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我们都知道,那你知道半甜黄酒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半甜黄酒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较高。总糖含量在40.1g/L~100 g/L,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半甜黄酒总糖含量在40.1g/L~100 g/L。代表产品如善酿酒、即墨老酒等。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半甜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粮食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贮存、勾兑等工艺生产的发酵酒。
半甜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其中以浙江绍兴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半甜黄酒酒精度低、耗粮较少、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营养丰富。
黄酒的作用黄酒的饮用禁忌有哪些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酒,黄酒的度数要比白酒低一些,很多人都喜欢喝黄酒。很多人只知道喝黄酒对身体好,可是细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聊黄酒的作用、黄酒的禁忌有哪些以及黄酒的饮用方法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
黄酒的作用
预防感冒
在冬季,喝黄酒宜饮。在黄酒中加几片姜片煮后饮用,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预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黄酒虽然酒精度低,但饮用时也要适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为宜。
抗衰护心
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组成的“四大家族”中,当数黄酒营养价值最高,而其酒精含量仅为l5%~l6%,是名副其实的美味低度酒。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并舍有21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经常饮用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较为适宜。
减肥
黄酒的热量非常高,喝多了肯定会胖。但是适当的饮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有利于减肥。
补充营养
黄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机酸、氧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黄酒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制成的,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解成为小分子的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人们也把黄酒列为营养饮料酒。
美容、抗衰老
黄酒的度数较低,口味大众化,尤其对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比较适合日常饮用。但也要节制,例如度数在15度左右的黄酒,每日饮用量别超过8两;度数在17度左右的,每天饮用量别超过6两。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祛腥膻、解油腻
黄酒在烹饪中的主要功效为祛腥膻、解油腻。烹调时加入适量的黄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质溶解于热酒精中,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用于烹饪不仅为菜肴增香,而且通过乙醇挥发,把食物固有的香气诱导挥发出来,使菜肴香气四溢、满座芬芳。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用于烹饪能增添鲜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浓郁的滋味。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令菜肴更可口。
保健作用
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酒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八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含量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2倍,其发热量是啤酒的5倍,葡萄酒的1.5倍。产品经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的保健功能检测实验证实,黄酒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外,还含天然的双歧因子,通过小白鼠的喂养实验,证明黄酒在增强抗疲劳、增强性能力和抑制肿瘤方面有明显效果。
促进食欲
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黄酒的禁忌
不宜空腹
人在饱腹时对酒精吸收慢,而空腹时吸收快,易醉。
不宜快饮
喝黄酒宜慢慢地品,放宽节奏,从容心境,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饮酒。绍兴酒富于营养,慢慢饮容易吸收,是一种好方式,也是一种好境界。
不宜混饮
各种不同的酒混合起来饮用,易醉,而且会产生副作用,引起胃不适和头痛等。
不宜过量
黄酒口感温和,但切勿轻视他,因为喝醉后,后劲比较足。一般你白酒的酒量有半斤,喝黄酒千万别超过八两,这样比较好。而且适量常饮,对身体有益。
不宜酒后洗澡
酒后洗澡容易将体内贮存的葡萄糖消耗掉。而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能导致体温急剧降低,严重的会引起休克。
黄酒的饮用方法
温饮黄酒
黄酒最传统的饮法,当然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会挥发掉,且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冰镇黄酒
目前,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佐餐黄酒
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以及黄酒配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结语:喝黄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感冒,还能有帮助促进食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喝黄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可以冰镇之后喝,也可以温热了喝。在喝黄酒的时候要注意,不可以和其他酒类混饮,也不可以空腹饮酒。
饮用绍兴黄酒时如何配菜?
对于绍兴人来说,绍兴酒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空闲之时喝上几口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绍兴人喝酒,重品而不过量,往往一碟茴香豆、几粒花生米便喝得有滋有味。若遇客人光临,总会弄点绍兴特色菜,类似酱鸭、咸肉、鱼干等下酒,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的那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过,若想领略绍兴酒的真正韵味,还应重视对饮酒菜肴的选择,饮用不同类型的绍兴酒配以不同的菜肴,更可领略其独特风味。
中国“八大菜系”都可以作为绍兴酒饮用时的配菜,尤以苏、浙菜系为最佳,鲁、皖、粤、闽菜系各具风韵,也可配酒,但较浙、苏菜系稍逊一筹。因为,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密不可分,同时也受该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绍兴酒产于江南,当然饮用时首选苏、浙菜系,这符合饮食饮用规律。
一般情况下,绍兴元红酒与鸡、鸭、肉、蛋以及肥腻食物相配较为适宜,绍兴加饭(花雕)酒则宜配海鲜类菜肴,与牛、羊肉等荤菜相配也能相得益彰,陈年的加饭(花雕)酒特别适合尊贵、髙雅的场合,这种酒最能喧染气氛,若能以螃蟹相配,不仅鲜味相投,而且相互烘托,更为适宜,绍兴善酿酒一般选配甜味菜肴或与糕点同享,配荤素菜也可,尤以南方菜肴为佳;绍兴香雪酒则宜与甜菜类相配,也可作为餐前开胃酒或餐后饮用。香雪酒不但酒精含量较高(高达20%vol),含糖量也极高(200克/升左右),但这种糖不是外加的蔗糖,而是由各种酶分解产生的糖,含在嘴里,甜而不腻,满齿芬芳,具有独特的风味。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是中国的汉族特产。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黄酒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低聚糖等,具有保护心脏、美容养颜、舒经活血等功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酒的功效和作用。
1、美容抗衰老: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2、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3、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4、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5、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6、保护心脏: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绍兴元红黄酒及加饭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7、理想的药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而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黄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冲生鸡蛋的功效,黄酒冲生鸡蛋适合什么人吃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适当的吃一些黄酒冲蛋,能够起到养颜功效,还能够起到调理妇科症状的作用,女性朋友们常常出现痛经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女性来说,长期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当中,更会导致经血不畅,出现痛经的情况,在来月经之前的四天到五天吃一些黄酒冲蛋,能够起到温热通经的功效,缓解痛经,还可以美容和养颜。
对于男性朋友来说,吃一些黄酒冲蛋,还能够起到强壮筋骨的功效,男性朋友平时的体力消耗比较大,而且生活当中的压力比女性要大,也常常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和头晕耳鸣等各种症状。吃一些黄酒冲蛋,能够起到行血活血,以及强筋壮骨和提神醒脑等多种功效。常常喝一些黄酒冲蛋,能够让男性朋友的精力更加旺盛,也可以使男人的体力变得更加充沛。而且吃黄酒冲蛋,也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很好的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生活中常常用脑压力比较大的人群,也可以经常吃黄酒冲蛋来进行食疗和保健。
总而言之,黄酒冲生鸡蛋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除了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些之外,黄酒冲生鸡蛋对老人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黄酒当中的物质能够起到保护心脏以及活络经脉的功效,老人们吃一些黄酒冲蛋,也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
黄酒冲鸡蛋的做法
原料:鸡蛋一个,黄酒、红糖适量。
做法:将黄酒烧烫,然后将已打开的鸡蛋冲成蛋花,再加红糖用小火熬制片刻即可。
关于黄酒,你知道多少?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起源于中国且唯有中国拥有,与啤酒和葡萄酒并称为“世界3大古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因而被评为“液体蛋糕”。但很多人也对黄酒有误解,认为黄酒就是“便宜酒”、“料酒”,上不了台面,真的是这样吗?
黄酒的发展历史简述
黄酒起源于春秋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当时官场纵酒佯狂,酿酒和饮酒之风盛起,黄酒才开始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酿酒工业,1956年周总理批准《绍兴酒工艺总结与提高》项目,列入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将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并拨巨款,发展黄酒酿酒业,极大地提高了黄酒的质量和产量,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黄酒的酿造工艺
黄酒的酿造一般需要经过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和包装这8个步骤。
(1)浸米:将米浸泡在水中,促进淀粉的水解,从而保证糖化发酵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细菌和酸化菌的自然作用使米浆水达到一定的酸度,使酵母繁殖发酵旺盛。浸米一般在每年的低温环境下进行,这样小米不容易变质,且没有蚊虫干扰,可以避免黄酒沾染蚊虫变质。
(2)蒸饭:将浸米蒸煮,使淀粉受热吸水糊化,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易受淀粉酶的作用。一般蒸煮至饭粒疏松不糊,外硬内软,内无白心,透而不烂,没有团块,成熟均匀一致即可。
(3)晾饭:即为冷却过程,迅速把蒸熟后米饭的温度降低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繁殖的温度。
(4)落缸发酵: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同时产生很多复杂风味物质的过程。
(5)开耙:即把木耙伸入罐内进行搅拌,因为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CO2,容易抑制酵母菌作用,导致发酵中止,因此要及时开耙,能有效调节发酵温度,同时能适当供氧,增加发酵活力。一般发酵温度达到33℃就要进行开耙冷却。
(6)坛发酵:这时主发酵过程已结束,发酵转为后发酵阶段,在室温13-18℃下静置20天左右。
(7)煎酒:就是灭菌的意思。主要目的有:利于黄酒的生物稳定性;促使酒中蛋白质及其他胶体等热凝物凝固而使色泽清亮,从而提高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使醛类等不良成分挥发;促进黄酒的老熟,消除生旧酒的杂味以改善酒质。
(8)包装:将煎酒后的黄酒趁热装入瓶中或罐中,后面即可上市销售。
其中不同黄酒酿造工艺有所区别,如淋饭酒、摊饭酒和喂饭酒,但整体上黄酒的酿造工艺就是上述的8点,万变不离其宗。
黄酒的营养价值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比同量啤酒和葡萄酒多一倍以上。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
(3)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而黄酒中锌含量高,因此有促进食欲的功效。
(4)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5)美容抗衰老:黄酒中的维生素B和E含量丰富,自由基含量高,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6)防治心血管疾病: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镁、硒等含量较大,能有效预防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疾病能起到预防作用。
黄酒只是“料酒”?
在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北方的,会认为黄酒就是做菜的酒,只是“料酒”而已。其实黄酒并不仅仅可以作为“料酒”,还可以像其它酒类如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一样纯饮或配餐。尤其是在江浙沪等地区,黄酒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酒桌上时常看到的一种酒精饮料。
也有人会误解:黄酒就是便宜货,上不了台面。其实,并非如此!黄酒因为酿造工艺悠久,大规模生产后成本降低,再加上中国的粮食便宜,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售价相对亲民。但也有一些非常高品质的黄酒,陈年数十年,售价可达上万元。因此,黄酒并不仅仅是“料酒”,更不一定是便宜货。其实,黄酒根据种类,一般可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香雪酒4大类。
(1)元红酒:酒精度最低,甜度最低,含糖量在15g/L以下,属干型。现在多半用来调配其他黄酒。
(2)加饭酒:经常也称之为“花雕”,是黄酒的代表性品种,含糖量一般为15-40g/L,属半干型,酒精度高于元红。女儿红、状元红都是属于花雕的一种,花雕是陈年黄酒,在酒坛上绘有五彩雕塑装饰而得名。在江浙沪等地,人们会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埋上几坛黄酒(加饭酒或花雕),在女儿长大出嫁的时候喝,称为女儿红;在儿子金榜题名时喝,称为状元红。如今,女儿红已经被注册成一个商标,是一个品牌的名称了。
(3)善酿酒:含糖量一般为40-100g/L,属半甜型,酒精度较高。通常在发酵过程中用1-3年的元红取代水,来酿造黄酒。
(4)香雪酒:含糖量为100g/L以上,属甜型,酒精度最高,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用烈酒取代水酿造而成的黄酒。
黄酒只能“温”着喝?
在很多人印象中,黄酒就应该加点姜丝、话梅或枸杞煮温了喝。其实黄酒的喝法不只有“温饮”这一种方式。
(1)温饮: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挥发完,反而淡而无味。最佳饮用温度为38℃左右。
(2)冰镇:往黄酒中加冰或冰镇后饮用,这种喝法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我国香港及日本等地。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温饮的喝法,是老一辈的喝法,已经过时了,年轻人追求时尚,有时也会在酒中兑些雪碧、可乐和果汁一起饮用。
(3)纯饮:有些高品质的黄酒,不适合温饮,因为加热过程会损失浓郁的香气和风味物质,更适合纯饮。这样细腻优雅的香气、纯净的结构才能被完美地捕捉到。
黄酒漫谈——黄酒的起源与发展
1
黄酒起源的各种说法
黄酒大约诞生于几千年前,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谷物酿造酒。关于黄酒起源的说法颇多,在古书《世本》中,有“仪狄始作酒醴,变五味”的说法;在《事物纪原》中,有“少康作秫酒。”的记载,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晋代学者江统所提的自然发酵学说是较被业界认可的,江统在《酒诰》中说道:“酒之即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意思是说,酒起源于三皇五帝,是仪狄,也说是杜康,将剩下的饭,放置在桑树洞中,发酵生成酒味,久贮漫出芬芳,酒就是这样出现的。
我比较认同洪光住先生所著的《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一书中所写:“我国以谷物酿造黄酒的起源,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到了夏朝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真正蓬勃发展的时代,应当是始于发明酒曲,块曲之时,即大约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可见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天然粮食酒,且较早便掌握了发酵酿酒原理。
确实,从黄酒的全部历史来看,在仪狄和杜康之前已有酿酒的先例,他们只是当时最出名的酿酒者,并不是黄酒的创制者。宋代在《癸辛杂记》中记载了山梨经长期储存变酒的实例;元代在《蒲桃酒赋》中记录了自然发酵的葡萄酒;明代、清代的《蓬栊夜话》中都有猿猴采果储存变酒的记载,这些自然发酵现象,使古人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慢慢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尽管这些野果酒称不上是黄酒,但它们为后来的粮食发酵酿酒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开始农耕时代,祖先们有了简单的劳动工具,衣可暖身,食可果腹,但粗陋的生存条件难以完备储存剩余的粮食,只能堆积在潮湿的山洞或地窖。时日一久,粮食便发芽发霉,又因长日浸在水中,那些发芽发霉的粮食经过天然发酵后就变成了酒,这就有了天然的粮食发酵酒。因此可以说酒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类发现了酒,而不是发明了酒。
2
黄酒起源的考古资料
有考古资料证明黄酒是史前产物。距今75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发现了酒作坊的遗址;距今7700―8000年的郑州裴李岗文化,出土了粟类与细泥陶器饮酒的器具;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谷粒、杆叶,和古代饮酒器“爵”;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4880年―6800前的大量陶器和青铜酒器杯、觚、壶等;在湖州邱城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中层发现青铜酒器“觯”。出土文物遗存中诸多的酒器及粟、谷类,让不少学者认为史前先民以食肉为生,耕种粮食作物主要用于酿酒,作为饮料。
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黄酒实物是1974年在河北省中山县发掘出的战国时代晚期中山王墓中的样品,在该墓的东库里存有铜扁壶装的酒液,西库中存有圆铜壶装的酒液。由于铜壶均采用子母咬合的紧密壶盖,从而使酒液得以保存下来。打开铜壶时可闻到明显的酒香,酒液因铜盐而呈浅蓝色,且其中含有大量沉淀物,经化验发现:酒液含少量酒精,沉淀物中含氮量很高,且无酒石酸盐存在,由此可断定,该酒既不是蒸馏酒,也不是果酒,而是黄酒的原形。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专家在发掘清理一座西汉早期墓葬时意外发现了存放在青铜器中的51斤古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并有专家认证为黄酒。此古酒至今仍香醇可饮,可谓奇也。
商代的甲骨文是记载酒最早的文字,其中早就出现了酒、醴、尊、酉、鬯等字。在《周易》中八次讲到了酒,是最先用卦爻和文字记载酒文化的书籍。《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记载,可见先人早有按时收割,酿酒的风俗,并延续到了今日。《周礼》中有“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以及掌管宫内祭祀用酒的记载。《礼记》中有“乃命大酋”按时做好酿酒六要素准备的记载。以及《左传》中有“酒以成礼”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酒与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礼节、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