGT葡萄酒通常也会标明葡萄品种,其中的特定产区,有时也会是特定产区内的某个区域。

IGT创立的初衷是鼓励那些勇于创新的葡萄酒,例如“超级托斯卡纳”。IGT葡萄酒的法规只规定了“必须使用不少于85%的来自所属的产区所种植的葡萄”,没有限制葡萄的品种以及酿造的工艺。虽然IGT葡萄酒法规不像DOC和DOCG所要求的那么严格,但118个IGT中有很多质量上乘的顶级好酒。

日常餐酒(VinodeTavola,简称VDT)

日常餐酒,所用葡萄品种不分产区,通常为来自不同产区的不同葡萄品种的混酿葡萄酒。法国VDT与它同级,它是最普通等级的葡萄酒,没有像其它等级的要求严格,酒标上没有必要必须标明葡萄品种、来源、年份等信息,但必须标明酒精含量与酒厂名字。

德国葡萄酒历史


德国是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已有两千年酿酒历史。十九世纪末,一瓶上好的摩泽尔河(Mosel)的雷司令(Riesling)令人咂舌。而如今,不要说法国、意大利,就是酿酒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智利、南非、澳大利亚的名气都比德国响亮。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作家Robinson女士形容德德国是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已有两千年酿酒历史。十九世纪末,一瓶上好的摩泽尔河(Mosel)的雷司令(Riesling)令人咂舌。而如今,不要说法国、意大利,就是“酿酒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智利、南非、澳大利亚的名气都比德国响亮。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作家Robinson女士形容德国的葡萄酒时说:“令人失望地落后于时代,甜甜的像止疼药一样的白葡萄酒,雷司令。德国葡萄酒在海外的形象已经被无所顾忌的标着Liebfraumilch或者类似字样的糖水不可修复地毁坏了。现在德国正在建立一套新的体制,希望重振中等价位干酒的概念形象。同时,一些顶级酒庄正在把甜得过分的葡萄酒改造成无可比拟的、更加优雅的白葡萄酒。”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去过德国的人,都会羡慕造物主对这个国家的厚爱。被无数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赞颂过的莱茵河谷如诗如画:充足的日照,温和的气候,河水清澈丰溢,山坡上有着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因其美丽的风光,地灵人杰,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德国葡萄酒产区便游人如织。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那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到了19世纪德国的葡萄酒商业比较发达,总种植面积大于今天的几倍。但是后来出于工业革命和战争等各种动乱的原因,德国的葡萄酒业衰退了许多。如今,葡萄酒在德国已形成它特有的文化韵味,从酒杯酒具,酒馆酒吧,到各种葡萄酒节,以及葡萄酒品尝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每一个享用葡萄美酒的场合都充满着浪漫气息。德国葡萄酒文化也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一年一度丰收季节的德国葡萄酒女王选举和仲夏时节在葡萄酒产酿区举行的音乐会,更是把德国葡萄酒文化渲染到极致,吸引着无数游人酒客流连忘返。德国共有24万英亩葡萄园,葡萄酒年产量约一亿公升,以白葡萄酒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7%。因为德国的葡萄酒产区分布在纬度47—52度之间,是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葡萄酒酿造地区。靠北的地理位置让德国的气候比世界其他地方的葡萄产区要更加寒冷,所以德国的白葡萄酒产量比红葡萄酒的产量要高,而且类型非常丰富。从一般半甜型的清淡甜白酒到浓厚圆润的贵腐甜酒都有,另外还有制法独特的冰酒。德国葡萄酒的种植区以及葡萄的品种与其它国家相比,德国葡萄酒最大的特点是清新、透明。德国没有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样好的自然条件。该国温度较低,不能到处都发展葡萄种植。然而德国有莱茵河、摩泽尔河、美因河、内卡河、阿尔河及纳厄河等众多的河流和支流的大片河谷地。在河谷地带,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冬季的适当低温又满足了葡萄枝蔓休养生息的条件。而且河水在白天可以吸收热量,晚上释放热量,葡萄园由此获得相对较高的温度。因此,德国的葡萄园全部建在河谷地带,在河谷发展葡萄园,成了德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一大特色。德国酒在世界上的地位德国葡萄酒业虽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过去,德国的葡萄酒在国外一直被归入廉价杂牌酒。由于德国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与欧洲其他地方不同,多数人都知道德国是个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德国人年平均啤酒消费量是127公升,但是葡萄酒消费只有23升。前面说到的欧洲国家都是以葡萄酒作为日常的酒精饮料,因而日常饮用葡萄酒产量较高。相对而言,在德国,因为啤酒是日常的酒精饮料,所以对日常葡萄酒需求不高。近来德国葡萄酒的声誉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很多世界大都会里还是无人问津。在巴黎、罗马、东京、莫斯科或纽约的一流餐馆里都有着相同的说法:德国葡萄酒没有地位。专家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葡萄酒不善于做广告。德国廉价酒如“nun”对德国葡萄酒的形象有害无益。的确,在80年代Num.“蓝仙姑”把微甜的葡萄酒带给世界,流行一时,然后就是一大堆更为蹩脚的复制品,让所有人几乎忘了德国很多地方出产细致优雅的各种带有Terroir特点的葡萄酒。在巴黎,只有行家才会看中德国葡萄酒,而在塞纳河边的一流餐馆里却不大见到德国葡萄酒,即使是个别的餐馆有,也很少有人问津。这也难怪,在葡萄酒的天堂法国,当然是自产的葡萄酒地位至高无上。在比利时,德国葡萄酒同样是行情不好。在高档餐馆里,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都是点法国葡萄酒。通常,餐牌上只列有三种德国白葡萄酒和一种德国红葡萄酒,而德国的葡萄酒种类实际上有2000多种。在罗马,德国葡萄酒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一位在罗马工作的德国著名厨师说:“我们只提供很少种类的德国葡萄酒,因为客人们更喜欢意大利葡萄酒。不过,意大利人倒是喜欢德国的冰酒(Eiswein)”在纽约一些著名的酒店,如瓦尔多夫阿斯托丽亚大酒店,餐牌上根本就看不到德国葡萄酒。只有谁在那里举办晚会时,才可以点德国葡萄酒,但是这要提前三周预订。在42号大街的希亚特大酒店和百老汇的马里欧特马奎斯大酒店,德国葡萄酒则名不见经传。德国葡萄酒在莫斯科也卖不动。莫斯科堪平斯基大酒店的餐馆总管说:“我们虽然供有德国葡萄酒,但却没人会点它。”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智利或南非的葡萄酒在莫斯科很受欢迎。在日本,60%的进口葡萄酒来自法国。而且,智利和美国加州的葡萄酒在日本正越来越受到青睐。伦敦是世界上唯一能在一流酒店和餐馆的餐牌上看到德国葡萄酒字样的大都会。在那里,常见的是莫泽尔、莱茵谷地和莱茵地区的葡萄酒。葡萄酒法急待维新导致德国葡萄酒在国际上地位不高的原因,德国的酒法自然“功不可没”。德意志这个名字听起来总给人一点冷冰冰,甚至有些机械的感觉。总觉得德意志民族乃至他们的产品都有着一点严谨甚至古板的科学精神,德国的酿酒业亦是如此。德国的葡萄酒法律相当繁琐,这一点继承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德国酒标的取得程序极为严格,通常做法是:不以出产地作为质量检测标准,而是以瓶中盛装的成品酒为检测对象;所有成品酒装瓶后,生产者必须持样品和有关材料送往官方主管机构进行全面理化分析和感官测定;每种酒按照检查后所获评分方能得到相应的可使用酒标。反映到酒的标签上就是一大堆令人云里雾里的德文符号。德国葡萄酒酒标看上去非常复杂冗长。从一瓶酒的标签上,只能看到生涩难懂而又饶舌头的词汇。上面布满各种各样有用没用的法律要求的信息,再加上巴洛克式的字体,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于是,德国酒碰到与意大利酒同样的困难,使得不懂德语的人面对异常复杂的酒标,感到非常迷惑。在购买德国酒时,消费者自然会产生两种心理,第一是只买最流行和广为人知的产品如“Liebfraumilch”,其次是害怕会吃亏,而不买贵价酒。结果便是局限了该国葡萄酒业正常的发展。我想很少有人会认真研究德国酒标上每一个字代表的意思,因为那就要说起繁文缛节的德国酒法,更增加了德国酒给别人的刻板印象了。很长一段时间,德国葡萄酒价钱一再暴涨。专家们都把责任赖在1970年的德国酒法(Das;deutsche;Weingesetz)上,特别是其中对葡萄酒的分级,更是众矢之的。这个酒法把葡萄酒分作两大类:普通酒(亦称餐酒)和高质酒。高质酒对原料、加工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要经过严格、繁琐的检验。而普通酒除去常规的食品检查,不受特别的质量限制。德国酒法不仅规定了在哪个地区适宜栽种什么葡萄品种,同时还规定了葡萄收获的日期和含糖量。德国的葡萄酒等级有4大级别,它们分别是:Tafelwei(日常餐酒)、Landwein(地区餐酒)、QbA(优质葡萄酒)、QmP(特别优质酒)。QmP级别内还可以细分为6个等级,分别代表葡萄不同的成熟度,这六个等级分别为:Kabinett(珍藏),Spalese(晚收),Auslese(精选),Beerenauslese(颗粒精选,简写作BA),Eiswein(冰酒),Trokenbeerenauslese(干果颗粒精选,简写作TBA),每一个等级对采摘葡萄的糖度都有一定要求,一级比一级高。加不加糖,这是个关键。德国人是个爱干净的民族,喜欢讲究纯洁,这也体现在酒法中。德国的啤酒有所谓的“纯净原则(Reinheitsgebot)”,即:在德国生产与出售的啤酒中,除了水、大麦与酒花,什么也不许加。1970年的酒法对葡萄酒也特别讲究单纯。葡萄要含有充足的糖分,就需要日照。但是,中欧的气候偏偏是阴雨连绵,难见天日。种出来的葡萄,往往糖分不足。所以,在酿造时需要加糖。这却是德国的消费者与立法人不能接受的。所谓高质酒,第一大忌讳就是加糖。原则上讲,一切高质酒都不许加糖,发酵全要靠葡萄本身的糖分。但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这样规定未免太苛刻。所以,酒法特地网开一面,在高质酒加入了“特定种植区的高质酒(简称QbA)”一级。QbA允许在酿造时加糖,但其对葡萄品种和种植区域的选择、酿造工艺等等,都有严厉的规定。而恰恰矛盾的是,德国酒法又规定,只要葡萄足够成熟,含糖量够高,就一定能酿出好酒。此法一出,不论优劣,大家都争着造甜酒。只要葡萄熟、糖分高,都可以入极品。其实,在评定葡萄酒优劣时,要靠那些超级鼻子和超级舌头,再精密的仪器也派不上用场。葡萄酒好喝不好喝,除去其中的糖、酸与酒精,很多测不出来的元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们之间相互的配合,更是个心里知道,嘴上说不出的东西。但是德国酒法恰恰违背了这个原则,企图用物理、化学测量来代替人的嗅觉和味觉。他们特地培养了很多早熟、高产、抗病力强的杂交品种。大部分原来种植雷司令(Riesling)的地段,都改种这些“新品种”了。结果,酒味越来越淡,喝起来象甜酸汽水。加上众多酿制精细、有特色的小酒农纷纷倒闭,工业化大批量产品充斥市场。杜工部有句诗说“户大嫌甜酒”,消费者喝多了这种甜而无味的“酒”,也厌了。尤其是年轻人,并不太喜欢甜酒,再者甜酒只适宜当餐前开胃酒或餐后甜点,与现今喝酒是随兴的消费型态有所冲突。于是,德国葡萄酒的名声一落千丈,价格也跟着跌下来。价格越低廉,酒农的盈利就越少,就更被迫提高产量,而高产又反过来压低酒价。年景不好,酒农收入当然不好;而好年景,产量高,价格下跌,酒农的日子又不好过。于是,年年靠欧共体补贴。如此恶性循环,不可遏止。雷司令葡萄酒的革命带来希望几十年来,德国的葡萄酒一直被外界嘲笑为味甜、廉价。德国种植葡萄的农民希望这一现象能一去不复返,正试图改变德国葡萄酒在国际酒业眼中低廉、刻板的形象。最近十年来,一些有勇气、有远见的酒农,看到问题的关键,重新恢复雷司令的种植,精工细作,降低产量,强调特色,拒绝大路货,才使得德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所回升。萨尔河畔有个小小村子,名叫Wiltingen,这里有位叫EgonM黮ler的年轻酒农,经营着一片13公顷的雷司令园。他酿出的特选品雷司令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几年前在世界名酒拍卖上,一瓶1990年的EgongM黮lerzuScharberghof的RieslingAuslese竟达到了三十多万美金的价格。他是德国新酒农的典范。“雷司令葡萄酒的革命”似乎并非源自名流显贵们的心血来潮,据说雷司令是现代清淡菜肴的理想佐餐伴侣。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葡萄酒像它这样与亚洲和中美洲烹饪技术最佳地协调起来。雷司令酒的纯净度,以及果香味、清鲜和不上头都是它广受欢迎的原因。雷司令葡萄酒的复兴无疑要归功于在国际葡萄酒业起定调作用的美国葡萄酒杂志。它称赞2001年酿造的雷司令酒是“30年来最佳年份的葡萄酒”。布鲁斯-桑德松在《葡萄酒旁观者》上撰文说,他在德国随机品尝了425次雷司令酒,其中超过60%可以评90分以上。这使雷司令以及整个德国葡萄酒突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且马上就反映在出口方面。据德国葡萄酒研究所消息,近年来,德国葡萄酒对主要市场出口在销量及金额方面均有大幅增长。以雷司令为主要品牌的德国葡萄酒已进入全球高档酒市场。奠定雷司令成功的基础是葡萄园以及现场措施。德国种植葡萄的农民追求的不是高产值。他们把每公顷的葡萄酒产量严格定在低于100百升的水平之下。现在,产量压缩的更低。所谓顶级头等葡萄酒必须出自严格界定的头等葡萄园。无论如何,对古老的德国名贵品种雷司令酒而言,这一成功是期待已久和当之无愧的。雷司令的成功是遵循一种内在逻辑,因为这一经典品种的再度辉煌并非偶然或市场的变化无常,而是以严格的质量要求为基准的,它也是对所有人付出的辛劳的一种回报。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清楚的意识到,无论技术领域如何革新,也无法弥补葡萄酒体系本身所留下的遗憾。“德国制造”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因为,德国产品规定严,做工精,反复检查,一丝不苟。但这只适用于工业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常常不能用物理、化学标准来衡量,而是彻头彻尾的“口味问题”,这里特别需要农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德国苛刻的酒法却给酿酒业带来了很多的限制,要在遵循这些繁琐而不合理的规定下酿造出香醇的美酒毕竟是任何酿酒师都难以做到的。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德国QmP葡萄酒分级》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