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电视与各种场合中看到红酒与牛扒这一对固定搭配,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这么搭配?这是因为红葡萄酒中存在单宁(Tannin)这种要素,它是一种多酚物质,会让人的口腔产生干涩感。一方面,牛扒具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弱化这种干涩感,同时突出葡萄酒中的水果风味。另一方面,单宁能很好地化解脂肪所带来的油腻感。因此,两者可谓是良配。
具体而言,哪些红葡萄酒适合搭配牛扒呢?
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
波尔多混酿由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Franc)、味而多(PetitVerdot)、马尔贝克(Malbec)以及佳美娜(Carmenere)等品种酿造而成。左岸(LeftBank)的葡萄酒通常以赤霞珠为主,单宁紧致,酒体饱满。右岸(RightBank)则以梅洛为主导,单宁柔和,富含李子风味。
尽管不同地区采用的混酿比例不一,但总体上,波尔多混酿的酒体通常中等至饱满,带有明显的深色水果和浆果的风味,单宁较多,结构相对紧实,搭配牛扒再合适不过。
罗讷河谷GSM混酿(RhoneValleyGSMBlend)
南罗讷河谷(SouthernRhoneValley)盛行歌海娜-西拉-慕合怀特(Grenache-Syrah-Mourvedre,简称GSM)混酿的红葡萄酒,其中以子产区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的GSM葡萄酒最为知名。GSM以歌海娜为主,果味奔放,口感饱满,风味集中浓郁,酒精度较高,与口感同样丰富、浓郁的牛扒相得益彰。
巴罗洛(Barolo)与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
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是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产区的双雄。这两个产区均采用内比奥罗(Nebbiolo)酿造葡萄酒,这个品种所酿的酒通常具有红色莓果以及玫瑰、紫罗兰的香气,伴有泥土和焦油的气息,单宁比较强劲,酸度较突出,结构紧密。虽然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存在细微的风格差异,但它们的配餐大抵相似,都很适合用于搭配脂肪含量高的菜肴,其中就包括牛扒。
加州(California)赤霞珠
美国加州被认为是赤霞珠的第二个故乡,在这里,赤霞珠可谓是种植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葡萄品种。其中,纳帕谷(NapaValley)、索诺玛县(SonomaCounty)和中央海岸(CentralCoast)是主要产区。总体而言,加州高品质的赤霞珠一般展现成熟的黑樱桃和深色莓果的气息,果味浓郁,单宁成熟且质地柔软,酒精度中偏高,非常适合为牛扒和羊排等菜肴佐餐。
阿根廷马尔贝克(Malbec)
马尔贝克源自法国波尔多,后来在阿根廷大放异彩。阿根廷的马尔贝克主要集中在门多萨(Mendoza)、萨尔塔(Salta)和圣胡安(SanJuan)产区,总体而言,这里的马尔贝克红葡萄酒颜色深邃,果味浓郁,带有黑樱桃、李子和紫罗兰的香气,酒体饱满,口感醇厚,随着陈年还会发展出皮革、烟草和可可等气息,这些风味与牛扒的契合程度会令你大吃一惊。
大家在享用葡萄酒的时候,认识葡萄酒杯的几个构成吗?基本上,葡萄酒杯有四个构成部分。
杯口(Lip)
杯口就是酒杯的边缘,在闻香时有利于聚集香气。杯沿与杯身形成角度的大小会影响酒液流入口腔的路径。一般而言,白葡萄酒杯杯口较窄,酒液更容易流向口腔前方;红葡萄酒杯杯口较宽,酒液更容易流向口腔后方和舌两侧。
杯身(Bowl)
杯身是盛装酒液的部分。基本上,葡萄酒杯都是口窄肚宽,以利于聚集香气。杯身须光滑透亮,方便饮酒者在品酒时进行摇杯闻香。红葡萄酒杯杯肚宜矮而宽,白葡萄酒杯杯肚宜高而窄,前者更接近球形,后者更接近郁金香的形状。
杯梗(Stem)
杯梗是连接杯肚和杯座的部分,它的出现是为了让饮酒人的手不需要和杯肚接触,以避免手持杯肚将酒液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酒液风味。杯梗要求牢固而长度适宜,既方便摇杯,又不容易摔碎。
杯座(Foot)
杯座使酒杯能够稳稳地站立在平面上。杯座必须够坚固才能避免摇晃红酒时出现翻倒的情况摇杯。同时,杯座必须够宽才可以支撑酒杯。(编译/Shirley)
酒在人类发展史上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饮酒、酿酒文化是值得国内外酒企不断挖掘的宝藏。一方面,文化成为酒企打开大众日常消费、休闲消费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是产品走向海外市场的利剑。
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文化一同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古代,酒与祭祀、军事、礼仪等紧密相连,酒的喝法、器具颇为讲究;饮酒之风也催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书法佳作,几千年积累的酒文化如今成为中国酒企的文化宝藏。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汾酒企业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近日,汾酒首发了《中国汾酒史》一书,以滥觞6000年前仰韶文化山西杏花村遗址为开端,阐述汾酒文化伴随5000年中华文明史之铿锵步履。此书弘扬了汾酒文化,让人们对汾酒以往的历史有了深厚的认知。
古井贡酒亮相2017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中国馆,又为古井的国际化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美酒无国界、文化无国界、感情无国界的中国酒文化。白酒是富含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的中国特色产品,塑造中国白酒的大国品牌形象是中国白酒企业的义务与责任。古井贡酒希望通过连续多届携手世博会,推动白酒行业集体出海,向世界传达美酒无国界、文化无国界、感情无国界的中国酒文化。良好的酒文化为古井贡酒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洋河近年来关于酒文化的打造和传播,似乎主要集中在一个字多。从彰显酿酒仪式感的谷雨封藏大典,到消费者深度体验的4A旅游景区;从传递健康、快乐的我爱天之蓝大型公益活动,到传播责任与梦想的《梦想新搭档》综艺赞助;从丰富酒文化内涵的新年音乐会冠名,到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梦发声......事实上,洋河所有的动作都在趋向于同一个内核。洋河举办一系列的酒文化活动,在国内市场有着显著的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彰显着无限魅力。
走进商超,我们不难发现,酒文化丰富的品牌酒拥有着较大的消费市场。中国酒业记者在超市对酒类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一对夫妻选购白酒时,选择了汾酒,问其原因,夫妻回复道这款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不是常常听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嘛!说的就是汾酒,再加之我们是山西人,自然就选择了自己的家乡酒。由此可见,酒文化对酒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一个酒企业要想走的远,拥有自己的酒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酒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未来发展之路的明灯。要想发展壮大,就要弘扬自己企业的文化。
当晃动酒瓶时,我们经常会发现酒液泛起泡沫,就是人们俗称的酒花。许多人认为酒花多的是好酒,少的则质量较差;酒花消失得越快酒的度数越高。这是真的吗?
1大清花
酒花大如黄豆,整齐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极快,酒精含量在60至75%(v/v)。
2小清花
酒花大小如绿豆、清亮透明、消失速度慢于大清花,酒度约在50至60%(v/v)。
3云花
酒花大小如米粒、互相重叠(可重叠二至三层)存留时间比较久,约2分钟,酒度在40~50%之间。
4二花
又称小花,形似云花,大小不一,大者如大米,小者如小米,存留时间与云花相似,酒度在15~40%之间。
5油花
酒花如小米的1/4,布满液面,大多为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珠,酒度在5%(v/v)时最明显。
因此,总结起来就是:
酒花越大,消散越快酒度越高;
酒花越小越少,消散越慢酒度越低
用浓香型白酒为例:市面上常见的是52%(v/v)和38%(v/v)的酒品,52%(v/v)就应该呈现小清花,如绿豆大小,且消散速度中上;而38%(v/v)则应呈现二花,大小不一,且消散速度缓慢。
但因酒精浓度不同,酒液表面的张力不同,因而摇动酒瓶形成的酒花的大小、持留时间也不同。所以,酒花可以作为辨别白酒度数的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
当然,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酒花剂和增稠剂,因此酒花并不是判断酒度和酒质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做到完全精确。这个小技能只是让大家在喝酒之时,能多一种小玩意,透过酒瓶,领悟到更深的酒意。下次喝酒时,别忘了试一试哦!
美酒下肚,有人骚情妩媚,有人癫狂失态。这不,某知名节目评委一个不留神,就成了酒后豪放派的典范。
对于这种无关乎爆发力表演的情况,估计多数人在清醒后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懊恼不已。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至情至性(如为鼓励别人喝酒壮胆又毅然陪酒),那么,你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做到点到为止,关键时刻搂住自己。
一、从健康角度讲,适量饮酒很重要
通常,对男人来说,适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过4标准杯,每周不超过14标准杯;对女人来说,适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过3标准杯,每周不超过7标准杯。
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12.5%,因此男人每天喝的葡萄酒应控制在320ml,女人在240ml。因此,一般情况下,3个人一起享用一瓶葡萄酒恰到好处,既不影响身体健康,又能达到微醺状态。
二、搭配以下饮食,小酒可以越喝越美
1.牛奶
酒前喝100毫升牛奶,可以为肝脏和胃黏膜形成保护,如果空腹饮酒,会使胃肠和肝脏处于无保护状态,对身体伤害极大,而且也更容易醉酒。牛奶不仅能减缓酒精吸收速度,还能保护胃黏膜不受刺激。牛奶的升级版酸奶也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同时,酸奶中的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尤其有效。
2.西瓜
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降血压的功效。酒后来杯西瓜汁对预防醉酒十分有益,因为它进入人体后,可以对酒精的吸收产生竞争性抑制,减少酒精进入血液的数量。另一方面,西瓜汁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酒精更快地排出体外。
3.白开水
这个很容易理解吧?白开水可以稀释血液里的酒精,但解酒效果不明显啊。如果白开水里加点蜂蜜、糖、盐,那么解酒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
4.生姜(水)
酒醉后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可取一小块生姜片含于口中,既能够防止呕吐,又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同样,也可以将生姜切片后,置入锅中煮开,姜汤有很好的解酒作用。
5.猪肝
猪肝不仅营养丰富,同时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三、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1.控制饮酒节奏,宜慢不宜快
饮酒后5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至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2.汽水与纯净水不同,掺入酒中不利健康
在喝酒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稀释酒精,习惯掺点汽水,或者喝点可乐。殊不知,汽水中含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黏膜,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不仅不利于解酒,反而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3.酒后喝浓茶致使血压升高
醉酒后,很多人喜欢酒后喝点浓茶解酒。其实,浓茶里的茶碱会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并不是解酒醒脑的好选择。通常来说,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可以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甚至根据喝酒的档次来划分人,根据你喝的的是大酒还是小酒,来划分你是上等获下等人。
宋代酒业大的特色就是出现了大酒与小酒,从酒质来划分高档与低档,从而将人分为了与平民两个等级。
所谓小酒,就是一种米酒。从小酒的酿造和发售上看,是随酿随卖,发酵和老熟的周期都很短,不需要老熟储存如果储存的时间稍长一点,就要发酸、沉淀、变质,不能饮用;所谓大酒,就是一种蒸馏酒,从〈宋史〉的记载可以知道,大酒是经过腊月下料,采取蒸馏工艺,经过酿、蒸出来的新酒还要存储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即史称候夏而出,这种施曲蒸酿、储存醇化的大酒,酒精浓度高,酒的品质(色、香、味)超过小酒,因其从生产到喝酒还需要等待近一年的时间,价格当然也昂贵得多。
具专家考证,这种大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发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质等方面都已经与今天的泸州酿造的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就是今天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前身。
关于大酒与小酒,杜甫也曾说过春天酿造,秋天出售,叫小酒,最高档三十文一斤。冬天酿造,夏天出售,叫大酒,大酒分成二十三个等级,最低档八文一斤,最高档四十八文一斤。可见宋朝酒文化中明确的酒类划分。
得劲一词,带有明显的河南地方特色,是很棒,舒服,称心如意的意思,多用来表示感觉很好。河南是中原文明诞生的地方,也很好的保留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幽默风趣的部分,比如河南话说中(二声)就包含不偏不倚、正适合、舒服、好、可以、中心、中庸等多种含义,再比如这两个河南人风趣押韵的对话:甲:你手里拿个啥乙:破棉袄甲:你杂不穿上里乙:筛老咬甲:你杂不逮逮里乙:眼老小甲:你杂不上吊里乙:绳老糟甲:你杂不撞墙里乙:墙老倒。今天酒香频道为您介绍的正是融汇了河南风趣幽默语言文化的时尚小酒:小得劲,看喝两盅之后得劲不得劲。
本次品评产品:河南姚花春酒业42度180毫升小得劲
瓶体包装:酷似不倒翁
小得劲生产原料为高粱、大米、小麦、玉米和糯米,产品质量等级为一级小得劲瓶体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并且酒企为每种颜色都起了一个昵称配了一个标语,比如褐色小得劲的被称为开心口服液,标语为叨两筷、吃得了、可美!这个创意并非姚花春酒业的原创,但却很好的提升了这款酒的趣味性,小得劲的瓶体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它的造型酷似一个不倒翁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可以摇摇晃晃而不倒,另一个是它的瓶口处印有一两二两和三两六据说用法是转动瓶体,停下时那个量级对着你,就要喝相应的酒量,这个可比划拳来的直接和快速的多。就从瓶体来讲小得劲设计的有趣还有娱乐性,可以说是一个亮点。
香气口感:中庸舒适
小得劲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香气比较浓郁,有一些层次感,酒精味比较强烈,稍有一些酸涩,糟香清淡,从香气角度来讲小得劲是一款中庸平稳,香气比较舒适的小酒。
口感方面小得劲入口清新顺滑,不会很冲很辣,就在口中还是有一些醇厚的感受的,酒质不错,辛辣刺激感不明显,入喉流畅没有排斥感,饮后口中微甜有一些回味,酒精度数42度饮用起来很舒适,口感方面小得劲的调和偏向柔和舒适,饮用起来爽快不刺激,适合年轻的朋友饮用。
总体评价:好喝好玩的小酒
小得劲这款酒凝聚了很多文化和娱乐的元素,让这款酒看起来是一个会让人开心的小酒,有着浓浓的河南语言特色,即使看不太懂也觉得朗朗上口很有意思,能转动的不倒翁瓶体让这款酒的辨识度大大提升,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一喝这款小酒想必是很有意思的。温和舒适的口感勾调让这款酒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好喝好玩的河南小酒,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您喝得劲了吗?
众所周知,茅台酒具有越老越香的特点,茅台老酒要比新酒更醇香,这也是老酒价格远高于新酒的重要原因。
老酒因价值不菲,且极具收藏价值,因此,在品尝茅台老酒时且不可随意,如果方法得当,会更能品出其中之味。
喝茅台老酒要循序渐进
很多长期喝茅台的朋友,如果你平时喝的是刚出厂一两年的新茅台酒,给你一瓶出厂后存放5年以上的茅台,你会感觉颜色比新茅台酒黄,香气与口感比新酒好很多。
但是你别急着喝储存10年,20年或者30年以上的老茅台酒,要循序渐进,先喝储存5年左右的,让你的味蕾慢慢适应,一点一点感受老茅台的魅力,相信你会深深爱上茅台老酒。
怎样合理饮用茅台老酒?
1酒杯
茅台老酒足够醇香,因此酒杯选择不用太大,可选用2-3钱的小酒杯,而以陶瓷酒杯最佳。
2分酒器
分酒器的选择需要根据人数来定,一般来说,选用100-200ml的分酒器最为合适,而选用陶瓷分酒器更佳。
3醒酒
打开一瓶茅台老酒先别急着喝,先用嗅觉感受一下老茅台独特的酱香味,后慢慢的把酒倒入醒酒器中醒10-20分钟,就跟醒红酒一样,因为酒分子在瓶里沉睡了这么久,它们和空气充分接触以后会产生微妙的反应,就是氧化一下,同时可以轻轻晃动醒酒器边欣赏老茅台酒另一个美称,液体黄金的颜色边感受她满屋生香魅力。
4饮用
醒酒结束后,就可以饮用了,前面3杯不可以经过舌头的前半部分,一口一杯。为了让我们的口腔和整个味觉,嗅觉系统适应酱香味。
从第4杯开始,再将酒杯送到唇边,轻巧地、缓缓地呷一小口,在嘴里细细抿品,然后轻咂嘴巴,于慢慢品评中将酒咽下,自然发出咂或嗒之声。酒下肚之后,迅速哈气,让酒气从鼻腔喷香而出。
5勾兑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储存10年以上的老茅台酒与新茅台酒按1:1比例自行勾兑在一起,口感觉绝对超乎你的想象,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节新老酒的比例,到你感觉满意为止。
6不掺酒
有人喝完茅台老酒以后习惯喝点啤酒,红酒,及洋酒或者其他香型的酒,这就是俗话说的掺酒了,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掺酒喝,会影响身体健康。
茅台酒不是越老越黄
很多人都认为茅台酒越老越黄,越老越黏稠(俗语拉粘),其实一瓶普通的茅台酒出厂的时候颜色只是微微有一点黄,但茅台酒是有生命的,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存放,瓶里酒的颜色会发生很大变化,慢慢从当初的微微黄,放个三五年后变成微黄,十几年以后再变的很黄,几十年以后就会变成微微有点绿的黄,而并非是越老越黄。
新广告法颁布对各行各业来说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以往白酒企业的广告文案中不难发现,白酒策划文案势必遭遇一场血雨腥风。最佳、全国销量第一、驰名品牌等词汇被白酒企业作为文案黄金宝典源远流长。
一部新广告法让这些词汇成为禁区,9月1日当天,众多酒企文案在微博、微信、脸书等社交工具上大肆吐槽。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文化,或许是时候思考一下如何将文化与企业精神更好的在广告文案中体现。
这方面就不得不提那些洋酒企业了,价格昂贵的洋酒被打上奢侈品的烙印,价格亲民的被安上优雅生活方式的标签,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只要选择洋酒你就是有品位的人。
老牌洋酒马爹利作为洋酒企业广告界的翘楚,无论是广告画面还是文案,都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那个根据不同国家标志性建筑设计酒瓶的广告深入人心。轩尼诗V.S.O.P剑走偏锋,选择另类艺术家为广告主角,传递每个人都有梦想,唯有将梦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
无论是轩尼诗V.S.O.P的那句活的痛快,我就是这样子,还是尊尼获加干杯时那句keepwalking(勇往直前),亦或是皇家礼炮的那句向极致成就喝彩。这些看似简单的广告语,传达着是一种人类为之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精神。品牌的slgon就这样轻松地被消费者铭记于心。
纵观国内白酒品牌的广告创意,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洋河的男人情怀的广告片、劲酒虽好,但不要贪杯的广告语,都体现着国内酒企的人文关怀。
虽然网友有调侃未来白酒广告会出现酒质好到你可以去查史书、价格低到说出来就违法等文案。其实中国白酒历史与国外的干邑、威士忌等宣称的皇家用酒不相上下,大把的文化和历史可以挖掘成为独特的广告文案。从这个角度看,不得不为新广告法点赞。
国庆期间,一篇关于亿万级县城市场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藏在县城的万亿生意丨在这里读懂中国》)
该文声称,中国有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倘若每个县能卖出一百万元的酒,那么就是近30亿元的销售!
其实,大有可为的县级市场早已成为全国名酒与地方酒企争夺的战场。那么,在这个攸关生死的市场上,退无可退的地方酒企又当有何作为呢?
名酒到县,本土品牌的战壕在哪儿?
县级的白酒品牌过去常见,如今也常见。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酒厂来说,只要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便能过上小而美的日子。
然而,随着白酒挤压式竞争的加剧,县级市场已经引起了诸多强者的垂涎。茅台及其酱香系列酒、五粮液及其系列酒、泸州老窖、洋河、牛栏山、老村长等全国性品牌纷纷下沉、渗透到了县城。很多企业把优质的县级代理作为重要的招商开发对象,甚至还把原本一县一代理的经销商再细分到产品和区域,形成了一县多代理的局面,网络更加密集。
与地级市、省会城市相比,县级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小,费用投入也相对较少,但收效却更多,营销效率更高。很明显,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名酒企业在县级市场的拓展中,会直接威胁到本土企业的生存。那么,本土品牌究竟将何去何从呢?
有专家认为,区域酒企在强势白酒品牌的冲击下,必须进行市场下沉,而乡村是全国化名酒有所欠缺的地方,因此将是本土酒企的战略要地之一。
近来,各区域都喊出了振兴的口号,开始反击全国化名酒。其中,以地产酒企较多较强势的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尤为明显。河南的仰韶、赊店等强势品牌都加码了县级市场,甚至进一步下沉到乡村,打算利用本土的地缘优势,抢下市场。
然而,由4万余个乡镇、66万余个村落构成的乡村市场具有消费档次较低、消费区域分散、消费时间集中,范围大、配送难等特点,因此在营销中,要抓住消费集中的时间和区域。区域酒企需要做好乡镇分销商的的选择和市场开发,在进行渠道建设与维护时,还要抓好消费集中的节点,如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有专家表示。
此外,一线白酒企业利用价格下移的系列酒进军县级市场,直接对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采访中,各地经销商均认为价格带的竞争会成为全国化名酒与本土品牌最直接的竞争方式。这就需要本土酒企根据区域消费的特点来应招。
一是主动升级。如安徽地区消费升级比较明显,古井、洋河、口子间竞争激烈。皖中地区外的皖北、皖南县级市场的主流消费为80-150元,因此,古井主动将价格向古8及以上进行升级,以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利润差距,满足消费升级趋势。
二是差异化打法,适用于某些消费升级不明显的区域。如河北地区的县级市场主流消费在40-80元,衡水老白干、刘伶醉、丛台等本土品牌在与洋河、泸州老窖系列酒和开发产品的竞争中就形成了差异化。如宁晋县的泥坑酒业通过一高一低简装光瓶的聚焦带来的错位竞争。泥坑酒业在卡住光瓶酒趋势的同时,还回归到了盒装酒的运作上,尤其是70-80元/瓶的中档盒装和百元以上价位盒装。在快速放大规模效益的同时,稳步延伸盒装品牌的场景消费。
三是不放弃低档。全国化名酒大多并不注重低档酒,将其市场交给了开发品牌,这就给了本土酒企机会。有专家表示,区域酒企有本土优势,运作费用成本低,不应盲目跟风升级,要抓住低档酒的市场。
别欺县城人民傻,品牌化是本土酒企的未来
如果我们在县城的街头走走就会发现,不管是酒水专卖店、商超,还是便利店,神酒都大量存在。县城人民并不care品牌吗?
所谓神酒,是对市场上酒厂主品牌以外的酒的统称,主要包括5种:1、最常见的小酒厂产品,以坤沙、若干年陈酿、茅台镇或者四川产地、纯粮等为噱头;2、互联网上有响亮名字,生产厂家却名不见经传,如人民公社、为人民服务等;3、地方小酒厂出品的山寨酒,产品名称和包装与名牌产品极为相似,常见的有:洋河镇、茅台镇、古井镇、杏花村等;4、大品牌的非系列酒产品,如各种贴牌和包销、代销、授权生产等,这些产品要么外包装高大上,要么与核心系列酒品牌产品犹如孪生兄弟;5、集团旗下子公司生产的白酒。
其实,县乡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是有追求的,只是在品牌认知和消费能力上有欠缺。而随着国家帮扶政策的实施,县乡的经济发展将得到明显提升,消费能力也会跟上来。
四川某县城白酒经销商在接受微酒采访时表示:20块钱以内的酒乡村居民和县城务工人员喝的多,而县城的政商消费却能到次高端及以上。已经明显城镇化的,在当地收入中等的人也越来越注重品牌,就算喝百元价位的白酒,也会锁定有知名度的品牌。福建、山东的县城经销商也表示,他们对加盟名酒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因此,本土酒企的品牌化不容小觑,通过对品牌的打造来引领县级市场消费是必须要做的事。
首先,地方酒企应抓住主流消费价格,聚焦单品。这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聚焦、资源聚焦,从而让消费者形成固定的品牌认知。
其次,地方酒企应强化区域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地方酒企的地缘优势是对抗全国化名酒的重要武器,如山东景芝的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的文化内涵,以及四川丰谷酒业的低醉酒度等。
第三是品牌传播要与时俱进。地方酒企应选择植入当地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和事件,强化公益与口碑传播,利用新媒体、新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如抖音、快手等已经成为众多酒企的传播阵地之一。另外,聚焦门头+墙体,做极致化的氛围营造及消费者告知也是县级市场常见的传播方式。
团购+促销,要顺气儿先接地气儿
茅台曾以800万的门槛招揽县级专卖店,令其县级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名酒纷纷在县城开设形象店,全国性酒商也把连锁店开在了县级市场。于此背景下,本土品牌在渠道和促销上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紧握团购优势。在进击波财经的文章中,总结了县城面积不大,县级市场中的生意很多是熟人买卖的特点。因此,这就更容易在团购上取得突破。而在政商消费的次高端、高端酒的团购渠道中,区域名酒的优势更明显。一来是因为人情关系更密切,二来是地方保护政策。
第二是要抢先掌控终端渠道。除了团购渠道,餐饮、宴席、烟酒店、商超也是酒企的必争之地,如水井坊强化终端掌控的新总代模式就令其有了较快发展。而本土酒企在争夺县乡市场时,则需要终端无盲点覆盖,产品店店通。而且在选择县级经销商或者乡镇分销商时,最好选择除酒水外,还经营其他快消品如饮料、乳制品等的经销商,这对于配送成本、终端掌控有很大好处。
另外,以烟酒店为载体,通过婚宴渠道来撬动市场、持续拉动市场也很重要。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认为,乡镇市场未来的宴席市场升级机会是非常大的,他判断,未来3年,50%的县乡村的主流宴席用酒会升到80元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洋河、泸州老窖开始到乡镇终端陈列,并加大投入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专家表示,地面渠道的组织能力,是一种短期内无法复制的能力,这样的核心能力,是机遇也是挑战。
第三是把握消费者心理,促销接地气。在县级市场,白酒营销专家纷纷把促销活动作为重要的一环推出,且要接地气,符合县级消费人群特点。如有的区域酒企以镇为单位,短期内连续开展艺演活动;结合艺演,现场开展消费者活动,赠酒、品鉴、抽奖等。
由于县级市场的中低档消费占比更大,这个消费人群受收入限制,对价格敏感,讲求实惠,也喜欢占便宜。有县级经销商总结道,他还表示,在促销活动中,赠品、扫描红包是消费者最喜欢的方式,而且在宴席活动中,也能很好的带动消费。
有人说:品酒与喝酒的区别在于思考,在西方,品酒被视为一种高雅而细致的情趣,鉴赏葡萄酒更是有闲阶层的风雅之举。
有朋友问道,为什么葡萄酒不能一口咽下去,像喝啤酒或者饮料一样,咕噜咕噜特畅快,反观葡萄酒,还要一看二闻三摇四品,一套步骤。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就一起来往下看。
喝酒与品酒
喝酒是一种心情,喝的是欢笑,喝的是忧愁,喝的是感动。
有朋自远方来时,略备薄酒,促膝相谈,热情洋溢。逸兴逸飞;烦恼忧郁时,喝的是愁绪满腹,以酒解忧。离别辞行,以酒相送,喝的是一种深情绵绵,依依不舍。
而品酒,是独自一人的修行。品酒并不是喝酒,品酒是一门学问。譬如欣赏一幅画、听一首音乐,如果你没有美术和音乐的修养,就不可能说出他的好坏,掌握它,你才能真正享受到葡萄酒的美妙。
入口后的技术动作
品酒时让葡萄酒在口腔内多停留片刻,利用舌头和面部肌肉的运动搅动葡萄酒,然后将嘴微微张开,此时口中酒好像要流出来,用嘴轻轻吸气,像是要把酒吸回去一样。最后让口腔充分体验酒液,最后缓缓咽下。
将酒含在口中八至十秒
风味葡萄酒的香气在入口前,依靠前鼻腔进行感知。而葡萄酒的风味则依靠口鼻之间的后鼻腔被嗅觉感应到,后鼻腔是嗅觉神经丰富的地方,入口之后的葡萄酒通过口腔的加温和搅动,会开始散发出与杯中闻酒不同的新香味。
同一款酒,不同人的感受会有差异
意大利顶级食品研究机构发现,喝葡萄酒时若将酒含在口中八至十秒后再吞下,将更能品尝到酒的香纯与美味。
原因在于人类的口水可将葡萄酒中的某些特定成分沉淀下来,因此使得葡萄酒的香味得以散发并留在口中。
不同人的唾液影响了不同的口感味道,唾液中含有一种名为淀粉酶的物质,会造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的口感不同。
美国莫奈尔中心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每个人形成对淀粉的口味感知受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人们之所以会对食物产生或滑腻或浓稠、或粘牙或松软的口感,并对其产生喜恶,是因为人体制造淀粉酶的数量各不相同。
并论证了从个体基因差异到对营养成分口味感知差异的关联性。最终理顺了人体从基因差异到蛋白酶再到生理改变最后到味觉感知的整个过程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之所以品尝的葡萄酒味道与大师不同,不是因为你不够勤奋,而是因为你俩基因不同!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