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干红葡萄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解密干型葡萄酒》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不管是在餐厅里还是在经销商处,干白和干红葡萄酒都是消费者们最关注的产品,很多葡萄酒爱好者都喜欢干型葡萄酒多于喜欢甜型葡萄酒(如甜红、甜白)。在葡萄酒界,大部分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是干型的,而且它们的口感往往各有特色,并非千篇一律。

一、干型葡萄酒VS甜型葡萄酒

很多人在初次看到用干这个字来形容葡萄酒时,都会大感疑惑,因为葡萄酒明明是液体,其中大部分都是水分,怎么能说它是干的呢?其实,在葡萄酒界,干这个字是与甜相对的,与它的本意干燥并没有关系。葡萄酒按照残留糖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干型(4克/升以下)、半干型(4-12克/升)、半甜型(12-45克/升)和甜型(45克/升以上)。所以干型葡萄酒就是指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即采用红葡萄品种酿造的、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红葡萄酒,而干白即采用白葡萄品种酿造的、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白葡萄酒。

二、干型葡萄酒是怎么酿造的?

酿酒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分别酿造出干型和甜型葡萄酒的呢?要酿造干型还是甜型葡萄酒,主要在于发酵过程的控制,因为这个过程决定了葡萄汁中的糖分有多少能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如果酿酒师想要酿造甜型葡萄酒,那他可以在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为地终止发酵的继续进行,让葡萄汁中的部分糖分不能顺利转化成酒精,从而提高成酒的残留糖分含量,得到甜型的葡萄酒。人为终止发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发酵器皿的温度,发酵的顺利进行需要恒温条件,当温度突然降低后,酵母菌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不能把糖分转化成酒精;二是往发酵器皿中加入酒精或者白兰地烈酒,就像酿造加强型葡萄酒波特酒的做法那样,因为在酒精度高于15%的时候,酵母菌的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不能存活,从而无法把糖分转化成酒精。

三、怎样才能感受到葡萄酒是干型的?

人的味蕾在感知干这种特殊的味道时,主要受两种物质的影响:一是酸,二是单宁。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有酸味,而且白葡萄酒的酸味往往更为明显。酸味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所以一款葡萄酒的酸度高低可以从唾液分泌是否旺盛来判断。红葡萄酒的单宁普遍比白葡萄酒的高,未经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酒通常只带有极少的单宁,几乎感觉不到。对于一款单宁含量适中的红葡萄酒,入口时可以感觉到口腔好像变干了一些,干涩、收敛是单宁给人的最直接感受。在酸和单宁的双重刺激下,人就可以知道到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四、干型葡萄酒的水果味

葡萄酒的水果味是指它所展现出来的类似于各种水果的香气和风味特征。比如,有些白葡萄酒会散发出类似于柑橘、芒果的香气,而有些红葡萄酒会散发出类似于樱桃、无花果的香气。不同葡萄酒的水果风味往往浓淡不一,不过葡萄酒中的水果风味如果太过张扬,酒中的酸和单宁就会对它产生抑制作用,让葡萄酒的整体风格显得更加均衡和谐一些。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比较低,它的果味就会显得比较明显和直接;同样的,如果葡萄酒的酸度比较低,它的果味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有些人会把葡萄酒的果味和甜味混为一谈,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所有葡萄酒都或多或少具有水果的香气和风味,但不是所有葡萄酒都是甜的。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干型葡萄酒简易指南


在初学葡萄酒时,许多爱好者识得的第一个词就是干型(Dry),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理解得准确。

首先,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干型,认为它就是葡萄酒之于人感官上的感受,比如口干舌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奉上一套关于干型葡萄酒的简易指南,从而让大家对之有一个更为准确的了解。

一言以蔽之,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那些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这意味着它的甜度不会很高,而个中奥妙,就潜藏在其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酵母对葡萄含有的糖分发生作用产生的,所以,为了使酿出的葡萄酒带上一丝甜味,很多酿酒师都会提前结束整个发酵过程。如此,酵母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葡萄中的所有糖分,而留存下来的,就被称作是残留糖分。假若酿酒师让整个发酵过程完整地进行,酵母便可充分地对糖分进行分解,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既无残留糖分也不带有甜味,就是干型葡萄酒。此外,有些人会把甜味的缺失和果味的缺失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一款干型葡萄酒中,你仍可品尝到缤纷果味。

图片来源:LoveToKnow

也许是受到可口可乐的影响,美国人在饮食中对糖分的偏好整体要高于欧洲人,因此,相较于干型葡萄酒,他们更愿意去选择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Wine)。酒如其名,半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余有些许残留糖分的葡萄酒。既然干型的概念这么好理解,为什么仍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会误用这个词呢?

或许,这与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语言长期的发展中,Dry这个词(或者是法语里的Sec)已经和干燥的感官体验交融在一起了。因此,当我们尝到一款让人口干舌燥的葡萄酒时,很容易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干型葡萄酒。事实上,这种所谓让人口干的葡萄酒只是一款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尽管许多干型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恰巧也很高,但它们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其实这也是个谬误,而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品尝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时,其酒精的风味会在口中营造出一种干燥的感觉,从而导致了感官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干型葡萄酒仅仅指那些残留糖分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而与该酒是否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毫无联系。

一文了解干型葡萄酒


在初学葡萄酒时,许多爱好者识得的第一个词就是干型(Dry),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理解得准确。

首先,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干型,认为它就是葡萄酒之于人感官上的感受,比如口干舌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奉上一套关于干型葡萄酒的简易指南,从而让大家对其有更为准确的了解。

一言以蔽之,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那些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这意味着它的甜度不会很高,而个中奥妙就潜藏在其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葡萄酒的酒精是通过酵母对葡萄含有的糖分发生作用产生的,所以,为了使酿出的葡萄酒带上一丝甜味,很多酿酒师都会提前结束整个发酵过程。如此,酵母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葡萄中的所有糖分,而留存下来的,就被称作是残留糖分。

假若酿酒师让整个发酵过程完整地进行,酵母便可充分地对糖分进行分解,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既无残留糖分也不带有甜味,这就是干型葡萄酒。此外,有些人会把甜味的缺失和果味的缺失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一款干型葡萄酒中,你仍可品尝到缤纷果味。

既然干型的概念这么好理解,为什么仍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会误用这个词呢?

或许,这与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语言长期的发展中,Dry这个词(或者是法语里的Sec)已经和干燥的感官体验交融在一起了。因此,当我们尝到一款让人口干舌燥的葡萄酒时,很容易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干型葡萄酒。事实上,这种所谓让人口干的葡萄酒只是一款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尽管许多干型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恰巧也很高,但它们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其实这也是个谬误,而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品尝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时,其酒精的风味会在口中营造出一种干燥的感觉,从而导致了感官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干型葡萄酒仅仅指那些残留糖分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而与该酒是否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毫无联系。

5款超赞干型葡萄酒


葡萄牙是不折不扣的老牌旧世界产酒国之一。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的酿酒历史悠久,还有着多达250余种的本土葡萄品种分布在14个葡萄酒产区。葡萄牙素以加烈酒(波特酒和马德拉酒)和尖酸清淡的白葡萄酒闻名于世。其实葡萄牙还有很多种葡萄酒等待发掘,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5款赞到爆的干型葡萄酒。

1.杜罗河谷干红葡萄酒

杜罗河(Douro)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伊贝里卡山脉中乌尔维翁山,流经葡萄牙的波尔图(Porto)后注入大西洋。杜罗河以生产波特酒闻名于世,但如今很多波特酒生产商开始用酿造波特酒的葡萄品种来酿造干红葡萄酒。杜罗河谷气候炎热干燥,土壤以云母片岩和黏土为主,葡萄园在这片土地上密集分布。

杜罗河谷干红葡萄酒含有较高的单宁,其果香浓郁,结构清晰,带有梅花、紫罗兰、黑莓、肉桂和蓝莓的香味。其陈年潜力在10年到20年不等,视生产商的意愿和葡萄酒品质而定。该地区的红葡萄酒常常用国产多瑞加(TourigaNacional)、国产弗兰卡(TourigaFranca)和猎狗(TinatoCao)等混酿而成。国产多瑞加(TourigaNacional)能赋予葡萄酒更加丰富丝滑的口感,国产弗兰卡(TourigaFranca)则能增加葡萄酒中的香料和肉桂风味。

2.紫北塞干红葡萄酒

紫北塞(AlicanteBouschet)的果肉均呈红色,富含抗氧化剂。紫北塞与澳大利亚西拉(shiraz)、洛迪仙粉黛(LodiZinfandel)和小西拉(PetiteSirah)有着相似的浓郁烟熏风味。在品尝紫北塞干红葡萄酒时,需要醒酒一到两小时,有助于提炼其风味。

紫北塞干红葡萄酒酒体饱满,口感醇厚,烟熏风味显著,带有黑树莓、黑莓和蓝莓的味道。试想下这样的场景,你在吃裹着蓝莓、黑莓和枫糖浆馅的珍珠糖风味华夫饼,而你旁边是火力全开、烟雾缭绕的烤肉炉,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紫北塞干红葡萄酒有一定的陈年潜力,但最适合在4到5年内饮用。葡萄牙南部阿连特茹(Alentejo)产区出产的紫北塞干红葡萄酒,不管是法定产区酒还是地区餐酒,它们的价格相差不大,你可以花8到14美元就可以购买到一瓶品质卓越的紫北塞干红葡萄酒。

3.阿瑞图、依克加多和安桃娃白葡萄酒

阿瑞图(Arinto)、依克加多(Encruzado)和安桃娃(AntaoVaz)这三种白葡萄酒风味中都有微妙的树脂特征,譬如蜂窝、蜂蜡和凡士林等气息。未经橡木桶发酵或熟成的白葡萄酒,口感中常常带有一点点酚类物质所带来的苦味,不过这一丝丝的苦味却让口感更加活波,喝起来有点像西柚瓤的味道。经橡木桶发酵或熟成的白葡萄酒则口感更加丰富,带有柠檬和蜂窝的风味。

品质卓越的白葡萄酒酸度较高,有10到15年的陈年潜力。年份较远的葡萄酒口感更顺滑,带有坚果的风味。百拉达(Bairrada)和阿连特茹产区都出产这三种白葡萄酒。

4.珍拿(又名门西亚)干红葡萄酒

如果珍拿(Jaen)是葡萄牙的本土葡萄品种,但是如果珍拿产自法国的话,应该早已举世闻名了。珍拿的葡萄牙语名字是Zasine,其中Zas来源于匈牙利裔美国演员莎莎嘉宝(ZsaZsaGabor),ine看起来像wine。这种古伊比利亚葡萄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中北部广泛种植。葡萄牙的杜奥(Dao)产区也是出产珍拿干红葡萄酒的重要产区,该产区四面被群山环绕,葡萄园均种植在高山之上。杜奥的艾斯特雷山(EstrelaMountain)和美味的星星山(SerradaEstrela)奶酪都十分有名。

珍拿干红葡萄酒带有梅花和覆盆子的水果风味,同时伴随着微妙的胡椒味和泥土气息。这种酒通常是极干型,其口感丰富,酸度较高,单宁细致,余味柔滑。珍拿有着与其它高贵葡萄品种一样的陈年潜力,其陈年潜力可达10年到20年。在杜奥地区,花30美元可以购买到一瓶法定产区珍拿干红葡萄酒。

5.葡萄牙绿酒

葡萄牙绿酒(VinhoVerde)是炎热夏日清新提神的最佳饮品,它只有9%的酒精含量。绿酒主要产自葡萄牙最北部米尼奥(Minho)产区,当地气候与意大利北部相似。绿酒是用阿尔巴利诺(Alvarinho)、洛雷罗(Loureiro)、阿莎尔(Azal)、阿瑞图(Arinto)和塔佳迪拉(Trajadura)等葡萄混合酿制而成。

葡萄牙绿酒口感活泼,带着轻微的酸橙、柠檬、苹果、猕猴桃和黄色葡萄柚的水果风味。品质卓越的绿酒有着轻微的黏腻感,伴随着蜂窝、宝石红葡萄柚和柠檬的味道。另外,含阿尔巴利诺、洛雷罗和阿莎尔比例较高的绿酒酚苦含量相对较少。大部分的绿酒适宜年轻时饮用,但也有一些高端的米尼奥绿酒可陈年十几年。一般10美元就能买到一瓶品质优异的绿酒。

关于干型葡萄酒 这些必须了解


在初学葡萄酒时,许多爱好者识得的第一个词就是干型(Dry),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理解得准确。

图片来源:LoveToKnow

首先,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干型,认为它就是葡萄酒之于人感官上的感受,比如口干舌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奉上一套关于干型葡萄酒的简易指南,从而让大家对之有一个更为准确的了解。

一言以蔽之,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那些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这意味着它的甜度不会很高,而个中奥妙,就潜藏在其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酵母对葡萄含有的糖分发生作用产生的,所以,为了使酿出的葡萄酒带上一丝甜味,很多酿酒师都会提前结束整个发酵过程。如此,酵母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葡萄中的所有糖分,而留存下来的,就被称作是残留糖分。假若酿酒师让整个发酵过程完整地进行,酵母便可充分地对糖分进行分解,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既无残留糖分也不带有甜味,就是干型葡萄酒。此外,有些人会把甜味的缺失和果味的缺失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一款干型葡萄酒中,你仍可品尝到缤纷果味。

也许是受到可口可乐的影响,美国人在饮食中对糖分的偏好整体要高于欧洲人,因此,相较于干型葡萄酒,他们更愿意去选择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Wine)。酒如其名,半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余有些许残留糖分的葡萄酒。既然干型的概念这么好理解,为什么仍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会误用这个词呢?

或许,这与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语言长期的发展中,Dry这个词(或者是法语里的Sec)已经和干燥的感官体验交融在一起了。因此,当我们尝到一款让人口干舌燥的葡萄酒时,很容易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干型葡萄酒。事实上,这种所谓让人口干的葡萄酒只是一款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尽管许多干型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恰巧也很高,但它们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其实这也是个谬误,而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品尝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时,其酒精的风味会在口中营造出一种干燥的感觉,从而导致了感官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干型葡萄酒仅仅指那些残留糖分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而与该酒是否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毫无联系。

干型葡萄酒虽然不甜 但也有糖分?


许多葡萄酒尝起来都是干型(Dry)的,通俗点来说就是不甜的,不过其实它们仍然含有少量糖分。而一款葡萄酒中又要有多少糖分才算得上是甜酒呢?

葡萄酒的甜度从何而来?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本身的糖分会转化为酒精。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发酵过程提前终止了,酒液中就会留有未转化为酒精的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葡萄酒的甜度便来源于此。此外,部分酒庄也会选择加入未发酵的葡萄汁来使葡萄酒变甜。

不同葡萄酒的甜度

不同葡萄酒的含糖量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没有甜感的葡萄酒被称为干型葡萄酒,因为在酿造过程中大部分糖分都被消耗了。大多数情况下,甜度是由酿酒师控制的,些许残留糖分可以增加葡萄酒的酒体和油滑的质感。

一般的葡萄酒可分为:

干型:在市面上最常见,发酵得比较彻底,残糖含量在4克/升以下

半干型(Semi-Dry):残糖含量介于干型和半甜型(Semi-Sweet)葡萄酒之间,为4-12克/升

半甜型:残糖含量12-45克/升,与半干型葡萄酒一样,这类葡萄酒普遍为白葡萄酒

甜型(Sweet):残糖含量超过45克/升,多为白葡萄酒,甜型红葡萄酒相对较少

而起泡酒可分为:

天然极干型(BrutNature):残糖含量0-3克/升

特极干型(ExtraBrut):残糖含量0-6克/升

极干型(Brut):残糖含量0-12克/升

特干型(Extra-Sec):残糖含量12-17克/升

干型(Sec):残糖含量17-32克/升

半干型(Demi-Sec):残糖含量32-50克/升

甜型(Doux):残糖含量超过50克/升

影响我们准确判断甜度的因素

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从一款酒中品出了甜味却被告知这是一款干型葡萄酒,但在一些半干型葡萄酒中却很难感受到其中的甜度。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舌头对于甜度的感知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灵敏,其它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对甜度的判断。譬如,葡萄酒中成熟香甜的果味很容易让你产生有甜味的错觉;较高的酸度会让你觉得一款半甜型的葡萄酒喝起来没那么甜;如果一款酒具有紧涩的单宁那就更不用说了,单宁带来的苦味也会影响你对甜度的判断。因此,品酒时想要摆脱其它因素对甜度的干扰,最好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舌尖对甜度的第一感受。

干型和甜型葡萄酒的分界点:残留糖分


1、什么是残留糖分?

残留糖分是指葡萄酒在发酵完成后,酒中还存留下来的糖分,一般以每升葡萄酒中含有多少克糖(g/L)来表示。比如,如果一款酒的残留糖分是4g/L,那就是说,每一升葡萄酒中含有4克糖。

2、残留糖分从哪里来?

我们知道,在发酵过程中,酵母会把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果发酵不完全(比如在酿造波特酒的时候),或者人为加入糖分(比如在酿造雪利酒或者一些起泡酒的时候),最终得到的葡萄酒就会具有比较高的残留糖分。总的来说,成酒中没被酵母转化成酒精的糖分就是残留糖分。

3、残留糖分对葡萄酒有什么影响?

葡萄酒可以根据残留糖分的多少,分为不同的类型:

a)干型:残留糖分含量在4g/L以下;

b)半干型:残留糖分含量在4-12g/L之间;

c)半甜型:残留糖分含量在12-45g/L之间;

d)甜型:残留糖分含量超过45g/L。

4、干型的葡萄酒有残留糖分吗?

干型葡萄酒是指残留糖分含量在4g/L以下的葡萄酒。葡萄本身含有各种类型的糖分,其中酵母最喜欢的是葡萄糖和果糖,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酵母会优先把葡萄糖和果糖消耗掉,其他类型的糖分虽然含量极少,但依然存留在葡萄酒中。由此可见,就算是干型的葡萄酒,它们也含有残留糖分。

5、干型葡萄酒比甜型葡萄酒更好吗?

甜度可以恰到好处地掩饰葡萄酒的某些缺陷,所以有些生产商喜欢生产一些甜葡萄酒,这些甜葡萄酒价格低廉,口感甜美,容易推广。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甜葡萄酒都是这种类型的,这种甜葡萄酒不过是一些最初级的酒款,世界上其实有很多顶级的甜葡萄酒。法国苏玳(Sauternes)的贵腐甜白葡萄酒、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贵腐甜白葡萄酒、德国的逐粒精选(Beerenauslese)甜白葡萄酒和逐粒枯萄精选甜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都是异常珍贵的葡萄酒,产量有限,价高难求。不能单单根据残留糖分的含量多少来判断一款葡萄酒的质量高低。

6、如果一个人喜欢喝甜葡萄酒,那是不是说明他对葡萄酒没什么追求?

如果有些人喜欢喝那些普通的入门级甜葡萄酒,所谓的葡萄酒砖家们可能就会觉得他们没什么追求。不过,如果有人说自己喜欢喝半干型香槟(Champagne)、托卡伊或者波特(Port),那一定不会有人说他缺乏追求,因为这些都是甜葡萄酒中的经典之作。其实,喜欢甜型的葡萄酒还是喜欢干型的葡萄酒跟个人的品位追求没有必要的关系,只是说明个人的味蕾喜好不同而已。葡萄酒大师TimHanni说,那些喜欢甜型葡萄酒的人其实比那些喜欢干型葡萄酒的味蕾更集中。

没有必要根据残留糖分的多少来决定一款葡萄酒是否值得喜欢。对于葡萄酒来说,平衡度才是衡量它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如果一款葡萄酒的残留糖分、单宁、酒精度、酸度、果香等要素可以达到完美的平衡,那不管它的残留糖分是多少,它都不失为一款红酒。

盘点那些来自甜酒产区的干型葡萄酒


提到苏玳(Sauternes)和托卡伊(Tokaj)等产区,你会想到什么?相信多数人脱口而出的答案都是甜酒。的确,这里出产的甜酒让众多葡萄酒爱好者为之倾倒。但你知道,甜酒产区也出产干型葡萄酒吗?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趋势的改变,过去二三十年来,鉴于干型葡萄酒的市场需求远高于甜酒,甜酒产区的一些产酒商也渐渐开始聚焦干型酒的生产。

1.苏玳

苏玳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甜酒产区,出产了价格不菲的顶级甜酒。苏玳甜酒采用贵腐菌(Botrytis)侵染的葡萄酿造而成,酒液呈金黄色,散发着柑橘、核果、杏仁和蜂蜜的复杂气息,余味悠长芬芳,唇齿留香。该产区的生产商也酿造了一些干型酒,近年来由于甜酒销量有所下降,干型酒的产量有所上升。

波尔多的混酿白葡萄品种包括长相思(SauvignonBlanc)、赛美蓉(Semillon)和密斯卡岱(Muscadelle)。在苏玳,赛美蓉是主要的酿酒品种。赛美蓉干白葡萄酒口感清新,风味丰富,含有红苹果、坚果和矿物的味道,酸度明晰,入口圆润且稍带黏稠感。

2.杜罗河

波特(Port)加强酒是以其发源地波尔图市(Porto)的名称来命名的。酿酒葡萄种植在杜罗河(DouroRiver)沿岸陡峭的梯田上,这里就是葡萄牙的杜罗河产区。除了著名的波特酒,当地酒商也出产干红和干白葡萄酒。由于数量比较大,产区的干型酒还拥有DOC资格,酒标上标注为DouroDOC。不同的是,波特酒由于实施原产地命名保护,因此其在酒标上必须标注为PortoDOC。

杜罗河谷(DouroValley)种植了多个品种,其中国产多瑞加(TourigaNacional)是酿造干型和甜型葡萄酒最重要的品种。国产多瑞加是一个相当具有潜力的红葡萄品种,黑莓和黑樱桃果香、紫罗兰、巧克力以及草本植物气息是其明显特征,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往往酒体饱满,果香突出。白葡萄酒方面,尽管杜罗河产区气候颇为温暖,但由于夜间温度稍低,这里的白葡萄酒也可以拥有良好、清爽的酸度。产区的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总之,杜罗河产区的干型酒颇具发展前景。

3.托卡伊

托卡伊产区位于匈牙利东北部,这里出产了著名的托卡伊阿苏(TokajiAszu)贵腐酒。这种酒带有浓郁的果干和甘香料的香气,经充分陈年会发展出更多复杂的风味。和甜白葡萄酒一样,托卡伊产区的干型酒也是以富尔民特(Furmint)和哈斯莱威路(Harslevelu)为主要品种酿制而成。

由于易受贵腐菌侵染,富尔民特在托卡伊产区内种植广泛。采用富尔民特酿造的干白葡萄酒也相当有趣,这种酒可经过橡木桶熟化,也可不经橡木桶熟化。与其酿造的甜酒相比,干型富尔民特的口感要清新得多,带有桃子、柠檬和香橙花的香气,入口略带咸鲜味。在托卡伊,一些酒商在酒标上所标注的Szaraz就表示这是一款干型酒。

4.马沙拉

马沙拉酒(Marsala)是一种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Sicily)马沙拉产区的加强酒,如今它是颇受欢迎的厨房用酒。优质的马沙拉酒口感丰富,带有坚果风味,采用白葡萄酿造的马沙拉酒还带有活泼的酸度。

酿造马沙拉酒的最佳葡萄品种是格里洛(Grillo),该品种也是当地酿造干型酒的优质品种。马沙拉产区出产的干型酒风格多样,有轻盈的、脆爽的、充满柑橘类水果风味的、复杂的以及咸鲜的。受当地特殊的土壤影响,这种酒往往带有独特的矿物味。产区大多数干型酒在酒标上被标注为SiciliaDOC或TerreSicilianeIGT。

干型葡萄酒应该掺雪碧喝吗?


对于很多习惯了喝甜味葡萄酒的人们来说,刚开始都觉得有些不太好接受干型葡萄酒,毕竟从前喝得十几元钱的红葡萄酒那种甜甜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

干型葡萄酒喝起来会感觉酸酸的,于是,大多会选择在酒中掺加雪碧等饮料,以增加些甜味。许多人也许会问:这样做合适吗?

葡萄酒的酸与甜

葡萄酒作为一种餐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搭配各种不同风味的菜肴,起到和食物搭配互相促进的效果。甜味其实是一种比较霸道的味道,会遮盖其它的味道,而且腻腻的口感会使人很快就有了饱感,对享受正餐是很不利的。而葡萄酒中的酸味才是能够促进消化和开胃的关键。因此正餐所饮用的葡萄酒都是干型的,餐前酒也往往都是干型的,当然也有特例,法国人有些场合会用甜酒搭配肥硕的鹅肝作为前菜。但是多数情况下,甜型葡萄酒仅仅是在餐后搭配甜点食用。

干型葡萄酒与雪碧

虽然在干型葡萄酒中掺一些雪碧可以使口感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但这一做法实际上是破坏了葡萄酒本身的平衡。酿酒师们费尽心思地调配和酿造葡萄酒,力求使其中各种味道和香气达到最完美的平衡,这个时候向其中添加任何液体(即使是清水)都是对葡萄酒致命的催残,使其原本应有的风味丧失殆尽。

然而用葡萄酒调制鸡尾酒是另一回事,因为那个时候已经不是在享受葡萄酒了,而是尝试一种新的饮酒风味。

所以,如果你的目的还是享受品饮葡萄酒的话,将雪碧掺加其中当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尤其是在公开的场合,虽然不同葡萄酒搭配不同菜肴是见仁见智,各具特色,但对于真正懂葡萄酒的人来说,是万万不会往葡萄酒里掺加任何东西的。如果你在掺加的时候恰巧让酒庄主人或酿酒师看到,相信他连杀了你的心都有,因为你简直是在暴殄天物!

干型葡萄酒并不甜 也含糖分?


许多葡萄酒尝起来都是干型(Dry)的,通俗点来说就是不甜的,不过其实它们仍然含有少量糖分。而一款葡萄酒中又要有多少糖分才算得上是甜酒呢?

葡萄酒的甜度从何而来?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本身的糖分会转化为酒精。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发酵过程提前终止了,酒液中就会留有未转化为酒精的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葡萄酒的甜度便来源于此。此外,部分酒庄也会选择加入未发酵的葡萄汁来使葡萄酒变甜。

不同葡萄酒的甜度

不同葡萄酒的含糖量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没有甜感的葡萄酒被称为干型葡萄酒,因为在酿造过程中大部分糖分都被消耗了。大多数情况下,甜度是由酿酒师控制的,些许残留糖分可以增加葡萄酒的酒体和油滑的质感。

一般的葡萄酒可分为:

干型:在市面上最常见,发酵得比较彻底,残糖含量在4克/升以下;

半干型(Semi-Dry):残糖含量介于干型和半甜型(Semi-Sweet)葡萄酒之间,为4-12克/升;

半甜型:残糖含量12-45克/升,与半干型葡萄酒一样,这类葡萄酒普遍为白葡萄酒;

甜型(Sweet):残糖含量超过45克/升,多为白葡萄酒,甜型红葡萄酒相对较少;

而起泡酒可分为:

天然极干型(BrutNature):残糖含量0-3克/升;

特极干型(ExtraBrut):残糖含量0-6克/升;

极干型(Brut):残糖含量0-12克/升;

特干型(Extra-Sec):残糖含量12-17克/升;

干型(Sec):残糖含量17-32克/升;

半干型(Demi-Sec):残糖含量32-50克/升;

甜型(Doux):残糖含量超过50克/升;

影响我们准确判断甜度的因素

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从一款酒中品出了甜味却被告知这是一款干型葡萄酒,但在一些半干型葡萄酒中却很难感受到其中的甜度。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舌头对于甜度的感知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灵敏,其它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对甜度的判断。譬如,葡萄酒中成熟香甜的果味很容易让你产生有甜味的错觉;较高的酸度会让你觉得一款半甜型的葡萄酒喝起来没那么甜;如果一款酒具有紧涩的单宁那就更不用说了,单宁带来的苦味也会影响你对甜度的判断。因此,品酒时想要摆脱其它因素对甜度的干扰,最好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舌尖对甜度的第一感受。

为什么干型葡萄酒喝起来有些甜?


在不少人看来,干型即表示不含糖的葡萄酒。但事实上,干型葡萄酒中并非完全不含有糖分。

据欧盟的规定,一般对于静止酒来讲,当酒中的残糖量不超过4g/L,或当总酸(以酒石酸计)与总糖(以葡萄糖计)的差值少于2g/L时,只要残糖量少于9g/L,即可被称为干型葡萄酒。

不过,一般来说干型的葡萄酒中的少量残糖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它明显的甜意,但为什么当我们在饮用一些干型葡萄酒时,还是会感到甜味呢?这种甜味又是否还是源自酒中的残糖呢?

事实上,除了味觉敏锐到足以感知到葡萄酒中的残糖外,葡萄酒中的甜味还可能源于以下原因:

浓郁的成熟果味

当葡萄酒中弥漫着十分成熟的果香,如白葡萄酒中的菠萝,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香气,或红葡萄酒中仿佛要熟透了的黑樱桃和红李子或甜果酱的香气时,大脑会将我们闻到的香气与惯有的味觉感受相联系,就会使人产生这款酒有点甜的错觉。

酒的酸度较低

一般来说,葡萄酒味感质量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基本呈味物质之间的平衡、和谐程度。

事实上,甜味和酸味之间即可以相互掩盖。在糖液中加酸,会减弱糖液的甜度,同理,当两款酒残糖;量相同时,酸度更低的那一款喝起来会让人感觉更甜。

高酒精度和甘油

我们对甜味的感知很容易受葡萄酒中其他结构成分的影响,如若葡萄酒中的酒精和酒精发酵的副产物甘油含量比较高时,会使酒体变得更加圆润,同时也能带来一丝丝甜味。

橡木桶的陈年作用

橡木带来的香草、巧克力、焦糖、咖啡和各类烘烤香辛料的风味也会骗到鼻子,让我们感觉酒的味道更加甜美。

除此之外,据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UniversityofBordeaux)的阿克塞尔马奇尔(AxelMarchal)的研究发现,葡萄酒中若有若无的甜感是源自甜味三萜化合物(Quercotriterpenoside)它们从橡木中自然析出,虽然含量较少,但甜度却是蔗糖的8000倍,赋予了无糖的葡萄酒天然的甜味。

为什么有的干型葡萄酒喝起来甜甜的?


在许多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都需要后天添加一些糖,香槟就是其中的例子。有的干型葡萄酒为什么喝起来甜甜的?甜酒里面到底有多少糖?喝酒会胖吗?

前一阵子,我有个朋友说,她决定一个月不吃糖。

这倒稀奇了我知道她嗜甜食(尤其是小熊糖)如命,42天中,不吃蛋糕、不吃糖果、也不喝碳酸饮料,她究竟是怎么捱过来的?

喝葡萄酒啊!她跟我说,我天天喝好多。

我忍住了没告诉她真相。其实她每喝一口酒,都等于在摄取糖,所以她这个禁糖月嘛

历史上的甜度

不少科学研究都显示,由于糖广泛存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实际上它已经超过了脂肪,成为威胁现代人饮食健康的最大因素。

如果真是这样,对于酒里面的糖,我们需要大惊失色吗?

要知道,所有葡萄酒都多多少少含有糖就算是完全发酵至干型的酒也不例外;而且,许多葡萄酒的风格使然,在酿造过程中,必须加一点糖。

采收季来临,酒农需要随时监测果实的糖度,才知道葡萄是否完全成熟,在酿造过程中需不需要加以调整。就算不额外加糖,葡萄酒的酿造也离不开糖的作用(我们后面再说)。

其实,现代葡萄酒的含糖量已经比以前的葡萄酒低不少了。

就拿香槟来说吧:

2010年,人们从波罗的海打捞出了168瓶19世纪生产的香槟,其中包括凯歌香槟、白雪香槟和朱格拉(Juglar)香槟。人们调查了这些香槟的成分,吃惊地发现这些酒的含糖量竟然达到140克每升(g/l)。相比之下,现代葡萄酒的残糖仅仅在12g/l左右。

香槟并不是唯一一种甜度随着历史逐渐下降的酒种意大利酒中之王巴罗洛(Barolo)也是如此。直到19世纪中叶,巴罗洛还经常是甜味的。

当时的巴罗洛公爵夫人JulietteColbertdeMaulvrier请来法国酿酒学家LouisOudart,要他对巴罗洛当地又甜又涩的红葡萄酒进行改进。Oudart成功了:随着口味更干的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甜巴罗洛很快就消失无踪。

不过,也有的产区正好相反。《Decanter》杂志的2016年1月刊中,登载了一篇苏甸及巴萨克甜酒的专家组品鉴。品鉴专家StephenBrook指出,25年前的苏甸甜酒糖度达到120g/l已经算高了。可这回他们品鉴的甜酒,许多含糖量将近180g/l;而在采收的时候,葡萄汁的含糖量可能达到200g-400g/l,可以想见有多甜

甜美的错觉?

葡萄的含糖量高于许多其他水果,其中葡萄糖和蔗糖差不多各占一半。

无论是葡萄酒还是烈酒,酿造过程中糖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英国东苏塞克斯的酿酒名校普兰普顿大学(PlumptonCollege)葡萄种植与酿造学院院长TonyMilanowski是这样讲解的:

糖在酵母细胞中,会主要被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包括少量甘油、丙酮酸、高级醇类、脂肪酸以及酯类。

一旦酵母菌消耗掉了所有的葡萄糖和果糖,葡萄酒里就剩下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代谢产物,以及戊糖即含有五个碳原子的单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无法进一步消化这些戊糖。

Milanowski表示,戊糖虽然是糖类,但是甜味不明显,含量也很少。但是多糖(polysaccharides)带有甜味:它们通常是葡萄果粒中的固有成分,或者是酵母菌的排出物。

不过Milanowski认为,我们有时能在干型葡萄酒中尝到的甜味,其实是我们受到了甜美的香氛影响,而不是真的因为葡萄酒中残留的糖分。

当我们说这款酒喝起来很甜,很多时候是受到了葡萄酒其他成分,或者香氛的影响。当闻到甜美的水果香味,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这款酒喝起来也有甜味,即使其实葡萄酒里的糖分非常少。要令人的味蕾感到甜味,一款酒的糖度需要达到3g/l到5g/l以上,而大多数干型葡萄酒含有的糖度比这要低。

另一种可能令人感到甜的成分是甘油,这种成分在阿马罗内-瓦尔玻利塞拉(AmronedellaValpolicella)葡萄酒中的作用尤其明显。

阿马罗内是一种用晾干的葡萄酿造的干型葡萄酒,非常浓郁,比一般红葡萄酒多含有50%的甘油。如果把甘油和水混合之后含入嘴中,你会尝到一点点的甜味,以及粘稠的口感。Milanowski说道。不过他也指出,在一般的餐酒中(即使是对阿马罗内),甘油带来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哪些因素会让干型葡萄酒尝起来有甜味?


平日里,大家在品尝干型葡萄酒时,有没有碰到过口中感觉到的甜味比酒中实际含糖量高的情况?别怀疑自己的味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以下因素在作祟。

一、酸度

如果一款酒的酸度较低,那它尝起来会比其他拥有同等含糖量的酒要甜,也就是说低酸度会让一款酒尝起来更甜。

二、葡萄果实的成熟度

用于酿造葡萄酒的果实的成熟度会体现在最终成酒的风味上,越成熟的风味越可能让人觉得一款酒很甜美。以白葡萄酒为例,当我们在酒中尝到热带水果(芒果、菠萝等)风味时,我们往往更容易觉得这款酒有甜味,相反的,绿色水果或是柑橘类水果风味一般不会让我们产生酒有甜味的念头。

三、酒精

酒精的黏度比水高,因此一款酒的酒精度越高,酒尝起来就越饱满,同时也会给人以越甜美的感受。所以当酒中的其他成分水平一样时,更高的酒精度会使人感觉酒更甜。

四、橡木桶

橡木桶赋予葡萄酒的香草、焦糖、烘焙和香料等香气会给我们的鼻子带来甜蜜的暗示,入口后从橡木中自然析出的甜味三萜化合物(Quercotriterpenoside,简称QTT,甜度是蔗糖的8,000倍)也会给我们带来甜感。

甜白葡萄酒大解密


喜甜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或许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去喜欢某一类型的葡萄酒,但对甜型葡萄酒却有种本能般的好感。在甜型葡萄酒的世界里,最为普遍的就是甜白葡萄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甜白葡萄酒的那些事儿。

一、何为甜白葡萄酒?

甜白葡萄酒,即甜型的白葡萄酒。根据不同的标准,葡萄酒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而甜型则是以葡萄酒残糖含量为依据的一种划分标准。在静止葡萄酒的范畴里,甜型(Sweet/Doux/Dulce)葡萄酒的残糖含量应在45g/L以上,而对于起泡葡萄酒,甜型葡萄酒的残糖含量应在50g/L以上。简而言之,甜白葡萄酒指的是残糖含量高于45g/L的静止白葡萄酒,以及残糖含量超过50g/L的白起泡酒。

二、甜白葡萄酒的甜味从哪里来?

甜白葡萄酒之所以品尝起来会有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较多未经发酵的糖分。通常情况下,酵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可以把葡萄汁中的绝大部分甚至所有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而酿出的多为残糖含量极低甚至接近于零的干型葡萄酒。若要生产甜型的葡萄酒,则需通过一些特殊工艺来实现,较常采用的有以下三种:其一,在酒精发酵自然结束前借助冷却或添加烈酒等方式来中断发酵;其二,通过风干葡萄、冰冻葡萄或贵腐菌侵染来浓缩葡萄果实的糖分;其三,添加未发酵的葡萄汁(Sussreserve,又称甜储备)或精馏浓缩葡萄汁(RectifiedConcentratedGrapeMust,即RCGM)。

三、甜白葡萄酒的酒精度多高?

按照酒精度的高低,甜白葡萄酒可以分成加强型和非加强型两类。加强型甜白的酒精度一般在15%-20%之间,如西班牙的佩德罗-希梅内斯雪莉酒(Pedro-XimenezSherry)。非加强型甜白的酒精度大多在15%以下,例如德国的雷司令(Riesling)甜白和法国的苏玳(Sauternes)贵腐甜白,前者的酒精含量一般介于8%至12%之间,后者的多在14%左右。

四、常见的甜白葡萄酒有哪些?

1.苏玳贵腐甜白

苏玳贵腐甜白是法国最为经典的甜型葡萄酒,主要采用受贵腐菌侵染的赛美蓉(Semillon)葡萄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酿制,有时会混入少量密斯卡岱(Muscadelle),成酒一般呈金黄色,展现出柑橘、果酱、蜂蜜、姜和香料的复杂香气,口感浓郁甜美,并拥有与之平衡的高酸度,陈年潜力十分可观。

2.德国雷司令甜白

德国的逐粒精选(Beerenauslese,即BA)雷司令也是优质甜型葡萄酒的代表。这类葡萄酒由人工逐粒挑选的高度成熟的葡萄酿制而成。通常情况下,只有经过贵腐菌感染的葡萄才能满足该级别葡萄酒的糖分含量要求。等级更高的逐粒精选葡萄干(Trockenbeerenauslese,即TBA)雷司令葡萄酒则必须采用受贵腐菌感染的葡萄果实酿制。

3.冰白葡萄酒

冰白葡萄酒是由在葡萄树上自然结冰的葡萄酿制而成的甜型葡萄酒。葡萄的采摘和压榨都在果实内部水分已结冰的状态下进行,从而获得糖分、酸味物质和风味物质都高度浓缩的葡萄汁。最优质的冰白葡萄酒来自加拿大、德国和奥地利等产区,一般采用雷司令、威代尔(Vidal)或绿维特利纳(GrunerVeltliner)酿造。

4.莫斯卡托阿斯蒂

莫斯卡托阿斯蒂(MoscatodAsti)是产自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Piedmont)的一种甜型微起泡酒(Frizzante),选用的酿酒葡萄为麝香家族(Muscat)的白莫斯卡托(MoscatoBianco),成酒蕴含成熟桃子、柠檬皮、橙花和金银花的馥郁芳香,口感轻盈活泼,甘甜而又不失清爽。

5.托卡伊贵腐甜白

匈牙利托卡伊(Tokaj)产区的托卡伊阿苏(TokajiAszu)和托卡伊精华(TokajiEszencia)贵腐酒也是颇具代表性的甜白葡萄酒,它们最常使用的三种酿酒葡萄是富尔民特(Furmint)、哈斯莱威路(Harslevelu)和萨格穆斯克塔伊(SargaMuskotaly),其中富尔民特所占比例最大。

托卡伊精华完全采用贵腐葡萄的自流汁酿制,成酒残糖含量至少达450g/L。与其不同的是,托卡伊阿苏仅选用部分贵腐葡萄:首先用未经贵腐菌浸染的葡萄酿制出干型基酒,然后以篓(Puttony)为单位把受贵腐菌感染的葡萄加入到干型基酒中浸渍12-60小时,混合物经过压榨后开始历时数月的发酵,而后再进入橡木桶中熟成。

托卡伊阿苏的甜度取决于添加的贵腐葡萄的数量,传统上分为3篓至6篓,对应的残糖含量分别为60g/L、90g/L、120g/L及150g/L,属于阿苏精华(AszuEszencia)级别的残糖含量则更高,超过180g/L。不过在2013年,托卡伊产区出台了新的酿酒法规,取消了3篓、4篓以及阿苏精华三个等级,并将托卡伊阿苏的最低残留糖分含量提高至120g/L。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