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如何开红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如何控制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杂醇油的来源很复杂,原料不一样,生产方式不同,发酵后杂醇油的含量也不一样。杂醇油的生成与酵母的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氨基酸的异化作用,经过爱利希机制形成,也可以通过糖的代谢合成,经由氨基酸的合成途径生成。氨基酸主要来自原料中蛋白质的分解,并由它形成高级醇。那么如何降低白酒中高级醇的含量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原料选择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与种类直接影响高级醇类的生成,因为生成高级醇的基质主要是蛋白质,所以适当的使用蛋白质含量低的原料,这可以通过原料成分含量检测加以区分。2、制曲微生物曲药中蛋白酶等微生物的活力和含量都直接影响高级醇的生成,同时,用曲量的多少也与高级醇的生成有关,下面就几个影响因素分析如下:①一般适当控制用曲量可以减小杂醇油的产生。②降低土曲的蛋白酶活力也可以适当控制杂醇油的产生。③筛选酵母菌种,只要酵母产生较高的乙醇脱氢酶时,则形成高级醇的能力就强。3、工艺过程控制原酒中的杂醇油主要来源与酒醅中的蛋白质,适当的降低酒醅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杂醇油的生成。同时,控制酒醅的发酵温度和含氧量,一般温度高,酒醅含氧量多,都会促进发酵时高级醇的形成。因此夏天使用制冷设备降低入池温度对于提高酒质十分有利。4、接酒工艺蒸馏时,掌握好温度,注意“掐头去尾”,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和杂醇油的含量。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2022关于白酒:如何控制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


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白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2022关于白酒:如何控制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杂醇油的来源很复杂,原料不一样,生产方式不同,发酵后杂醇油的含量也不一样。杂醇油的生成与酵母的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氨基酸的异化作用,经过爱利希机制形成,也可以通过糖的代谢合成,经由氨基酸的合成途径生成。氨基酸主要来自原料中蛋白质的分解,并由它形成醇。那么如何降低白酒中醇的含量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原料选择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与种类直接影响醇类的生成,因为生成醇的基质主要是蛋白质,所以适当的使用蛋白质含量低的原料,这可以通过原料成分含量检测加以区分。2、制曲微生物曲药中蛋白酶等微生物的活力和含量都直接影响醇的生成,同时,用曲量的多少也与醇的生成有关,下面就几个影响因素分析如下:①一般适当控制用曲量可以减小杂醇油的产生。②降低土曲的蛋白酶活力也可以适当控制杂醇油的产生。③筛选酵母菌种,只要酵母产生较高的乙醇脱氢酶时,则形成醇的能力就强。3、工艺过程控制原酒中的杂醇油主要来源与酒醅中的蛋白质,适当的降低酒醅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杂醇油的生成。同时,控制酒醅的发酵温度和含氧量,一般温度高,酒醅含氧量多,都会促进发酵时醇的形成。因此夏天使用制冷设备降低入池温度对于提高酒质十分有利。4、接酒工艺蒸馏时,掌握好温度,注意“掐头去尾”,都可以很好的控制和杂醇油的含量。

如何控制白酒中的醛类含量?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从醛类物质的性质和产生机理、来源,可以学会如何降低醛类的含量。1、控制流酒温度。乙醛的沸点低,白酒中乙醛的含量与流酒温度有很大关系,控制好蒸馏时的流酒温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原酒的乙醛含量。坚持低温留酒。2、原酒陈酿。乙醛沸点低,在贮存过程中,乙醛大量挥发,酒中乙醛含量可以大大的降低。同时,在贮存过程中,乙醛经挥发、氧化和缩合,可以降低其在酒中的含量,防止丙烯醛的产生。在新酒中,丙烯醛给酒带来燥辣味,但经贮存后,辣味大为减少,因为丙烯醛的沸点只有50度,容易挥发,致使酒在老熟过程中辣味减轻。3、卫生管理。酒醅中含有较多的甘油,如感染大量杂菌,尤其是当酵母与乳酸菌共栖时,就会产生丙烯醛。所以,要严格做好卫生,避免酒醅中感染大量杂菌。甑桶、工具、底锅水等,要班班清理干净,其中发酵窖池的清洁灭菌工作尤为重要,酒醅每次出窖池后,一定要清扫干净。经验证明,若曲、原辅料及设备工具感染大量细菌,则酒中丙烯醛的含量就有可能多。

白酒中的甲醇含量控制方法


从甲醇的性质和成因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甲醇的形成和减少甲醇的含量。1、粮食的选择从甲醇的成因可知,甲醇的主要来源是原料的果胶质。所以,使用果胶质含量低的原料,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甲醇的形成的2、制曲微生物一般来说,控制土曲中黑曲霉等杂菌的生长,能够减少甲醇的产生。3、原料蒸煮一般来说,原料在高温蒸煮时,压力越大、温度越高,其粮食中含的果胶质分解就越迅速,所以,在原料蒸煮时,蒸煮压力不易过高,以减少果胶质的分解,达到控制甲醇的含量。同时,可以增加排气的次数和时间,以便甲醇可以随气排除,这就是所谓的“低压蒸煮,细气长排”。4、接酒工艺甲醇沸点较低,一般在头酒中含量较高。所以接酒工艺必须严格执行采用“掐头去尾”的方法,更好的控制所接的正常酒的甲醇含量。另外分段摘酒分级入库等工作要借鉴浓香型原酒的摘酒工艺(分层,分段,分级),加以规范,采取更细致的分段摘酒工艺,使得各档次酒得到更好的应用,提高酒体的整体档次。5、其他方法在液态法生产白酒时,比如串蒸酒的生产上。甲醇有酒精浓度高时易于分离的特点,利用这点,可以在酒精串蒸时,适当提高酒精的浓度,以使甲醇更加有效的分离,减少甲醇在原酒中的含量。

如何降低白酒中的铅含量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最高铅量为0.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便秘等。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避免产酸菌的污染,因为酒的酸度越高,铅的溶蚀作用愈大。对于含铅量过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进行脱铅处理,使酒中的铅盐[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搅拌均匀,静臵1小时后再用多层绒布过滤,能除去酒中的铅,但这样处理会使酒的风味受到影响,需再进行调味。

淡雅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对异杂味的控制


浓香型“醇爽淡雅型”白酒的工艺一般采用多粮工艺,使用中高温包包曲。这样生成的香味成分丰富,多粮工艺生成较多的杂环类化合物,使酒体丰满、幽雅,有利于提高酒的档次。
由于“醇爽淡雅型”白酒突出表现在爽净方面,所以,酿造过程中异杂味的控制要作为关键控制点。
1.糠味
控制方法:使用合格辅料,控制用量,专人清蒸30min以上,专人管理。
2.霉味
控制方法:使用合格原辅料,加强现场管理,防止霉烂,加强发酵期间管理,防止感染杂菌,使酒中带有霉味。
3.油味
控制方法:如果使用脂肪含量太高的原料发生分解酸败,产生氨基酸及脂肪酸产生油味。生产中不使用脂肪含量太高的原辅料,同时采用掐头去尾工艺,去除酒尾中的醇、脂肪酸。
4.辣味
辣味属于刺激性感觉,不是基本味觉,在白酒中主要由杂醇油、硫醇、丙烯醇、糠醛等物质造成。
控制方法:合理使用清蒸30min以上辅料,加强现场管理,低温接酒排出头级杂质,长期贮存(两年以上)排出挥发性醛类、硫化氢等物质。
5.苦味
苦味物质主要是高沸点物质,故在贮存过程中不易消失。在白酒中的苦味主要由酪醇、杂醇油、丙烯醛等物质造成。
控制方法:通过合理使用优质清蒸后辅料,控制杂醇油的生成;控制包包曲使用量,防止在烧曲的同时产生酪醇(酪醇是一种奇苦物质);加强现场管理,防止感染杂菌产生苦味的丙烯醛等物质。

白酒中的醇与饮用健康的关系


白酒中的醇是指碳链比乙醇长的醇类,主要是异丁醇和异戊醇,它们在水溶液里呈现油状物,所以又叫杂醇油。杂醇油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进一步水解放出氨、脱羧基,生成醇。除异丁醇和异戊醇外,还有戊醇、丙醇、异丙醇、庚醇等。它们有强烈的气味,是白酒芳香成分之一,也是造成不同品种的酒,甚至同一品种或同一酒厂的各批酒的品质互有差异的因素之一。
杂醇油对人体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比乙醇强,例如杂醇油中的戊醇比乙醇(酒精)约大39倍。它在人体内的氧化速度,却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也较长。
醇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一般都高于乙醇,例如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1℃,而乙醇为78℃。所以作为饮料酒,在蒸馏时,因酿酒师掌握温度的技艺不同,导致酒品中去除杂醇油的含量的指标就不同。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和配制酒卫生标准》规定,以大米为原料的白酒中杂醇油,不得超过2g/L。高质量白酒,由于其酿酒师一般都拥有了30多年酿造技艺积累,去除杂醇油,一般可达0.05g/L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既保证了酒的风格,适量饮用又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

揭秘浓香型白酒中的杂味及其形成原因


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措施就是“去杂增香”,如果能有效去除杂味的干扰,相对的就提高了白酒的香味,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体会到除杂要比增香困难得多。增香是技术问题,如延长发酵周期,采取双轮底工艺等;除杂则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生产工艺上,原料应清蒸透,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加强窖池管理,在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级贮存,酒库管理等全生产过程中都不能马虎,否则就会产生邪杂味而降低产品质量。特别是在生产香气淡雅、口味丰富舒雅的浓香型白酒时,对基酒的除杂要求更高。

香味与杂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某些单体成分物质原本是呈香的,因其过浓,或组分间失去平衡,以致香味也变成了杂味,如丁酸乙酯,在一定浓度时呈菠萝香气,过浓时则呈现臭味。要防止邪杂味,除了加强生产管理,严防基酒中产生邪杂味外,需要勾兑时恰当地掌握各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科学地利用其相乘、相杀、掩盖、变味等作用,使酒中的杂味不显现、不露头,生产出口味纯正、协调的好酒。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易产生的邪杂味种类繁多,成因复杂,现就生产过程中几种常见的邪杂味及其成因简析如下。

糠味

杂味中常见的是糠味。容易给人以粗糙不愉快的感觉,并造成酒体不净,后味中糠腥味突出。生产中使用的糠清蒸不彻底或用糠量过大,都易使酒中有糠味。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采购新鲜、干燥、无霉味,无杂质的糠壳,并加强库房管理,不要随意露天堆放,以防止风吹雨淋;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对糠进行清蒸:清蒸可以排除其邪杂味,减少糠味带入酒中。清蒸时火力要大,时间要在40分钟以上,清蒸完毕后,一定要及时出甑摊晾,收堆备用;严格控制粮糠比,用量过大既影响酒的质量又增加成本。

臭味

浓香型白酒中都含有臭味成分,只是因为极其稀薄(在阈值以下)或被香味刺激性成分掩盖所以不突出,不过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质量次的酒及新酒有明显的臭味(气),如新酒中含有硫化氢、硫醇等称为新酒的杂味;二是当某种香味物质过浓和突出时,有时也呈臭味,如丁酸乙酯稀薄时是水果香,浓时呈汗臭味;双乙酰在啤酒和葡萄酒中呈馊味,但在白酒中是重要的香气成分。在贮存过程中,随着低沸点的臭味物质大量挥发,异味逐渐减少,口感也变得越来越柔和。另外,也可采取提高流量温度的办法,在蒸馏时排出大量的杂味物质。

在质量差的浓香型白酒中,常见的是窖泥臭味,有时并不是太突出,但是在后味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出现窖泥臭味主要是由于在培养窖泥时窖泥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蛋白质过剩),窖泥发酵不成熟,酒醅酸度过大,出窖时因操作不慎混入窖泥等原因造成。窖泥及酒醅发酵中,生成硫化物臭味的前体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即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其中半胱氨酸产硫化氢能力强,胱氨酸次之。梭状杆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都能水解半胱氨酸,并生成丙酮酸,氨及硫化氢。生成硫化物臭味能力强的是梭状杆菌,酵母菌次之,窖泥中添加的豆饼粉和曲粉,氮源极为丰富,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必然产生硫化物臭味,其中以硫化氢为主。

油臭

棕榈酸、油酸、亚油酸3种脂肪酸形成的乙酯,是引起白酒浑浊,产生油臭味的主要原因。谷物中的脂肪在其自身或微生物(特别是霉菌)中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甲基酮,这种成分造成脂肪的不良油臭(油哈臭,哈剌味)在长时间缓慢作用下,脂肪酸经酯化反应生成酯,又进一步氧化分解,出现油酯酸败的气味。含脂肪酸的原料(玉米)若不脱胚芽,长时间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贮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另外,窖池管理不善,烧包透气浸入大量霉菌,酒醅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这些物质蒸入酒中会出现油臭味、苦味及霉味。

苦味

酒中的苦味常与涩味相伴,有“涩苦”之说。白酒中的苦味是由原料带来的,如马铃薯芽中的龙葵碱,高粱中的单宁及其衍生物,黑斑病的番茄酮。生产中使用霉烂的原料,则出现苦涩味,并带有油臭味;五碳糖过多时,生成焦苦味的糠醛;蛋白质过多时产生大量的杂醇油,其中的丁醇、戊醇都有苦味。用曲量过大,大量的酪氨酸生成的酪醇,酪醇的特点是奇苦,但又有香味,这就是所谓的“曲大酒苦”的成因。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卫生管理,防止杂菌污染,如侵入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都是造成酒苦的原因。

霉味

霉味多来自原料及辅料的霉变(辅料保管不善),窖池“烧包漏气”霉菌丛生所造成。清洁卫生管理不善,酒醅内混入大量的高温细菌,不但苦味重,还会导致出酒率下降且不易改善。酒库潮湿,通风不良,库内布满霉菌,也会造成库存酒出现霉味。因为白酒对空气中的杂味有较强的吸附力,将环境中的霉味吸于酒内所致。

腥味

腥味大多是因为白酒接触铁锈造成的。接触铁锈,会使酒色发黄,浑浊沉淀,并出现鱼腥味。铁质容器、管道、阀门都容易发生此现象。用血料加石灰涂的酒篓、酒海长期贮酒,血料中的铁溶于酒内,易导致酒色发黄,并带有铁腥味,还易引起浑浊沉淀。用河水、池塘水酿酒,因其中有水草,也会出现鱼腥味。

尘土味

尘土味主要是辅料不洁,其中夹杂大量尘土造成的,再加上清蒸不彻底,尘土味未被蒸出,蒸溜时带入酒内。另白酒对周边的气味有较强吸咐力,若酒库卫生管理不善,容器上布满灰尘,尘土味亦会被吸入酒中。

橡胶味

白酒有橡胶味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一般是由于抽酒的橡胶管路和瓶盖内的橡胶垫的橡胶味被酒溶出所致。酒内一旦溶入橡胶味,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此,在整个白酒生产过程中切忌酒体与橡胶接触,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白酒的酒精含量分类


白酒按酒精含量来划分,其可分为:低度白酒、中度白酒和高度白酒。低度白酒是指酒精度40度以下的白酒,中度白酒的酒精度在40-50度之间,高度白酒酒精度在50度以上。白酒的度数,指的是白酒中酒精容量的百分比,即酒精的含量。例如:60度的白酒,是指含有60%的酒精,剩余40%基本上就是水。从酒的质量来说,在53~54度之间,酒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最强,酒的醇和度好,酒味最协调(茅台酒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目前,清香型白酒的酒度一般为60~65度,浓香型白酒大多38~52度,茅香型白酒一般为52~55度。据调酒专家经验,浓香型白酒52度口感最佳,酱香型则是53度风味最佳,这就是为什么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浓香型白酒52度品种最为常见,而茅台等酱香型白酒多是53度的原因。

淡雅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对有害物质的控制


有害物质是影响浓香型“醇爽淡雅型”白酒的较大因素。因此,应将有害物质的控制作为关键控制点,主要控制以下几种:杂醇油、甲醇、重金属、醛类等。
1.杂醇油
杂醇油是白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它能使神经系统冲血,引起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它在人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但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沸点为97℃,异丁醇沸点为131℃。
控制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蒸酒温度,也就是常说的中汽蒸酒;酒尾中含有较多的杂醇油,必须采取掐头去尾工艺。
2.醛类
白酒中的醛类主要是乙醇的氧化物,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白酒中主要有甲醛、乙醛、糠醛、丁醛等物质。
控制方法: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辅料用量,且必须选用优质,并由专人管理,彻底清蒸;酒头中含有较多的杂醇油,必须采取掐头去尾工艺。
3.甲醇
甲醇是白酒国家卫生标准中要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人体的毒性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
控制方法:通常,原料中果胶质含量较高,就会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甲醇,因此,应避免使用含果胶质较多的原料。同时,辅料进行彻底清蒸可减少辅料中的多缩戊糖及果胶质;利用甲醇在高浓度时易分解的特点,尽可能提高接酒温度。
4.重金属
白酒中的重金属主要是铅、锰等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如:铅含量0.4克即可引起中毒。
白酒中的重金属主要由外界污染带入。
控制方法:使用的原辅料不得含有杂质;酒甑、甑盖、冷凝器、冷凝导管全部采用不锈钢制作,储酒容器全部采用不锈钢或陶坛。总之,在生产过程和储酒过程中,杜绝一切与铅锰等重金属接触的机会,避免重金属离子带入污染白酒。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