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香料在白酒中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每个酒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香精香料可分为天然、合成和酵素三大类,它在食品和其他行业的用也非常广泛,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香精香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确认能安全食用的有17000多种。各种白酒中的香气成分均属于香精香料化学成分范畴,为了提高它在白酒中应用的方法、质量、效果还需要我们酿酒工作者和香精香料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得已实现。我国的白酒工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它以特殊而极大的魔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消费时代和不同的变革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工艺方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同时也有传统结合现代的和单一现代的方式在发展,除了特别传统的白酒勾兑方法是酒与酒的勾兑,而新型白酒的勾兑就离不开香精香料。香精香料的使用是从白酒的化学组成引申发展而来。众所周知,白酒的化学成分98%是水和乙醇,1%~2%是呈香呈味的微量组分,其中微量成分就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风格。因而香精香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酒质的好坏,总体上讲它对酒的澄清度、色泽、香气、滋味和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香精香料的质量鉴别尤为重要,一般对香精香料的质量鉴别是使用化学、物理和感官方法来检验,所以要根据某种单一使用的品种进行分析检验,无论是醇类、酯类、酸类和醛酮类香精香料等都要从化学性质、含量和风味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进行质量鉴别,然后才能应用于白酒的勾兑,以确保白酒产品质量的稳定。香精香料在生产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相当复杂的问题,即原材料、半成品、工艺控制、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例如酯类产品大都是经过醇类和酸类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再经分馏而制得,那么中间的任何过程都可能影响到它的质量问题,所以在使用各种香精香料的时候都必须作使用前的分析检验,以利于白酒的产品质量处于良好的状态。其香精香料质量的鉴别方法一般是依据国标和行标规定的指标方法来进行,简述如下:1、仪器、化学检测法仪器检测和化学检测是酒厂原、辅材料进厂时检测的必要条件,一般所新选购的香精香料均可采用仪器和化学法对各种香精香料进行单一品种检测它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它的出厂检验通常是在香精香料生产单位进行的高浓度检测,主要是对色泽、酸值、折光率、含量及卫生指标的检测。特别是在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时香精香料厂和酒厂在方法上有着不同的特点;白酒厂和香精香料厂色谱分析时所使用的一是柱子型号不一样;二是香精香料厂一般是热导法,它非常适应于高浓度的检测,而酒厂则往往使用的是氢火焰的检测方法,它比较适宜于低含量的检测。因此,酒厂和香精香料厂的检测误差非常明显,酒厂在使用香精香料的时候如果不做全面的分析检验就盲目应用于生产勾兑是不妥的,它会给你的产品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香精香料的仪器检测也只能检测它的含量,千万切记它不可能检测出它的风味特点,因此说香精香料的质量检验一定要全面细致,最好用化学试剂作对比标样检测,尽量做到量化和细化,在利用化学分析的同时要结合物理试验和感官鉴定才能确定它的质量优劣。2、溶解度物理检测香精香料的质量优劣,它的溶解度也非常关键,白酒勾兑所使用的香精香料基本上是醇溶性物质,而假冒伪劣的香精香料产品含量不足且溶解度不好。那么在使用时应慎重考虑,特别是那些高级醇类,杂环类化合物及醛酮类化合物等。另外就是看它的物理特性,即在加热和冷却时的溶解度是否有明显的差别,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它色泽是否有变化,质量次的香精香料一般色泽暗淡透明度不高,在者是放置过久由于氧化造成了它的质变,直接影响该物质的含量和风味特征。3、感官鉴别感官鉴别香精香料的优劣也是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有经验的工作者往往就可以利用感官鉴定的方法。例如某种香料的各种理化指标都合格,但它的感官指标就不一定符合勾兑要求,假如用一个盛过汽油的容器再盛乙酸乙酯,按国标来检验它是合格的,经勾兑师一闻就有明显的汽油味是不能用于勾兑的。香精香料的香气风味鉴别方法是用无味的小纸条沾少许的香料试样让其自然挥发,同时用几个香精香料标样进行比较,从而分别闻它在不同挥发阶段的挥发度和纯物质是否一样就可以鉴别出它的质量优劣。再一方面是用一种较为简易的方法对个别酯类物质利用它的醇溶性而不溶水的特点进行测试,即用100~200ml的量筒加入100ml的己酸乙酯或其他酯类物质,然后加入10~20ml的纯净水充分混合,待静置后将上部的酯类和下部的水分离,再分别将酯类和水进行定量或定容与原标签的含量是否相吻合,从此即可判定它的质量优劣,相吻合者则是合格产品,否则是不合格产品。香精香料的感官鉴定,另一方面主要是对它的风味好坏鉴别手段之一。在鉴定香精香料期间首先要选购一些化学纯试剂作为对比标准样品,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在不同的酒精水溶液中添加由低向高浓度作对比试验,通过对色泽、香气和口感等综合指标来鉴别出它的质量优劣。在这里值得一提是,价值较高的白酒用香精香料更应该引起广大酒厂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不然的话你就非上当不可了,特别是在它的含量上和风味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例如双乙酰、醋西翁及高级醇类物质非常明显。再者是乳酸乙酯,它的主要特点是在储存过程中非常容易氧化变质,一旦发现色泽加重就不能使用了,若当时使用时它的风味不可能有很大问题,经勾兑后的白酒在10~15d内就可能使酒质产生一些不良的气味。总之,所有勾兑使用的酒用香精香料都必须经过各方面的质量鉴别合格后使用,否则弃置不用。
自1976年河南张弓酒厂率先研制出38度低度浓香型大曲白酒以来,低度白酒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大大小小的酒厂已基本能生产低度白酒。虽然浓香型低度白酒的生产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其在货架期质量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就“做好低度白酒”这个题目,以勾调浓香型低度白酒为例,和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一、勾兑人员要有过硬的尝评技能和勾调经验
勾兑调味是生产优质低度白酒的重要保证之一,这就要求勾兑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灵敏的嗅觉;稳定而精准的尝评品鉴能力;较强的分析表达能力;丰富的组合勾调经验;熟悉低度白酒生产工艺;了解市场相关信息和行业动态;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懂酿酒生产工艺;熟悉酒库相关情况和管理;熟知各种基础酒和调味酒的风味特征与化学组成;了解各种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风格特征、化学组成;会合理运用化验分析数据指导组合勾兑调味;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勾兑调味较基本的原则是:缺啥加啥。如果勾兑人员没有稳定而准确的尝评鉴别能力,就无法对勾调的酒样进行“对症下药”或“画龙点睛”的加工了。
二、低度白酒的酸酯比例应恰当
在任何一个白酒体系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可逆反应:
R-COOH+C2H5OH→R-COOC2H5+H2O
无论是发生正反应“酯化反应”,还是逆反应“水解反应”,以及发生反应速度的快慢(即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的时间),均与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底物浓度有关。白酒是介于真溶液向胶体溶液过渡的一种特殊、复杂的体系,当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状态,酸、醇、酯、水的浓度相互制约。从化学反应平衡理论可知,为了有利于低度白酒酒体向生成酯的正反应方向进行,应增加反应物酸或醇的浓度,降低生成物酯或水的浓度。在低度白酒酒体中,增加乙醇的含量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增加有机酸的含量。当低度白酒酒度设计好后,酒体中加入水的量也是确定的。
三、低度白酒组合勾调应注意的环节
1.低度白酒的酒度不是越低越好。酒度不同,溶液的性质亦不同。从溶胶理论出发,过低的酒度必然会加入更多的水。虽然增加了金属离子,但酒体中的微量香味成分被大大稀释,为形成溶胶带来困难。所以,酒度越低,酒体越不稳定。
2.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在可控范围内设计出科学完整的白酒色谱骨架成分,并有足够量的协调成分和复杂成分。提高低度白酒的质量,除有合理的色谱骨架成分和恰当的协调成分外,较关键的措施是补充足够的复杂成分的种类和量比,即复杂成分的强度。在一定条件下,酒体复杂成分的典型性决定了酒体的典型性,也决定了酒体的质量等级。
3.要充分了解白酒中已检出的主要呈香呈味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酒体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呈香呈味物质放香大小、香味强度以及层次性。
白酒中主要酯的放香大小有下列顺序: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它们在口腔中按时间划分,呈香呈味的先后顺序为: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
白酒中有机酸在呈味上依其沸点的高低产生味感的先后顺序为: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
此外,适量的醇是构成白酒香味的物质。多元醇在白酒中总是给人“绵甜”浓厚的感觉;丙三醇、2.3-丁二醇等不仅呈甜味,而且对酒体还有缓冲作用,能增加酒体的绵甜、醇厚、柔顺等感觉;助味物质有乙醛、乙缩醛、醋酉翁、双乙酰。了解酒体中以上各主要香味物质的一些性质和作用后,在勾调酒时可选取合适的基酒和调香调味酒进行精心调配。
4.严格选取基础酒及调香调味酒。应尽量选择含相对分子质量居中,香气较持久,沸点居中,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含量丰富的基础酒、调香调味酒进行组合勾调。此外,选择一些含相对分子质量、沸点低、水溶性好的、化合物较多的调味酒,可增强对味觉的刺激感,克服“寡淡”的感觉;适当选择含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化合物的调香调味酒,并控制好用量,可增加酒体香、味的持久性;偏重选择水溶性较好的、含高沸点化合物多的调香调味酒,可避免多次调香调味引起的酒体浑浊,减少酒体不稳定的因素。
应注意的是,勾调时须选用一定量的、具有小分子化合物含量较高(如醇类、醛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的老陈酒,以及酒头、酒尾等调香调味酒,可以提高酒体的刺激感;同时,可增加入口的“喷香”,并与酒体相互协调。
5.组合勾调低度白酒时,应在色谱骨架成分含量合理的范围内,适当选取含乳酸乙酯、正丙醇、乙酸乙酯含量较高的酒,或增加乳酸乙酯、正丙醇、乙酸乙酯的含量。乳酸乙酯广泛存在于白酒各种香型中,它是既能与水又能与乙醇互溶的乙酯。它不仅在香和味上对酒体有较大贡献,还能起助溶的作用。
6.注意克服组合勾调中大、小样计量误差给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做小样时,应使用100微升或10微升的色谱微量进样器或移液管等准确计量。在不同酒度基础酒组合和加浆降度时,由于乙醇—水分子间氢键缔合作用和放热反应,以及热胀冷缩等因素对体积的影响,都会导致放大样的计量准确性。因此,应重视温度对体积的影响所带来的计量误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7.在新型低度白酒的组合勾兑调味过程中,应重视食用酒精的等级、质量以及酒用香精香料的纯度、气味等,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并重视感官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8.酒体色谱骨架成分、协调成分、复杂成分等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量比要协调合理,否则,会造成酒体不稳定,加速低度白酒水解酸败。
9.选择好除浊方法。若选活性炭吸附过滤除浊,应根据酒体的情况选择好吸附剂的种类、型号、用量、吸附时间等,还要注意观察过滤机的流速,注意硅藻土是否脱落影响过滤效果。把握好粗滤、精滤,保证除浊效果。
10.低度白酒勾调合格后应适期储存,储存期满后,应对酒体进行理化和感官检测,不合格酒品须重新吸附过滤,适期静置储存后方可灌装,并在灌装过程中监测酒的质量波动情况。
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饮料酒,工艺独特,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从古至今白酒在酒类消费者心目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社交、喜庆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特殊饮品。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饮用白酒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眼盯包装细触六面
买酒时一定要认真综合审视该酒的商标名称、色泽、图案以及标签、瓶盖、酒瓶、合格证、礼品盒等方面的情况。好的白酒其标签的印刷是十分讲究的;纸质精良白净、字体规范清晰,色泽鲜艳均匀,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真品包装的边缘接缝齐整严密,没有松紧不均、留缝隙的现象。
二:开盒取物检查瓶盖
我国的名白酒的瓶盖大都使用铝质金属防盗盖,其特点是盖体光滑,形状统一,开启方便,盖上图案及文字整齐清楚,对口严密。若是假冒产品,倒过来时往往滴漏而出,盖口不易扭断,而且图案、文字模糊不清。
三:颠倒乾坤玩转酒瓶
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带色玻璃瓶包装,稍微摇动后开启,同样观其色和沉淀物。有的假酒虽然外包装能以假乱真,但酒的度数不一定与正品相符,可以通过摇晃的方法进行辨别。
四:倒酒入杯闻香辨味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较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有无余味。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并能产生热量可以御寒。饮用过量将刺激胃粘膜,不利消化,轻者过度兴奋,皮肤充血,意识模糊,人的控制能力降低;重者知觉丧失、昏睡,并可因酒精中毒导致死亡,长期饮用还可引起肝硬化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为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建议不要过量饮用白酒或酗酒。
闲暇之余和朋友聚会,想起家中还有一瓶清酒,于是就拿了出来。可是拿出来一看才发现酒已经变质了。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清酒的储存之法吧。
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清酒一般都会用采用深颜色的瓶子来存放。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清酒也是“见光死”。在一般的消费者心中红酒的储存算是较难的了。其实清酒的储存也是要求很多的。不仅仅要注意储存的温度和湿度,对光的要求更是十分的严格啊。如果你不注意将清酒放在了阳光能照到的地方,那么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的清酒已经变质了。清酒不仅仅是不能晒“日光浴”,同样对日光灯也是十分的敏感。如果清酒被日光灯照的时间过长也是会变质的。红酒和白酒的变质无非是酒原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清酒可很是特殊啊。它要是变质了,不仅仅是从颜色上能看出明显的变化,你要是这时候打开了,清酒还会散发出一种很难闻的味道来。
当时将自己随意存放的清酒打开之时,一切好心情都破碎了。酒也是浪费了,这聚会也变的不是很开心了,如果您家中也有清酒,还是赶紧找个适合的地方将清酒储存起来吧。可不要再浪费了酒不说,又破坏了您的好心情不是。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