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妻子在做酸奶时,一不小心把外边的水珠弄到了碗里面。她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细细一尝口味相当甜美,喝完身心舒畅。在此之后,她就把精力放在了酿造奶酒上。在那个时期,她还自创了制酒的工具。在成吉思汗当上大汉的庆典上,她把酿制好的奶酒拿上来慰劳战士们。从那之后,成吉思汗把它称为御膳酒,给了很高的评价。在长期的生活中,蒙古族有了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酒是他们的信物,蒙古族人民通常用酒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觉得用酒可以来祈福,蒙古族人民还有敬酒的歌曲,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对酒的热爱。蒙古族人民继承了奶酒的制造方法,到现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奶酒包含了很多的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的文化财富。
白酒话事: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较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到蒙古族朋友家做客,主人会热情地拿出自己酿制的奶酒为你接风洗尘,并深情地唱上一首《敬酒歌》,敬上金碗、银碗、铜碗三碗酒,再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这是蒙古族人传统的待客礼节。近日,我来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当地的朋友约我到小营盘镇哈拉图克三牧场去看看。路上才知道,那里居住的主要都是蒙古族牧民,是全州有名的蒙古族奶酒产地。我们去的这一家主人叫巴图道尔吉,是位50多岁忠厚的蒙古族牧民,妻子叫乌兰,听说是位酿制奶酒的能手……敬酒有讲究肉煮好了,晚辈们给长辈及客人唱歌、敬酒、献哈达,晚辈敬酒时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纯净的,然后再敬给长辈。长辈们接过酒抿一口,还给对方,表示情领了。对方抿一口,又给长辈。长辈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下酒,然后朝空中弹一下,朝地面弹一下,表示敬天敬地,然后一饮而尽。奶酒被认为是乳制品的精华,用珍贵的奶酒敬献,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敬重。客人若是推推让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不接受主人的盛情。入乡要随俗,我们也照猫画虎地做了起来。人们相互唱歌,相互敬酒,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奶酒从外观上看和清水一样,清澈透明,丝毫没有“奶”的痕迹,味道也没有白酒那种刺鼻和辛辣的感觉,喝下去之后,淡淡的,又有些奶的醇香。蒙古族人是如何将奶变成酒的,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席间,我向蒙古族朋友请教:这“奶酒”是用奶子酿制的吗?这一问,让蒙古朋友感到奇怪又好笑。于是他们纷纷张开口,向我讲述了奶酒酿制的秘密。奶酒的秘密酿制奶酒的大师们都是蒙古族妇女,男人只是打下手。奶酒的原料主要是牛奶和羊奶,由于牛奶多,而羊奶少,所以一般都用牛奶。牛奶挤下后,先倒入大铁锅里加温,奶中的脂肪遇热后都会漂浮在牛奶的表面,撇去的奶皮放入另一个盆里,那是做奶油的原料。剩下的牛奶则倒入用牛皮做的“阿尔合特(发酵用的牛皮口袋)”里,在里面放少许的引子,就用“布垒尔(木杵)”上下搅动,夏天只需两三天牛奶经发酵就变成酸奶了。酿制奶酒还要有一套工具,要有上下都通的“库甫”大木桶、接奶酒的“艾合耐苏龙”小木桶,还要一口大铁锅和一口小铁锅。将发酵好的酸奶倒入大铁锅中,大锅上面罩一个直径和锅沿差不多的无底“库甫”。然后在大木桶中央吊一个“艾合乃苏龙”,在大木桶的上端放置一口小铁锅,锅沿用布或毡片堵严实防止蒸气外漏。小铁锅里加入凉水,这时可加火将酸奶烧开。酸奶经加热后产生蒸气,遇冷于小铁锅底凝成液体,顺着尖底锅滴入小木桶中,即成奶酒。为了提高出酒率,上面的小铁锅里要不断换水,并要用水瓢扬水,加快水的冷却速度。一锅发酵酸奶可酿出4-5公斤奶酒。做完奶酒的酸奶渣装入布袋,用手捏成小块晾干,就是酸奶疙瘩,牧民对乳制品真是一点都不浪费。蒙古人盛奶酒还有专门的工具,做工也十分讲究。用牛皮和骆驼峰那块皮经加工后,做成扁圆形酒囊,上面还压有花纹和图案,有盛1公斤、2公斤、3公斤和5公斤不同的容量,这种盛酒的器具叫“库克尔”。头次酿出的奶酒叫“艾尔克”,度数不高,一般只有十度左右,就是我们平时喝的那种奶酒。“艾尔克”回锅后再加兑入奶酒,并在小木桶边沿放新鲜羊腿肉,蒸馏出的酒顺着羊肉流入小木桶内,这种二酿的奶酒酒称“阿尔兹克”,其度数较高,除了有奶酒的醇香,还有羊肉的香味。三酿的奶酒叫“霍尔孜”,四酿的奶酒叫“霍尔”,度数依次升高,成为烈酒,一般不饮用,多为蒙医配药用。奶酒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并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风湿的功效。故此蒙医常通过奶酒和其他来肠胃病、腰腿疼、肺结核等疾病。奶酒的来历关于奶酒的来历,有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早在元朝初期,成吉思汗的妻子在烧酸奶时,锅盖上的水珠流到了旁边的碗里,她嗅到特殊的奶香味,一尝味美香甜,还有一种的感觉。之后她在实践中摸索和掌握了酿制奶酒的工艺,还制作了酿酒的工具。在成吉思汗做大汗的庆典仪式上,她把自己酿造的奶酒献给丈夫和将士们。从此,成吉思汗把它封为御膳酒。每当蒙古族朋友向您敬献哈达和奶酒时,是对贵客的高礼仪。在长期的生活中,蒙古族形成了丰富的酒文化。酒是蒙古族人尊重长辈、客人、悼念前辈和祭祀神灵的信物。用酒表达他们的感情,用酒祈求他们的愿望,因而形成敬酒的歌曲、敬酒祝词等,在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托布秀尔和蒙古族的传统舞蹈沙吾尔登中,都有反映奶酒的酿制、饮酒、敬酒的内容。奶酒酿制的历史和蒙古族进入新疆的历史一样悠久。在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763年-1764年),清政府从张家口外调察哈尔蒙古官兵千名,分两批携眷移驻博尔塔拉。蒙古族人来到新疆屯垦戌边后,仍传承了酿制奶酒的技艺,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新疆蒙古族奶酒包含了蒙古族人民的多种文化,是草原文化精粹之一,也是一笔古老神秘、、有待开发的宝贵财富。
相传在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妻子在做酸奶时,一不小心把外边的水珠弄到了碗里面。她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细细一尝口味相当甜美,喝完身心舒畅。在此之后,她就把精力放在了酿造奶酒上。在那个时期,她还自创了制酒的工具。在成吉思汗当上大汉的庆典上,她把酿制好的奶酒拿上来慰劳战士们。从那之后,成吉思汗把它称为御膳酒,给了很高的评价。在长期的生活中,蒙古族有了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酒是他们的信物,蒙古族人民通常用酒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觉得用酒可以来祈福,蒙古族人民还有敬酒的歌曲,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可以看出 蒙古族人民对酒的热爱。蒙古族人民继承了奶酒的制造方法,到现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奶酒包含了很多的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的文化财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知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前列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
白族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
蒙古民族以豪放剽悍着称,尤其喜好饮酒,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成年男子是否能喝酒会直接关系到他与人相处的密切亲疏程度。蒙古人把酒作为饮食之较来重视,所以,不仅有饮用它的固定礼节,而且,还有许多方面的禁忌礼节。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
忌讳随意的过分饮酒,酩酊大醉。蒙古人提倡“四十岁时只可品尝,五十岁出头放开一点儿喝,六十岁才可用酒取乐”或“过分饮酒等于活受罪”的深刻认识。所以在耐日那达慕上忌讳酒过三杯。
饮用阿日哈、达日苏(达日苏、蒙语、汉意为黄酒)之后,忌讳谈话说它为“苦的”或“烈性的”,因为,蒙古人视为酒是饮食之较,所以,不能说它是苦的或烈性的,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酒只是香的或甜的。忌讳站着品酒或饮酒。
忌讳沉湎于酒里面,否则成为酒鬼,伤身体,误事情,重则丧命。忌讳在父母、长辈跟前喝酒吸烟。如果实在有应酬则给父母许可后,便可礼节性的喝一点。敬酒的时候,忌讳在客人的手上斟酒,必须把酒杯接过来,斟好后用双手敬上,否则等于轻视客人(对方)。
蒙古民族以豪放剽悍着称,尤其喜好饮酒,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成年男子是否能喝酒会直接关系到他与人相处的密切亲疏程度。但是饮酒也是分场合的,在有些情况下,卫拉特蒙古人非常忌讳喝酒娱乐:
一是在举行点祖鲁仪时不能喝酒。因为蒙古人在阳历十月二十五日要点灯,而这一天正是宗喀巴神逝世的日子,出于对这位宗教大师的尊崇和怀念,这一天便忌讳喝酒和大声喊叫,也不允许进行歌舞娱乐活动。
再有就是给死者送葬时不能喝酒。我们知道,通常都是在庆祝活动上才饮酒狂欢助兴,而举行葬礼是比较严肃和沉痛的事情,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死者家属的尊重都不应该在送葬仪式上喝酒作乐,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没有家教的行为,是极端愚蠢的做法。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较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另外,在父母、兄长、亲友面前,不满35岁的孩子也是不能吸烟喝酒的,如果不遵守这些蒙古族礼节和规矩,不仅其本人会横遭指责,就连他父母的名声也会受到损害。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