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如何开红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产业应如何创新发展?》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我国的白酒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这是白酒发展的坚强后盾但也是发展的阻碍,所以现阶段我国白酒应该做的就是撇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进行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酿造技术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白酒的外观和定位也要进行改变,现在老一辈的人正在逐渐老去,未来的社会主要消费人群将是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所以白酒企业应该将外观改的更时尚一些,以接近年轻人的喜好,开发年轻的市场,这个可以说是现在白酒发展比较迫切的一点。现在的人们最崇尚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白酒也应该向这方面靠,多生产一些比较健康的白酒形式,倡导健康的饮酒方式,使白酒更接近现在的生活方式,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主流。所以,我国的传统白酒企业要想跟新型的酒品竞争就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这积累了几千年的酒文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延续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再稍加一些创新的元素。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白酒香型的创新发展史


对于现在的白酒市场来说,拥有众多的香型,那么,你知道这些香型都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不知道的,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白酒迎来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规范高峰期。山西汾酒与泸州老窖作为白酒骨干企业在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上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白酒行业在50---60年代曾经掀起过“泸州老窖实验法”与“汾酒实验法”,为白酒香型技术标准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泸州老窖对于浓香技术我国化推广,为白酒近30年浓香消费浪潮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国家轻工部在1957年10月至1958年4月期间,开始从科学规范上整理、继承祖国深厚的酿酒传统和酿酒文化,并组织制定具有法律意义的白酒行业和卫生标准。在酿酒专家陈茂春、熊子书的指导下,全面、科学地对泸州老窖酒的发酵机理、酿造工艺、生产流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制定了浓香型白酒的行业标准,并在1959年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浓香型白酒前列本酿造工艺书《泸州老窖大曲酒》。其后泸州老窖对我国300多家曲酒厂开展行业标准培训和生产指导,使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我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和普及,较终形成了当今占有70%市场份额的浓香型白酒群体。白酒企业在这一轮技术研发中获得普遍成长,但是,由于当时白酒检测技术与市场标准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使得白酒企业更多是以企业标准来标注产品规格,以至于我国各地形成了形式各异的香型标注方法,这些香型大部分以白酒企业名称进行命名,诸如泸香型、汾香型、茅香型等等。
1952年度,白酒进行了建国后前列次我国性评比,专家根据白酒呈现出来口感与白酒地区差异评选出首届“四大名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陕西西凤,其中技术与口感比较定型有汾酒、茅台、老窖,而西凤则是以其他香型白酒位列其中。名酒评比在50年代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来自西南川黔与来自中原晋陕形成白酒南北平衡,香型覆盖特点,而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奠定了此后浓、清、酱三大基本香型战略基础,成为白酒行业各自香型鼻祖,陕西西凤也成为较早兼香型白酒代表。白酒的南北分布与香型代表使得白酒形成了四个十分重要标杆,这些标杆对白酒未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到60年代,白酒标准开始从企业标准走向地方标准,特别是白酒重度产区川黔从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角度将白酒地方标准制定上升到重要战略高度,如当时四川省围绕浓香型白酒制定了四川省浓香型白酒技术标准;当时贵州制定了酱香型白酒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性标准出台,极大地规范了本省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给白酒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进入到70年代末,白酒迎来了影响深远第三届名酒评比,面对白酒行业百花齐放良好局面,白酒评比从直觉感官评比走向科学规范评比,而香型成为白酒能否进入到名酒序列十分重要指标,白酒评比从笼统色香味格转化具体分香型评比,极大地丰富名酒阵营,也给白酒带来划时代影响,从此,白酒从明星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走向我国性标准,白酒迎来了香型定盘时代。第三届名酒评比恰好赶上从高度计划经济走向计划与市场并存制度转型期,市场经济细胞已经在各个行业蔓延开来,白酒香型标准提出与名酒加冕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也使得第四届、第五届名酒评比竞争更加激烈。
进入80年代,名酒评比继承了第三届名酒评比科学体系,而香型作为前列维度得到行业高度肯定,新、老八大名酒在第四届名酒评比中实现汇合,名酒新、老八大名酒交叉形成了着名十大名酒,加上酱香型代表酒四川郎酒、清香型代表酒湖北黄鹤楼以及柔和型浓香型酒代表江苏双沟,名酒以香型为代表进入到十三大名酒序列;80年代末,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名酒于1989年初继续扩容为十七大名酒,浓香型白酒宋河、沱牌,酱香型白酒湖南武陵,清香型白酒河南宝丰进入到名酒阵营,使得白酒较终定格为浓香型白酒占据9席,清香、酱香型白酒各3席,小众香型凤香型白酒与董香型白酒各占1席,白酒大香型战略基本成型。
进入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白酒香型国家标准制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考虑到浓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广泛社会消费基础,1989年3月31日,《浓香型白酒》GB/T10781.1-89和《低度浓香型白酒》GB/T11859.1-89制定并颁布实施,2006年度,国家标准委根据浓香型白酒发展变化制定了《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新标,代替1989年制定的浓香两个国标,实现了香型标准统一;1989年3月31日,清香型白酒国标GB/T10781.2-1989GB/T11859.2-198颁布实施,2006年度,国家标准委对清香型白酒进行修正,推出了2006年版本清香国家标准GB/T10781.2-2006,实现了清香型白酒国标我国统一;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早在1992年已经发布,但真正实施却是在15年后2007年度,反映了凤香型白酒作为小众香型国家标准成型曲折经历;董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颁布时间也十分漫长。
现如今,国家标准白酒香型已经达到了11种之多,而非国标白酒香型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势头,诸如芝麻香型、特香型、馥郁香型、陶香型、陈香型、润香型、蜜香型、和谐香型等等不一而足,当然,众多所谓白酒香型中也不乏概念炒作嫌疑。为什么白酒企业如此钟情于香型创新?香型创新给白酒企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动力?我们认为,较为重要原因就是白酒香型市场价值。经过60多年发展,白酒香型识别已经从高度技术识别转向高附加值市场商业价值识别,正是在香型商业价值引导下,白酒后来者在香型创新上可谓不遗余力,白酒香型的品类价值既创造了品牌高度差异化,也开启了企业商业蓝图。

豉香型白酒的新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较多的就是酱香型的白酒或者浓香型的白酒等等,很少听到豉香型白酒,到底什么是豉香型白酒呢?它是用什么酿造,怎么酿造的呢?
豉香型白酒是广东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传统产品,其生产工艺特殊,成品酒酒度低,风味独具一格,深受省、港、澳消费者所喜爱,历年来出口量均达万吨,居我国白酒出口量之榜首。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扩大该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为了提高其产品标准化程度,为确立“豉香”新香型及制定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开展了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工作。
我们通过采用不同极性的高性能毛细管色谱柱和不同的分析手段,共系统地分析了11个豉香型白酒生产厂不同档次不同年期的酒样共80个,并对照分析了其它香型名优白酒代表酒样20余个,取得了定性分析质谱图两百余张,定量分析色谱图五百余张,酸、酯、醇、羰基化合物和缩醛类等香味成分分析数据六千五百余个。经过综合对照分析,确认了豉香型白酒的特征性香味成分及其量的范围,总结出豉香型白酒主要香味成份的量比关系,为确立“豉香”新香型及制定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贵州酱香白酒新趋势与新发展专家座谈会召开!


2017年9月7日,由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贵州遵义市酒业协会、贵州仁怀市酒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以“致敬匠心大器酱香”为主题的贵州酱香白酒新趋势与新进展专家座谈会在贵阳浙江酒店进行。中国白酒界泰斗级人物高超月、高景炎,经济学专家王录生,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长龙超亚,中国酿酒大师、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吕云怀,仁怀市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玉华,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方利以及闻名白酒专家方长仲、沈毅等嘉宾积极为酱酒进展新思路献计献策。

座谈会上,龙超亚提出:我们用什么东西去打动全世界?产业如何融进国家的大政方针?他认为,酱酒要成就大品类,必须要和国家大势,国际潮流来对接,比如“金砖”,“一路一带”。酱酒应该借势一路一带,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作为。金砖国家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酱酒也应该有金砖或者金砖+,建立促进酱酒产业进展的核心组织,如俱乐部等形式;率领整个行业和国际大势呼应。

经济学专家王录生认为,酱香酒在知识层面是最健康的酒,酱香酒不仅要宣传自己的品牌,还要宣传“为了健康喝酱香酒”这个观点,而对消费者而言,贵州的酒大力宣传这个观点就能有很大的效果。贵州酱酒应该牢牢掌握这个核心传播要点。

高景炎、高月明两位老专家在会上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创新。

高景炎先生指出,贵州酱酒企业要以茅台酒企业为模范,虚心学习,在连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汲取各种名白酒所长,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酱香型白酒。

高月明则谈到,酱酒可以从香型、风味复合性进行创新,许多外省酒都挑选购买酱酒作为调味基酒,以提升产品风格和品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同时在营销上也要进行模式创新,启动创新的互联网精准营销模式。

此外,高景炎还从政府计划支持、品牌战略等方面为酱酒企业支了三招:1、贵州酱酒企业一定要与省委省政府对白酒计划的部署维持一致,1个1000亿的茅台,3个百亿的企业,10个10亿的企业,40个1亿的企业。企业在这其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2、企业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三级的协会加强联系,多参加协会的活动,多沟通,争取协会对企业的全方位支持。3、白酒的价格要回归大众消费,在品牌战略上品牌品质上更加亲民,要把以往千方百计争创名优酒,转化为老百姓买得起的真正的名优酒。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方利谈到,贵州黔酒股份从之前的乡巴佬酒厂进展至今,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创新,拥有了三地三馆一厂一中心的黔酒股份典型模式,在茅台镇、鲁班镇和五马镇的三大酿酒基地,不同区域酿造的酒有细小的风格差异性,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的消费需求。

会上,酱酒品质也成为专家们提及最多的话题,仁怀市酒业协会副会长吕玉华表示,酱酒必须要握住生命线,就是质量;酱酒行业内部治理无序的现象必须遏制。吕玉华认为,为了做酒而做酒,是做不久。酱香酒要做大,第一要把酱香酒的酒文化,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宣传好。要让宽广烈性酒的消费者了解酱香酒。并且要传播,比如通过黔酒中国行这样的活动,走出去,多和各地经销商和消费者交流。

白酒专家方长仲谈到通过做文化成功的最鲜活的例子,这些年黔酒股份不仅做产品也在做文化,大力弘扬酱酒文化。黔酒股份从“乡巴佬”到“大富豪”,是品质锻造和品牌传播的双重结果。

“白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宜宾举行


12月19日上午,由酿酒工业协会和宜宾市人民共同主办的“白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宜宾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壮大白酒产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我国政协常委、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出席论坛。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致辞并作建设白酒之都主题演讲。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葛燎原主持论坛。
吴光镭介绍了宜宾白酒发展的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白酒业在宜宾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近几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提出了宜宾白酒产业未来战略定位及发展思路。吴光镭说,当前,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白酒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面临这样的趋势和机遇,宜宾将顺势而为,进一步保护独特生态、突出质量根本、强化品牌支撑、提升文化品位,不断发展壮大白酒产业,再铸酒都新辉煌。
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以《坚持领跑行业,促进宜宾白酒业发展》为题,作了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报告。人民大学教授、国际儒学普及委员会主任张践,知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分别就酒文化和白酒品牌营销作了专题演讲。
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轻工业联合会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主任贾志忍,四川省政协常委、省酿酒工业协会会长范中成,宜宾市副市长景世刚以及五粮液集团公司负责人王国春、唐桥出席论坛。

发展低度白酒产业的技术经济效应


低度白酒产业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立足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利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用知识经济的理念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白酒产业,解决低度白酒生产过程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怎样有效提高低度白酒基酒的质量、提高加浆用水的质量、解决低度白酒除浊问题、提高勾兑与调香技术水平;提高白酒产业的技术含量,由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生产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产品过渡。其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产业技术经济体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低度白酒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发展低度白酒产业可以加快酿酒技术发展。
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白酒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较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较小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利用一切有利于产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上协调整个产业,确保产业系统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微观上,通过综合运用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产品管理等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产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低度白酒的健康效应。在低度白酒生产中,经过对原酒的吸附、过滤等处理,可减少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饮用低度白酒可减少饮酒后发生意外事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发展低度白酒产业的生态效应不仅体现在可提高对资源、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降低物质消耗,而且对于促使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和人们生产、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低度白酒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较终目标是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较大化。要实现低度白酒产业的综合效益较大化,必须建立低度白酒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