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葡萄酒专题。这篇关于《买葡萄酒的8大误区 你中了几招?》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有人说葡萄酒最迷人的时刻就是开瓶的时候,因为不到拔出瓶塞,斟上一杯,浅尝一口,我们都无法真正确定一款酒的风味。不过如果我们一个不慎挑错了酒款,这迷人的时刻也有可能变成最失望的一刻。选酒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即便是入酒圈多年的老手也有可能犯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误区是我们在挑选酒款时需要小心避免的。

1.仓促选择

如果临时被邀请参加派对或聚餐,大部分人都可能没有时间去熟悉的商店买酒,而是就近找一家店买一瓶。可在陌生的店铺中我们没有了熟悉的店员为我们介绍,或许还无法找到熟悉的酒款,最后可能就在快要迟到的时候挑一瓶看着顺眼的带走。然而这般仓促的决定,往往都不会带来惊喜。所以在买酒时,尽量选择一家口碑好的商店,再多给自己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实在是没功夫挑选的话,不如选择别的替代品。就算没有酒也比一瓶让人失望的酒强。

2.不与店员沟通

不少人在选酒时都不喜欢和店员接触,一部分人可能是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怕露怯,还有一部分则是将葡萄酒销售等同于超市卖场的推销员,怕被忽悠。其实,许多精品葡萄酒商店中的销售人员都是立志走侍酒师职业道路的人,也是其公司悉心培养的对象,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十分乐意和到店的顾客分享自己对酒款的看法。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和他们聊聊我们偏爱的风格类型,然后让他们帮忙推荐店中合适的酒款。

3.不考虑配餐

去赴宴总少不了带瓶好酒,如果提前知道了菜单,我们可以参考菜式挑选合适的酒款。不过葡萄酒配餐博大精深,想要为每一道美食找出理想的搭配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好在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合适而非完美的搭配,所以,如果拿不准到底该拿什么酒配餐,那就选择经典百搭款,如长相思(SauvignonBlanc)白葡萄酒或者黑皮诺(PinotNoir)红葡萄酒。若是这两者也寻不到,那就来一瓶香槟(Champagne)吧。

4.偏爱低价酒

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品质不错的葡萄酒,这对酒迷们来说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甚至能带来不少成就感。可我们更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耗费精力在低价酒款中寻寻觅觅,能得到满意结果的少之又少。当然也不必走极端去寻觅那些天价葡萄酒。一般认为,售价300-400元的葡萄酒就足够惊艳,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5.不愿尝新

很多酒迷在买酒时锁定自己熟悉的产区,不管是旧世界的波尔多(Bordeaux)、里奥哈(Rioja)和托斯卡纳(Tuscany),还是新世界的纳帕谷(NapaValley)、库纳瓦拉(Coonawarra)和马尔堡(Marlborough),这些著名产区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常喝到的。不过如果能尝试新兴产区,或许会获得更多惊喜,因为这些小产区需要打开市场,酒庄和酿酒师会花费更多的心思来探索不一样的风格。

6.拒绝螺旋盖

至今为止,螺旋盖在世界市场上的接受度依然不高,不少消费者依然对它存有偏见,认为螺旋盖等于廉价葡萄酒。然而,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有不少知名酒商也正在使用螺旋盖替代软木塞,因为螺旋盖既可以避免软木塞污染,又经济环保。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螺旋盖的普及率很高,一些当地最负盛名的酒庄也正尝试螺旋盖封瓶。所以,如果在挑选酒款时对螺旋盖存有偏见,我们很可能因此错过一款好酒。

7.以貌取酒

不少人研究过酒标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证实与众不同的酒标设计确实更容易吸引在货架前举棋不定的消费者。许多精品酒庄也正是以独特的设计宣告自身的与众不同。然而,也有些大批量葡萄酒生产商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更换酒标,误导大众。所以选酒时仅通过酒标来判断,最后可能只买回一瓶平平无奇的量产酒。

8.不会退坏酒

人们总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液体,会在瓶中发生奇妙的变化。不过有的时候,由于储存不当等原因,变化不太美妙,葡萄酒就会变得不适合饮用。不少人担心退换出问题的酒款很麻烦,所以不愿意退换。其实,负责的商家都很乐意接受退回的问题酒款,因为这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在存储和运输方面的问题,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葡萄酒的十大误区 你中了几条?


1.挂杯越多,代表葡萄酒的品质就越好。

挂杯是鉴别葡萄酒好坏的方法之一,但是挂杯就一定是好酒吗,当然不是。打个比方,胖子都是有钱人吗?

在以前大家都吃不饱的时候,胖代表着有钱。现在大家都能吃饱,还有人觉得胖代表有钱吗?

以前酿酒技术不成熟,挂杯代表好酒。

现在所有的红酒挂杯都不错,可别再以挂杯论好坏了。

摇晃葡萄酒的时候,会在酒杯内壁上留下一串串的酒泪,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挂杯。精蒸发的速度比水蒸发的速度快,而其表面张力又比水的小,受重力作用的影响,液体不会很快地落下,所以产生了挂杯现象。酸奶盖现象同理。一杯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明显,挂杯厚且长只能说明该款酒的酒精的相对浓度较高,糖分含量高,跟葡萄酒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同样,

2.瓶底深的都是好酒。

好酒能存几十年,会产生很多沉淀,所以需要一个深瓶底。但当大家都认为瓶底深就是好酒时,有些酒庄出于营销目的,什么酒都用特别深的瓶底

所以,大侠带刀,但带刀的不一定是大侠

懂了吧?

3.年份越好,葡萄酒品质越高。

好年份好质量,考了好高中就一定能上名校吗?好年份,是指当年的气候条件好,但并不代表所有酒庄的葡萄生长情况都良好。

因为葡萄的生长好坏不光与气候有关,还与修剪、疏花疏果和采摘等人工因素有关。如果葡萄生长期间不管不问,就算是最好的世纪年份,那对一些酒庄而言也是徒劳无获。年份的好坏,对普通葡萄酒几乎无影响,只有对一些顶级名庄才有较大影响。例如,82年对拉菲古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而言是一个世纪年份,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卓越,售价达数万元每瓶;而对一些普通波尔多酒庄而言,82年收成较好,出产的葡萄酒品质依然平平而已,售价不过百来元。因此,好年份并不代表葡萄酒品质就一定高。

4.无醇葡萄酒的酒精度为0,即使饮用也可正常驾驶。

喝了无醇葡萄酒可以驾车。因为......无醇葡萄酒并不代表酒精度为0,只是酒精含量较低从而被归纳为无醇。欧盟规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于1.2%即可视为无醇。美国和英国规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于0.5%即视为无醇。我国通常默认为不高于0.5%即为无醇。因此,过量饮用无醇葡萄酒,也会造成酒驾。

5.酒是陈的香。存放的时间越长,葡萄酒的质量就越好。

存放的时间越长酒的质量就越好,葡萄酒越老越香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会经过3个阶段:发展期、适饮期和衰退期,而当进入衰退期时,葡萄酒开始解体,酸涩突出,果香消失殆尽,品尝起来会索然无味。因此,葡萄酒并非和白酒一样,越老越香,多数需在3-5年内饮用掉。只有一些顶级葡萄酒可陈年数十年,在陈年过程中演变成更为复杂的香气和层次,从而品质变得更好。

6.葡萄酒都是越贵越好喝。

价格贵好喝,不同阶段的不同味道。打个比方,你无法知道你是否会更喜欢下一秒的味道吧?

我再打个比方,你无法知道胡歌,霍建华,张艺兴是20岁的时候更帅,30岁的时候更适合你,还是40岁的时候更适合你!所以,喝葡萄酒我们讲究的不是比价格,而是在各个阶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口感的葡萄酒。

7.起泡酒是香槟。

先说一点,起泡酒不是饮料,说起泡酒是饮料的人,你试试喝一支晕不晕,起泡酒不是香槟,香槟是法国地名,由于法国香槟区的酒申请了香槟专利,只有产自法国香槟区(Champange)内的气泡葡萄酒才能使用Champange之名。结论是,香槟一定是气泡酒,但是起泡酒不一定是香槟哦。

8.旧世界葡萄酒质量比新世界好。

旧世界就是指欧洲这些有长久酿葡萄酒历史的国家,新世界就是除欧洲以外的产区。这个分法其实都有点过时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凭借科技手段,每个产区都能酿出好酒。风味无好坏,只有自己喜欢与否。

9.葡萄酒配雪碧,可调和葡萄酒涩感并降低酒精度。

这这这个我就不讲了吧。葡萄酒在酿制过程中,大部分糖分被酵母吸收产生酒精,只有少量的残糖剩余在葡萄酒中,加其他的饮料会影响葡萄酒的香气,层次,口感,无疑是浪费酒农的心血。而且葡萄酒是天作之物,里面的各种成分都处于平衡状态,加入碳酸饮料会破坏平衡并且对人体肠胃造成负担。

10.82年的拉菲=1982年生产的拉菲

ORZ...小编给跪了,葡萄酒瓶正标上的年份是葡萄采摘的时间,经过一系列工艺(不展开,太多专业知识),装瓶发售,装瓶日期一般是次年或者第三年(少数西班牙意大利等酒),保质期八年是中国特色,外文原背标是没有保质期的。

8大饮酒误区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吃点肉垫底不容易醉、混着喝容易醉、酒量可以练出来这些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这些理论都是真的吗?小编告诉大家,以上理论都是饮酒的一些误区。还有哪些误区需要你来避免呢?赶紧来看看吧。

误区一﹕吃肉打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四﹕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误区五﹕喝酒御寒暖身。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后,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更冷。

误区六﹕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酒精其实是压抑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误区七﹕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呕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八﹕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醒酒。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购买葡萄酒的8大误区 90%的人都沦陷了


关于买酒时如何判断葡萄酒质量,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消费者在购买时总会充满疑惑,甚至走进一些误区中。以下这8个常见的买酒误区,你是否也曾中过招呢?

1.年份越老酒越好

虽然老话说酒是陈的香,但在葡萄酒里,这话真的不适用。

葡萄酒在酿造结束装入酒瓶后,就进入了休眠期。经过一段时间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进入成熟期。

此时的葡萄酒就仿佛站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会将其优秀的品质持续释放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最佳适饮期。

世界上90%以上的葡萄酒适饮期都在1-2年内,只有10%左右的优质葡萄酒才具有5-10年的陈年潜力,而剩下1%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10年以上的陈年潜力。

葡萄酒的品质和时间的关系如同一条抛物线,所有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巅峰,之后再慢慢进入品质衰弱期。

因此,对于不同的葡萄酒,年份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对于平日里喝的普通餐酒,还是应该选择新年份的饮用。

2.酒精度越高酒越好

一般情况下,酒精度高、酒体重的葡萄酒,往往会拥有更浓郁的风味,是一款很典型的重口味葡萄酒。这样风格的酒曾一度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市场上的主流。

不过,这只是消费者口味的喜好,并不意味着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一定质量更好,葡萄酒的平衡永远是判断其质量的第一标准。

一瓶优秀的葡萄酒,是酒中的单宁、酸度、甜度、酒精度、香气这多个元素取得完美平衡下的产物,任何因素都不能拿出来单独称霸,成为判断葡萄酒质量的唯一标准。

因此,把酒精度高低与葡萄酒好坏挂钩,是不可靠的。

3.软木塞比螺旋塞的质量好

软木塞和螺旋塞,光从外表上看仿佛便能分出高低贵贱来,然而当它们用于葡萄酒时,却各有利弊。

软木塞透气,能让葡萄酒在瓶中慢慢熟成,却有着高成本和木塞污染的风险;螺旋塞便宜方便,但好像少了些葡萄酒的仪式感但它们只是葡萄酒传统派和创新派之间的一场纷争,并不能代表葡萄酒质量好坏。

澳洲酒王奔富的许多高端产品均使用螺旋塞,波尔多一级庄玛歌也将螺旋塞投入实验,而许多低端餐酒为了博得消费者喜爱,坚持使用软木塞

因此,光看瓶塞来判断质量是不可靠的。

4.法国酒比其余国家酒好

一提到法国酒,好像它就是顶尖葡萄酒的代名词。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虽然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在这里也确实诞生了拉菲古堡、罗曼尼康帝这样的世界名庄,但法国同样也出产低端的日常餐酒。一味认为法国酒比别的国家酒好,是不科学的。

5.瓶子越重,越华丽,酒越好

酒瓶越重,越华丽,看起来十分有面子,不少国人也会喜欢购买这样的葡萄酒送人,但其实瓶型与葡萄酒质量也没有关系。

智利的重型瓶上宽下窄,看起来十分贵重,但其实装的也就是普通的葡萄酒。一些罗纳河谷的葡萄酒会采用华丽的浮雕瓶,但质量也不一定特别好。瓶型和花纹与葡萄酒质量之间并无绝对关系。

6.红葡萄酒比桃红、白葡萄酒好

红葡萄酒高贵优雅,桃红酒和白葡萄酒只是哄骗小女生的果酒?可别被葡萄酒的颜色迷惑了双眼。

无论是红、白还是桃红,都是葡萄酒分类的一种,它们之间确有不同的风味,但却不能绝对地说某种酒质量更好。

德国酒王伊慕酒庄出产世界上最好的雷司令,价钱比拉菲还要贵上很多倍。

7.橡木桶陈年越久,酒越好

虽然不少好酒都经过了很多年的橡木桶陈酿,但橡木桶陈年与葡萄酒的质量仍然没有直接关系。

葡萄酒有各种风格,对于以果香为亮点的新鲜型葡萄酒,橡木陈年和橡木风味反而会破坏了葡萄酒最诱人的那一部分。

此外,虽然橡木桶能为葡萄酒提供更复杂的风味,但这都是基于橡木味和酒中果香相互平衡的基础上。没有果香,只有橡木味的葡萄酒充其量是一碗木头汤,并不能算作什么好酒。

橡木桶只是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一个工具,用不用、怎么用,是由想要酿出的葡萄酒的风格决定的,不能一味的说,经过橡木桶陈年的一定就是好酒。

8.瓶底凹槽越深,酒越好

在葡萄酒酿造水平并不发达的时候,很多酒在陈年过程中会出现沉淀,这些沉淀会慢慢聚集在瓶底的凹槽中,于是陈年潜力越强的葡萄酒,其凹槽也会越深。

但在如今,葡萄酒在装瓶前都会过滤,保证它在货架期的稳定性。这样一来,瓶底的凹槽也没有了作用,与葡萄酒的质量更没什么关系了。著名的路易王妃香槟就是平底瓶,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卓越质量。

葡萄酒的这些“雷区” 你踩中了吗?


也许你已经喝过很多葡萄酒,但却不见得对葡萄酒都有正确的认识,毕竟生活中关于葡萄酒的雷区太多了,今天我们才扫一扫葡萄酒的雷区。

雷区一:葡萄酒越贵越好

有句俗语是这样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是根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底里的一个观点。但是所有的物品都是这样的吗?至少对于葡萄酒来说并不是。

葡萄酒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反映葡萄酒的品质高低,但品质并非决定葡萄酒价格高低的唯一因素,因为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所耗费的人工成本、陈酿时投入的橡木桶成本、设计酒标和包装葡萄酒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对酒款的认知等均是影响葡萄酒价格的关键因素。

此外,若是葡萄酒所用的酿酒葡萄较为冷门,且产自比较小众的酒庄和产区,那么这款酒也有可能是一款质高价优的佳酿。

雷区二:好酒都用软木塞

这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的人说软木塞封装的葡萄酒才是正统的、高级的象征。有人说我们要相信科学、顺应潮流,螺旋盖更能保护我们的葡萄酒。

软木塞以优秀的弹性、密封性、透气性著称,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比如:成本高、要使用专业开酒器和偶尔发生的木塞污染等风险。

螺旋盖的特点是以铝制成,密封性强、制造成本比软木塞低、开启比较方便、没有木塞污染的风险等。

所以从技术性上来讲并不是软木塞对葡萄酒更好,也就不存在好酒都用软木塞这个说法。

雷区三:挂杯长代表品质高

关于挂杯的问题,用科学分析来说,挂杯的长短取决于葡萄酒酒精,甘油的含量,挂杯时间越长的葡萄酒,相对酒精度也越高,酒泪也越粗,但这些特征决不能和品质挂钩,不要偷换了概念。

雷区四:坏年份没有好酒

说到年份,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又好奇,其实这个很神秘的词语是对特定产区这一年的气候状况笼统的介绍。

虽然说葡萄酒是看天吃饭的,最优秀的年份才会酿出最优秀的酒。但是对于今天的酿酒技术、就算是一般的年份,酒庄也会通过严格的筛选,出色的酿酒技术,酿制出优质的葡萄酒。

雷区五:甜酒只适合葡萄酒入门者

相比于苦涩的食物,大多数朋友还是更偏爱甜食,对葡萄酒也不例外。比起高酸或者单宁较高的干型葡萄酒,许多葡萄酒入门者往往比较容易接受甜酒。因此,有人会认为甜酒适合入门者饮用,而干型葡萄酒才是高级品酒师们经常品鉴的好酒。如果抱着这种想法,那么你很可能会错过许多令人赞不绝口的佳酿。

雷区六:老年份的葡萄酒都是好酒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认为老年份是高品质的象征,这一说法虽然对某些酒款而言确有可取之处,但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说法,因为所有的葡萄酒都有其适饮期。

作为极易被氧化的酒精饮品,大部分葡萄酒最好在1-5年内饮用完。不仅如此,在每年全球生产的葡萄酒中,绝大多数葡萄酒并没有能够窖藏数十年的陈年潜力,而且它们的陈年潜力只有在储存得当时才能发挥到极致。

六大雷区扫完了,以后遇到这些雷区可要注意了哦。

买葡萄酒要避开这几个误区


真金不怕火炼,道理需要考验!相同的问题,经常会被不同的朋友问及,今天小编将葡萄酒的几个选购误区整理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1、价格越高,品质就越好

有些人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一瓶葡萄酒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说产地、葡萄品种、酿酒师酿造技术、品牌以及年份等等。葡萄酒的价格并不能简简单单的和酒的质量划上等号,这么宣传也只不过是销售商一家之言罢了。

2、橡木塞的葡萄酒比螺旋塞的要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瓶具有储存价值的葡萄酒肯定是用橡木塞封瓶的,只有便宜的日餐酒会使用螺旋塞封瓶。这不免会认为橡木塞的葡萄酒比螺旋塞的酒要好上很多。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需要长时间熟成的红葡萄酒来说,用橡木塞封瓶,可以使少量空气进入,帮助酒液柔化单宁,增加其复杂性。但对于新鲜易饮、果味浓郁的葡萄酒来说,用螺旋塞可能更便宜,因其良好的密封性有助于保持其新鲜的果味儿。所以并不能因使用是橡木塞还是螺旋塞就能武断的认定葡萄酒的品质优劣。

3、挂杯好,才是真的好

有时去参加酒商的品鉴会,就不时能看到酒商会那挂杯的好坏来判定酒品质的好坏。其实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酒液酒精度的高低、含糖量的多少以及甘油都会影响酒液的挂杯。但酒精度、含糖量并不会和葡萄酒的质量产生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4、葡萄酒是需要醒酒的

知道葡萄酒需要醒酒,这说明是懂得一些葡萄酒常识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葡萄酒醒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酒液中的单宁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快速氧化,其香味也会随着氧化的过程逐渐散发出来,而葡萄酒的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厚和柔和。那么有哪些是不用醒酒的呢?

A.年轻的干白、桃红、半甜或甜型酒不需要醒酒。干白通常是最不喜欢空气的,空气会氧化干白使其清新的花果香气快速挥发;年轻的桃红还有半甜、甜型的葡萄酒同样都是以清新、自然的花果香气为主,所以也不需醒酒。

B.起泡酒不需要醒酒。起泡酒的特色就是它一连串的气泡,开瓶之后气泡会逐渐散失,如果将起泡酒也去醒酒的话,那不就是加速泡泡的散失速度吗?

C.加强型葡萄酒不需要醒酒。如果大家了解加强酒的酿造方法就理解加强酒为什么不需要醒酒了。因为它在发酵进行中人为地加入酒精杀死了酵母菌,所以加强酒从开瓶之后它的香气和口感基本不会变化,开瓶即饮就可以了。

D.年轻的红葡萄酒(博若莱新酒)以及以新鲜果香气息为主的干红(绝大多数的智利、澳洲干红)也不需要醒酒。

5、重瓶凹瓶是好酒

雕花重瓶卧木箱,烫金凹凸不干胶。这是国人对葡萄酒最为直观的认识,如果一瓶酒品质的好坏能直接从外观上能看出个好歹来,那么绝大数的酿酒师就可以光荣下岗了。瓶底深却有实用价值,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积存酒内的沉淀物。这一点对于那些早期葡萄酒生产中尚未有低温结晶技术的酒农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今酿酒技术大大提升,因此不再需要用凹槽来解决沉淀与结晶等问题,更不能通过红酒底部凹槽的深浅来判断酒的好坏了。

假葡萄酒酒鉴别四大谣言 你中过几招?


又是一年315打假热潮,网络上关于酒的真假鉴别方法便蹭着这个日子铺天盖地袭来。

其实,盛行的这些方法中大多缺乏实际考证,纯属谣言。下面淘小最就来给大家罗列一下鉴别葡萄酒真假的几大最不靠谱的方法。

最弄假成真的鉴定:看条码

很多文章都强调条形码和原产国的关系69开头的为中国灌装,0为美国,3为法国,7为智利,8为西班牙,9为澳大利亚。这确实是正确的国际条形码前缀,但没什么实际意义。

对制假厂商来说,条码本身只是印刷品,正标都能作假的人,背标的数字做假又有何难;而即使是向海关递交报备的正规进口葡萄酒,背标上的条形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也是由进口商编写的。

最一厢情愿的鉴定:看容量单位

同样标准瓶的酒,原装进口葡萄酒酒标上容量用cl(分升)做单位,而进口罐装酒或假冒进口酒则是ml(毫升),这当然毫无根据可言。不管酒标上是ml还是cl,就和背标上的条码一样,对假酒或者仿冒者来说,不过是个印刷品。

而瓶子上的压印,不管是ml还是cl,都可以在中国制造作为食品用玻璃瓶的出口大国,很多从国外进口的葡萄酒,酒瓶还都是原产于中国的。

同时,在欧洲销售,cl或者ml并没有法律上的规定,因此酒瓶上标哪一种计量单位都很正常。同理的,还有类似法国人或意大利人在背标上肯定不会用英语介绍,也是不少人一厢情愿的假设而已,并没有实际根据。

最冤枉好人的鉴定:滴在纸巾上

还有种鉴定技巧教大家把葡萄酒滴在纸巾上,由于假酒色素颗粒大,水会先渗透开来,酒色和水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个技巧用在假酒上确实屡试不爽,唯一的问题是,用在真酒上也是一样效果

真的葡萄酒,颜色也来自葡萄皮上的天然色素,所以同样在纸巾上渗透的比水慢,同样酒色和水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更别提如今完全用香精和人工色素酒精兑出来的假酒,因为造价并不比用便宜的葡萄酒以次充好来的便宜,已经非常少见了。

现在的山寨葡萄酒,多是用廉价葡萄酒冒充贵酒,和真酒主要的差别体现在口味上,而化学特性上相差不多。所以不管是用纸巾还是用碘酒用小苏打用试纸,都没法区分出来。

这种不均匀扩散科学上叫做层析现象大多数日常中有颜色的液体上都能观察到。

最容易上当的鉴定:看瓶底凹陷深度

很多资料说原装进口的葡萄酒瓶底多呈锥形凹陷,且瓶底深部较厚,以利于收容沉淀,所以瓶底凹陷越深越好。但实际上,大部分日常饮用的葡萄酒根本不值得陈年,更别提什么专为保存沉淀设计的瓶底了。

真正避免买到假酒的方法

1.端正心态从品尝开始

2.选择可信的购买渠道

3.选择靠谱的辅助工具

4.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知识

饮用葡萄酒的5大误区


现在,葡萄酒已经成为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饮品之一。如何喝葡萄酒已经为很多人所熟悉,但在喝葡萄酒时还是会有一些误区和错误。下面小编为大家纠正饮用葡萄酒的5大误区。

误区1:挂杯的葡萄酒才是好酒。

葡萄酒是否挂杯,只是显示它的浓度高低,跟葡萄酒的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误区2:葡萄酒不能倒满,但起码倒一半。

这种概念不对。用酒杯、醒酒器喝葡萄酒,为的是让葡萄酒跟空气充分接触。所以我们倒酒的时候,应该倒到酒杯最宽的位置上,让酒体跟空气有最大的接触面。

误区3:葡萄酒开了以后,酒塞就没用了。

在法国酒庄里,除了罗斯柴尔德集团自制酒塞以外,其他酒庄出产葡萄酒的时候,酒塞都是订购的,成本并不低。从这个酒塞的质量,可以看出酿造者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所以,也有人喜欢把酒塞都保存下来。

葡萄酒打开以后,最好在3天内喝完。喝不完时,可以把酒塞倒过来塞回酒瓶口,有短暂保鲜的作用。未喝完的葡萄酒,不要把它放冰箱,只需要放避光阴凉处。

误区4:葡萄酒的保质期有多久?

这是消费者买酒的时候常问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葡萄酒不同于白酒,它不是越陈越香,但不同年份、品种、工艺会有不同的适饮期。目前适饮期最长的是1982年的木桐,适饮期是到2065年。好的葡萄酒可以陈酿的时间很长,入瓶以后,用酒塞密封的葡萄酒的味道还会不断变化。通常10年左右,风味会不一样,但并不影响它的质量酒还是可以喝的。对葡萄酒来说,通常适饮期是8-12年。

误区5:新世界的酒没有旧世界的酒好。

旧世界的葡萄酒固然好,但不能一概而论。新世界中也有很多性价比高的葡萄酒,例如来自澳洲的奔富葡萄酒相当受欢迎,其中707是这个品牌品质最好的葡萄酒,398、407的性价比是最高的,100元左右的就能喝到高品质的葡萄酒。

葡萄酒五大认知误区你知道吗?


自2010年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调整后,逐步步入了新常态,使产业遭遇各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2016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王秘书长办公室里,记者有幸与其坐而论道葡萄酒发展,他指出,随着市场面不断扩大,葡萄酒知识的普及等,葡萄酒市场蛋糕还会扩大。尤其是王秘书长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让我感受到:葡萄酒要健康前行,企业应看清并走出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之一:好的自然条件=好的葡萄=好的葡萄酒

葡萄酒酿造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业界普遍在说,葡萄酒七分种植三分酿造,或好葡萄酒是种植出来的,可能在欧洲这种说法能成立。但在中国讲就有问题了,因为,国内有些酿酒师水平并不高,照样将好葡萄做不成好的酒。王祖明表示,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生产技术人才已跟不上产业快速扩张的需要,栽培技术、酿酒水平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极个别现象。从长远看,技术层面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产区乃至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一方面讲,本身好葡萄酒就是在好的自然条件下,将葡萄果实本质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来。王祖明指出,近几年,我国葡萄酒的品质及个性化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要有进一步的提升,从全局看,已经或将遇到发展的瓶颈。他说:由于我们现有企业使用的原料,大部分来源于老的基地,即使是新建的酒庄、新建的基地,很多在酿酒葡萄品种选择上没有突破以前的框框、栽培模式(技术)也没有更新、提高。因而,会造成酿酒葡萄缺乏个性与特点,或者酿酒葡萄品质提高受到很大影响。葡萄酒产品没有个性,也就缺乏了核心竞争力,而酿酒葡萄的品质最终会影响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误区之二:想种好葡萄、做好酒,请国外的专家、酿酒师就行了

高水平的酿酒师是需要懂葡萄的,要对当地自然条件有所了解。做什么样的酒,在什么时候去采收葡萄,酿酒师必须把控好。葡萄酒的地域特性非常强,如果请国外酿酒师,他若对中国的土壤、气候自然条件没有充分地了解,就不知道如何把控。如果,请的国外酿酒师做了不够好,大部分的情况下,不是国外酿酒师水平不行,是我们请的人对理解葡萄酒的理解不到位。

企业老板应该知道,请了国外酿酒师,企业要有一个团队与他很好地配合,若仅仅是葡萄收下来了就让酿酒师酿酒,酒酿的好不好完全靠撞运气了。王祖明说,酿酒师酿酒技艺不是凭空的,根据当年的自然条件,酿酒师将葡萄发挥到极致,优点充分表达出来,才可以说酿的好,若酿酒师做不了这点,不能说其水平高。

误区之三:高成本,就要高价;好葡萄酒,就要高价

成本高,认为价格应该高,酒好也认为价格应该高。王祖明秘书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酒庄投入的成本高,理所当然地认为产品价格就应该高;如一瓶酒尽管是好酒,按市场行情,本来只值500元,却要价1500元一瓶。王祖明表示,很多产品的性价比不合理,产品价格定位,不是从市场、消费者和产品品质出发,而是从经营者,甚至是领导的意愿出发,价格脱离了市场,必然会失去很多消费者。

误区之四:渠道为王

不少葡萄酒厂家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渠道上,忘记真正的终端是消费者,即使新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仍是最关键的。王祖明说,渠道是指经销商,渠道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种让消费者接触到酒的一种方法,渠道不会消费酒,最终是消费者消费酒。

中国消费者本身对葡萄酒了解不多,我们还没有想方设法走进消费者,很多厂家认为将产品卖给经销商就完事了,其实不然。王祖明强调,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人们才会了解国产葡萄酒,才有可能尝试,进而有可能去喝它。

推广模式的陈旧,营销人员葡萄酒专业知识的缺乏,已经在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细分和变化。王祖明表示,与消费者沟通,企业要专业化,去神秘化。葡萄酒推广人员太不专业,没有将葡萄酒本质的东西告诉给人们,却将葡萄酒说得很神秘,神秘化只会使消费者与葡萄酒产生距离,不敢去消费。他进一步解释道。

误区之五:因为进口酒,国产酒销售受影响

现在大家以为国产葡萄酒比重在下降,进口葡萄酒比重在上升,就认为是进口酒的问题,这样看是不正确的。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误区,是因为如果没有国外的产区、企业这几年对葡萄酒产品、文化、理念的推广,不会有很多消费者知道葡萄酒。王祖明说,我们不要从进口酒身上找原因,要从自身找原因。也没有必要将国产酒和进口酒进行对比,甚至是对立,让更多消费者喜欢葡萄酒才是正道。

王祖明强调,面对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应该有所突破,并以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分析产业的调整期及其真实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同时,要利用这个可能并不是很短的调整期,做实产业、企业的基础,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使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前几年,我们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已经在实践中逐步予以证明,如果能够面对问题,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很快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很多产区、企业的思维,还没有从以前的模式中跳出来,因此,有必要再强调前几年的观点,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理念的改变,善于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国内的葡萄酒产业尽快全面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王祖明告诉记者。

葡萄酒7大常被忽视的误区


现代社会,虽说葡萄酒已经被很多人所熟悉,但在人们对于葡萄酒的消费观念中,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如果不加以注意仍可能会出错,以至闹了很多笑话。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述葡萄酒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第一误区:年份越久越好

在形容我们的国酒白酒时,人们常用这样一句俗语:酒是陈的香。存放的时间越长,酒的质量就越好,但这条法则对于葡萄酒来说却不适用。

酿造葡萄酒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葡萄酒的品质七分看原料,三分在工艺。原料的好坏对于所酿造的葡萄酒的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决定葡萄原料优劣的因素在年份。酿造葡萄酒所使用的葡萄生长季节的年份越好,葡萄酒的质量越高。对于法国波尔多来说,1982年、2000年、2005年等都是公认的满分年份,因此,在这些年份所酿造的葡萄酒的质量当属上乘,葡萄酒的价格也越高。

第二误区:将葡萄酒视作药物

葡萄酒的保健功效众所皆知,它不仅能够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及心脏病等疾病,还能起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功效。感冒时,一杯热腾腾的、好喝的红酒鸡蛋也能让你快速恢复健康。

尽管葡萄酒与如此多的功效,但却不能将葡萄酒视为药物。葡萄酒只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品,长期饮用定会对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切不可当生病时用葡萄酒当做药物来饮用,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尽管葡萄酒对身体有益,但如果饮用量过大的话势必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因此,葡萄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啊!

第三误区:存放时间越长,葡萄酒的质量越佳

葡萄酒也有保质期,你听说过吗?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在10-13度之间,尽管酒精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在这个度数范围内,很多细菌还是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因此,开瓶后的葡萄酒要尽快喝完,否则感染细菌后就会变得腐败变质了。

除此之外,葡萄酒一般采用橡木塞进行封瓶。橡木塞中的空隙使酒瓶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一方面,进入的适量空气促进了葡萄酒的成熟,另一方面,葡萄酒在呼吸时产生的杂质气体也可以通过橡木塞的空隙排出瓶外。尽管保存良好的葡萄酒不会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但葡萄酒中的酒精却也在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少,此时的葡萄酒已经失去了饮用的价值。

第四误区:将葡萄酒放在冰箱中储存

每一个喝过葡萄酒的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买回来的葡萄酒到底该放在那里进行储存呢?葡萄酒对储存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有稳定适宜的温度、湿度,还要求储存空间干净、无振动、无异味等。放在专业的酒窖和酒柜中是最好的储存方法,但若没有这样的条件,又该如何储存呢?

在家中,我们可以将购买的葡萄酒放到阴凉、避光、不潮湿的角落等。在冰箱中储存对葡萄酒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害。冰箱的温度过低,异味太重,又有振动,不管是开瓶后的葡萄酒,还是没有开瓶的,都不适宜放在冰箱中储存。

第五误区:将葡萄酒与碳酸饮料一起饮用

经常看到这样的喝法,将可乐或雪碧倒入葡萄酒当中混合饮用。然而这种方法不仅不够专业,而且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

葡萄酒是天作之物,里面的各种成分都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任何物质的添加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影响葡萄酒原有的口感。除此之外,可乐或雪碧中的碳酸会对胃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六误区:挂杯越明显,酒质量越好

在摇晃葡萄酒的时候,会在酒杯内壁上留下一串串的酒泪,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挂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葡萄酒在沿酒杯下落时,酒液中不同成分的下落速度不一样,因此会出现酒柱或酒泪。挂杯明显是葡萄酒质量好的表现之一,但却不能单单从挂杯情况的好坏来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优劣。真正判断一瓶酒的好坏还需要自己亲自来断定。

第七误区:所有葡萄酒都可以收藏

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收藏价值。葡萄酒有一定的保质期,一般的葡萄酒只能存放10年左右,只有极少数的葡萄酒才具有投资的价值。这些酒不仅质量优秀,而且产量稀少,是最具潜质的投资品,存放几十年仍有出色的品质。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