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酒文化历史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陕南酿酒历史,陕南酒文化渊源》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陕南山区酒风甚烈,故民间俗语说:“无酒不成礼仪,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宴席上大盘上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频频劝酒,猜拳行令,觥筹交错,不喝个酩酊大醉,休想停杯散席。所以陕南饮酒习俗历史悠久,酒文化灿烂多姿。

陕南的酿酒历史和酒文化的渊源,几乎与民族的酿酒历史和酒文化的发展同步。从陕南安康出土的大量陶器来看,大多数是储存水和酒的容器。正如有些学者所说:“耕而作陶”,“在原始社会食物生产的重大变革中,陶器的出现,是继人类用火之后较伟大的谷物生产技术和饮食方式的革命。”

随着制陶业的产生,使谷物的炊煮、食用和运输、贮存有了保证,也利用食物发酵而滋生了酵母菌,为酿酒技术创造了条件。安康汉滨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瓮、陶罐、陶樽等陶器,能够贮存谷物、水、酒等液态食物,特别为酿酒提供了可使用的容器。这种贮酒容器,一直沿袭到现在。

陶质酒器作为酒文化的原始载体,较能说明问题的是汉滨区柏树岭出土的厚壁敞口瓮和柳家河出土的一件彩陶壶,陶壶上有三个小口,短颈、圆腹、平底。除中间一个小口外,肩部另开有两个小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此种器物据陕西省文物考古所研究人员称,为史前装“咂酒”的容器。三个小口可供3人插入竹管同时吸饮。这种饮酒风俗,在陕南巴山老林,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随处可见。

在镇坪、汉阴、平利山区,农民用糯米或包谷酿成甜酒,盛于陶罐贮存数月或一年,然后再用凉开水冲泡,以竹管吸饮,每逢宾朋到来,便以咂酒热情款待。由此可见,陕南原始先民早在原始制陶阶段已经掌握了谷物的酿酒技术,其酒文化也相当繁盛。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陕南节庆饮酒习俗


陕南在一年中的重大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年节饮“团圆酒”,初一“喝春酒”,元宵节饮“看灯酒”,清明节饮“祭祀酒”,端午节饮“雄黄酒”,七夕节饮“情人酒”,中元节饮“老客酒”,中秋节饮“桂花酒”,九月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饮酒的名目繁多,每当散席时,“家家扶得醉人归”。

1、春节。大年初一,俗言:“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四里拜左右邻”。初一家家户户吃饺子,也炒几个菜,一家人围桌饮酒,共贺新春,谓之喝“新春酒”。初二以后,有客登门,主人已准备好一桌酒菜,招呼客人入座,要首倡举杯,共祝新年吉祥如意、健康长寿、四季发财!陕南酿酒历史,陕南酒文化渊源

2、元宵节。又称灯节,即正月十五,是日午备办丰盛酒肴,全家聚餐,尽情饮宴,庆祝过年结束,谓之“看灯酒”,入夜家家门前张灯,户户灯烛通明,猪圈、牛棚、水缸、米缸内都燃点灯烛,谓之“三十晚上火,十五夜里灯”。晚上观灯,吃元宵。还要给祖坟上“送灯”。浅谈陕南酒文化与酒俗

3、清明节。清明扫墓,由来已久。家家都要到祖先坟墓上去扫墓培土、清除杂草,焚香烧纸,设酒祭奠。家中午时也设宴备酒,谓之饮“祭奠酒”,不忘祖先恩德。一些较大的家族,还在祠堂里办“清明会”,举族饮“祭奠酒”,以示纪念。

4、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清晨,男女步于田野,称为“打露水”。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菖蒲和艾蒿,儿童穿新衣,戴香包,以驱邪辟疾。早上吃粽子、鸡蛋、大蒜、醪糟,中午家家置备丰盛宴席,饮“雄黄酒”(酒中还泡独头蒜),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处涂抹雄黄酒,在屋内墙脚、门角处洒雄黄酒,以驱除毒虫疾病。是日,女婿要到丈人家“追节”,礼品中少不了酒。

5、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是独具风采的传统七夕节。民间姑娘和少妇,每逢七夕有乞巧的风俗,又叫“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活动主要是妇女,故又称“女儿节”或“少女节”。由于此节源于三、四千年前的神话传说:“天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因此,又称“情人节”。杜甫有《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民间姑娘少妇于此夜,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以祈河鼓、织女。谓之饮“情人酒”。

6、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陕南民间习俗,祭祀祖先,祭土地神,庙宇做孟兰盆会等。家家户户设酒宴,祭祖先,谓之“接老客”,因此称饮“老客酒”。因各地祖籍不同,从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都可接亡灵,有的接回亡灵后,在家留住2~3天,每日三餐酒肉相待,有的当天接当天送,十五晚上都必须焚香烧纸送走老客。七月十六去扬州赴会。名为接亡灵(即接老客),实为一家人享用,这几天忌外来客人。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午间设宴饮酒,全家团聚,名曰饮“桂花酒”。入夜,在庭院中置月饼、瓜果,分食月饼、糖果,饮酒赏月赏桂。“月到中秋分外明”。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陕南民间习俗,这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或“茱萸酒”、吃重阳糕(或糍粑或糯米饭),有益健身、辟邪、长寿。

9、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为寒衣节,陕南民间俗谚:“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农家此日置酒上坟祭奠祖先,并用五色纸剪成衣服样式,送至逝去的亲人坟墓上,焚烧纸寒衣和纸钱、香烛,以表示纪念,谓之“送寒衣”。此日农家照常酒肉饱餐一顿,叫“寒衣酒”。陕南只有部分北方移民时兴。

10、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旧称“扫尘节”、“灶神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节”。家家户户清扫卫生,屋里屋外,一切家具、灶具都要除灰扫尘,准备干干净净过年。“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中午酒肉招待帮工,主家要向帮工敬酒,谓之“小年酒”。结清工钱,回家过年。入夜陈糖果,祭灶。

11、除夕。是一年较后一天,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是一家团聚的日子,要贴春联,挂红灯,吃“团年饭”,喝“团圆酒”。菜是一年较丰盛的,必有鸡鱼,酒是一年较好的,晚辈要向长辈敬辞旧迎新酒。俗话“三十晚上的火”,是夜炉火旺盛,饮酒守岁,通宵达旦。还要给祖坟上“送亮”。旧时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向晚辈赏赐“押岁钱”。

陕南婚嫁饮酒习俗


婚嫁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从启媒到结婚的整个过程,是少不了各种宴席喜酒的。今天一起来看看陕南婚嫁饮酒习俗。

1、启媒酒。现时男女婚姻自由,但男女双方有意,还得请个媒人从中牵线搭桥,沟通双方父母的联系。一般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请媒人要向媒人送四色水礼叫“启媒礼”,请媒人喝“启媒酒”,俗言:“是媒不是媒,嘴上抹三回”。

2、过门酒。通过媒人男方向女家提亲,女方答应后,男方备礼同媒人一起去女方求婚。提亲后,八字又相合,然后女方父母兄妹亲族,要带上姑娘由媒人引导,到男方去“踩门户”,即察看家庭情况,陕南叫“过门”,男方备酒肉宴席款待女方来客,谓之喝“过门酒”。

3、订亲酒。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备礼在媒人的带领下,去女方拜认直系亲属,为“认亲”,将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女方备酒席,请陪客,招待男子、亲朋和媒人,称“订亲酒”,“订亲酒”也可在男方举行。

4、花圆酒。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姑娘出嫁,要备办酒席招待前来“填箱”、送礼的亲朋,陕南叫“花圆酒”(即“花好月圆”之意)。

5、离娘酒。“花圆酒”的当日晚上,女方家要备酒席款待父母,兄妹、族亲,由出嫁姑娘向父母、家人、族亲敬酒告别,陕南叫“离娘酒”。

6、婚庆酒。男女结婚庆典,要大摆酒席,招待女方前来送亲的“上亲”和前来贺礼的亲朋好友,称为“婚庆酒”。婚庆酒的重点是要“上亲”喝好酒,男方要安排有海量的、有身份的已亲厚友去陪“上亲”,尽量让“上亲”喝醉酒。新娘新郎要向“上亲”敬酒,较少三怀,直至“上亲”掏出红包,名为“挡酒礼”,才不再敬酒。

7、交杯酒。婚庆日晚上闹房时,有的就在婚庆典上,新郎新娘双方要手挽手,有的还要挽着对方的脖颈喝“交杯酒”。俗言:“喝了交杯酒,夫妻白到头”。

8、圆饭酒。陕南旧时农村结婚三天喜事,头一天为“支客”,招待帮忙的和已亲;第二天为“酬客”,招待上亲、已亲、朋亲;第三天为“圆饭席”,亦称“圆饭酒”,只招待上亲、已亲。现时,城镇婚事从简,不办“圆饭酒”,但农村还盛行。

9、回门酒。陕南习俗结婚第三天有“回门”之俗。新郎陪新娘一同回娘家,备礼看望父母。一般为三天“回门”,路远的十天“回门”。岳父母家在新女婿回门这天设丰盛酒宴招待,名曰“回门酒”。回门要早去早归,太阳落山之前必须返回,否则月亮照了新娘光生女子不生男孩。至此婚嫁酒席习俗即告结束。

【陕南酒文化】如果没酒量,就不要端酒杯


在高寒山区,秋收后陕南人习惯用玉米自酿“烧酒”(白酒),有的人家一年酿数百斤,不卖一两,全部用于自饮。也有人用拐枣、柿子、梨、高梁杆、玉米杆酿酒的。当地流传的民谚说“收罢秋,粮入仓,家家户户酿酒忙”就反映了这一情况。在平原地区,春节前几乎家家都要用糯米酿造“黄酒”。人们说“过年做黄酒,显得家富有”,因它是自家酿的,花钱不多,可以让客人放量畅饮,主家不致出现壶空酒尽的寒酸窘迫之状。

所谓“无酒不成宴席”、“无酒不成礼仪”。陕南人爱喝酒说什么“有酒不怪菜”,炒一碗酸菜,或弄几个生辣椒,也宴酒。特别是山里人用大土碗盛酒,豪爽得很,凡饮一醉方休。每逢宴席不灌醉喝倒几个不肯收场。城里人多喝瓶子酒,平川和山区农村,多喝自烤自酿的柿子酒,秆秆酒、苞谷酒、高粱酒、大麦酒、拐枣酒、阳桃酒等农家烧酒。平时几乎家家都有一缸酒,以备年节和来客之用。饮酒也有一定的规矩,开瓶或斟前列杯酒要敬给上席的老者或尊者,然后依次斟酒,就餐时先喝“门杯”,然后由主人一一向客人敬酒,先长后幼,主家成员凡能端起酒杯的,几乎都要上阵敬酒。

在酒席上主人还要热情地向客人敬酒,客人也要向主人回敬,斟酒日“满上”,以杯满为敬;劝酒曰“干杯”,意在让对方多喝。劝酒时还有碰杯的习惯,并要说一两句祝福对方的吉祥话。在陕南作客,如果没酒量,就不要端酒杯,在未开始斟酒前,就把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扣在桌上子,这样,主人知你不能喝酒,也就不硬劝你喝了。

陕南人有用甜酒招待宾客的习俗。甜酒即醪糟,用糯米加的甜酒曲酿成,色白汁清,略带酒味,醇香绵甜,含酒精成分10%左右,不善饮酒者也可饮用。

陕南手工工匠饮酒习俗


陕南开发较早,资源丰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容纳了大量的南北移民,其中有各种手工业工匠来此定居谋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匠也形成了许多饮酒习俗。

1、拜师酒。诸匠收徒弟,先经人介绍,如蒙同意,由家长设酒宴,携子弟登门拜师,先拜行业祖师,再拜师傅,请人书写“徒弟字”,酒肉款待师傅,谓之“拜师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出师酒。一般学徒期为三年,学徒期满,徒弟要办“出师酒”,师傅赠徒弟工具一套,以示“衣钵相传”。

3、开张酒。手艺人讲究吃喝,工匠年初给某家做活,称为“开张活”,主家、工匠同道“开张大发”,“恭喜发财”。主家设酒宴相待,工匠推谢后入席共敬畅饮,称为“开张酒”。

4、辞岁酒。陕南民间谚语:“家财万贯,匠人莫怠慢”。匠人在某家干活至年终时,主家要给工匠送“红包”,说:“招待不周”,匠人双手接包,说:“承情,活没做好,请多指教”,主家并设酒席款待工匠,谓之“辞岁酒”。

陕南寿诞饮酒习俗


一个人从出生到寿终,是漫长的生命历程。做父母的首先要记下儿女诞生的年月日时。现时的履历表和身份证也要填写出生年月这一栏,可见它是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生辰这个日子,亲朋欢聚一堂,置办酒席乃人之常情。

1、汤酒。又叫出生酒。“汤酒”一般打十朝或做满月时举行。婴儿出生十天或满月之后,娘家亲友和男方亲友,要来送礼祝贺,称之“送汤”。主家要摆几席酒宴款待,俗称“喝汤酒”,也叫“十朝酒”或“满月酒”。一般家庭打了“十朝”就不做“满月”了,二者只办一场;有钱人家,既打“十朝”,又做“满月”。

2、周岁酒。孩子满周岁的那天,是人生的前列个生日,娘婆二家的亲友要来为孩子贺岁。家人要举办“抓周”仪式,称为“抓岁岁”,以预测孩子的智商和前途。并要设酒席招待宾客,谓之“周岁酒”。

3、十二周岁酒。陕南民间习俗认为,孩子长到12岁,已由童年进入少年,魂已全了,神鬼不敢来侵犯,所以十分重视12岁生日,亲友要来祝贺。寄魂在庙的孩子要还愿“赎身”;戴项圈和长命锁的要拈香设祭,斩断项圈和开锁;拴红绳的也要剪断红绳。主家要置酒席款待宾客,称喝“12岁酒”。

4、三十六岁酒。陕南民间习俗十分重视三十六岁生日,按十二甲子计算,36岁无论什么属相,都是“本命年”,当地俗谚云:“人人有个三十六,没有喜来只有忧”,认为三十六是个“铁门坎”,需要化解灾难。父母和亲朋都要为其庆贺,燃放鞭炮,热闹一番,以冲走“晦气”,要设酒宴款待宾客,称为喝“三十六岁酒”或“冲喜酒”。

5、贺寿酒。人老了,重生日纪念。陕南人很讲孝道,素有为老年人“做寿”的传统习俗,但民间习俗有规矩,无论男女,不论年岁多大,地位多高,有“三不做寿”:即父母在世不做寿,孝服在身不做寿,未满花甲不做寿。一般是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大寿都要“祝寿”,祝老人长寿。要办“祝寿宴”,要饮“祝寿酒”。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