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喝什么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古代“喝花酒”都有什么节目?》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时下炙手可热、抢尽眼球的美女经济,其实古已有之。漂亮的脸蛋出大米,在中国,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人身体力行了。而始作俑者,是西施。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3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从唐代起,文人士大夫聚会饮筵,时兴招妓女做席纠(或称酒纠)行令佐酒,或以歌舞侍宴。这就是现在的所谓三陪。曾经的中国古代社会,市民追花逐柳,商人豪爽使钱,纨绔子弟一掷千金,使妓院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养育了妓女;而妓女和以游冶为中心的都市生活,又反过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社会如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等朝代,妓院的开张和利税,历来是各个朝代税收的重头之戏。

眼下红红火火的选美,应该说是美女经济链条中的重中之重。其实,这一美丽赛事也是古已有之。古代帝王选妃,实际上就是一种选美,不过那是百分之百的帝王意志,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选美。而据古籍记载,真正有组织、有章程、有参选者和参观者的选美活动,应是滥觞于宋代,只不过那时不叫选美,称为品花。品评的对象也不是广义上的美女,只针对妓女。此项赛事也名曰花榜。冯梦龙在其《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把南宋杭州名妓莘瑶琴称为花魁娘子。妓女一经品题,声价十倍(《清稗类钞》)。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古代春节喝什么酒 古时候春节喝什么酒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欢喜团聚,共叙天伦。节日里人们不论是在自家备办筵席,还是合家外出吃饭,喝酒往往是少不了的。都说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那么古时候春节也喝酒吗?古代春节喝什么酒?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

酒从产生的那天起,便开始浸润人类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是酒文化王国,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春节饮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新的一年开始时,天子总要亲自行迎春之礼,向上帝祈祷五谷丰登,然后举行宴会,时称“劳酒”。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一年的到来,就捧上美酒,抬着羔羊,聚在一起,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从此,这种聚会便为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开了先河。到了汉代,“年”作为重大节日逐渐定型。到了这一天,家人放过爆竹后欢聚一堂饮酒,其乐融融。

唐代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让侍臣应制作诗,歌舞升平。皇帝大臣如此,一般的骚人墨客是夜也往往饮酒赋诗。宋时不仅“守岁”,还有“馈岁”、“别岁”等花样,样样都离不开酒。

明人沈宣有《蝶恋花·除夕》诗云:“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可见饮“分岁酒”,乃是古代除夕大餐的重头戏。

清宫春节如何过?筵宴百桌菜百坛酒百只兽。如《满文老档》中记载天聪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规模是:每旗各设席10桌,用鹅5只,八旗共设80桌,鹅40只,加上总兵官以上的高级官员另设20桌、鹅20只,总共100桌。

每桌备烧酒一大坛,共100坛。这还不包括皇帝、王公和蒙古贵族宴桌的数目在内。另一件档案中记载,崇德四年(1639)“元旦”大宴用了母野猪8头、鹿22只、狍子70只、酸奶烧酒20瓶,平常酒80瓶,茶24桶,算起来也是100只兽、100瓶酒。

古代春节到来时,人们全家喝椒花酒(椒柏酒)、屠苏酒以防瘟疫,同祝吉祥、康宁、长寿。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据东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酒。

据说“椒”是玉衡星精,食用后走起路来都觉得轻快;“柏”则是一种仙药,食用后能驱祛百病,饮了这样的酒,自然身体通泰康安。喝椒柏酒的风俗,一直到南北朝都还很盛行,北周诗人庾信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的就是时人过年饮酒的情景。

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意思是年纪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了则意谓着少了一个年头,变老了,因为一年比一年老,故并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最后喝。

北周庚信则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饮椒花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辞,称之为“椒花颂”。

到了魏晋时期,过年所喝的酒增加了一种,也就是“屠苏酒”。世人普遍认为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大医家、“药王”孙思邈也很重视屠苏酒的饮用。传说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

正是经过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久而久之,使过年饮屠苏酒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朝野共之,代代传承。

古人十分重视酒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没有一页不提到礼,没有一页不提到酒。酒与礼成了一对孪生兄弟。虽然现在人们不是那么讲究酒礼,但还是要注重最起码的酒礼,就是要礼让长者、尊者、贤者,饮酒要有节制,劝酒不逼酒,使畅饮不致大醉。

重阳节喝什么酒?菊花酒的几种泡制方法


所谓: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弹指间,明天又是九九重阳佳节了。

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饮酒赏菊、登高远眺、佩挂茱萸表达着节日的心境,却也因此留下了许多诗词,其中不乏名篇。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尤其是这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千古名句;而李清照《醉花阴》中的那句,佳节又重阳,寄托的虽是词人的哀愁,但却契合了多少人的相思之苦?

所谓时过境迁,而节日也是要跟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的,这不今天的重阳节,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位老人节。至此,传统节日与现代习俗更为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这一天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固定传统节日。先贤孟子的这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

既然重阳节已成了固定节日,那节日自然酒少不了聚会;既然有了聚会,那自然也少不了宴席;宴席都上了,怎会少的了酒?

说到酒,这在古代重阳节可是重头戏,当然,现代过重阳节也是不例外的。

古人大多在这一天喝的是菊花酒。他们的菊花酒,却还特别的有讲究。他们这天会采下刚刚盛开的菊花,将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留待来年重阳这天饮用。所以,古人重阳节喝的酒是前一个重阳节酿的。

古人有此闲情逸致,想必我们后来人也不会自甘示弱。在此,笔者向各位摘录几种民间菊花酒的泡制方法:

配方一

配方:菊花(500克)、杜仲(500克);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200克;紫英石、肉苁蓉,各250克;萆薢、独活、钟乳粉,各400克;茯苓150克。

制用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效: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

配方二

配方:菊花、生地黄、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

制法: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功效: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

配方三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黄300克。枸杞子、当归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将前4味,水煎2次.取浓汁2500毫升,备用;再将糯米,取药汁500毫升,浸湿,沥干,蒸饭,待凉后,与酒曲(压细)、药汁,拌匀,装入瓦坛中发酵,如常法酿酒,味甜后;去渣,即成。

功效:养肝明目、滋阴清热。

主治:肝肾不足之头痛、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菊花入药,制成菊花酒,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的功效。

哦!对了,笔者再唠叨一句,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喝酒可要适量啊!

菊花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古代喝酒文化 古人喝酒玩儿什么?


自古以来,酒的魅力都不止于酒的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

古代喝酒的娱乐活动:

投壶射覆,划拳捻牌

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

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

除去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有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清代酒桌上颇为盛行的汤匙令、拧酒令,就跟我们现代转酒瓶子一样充满了随机意味,只不过人家转的不是酒瓶子而是勺子和不倒翁,勺柄指向谁,或者不倒翁的脸朝向谁,谁就喝酒。

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想来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

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

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

叶子酒牌,酒筹酒令

叶子酒牌和筹子类酒令可以理解为抓阄游戏,都是先在酒局上准备酒牌或筹子(相当于签),在上面刻各种令约或酒约,玩的时候按顺序,或逐次揭牌,或摇桶掣籌,再按照上面規定的令約、酒約行令飲酒。其中种类之繁杂、玩法之多样让人瞠目结舌,每一种都引经据典,一面极尽风雅,一面尽显风流。

叶子酒牌虽然叫叶子,但却是画在纸上的,往往十分精美。酒牌的早期玩法颇为复杂,明清时代化繁为简,留下了一些有趣的酒牌,如水浒叶子、博古叶子、列仙酒牌等,酒牌上有画有诗有酒约,都是酒牌种难得的佳品。

而酒筹由于载体的限制,只能用文字去传达酒约,对文字的玩法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有些酒约不需明说,只看词令就能看出酒约来,像猜谜一样,甚是有趣。譬如唐诗令,取的都是唐诗中的名句。抽中人面不知何处云一句,那么胡子多的人就要喝酒,抽中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脸红的人就要喝酒,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初次参与的人喝酒,千呼万唤始出来,则是迟到的人要饮三杯。看着这些筹子,便是饮酒也让人感慨,妙哉,妙哉!

除了唐诗,筹令中只要能想出合适的酒约,都可以入题,所以后来还出现了一系列的畅销书周边,比如《西厢记》、《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的酒筹令,甚至是明贤故事酒筹令,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还有一些筹令不止有酒约,还有令约,就是不止要规定哪些人喝酒,而且还增加了喝酒后一起玩什么小游戏,而花风令大概是其中最为雅致的置酒筹24根,用的是24种花卉的名字,不仅包括了谁要饮酒,还引出了各种游戏,十分适合闺中女子玩乐。比如抽中了望春花,那么面朝东的人就要喝酒,然后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又比如抽出了木兰花,曾经从军的人就要喝酒,然后一起玩报美人花名的游戏,说出来的名字即要是美人的名字,又要是花的名字,说不出来就要罚酒。

流觞曲水,掷骰吟诗

流觞曲水这名字太高雅,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根本没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一种游戏!最典型的莫过于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那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说这地方山水好美,众人纷纷写诗,从来没深究过这群人在干啥,现在再一看,哟呵,他们是一群人凑一起饮酒作乐来的。

古人所有玩法中,私以为流觞曲水这种玩法对环境要求最高,要在水滨设宴,将酒杯倒入酒后放在水中,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喝酒。再乘着酒兴,或即兴朗诵,或付诸笔端,作出诗来。想魏晋文人喜袭古风,的确是这种纵情山水,饮酒作乐,闲谈老庄,游心翰墨的调调。

古人玩骰子也玩出了花样,从简单的看点数,到复杂的猜点数,但最高级的还是数用骰子作诗。这种玩法在明清发扬广大,人们依据骰子六面采点的象征,编制了大量的酒令,有些酒令甚至用多枚骰子做了二百多条玩法,一顿酒喝下来,根本玩不完。

譬如明代奇书《金瓶梅》里,骰子的玩法就写了好几种。六十七回写的[雪字掷骰令],玩法是掷出几点,不拘诗词歌赋,要个雪字,就照依点数儿上。说过来,饮一小杯;说不过来,吃一大盏。这玩法翻译过来就是每人用一枚骰子掷点,然后吟一句诗词或歌赋,辞中须嵌入一个雪字,掷了几点,雪字嵌在第几个字上。

第六十回里则介绍了[飞禽、果名贯骨牌、官名令]的玩法,头一句要天上飞禽,第二句要果名,第三句要骨牌名,第四句要一官名,俱要贯串,遇点照席饮酒。行令方法是,每人用一枚骰子连掷六次,每掷一次,需要说令辞四句。要求在第一句中嵌入一种飞禽名,第二句嵌入一种果名,第三句嵌入一个骨牌名,第四句嵌入一个官名,四句的文意须首尾贯通,掷出与骨牌名一致的人要喝酒。

还是这一回,出了个[花名贯《四书》]的顶针令,这才是真考学问呢!吴大舅拿起骰盆儿来,说道:列位,我行一令。顺着数去,遇点要个花名,花名下要顶真,不拘诗词歌赋说一句,说不来罚一大杯。,玩的是,一个人用一枚骰子掷点,每掷一次,要一句令辞。令辞要求每句的前半句中嵌入一花名,后半句用《四书》中一句,并要求上、下句顶针。比如一掷一点红,红梅花对白梅花、二掷并头莲,莲漪戏彩鸳。而所掷之点若与令辞中的数目字相合,则饮酒一杯,说不上来,就要罚一大杯。

古人饮酒玩法还有很多,如鞍马令、旗幡令等等,但多已失传,后人无法效仿,也是酒文化缺失,着实可惜。

我国古代酒卖什么价格?


在古代,酒的价格会有较大波动,唐朝经济繁荣,酒业发展迅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来了解酒的价格最合适不过。

从唐诗中看古代酒价

唐代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艺鼎盛。此时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和杜甫。中国大多数的诗人都是爱酒之人,他们的诗词不仅反映出了人民的喜怒哀乐,也旁敲侧击地提到了酒价。

试举几句大家熟悉的名句: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他们的诗歌都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是每斗十千钱。

唯有一位诗人例外,那就是杜甫。他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那么,关于酒价的说法,就存在两个版本了。要探秘当时的酒价,我们还得要搞清楚唐代的计量单位。

唐代计量单位

一斗酒有多少斤?

唐代最常用的容积单位是斗,1斗=10升,又有大斗和小斗之分。

换算成现在的国际计量单位:1大斗=6000ml,1小斗=2000ml

而酒的计量单位一般是采用小斗计算的,所以,1斗酒约为2公斤,也就是4斤。

唐代白酒与现代白酒价格比较

1两银子=1000文钱,古诗中普遍提到的十千钱,也就是10两银子。

唐朝的1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42克,1两白银大概相当于250元人民币。

那么,下面来对比一下李白和杜甫所提到的价格,也顺便能知道当时他们各自的消费水平。

李白:他们喝的酒买2000毫升要用2500元,等于625元1斤(500毫升),这个标准放到现在来看,与五粮液的价格很接近,应该算当时比较好的酒了。

杜甫:300文钱相当于0.3两白银,换算为75元人民币1斗,1斤的酒钱是19元,相当于现在路边摊上散酒的价格,跟李白他们喝的酒相比,价钱相差了33倍!

由此看来,杜甫同志当时真的是一位无产阶级,怪不得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是反应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疾苦的句子。而像李白王维这些诗人,当时的地位和消费能力都还算蛮高的。

盛唐时,有古诗文记载斗米八钱,就是说,一斗米(12.5升)才只要8文钱。所以相比米的价格,酒真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小曲清香型白酒都有什么特点?


酿清香型白酒,具有清、净、纯、正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主要来自清蒸二次清,那到底怎么个清法?清香型白酒按香型分类可分为大曲清香型白酒、麸曲清香型白酒,小曲清香型白酒,今天小编主要跟各位分享的是小曲清香型白酒,我们一起看看吧。

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辅料)进行清蒸处理,将蒸煮后的高粱拌入酒曲后培菌糖化,糖化好后再放入陶瓷缸/窖池发酵12-15天,发酵完成后用酿酒设备蒸馏。

蒸馏后的酒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酒曲进行二次发酵,仍发酵12-15天,取出蒸第二次酒,其醅蒸后为扔糟。两次蒸馏得酒,经储存勾兑成白酒。

清香型白酒的这些名字解释您一定要知道!

渣子:指粉碎后的生原科;

酒醅:又称母糟,指已发酵的固态醅;

酒糟:别名红糟、酒醅糟、粕等等,是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清蒸:就是每投入一批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辅料都要单独清蒸一次。使原料中的淀粉糊化,便于酒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产酒成香。同时,挥发掉原料中的邪杂味。

二次清:是清蒸糊化的高粱经过发酵二次、用酿酒设备蒸馏出酒二次。第一次为纯粮发酵,蒸得的酒叫大楂酒;

第二次为纯醅发酵,不配新粮,蒸得的酒叫二楂酒,酒糟作扔糟。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淀粉产酒产香,同时还可以避免原辅料中的邪杂味带入酒中,使蒸得的酒落口爽净。

看了上面的文字,您对清香型白酒的清蒸二次清工艺了解了吗?如果您有不同的简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咱们下期再见。

好喝的荷花酒一般在什么价位?


有一款酱香白酒大家知道吗?这款酒好喝、价格便宜、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它的名字就叫:荷花酒,那这款酒价格是多少呢?下面就是白酒定制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荷花酒的价格以及图片的信息,希望对大家以后购买白酒时能有所帮助。

53°荷花原浆酒500ml参考价:122元

雄安特曲38°品鉴小酒125ml参考价:40元

42°封坛荷花原浆酒500ml参考价:119元

42°生态荷花原浆酒480ml参考价:169元

46°钻石荷花酒500ml参考价:288元

42°生态荷花红瓶500ml2瓶参考价:269元

42°五粮银光荷花酒500ml参考价:218元

42°生态荷花酒经典浓香型500ml6瓶装参考价:488元

荷花酒,以颗粒饱满、粒小皮厚的糥性高粱为原料,经过多次的轮次翻烤,古老的酿制方法发酵,经过三年以上的时间储存,从而酿造出了地道的酱香美酒。而且在酿制的过程中蒸馏时温度较高,易挥发的物质都挥发掉了,因此酒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该酒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添加化学制剂,从而减少了对人身体的影响,有利于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环保、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便深入人心,这款酒就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且这是一款酱香型白酒,具有着浓郁的酱香味,喝起来醇厚绵甜,实在是一款可以让大家可以安心喝的美酒啊!还有就是价格也不是太贵,是比较亲民的价格,所以是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白酒。

为什么很多酒庄名字里都有Chateau?


喝了那么多酒,见得最多的词就是Chteau了吧?无论在旧世界,还是新世界,无论是一级名庄酒标,还是OEM都爱把Chteau放在酒标上。Chteau到底有啥含义?标了Chteau的就是好酒吗?

Chateau是什么意思?

Chteau本是欧洲贵族们修建的建筑,一般用于居住或军事防御、以及领土扩张(有点占地为王的意思)。所以,法语中的Chteau即英文的Castle,德语的Schloss,意大利语中的Castello。

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ChteaudeVersailles)

葡萄酒的世界里,Chteau则指的是一个种植葡萄且酿造葡萄酒的庄园,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酒庄,它包括了葡萄园、酒窖、葡萄酒,以及该地产上的一栋或多栋建筑。如果两个地块(酒庄)共享一个城堡/酿酒车间,他们都可以标注Chateau;至于这个城堡/车间有多宏伟,则没有规定。

Chteau的起源是?

Chteau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波尔多葡萄酒上,由迪仙酒庄(ChteaudIssan)和玛歌酒庄(ChteauMargaux)最早使用;在1855年梅多克列级酒庄榜单上,尽管只有五家酒庄用了Chteau,但一级庄中的拉菲,拉图,玛歌名称中皆带Chteau,龙船庄园(ChteauBeychevelle)和迪仙酒庄(ChteaudIssan)也早已声名远播。

而这个对葡萄酒市场影响深远的榜单使得Chteau一词迅速蔓延整个波尔多,乃至在二十世纪葡萄酒蓬勃发展的新世界酒庄,比如在1976年巴黎品鉴中表现出色的ChateauMontelena。

Chteau真的有城堡吗?

十九世纪下半页,波尔多葡萄酒市场繁荣,一些阔绰的酒庄庄主开始在自己的地块上修建豪华的建筑,以便提供更好地居住环境和提升酒庄形象,譬如雄伟气派的拉菲酒庄(ChteauLafiteRothschild)。

类似情况常见于波尔多,特点是自有的葡萄园就环抱在建筑周围,但拉图酒庄(ChteauLatour)确是个独特的例外。拉图酒庄酒标上的塔楼,曾经是用于蓄养信鸽之用,尽管已经经过数次重建,如今依然是酒庄的重要标志。玛歌酒庄(ChteauMargaux)的瑰丽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绿荫环绕下的白色城堡庄重典雅,不禁让人将它与玛歌的优雅温柔的身份相匹配。

没有Chteau的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就是不好的吗?在波尔多人甚至是法国人心中,从来没有因为酒庄缺少一个像样的建筑而烦恼。他们充分意识到Chteau这个词指的是葡萄酒,而非漂亮的城堡。况且许多寸土寸金的葡萄园也没有那么多空地用来该房子。比如大名鼎鼎的柏图斯酒庄(ChteauPtrus)只有一个温和的,雅致的,小房子。

它酒标上没有Chteau字样,并且每年所产的葡萄酒数量极为有限、价格昂贵,但却受到全世界的追捧,是葡萄酒世界最顶级的酒庄之一。与柏图斯一步之遥的里鹏酒庄(ChteauLePin)同样「寒酸」,由于土地极为有限,所以那里只有一个非常小的房子和房前的两棵松树。同样,酒标上也没有标Chteau,瓶子里的葡萄酒则被很多人认为可以和柏图斯比肩。

而巴顿酒庄(ChteauLeovilleBarton)甚至什么都没有,酒标上的图片也是朗高巴顿酒庄(ChteauLangoaBarton)的城堡,葡萄酒的酿造也在那里进行。不过,两家酒庄确实同属一个家族。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酒标中也有Chateau?

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后,世界人民逐渐广泛地认识了法国的列级名庄们,许多列级庄以Chteau相称,使得这一词或多或少地代表了高端葡萄酒的荣誉。进入20世纪后,其他国家(比如美国)葡萄酒蓬勃发展,各色酒庄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但至今也没有明确法律限制Chteau一词的使用,于是许多酒庄纷纷以此来命名,作为一个很好营销的标签。

法国人民对此非常不满:他们怎么可以标Chteau?怎么可以在法国卖这些酒?甚至在波尔多?但不得不承认,尽管鱼龙混杂,其中还是有许多非常不错的酒庄,它们甚至还有自己的城堡。

比如,1976年「巴黎审判」盲品会中拔得头筹,美国蒙特莱娜酒庄ChateauMontelena:

中国也有Chateau吗?

中国自然是有许多优秀的酒庄的,不仅在许多国际赛事中斩获不少奖项,他们中不少也拥有十分瑰丽的城堡。和那些个豆腐渣工程不同,酒庄的建筑上不仅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极具设计美感。有的用实木,有的用砖瓦,有的用巨石,有的是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有的是恢弘大气的尖顶圆墙。

数量上虽然没有国外那么多,但诸如张裕爱菲堡国际酒庄和烟台卡斯特酒庄等等。

古代酒礼习俗 古代喝酒聚会风气


酒后失德,往往是古人担忧的后果,中国历来就有酒能败德之说,惯于酒色并举,视为对道德、政事特别严重的潜在危害。然而这个前提是过量饮酒,然而这些并非饮酒本身,古代饮酒之风仍旧十分兴盛。

汉代已有陪酒女郎

中国早在先秦前街头已有酒馆。《鹖冠子世兵》有伊尹酒保,太公屠牛之说,伊尹是夏代人,被视为中华厨祖。所谓酒保,就是店小二。

在汉代,餐饮业很发达,酒馆经营者颇有创意,常把酒坛放在店前垒起的高台(垆)上做广告,垆前还站着促销小姐揽客,人们喜欢光顾街头酒馆。当年最有名的促销小姐,当是卓文君了。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才子司马相如与美女卓文君私奔后,变卖了车马等物,在四川临邛开了个小酒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在店前的酒坛旁揽客。

汉代的酒馆为了吸引消费者,一般都会用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做服务员。汉乐府诗《陇西行》中就描写了一位陪酒女郎,此女长得相当漂亮,时称好妇,既陪酒,又赔笑: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漂亮又热情的女招待,常遭到性骚扰。诗人辛延年的《羽林郎》,就记述了霍将军的门人冯子都,仗势调笑当垆卖酒的美女胡姬。胡姬当时只有15岁,冯子都对胡姬动手动脚的,还送了面镜子给胡姬。

但胡姬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女孩,卖酒不卖身,结果当场翻脸,警告冯子都: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魏晋时期喝酒最会搞气氛

魏晋时期并非中国酒文化的繁盛期,由于时局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酒禁一度极严厉。《魏书刑法志》载,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曾规定酿、沽、饮,皆斩之。这只是一时之禁,更多的时候还是放开的。

魏晋人喝酒已不再是单纯的饮食行为,而是一种文化。有条件的人喝酒颇讲气氛,往往以歌舞助兴。曹植《箜篌引》就描绘了当时边饮酒边欣赏歌舞的场景: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奏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引过三爵,缓带倾遮羞。

那时大多达官贵人家中都养有艺妓,这些艺妓各有特长,专为客人演奏、跳舞、陪酒。负责陪酒的艺妓,称为酒妓。赏歌舞,让酒妓陪饮,在贵族中间很流行。

曹魏时雒阳令郭珍居财巨亿,聚会时常安排数十名美女陪酒。魏文帝曹丕大开眼界,在《典论》描绘当时的情景说,那些美女盛装饰,被罗縠,破之,袒裸其中,使进酒。

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王恺,宴请必让家里的艺妓出场,《晋书王导传》载,王恺使美人行酒,以客饮不尽,辄杀之。客人若没喝光,艺妓会遭杀身之祸。

酒还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如嵇康、阮籍等文化名人,都希望从酒中寻找精神家园。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方时艰难,人各怯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这也许就叫借酒消愁吧!

法国贝波之花酒庄


贝波之花酒庄是法国波尔多波雅克(Pauillac)产区的酒庄之一,贝波之花酒庄目前的葡萄园面积为7公顷,其中有67%的土地用来栽培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有26%的土地用来栽培梅洛(Merlot)葡萄,还有7%的土地用来栽培味而多(PetitVerdot)葡萄。贝波之花酒庄也是2012年中级酒庄之一。

后来有关贝波之花酒庄最早的记录出现在1766年。,贝波之花酒庄经过多次转手,曾在1785年至1998年间历经了19位庄主。1998年6月30日,现任庄主帕特里克伯纳德(PatrickBernard)为酒庄投资1500万法郎,希望通过重建来恢复酒庄的昔日荣耀。

所有这些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14年。当葡萄达到理想的成熟状态后,酒庄会通过人工方式进行采摘。采摘后的葡萄经过筛选、破皮后,会进入具有温控功能的水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得来的葡萄酒之后会进入50%新的法国橡木桶中熟成14个月,最后在酒庄内装瓶。

贝波之花酒庄干红葡萄酒(ChateaulaFleurPeyrabon,Pauillac,France)是贝波之花酒庄的正牌干红葡萄酒,目前的年平均产量为42,000至48,000瓶之间。以2010年份的此款葡萄酒为例,该酒散发着黑色水果的芳香,带有优雅、圆润的口感,还有紧致的单宁,余味适宜。

自制洛神花酒和洛神花茶


洛神花又称玫瑰茄,洛神花茶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大量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水槿酸,其中水槿酸,被认为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较好疗效。洛神花的花萼同时还可药用,其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降压、养颜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是一个很好的天然保健药物。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如何自制洛神花酒和洛神花茶吧。

1、洛神花酒。

取一定数量的洛神花进行分离汁液,然后加进一定比较的水,具体多少是视乎个人喜好。以此法反复提取三次。然后将的出来的液体放进温室发酵,并且隔离,之后将分离除去下沉的酵母,加入部分食用酒精调整酒度,最后封缸,数周后倒缸,澄清过滤得发酵原汁。

另取洛神花适量用80℃热水浸泡,一般浸泡3~4次,浸泡汁过滤用作配酒调色。以洛神花发酵汁为酒底,佐以适量的浸泡汁,调整所需糖和酒度,经过滤即得洛神花酒。酒呈宝石红色,晶莹清沏,味道清香,酸甜可口,可作增加食欲、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食用饮料。

2、洛神花茶。

洛神花、金莲花、木蝴蝶各1g,用热开水冲沏,加入冰糖调味,无须加盖,待洛神花泡开即可,代茶饮。此茶能清肺热、利咽喉,对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有很好的效果。

那些优质葡萄酒的产区都有什么特点?


对于一位优秀的学者,你可能最想了解的是他的教育背景;对于一件华美的衣裳,你可能最想知道的是它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对于一盘美味的佳肴,你可能最想知道厨师用了什么烹饪方法;而对于一瓶顶级的葡萄酒,你最先想知道的可能就是它产于哪里。这些优质葡萄酒的产区都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小编以美国、智利、南非和新西兰的著名产区为例,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为什么这些产区能产好酒!

1.美国:威拉米特河谷(WillametteValley)

威拉米特河谷是北俄勒冈州(NorthernOregon)的一个产区,坐落于喀斯喀特山(CascadeMountains)的西面,是俄勒冈州最大的酒庄和葡萄园集中地。由于受到来自大西洋的凉爽海风的影响,这里的气候十分温和。在葡萄的生长期时该地气候十分干燥且光照时间长、夜晚凉爽,这些因素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黑皮诺(PinotNoir)是这里种植最广泛的品种,产于此地的黑皮诺葡萄酒具有成熟的红色水果风味,还有一丝肉桂的香料气息,酸度很高。

2.智利:迈坡谷(MaipoValley)

迈坡谷(MaipoValley)由于靠近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迈坡谷算得上是智利葡萄酒行业的中心腹地。这里群山环绕,海洋能够对其产生的影响非常小。许多顶级葡萄园都坐落于安第斯山脉(Andes)的山麓地带,这里的葡萄园因受到山地下沉气流的影响非常凉爽,能够给予红葡萄酒很好的结构感和优雅感。迈坡谷以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酒最为出名,产于这里的赤霞珠葡萄酒通常具有独特的薄荷风味。

3.南非:斯特兰德(Stellenbosch)

斯特兰德产区一直以来都是南非葡萄酒生产的中心地区。这里冬季雨水充足,而在夏季,由于受到福尔斯湾(FalseBay)凉爽海风的影响,气温也不至于太高。然而,斯特兰德产区之所以能成为优质的葡萄酒产区主要还是由于葡萄园所在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朝向的多样化。这片区域被划分出许多子产区,每个子产区的微气候和地理条件都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其多样化特征便更为明显。近几年来,斯特兰德产区生产的西拉(Syrah)葡萄酒、赤霞珠和梅洛(Merlot)混酿葡萄酒皆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很高的评价。较凉爽的子产区还生产顶级的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

4.新西兰:马尔堡(Marlborough)

马尔堡是新西兰最重要的产区之一,长相思是这里种植最广泛的品种。该产区的许多葡萄园都坐落于两个邻近的河口山谷:怀劳谷(WairauValley)和阿沃特雷谷(AwatereValley)。

怀劳谷的气候与马丁堡(Martinborough)相似,多晴朗天气,光照时间长。怀劳谷南部有许多侧谷,这使得生产者们可以将葡萄种植于不同海拔和朝向的葡萄园内。相比怀劳谷,阿沃特雷谷的气候则相对更为干燥、凉爽,因此,产于阿沃特雷谷的长相思葡萄酒往往酸度更高,有着明显的草本特征,当然,它也缺少一些可以在怀劳谷长相思葡萄酒中找到的热带水果风味。此地也广泛种植着霞多丽和黑皮诺,二者主要用于起泡酒和静止葡萄酒的生产。产于这里的静止黑皮诺葡萄酒通常酒体中等、单宁精细,具有樱桃和蔓越橘的风味。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关注该产区的黑皮诺,其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你喝的每一杯葡萄酒里面都有啥?


喝了那么多年葡萄酒,你可曾想过,葡萄酒中究竟含有些什么?那些美妙的香气,复杂的滋味,从一颗葡萄到一滴美酒的秘密,全在这里了

水是葡萄酒最主要的构成,是酒中所有成分的载体,葡萄酒中的水分含量约占85%。在19世纪的欧洲,水经常被霍乱、斑疹传染病污染,葡萄酒被当做最健康卫生的饮品,成了饮用水的替代品。19世纪晚期时,专家们建议用葡萄酒给水消毒,在喝水前将水与葡萄酒混合6-12小时,这一做法在欧洲部分地区延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葡萄酒中最主要的醇类物质自然是酒精。酒精是葡萄酒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葡萄酒风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一般来说,葡萄酒中酒精含量并不高,大约在8.5%-16%之间,葡萄成熟度、酿造方式等都会影响酒精的含量。

除了酒精外,葡萄酒中还含有其余醇类物质,含量最高的便是甘油。甘油是酵母发酵的副产物,有助于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和质地,能给葡萄酒带来甜美圆润之感。甜酒的甘油含量会更高。

另外,甲醇、高级醇及其余多元醇也会出现在酒中。它们有的是由葡萄本身带来,有的则是发酵副产物。葡萄酒中的生青味、灰霉菌侵染带来的蘑菇味,都与醇类物质有关。甲醇的主要来源是葡萄果胶,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很容易超过标准,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自酿葡萄酒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干型葡萄酒,也免不了有残糖的存在。葡萄酒中的糖分不仅仅来源于葡萄果实,还有部分多糖来自于酵母和其余微生物。

欧盟规定,残糖量小于4g/L即可称为干型酒。这些糖分可以柔化葡萄酒口感,平衡酒中酸度,也同样为酒体做出了部分贡献。

葡萄酒中的酸是重要呈味物质,也承担起白葡萄酒骨架的构成。在葡萄酒中有六种酸,以酒石酸占比最大。醋酸是葡萄酒中唯一的挥发酸,少量醋酸能够起到提升葡萄酒复杂性的作用,过量醋酸则是葡萄酒细菌败坏的表现。葡萄酒的酸度既与葡萄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气候、酿造方式相关。

随着陈年的进行,葡萄酒中的酸会慢慢衰弱,酸度是判断白葡萄酒陈年潜力的重要依据。

酚类物质

提到葡萄酒的保健功效,一定离不开的就是酚类物质。它们既能赋予葡萄酒特殊的颜色和风味,还有益于人体身体健康,具有杀菌、抗氧化和维生素的一些性质,能够预防心血管类疾病。

在所有酚类物质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单宁了。它是葡萄酒中涩感的来源,是红葡萄酒的骨架,支撑起了红葡萄酒的结构。单宁也是判断红葡萄酒陈年潜力的重要依据。

古代的“祭酒”究竟是什么官职?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亦称祭酒。《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引汉人胡广说,谓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汉博士之长,本称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此外又有郡掾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等。西晋以国子祭酒为国子学之长。历代沿置。北齐国子寺,隋、唐国子监,都以祭酒为长。历代均置。唐国子监祭酒秩从三品。明、清祭酒从四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国子监,设学郡,置尚书,国子监祭酒乃废。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从事祭酒。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总的来说,祭酒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为什么高大上的酒庄名字里都有Chateau?


在很多法国葡萄酒瓶,尤其是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瓶上,常常可以看到Chteau(法语:城堡/古堡)这个前缀词,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巴洛克式的建筑,优雅的庄园,漫漫的历史和传奇故事不经意间给这瓶葡萄酒增添了一丝神秘的逼格气息。

但幻想终归只是幻想,翻开最新版的权威波尔多酒庄名册CocksetFret,你能找到大概7400个名叫Chteau的酒庄,要真的每家都有一座童话中的城堡,那大家熟悉的几个波尔多顶级产区,恐怕要变得城堡林立,葡萄园却无立足之地了。

玛歌酒庄ChateauMargaux的城堡

Chteau这个词尽管不是波尔多专利,但确实是非常有波尔多特色。在法国相关法律中,chteau只能用在描述土地上特别指定的地点或者地块合集(specifiedplot,orcollectionofplots,ofland)。在葡萄酒领域中,Chteau与其本义已经分离。如果在勃艮第,比起城堡那的酒庄可能会更喜欢领地、Domaine这个词。

一个酒庄在酒标上标注Chteau,通常只要满足拥有葡萄园和酿酒的建筑(包括酿酒设备和酒窖)就可以了。所以,那些拥有Chteau字样的酒庄可能与其他人共享厂房,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建筑,也可能只有最简陋的车库窝棚,还可能拥有玛歌那样宏大的经典城堡。所以究竟这城堡是真是假,网上查了才知道。

车库酒鼻祖名庄ChteauValandraud瓦兰德鲁酒庄曾经就是一个车库,现在的ChteauValandraud瓦兰德鲁酒庄也有了像样的城堡。

而Chteau这个词开始吸引普罗大众,要比大多数人想像的要晚很多,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些顶级酒庄的庄主开始在自己的酒庄上修建奢华的大型建筑,当然那个时代他们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方便自己的居住和抬升酒庄的名望。

明明也有城堡却不叫Chteau的酒庄,比如帕图斯Petrus。在第一版1855梅多克(Medoc)分级和苏玳与巴萨克(SauternesBarsac)酒庄分级中,整个梅多克,格拉夫,以及苏玳的79家名庄翘楚,实际上只有5家给自己标注了Chteau(还不是现在大家说的五大名庄哦)。

至于人们对Chteau的追求,乃至发展为Chteau等于好酒这一认知,可能一直到1924年才出现。当时,木桐酒庄的一代传奇,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PhilippedeRothschild)改变了持续超过500年的游戏规则,把独立庄瓶和城堡结合在了一起。

1924年的木桐酒标,和时年22岁的男爵在那时,酒庄主要销售桶装葡萄酒;中间商则负责采购,运输以及最终装瓶等多个环节。很多时候酒商甚至把手中不同酒庄的作品,甚至不同产区的酒液混在一起销售,让客户只知酒商而不知酒庄这样一来,酒庄辛辛苦苦酿出的作品,最终可能因为酒商的手脚导致品质下降,而且酒庄无法从这样的葡萄酒销售中积累品牌的声誉。

当时刚刚22岁,执掌木桐超过2年的罗斯柴尔德男爵意识到酒庄的被动的局面,为了保证质量,在酒庄里引进全套装瓶设备,聘请才华横溢的插画师JeanCarlu为酒庄设计酒标(当时JeanCarlu也只有24岁),并且在每一瓶酒上自豪地标注城堡内装瓶(misenbouteilleauchteau),印上他的亲笔签名。

这种酒庄装瓶的举措既控制了葡萄酒的品质,又能通过酒标让酒庄展示自己,与其他的中间商装瓶酒区分了开来。很快,波尔多最优秀而且最善于变通的酒庄也开始陆续效法木桐的商业做法。而在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手中品质突飞猛进的木桐,以及其他纷纷响应的列级名庄,也让城堡的光辉形象长时间的伫立在市场之上。

如今快100年过去了,单凭Chteau这个前缀,早已不能断定一款酒的好坏。合作社类型的量产型葡萄酒,也可以通过租用土地和场地的方式生产廉价的城堡装瓶酒。不少勃艮第名家生产的所有者装瓶(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葡萄酒仍然保持着不逊色于波尔多名家的价格,而被人说品质通常很低的个人装瓶(misenbouteillepar)也有很多精英酿酒师投入其中。

随着工艺的进步,如今酿出好酒早已不再受限于装瓶的工艺或是酒庄的外观。真正决定的,依旧是葡萄园的独特风土,和耕耘者的努力。或者,用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那句名言更为贴切:

酿伟大的酒?不难,难的是前三百年。

laborerdugrandvin?Facile.Seuleslestroiscentspremiresannessontdures.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