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专题,而啤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啤酒知识的地方,如《啤酒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我国最早建立的啤酒厂是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乌尔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哈尔滨历史编年>>)。清末的啤酒厂基本上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至到1915年,才在北京建立了由中国人投资的双合盛啤酒厂及广东五羊啤酒厂。1949年前,我国只有七、八个啤酒厂,绝大多数由外国人所控制,酒花和麦芽主要从国外进口,啤酒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在华的外国商人及军队,还有一部分“上层社会”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几乎无法享受。1940年,全国啤酒产量达到4万吨,其中大多数为日本侵略者军用.到1949年,全国的啤酒年产量仅达到七千余吨。还不足目前一个小型啤酒厂的年产量。啤酒的保质期:瓶装、听装熟啤酒保质期不少于120天(优、一级),60天(二级)。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7天。罐装、桶装鲜啤酒保质期不少于3天。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中国啤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国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啤酒营销进入后奥运时代


自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的特权正式到期。当然,奥运虽然结束,但营销还是要继续,只是几大啤酒企业在前期投入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如何将其价值在合约之外进行持续释放,将是对他们能力的一个考验。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百威、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共同打破了一直以来奥运会一个行业只选一家赞助商的记录。而另一巨头华润雪花轰轰烈烈的“非奥运营销”运动,也让人觉得它并非奥运失语,而是蓄意的、针对奥运的不为之为。
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坦言为奥运投入了近3亿元的营销成本。啤酒企业投入由此也可见一斑。
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下,这些企业显然不会甘心让自己辛苦创建的地位伴随合约戛然而止,而其他企业经历了奥运失位的“郁闷”之后似乎也有理由重新沛然神旺,后奥运时代的啤酒营销大战走向,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眼下的观察和研究热点。
奥运营销的数字价值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啤酒业赚了个盆满钵满。据较新公布的2009年报数据显示,2008年,青啤实现年销售收入人民币157.81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人民币7亿元,同比增长25.3%;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82.46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2.6%。
“非奥运”营销的倡导者华润雪花也趁势缔造了730万千升产量,和所有品牌啤酒销售上升5%的业绩,其中“雪花“以610万千升的单品销售量,跃升为世界销量前列的啤酒品牌。
目前,青啤、燕京、华润雪花三大巨头的品牌价值依次为:258.27亿元、223.85亿元以及153.09亿元。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是数字之外,奥运给啤酒企业带来的更大收益。
研究表明,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一般在10年之间,国际上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前七后三“。奥运营销刚刚过后的品牌知名度会比较快地显示出来,但是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忠诚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示出来。
依照这个研究结论,奥运营销的效果究竟如何,除了先期的努力,关键还要看后奥运时代啤酒企业们的营销走向如何。
从“奥运营销”到“体育营销”的策略延伸
奥运是四年一度的,但体育是时时刻刻的。能否通过有效的营销技术与策略,实现从奥运营销到体育营销的延展,形成持久的品牌特定引力,是完整检验奥运投入价值的关键课题,而显然,几大巨头对后奥运策略的研究,在前奥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青岛啤酒集团副总裁严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们不仅着眼奥运年,后奥运时代我们也同样看重,我们要让奥运的热情延续,让青啤不断地深入人心。”早在2006年初,青啤内部确定的奥运传播战略中,其行动规划并不是截止于2008奥运会结束,而是涵盖了2009年的“后奥运时代”。就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前夕,2008年8月23日,青岛啤酒就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在北京签订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正式成为NBA在的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和NBA指定啤酒合作伙伴。根据这份协议,青岛啤酒将携手NBA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吸引广大篮球迷的参与,包括球

回顾历史:两强相争 市场混沌


“两强相争,必有一伤,或俱伤。”
98年,安徽合肥,圣泉和龙津这两个安徽省较大的啤酒集团市场竞争难解难分。
圣泉集团地处怀远,是安徽省较大的啤酒企业,十年稳居安徽啤酒市场的主导地位,年产销量近二十万吨,占全省总体市场的20%,主要优势是资金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通路网络分布广。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产品一直以中低价位为主,品牌亲和力不够强,在省会合肥市场基础不牢固,竞争品牌威胁增大!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巩固省内市场主导地位,圣泉集团开发了喜宝啤酒,主攻合肥市场,利用98足球赛的机会,斥巨资高频率投放喜宝啤酒的电视广告,“朋友越多越好,喝酒要喝喜宝”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品牌知名度迅速飙升,销售量稳步增长,渐渐占领了合肥的中档箱酒市场。
龙津集团是安徽省第二大啤酒品牌,生产规模和品牌实力仅次于圣泉,一直采取挑战策略,以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法在局部区域发起猛烈攻势,是圣泉较具威胁的竞争对手。龙津集团比邻合肥,与当时合肥市实力较强的经销商联合成立了销售公司,建立了强大的通路网络,市场基础扎实,品牌形象良好。
面对喜宝啤酒的畅销,龙津马上推出口感较淡的龙津纯啤酒,直接启动酒店终端,投放近百名促销小姐,通过回收瓶盖吸引酒店人员向客人推销,并全面提高各个通路环节的利润空间,调动通路的销售热情。由于这些营销策略在当时的合肥市场均开啤酒通路竞争的先河,正击中圣泉酒店终端通路的薄弱环节,立即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龙津纯酒店消费的迅速启动,影响了整体市场的变化,半年时间就抢占了圣泉啤酒的大半市场份额。
圣泉立即采取针锋相对的销售政策,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发动全面反攻!一时间,礼品促销、让利促销、酒店买断、终端抢位的竞争迅速升级,火药味十足,蔚为奇观!常常是这家的产品陈列、宣传画刚刚摆好,一转眼就变成了竞争品牌;如果你当时在在合肥市酒店吃饭,一做下来,就会有五六个促销人员向你推酒……
“当力度使到较大的时候,需要检索的,可能是方向。”
一番苦战,圣泉有效地阻击了竞争对手,稳定了市场份额,却不敢有丝亳的轻松,双方形成了拉锯战,每提升一个点的市场份额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市场费用激增,企业利润率锐减,却欲罢不能,苦苦支撑!

啤酒的历史


啤酒产于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是苏美尔人敬献神灵的圣品。19世纪初经过埃及传到欧洲,逐渐成为大众饮料,现在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1900年啤酒由欧洲传入中国,由俄国人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但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的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啤酒的生产销量仍不足1万千升。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中国啤酒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79年后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的高速度增长,到1988年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1993年超越德国,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啤酒总产量实现2386.83万吨,结束了自1993年以来连续九年的世界第二,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

啤酒的发展历史


的啤酒历史
年代(年)产量(万吨)特点
1900----19491-3原料大多进口,技术由西方控制,饮用者为洋人、上层华人。
1949----19591-4由日本引入二棱大麦,技术由中方控制,工厂有17家。
1957----19664-12酒花实现自给,自行设计、装备一批小型啤酒厂。
1970----197812-41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批小型啤酒厂,饮用啤酒的习惯开始普及,啤酒专用设备定点生产。
1979----198841-656我国出现啤酒热、大量引西方技术、设备,建立中大规模的啤酒厂,啤酒生产每年以30%递增。
1989----1992623-1000啤酒市场出现竞争,小型啤酒厂面临倒闭,中型啤酒厂开始改造,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