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酒文化诗词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古典诗词酒文化》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白酒伴随历史一路走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物质遗存如出土的酒具,遗址、以及酒液等,非物质文化遗存除了文献记载、传说等外,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古典诗词之中。
古诗中,酒名、地名熠熠生辉,成为白酒历史文化中的恒久亮点。
在古代名人、诗人的笔下,对某一地方的酒多有赞誉,实际上所指的地名在今天看来也就代表着酒名,因为古人还没有象今天一样推出如许多的白酒品牌。下面试将现今的白酒品牌与其相关的古诗说明如下:
在陕酒中:西凤酒:产自柳林镇,在全唐诗中就有唐代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途中经柳林镇的诗: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
诗中以诗化的笔调写到柳林镇蜂醉蝶舞的酒香,并直抒胸臆“美哉柳林酒”,其千年一叹,影响深远,为西凤酒做了较具历史意义的宣传。
杜康酒:三国曹操短歌行中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文武兼备,由于这首短歌行的广为传播,使杜康酒成为白酒的代称,被誉为千古绝唱。
秦川酒:产地陕西古陈仓,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有诗云:
昨日宜春下院游,曲江烟雨自悲秋。
珠帘绣柱皆焦土,唯余陈仓卖酒楼。
诗中记述诗人在曲江所见:一场大火烧掉了那里的雕梁画栋,珠帘绣柱,但唯独陈仓酒楼仍然兀立如故。由诗中可见,当时陈仓酒在长安城已经流行。由此想到:曲江新区目前是西安一大亮点,是体现盛唐文化的载体,秦川酒厂如果以此诗为依据,在曲江开一古陈仓酒楼,主要卖秦川酒,其文化魅力将十分突出,生意也将会十分红火。
关中酒:苏东坡曾任凤翔通判。离任后仍然怀念在凤翔饮关中酒,观东湖月的美好情景,在其诗中云:
东湖皓月关中酒,古道烟雨忆秦游。
关中酒厂曾以次诗作为广告用语,使诗因酒而传播,酒因诗而扬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凤酒:产自凤翔陈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长诗中有这样四句:
独醒自古笑灵均,长醉于今学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法奥妙出于陈。
诗中灵均是屈原的字,曾因感叹众人皆醉我独醒而被人嘲笑;伯伦是竹林七贤中刘伶的字,刘伶为逃避残酷的现实而沉湎于酒;诗中“杜”指杜康,“陈”指陈村,由诗中可见,在唐代,陈村的酒已在杜康酒的基础上作了改进,推出了一种十分奥妙的酿酒新法。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款内涵深厚的新酒于今却已失传,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桥杨柳边。
历史记载,刘邦建立汉朝后,将其父接来长安,其父因思念故乡闷闷不乐。为此,刘邦干脆把家乡连人带物一并迁来临潼的新丰,留连其父所饮的酒也依沛县家乡的酒来酿造。这种酒也便被称为新丰酒,在唐代新丰酒的牌子依然不倒。由此不由让人感慨,这样现成的典故,现今却未被挖掘利用。不少人反而舍真求假,用编造的故事欺骗消费者。
在省外,影响较大的当属杏花村酒和兰陵酒,李太白诗中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山西的杏花村酒受益匪浅。另一首诗为: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的兰陵酒已失传,就连兰陵在何处也弄不清了。在一些书中说:兰陵大概在今山东,而笔者却以为应在湖北一带,其根据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进学解”一文中写到荀子时云“荀卿守正,大论是宏,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在湖北,故而推断兰陵应在现湖北一带。
一、功能在诗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酒成为古人不同情感的载体。
寄托欢娱的心情:
唐李白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杜甫诗:人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唐杜甫: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子论文。
酒壮英雄胆:宋高启诗: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
酒助诗兴:唐代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苏轼:文章本天成,饮酒偶得之。
酒能消愁:唐人诗:春来无计解春愁,醉折花柳作酒筹。忽忆故人江海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酒让人得到暂时的解脱:
陆游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酒创造了书法奇迹:张旭:忽然大叫两三行,醉后欲书书不得。
酒中参悟天机:李白: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酒让人心胸开阔:古诗句: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酒能陶冶性情,居然藐视权贵。李白:不惜千金买歌笑,一醉酹月轻王公。
酒赋人正义感:杜甫:性豪业嗜酒,疾恶怀刚肠。
由以上诗句可见,文化人与酒结缘很深,他们的名句因酒不朽,酒也借诗人的妙笔千载飘香,万世不绝;
二、古诗中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一)古人的酒量:
杜甫“饮中八仙歌”笔下人物嗜酒的程度和酒量有酣畅淋漓的表达: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虹汲百川”。“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陆游诗:“哀丝毫竹助剧饮,如钜野受黄河倾。”
以上诗句当然有夸大的成分,但古人的酒量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古代的酒是什么颜色,白的?绿的?清的?浊的?莫衷一是。
古代的酒是白酒:李白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喜笑牵人衣。
古代的酒是绿色的,王维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夜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又有俗语曰灯红酒绿。
古代的酒是浊的,范仲淹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来勒归无计。
三国演义开卷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代的酒是清的,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究竟古代的酒是什么色泽,也许因原料的不同导致各种颜色的酒都有。
(三)贫困的诗人,竟然以盐佐酒:
李白酒:“……吴盐如花骄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唐人诗句:“……好鸟鸣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客至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精盐。”
这些诗句都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物质的匮乏或者由于诗人个人的原因,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不得不持言把酒,以盐佐酒。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四大古典小说中的酒文化


一、《三国演义》
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前列部较完整的艺术成就较高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书中不论是“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群英会蒋干中计”,“关云长单刀赴会”,经常以酒为道具,错落有致,别有情趣,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身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感慨与想象。全书一百二十回,发生饮酒场面319次之多。可见酒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酒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二、《水浒传》
《水浒传》是知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古典小说,由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作者以发生在北宋末年山东地区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为背景。作者以“酒”为道具,抓住不同人物的身份、经历,始终把握人物的不同特点和同类型人物不同因素的发掘,努力在同中显异,细腻地写出他们的区别,特点迥异,“酒”对塑造人物起到了难以想象的益处。
三、《西游记》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主人公唐僧虽然是佛门弟子,佛教戒酒,但其中仍不乏对酒的描写。全书共一百回,各种饮酒场面就有103次之多,其中有接风酒、庆贺酒、鼓励奖励酒、酬谢酒等。
四、《红楼梦》
较为具有古代较高艺术成就的《红楼梦》,曹雪芹详细地描述了金陵贾宁两府的盛衰详史。《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的饮宴描写有声有色,细腻逼真,人物性格特点在其中活灵活现。全书中描写饮宴的事例枚不胜举。闲吟、践行、接风、祭奠、庆贺、赏赐、年节饮宴和结社会盟等处处都有。

酒文化


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是真实的写照。不仅如此,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生在世,较乐处莫过于一醉也。任你山穷水也尽,任你柳暗花不明,只要有美酒醍醐灌顶而下,顺势直入心脾深处,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不仅诗如此,在绘画和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活泼万端。像“酒不醉,不能画”的黄公望、书圣王曦之挥毫而作《兰亭序》也是酒后的杰作,画家郑板桥、草圣张旭也都是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广东酒文化


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
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的沉沦到深渊的较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浑然一体,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前列“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道家酒文化


道教在民族文化中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它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道教与酒文化的关系,也大致如此。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道家酒文化吧。
相关推荐:白酒文化有哪些?


早在道教形成之前,远古酒文化就已经非常发达了,以致有商纣王耽于酒色而丧国之说。我国远古神祀宗教深深浸染了浓厚的酒文化特色。远古神祀宗教不但不禁酒,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现在出士的殷代古墓随葬品中多有酒具,也是这种事实的照。早期道教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并不一概忌酒,至于是否仍然以酒作为祭品,还有待考证。不过道教沿用了祭酒的称号,用来称呼神职。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五斗米道沿用此名,说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职能与原来的祭酒有相通之处。后来,道士的称谓有了很大的变化,祭酒只成对道士神阶的称谓之一,如道教经书《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说:“所以称为道士者,以其务营常道故也.”并指出道士有天真道士


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六阶。
道教戒律是约束道士的言行,不使陷入邪恶的条规。早期的道教戒律并无不饮酒的条规。现存较早的道教戒律五斗米道《老君想尔戒》,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
金代全真道出,丘处机始创传戒制度,入道者必须受戒才能成道士。明末清初王常月创全真丛林,全真道龙门派声势大振,该教的《初真戒律》、《中极戒》、《天仙大戒》等合称“三堂大戒”,多达数百条,其中大量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对生活各方面均作出规定。这些教规中有明确的不许饮酒的戒律。此时的一些教内文献,还明确了违犯这些教规的惩罚办法,例如《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便作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的规定。


道教历代仙真、历史人物中也多有与酒有不解之缘者。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八仙故事较初即与酒有关。八仙之名从晋代即有,人们对可集在一起的八位名流都可称为八仙。在唐代,人们盛称的八仙,在名义上乃因共好酒而成挚友的八位士大夫,是指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新唐书卷二百二·李白传》把他们叫做“酒八仙人”。他们的酒友诗谊已成为千古佳话,杜甫《饮中八仙歌》更是哙炙人口:“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至于今天较流行的八仙说法,是信道之士在此基础上历代不断编撰,直到明朝才确定下来的。
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说的八仙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即是现在人们所谓的八仙。在道教仙真中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者。
道教对普通教徒虽然并不严格戒酒,但是坚决反对酗酒。道教重要经典《太平轻·丁部》对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
①酿酒浪费粮食“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
②损害身体健康。“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
③影响正常工作。酒醉之后“买卖失职”,“或早到市,反宜乃归”。
④危害家庭。因酗酒“或孤独因以绝嗣,或结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孙”。
⑤影响社会乃至天地气。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


总之,酒的害处是很多的,“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该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办法是鞭笞和贬降:“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各随其酒斛为谪。对作酒、卖酒者,则罚以修城郭道路官舍:“酒家亦然,皆使修城郭道路官舍,所以谪修城郭道路官舍,为大土功也”。因为酒属水,建筑属土,以土治水,以补其过:“土乃胜水,以厌固绝灭,令水不过度伤阳也。”“修道路,取兴大道,以类相占,渐置太平。”当然,对远行的“千里之客”,或家有老人、病人“药、酒可通”者,或“祠祀神灵”者用酒是不在受罚之列的。

福建酒文化


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福建是酒的故乡,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福建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福建酒的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福建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福建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福建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福建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较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福建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福建,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浑然一体,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福建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福建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福建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前列“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福建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