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瓷藏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瓷制酒器》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较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的酒器达到空前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较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酒器的发展历史


美酒的酒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阶段主要流行陶质酒器;
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同时流行陶质酒器;
三、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陶质酒器仍广泛使用;
四、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主要流行瓷质酒器,并辅以金、银、铜、玉等质地酒器;
五、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瓷质酒器非凡普及,金、银、铜、锡、玉质酒器也有相当数量,清代后期玻璃酒器开始逐渐使用。除此之外,木质酒器、骨角质酒器及皮质酒器,自酒类出现后一直与北方民族始终伴随,贯穿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草原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带有着鲜明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罍的容酒器


饮酒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青铜酒器盛行的年代,饮美酒更是社会主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在举行的典礼或盛宴中,王侯贵族为追求奢侈、显示财富,竞相制作各种精美的酒器,使青铜酒器越做越精、越铸越大,因此有了令后人惊叹的造型复杂、纹饰奇美,堪称青铜绝品的“四羊方尊”的问世。
容酒器是古人盛酒、酿酒的器皿,主要有卣、尊、觥、盉、罍、瓿、壶、方彝等。栏主张音涛较近收藏了一件春秋时期的罍(音同“雷”),该罍为圆口、直颈、广肩、鼓腹、圈足,两耳为两龙相斗,整体饰有绳索纹路。罍体较矮胖,在造型结构和花纹装饰上,大胆地改变了昔日的复杂形体与面目凶恶的纹样,而形成端庄大方、纹饰简洁的清新风格。底座以镂空工艺铸造,造型精巧别致同时坚固耐用,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这尊青铜罍,经历两千多年历史,仍完好无损,对研究酒器的演变和探讨传统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目前的资料考证,罍是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诗经》中经常提到罍,在《诗·周南·卷耳》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姑且斟满那酒罍”。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从器形上来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其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在纹饰方面,浮雕都比较低,没有商代器物上的那些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器物多处以夔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但变形非常厉害,除目纹外其他细节都蜕化了,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
武王伐商,历数商纣王的罪状,酗酒便是其一。由此证明商代的时候饮酒很盛行,当时的酒器种类较多,制作也颇为精致。至西周中期后,青铜酒器大为减少,只保留壶、尊等一些盛酒器皿。当时人们对酒器很讲究,“非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不同身份、不同规格的酒宴要使用不同的酒器。酒器则分为容酒器、饮酒器、温酒器和取酒器。
卣,是盛香酒的器皿之一,基本形状为椭圆体,深腹下鼓,敛口上有盖,盖上有钮,下有圈足。形状似壶但有提梁。它始于商,盛于商晚期和西周,绝迹于西周晚期。从形体上,卣大致分无梁卣、提梁卣、方卣、筒形卣、带座卣、动物形卣。尊,是酒器的共名,大凡酒器均可称为尊。尊实为古代容酒备斟之器,其基本形制多为侈口、鼓腹圆底、圈足。尊形酷似觚,但中部比觚肥硕,口部也比觚大,和今日的痰盂极为相似。铜尊的断代有明显的特征,肩折、口越侈者,时代越早;圈足越高,颈越长者,时代越早;尊腹越下垂者,时代越晚。觥,盛酒或饮酒器,容量大,酒量大者,皆用觥。觥的基本形制为椭圆体或方形体,前有宽流,后有鋬手,流大上昂,而鋬手为兽首形。上有盖,下有圈足或四足,盖多作兽首形或长鼻象形,首上也多有角。方形觥及四足觥多制作于殷商时期。
盉,是古代调和酒、水及温酒之器。盉始于商中期,盛于商周,现在的茶壶便是盉的后裔。盉的基本形制特征是深腹,敛口,前有管状流,后有鋬手,上有盖,下承三足或四足。明显的断代特点有:流越下移且变曲,时代越晚;袋足早,柱足中,蹄足盛于春秋战国;无盖者为商代,有盖者为周代,提梁无鋬手者为春秋战国及汉代。罍,为古代酿酒器,又为大型盛酒器。罍的形制大致有两种:圆体罍和方形罍,特征是敞口、广肩、短颈,肩上有两耳,正面下腹有一环鼻,以系绳提取倒酒之用,圈足。罍流行于商至西周,绝于战国晚期。瓿,是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瓿形似罍,又似尊。似罍却比罍低矮,似尊却比尊肥粗,口小而不侈,圆腹,敛口,圈足,足上有方孔。壶,长颈容酒或水的器皿。壶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和匏形,还有贯耳形和蒜头形。方彝,方形、高身、盖似屋顶形、盖上亦有屋顶形钮、直壁或曲壁,有的方彝腹侧还生出两耳。方彝始于殷商,盛于商末至西周,沿用于春秋早期。
饮酒器包括爵、觚、角、斝、斛、杯等。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基本形制为前有似筒瓦的倾注流,后有呈尖状的尾,深圆腹,腹侧有鋬,口上有两柱,腹下有三锥形足。觚,是较早出现的青铜饮酒器,基本特征为上若喇叭形口,下为高圈足,中为长颈细腰。角,形制似爵,却无流无柱,前后皆为尾,或有盖,或无盖,底近半圆形,三锥形足,铭文多于鋬内腹侧壁上。斝,为饮酒兼温酒器。斝形似爵,却比爵大,容量亦大,斝亦为三足酒器,但无流无尾却有两柱,口圆,或平底,或圜底,或鬲形底。扁平鋬,圜鋬孔比爵、角大,以三棱形足居多,亦有款足,足在空者为多。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前期仍沿用。觯,形圆似尊,容酒量却小于尊,口亦不如尊侈,尊鼓腹于中间,而觯鼓腹却下垂,近于圈足。觯是流、尾、柱、鋬无的饮酒器,形似小瓶,或有盖,或无盖。

漫谈酒器的历史


根据《汉书》的记载:"舜祀宗庙,用玉斝。"所谓的"玉斝",显然是一种专门的美酒的酒器,说明之有酒器的出现,应当是在大舜时代。窦苹在《酒谱》中对这一记载分析说:"其饮器与欤?然事非经见,且不必以贮酒,故予不达其事。"窦苹所处的宋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他没有看到那个时代的酒器,所以不敢肯定,应当说,他对酒器出现的时间上的审慎态度,显然是十分事实求是的。
按照历史的发展状况,舜的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类社会逐渐由原始的氏族社会走向奴隶社会。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较早的陶制酒器,正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量出现的,这正与《汉书》的记载相吻合。
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正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酒器质料多样,功能各异。根据质地不同,大约可以分成十二种类型,即:陶器、瓷器、漆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象牙器、骨角器、蚌贝器、竹木器、匏瓠器等,其用途可分为盛储器、温煮器、冰镇器、挹取器、斟灌器、饮等六大类。而从古代到近代,北方少数民族还有用皮革、树皮等制做的酒器,用途上则主要是为盛储器、温煮器、斟灌器、饮用器等四大类。综合现代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酒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阶段主要流行陶质酒器;
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同时流行陶质酒器;
三、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陶质酒器仍广泛使用;
四、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主要流行瓷质酒器,并辅以金、银、铜、玉等质地酒器;
五、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瓷质酒器非凡普及,金、银、铜、锡、玉质酒器也有相当数量,清代后期玻璃酒器开始逐渐使用。除此之外,木质酒器、骨角质酒器及皮质酒器,自酒类出现后一直与北方民族始终伴随,贯穿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草原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带有着鲜明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酒器的形状和制作工艺受人们的饮食习惯、酿酒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秦汉时期,宴饮时都是席地而坐,酒具放在席间地上,故在形体上偏于矮胖。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胡床”,即低矮的木床,人坐在胡床上,酒具也放在胡床之上,所以酒具相应向高发展,成为瘦长形。隋唐至辽金元再至明清时期,饮宴时普遍使用桌子和椅子,酒具放在桌子上,与坐在椅子上的饮宴者平齐,因而酒具又渐渐变矮。酒器也随着酒质量的提高和饮用方法的改变而产生构造上的变化,这同样是适应饮食生活的一种变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因酒的质量很低,酒与酒糟混装一器,储酒器与斟灌器也常为一器,所以形制和结构比较粗放。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酒的质量逐渐提高,饮用时用斗勺挹取,所以此时青铜酒器比较精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的质量已有了一定的提高,经过滤后饮用,所用酒具也就更加精细。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酒的质量更加清醇,所以酒具精巧细腻。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蒸馏酒的出现,酒精浓度增强,酒性愈加浓烈,人已不可能大杯饮用,所以酒具也逐渐变得小巧灵秀。
私有制产生以后,不同的酒器的使用,也成了不同饮酒者社会地位的标志物。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近代,不同等级的人在酒器的使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有权位者和富有者使用着精美的酒器,而普通社会人群则使用着大众化的简单粗糙的酒器。酒器因而成了社会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古人所说,酒器"为器虽小,而在礼实大"。说明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以后,酒器的使用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古代酒器与古代艺术也有着不可割裂的密切关系。酒器从一开始出现,其制作的质地、造型与装饰,就受到了人们的特别重视,所以历朝历代,才会有各类型制及各种精美纹样装饰的酒具出现,才会有陶、铜、瓷以至金、银、玉酒器的创造,体现了一种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酒器的发展历史,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历史。

酒器收藏期待“升华”


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酒瓶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集酒艺、酒史、陶艺、瓷艺、考古、文物、绘画、书法、诗词、雕刻、民俗、礼仪、医学和风景名胜等为一体。
酒瓶收藏在国外历史悠久,而在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起初只是有人收藏酒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酒瓶被纳入了收藏品行列。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酒类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包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企业开始设计、生产艺术价值较高的酒瓶,值得收藏的酒器多起来。目前,酒器收藏者收藏、交流的主要是一些瓷质细腻、造型精美或者有纪念意义的陶、瓷酒瓶及一些造型别致的玻璃酒瓶。
酒器收藏期待“升华”
酒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一脉,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存在,并发扬广大,吸引着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酒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研究者不乏其人,但人们往往侧重于酿酒、售酒、饮酒与品牌及酒诗酒歌、酒书酒画,忽略了酒文化的载体--酒器的研究;
古代酒器属于文物、古玩范畴,多被中外博物馆或民间古玩家珍藏,而长期以来近代的各种酒器因生产数量多,又是生活常用品,人们见多不怪,视其为等闲之物,较终成了废弃之物,没有多少人考虑其在酒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酒器也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集酒艺、酒史、陶艺、典故、考古、文物、绘画、书法、诗词、篆刻堆雕、民俗、礼仪、医学和风景名胜等为一体;不仅具有实用、欣赏价值,而且具有文物研究价值。
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其它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同样古老渊远,底蕴深厚,光辉灿烂;特色酒器形形式式地记载着华夏发展史,表现内容图文并茂,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酒器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古今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和诗词、书法、绘画文化的艺术体现,而且是民间文化、祝福文化、吉祥文化、和谐文化和民俗、民族文化的精典,艺术酒器以雕刻.镶嵌.堆搂.手画.图绘.彩印.烧制.施釉等多种特殊艺术形式,形象地记载着华夏发展史,表现内容图文并茂,纵观古今,艺术家们独特的表现风格,让酒器给人以奇特感、新颖感、艺术感、怀古感、现实感。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酒瓶收藏与其他收藏一样搞都有三大好处,一是在艺术上获得熏陶,二是能结交大批志同道合的藏友,三是在经济上可以增值。酒器如今不但成了收藏者的宝贝,酒器收藏也渐成气候,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
收藏酒瓶较重要的是要心中有爱,耐得住寂寞,能坚持到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随着酒瓶收藏市场的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开始加入其中。陶瓷酒瓶具有较高的增值潜力,很值得人们关注,因为陶瓷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酱酒的制曲


曲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它已有2000多年大的历史,制曲是酿酒的前列道工序,由于曲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品种较多,香味物质也较多,因此它是关系到酒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宗酱酒采用优质小麦制造高温大曲,与其它酒所用大曲比,有三个显着特点:
一是生产季节性强,要求“伏天踩曲”。即“端午制曲”,重阳结束。这是因为这段时期内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活跃。
二是制曲需要优质小麦,不加任何辅料。因小麦粘着力强,营养
丰富,适宜于菌种的生长,也符合前人总结酿酒经验中指出的“得自然之曲,乃称前列品”的要求。
三是制曲温度高,一般在60度以上,俗称“高温制曲”。茅台镇酱酒传统的高温制曲工艺,十分科学。制造这种高温大曲采用的是独特的工艺。
制曲基本工艺:
1.1.1制曲原料:大曲用纯小麦为原料。要求小麦颗粒饱满,干燥均匀,不虫蛀,不霉变,无农药污染等。可从色泽、粒状、净度和剖面来检查其质量。
1.1.2曲料粉碎:小麦先经筛选后,再粉碎成适当的粗麦粉。曲料的粉碎度,粗粉中含有表皮为65%细粉35%,以无粗块,手摸不糙手为好。
1.1.3曲料配比:制曲原料为组麦粉、曲目和水3种,其用量比例要适当,否则对麦曲质量影响甚大。曲目必须是储存半年以上的陈曲,挑选其质量较好的使用。
1.1.4踩制曲坯:踩曲前,先将场地扫干净,检查工具是否清洁。通常踩曲场应靠近麦粉仓库。和面锅、注水桶、曲料糟斗和曲目容器要分别定容和定量。和面锅为普通大铁锅。曲模由木料制成,一般大小为370mm×230mm×65mm。踩曲工人12到14位,其中提麦粉、加水、加曲目各1位,踩曲9∽11位。
1.1.5曲坯培养:曲坯进房后,由于条件适宜,微生物大量繁殖,曲坯温度逐渐上升。曲坯经一次翻曲后,散发大量的水分和热气,品温可降至50度以下,不过1到2天后,品温很快回升,至二次翻曲(一般进房第14天)时,品温又升至接近前列次翻曲时的温度。自第二次翻曲后,曲坯的温度还要回升,大约经8到10天,品温达到55度左右,以后温度逐渐降低,这时可稍开门窗,加快降温,以利用曲坯干燥。麦曲的储蓄期要求3个月以上,使曲块进一步干燥。3个月后即为成品去,称为陈曲,方可投产使用。
1.1.6成曲品质量鉴定:高温优质麦曲为黄褐色,香气冲鼻,曲块干,麦皮薄,曲香味,无霉臭气味及其他异味。如将曲块放入水中,能出现多而久的成串气泡,这种曲可认为是好曲。
酱香型白酒的风格,以高温制曲至关重要。高温麦曲的好坏,取决于制曲的温度,如制曲温度高而适当,麦曲质量就好,所产酒的酱香突出,风格典型。酒师认为“看酒必先看曲”,即酒的质量先视麦曲的优劣,是有一定的道理。
综合上述,独特的制曲工艺,与酿制酱香型白酒风味质量有密切关系。制曲前期形成的酱味,可能很难进入酒中,只有当它形成曲的酱香之后,再经高温堆积、发酵,才能比较容易进入酒中。为了生产好的高温酒曲,除工艺条件外,同时还要考虑各酒厂曲房的条件,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的。严格按照制曲工艺规程操作,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是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