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葡萄酒专题。这篇关于《一文带你了解葡萄酒入门的七大常识》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林裕森在其著作《葡萄酒全书》中写道,没有任何一种其他饮品比葡萄酒更复杂难解,但也没有其他饮品可以像葡萄酒这般为我们带来如此多样的乐趣。诚然,作为世界上最微妙的饮品之一,葡萄酒中无垠的迷人世界吸引着无数探索者,但其中浩瀚有时也难免使人感到迷茫。本文将解答初入葡萄酒世界时邂逅频率较高的七个疑问,助你拨开云雾,一探究竟。

Q1:酒精度高的葡萄酒更优质吗?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果实中的糖分转化而成的,葡萄中所含的糖分越高,其潜在酒精度(糖分完全发酵时葡萄酒的酒精度)就越高。当然,酒精度也可以在酿酒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糖分完全转化为酒精之前人为打断发酵,就可以生产出酒精度较低、残糖较多的偏甜型葡萄酒;而如果酿酒师选择在发酵时通过葡萄醪强化(MustEnrichment)或加糖(Chaptalisation)等方式增加葡萄醪的糖分含量,也可以提高最终成酒的酒精度,不过这些方法并不常见,在许多国家也是被禁止的。

撇开酿造工艺中的选择不谈,影响葡萄果实中天然含糖量的因素亦有很多,如种植地的气候以及葡萄园管理方式等等。生长于澳大利亚和智利等温暖或炎热产区的葡萄果实含糖量天然较高,而产自德国等凉爽地区的果实含糖量则相对较低。提前采摘可以获取糖分含量较低的葡萄,推迟采摘的果实中糖分含量则会相应增加。

酒精含量会直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往往表现为舌根和喉咙处的灼热感。一般来说,灼热感越强烈,说明酒精含量越高。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结构的平衡性。平衡指的是葡萄酒中各结构成分互相融合的程度,包括果香、甜度、酸度、单宁和酒精度等。也就是说,酒精度并非衡量葡萄酒质量的绝对指标,更不是越高越好。真正优质的葡萄酒就好比一支悠扬的协奏曲,各方面都十分均衡且和谐,不会有某项要素显得过于突兀。

Q2:酒液颜色越深,葡萄酒品质越好吗?

葡萄酒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葡萄品种

不同葡萄品种的果实大小和果皮厚薄程度不同,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浅也不一样。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西拉(Syrah)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会更为深浓,多为紫红色或深宝石红色;黑皮诺(PinotNoir)和内比奥罗(Nebbiolo)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则色泽较浅,多呈浅至中等宝石红色。

2.酿造工艺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与葡萄汁的接触时间越长,萃取出来的色素和风味特征就越多,葡萄酒的颜色也就越深。

3.陈年时长

通常而言,红葡萄酒的颜色会在陈年过程中越来越浅,最终变成红茶色或棕色;白葡萄酒则正好相反,从年轻时的柠檬色或金黄色逐渐向棕褐色演变。这是因为在红葡萄酒的陈年过程中,赋予葡萄酒颜色的花青素(Anthocyanins)会不断减少,使酒液如同褪色一般日渐浅淡;而白葡萄酒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聚合色素和酚类物质,使葡萄酒的颜色相应加深。

综上所述,酒液颜色是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和陈年时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论酒色浅淡还是深沉,都无法作为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依据。若单是以色取酒,恐怕会与不少佳酿失之交臂。

Q3:软木塞越长,葡萄酒品质越有保证吗?

采用橡木这种天然材料制成的软木塞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孔隙,使用更长的橡木塞可以相对减小这些孔隙对于密封性的影响;另外,在陈年过程中,酒液会缓慢地往软木塞里渗透。因此,对于适合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使用越长的软木塞封存就越保险。

许多产自旧世界国家的的顶级葡萄酒都会采用长木塞,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消费者习惯于把软木塞的长短与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和品质挂钩。不过,回到我们的问题本身,这只能说明陈年潜力出色的优质葡萄酒多使用较长的软木塞,但并不能证明使用长软木塞的就一定是优质葡萄酒。

Q4:如何正确认识葡萄酒的挂杯?

挂杯是葡萄酒品鉴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均匀接触酒杯内壁,再把酒杯直立静止后,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就是挂杯,又称酒泪或酒腿。挂杯现象与液体表面的张力有关,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表面张力又比水小,在重力作用下就形成了挂杯。

葡萄酒中的甘油、酒精和糖分等含量越高,摇杯时就越容易形成酒柱。此外,挂杯现象与酒杯的材质和洁净程度也有关系。单纯通过一款葡萄酒的挂杯多少来判定其质量是没有道理的。

Q5:葡萄酒里有沉淀,还能喝吗?

葡萄酒里出现少许沉淀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葡萄酒中最常出现的沉淀物质为酒石酸(Tartaricacid)结晶。酒石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果实或其它水果(如香蕉或酸角)中的有机酸,在低温下就会析出形成晶体,但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而再次溶解,因此很容易在酒中形成沉淀。所有种类的葡萄酒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沉淀。在白葡萄酒中,酒石酸沉淀往往是无色透明的晶体;而在红葡萄酒中,由于色素的存在,酒石酸结晶则会被染成红色或是黑紫色。

如果葡萄酒中出现酒石酸沉淀,说明这瓶酒可能曾经存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庄会在葡萄酒装瓶之前对其进行低温处理,让酒石酸结晶提前析出,从而避免葡萄酒日后产生酒石酸沉淀。大多数酒庄在装瓶之前还会对酒液进行沉淀、下胶和过滤,以提高葡萄酒的澄清度。与此对应的是,也有部分酒庄希望尽可能保留酒液原本的风味和质感,因此选择不经过滤直接装瓶。

除了酒石酸结晶之外,在一些红葡萄酒中也会出现一些颜色较深、呈薄片状的沉淀,这种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在陈年过程中逐渐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物质。红葡萄酒中若出现此类沉淀,说明这瓶酒已经在瓶中陈年过较长时间,或是葡萄酒的风格饱满浓郁比如炎热年份的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和一些来自新世界的用赤霞珠及西拉等品种酿成的葡萄酒。

不论是酒石酸结晶,还是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沉淀都是天然形成的,无毒无害,也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只需在饮用前通过换瓶除去即可。不过,如果葡萄酒中的沉淀呈絮状漂浮在酒液中,并且酒液颜色浑浊,那这瓶葡萄酒很有可能已经变质,不再适合饮用了。

Q6:酒瓶越重,葡萄酒越高档吗?

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较重的酒瓶通常瓶壁更厚,或是瓶身更宽、更高,因此包装成本也会略高,但由此推断葡萄酒品质的高低则是无法成立的。

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葡萄品种、产区、葡萄种植方法和酿造工艺等。酒瓶的重量只是葡萄酒包装规格中的一部分,而包装更多取决于营销策略或是酒庄自身的偏好,与葡萄酒的品质并无必然联系。

Q7:瓶底凹陷越深的葡萄酒越好吗?

葡萄酒瓶底部凹槽的学名叫作碹(xun)底。早期的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的,由于工艺限制,无法将瓶底做得十分光滑平整,所以当时平底的瓶子并不利于放置。而底部有凹槽的酒瓶能减小瓶底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酒瓶倾倒的可能性。

随着玻璃制作工艺的发展,人们早已能够制作出底部平整的玻璃瓶,而且平底玻璃瓶相比于碹底玻璃瓶更加轻便,生产成本也更低。不过,人们发现碹底玻璃瓶对于葡萄酒来说有一些好处,于是将其沿用至今。首先,碹底玻璃瓶能够增加玻璃瓶的结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这对于瓶内气压极大的香槟(Champagne)等起泡酒来说十分重要;其次,碹底有助于将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积聚在底部;另外,在倒酒时,碹底还能帮助侍者更好地握持酒瓶。

出于上述原因,如今大部分起泡酒以及很多适合陈年的葡萄酒都会选用碹底玻璃瓶进行包装。不过,酒瓶是否为碹底和碹底的凹陷程度与葡萄酒的品质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毕竟使用何种玻璃瓶还是人为决定的。比如,一些质量上乘的白葡萄酒,其酒液本身的澄清度已经很高,即使长期陈年也不会形成太多沉淀,所以可能会采用平底瓶;而使用碹底瓶的葡萄酒也并不一定就具有十分出色的陈年潜力。单单通过酒瓶、瓶塞等外包装难以判断葡萄酒的品质,要真正了解一款葡萄酒,最好的办法还是开瓶一品其馥郁滋味。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一文带你了解黎巴嫩葡萄酒


黎巴嫩(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Mediterranean)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Syria)接壤,南部与以色列(Israel)为邻,西濒地中海。在这个国家,约有54%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Islam)。众所周知,伊斯兰教严禁烟酒,因此当人们谈及黎巴嫩时,少有人会联想到葡萄酒。然而,黎巴嫩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其葡萄酒行业也是该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望。

1.历史

根据考古研究,第一批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人可能居住在高加索山脉(CaucasusMountains)地区,即当今的亚美尼亚(Armenia)和格鲁吉亚(Georgia)境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酿酒葡萄引入了地中海国家,然后才传播至西欧地区。

黎巴嫩人的酿酒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Phoenician)拥有深厚的旅游贸易文化,对葡萄酒在西欧的传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位于黎巴嫩贝鲁特(Beirut)北部的比布鲁斯(Byblos),被认为是世界上至今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这里的港口因在古典时代(ClassicalAntiquity)成为黎巴嫩的葡萄酒生产贸易中心而闻名。而提尔(Tyre)和西顿(Sidon)作为腓尼基人贸易的主要港口,其葡萄酒的名声更是响彻整个古地中海。腓尼基人通过这些港口,将本国的葡萄酒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和埃及等地中海国家,推动了早期地中海文明的发展。

黎巴嫩的现代葡萄酒产业可追溯到19世纪。提及其现代葡萄酒史,那就不得不谈到该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卡萨瓦酒庄(ChateauKsara)。这座位于贝卡谷地(BekaaValley)的酒庄由耶稣会(SocietyofJesus)僧侣创建,于1857年开始种植葡萄,奠定了黎巴嫩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基础。然而,黎巴嫩那时还处于奥斯曼帝国(OttomanEmpire)的统治下。根据伊斯兰教法(ShariaLaw)规定,除了服务于宗教的葡萄酒,不允许生产或消费其他葡萄酒,因此,第一批酿酒厂遭到了打压。

一战(WorldWarI)结束后,法国对黎巴嫩的统治推动了黎巴嫩葡萄酒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黎巴嫩内战(LebaneseCivilWar)结束,该国的葡萄种植业又注入了新的动力,葡萄酒行业也逐渐复兴。1998年,黎巴嫩的酒庄总共不到10座,时至今日,其酒庄数量已超过50座。如今,黎巴嫩葡萄酒主要出口至英国、法国和美国等拥有更多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国家,促进了黎巴嫩现代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2.产区

黎巴嫩最重要的产区是东部的贝卡谷地。除了西北部的拜特龙(Batroun)和南部的杰津(Jezzine),几乎90%的黎巴嫩葡萄酒都产自贝卡谷地。这条狭长的山谷平均海拔1,000米,位于黎巴嫩山(MountLebanon)和前黎巴嫩山(Anti-LebanonMountains)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20千米。虽然西侧的黎巴嫩山阻挡了来自海洋地区的降雨,但山顶融化后的雪水会流入山谷。因此,该产区的年降雨量虽然少,却依然有足够的新鲜水源。

3.葡萄品种

黎巴嫩主要生产红葡萄酒,酿酒品种以法国南部的经典葡萄品种和波尔多(Bordeaux)品种为主,包括神索(Cinsault)、佳丽酿(Carignan)、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等。而黎巴嫩的白葡萄品种主要有白玉霓(UgniBlanc)、克莱雷(Clairette)、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Blanc)、赛美蓉(Semillon)、维欧尼(Viognier)和敖拜德(Obeideh)等。

一文带你认识波尔多七大白葡萄品种


作为以混酿见长的产区,法国波尔多不仅出产着极为出众的混酿红葡萄酒,其混酿白葡萄酒也十分迷人,例如美名扬天下的列级庄精品干白和苏玳(Sauternes)贵腐甜白。

无论是轻盈果味型,抑或是饱满浓郁型,还是馥郁甜美型,波尔多有多种多样的白葡萄酒供君挑选。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组成缤纷波尔多白的七大白葡萄品种。

赛美蓉

在其故乡波尔多,赛美蓉(Semillon)是种植面积最广的白葡萄品种,占比达47%。它既用以酿造干型葡萄酒,也可以酿造甜型葡萄酒。其生命力较为旺盛,容易种植,偏好有明媚的阳光且凉爽的气候。它的果皮通常呈金黄色,与深绿色的叶子构成反差。

赛美蓉酸度中等,质地圆润,伴有柠檬、梨、桃子和蜂蜜等香气。在波尔多混酿干白中,赛美蓉常充当重要的配角。它赋予葡萄酒金黄的颜色、丰富的口感以及蜂蜜的风味。而在苏玳产区,它摇身一变成为了酿造甜白的主力军。这是因为果皮较薄的它易感染上贵腐菌(NobleRot),使其果实中的糖分、酸度及风味变得极为浓缩而集中,并表现出蜂蜜、坚果、槐花、无花果和果酱等复杂香气,酿出的葡萄酒口感更为饱满圆润,也更具陈年潜力。

长相思

在波尔多白葡萄品种中,长相思(SauvignonBlanc)占比45%,与赛美蓉旗鼓相当,二者也是最佳搭档。长相思为芳香型葡萄品种,果实小巧且果串紧凑。酸度十足且个性突出的它在世界许多产区都能发光发热,而在波尔多,它也呈现出了独特的色彩。

不同于新西兰长相思的奔放,波尔多长相思更为内敛。其酸度明晰,散发着浓郁的柑橘类水果和无花果叶等香气,还蕴含着当地土壤带来的独特矿物气息。在酿制贵腐甜白葡萄酒时,长相思能为葡萄酒带来强烈而浓郁的芳香,补充酸度,与口感丰腴的赛美蓉相得益彰,最终使贵腐甜白甜而不腻,滴滴香醇。而在干型葡萄酒中,长相思往往化身主角,其中,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出品着一些以长相思为主的顶级干白,它们大多经橡木桶陈酿,具有番石榴、菠萝、奇异果和蜜渍葡萄柚等风味,陈年潜力优秀。

密斯卡岱

虽然种植面积仅占5%,密斯卡岱(Muscadelle)仍为波尔多第三大白葡萄品种,在不少波尔多甜白及干白中,都有该品种的身影。密斯卡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品种,原产于法国西南部。它的生命力旺盛,成熟期较早,但容易受灰霉病的侵扰,因此适宜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地带。因与麝香(Muscat)葡萄的风味相近,故被命名为Muscadelle,其实它与麝香家族并无关联。

密斯卡岱酸度中等,口感圆润,其在混酿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下,能为葡萄酒带来额外的葡萄风味和馥郁的花香。相较而言,它在贵腐甜白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譬如苏玳一级庄莱斯古堡(ChateauRieussec),其不少年份的贵腐甜白都添加了该品种。而木桐酒庄银翼白葡萄酒(ChateauMoutonRothschildAiledArgent),这款受人瞩目的一级庄干白,其一些年份也会加入密斯卡岱调配,使佳酿更为出彩。

灰苏维翁

灰苏维翁(SauvignonGris)是长相思颜色变异而产生的一个葡萄品种。在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该品种被称为Fie。它是一个发芽早但成熟晚的品种,成熟后,果实会呈现可人的粉色。它的产量不高,这是其在波尔多种植面积有限的一大历史原因。

灰苏维翁香气虽不如长相思浓郁,但与长相思的纤瘦和高酸相比,灰苏维翁的质地则更加丰富,口感更奢华,可以产出有趣的葡萄酒。在波尔多混酿白葡萄酒中,它不仅能为葡萄酒增添成熟的甜瓜和芒果的香气和优雅的花朵气息,还能使酒体更加饱满。近年来,波尔多越来越多的酒庄开始关注这个有趣的品种。譬如木桐酒庄(ChateauMoutonRothschild),其白葡萄品种的葡萄园面积仅约4公顷,而灰苏维翁面积占11%。克莱蒙教皇堡(ChateauPapeClement)的白葡萄酒中,某些年份会加入少许灰苏维翁,酿出的葡萄酒风格华丽。

鸽笼白

鸽笼白(Colombard)这一品种是作为干邑(Cognac)的酿酒原料而被人们熟知,事实上,它也是波尔多白葡萄品种之一。它是白高维斯(GouaisBlanc)及白诗南(CheninBlanc)自然杂交的后代,十分高产,生命力旺盛,但成熟后的果实易受灰霉病感染。

其酸度中等至高,常伴有青苹果、西柚和青柠的香气,还带有一缕花朵和柑橘的气息。相较长相思等个性鲜明的葡萄品种,鸽笼白缺乏突出的个人色彩。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在波尔多混酿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人们多拿它来酿造口感富有张力的清新白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高产和酸度突出的特征,鸽笼白曾于加利福尼亚州声名鹊起,一度成为美国最广泛种植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如今,美国的鸽笼白热逐渐褪去,但其种植面积还是高于法国。

白玉霓

白玉霓(UgniBlanc)原产自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产区,在那里被称为特雷比奥罗(Trebbiano)。它于14世纪被带入法国,并在这里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法国种植最广泛的白葡萄品种之一。作为晚发芽的品种,白玉霓能避免大部分的春霜侵害,这使得它十分高产,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白玉霓酿出的葡萄酒口感活泼平衡,果香飘逸,散发着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和植物的香气。与鸽笼白一样,用白玉霓酿制的单一品种酒相对平淡,不过其酸度和中性的品质却使它成为酿制干邑和雅文邑(Armagnac)的理想原料。虽然白玉霓在法国种植非常广泛,然而,在波尔多只能依稀觅得该品种的踪影。

白梅洛

白梅洛(MerlotBlanc)是白福儿(FolleBlanche)和梅洛(Merlot)的后代。除叶子近似之外,白梅洛没有表现出其它与梅洛相似的特征。它是一个早熟且高产的品种,但品质一般,酿出的葡萄酒略带一丝覆盆子的气息,表现平淡。白梅洛是在19世纪末期被发现的,但并没有被大力栽培,今天,人们已经很难看到该品种的身影。尽管产量稀少,白梅洛仍是波尔多官方许可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它常与赛美蓉、长相思及密斯卡岱等品种混酿,用于生产大区级的葡萄酒,这些葡萄酒大多果味轻盈,清爽易饮。

一文带你了解特卢梭葡萄酒


特卢梭(Trousseau)是一种起源于法国东部汝拉(Jura)产区的红葡萄品种,最早于1732年以Troussot的名字被提及。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特卢梭也有着至少两百年的种植历史。根据DNA分析,特卢梭很可能与萨瓦涅(Savagnin)有亲子关系,与白诗南(CheninBlanc)和长相思(Sauvignon)也有亲缘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Trousseau过去常被拼写成Tressau或Tresseau,人们经常将它和另一葡萄品种Tressot(特雷索)弄混。特雷索是一个来自勃艮第(Burgundy)的古老葡萄品种。

品种特征和生长条件:

特卢梭这一品种生命力强,发芽期和成熟期都较早,产量不稳定,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使葡萄完全成熟。果串小而紧凑,果皮厚,果实大小中等,糖分含量高。十分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是灰霉病。

主要种植区域和特色:

法国

在法国,特卢梭是汝拉产区两大本土红葡萄品种之一,但是特卢梭比其他品种需要更多的光照,且更偏好砾石和泥灰质土壤,因而仅有5%的葡萄园种植着这一品种。虽然特卢梭是汝拉地区静止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加强酒以及起泡酒的官方力荐品种,但截至2009年,其在法国的种植面积依旧不超过172公顷。使用特卢梭酿制的葡萄酒大多颜色深浓,酒体饱满,口感强劲粗犷,具有结构感。但是若葡萄产量未得到很好控制,酿制出来的葡萄酒也可能颜色较浅。

西班牙

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自治区(Galicia),特卢梭一般被称作梅伦萨奥(Merenzao)、玛利亚奥多纳(MariaOrdona)或巴斯塔都(Bastardo)。在萨克拉河岸(RibeiraSacra)和瓦尔德奥拉斯(Valdeorras)这两个以门西亚(Mencia)葡萄而著名的DO产区,特卢梭虽然也是官方力荐品种,但截至2008年,其种植面积仅为12公顷。加利西亚东北部的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地区,特卢梭被称为VerdejoNegro,有着70公顷的葡萄园。

在里奥哈(RiojaDO)产区,特卢梭则被称为红马图拉纳(MaturanaTinta),它是西班牙政府商业葡萄品种列表中的一员和里奥哈的官方许可品种。虽然其种植和产量有限,但酿制出的葡萄酒大多经橡木桶陈年,能展现品种的清新酸度和浓郁水果风味,品质优秀。

葡萄牙

特卢梭在葡萄牙被叫做巴斯塔都,它在这儿的种植非常普遍,共占1,218公顷葡萄园。巴斯塔都在杜罗河(Douro)产区大多是小众的波特酒(Port)酿酒葡萄,在杜奥(Dao)和贝拉斯(Beiras)产区则常出现在一些古老的混种葡萄园中,而在马德拉岛(Maderia),巴斯塔都也曾被广泛用以酿造马德拉酒或单一品种酒。使用巴斯塔都酿制出的葡萄酒(非加强酒)颜色较浅,低酸,高酒精度,若采摘较早则有可能被酿制成桃红葡萄酒。

其他产区

除上述产区外,特卢梭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俄勒冈州(Oregon)以及克里米亚半岛(Crimea)、乌克兰(Ukraine)、摩尔多瓦(Moldova)和一些南美洲的国家也有少量种植。

一文带你了解白皮诺


黑皮诺(PinotNoir)、灰皮诺(PinotGris)和白皮诺(PinotBlanc)是皮诺(Pinot)家族的三大成员。黑皮诺和灰皮诺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在它们的掩盖下,白皮诺经常被忽略。实际上,这一品种具有不错的可塑性,既可以酿造静止酒,亦可酿成起泡酒。此外,它还能酿制甜型葡萄酒。

白皮诺是由灰皮诺变异而来的一个葡萄品种,而灰皮诺本身又是黑皮诺的变种。该品种在19世纪末首次在法国勃艮第(Burgundy)被发现,现在主要种植于阿尔萨斯(Alsace)。它所酿成的葡萄酒一般具有适中至饱满的酒体和较高的酸度,拥有苹果、李子、杏子以及柑橘类水果的风味,尝起来口感清新,风味清淡。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白皮诺常被误以为是霞多丽(Chardonnay),因为两者风格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白皮诺的风格比较内敛。

不同产区的酿酒师会采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诠释白皮诺。法国的阿尔萨斯是最经典的产区,该产区通常会将白皮诺与灰皮诺、欧塞瓦皮诺(PinotAuxerrois)等皮诺品种混酿,还会运用橡木桶进行熟化。成酒酸度适中,口感新鲜活泼且丰富。同时,白皮诺也被用于酿造阿尔萨斯起泡酒(CremantdAlsace).

在意大利,白皮诺被称为PinotBianco,常与其它品种混酿。它还是意大利起泡酒弗朗齐亚柯达(Franciacorta)的法定酿酒葡萄之一。在当地,许多酒庄都偏向于酿造未经橡木桶陈酿的白皮诺葡萄酒,成酒散发优雅清新的花香,酒体轻盈,口感脆爽,颇受欢迎。

而在美国加州(California),一些酒庄偏爱更为纯净的风格,它们会将白皮诺葡萄汁放入不锈钢罐中进行低温发酵。而有一些酒庄则通过橡木桶进行发酵与熟化,以酿造酒体饱满、风味丰富的白皮诺葡萄酒。

除了以上产区,白皮诺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加拿大地区均有种植。

一文带你了解巴罗洛葡萄酒


巴罗洛被誉为意大利葡萄酒之王!在世界上任何一家餐厅里点一瓶巴罗洛,意味着让你的宾客们知道你是一位真正的鉴赏家。

葡萄酒特点

色泽成石榴红色,香气浓郁持久,复杂并随着陈年有不同的表现,水果与花卉的香气,如紫罗兰,香草,三级香气如焦油与香料。

品尝这种酒,硬物质与软物质在口中产生令人愉悦的平衡,以及非凡的持久性,使Barolo成为一款强大而优雅的葡萄酒,具有极佳的个性。

它有强大的酒体结构,这是源于酿造这款酒的葡萄:内比奥罗(Nebbiolo),用这一款需要等待的葡萄酒,从葡萄收获后的第一年始,需要至少三年的桶陈,其中至少18个月在橡木桶或者经典的栗木桶中。如果是珍藏级(Riserva)需至少陈年5年,其中至少18个月在橡木或栗木桶中。

佐餐能手

巴罗洛强而有力的单宁可以完美清洗咕老肉和杏仁鸡在口腔中的余味,它的酸度可以与西兰花炒牛柳完美结合,而其酒体结构可以完美支撑北京烤鸭。

正如通常卓越的意大利葡萄酒一样,巴罗洛隐藏了整个地区的历史和传统。

巴罗洛诞生于朗格(langhe)皮埃蒙特境内一个丘陵地区,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在季节的调节中展现不同的风貌的生动游戏。

只有少部分的葡萄酒配得上巴罗洛的命名,获得这份荣誉十分不易。征服王庭

巴罗洛以及朗格的历史开始于2500年前。而朗格这一高贵葡萄酒的声誉的真正传扬始于十八世纪中期,随后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间征服了王庭的餐桌。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巴罗洛的葡萄园被明确标注在酒标上并获得DOCG认证(高级法定产区酒,原产地控制保证认证),在1966年和1980年,巴罗洛的生产受到严格的法规约束,现今可以完全保证质量,来源和可追溯性管理。命名由来

Barolo(巴罗洛)这个名字是用于百分百内比奥罗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一种脆弱的晚熟葡萄藤,正如它名字所表示的那样,它会在10月下旬成熟,那正是第一场雾来到的时候,黯淡无光的葡萄表面似乎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那正是葡萄表面的粉被。

一文带你了解崛起的中国葡萄酒产区


中国自古便盛行酒文化,相比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白酒和黄酒,中国葡萄酒的起步虽然晚了许多,却已在几十年中成长为葡萄酒界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今天带你了解崛起中的中国葡萄酒产区。

在贾湖遗址的酒坊重见天日之后,中国的酿酒历史已经推至9,000多年前了,然而,它作为葡萄酒大国横空出世仅仅是近30年的事情。截至2017年,中国已是世界第6大产酒国、第5大市场和第2大葡萄种植国家,从西部内陆的新疆,到东部沿海的山东,从气候寒冷的辽宁,到四季如春的云南,各个产区的葡萄酒产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葡萄酒爱好者未来值得关注的话题。值此国庆佳节,红酒世界就与各位读者聊一聊中国的葡萄酒产区。

1、山东

主要品种:蛇龙珠(CabernetGernischt)、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雷司令(Riesling)、霞多丽(Chardonnay)等

中国第一家现代葡萄酒企业张裕诞生之地,全国总数1/4的酒庄在此扎根,葡萄酒产量占全国总量40%以上,山东无疑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山东省的葡萄酒九成以上产自胶东半岛,葡萄园围绕三个子产区分布:烟台、蓬莱及青岛。山东产区为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温暖湿润,东南季风保持气温凉爽,却也带来过多的降水,使得真菌病害成为困扰当地葡萄酒生产的极大挑战。山东大部分地区为沿海平原,坡度较陡的丘陵地区由于排水及光照条件更佳,因此能出产相对优质的葡萄酒。

在三大子产区中,烟台酿酒历史悠久,有中国葡萄酒之都的美誉。当地地形以丘陵为主,降雨量适中,土壤富含矿物质,主要种植蛇龙珠;蓬莱则有最为广阔的葡萄园,地势较平缓,主要种植赤霞珠、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西拉(Syrah)等国际品种。

2、宁夏

主要品种:赤霞珠、梅洛(Merlot)、蛇龙珠、霞多丽、贵人香(ItalianRiesling)、雷司令等

说起中国的精品葡萄酒,就绕不开宁夏产区。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北面的贺兰山阻隔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避免了春季霜冻的危害。不过,少雨的气候也意味着宁夏必须通过灌溉为葡萄提供水分,寒冷的秋冬季则需要掩埋葡萄藤来防寒。

宁夏的成功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努力的双重成果,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是中国唯一专注于葡萄酒产业管理的省级组织,它帮助当地的葡萄酒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品种培育,建设发电站、公路等基础设施,使葡萄酒成为了宁夏的主导产业之一。

中国引以为傲的精品酒之乡贺兰山东麓位于银川市西北部,葡萄园朝向为东、南,拥有极佳的日照条件,土壤以浅灰钙质土、含砾石砂壤土为主,种植的雷司令和霞多丽品质优异。自2003年成为中国首个法定产区后,贺兰山东麓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

包括保乐力加(PernodRicard)、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MoetHennessy-LouisVuitton,简称路威酩轩)在内的国际葡萄酒巨头都在宁夏投资酿造葡萄酒,而中国精品酒庄在这里也非常活跃,贺兰晴雪、迦南美地和银色高地等名庄已在国际葡萄酒赛场上多次获奖,向人们展现了中国精品葡萄酒的光明前景。

3、河北

主要品种:赤霞珠、梅洛、马瑟兰(Marselan)、霞多丽等

河北是葡萄酒产量和产值仅次于山东的重要产区,集结了众多葡萄酒国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款干白和干红葡萄酒诞生的地方。虽然河北属于沿海省份,但大部分葡萄酒产区都偏向更适宜种植葡萄的大陆性气候,一大原因在于燕山阻隔了东南方向的部分湿润水汽。不过,河北的夏季降雨对葡萄种植来说仍旧过多,酒农们需要谨慎预防真菌病害。

河北有两大主要产区,一是位于沿海地带的昌黎,当地地势平缓,气候温暖湿润;另一个则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方的怀来,这里地形起伏较大,葡萄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气候凉爽,夏季相对干燥,光照充足,风土条件优越。

4、山西

主要品种:霞多丽、赤霞珠、品丽珠、梅洛、雷司令、白诗南(CheninBlanc)等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这段节选自刘禹锡《葡萄歌》的诗句描述的正是自古就以葡萄酒而闻名的山西。

山西地形以高原为主,葡萄园多种植在黄土高原的山坡地带,海拔在80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当地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需要埋土防寒。独特的黄土拥有良好的排水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最终结出风味浓郁的健康果实。

山西的怡园酒庄是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酒庄之一,得益于怡园的成功,许多小型酒庄在此建立,以小规模、高成本、精品化的方式酿造葡萄酒,使山西成为又一个颇具发展前景的产区。除怡园外,由波尔多(Bordeaux)酿酒师让克劳德贝汝艾(JeanClaudeBerrouet)担任酿酒顾问的戎子酒庄也已开始崭露头角。

5、云南

主要品种:玫瑰蜜(RoseHoney)、赤霞珠、霞多丽等

云南的纬度在北纬20-28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较高的海拔带来了凉爽的气温、充足的日照和足够长的生长季,使其成为葡萄种植的理想之地。

不过,就像许多中国产区一样,过多的降雨同样是一大问题。此外,由于适合种植葡萄的地方往往地形崎岖,因此人力管理成本较高,不适宜大批量葡萄酒的生产,而更适合发展小规模的精品酒酿造,因此云南的优质酒款大多价格不菲。

玫瑰蜜是云南种植最广的品种,它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人们一般认为玫瑰蜜是在一百多年前由法国的传教士引入的,而这个品种已在19世纪的根瘤蚜虫危机中绝迹于法国。

由于有着酿造精品酒的巨大潜质,云南也受到不少国际上的关注。路威酩轩集团在德钦县建立了敖云酒庄,酿造的波尔多式混酿葡萄酒是中国目前价格最高的酒款之一;滴金酒庄(ChateaudYquem)及白马酒庄(ChevalBlanc)的酿酒师皮埃尔露桐(PierreLurton)也曾表露对投资云南的兴趣。

6、新疆

主要品种:赤霞珠、蛇龙珠、梅洛、霞多丽、贵人香、晚红蜜(Saperavi)、白羽(Rkatsiteli)等

新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鲜食葡萄和葡萄干产地,也是葡萄酒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新疆的气候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非常大,而遍布的高山,尤其是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造就了新疆风味浓郁饱满、极具平衡感的酿酒葡萄。

得益于古代的丝绸之路,新疆与外界连通后也引入了不少西亚的特色葡萄品种,如格鲁吉亚的晚红蜜和白羽,这些品种今后有望促成新疆特有的葡萄酒风格。

7、东北

主要品种:山葡萄(VitisamurensisRupr.)、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Vidal)、雷司令等

东北肥沃的黑钙土不止盛产粮食,也盛产独具特色的葡萄酒。当地的气候为湿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严寒干燥,春秋季节短暂,葡萄生长季也相应较短。

来自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品种山葡萄经过多年培育,已成为东北重要的酿酒品种之一。这种葡萄富含花青素和酸度,但缺少糖分,酿酒时需要额外加糖。人们也将耐寒性极佳的山葡萄与其他国际品种杂交,提升葡萄的抗寒能力。

吉林通化的酿酒历史已有上百年,当地气候相对温暖,主要生产红葡萄酒;辽宁桓仁是东北另一重要产区,葡萄园大多分布在桓龙湖周围的山坡上,充足的雾气为贵腐菌(BotrytisCinera)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环境。桓仁有黄金冰谷之美誉,用威代尔、雷司令和品丽珠酿造的冰酒(Icewine)已成为东北的标志性葡萄酒。其中,较为出色的威代尔冰酒带有蜂蜜、杏干和蜜桃风味,甜蜜的口感与脆爽的酸度相均衡,酒体饱满,风格优雅迷人,有着不逊色于加拿大冰酒的表现。

一文带你了解意大利三大顶级葡萄酒产区


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莫过于著名的五剑客阿玛罗尼(Amarone)、巴罗洛(Barolo)、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布鲁奈罗(Brunello)和基安帝(Chianti)。你可知道它们都来自下面这几个经典产区呢?

威尼托(Veneto)

威尼托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同时又盛产美酒的地方。它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阿玛罗尼的诞生地。威尼托拥有相当悠久的酿酒历史,据今可考的文字材料记载,其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许多学者和诗人都青睐该产区的葡萄酒。

如今,威尼托拥有28个DOC和14个DOCG子产区,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重量级葡萄酒产区。这些子产区有着多变的地形与微气候,出产的葡萄酒风情万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瓦坡里切拉(Valpolicella)产区,它位于威尼托北部,是阿玛罗尼的故乡。除了阿玛罗尼外,该产区还盛产有着小阿玛罗尼之称的瓦坡里切拉里帕索(Ripasso)和甜美迷人的雷乔托(Recioto)红葡萄酒。

西北部的苏瓦韦(Soave)气候较为凉爽,海拔较高,以卡尔卡耐卡(Garganega)酿造的优质干白葡萄酒为主,这些白葡萄酒大多风格清新,口感脆爽。而东北部则有知名的起泡酒产区普洛赛克(Prosecco),这款起泡酒采用威尼托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品种歌蕾拉(Glera)酿制,其风格简单易饮,口感甜美,伴随着浓郁的桃子、李子与甜瓜的香气。

皮埃蒙特(Piedmont)

皮埃蒙特位于意大利西北部,以结构宏大、结实的巴罗洛与巴巴莱斯科葡萄酒而闻名,同时也是非常流行的阿斯蒂起泡酒(Asti)的发源地。从古罗马时代至今,它一直都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产区之一,堪称是意大利的瑰宝。

皮埃蒙特一共有61个法定产区,这一数量足以使它称霸意大利。其中17个为意大利最高等级的DOCG产区,44个为DOC产区。巴罗洛与巴巴莱斯科可以说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产区,两者均位列DOCG级别,被誉为皮埃蒙特的王与后。它们均采用100%的内比奥罗(Nebbiolo)酿制,同样拥有复杂紧凑的结构与极佳的陈年潜力。经过岁月打磨的巴罗洛与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会愈发迷人,散发草本与松露的气息。

在皮埃蒙特,有一个著名的起泡酒产区和一个白葡萄酒产区,它们为皮埃蒙特这个以红葡萄酒为主的产区增添了别样的风味,分别是阿斯蒂与加维(Gavi)。阿斯蒂位于皮埃蒙特南部,以白莫斯卡托(MoscatoBianco)酿造的阿斯蒂起泡酒以及微起泡酒为特色,这种酒被称为小甜水,具有甜美的花香与果香,酒精度不超过6.5%。加维则是意大利最杰出的白葡萄酒产区之一,其葡萄酒采用本土品种柯蒂斯(Cortese)酿造,通常不过桶,得以保留清新的酸度和柑橘类水果的香气,有时还会有矿物风味。

托斯卡纳(Tuscany)

托斯卡纳位于意大利中部,具有1,200多年的酿造历史。它囊括了意大利知名的四大雅之中的三雅,占据了五剑客之中的两位,拥有11个DOCG产区和41个DOC产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托斯卡纳同样也有多个优秀的子产区,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基安帝(Chianti)、蒙塔希诺(Montalcino)和保格利(Bolgheri)产区。基安帝是托斯卡纳最大的子产区,以桑娇维塞(Sangiovese)为主。在该产区,经典基安帝(ChiantiClassico)葡萄酒品质最为上乘,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经典基安帝、经典基安帝珍藏(Riserva)和经典基安帝特级精选(GranSelezione)三个等级。典型的基安帝葡萄酒以红色水果(樱桃、李子和覆盆子)的香气为主,酸度活泼,结构良好,陈年潜力不俗。

蒙塔希诺镇位于基安帝的南部,是布鲁奈罗的诞生之地。这种葡萄酒虽然历史并没有基安帝葡萄酒悠久,但却拥有不少拥趸,被誉为托斯卡纳之明珠。布鲁奈罗采用100%桑娇维塞酿制,需经过至少4年的陈酿才能上市。典型的酒款具有明亮的色泽,展现成熟的水果风味与泥土的气息,其单宁含量丰富,结构平衡,很适合陈年。

保格利产区原本是一个普通产区,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成为了超级托斯卡纳(SuperTuscan)的发源地。这个靠近海洋的产区具有与波尔多(Bordeaux)相似的风土条件,于是当时一些大胆创新的酒庄便开始尝试种植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等波尔多品种,并打破传统地采用这些非本土品种来酿制葡萄酒。由于不符合当地的传统,这些葡萄酒因此得名超级托斯卡纳。大名鼎鼎的西施佳雅(Sassicaia)与被誉为意大利柏图斯(Petrus)的马赛多(Masseto)便是诞生于此。

一文带你了解那些好喝“不醉”的葡萄酒


酒精度越高,葡萄酒越好,低酒精度的没有好酒,是这样吗?这句话虽然很不科学,却有一定的概率歪打正着。要理解它,就要先明白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依据,其中之一就是平衡。

葡萄的成熟有两个方面,一是酚类及芳香物质成熟,粗略来说就是酿出的葡萄酒有成熟的单宁、风味与果香;另一方面就是糖分成熟,随着葡萄果实糖度增加,酸度会相应地逐渐降低。酒精的来源正是糖分,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葡萄越成熟,酒精度越高。

一瓶葡萄酒能称得上好酒,它的风味、酒精度和酸度等要素要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饮用时才不会给人以风味寡淡、酒精味特别冲或是酸得感觉不到味道的体验。那么问题就来了,随着葡萄生长时间的推移,酚类、香气物质和糖分都在果实中累积,这也就意味着,风味浓郁的葡萄很可能糖分高,酿出的酒酒精度也高。因此,许多人会觉得酒精度低的葡萄酒风味不够成熟浓郁,鲜有好酒,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和葡萄酒品质的判断,而是否平衡也不仅仅看风味、酒精度和酸度。

各种起泡酒

起泡酒很酸,这或许是我们对它的第一印象,但这正是起泡酒所追求的风格。每一年,起泡酒产区都会早于其他产区采摘,采收期甚至会从8月就开始。在这时,葡萄酒糖分含量低,酸度高,但由于葡萄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接受了足够多的光照,故而能酿出口感丰富、果香充沛、酸度脆爽却又不突兀,同时酒精度又低的起泡酒。

如果喜欢以果味为主的起泡酒,可以选择意大利的普洛赛克(Prosecco),若是偏爱面包、黄油和坚果等复杂的香气,则可以选香槟(Champagne)和卡瓦(Cava)。另外,对于抗拒高酸的人,甜型起泡酒阿斯蒂(Asti)就非常合适,它果香馥郁,口感甜美,酒精度可以低至5%abv左右,能令第一次品尝葡萄酒的人迅速爱上这种饮料,被誉为入门佳选。

冰酒和贵腐甜酒

冰酒(Icewine)和贵腐甜酒(NobleRotWine)的存在证明了高糖度不等于高酒精的道理,前者是用冰冻的葡萄酿造,后者则依赖于一种特殊的真菌贵腐菌(BotrytisCinera),它们作用的原理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除去葡萄中的水分,使风味和糖分高度浓缩。

在酿冰酒和贵腐酒的时候,由于葡萄汁糖分浓度极高,酵母活性度低,发酵过程,即糖分向酒精转化的过程较为缓慢。待发酵结束时,酒中仍剩有许多糖分未能转化,最终葡萄酒尝起来便是甜的了。冰酒的酒精度多在7%-12%abv之间,其中加拿大冰酒的酒精度普遍高于德国冰酒;贵腐酒的酒精度稍高,但也基本在13%abv以下。

冷凉气候产区的葡萄酒

冷凉的气候意味着葡萄的糖成熟度通常相对较低,德国、奥地利、葡萄牙绿酒产区(VinhoVerde)和法国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都是典型例子。珍藏(Kabinett)和晚收(Spatlese)等级的德国雷司令(Riesling)一般为干型或半甜型,拥有脆爽的酸度和浓郁的果香,酒精度一般在8%左右;奥地利的绿维特利纳(GrunerVeltliner)酒体清瘦,酸度极高,有着纯净的浓郁芳香,其常见风味包括核果、白花、青苹果以及明显的白胡椒和矿物质味,也很适合喜欢低酒精度饮料的人。

德国雷司令

绿酒产区西邻大西洋,气候凉爽,出产的同名葡萄酒酸度活泼,带有矿物质气息,风味淡雅,酒精度一般为8%-11%abv。卢瓦尔河谷的许多子产区都出产酒精度较低的白葡萄酒,例如密斯卡岱(Muscadet)和武弗雷(Vouvray),前者口感清新淡雅,风味偏向中性,后者的白诗南(CheninBlanc)葡萄酒闻名世界,有干型至甜型、静止或气泡等各种类型,这些葡萄酒大多酸度怡人,口感柔和清新。

葡萄酒入门七大常见疑问


林裕森在其著作《葡萄酒全书》中写道,没有任何一种其他饮品比葡萄酒更复杂难解,但也没有其他饮品可以像葡萄酒这般为我们带来如此多样的乐趣。诚然,作为世界上最微妙的饮品之一,葡萄酒中无垠的迷人世界吸引着无数探索者,但其中浩瀚有时也难免使人感到迷茫。本文将解答初入葡萄酒世界时邂逅频率较高的七个疑问,助你拨开云雾,一探究竟。

Q1:酒精度高的葡萄酒更优质吗?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果实中的糖分转化而成的,葡萄中所含的糖分越高,其潜在酒精度(糖分完全发酵时葡萄酒的酒精度)就越高。当然,酒精度也可以在酿酒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糖分完全转化为酒精之前人为打断发酵,就可以生产出酒精度较低、残糖较多的偏甜型葡萄酒;而如果酿酒师选择在发酵时通过葡萄醪强化(MustEnrichment)或加糖(Chaptalisation)等方式增加葡萄醪的糖分含量,也可以提高最终成酒的酒精度,不过这些方法并不常见,在许多国家也是被禁止的。

撇开酿造工艺中的选择不谈,影响葡萄果实中天然含糖量的因素亦有很多,如种植地的气候以及葡萄园管理方式等等。生长于澳大利亚和智利等温暖或炎热产区的葡萄果实含糖量天然较高,而产自德国等凉爽地区的果实含糖量则相对较低。提前采摘可以获取糖分含量较低的葡萄,推迟采摘的果实中糖分含量则会相应增加。

酒精含量会直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往往表现为舌根和喉咙处的灼热感。一般来说,灼热感越强烈,说明酒精含量越高。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结构的平衡性。平衡指的是葡萄酒中各结构成分互相融合的程度,包括果香、甜度、酸度、单宁和酒精度等。也就是说,酒精度并非衡量葡萄酒质量的绝对指标,更不是越高越好。真正优质的葡萄酒就好比一支悠扬的协奏曲,各方面都十分均衡且和谐,不会有某项要素显得过于突兀。

Q2:酒液颜色越深,葡萄酒品质越好吗?

葡萄酒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葡萄品种

不同葡萄品种的果实大小和果皮厚薄程度不同,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浅也不一样。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西拉(Syrah)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会更为深浓,多为紫红色或深宝石红色;黑皮诺(PinotNoir)和内比奥罗(Nebbiolo)等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则色泽较浅,多呈浅至中等宝石红色。

●2.酿造工艺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与葡萄汁的接触时间越长,萃取出来的色素和风味特征就越多,葡萄酒的颜色也就越深。

●3.陈年时长

通常而言,红葡萄酒的颜色会在陈年过程中越来越浅,最终变成红茶色或棕色;白葡萄酒则正好相反,从年轻时的柠檬色或金黄色逐渐向棕褐色演变。这是因为在红葡萄酒的陈年过程中,赋予葡萄酒颜色的花青素(Anthocyanins)会不断减少,使酒液如同褪色一般日渐浅淡;而白葡萄酒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聚合色素和酚类物质,使葡萄酒的颜色相应加深。

综上所述,酒液颜色是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和陈年时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论酒色浅淡还是深沉,都无法作为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依据。若单是以色取酒,恐怕会与不少佳酿失之交臂。

Q3:软木塞越长,葡萄酒品质越有保证吗?

采用橡木这种天然材料制成的软木塞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孔隙,使用更长的橡木塞可以相对减小这些孔隙对于密封性的影响;另外,在陈年过程中,酒液会缓慢地往软木塞里渗透。因此,对于适合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使用越长的软木塞封存就越保险。

许多产自旧世界国家的的顶级葡萄酒都会采用长木塞,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消费者习惯于把软木塞的长短与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和品质挂钩。不过,回到我们的问题本身,这只能说明陈年潜力出色的优质葡萄酒多使用较长的软木塞,但并不能证明使用长软木塞的就一定是优质葡萄酒。

Q4:如何正确认识葡萄酒的挂杯?

挂杯是葡萄酒品鉴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均匀接触酒杯内壁,再把酒杯直立静止后,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就是挂杯,又称酒泪或酒腿。挂杯现象与液体表面的张力有关,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表面张力又比水小,在重力作用下就形成了挂杯。

葡萄酒中的甘油、酒精和糖分等含量越高,摇杯时就越容易形成酒柱。此外,挂杯现象与酒杯的材质和洁净程度也有关系。单纯通过一款葡萄酒的挂杯多少来判定其质量是没有道理的。

Q5:葡萄酒里有沉淀,还能喝吗?

葡萄酒里出现少许沉淀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葡萄酒中最常出现的沉淀物质为酒石酸(Tartaricacid)结晶。酒石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果实或其它水果(如香蕉或酸角)中的有机酸,在低温下就会析出形成晶体,但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而再次溶解,因此很容易在酒中形成沉淀。所有种类的葡萄酒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沉淀。在白葡萄酒中,酒石酸沉淀往往是无色透明的晶体;而在红葡萄酒中,由于色素的存在,酒石酸结晶则会被染成红色或是黑紫色。

如果葡萄酒中出现酒石酸沉淀,说明这瓶酒可能曾经存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庄会在葡萄酒装瓶之前对其进行低温处理,让酒石酸结晶提前析出,从而避免葡萄酒日后产生酒石酸沉淀。大多数酒庄在装瓶之前还会对酒液进行沉淀、下胶和过滤,以提高葡萄酒的澄清度。与此对应的是,也有部分酒庄希望尽可能保留酒液原本的风味和质感,因此选择不经过滤直接装瓶。

除了酒石酸结晶之外,在一些红葡萄酒中也会出现一些颜色较深、呈薄片状的沉淀,这种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在陈年过程中逐渐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物质。红葡萄酒中若出现此类沉淀,说明这瓶酒已经在瓶中陈年过较长时间,或是葡萄酒的风格饱满浓郁比如炎热年份的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和一些来自新世界的用赤霞珠及西拉等品种酿成的葡萄酒。

不论是酒石酸结晶,还是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沉淀都是天然形成的,无毒无害,也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只需在饮用前通过换瓶除去即可。不过,如果葡萄酒中的沉淀呈絮状漂浮在酒液中,并且酒液颜色浑浊,那这瓶葡萄酒很有可能已经变质,不再适合饮用了。

Q6:酒瓶越重,葡萄酒越高档吗?

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较重的酒瓶通常瓶壁更厚,或是瓶身更宽、更高,因此包装成本也会略高,但由此推断葡萄酒品质的高低则是无法成立的。

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葡萄品种、产区、葡萄种植方法和酿造工艺等。酒瓶的重量只是葡萄酒包装规格中的一部分,而包装更多取决于营销策略或是酒庄自身的偏好,与葡萄酒的品质并无必然联系。

Q7:瓶底凹陷越深的葡萄酒越好吗?

葡萄酒瓶底部凹槽的学名叫作碹(xun)底。早期的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的,由于工艺限制,无法将瓶底做得十分光滑平整,所以当时平底的瓶子并不利于放置。而底部有凹槽的酒瓶能减小瓶底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酒瓶倾倒的可能性。

随着玻璃制作工艺的发展,人们早已能够制作出底部平整的玻璃瓶,而且平底玻璃瓶相比于碹底玻璃瓶更加轻便,生产成本也更低。不过,人们发现碹底玻璃瓶对于葡萄酒来说有一些好处,于是将其沿用至今。首先,碹底玻璃瓶能够增加玻璃瓶的结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这对于瓶内气压极大的香槟(Champagne)等起泡酒来说十分重要;其次,碹底有助于将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积聚在底部;另外,在倒酒时,碹底还能帮助侍者更好地握持酒瓶。

出于上述原因,如今大部分起泡酒以及很多适合陈年的葡萄酒都会选用碹底玻璃瓶进行包装。不过,酒瓶是否为碹底和碹底的凹陷程度与葡萄酒的品质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毕竟使用何种玻璃瓶还是人为决定的。比如,一些质量上乘的白葡萄酒,其酒液本身的澄清度已经很高,即使长期陈年也不会形成太多沉淀,所以可能会采用平底瓶;而使用碹底瓶的葡萄酒也并不一定就具有十分出色的陈年潜力。单单通过酒瓶、瓶塞等外包装难以判断葡萄酒的品质,要真正了解一款葡萄酒,最好的办法还是开瓶一品其馥郁滋味。

一文带你了解红、白葡萄酒的酿造故事


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葡萄酒,不同种类的红葡萄酒酿造过程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酿造步骤分为筛选、去梗、破碎、发酵、压榨、熟化、混合、澄清和稳定以及装瓶等。

葡萄采摘后需要经过一番筛选,之后再进行去梗和破碎。绝大多数红葡萄酒的酿酒葡萄都需要经过去梗和破碎,但有些酒庄也会选择将部分或全部葡萄带梗发酵,以形成特有的风格。

葡萄去梗破碎之后便会开始进行酒精发酵。有些酿酒师会在发酵前对葡萄进行冷浸渍,以更好地提取葡萄的颜色和风味物质。

在发酵过程中,酿酒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发酵容器(如不锈钢、橡木桶和水泥罐等),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并通过压帽、淋皮或倒罐等方式进行萃取,以酿造出想要的葡萄酒风格。正常情况下,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需控制在20℃-32℃之间;发酵时长为2周左右;萃取方法及频率由酿酒师根据葡萄酒的风格决定。

发酵完成后,依靠重力作用从发酵容器底部自行流出的酒称为自流酒,排出自流酒后,再将果皮和果渣一起压榨,便形成压榨葡萄酒。压榨酒的颜色较自流酒深,单宁也较高,因此,可在最终混合时,用以调节酒液的颜色、增加单宁。

之后,便是酒液的熟化过程了。根据所要酿造的葡萄酒风格,酿酒师需要选用合适的容器(如橡木桶或不锈钢罐等惰性容器)对酒液进行一段时间的熟化,在这个过程中,葡萄酒的风味会变得愈加复杂,酒质也会趋于稳定。

在熟化完成之后,酒庄就会对酒液进行混合。有些酒庄在熟成之前先进行混合,这取决于酿酒师的决定。混合可以帮助酿酒师保持同批次葡萄酒风格的一致性,维持平衡感。混合有多种情况,例如,对于一些单一品种葡萄酒,酒庄会将不同地块的酒液混合,以均衡风格;酒庄还可能将不同品种的葡萄酒液进行混合,用多种葡萄品种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混酿葡萄酒。

在熟化的过程中,葡萄酒中的沉淀会渐渐沉积至底部,酒液的澄清度也会渐渐提升。不过,有些酒庄会在装瓶前,通过对酒液进行下胶或过滤等澄清方式,进一步提高酒液的澄清度和稳定性;也有的酒庄会选择通过物理静置、换桶的方式澄清酒液。

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与红葡萄酒大体相似,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其发酵过程需在压榨后才进行。葡萄进行去梗和破碎后,先通过压榨将葡萄汁与果皮、果肉分离,再进行发酵。另外,白葡萄酒的发酵温度较红葡萄酒低,通常为12℃-22℃,发酵时长为2-4周。

世界各地的红白葡萄酒酿造方式都大同小异,使用不同的酿造工艺和酿造设备会赋予葡萄酒不同的风格。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