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过,每一种酒都会产生一种别致的醉意。喝了几瓶酒以后就能使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跳轻佻的四人舞到唱《马赛曲》,从跳摇摆舞的狂热到革命热情的激发,较后喝一瓶香槟酒,又能鼓起人间较愉快的狂欢节情绪!
人们的人格经常处于被压抑状态之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而浓烈的酒可以使人们的血液狂奔,使人们的心脏狂跳。那饱受折磨、困厄的人格渐渐地舒张了,较终冲破一切外物的奴役,释放出鲜活的能量。
饮酒常与歌舞相伴,因为两者都是抒发豪情壮志的手段。平日里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今日借助酒力一展歌喉和身手。《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描写道:“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意思是:醉醺醺的人们,舍弃了威仪,丢掉了坐起的礼节,也不知自己的差错,歪戴着帽子,忘乎所以地舞来舞去。
在这种酒酣歌舞中,压抑人格的纲常礼教受到质疑、抨击,乃标至冲破。例如,金朝庞铸《洒酒图》说:“我爱陶渊明,爱酒不爱官。弹琴但寓意,把酒聊开颜。自得酒中趣,岂问头上冠”,表现了对官场的厌恶;宋朝贺铸《浣溪沙》说“物情唯有醉中真”,苏轼《饮酒》说,“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流露了渴望真情、憎恨虚伪礼教的感情;唐朝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现了对“君为臣纲”的轻视。《红楼梦》第四十回载:“(鸳鸯)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如果不是饮酒,鸳鸯敢说出“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这样有悖纲常的话吗?
随着生活的越加美好,如今的人们愈来愈不需要借助饮酒舒展人格。所以,现在愈来愈多的人从喜欢饮高度白酒转变为中度、低度酒;从喜欢饮烈性酒转变为啤酒、葡萄酒。“借酒销愁愁更愁”也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通常,酒水应当在饮用前再斟入酒杯。有时,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自为其斟酒。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主人亲自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须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餐宴会上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它表示的是在向对方致敬。
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较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斟酒时要注意三点:其一,是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其二,要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佳宾斟酒;其三,斟酒需要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
高脚酒杯,玛瑙色般的葡萄酒,低眉浅酌,温柔中揉入豪放的娇媚,那是一种典雅、一种傲慢、一种矜持。恰如风吹百合,不胜娇羞抚媚。
据说科学研究女人对酒精的溶解程度比男性的快和高,因而能喝的女人特别能喝酒。善饮的女人,三四个男人不是对手,酒席上常见好胜的男子举杯傲顾四周,而不惧杜康的女士含笑不露,而至酒杯乒乓作响真佛露相时,那女子只是两腮绯红而已,那好胜的先生已是烂醉如泥。所以老道的酒客一般对女宾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因为女人更懂得如何饮酒。
光艳的城市,闪亮的霓虹,幽雅的会所。妩媚的女子,手持高脚酒杯,低眉浅酌。玛瑙色的葡萄酒,诱惑的红酒,多情的鸡尾酒……温婉中揉入豪放的娇柔,那是女人与酒共有的傲慢、矜持和典雅。
优雅的女人与甘醇的美酒一样容易令人陶醉,女人如酒,闻酒香识女人,正因如此,女人饮酒是风景。
啤酒女人。啤酒温和、清淡,不容易醉人,但是喝啤酒时总觉得啤酒缺乏一种底蕴和韵味。男人与这类女子的关系可以是同学、同事,更多的是很平常的朋友。
米酒女人。米酒入口甘甜,但后劲十足,初尝时只觉清甜润口,不知不觉间就会多饮,但往往会被随之而来的浓浓醉意醉倒。用男人的思维来形容米酒女人,应该是情人吧。
红酒女人。红酒在酒中算是名贵之品,高雅而又含蓄,酒味香醇又不失甜美,这类女人是一道风景,让人百赏不厌,但因为深知红酒之酒醇易醉,所以男人在与红酒女人交往时,常常是只敢远观的。
白酒女人。白酒之酒性醇厚浓烈,入口即有烧灼感,自知量浅之人根本就不敢以白酒沾口,以白酒形容女人应该是女人中的强者了,性格豪爽直率,办事干练,应是女强人一类。这类女人很可能是男性的女上司也可能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或是竞争对手。
黄酒女人。黄酒属于家常之酒,平淡中略带几分亲情。黄酒的香醇是靠时间来酝酿的,酿得的既是醇厚香的美酒又是浓纯的亲情。用黄酒来形容作妻子的女人应该是较恰当的。
酒不醉人人自醉,这醉的是人,醉人的亦是人了。关于女人和酒的关系,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朋友在桌面上说过的三句话:一般的女人不喝酒,女人不喝一般的酒,喝酒的女人不一般。看似绕口令的后面包含着一点哲理。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