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睡前一杯红酒专题。这篇关于《挂杯的不一定是好葡萄酒》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葡萄酒行业,有一个说法是葡萄酒的眼泪(tearsofwine),是说轻轻摇晃盛了葡萄酒的杯子,会在液面上方的杯壁上出现一层液膜,然后这层液体聚成液滴,最后流回杯中。在中文里,这种现象被称为挂杯。

葡萄酒主要由水和酒精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等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表示酒精含量就越高,而表面张力(液体的一种特性,使得液体表面减小)就越低。当人们晃动酒杯的时候,酒会湿润杯壁。当停止晃动,杯壁上会留下一层酒膜。酒膜中的水和酒精都会蒸发,但是酒精的蒸发速度会比水要快得多。很快,这层酒膜中的酒精含量就比杯子中的要低了。酒精含量降低,酒膜的表面张力就会升高。也就是说,杯壁上液体的表面张力比杯子里要高。自然界总是追求平衡与和谐,于是,杯子中的液体就会向杯壁上流动,来阻止杯壁上的酒膜向表面张力升高的方向越走越远。这种流动使得杯壁上有了更多液体,最后难以抗衡重力,形成液滴流下。

挂杯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张力和马拉格尼效应(因为表面张力的不同而导致液体流动)。它的关键因素,是酒精的含量。酒精含量越高,表面张力就越低,而酒精蒸发之后造成的表面张力差异就更大。这一差异越大,杯中酒往杯壁上流动的推动力也就越大,挂杯现象也就越明显。

酒精含量自然是酒的一个指标,但显然不是决定葡萄酒优劣的关键因素。在葡萄酒中,还有糖等其他成分,可能会影响到酒的黏度。挂杯形成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而酒的黏度则是它往下流的阻碍。所以,葡萄酒的黏度越高,那么眼泪往下流的速度也就越慢。视觉效果上,挂杯的时间也就越长。但是,葡萄酒的眼泪并不被葡萄酒行业作为评判优劣的指标。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老藤仙粉黛不一定是真的“老藤”


与迪士尼乐园和硅谷(SiliconValley)一样,老藤(OldVine)仙粉黛(Zinfandel)红葡萄酒是加州(California)的一张名片。老藤仙粉黛不仅代表着一种风格易饮的红酒,还是美国酿酒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烟酒税收贸易局(AlcoholandTobaccoTaxandTradeBureau,以下简称TTB)对酒庄在葡萄酒酒标上标注的内容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内容包括:品牌名称、装瓶商及地址、葡萄品种、产区、酒精度、年份、净含量、亚硫酸盐声明和官方健康警告等,不过对于老藤一词并没有法律规定。TTB在2010年时曾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种植者与TTB一样对于老藤的藤龄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虽然很多人认为藤龄在50-100年之间便可算作老藤。随后,这个问题便不了了之。

人们之所以喜欢老藤,是因为他们认为老藤比年轻的葡萄藤更低产,因此产出的果实风味更加浓郁可口。仙粉黛在年轻时尤以高产著称,但藤龄超过100年后也能继续生产出质量相当不错的果实。随着产量的降低,酒庄的成本会相对增加,因此老藤葡萄的价格会更高,不过质量也可能会更高。由于缺少对酒标术语的法律规定,面向大众市场的仙粉黛葡萄酒生产商可能会使用较年轻的葡萄藤所产的葡萄来酿酒,但标注为老藤。这样他们便可以酿造出产量更高、价格更便宜的葡萄酒。

人们普遍认为仙粉黛葡萄藤最早于19世纪早期至中期的淘金热时期传入加州,在此期间种植的一些葡萄藤至今仍然存活。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州剩余的18,000公顷仙粉黛已经重新种植,不过它们的藤龄接近50-100年,仍然可以被称作老藤,当然也有一些更年轻的葡萄藤。

至今,仍然没有官方数据显示加州不同藤龄的仙粉黛所占的百分比。为了避免混淆,许多以生产老藤仙粉黛葡萄酒著称的酒庄会在其官网上标明葡萄藤的藤龄以及这些葡萄藤的来历。以自称为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仙粉黛生产商的雷文斯伍德酒庄(Ravenswood)为例,尽管该酒庄没有属于自己的葡萄园,但它详细记录了其酿酒葡萄所在葡萄园的葡萄藤藤龄。其中一个葡萄园是位于索诺玛县(SonomaCounty)的巴维克园(BarriciaVineyard),雷文斯伍德酒庄是这么陈述的:1892年之前种植了2.4公顷仙粉黛,1995年种植了1.6公顷仙粉黛,1998年种植了0.8公顷小西拉(PetiteSirah)。

其他老藤仙粉黛生产商可能不会像雷文斯伍德酒庄那么详细地标明葡萄藤的藤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葡萄酒就不是采用老藤葡萄酿制的,他们可能使用了部分老藤葡萄。像弯曲酒庄(Twisted)便在其老藤仙粉黛红葡萄酒的介绍上标注了酒精度、总酸度、pH值等数据,但对于葡萄藤的信息却只字未提。而格尔酒庄(BogleVineyards)则在其老藤葡萄酒上标注了葡萄园的年龄60-80年,不过葡萄园有80年历史并不代表园内的葡萄藤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你不一定知道的西方葡萄酒礼仪


晚宴带给主人的酒,对方不开怎么办?和西方人碰杯的时候,看杯子还是看眼神?听华人葡萄酒大师张藯萱说说那些我们不一定知道的西方葡萄酒礼仪吧。

在澳大利亚协助葡萄酒大师培训课程的时候,我在阿德莱德的奥林匹克规格游泳池里畅游了一番。那里的游泳池有明确的标示,要求人们不要在泳池里吐口水。温哥华、纽约、伦敦和香港的游泳池也有类似的标示。

从小接受的家教告诉我,在公共场所吐口水是不礼貌的,但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刚刚开始对葡萄酒感兴趣的时候,也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葡萄酒相关的各种礼仪规矩。这期专栏,我们就聊聊那些大家不一定知道的西式葡萄酒礼仪吧。

首先,葡萄酒礼仪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展现周全的礼数和尊重,也在于让对方感到舒心。明白了这一点,下面的这些应该都不难理解。

1、开起泡酒

开香槟和其他起泡酒时,尽量慢慢拔出塞子,尽量不发出声音最为礼貌。

也就是说,拔出塞子应该是嘶的一声,而不是砰的一声我们认为十分喜庆的声音,在高档就餐环境下却被认为是噪音。我在伦敦的一家餐厅工作的时候,就被人提醒了要注意这一点。

不过我个人觉得,有些场合砰地开瓶也未尝不可。和亲朋好友一起聆听新年钟声,或者在一级方程式赛车获胜的时候,谁又能阻止我们庆祝一下呢。

其实,之所以砰地开瓶不好,主要是因为开瓶动作太猛烈,起泡酒很可能从瓶口喷涌而出。庆祝获胜时,四处飞溅的香槟泡沫挺有气氛的。但如果在新年前夜,所有商店都不开门,你还把手里最后剩的起泡酒喷出去半瓶,那多郁闷啊。

2、倒酒小贴士

客人穿着浅色衣服、坐在铺白桌布的餐桌前,而我手里拿着一瓶红葡萄酒,还有点笨手笨脚的此时我心里多慌,你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先来说说倒酒时更保险的小手法。

①开静止葡萄酒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先剥开瓶帽,露出软木塞,再开瓶。剥瓶帽的位置其实有讲究:最好从酒瓶口凸起的下沿开始,整个剥掉酒帽,这样有助于防止酒液顺着瓶颈淌下去。

②倒完一杯酒的时候,可以有技巧地转一下瓶口,同时准备一张餐巾擦下瓶口,就能完美地避免淌酒了。

③倒酒不要超过半杯,这样客人们才有足够的空间转杯,更好地释放出葡萄酒美好的香气。同时,你也可以把一瓶酒分享给更多人。

④先给别人倒,再给自己倒。尽量每次倒出一样的量,这样大家杯里的酒都是一般高的。我爱香槟,每次别人倒香槟的时候我都盯得很紧。如果旁边的客人杯里的酒比我那杯高个半厘米,我立刻会觉得有点儿失望其他客人恐怕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3、喝酒的礼仪

注意挂在杯子边沿的唇印。我就特别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的口红印,隔一阵就会用餐巾擦一擦。如果我看到自己粘在杯沿的口红印觉得有点儿尴尬,估计其他人也是同感。

尤其是一群人共同品鉴,或者坐在一桌进餐的时候,一瓶酒会轮番倒过大家的杯子。看到酒瓶口先碰过我脏兮兮的杯子,再碰触他们的杯子,恐怕要计算下其他客人的心理阴影了。所以,我总会保持我的杯沿是干净的。

最好慢慢啜饮杯子里的酒,而不要一饮而尽。大口喝酒不仅容易醉,也会显得比较粗鲁。

如果是像勃艮第采收节那样大规模的自带葡萄酒活动,如果喝得太斯文,根本没办法尝试所有品种的葡萄酒。所以我每次会破例喝一大口是有点儿豪放,我给自己找的借口是,如果我不肯多喝一些,对那些辛勤的酿酒师们反而失礼。只怕我的肝脏不会同意。

4、酒会文化

欧美人干杯的习俗和中国不太一样。他们的做法是,轻轻捧杯,并且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法国和德国人甚至认为,碰杯时不和对方视线相对,是大大的不吉利,据说会让夫妻生活不和谐七年我可不想冒这个险。

参加晚宴的时候,你带去给主人的酒,不管当时对方开不开,都等于送给对方了。开不开你带去的酒,是主人的自由;无论TA决定拿出什么酒给众人喝,你喝便是。

不瞒你说,我也过了很久才接受这一点所以,如果你有一瓶好酒,特别希望跟大家分享的话,就把它留到你自己主办晚宴的时候吧。

5、参加专业葡萄酒品鉴会

在专业环境下,品酒者可能需要含着酒并吸气,从而充分在口腔和鼻腔感受酒香,再把酒吐掉。但是如果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坐下进行葡萄酒考试的时候,不要特别大声地吸气和吐酒,这样特别让人分心。

尽量接近吐酒桶再吐酒,动作要干净利落,别溅到别人身上。吐酒的功夫,可以自己在水池或浴室里先练习一下。

不要往身上喷香水,或者使用任何味道浓郁的护肤洗发产品,因为这些味道会盖住细腻的葡萄酒香气。此外,主办葡萄酒品鉴活动的场馆也需要避免提供味道太重的香皂或洗手液有的时候洗完手,香皂味太浓重,我会很难再准确嗅闻葡萄酒的气味。

如果拜访一家酒庄的展台,不要一上来就要求喝他们的顶级酒,这样是不礼貌的。最好听他们的解说,依次品尝一系列酒款。要知道,每款酒酿酒师们都会花费至少半年的心血打造,天公还可能常常不作美。品酒的时候,多和酒庄交流,多提问题。

在专业的葡萄酒品酒会上,要保持清醒,喝醉是不专业的表现吐酒桶随处可见是有道理的。

最后我想对爱好者朋友们说,自信一点。如果你第一次参加葡萄酒活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观察主人是怎么做的,保持微笑。一个友好的微笑,是不同文化共通的语言,总是不会失礼的。

纯粮食酒不一定代表好酒!


大家在买酒的时候一定会问“这酒是不是纯粮食做的,是不是勾兑酒?”,准确的来说纯粮酒也并都不是好酒,人有三六九等层次不一酒和人也一样也有不同的层次质量,现在国家都富了粮食存储也够了稍微有良心的厂家酿造的一般都会是粮食酒但是不能说粮食酒就都是好酒。

柴火酒香醇烧劈柴费劲,烧酒更费劲烧出来的酒会是好酒么?不一定!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凤酒塑化剂”事件说明了一个问题,做酒是个细致的事儿,名酒如果不重视工艺就算用粮食酿造出来的酒也会是毒酒,好酒的标准不仅在于粮食更要看酿造环境,工艺和原材料,一般消费者喝的的基本都是成品酒很少会见到白酒的生产过程。

民间烧酒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卫生环境不达标,这边养猪那边酿酒,接酒用塑料管,发酵间糖化区没有分开,白酒不经检测等,大酒厂的酒生产量有限很多只能收购小作坊的原酒挂羊头卖狗肉似的销售。

酒好坏只有做酒的人最清楚,纯粮酒也不一定都是好酒,劣质酒可以骗得了你的眼睛和口感但是骗不了你得肠胃,想要喝点好酒小编还是建议多去酒坊和酒厂踩踩点,喝酒容易喝好酒难。

大家硬要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好酒的话,小编建议普通饮酒人喝清香型小曲就可以,清香型白酒还是比较干净卫生的,有钱的就喝100左右浓香再有钱的就和酱香型,东北人喝就喝东北小烧,大众饮酒还是建议喝汾酒价格便宜,有口皆碑。酒坊的酒也不错主要看酿酒人斤两和做酒环境,喝酒主要是喝的放心,喝惯了就是好酒没有啥高低主要还是对品牌的信任!

挂杯的葡萄酒才是好的葡萄酒?


喝前摇一摇这个动作相对于葡萄酒来讲是十分有用的,摇了酒杯之后,饮用者能闻到更多葡萄酒的香气,同时也可以观察葡萄酒的挂杯情况。提到挂杯,不少朋友觉得挂杯情况和葡萄酒的品质相关,今天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什么是葡萄酒的挂杯:轻轻晃动酒杯,让酒液形成旋涡在杯中绕行数圈后停手,这会令刚刚还在欢快旋转的红裙骤然停止舞动,这时从杯子上壁流下来的酒液并不是所谓的挂杯,而是在这之后稍等一会儿你所见到的,裙摆所及最高处那一圈突出的残留水迹正沿着杯壁缓缓下滑,仿佛几行清泪徐徐流淌,这个才叫挂杯。

其实葡萄酒的挂杯情况并不能反应葡萄酒的品质,简单地认为酒泪流得多、流得慢就是好酒这是行不通的。单纯就挂杯来说,它只是透露了这瓶葡萄酒的含糖量多少、用来酿酒的葡萄是否含有更多油性物质,以及它的酒精度数可能比较高。

葡萄酒的挂杯程度直接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此葡萄酒的黏性强弱,二是它的表面张力程度。

所谓葡萄酒的黏性是说,酒里不仅有酒精、水,还有其他微量物质,如糖、甘油,这两者都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黏度。而酒精含量的高低影响了葡萄酒表面张力的程度,酒精度越高酒液挥发越快,那么酒的表面张力越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越强。因此,一瓶葡萄酒的含糖量、甘油含量和酒精度越高,则该酒的挂杯越好。也就是说,从挂杯上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此酒的上述三个小秘密。

甜型葡萄酒含糖量都很高,并且用来酿造甜酒的葡萄多富含甘油物质,因此甜酒的挂杯通常都很好,但是我们却不能根据这一点就判断这款葡萄酒的品质上乘,因为它的品质还要根据香气、颜色、口感、余味、酒体是否平衡等指标被综合考核之后才能定论。

所以对于葡萄酒而言,决定酒质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香气、单宁、酸度、内含物、酒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余味的优雅和持续性等等。而葡萄酒的酒精度、残糖含量、甘油含量都不能反应葡萄酒的品质,所以我们不能通过挂杯来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优劣。

葡萄酒一定是贵的好吗?


经常会有朋友在买酒的时候,直接甩出一句给我来瓶你们店最贵的,贵的酒才好喝,市场定价总会成为了消费者去判断一瓶葡萄酒好不好喝的重要依据。

真的是越贵的葡萄酒越好喝吗?

①葡萄酒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葡萄酒的价格是综合多方因素评定而得出,一般影响的因素有:

葡萄酒的品质

几乎所以进口葡萄酒都有等级划分,比如法国AOC、VDP这个两个级别的酒,通常情况下前者的价格比后者的高。好的产区出好的葡萄酒,比如波尔多生产的红葡萄酒整体价格就比其他产区高。葡萄品种也决定了品质,好的酿酒葡萄才能酿出好酒。

葡萄酒的品牌

名庄酒的价格一般都是不菲的,哪怕是副牌。而像拉菲旗下的子品牌也比其他无名酒庄同类酒贵一些。

葡萄酒的年份

葡萄酒的年份指的是葡萄采摘的年份,葡萄酒是否受年份的影响是因地而异的。好的葡萄酒谈及年份才有意义。普通的餐酒基本上无所谓好年份及坏年份的区别,价每年都基本稳定。

陈年潜力

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极其重要,一般来说旧世界的红酒比新世界的红酒更具陈年能力。所以新世界的红酒相对来说也较为便宜。

供应市场

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供过于求时,物价下调。葡萄收成好时,价格较好;葡萄收成不好,价格则更高。

葡萄酒的产区

正常来说,酒标上注明的产区越小,酒的质量就会越好,价格当然也就越贵了。

酿造的成本

大工业化的生产,葡萄酒在不锈钢桶中发酵完后立即装瓶,当然是最便宜的生产方式了。而精品手工酒庄的价格却因为酿造的各环节成本的影响价格会更高。

营销的模式

营销模式决定了资金投入的大小、葡萄品种及栽培方式的选择、酿造成本的高低及目标市场的定位等等,是多产低价,还是低产高价?是直接销售,还是寻求经销商或代理商?

原浆酒一定是好酒?


想知道原浆酒是不是一定是好酒,先要理解什么是原浆酒,原浆酒是指将粮食通过制曲、发酵、蒸馏酿造而成的酒,没有经过勾兑而且没有加水的原始酒液。

一般经过勾兑的酒在色、香、味等方面都要比原浆酒更加协调,口感更加舒适柔和,也更受消费者喜欢。因为原浆没有经过任何勾兑,它任然保持着酒原有的属性,所以香气、口感都不是很好。

其实原浆酒和经过勾兑的酒并不存在优劣之分,经过“勾兑”的酒口感更容易让人接受,但很多商家打着原浆酒更好、品质更高等等旗号,只是想多卖钱而已。所以一定要清楚原浆酒的基本概念原理,不然很容易被忽悠。

另外,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一下,酱香酒是没有原浆酒这个说法的,这几年有很多卖酱香型原浆酒,懂酒的都知识,这是骗人的伎俩。酱香酒需要取七次酒,一般只说几轮次酒,而不是说原浆酒。

葡萄酒的酒泪——挂杯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香气的释放。

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winetears(酒泪)或winelegs(酒腿),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挂杯的成因

具体到葡萄酒,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

另外,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糖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到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残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缓慢。

不要被酒泪误导

根据马兰哥尼效应的物理学解释,酒泪的密度、流动速度和持续时间,也许只能去判断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不能去判断酒质的高低。比如一杯酒精含量达14%的加州增芳德,酒泪密度肯定超过酒精含量只有12.5%的勃艮第黑皮诺,但你能认为那杯加州增芳德的品质高于勃艮第黑皮诺吗?

归根结底,酒质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是取决于酒精、残糖、甘油、单宁、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取决于香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性、余韵的持续性。正因为如此,酒泪的多少从来就不在酒评家的评分范围。

其实,我们旋转酒杯的原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让酒液旋转起来,加快香气的释放。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迅速把鼻子深入杯口去捕捉香气,更不要因为酒泪而对这杯葡萄酒产生误导。

当然,酒泪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去帮助我们判断产地、年份和发酵工艺等,比如一杯酒泪特别密集的红葡萄酒,也许意味着:产自温暖南边?气候炎热的年份?经过低温发酵?

晚收葡萄酒一定是甜的吗?


冬天来了,圣诞、新年、春节也将接踵而至。各种节日当然少不了聚会庆祝,什么样的葡萄酒既能百搭,又能在冬日里暖身暖心呢?冬日小聚之时,如果你想给朋友们带点特别的礼物,不妨尝试一下阿尔萨斯的晚收葡萄酒,说不定会有别样的惊喜!

在阿尔萨斯,晚收葡萄酒在酒标上通常标注为VendangeTardive,这一词组在法语里表示晚收或迟摘。顾名思义,晚收葡萄酒是在葡萄正常成熟后,仍然将果实留在树上不采收,等待一段时间,令果实进一步完成糖分的积累,才进行采收和酿造。而事实证明,等待是值得的。这种葡萄酒通常香气浓郁,口感饱满,甚至在陈年之后,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在阿尔萨斯,晚收(VendangeTardive)的标识可能在阿尔萨斯法定产区葡萄酒和阿尔萨斯特级园葡萄酒的酒标上出现,它的生产酿造过程必须符合相应的AOC法规。1976年,雨果家族的JeanHugel最先提出VendangeTardive(晚收)的概念,并亲自协助起草相应法规,最终于1984年获得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委员会(INAO)的采纳,将其纳入阿尔萨斯葡萄酒的AOC法规。得益于干燥的气候,这里非常适合晚收葡萄酒的酿造,而阿尔萨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晚收葡萄酒产区之一。

晚收葡萄酒的酿造并不容易。一般而言,葡萄会因为酒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采收时间。例如酿造起泡酒的葡萄会较早采收,以保留清爽的口感并避免过高的酒精含量。但晚收的葡萄刚好相反,会因为酸度停止累积而专注累积糖分。然而,等待的过程却给酒农们增添了很大风险,霜打雨浇,鸟啄虫咬让酒农们不得不提心吊胆。

正是这般艰难的等待,给我们带来了风味独特的美酒!过熟的葡萄可能会轻微缩水,令糖分浓缩,也有可能略微受到贵腐菌感染。用这样的葡萄酿酒,除了原本葡萄品种的特色香气之外,往往还会带有类似熟透的哈密瓜、果酱、果脯、甚至贵腐等特殊香气。它们既能酿出口感浓郁饱满、酒精度稍高的干型酒,也可以酿出甘美醇厚、酸甜适口的甜型酒。

晚收葡萄酒只能采用阿尔萨斯的四大贵族品种雷司令、琼瑶浆、灰皮诺和麝香来酿造,每种葡萄都必须达到特定的糖分含量和潜在酒精度。不同葡萄品种酿出的酒各具特色,例如:

雷司令本身的酸度较高,它酿造的晚收酒甜而不腻,口感丰富而平衡,拥有极佳的陈年潜力。

晚收型琼瑶浆香气馥郁而独特,风味纯净细致,令人赞叹,尤其适合搭配亚洲菜系。

晚收葡萄酒以半干型、半甜型居多,非常适合细细品饮。它们既适于单独饮用,也可以搭配鹅肝、水果沙拉、甜点等各式美食。即便你不喜欢普通的甜型葡萄酒,一杯晚收美酒也会让你觉得惬意。尤其是在清冷的冬日,甘甜醇美的葡萄酒总会带给人温馨的感觉,最适合朋友聚会分享了!如果你想带给家人朋友们一个惊喜,不妨尝试一下吧!

有“酒泪”的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吗?


很多酒粉在品酒的时候,都喜欢讨论酒的好坏,最明显的一个列子就是看葡萄酒的酒泪。如果在品尝一款酒时,没有发现酒泪好像就不是什么上等好酒,然而,事实是这样么?

喝一口酒或者摇一下酒杯,然后观察酒杯的内壁,你应该可以看到杯壁上出现了一条条透明的柱状液体,就像一行行汩汩流下的眼泪一样,这些酒柱,就是传说中的酒泪、酒脚或者挂杯。

其实,酒泪的背后隐藏了一道奇妙的科学原理。葡萄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其他重要物质有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糖、酸、甘油和乙醇等。其中水和乙醇对酒泪的形成尤其重要。乙醇比水挥发得更快,而且它的极性比水的弱很多;另外,乙醇属于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在葡萄酒的酒液表面会聚集更多的乙醇分子,比水分子的数量还要多。乙醇的挥发速度比水要快很多,尤其是在酒液比较薄的地方,比如残留了少量酒液的杯壁上。

总的来说,水的表面张力比较高,它习惯于吸附其他的分子。乙醇的表面张力比水的低,而且它的极性更弱。水和酒精的混合液的表面张力比纯净水的要低一些。因此,当葡萄酒中的乙醇开始挥发之后,酒液表面的乙醇分子浓度就会下降,从而导致酒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最终形成一个表面张力梯度。出现这样的梯度后,下层酒液中的水分子就会自动往上移动到液体表面,以缓和表面的张力。于是,在一杯葡萄酒的主液面上,就会形成一圈高低表面张力区,随着乙醇的不断挥发,高低表面张力区会不断扩大。不过,高低表面张力区之间的牵引力并不能抵抗重力的作用,所以杯壁上的液体最终还会慢慢流回到主液面,形成所谓的酒泪。液体的这种因为表面张力梯度而造成的传质现象就是著名的马伦哥尼效应(MarangoniEffect)。

酒泪可以说明葡萄酒的什么情况呢?很多人认为,葡萄酒的眼泪可以说明它的质量,酒泪越多,葡萄酒的质量就越高。也有人认为,酒泪是由甘油和糖分引起的。不过,这两种看法其实都不够科学。酒泪真正能展示的是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因为酒精(即乙醇)是酒泪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酒泪的多少和持续时间都跟它密不可分。酒精度越高的葡萄酒,其酒泪相对也就越多,酒泪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由于酒泪是由酒精挥发引起的,而外部的因素,如温度、湿度都会影响酒精的挥发速度,所以这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酒泪的形成。温度越高,酒精挥发得越快,酒泪也就越容易形成。如果想要阻止酒泪的出现,可以尝试把酒杯完全密封起来。酒杯被密封后,由于酒精无法挥发,酒液就能维持均衡状态。你可以尝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用不同的葡萄酒来进行这样的试验,进一步验证酒泪形成的科学原理。对于葡萄酒酒泪这一环节,全球著名酒评家杰西丝罗宾逊(JancisRobinson)在《如何品酒》一书中曾尖锐的指出: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在餐桌上作秀和炫耀的时髦动作。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