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的饮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引起的疾病》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1、急性胃炎或转为慢性胃炎过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强刺激,会直接损伤胃粘膜的上皮细胞,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对粘膜下造成损伤,先破坏血管内皮,然后引起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血浆渗出到血管外。同时局部产生大量炎性介质使白细胞浸润,胃酸分泌增多,更进一步加重损伤,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即所谓“酒精性急性胃炎”。患者症状为:腹痛、腹胀、烧心、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引发胃溃疡、胃穿孔。另外,临床医生发现,部分病人也会转为慢性胃炎。美国病理学家麦洛利和魏司研究发现,大量饮酒可导致食道—胃贲门连接处撕裂呕血,因而这种症状被命名为麦洛利—魏司综合症,此后这种病各国都有报道,屡见不鲜。造成食道—胃贲门撕裂出血的原因是酒精的强烈刺激使胃壁痉挛,频繁发生剧烈呕吐。此时胃贲门关闭,胃逆蠕动,贲门开放,腹肌收缩,腹压尤其是胃内压力增高,造成食道及贲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撕裂,导致血管破裂而大出血,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2、急性胰腺在我国,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至少通过以下六条途径引起急性胰腺炎:一、酒精可直接伤害小胰管和胰腺腺泡,并可刺激胰液和胰酶分泌,引起急性或慢性胰腺炎;二、酒精会刺激十二指肠壁,并波及十二指肠乳头,导致胰液引流不畅而发生胰腺炎;三、酒精可引起血中甘油三脂升高,而甘油三脂分解出来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可导致胰腺充血、水肿和自溶;四、酒精会刺激胃黏膜产生大量胃酸,并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增加胰液流量,升高胰管内压,导致胰腺组织破坏;五、酒精能使胰腺成分改变,导致胰腺功能紊乱;六、因为喝酒时往往同时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因此,不仅造成胰酶分泌增加,而且还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对胰腺有直接损伤作用。3、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因长期大量饮酒而造成的肝损害。一个正常人的肝脏每天可代谢50~60毫升酒精。当饮酒超过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时,就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大多没有症状,极个别患者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旦发生肝硬化,人体代谢产生的各种毒素便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影响许多脏器功能,使各种器官中毒衰竭。当肝衰竭转化为肝腹水、肝昏迷时,人的寿命也就终结了。长期酗酒的人,约三分之二发展为酒精性肝病,为什么呢?因为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转化合成全部由肝脏完成,各种各样的毒素也必须由肝脏来排解。适量饮酒,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对大多数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相反,少量饮用某些酒,如葡萄酒,对身体还有一定的好处;若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度数的白酒,大量酒精进入肝细胞后,经肝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物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氧化,形成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使其代谢发生阻碍,导致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为什么饮酒会引起肝病


喝酒伤肝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一些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或是因为犯有酒瘾。很难完全的让酒精从生活中消失,长此以往,这部分人常常会患上酒精肝,那么为什么喝酒会引起肝病呢,如何正确的解酒护肝?

饮酒过量容易得高血压等疾病


酒的主要成分均是酒精,又叫乙醇,是从高粱、大麦、葡萄等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物质,能量很高,进入人体经胃肠吸收后直接就可以提供能量,如果不及时用掉,也可以在肝脏和肌肉转化为糖原和脂肪,多余的脂肪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产生动脉硬化;在肝脏沉积就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可以发展形成心、脑、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肝功能受损直至肝硬化。这是一个逐渐缓慢的发展过程,虽然目前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不适,但10年、20年后就可以形成难以逆转的损害,最终产生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肝硬化等疾病。因此,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个指南均提出戒烟限酒,饮酒量限制在每天50毫升白酒,如果喝黄酒或红酒每天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250毫升;其中白酒因为酒精含量高,更不能多饮。而且,饮酒后最好适当运动,全身出汗,这样可以将酒精转化为骨骼肌的动能,同时,部分酒精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吃什么食物也会引起酒驾?


还记得较近一段时间“司机开车吃荔枝被查出酒驾”的消息吗?吃荔枝是否真的会酒驾呢?为了让大家了解真相,郑州市交巡警做了一次实验!


实验过程:吃一颗荔枝有酒精反应
实验准备:荔枝数颗、校对过的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我们每半年就会对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进行校对、检修,以保障仪器的正常运作,所以广大司机朋友可以放心。”三大队民警沈豪杰拿着新校对过的仪器告诉记者。
实验开始前,民警苗业先吹了酒精测试仪,仪器上显示的数值为0mg/100ml。
苗业吃了一颗荔枝,吹气测试结果为55mg/100ml,果真有酒精反应!
随后苗业不停歇地连续吃了两颗较大荔枝,“滴”测试仪发出警报,吹气结果为102mg/100ml,已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停止吃荔枝5分钟后,苗业再次测试,仪器数值又变为0mg/100ml,完全检测不到酒精。
苗业又连续吃了3颗较小的荔枝后,测试结果为91mg/100ml,依然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吃荔枝为啥会有酒精产生?
检测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则属于酒后驾驶,超过80mg/100ml则属于醉酒驾驶。
吃过荔枝休息5分钟后,测试数值为0mg/100ml。可以看出,刚吃过荔枝的确会测出酒驾。
“荔枝含糖量很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糖分发酵、分解,从而产生了酒精,就像是喝酒一样。”沈豪杰解释说。
根据检测,酒精读数显示与荔枝的大小和放置的时间长短也有关系。
酒驾拿吃荔枝当借口,能蒙混过关?
依照这样的实验结果,那如果有司机刚吃过荔枝又恰好查出酒精含量超标,能否作为判定酒驾的依据?如果有酒驾司机喝过酒后,再以吃荔枝为借口,能否“蒙混过关”呢?
沈豪杰就这种疑惑做出了回答:“如果驾驶者对测试结果没有异议,我们将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如果驾驶者对测试结果存在异议,我们会进行抽血检测。较终,我们是以抽血检测结果作为标准,而吃荔枝,血液中肯定不会含有酒精。”
如果有司机朋友确实吃了荔枝被测出“酒驾”也不要担心,可说明情况5分钟后再次进行测试。另外,酒的气味和荔枝等食品的气味有很大不同,所以驾驶者不必太过担心。
“开车时较好不要吃食物,吃完荔枝再开车上路,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沈豪杰说。
单吃腐乳可达“醉驾”标准
除了荔枝外,网传还有一些食品也容易让司机中标,前天,南方都市报对部分可能产生“被酒驾”的食品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中,酒糟的“杀伤力”较强,在两位参加实验的市民中,前列次吃下一小口酒糟后,呼吸检测的结果分别为96mg/100ml和42mg/100ml,而在吃下第二口时,一位测试者的呼吸检测结果为550mg/100ml,已经属于严重醉驾,而另一位测试者测试结果显示,其口中酒精含量为245mg/100ml,同样也达到醉驾标准。
酒糟有酒,算是名副其实,蛋黄派、腐乳等老百姓心中与“酒”相隔甚远的食物,食用后驾车也易被检测出酒驾情况,单吃腐乳的一位测试者口中酒精含量测试为161mg/100ml,已达“醉驾”标准。
查看食物配料可以发现,蛋黄派里有添加食用酒精,草莓派,欧式蛋糕里也加有食用酒精,藿香正气水和漱口水配方中则有“乙醇”。
还有哪些东西吃了容易“被酒驾”?
食物类: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
菜的烹调习惯在烹调过程中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另外,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药品类:藿香正气水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
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使用口腔清新剂、漱口水漱口后易被测出“酒驾”。
这些东西究竟含有多少酒精?
猕猴桃:一个17mg/100ml
藿香正气水一小瓶:含酒精的999mg/100ml(三分钟后62mg/100ml,六分钟后17mg/100ml,九分钟后4mg/100ml),不含酒精的10mg/100ml(三分钟后为0)
榴莲两小口:61mg/100ml(三分钟后为0)
臭豆腐半块:4mg/100ml
漱口水一口:4mg/100ml
芒果一个:0mg/100ml
豆腐乳半块:88mg/100ml(三分钟后4mg/100ml)
桃子一个:0mg/100ml
槟榔两个:0mg/100ml
蛋黄派一个:71mg/100ml
“被酒驾”了怎么办?
虽然部分食物在服用或使用后立即检测会达到酒驾,但在5至10分钟后检测值均为0,可见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实验中,无论参与者是吃荔枝还是腐乳或酒糟,在10分钟后重新吹气检测中,酒精含量均为0mg/100ml。
酒驾标准:20mg/100ml—80mg/100ml
醉驾标准:大于80mg/100ml

长期过量饮酒会使心脑血管发生病变


虽然酒是由粮食发酵、经过蒸馏制成的,但其中却也不乏有害成分。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也就是酒精。酒精有一定的毒性,酒精进入人体后,是通过肝脏解毒的,酒精在肝脏被氧化成乙醛醋酸,大部分醛酸进入血液,最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但由于肝脏解毒能力有限,喝酒太多,超过肝脏解毒能力,就会引起中毒。酒中还含有多种毒性很强的物质。长期过量饮酒会使心脑血管发生病变。酒内有害成分会使心肌纤维失去弹性,从而使心脏扩大,胆固醇增高。导致动脉硬化,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酒精还会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对氧的消耗,引起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过量饮酒还会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酒精会刺激胃黠膜,次过量饮酒可致急性胃出血,长期饮酒可引起口腔溃殇、食道炎、急慢性胃炎、胃溃殇、慢性膜腺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过量饮酒也会导致呼吸系统不顺畅。饮酒降低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肺结核发病率比不饮酒人高9倍。过量饮酒还可能致使神经系统出现障碍。酒精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使大脑皮层萎缩,大脑功能障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意识障碍等。也许很多未婚的年轻人还不知道,饮酒也会使生育功能受影响。酒精可使男性血中辜酣水平下降,性欲减退,阳痿。女性性欲减退,阴冷,月经不调。孕妇饮酒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引起流产或先天畸形、智能发育差,生长缓慢等。过量饮酒的另一个严重后是就是可能会致癌。酒精可使致癌物活化,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癌症发病率增高,还可引起“酒精性贫血”等,酗酒会增加上呼吸道及消化道肿瘤的罹患率。

海鲜与啤酒同食可能导致的疾病


相信我们很多人喜欢吃着海鲜,喝着冰爽的啤酒,感觉这是一种享受。其实,在享受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医学研究表明,吃海鲜喝啤酒可导致一下几种疾病。
1、海鲜特别是贝壳类海鲜,都含有大量嘌呤,这种蛋白质经过分解,会变成尿酸。如果血液内的尿酸含量增多,沉淀起来就形成结石。啤酒中含有嘌呤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混在一起会使血中的尿酸含量激增,这样结石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夏季预防结石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喝水,每日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有尿结石的病人,要注意少吃高钙、高糖、高嘌呤食物,以减少因结石刺激而发生肾绞痛的机会。夏季个人卫生也要注意,谨防尿路感染,由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的尿路感染较易诱发结石。
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海鲜,尤其是贝壳类海鲜,以及花生和江鱼仔,都含有大量嘌呤,这种蛋白质经过分解,变成尿酸。如果血液内的尿酸含量增多,以钠盐的形式沉淀起来,就形成结石。
如果同时饮食高嘌呤食物和啤酒,由于啤酒中含有嘌呤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混在一起饮食便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血中的尿酸含量激增,并因失去平衡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结石的机率就会增加。
过量的尿酸不但会加快结石的形成,也会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造成痛风。吃了高嘌呤的食物后,是无法通过多喝开水增加排尿来“补救”的,的方法,只有戒口。
此外,都市人结石多的另一原因是好吃夜宵。太晚进餐,食物中所含的大部分钙质成分因排尿不及时而滞留在尿道中,日久天长容易形成尿道或肾结石,甚至形成胆结石或肠癌。
因此,恳劝人们喝啤酒时,较好避免同时食用海鲜、花生和江鱼仔等高嘌呤类食物。同时也要改变吃夜宵的饮食习惯。
2、食用海鲜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关节和软组织发炎。痛风发作时,不但被侵犯的关节红肿热痛,甚至会此起全身高热,状似败血症。久而久之,患部分关节逐渐被破坏,甚至还会引起肾结石和尿毒症。
啤酒尽管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酒类,但在饮用时不可过量。一些疾病患者饮用时也应注意,如糖尿病患者饮用啤酒时应将饮用啤酒产生的热量计算进总热量。啤酒和海鲜在一起食用,可引起痛风患者的尿酸增高和诱发痛风发作,也应加以注意。
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它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
边吃海鲜边喝啤酒,造成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破坏原来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痛风。严重时,满身红疙瘩,痛痒不止,无法行走。真是“贪得一时口福,吞下难忍苦果”。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