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标准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品鉴白酒的行业标准》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品鉴白酒在我国是有专门的行业标准的,即感官评定。感官评定是指评酒者通过眼、鼻、口等感觉器官,对白酒样品的色泽、香气、口味及风格特征的分析评价。
眼观色。
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轻轻摇动酒杯进行观察。白酒的颜色以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为较佳,但由于各地制造的工艺不同,储存方式和时间差别,酒的颜色也可微黄。
鼻闻香。
将酒杯置于鼻下,头略低,杯与鼻保持1至3厘米距离,对酒吸气,注意不能对酒呼气,吸气量要一致,不要忽大忽小,吸气要平稳,酒与酒之间闻香要隔一段时间。香气识别是品酒的关键步骤,通过闻香鉴定酒细腻度和多样性。气味以使得身心愉悦为较佳,上好的白酒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自然香味。
口尝味。
酒液入口后,使酒液接触舌尖、舌边,并平铺于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触味蕾,仔细品评酒的味道。2至3秒钟后,可将酒咽下,然后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刺鼻及香气的浓淡,判断酒的回味。酒以入口柔、吞咽顺为较佳,好的白酒一般微甜、醇厚、不刺激。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白酒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


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由于我国白酒行业的生产水平较低和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国将对粗放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政策限制,对扰乱市场秩序的生产企业、销售厂家将严格监督,耗粮大的生产企业也将受到制约。所以,未来我国白酒业将趋向群体联合,生产和经营将实现集团化。各大型头牌酒类生产企业将调整生产结构,采取上市或其它融资手段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中小企业将出现联合或是破产、倒闭、被兼并。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将提高白酒企业的集团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扩大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量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向名优骨干企业集中。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白酒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宏观环境将逐步形成,白酒企业将迎来较为公正、公平的发展空间,对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白酒行业的税收和相关产业政策依照客观有力的原则得到调整和改善,骨干企业的白酒产量将得到平稳发展,销售收入与利润增幅趋于正常。
2.中高档酒类市场竞争激烈。
出于对国家税收政策和市场费用的考虑,许多大型酒类生产厂家提高了中高档酒的生产份额,降低了低档酒的生产总量。一些头牌企业依靠自己的雄厚实力,凭借自身的优势对中高档酒类的生产和销售都较为成功。凤型酒也通过多品牌经营,提高了中高档酒比重。市场也将逐渐向传统的头牌白酒集中,未来白酒市场的激烈竞争将集中在中高档酒类。
近年来,由于税负增加、粮食及其它原材料涨价、流通费用上涨等因素,使白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为增加盈利,白酒企业加快推出中高档产品步伐。白酒行业受到中高档产品的利益引诱,许多白酒企业相继开发投放了众多高价位白酒,特别是一些买断品牌经销商,由于对工艺和酒质不了解,一心想用渠道优势和炒作经验,把从生产企业低价买进的产品重新定价,提高价位,采取了高额促销渠道费用。酒店、流通渠道的门槛越来越高,使中高档白酒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感觉所购产品质价不符,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给白酒行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产品质量是由生产企业所具有的优质基础酒和调味酒酿造能力、勾调品评师的素质,以及分析检测水平,质量控制能力和企业资本实力综合作用决定的,绝不仅仅是依靠所谓渠道网络和包装促销来实现的。
3.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的白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其生产工艺在世界上是独占鳌头的,因其特有的风格,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厚爱,在国际交往上,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商品流通无国界,随着东、西方交流扩展,开放的为白酒走向世界开拓了一条新路,要使白酒真正成为国际酒,白酒应该在保持传统的、特有的、典型的风格特征的同时,要有新视野、新理念、研究新口味,使白酒具有国际竞争力。

收藏白酒的标准


白酒收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值得收藏的白酒,首先酒企出品时,要区分收藏级酒和普通消费酒的特点,包括酒瓶及酒的密封性等。对于收藏品的要求,每道工艺、酿酒工序与酒质量、酒窖中的微生物不同等所决定。酒企发行的藏品都要较优质,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于酒品以投资为目的,存放的时间长短为藏品,是有区别的。其次,以酒精度在52度以上的高度酒为宜,成系列更佳。国家重大活动定制的纪念酒也值得关注。业内人士称,拥有古酒窖的厂家应以此开发限量版的高端酒,在国外古老的酒窖与藏品酒市场的开发已经很成熟,这也是未来白酒收藏产业的一个新方向。
白酒收藏名酒。名酒泛指五届我国评酒会评出的名酒:
1952年在北京评出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四大名酒;
1963年在北京评出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八大名酒;
1979年在大连评出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八大名酒;
1984年在太原评出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黄鹤楼酒、郎酒十三大名酒;
1989年在合肥评出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十七大名酒。
再选要收藏的白酒后,应注意收藏方法。讲究的白酒储存方法是将白酒装入容器内密封后,放入距地面100米以下的地下深窖中,使得白酒在一种恒温、恒湿、无光照的环境中自然老熟,用此方法储藏的白酒清泽、醇香。瓶装白酒应选择较为避光、避风、干燥和清洁的地方,相对湿度在70%左右,环境温度不宜超过28℃为宜。容器封口要严密,防止漏酒和"跑度"。需注意的是不要采用现在流行的将瓶口封蜡法,因为这样会影响白酒原有包装的完整性和品相。如果瓶盖感觉松动,只需要轻轻拧紧即可,切忌用力过大损坏瓶盖及塑料封膜。如果还不放心,可以用保鲜膜将瓶口多缠绕几层仔细包好即可。
尽管高端白酒有保值增值的作用,但和传统的书画、古董收藏相比,白酒的收藏市场尚不成熟。此外,由于白酒中的酒精具有挥发性,存放需要一个避光、湿润的稳定环境,普通家庭收藏难以做到“越陈越香”,存在投资风险。

香型的创新——白酒行业的春天


香型的创新——白酒行业的春天
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白酒工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其中较明显的是香型的创新。我国白酒香型从上世纪70年代的浓香、清香、酱香、米香四大主体香型,到上世纪80年代兼香、凤香的诞生,再到本世纪初在六大香型的基础上派生了特香、药香、豉香、芝麻香老白干等十二大香型。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晨指出,我国白酒酿造工艺一直以来都较为传统,随着食品科技的进步,工艺也有了极大的创新。从理论方面讲,有生物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创新;从工艺方面讲,包含生物制曲技术、发酵、香型、贮存、勾兑等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使白酒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白酒品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酿造工艺中时间、温度、水、湿度、酒曲、原料、自然环境等要素。那么,这些因素应该如何控制和管理,并保证其稳定呢?这就促使我国白酒生产向数字化管理看齐。
周思然指出,实行白酒数字化生产管理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数字化管理首先可用于窖池管理,建立数字化档案便于原辅料投入量的查询,终端系统的控制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确定生产过程的真实数据。其次,可应用于勾兑过程的管理。凭借科学的感官系统计算方法,依靠勾兑师、评酒师主观的口感,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酒企可以从基酒、调味酒等相关理化指标出发,纪录准确的成分比例表,建立确实可行的专家鉴评系统和科学的勾兑数据、理论系统。
由于白酒的各种特殊性,目前,我国采用数字化管理生产的酒企较少,白酒传统工艺流传至今,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要让传统的制造业现代化,还需要依靠酒企观念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我国白酒中所含的香味物质非常丰富,其成分无法用色谱系统全部检测出来,在评定酒的好坏时,主要是依靠评酒师对产品的色泽、气味及口感进行评价。

白酒行业默认的不对等条约


不管在任何的情况下,一般的合作都是互利共赢的,两者的地位都是相等的,但是据传,在白酒行业中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条约,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厂商之间的合作,本该是有着对等的“条约”规定,但在白酒行业之中,厂商之间签订的往往是“不对等条约”,但这早已在行业中得到了默认。
记者在一份白酒经销商签订合同上看到,合同上明确写着,经销商须先款后货;只能在规定的区域经销,不得向该区域外其他区域任何单位或个人供货;不能低价销售、窜货;以及与销售任务挂钩的奖惩办法等。
“某酒企的经销商,要提前向厂里申请生产多少件货,先打完了款,然后才生产。且每生产同一品牌的酒,须达到5万个瓶子的生产量,也就是8300多件。”某酒企的一位内部人士说,很多经销商都是“淡储旺销”,即在淡季的时候,往仓库里囤积货物,以满足旺季销售的需求。“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白酒经销商就开始往自己仓库囤货。旺季需求量大,要求厂里生产白酒的经销商排起长队,如果储存不足,也很容易造成断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白酒企业对经销商有拖货的行为。”
据了解,经销商囤货,并不仅仅是因为“淡储旺销”,还因白酒市场受到影响,尤其是中高端白酒走势缓慢,造成多数经销商货物囤积。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很多酒企在年前都有向经销商压货的习惯。
“白酒经销商的调整,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了。但白酒厂家的调整慢于经销商的调整,因此一些经销商被酒企强势压货。”一业内人士说,在行业内,被酒厂挤压严重,边缘化,先款后货,甚至被拖货的经销商,不在少数。此外一些强势品牌为了对大经销商进行“削藩”,又找到“小诸侯”与大经销商进行对抗,从而追求短期销量和利润的提升。而对于一边是萎靡低沉的白酒市场,一边是不可完成的目标任务,这让夹在中间的经销商,日子不好过。
其实,现在的很多白酒企业,和经销商之间,仍处在一个单纯的合作关系之上。厂家只向经销商提供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市场的价格,而把剩下的问题都抛给了经销商。因此,也就并没有真正地形成厂商“一体化”。“厂家只负责生产产品,经销商就负责把产品卖出去,而至于产品卖得好不好,还是跟你经销商有直接关系,厂家不管。”一位经销商如是说。
在白酒行业,大多数的经销商也就相当于包工头。“包工头”承包下酒企的这款系列酒的活,酒企就不再管了,自负盈亏。这对经销中低端白酒的经销商,感触尤为深刻。“虽然大多数的经销商都是自己出钱做广告宣传,但酒企为中低端白酒经销商营造的市场氛围不是很好。一些中低端系列酒被生产出来之后,缺乏宣传,但常常都会遭到消费者的质疑。”一位系列酒经销商说,虽然广告的内容、宣传资料等都要上报厂里审核,但所有的广告费用是经销商自己承担。曾经也在厂里争取,希望能够对中低端产品有更多在宣传方面的支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回音”。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