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变酒的过程有三步:一是采摘,二是榨汁,三是发酵。发酵完成,葡萄汁即变成了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当酒精度达到15度左右时,酵母会失去活力,不能再继续把糖分转化成酒精。于是,糖留在了酒里,糖在酒中的含量决定了这款酒的性格——是“干”、“半干”,或者“半甜”、“甜”。如果葡萄汁中的糖分几乎被发酵完,那么每升残糖量在4g以下的,均统称为干型葡萄酒。而半干葡萄酒则通常是指,每升残糖量在12g以下的;半甜则是45g以下的;45g以上的则定义为甜型葡萄酒。不过,这些数字并非全世界统一的标准,各个国家略有不同,比如在美国,他们有时将残糖量在10g/每升的,也称为干酒。前面这些均是就静态葡萄酒而言,而起泡酒又有所不同,它的干酒指标是在6g以下。含糖量的多寡,也会带来葡萄酒口感上的差异。干酒由于糖分极少,饮用时觉不出甜味,酸味明显,但葡萄品种的风味体现得最为充分。“半干”则并不因为比“干”的含糖量多一些,而变化出明显的甜,相比之下,这个差别微乎其微,半干葡萄酒只会有一些轻微的甜感,但从半甜开始,人们会明显感觉到不同,甜味会变得更为突出。
葡萄园成本
1.葡萄园的土地成本:有些酒庄对于葡萄园并不具有所有权,酒庄每年需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葡萄园的等级越高,需要支付的费用肯定也会越多;即使有些酒庄自己购入了葡萄园,但是酒庄为此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有的土地成本都会平均摊分在每一瓶葡萄酒中。
2.葡萄园的机械化成本:并不是每个葡萄园都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来节省人工成本,譬如那些地势陡峭的葡萄园,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来管理葡萄园。
3.当地劳动力的成本:如果当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紧张,劳动力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而葡萄园又无法使用机械设备,那么劳动力成本也会推高葡萄酒的价格。
4.葡萄园产量与葡萄筛选成本:葡萄园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葡萄园的产量进行控制,以保证所产葡萄酒的质量,另外对葡萄的筛选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无疑会增加葡萄酒的成本,而筛选程度的深浅又会进一步影响葡萄酒的产量。酒庄在定价时也会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酒庄成本
1.酒庄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和维护酿酒设备,而且设备的使用效率也会影响到葡萄酒的成本。
2.酒庄需要购买橡木桶或橡木屑来赋予葡萄酒橡木风味,优质橡木桶价格不菲,橡木桶的使用年限也不长,需要长期大量更换。
3.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储藏空间和储藏设施,这进一步套牢酒庄的资金。
包装和销售成本
1.葡萄酒的包装对于葡萄酒的品质和形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譬如木桐酒庄每年都会聘请著名艺术家为其设计酒标,这无疑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另外特殊的包装也会让成本上升。
2.运输成本虽然在葡萄酒的销售价格中仅仅只占一小部分,但这仅仅是针对海运来说的,如果选择空运,葡萄酒的价格必然也会相应上升许多。
3.葡萄酒销售过程中所进行的推广活动是销售费用的重中之重,譬如酒庄在当地或世界各地举行品鉴会等,都会占用大量的销售费用。
以上三大成本直接决定葡萄酒价格。
一.廉价葡萄酒VS昂贵葡萄酒
廉价葡萄酒:
大规模生产
很少或者不经过橡木桶陈酿
机器收割葡萄
来自广义的区域(如“美国加州”)
有酿酒葡萄混酿
通常会添加残糖
昂贵葡萄酒:
有可能小规模生产
延长在法国橡木桶里陈酿的时间
人工采摘葡萄
来自一个特定的区域(如“纳帕谷”)
优质的单一葡萄品种酿造
很少或者无残糖
二.是什么让葡萄酒的价格变得昂贵?
决定葡萄酒价格昂贵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橡木桶、时间与风土。
1.橡木桶
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自然价格会比较高,将葡萄酒放在橡木桶里陈酿是为了两件事:给葡萄酒添加“橡木味”(如香草和烤香料)并让葡萄酒与氧气进行接触,氧气对葡萄酒有一些神奇的作用:单宁变得不那么强烈,葡萄酒的口感也变得柔顺。由于氧气进入到桶里桶里的葡萄酒一般会以每年2%的速度蒸发,这种蒸发被称为“天使的份额”,结果只会是让橡木桶里的葡萄酒味道更加浓郁。
2.时间
“越老越好”这是关于葡萄酒的一种假设,不过这主要涉及到红葡萄酒。知道什么时候会让葡萄酒的口感变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时间的增加会使得葡萄酒里的水果风味发生改变并且会减少葡萄酒的酸度和单宁。这也会使得葡萄酒的口感变得更加圆润光滑。
3.风土
每一个伟大的酿酒师都承认,伟大的葡萄酒产自葡萄园。为了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庄会着重减少产量(使葡萄藤生产更少的葡萄),由此酿造的葡萄酒更加优质。种植葡萄的地方也很重要。好的葡萄园往往是在一个葡萄藤生产葡萄的区域。例如,好的葡萄往往生长在低营养土壤的山坡上以及靠近河流的肥沃土壤的平原上。
葡萄园里种植什么葡萄品种也很重要。例如,2010年的纳帕谷,梅洛每吨价格约为1300美元,赤霞珠每吨的价格接近4000美元,放长远点看,梅洛仅给每瓶葡萄酒的利润增加了1.8美元而赤霞珠增加了5.6美元。
国际葡萄酒组织为此下了定义,以新鲜葡萄果或汁进行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而其酒精浓度不能低于8.5°。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三类,大部份葡萄酒以酿酒葡萄制成,酿酒葡萄比一般食用葡萄小亦更甜,而葡萄藤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结出葡萄,北半球收成于八月到十月、南半球收成于二到四月。
产于气候较冷地区的葡萄酒会较酸、产于气候较暧地区的葡萄酒则圆熟。葡萄酒有用单一葡萄品种(如 黑皮诺 Pinot Noir),或多葡萄品种(如 波尔多混调 Bordeaux Blend) 酿成的酒种,瓶上年份是葡萄收成的年份,没写年份则是由数次收成混酿而成。
葡萄酒有什么成分?
内含一千种物质,比较重要的有三百多种。水占了80%以上,其次是酒精在10% 至13%之间,其余成份按量为甘油、酸、酚类、矿物质、糖、胺基酸、挥发酸、其他醇类、糖醇及可能存在极少量亚硫酸盐
葡萄酒fact check!
一瓶750ml标准葡萄酒能够分出5酒杯葡萄酒 (150ml的标准侍酒量)
干型葡萄酒 (dry) 或 甜型葡萄酒 (sweet) 的定义乃照残留糖分的含量为参考,可细分为全干型、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亦有划分 「不多于 4g/l 即为干型 」的简单做法
葡萄酒的糖分来葡萄果糖,发酵过程决定多少糖分化为酒精,于发酵器皿中加入酒精至15% 或降低其温度都会令酵母菌不再发酵糖分,以控制干型、甜型葡萄酒的生产
卡路里(Calorie)与酒精浓度(ABV, alcohol by volume)成正比:
10% ABV 含 460 Cal
11.5% ABV 含 600 Cal
12.5% 至 13.5% ABV 含 750 Cal
14% ABV 含 820 Cal
21% ABV 含 1440 Cal
葡萄酒入口后感受唾液分泌,当分泌变多是个简单方法得知酸度,加上单宁干涩的存在会令你更明白干的口感,直接嗜嗜用完的茶包,就是同样感觉
作为购买葡萄酒的买家们来说,走进超市,面对林林总总数百款进口葡萄酒,有的价格只有几十元,有的却过千元乃至万元。但大家一般会看到这种状况,一瓶红酒包装的富丽堂皇却只有几十元,而另一瓶看着不怎么起眼却要几百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影响葡萄酒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葡萄酒侧重点也不同,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产区、葡萄品种、栽培、酿造、年份及营销模式。
产区Region
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时,我们不可能先品尝,然后再去作评价或购买。实际上,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仅凭酒标上面的信息,就能够大致地判断出一瓶酒的风格特点以及价格等,而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必须在酒标上注明的产区信息。
表面看,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葡萄酒产区,繁不胜数,实际上,各国在葡萄酒的法规方面又都遵循类似的规律,于是,我们只要记住关键的数十个产区,在选购葡萄酒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
正常来说,酒标上注明的产区越小,酒的质量就会越好,价格当然也就越贵了。以澳大利亚葡萄酒为例,如果酒标上仅标明是澳大利亚出产,这就是最大众的餐酒;如果标明是南澳出品(South Australia),则价格会高一些;如果标明的是更具体的村落或者山谷,如巴罗莎谷(Barossa Valley,离南澳首府阿德来德市50公里),则价格更高,也就是说,酒标上注明的产区越小、越具体,一般来说,酒的价格就相对越高。
同一个国家,同级别的产区,价格也有高低,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同样的房子,广东省的价格会比广西省高;而同一个省内,深圳市的价格又会比河源市高,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房价也有高低,葡萄酒亦然。
以法国葡萄酒为例,法国有十大产区,均价最高的当然是勃艮第,其次是波尔多;相同的大产区内,又有小产区,例如波尔多产区又分左岸与右岸,普通的AOC级别葡萄酒,左岸的价格会高些,但是,右岸中的明星村落,比如波美候村(Pomerol),其价格即使跟拉菲所在的村落波亚克村(Pauillac)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可以说,掌握了葡萄酒产区的知识,也就抓住了葡萄酒价格的主动脉。
葡萄Grape
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无疑就是葡萄,如果说产区决定葡萄酒的差异变化,那么,葡萄就决定了葡萄酒的主要特征。
世界上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常用的约有100种,而流行的国际品种却仅有20种左右。在这些品种中,有的葡萄容易种植,如赤霞珠与霞多丽,顺便种也能成活,而且抵抗灾害与虫害的能力也强,可以追求产量而出品便宜的葡萄酒;有的葡萄却极娇贵,如黑比诺,对风土条件非常敏感,早熟,皮薄,仅有少数的产区可以种植成功,且抵御灾害及虫害的能力低,种植风险相对较大,故此,用黑比诺酿成的葡萄酒,价格当然会比其他葡萄品种高许多。
在谈论葡萄酒的好坏时,年份是最常被提起的一个因素,它不仅会对葡萄酒的品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还会导致同一个酒庄生产的酒,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价格直接相差好几倍。
葡萄酒年份真的重要吗?
事实上,年份的概念也许是最被曲解的葡萄酒概念。年份关系到葡萄生长过程中的气候,然而,在葡萄园管理中,同一个小产区不同的葡萄园的微气候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作为普通消费者,不用深究不同年份葡萄园的微气候差异。
其次,年份的概念更多地是用于处于种植葡萄的边缘气候的产区,如法国波尔多。对于气候较为炎热、阳光更加充足的地区,例如西班牙、美国加州来说,年份的因素就没有那么突出。此外,同一年份每个产区的天气情况都有所不同,2010年对于波尔多来说是一个好年份,但对于世界上其他的葡萄酒产区来说,则并不意味着什么。
年份影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然而,葡萄最后成为葡萄酒,其中仍有许多复杂的环节。现代酿酒技术已经将同一酒庄的同一款葡萄酒的年份差异降到最小。
1982年份被认为是波尔多的“世纪年份”。以玛歌(ChateauMargaux)为例,并不出名的1983年份近几年才进入了适饮期。葡萄酒有其不同的适饮期,正如备受瞩目的2005年份勃艮第受到市场追捧,许多被过早地饮用完,然而2004年份和2006年份目前正适饮,却仍有库存并价格更低。
什么年份的葡萄酒才是好酒呢?
所谓好年份,主要就是当年的天气适合葡萄的生长和收成,从而为酿造完美的葡萄酒打下基础,年份对于葡萄酒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从葡萄生长情况来分析一下何为“完美年份”:
1、开花期要早且短,这样更有利于授粉,令葡萄产量稳定,并且有更好的成熟度,花期早还能拉长葡萄的生长时间,积累更多的酚类物质。
2、结果期要有给予葡萄树一定的供水压力,也就是说不要有太频繁的降雨过程(当然必要的雨水还是要的),这样可以增加单宁的含量,确保葡萄酒陈年时间,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果实颗粒过大。
3、葡萄果实开始转变颜色变得成熟这个时期,必须要严格控制供水,防止葡萄过快成熟,如果这段时期有大量降雨,将会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4、临近成熟期要进行适当的枝叶修剪,以确保果实在成熟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而不是被枝叶生长占去过多养分。
5、收获期气候良好且稳定,在没有雨水或过度潮湿的气候下,霉菌和其它病菌不易滋生,部分较晚成熟的葡萄品种也可以完美成熟。
同年份不同产区的气候也不同
比如1985年,法国炎热的气候使得葡萄成熟度非常高,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年份,而同年的加州,收获时节的大雨彻底浇灭了酒厂的雄心壮志,但也有预见性的酒厂,如KendallJackson将收成时间提前,同样收获了一个好年份,所以1985年算不算是好年份呢?
可见,单凭年份选酒是很有风险的,最好是找到好年份的酒后,再考量一下当年酒厂的收成情况,特别是买高价酒的时候。
葡萄酒的价格差别还是很大的,少则几十块多则几千块,“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道理大家都懂,那么不同价格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价格的差异跟什么有关系呢?
产量
酿酒师们认为,同样大的葡萄园,它的供给能力是一定的,如果种植的葡萄树越多,酿出的葡萄酒也就越多,但是酿出的葡萄酒却不一定最好;只有低产量才能确保种植出的葡萄品质高,使得葡萄中的风味更加浓郁。所以有很多高品质葡萄酒的生产商都放弃高产量,转为制作低产量的优质葡萄酒。
100块的葡萄酒就是量产酒,还使用比较多的机械操作;而1000块的葡萄酒产量会低,会使用较多的人力,采用纯手工的酿造方式。
葡萄
葡萄是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所以除了产量之外,葡萄的质量也是影响葡萄酒价格的主要因素,很多价格比较低的葡萄酒对葡萄的质量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只要葡萄酒不会长毛,没有变坏,都是可以拿来酿酒的。而贵的葡萄酒就会比较矫情,葡萄成熟度差的,不要!葡萄树没到30年树龄,不要!葡萄是机械采摘的,不要!
陈年
便宜的葡萄酒基本没有什么陈年潜质,葡萄采摘后3-4年是最佳的饮用期,如果过了适饮期,虽然还可以饮用,但是口感上就没有那么优秀了;如果过了适饮期10年以上,那你就要小心了,你的葡萄酒,很可能已经是葡萄醋了。而价格高的葡萄酒,最佳饮用期基本都在10年往后,当便宜酒已经是醋的时候,贵的葡萄酒才是正好喝的时候。
功能
便宜的葡萄酒,本身价格就比较低,所以适合平时日常饮用,在晚餐时和家里人一同喝一杯葡萄酒,轻松惬意,就算这瓶酒买的并不和你的心意,但是价格不高,你也不会非常心痛的。而贵的葡萄酒条条框框就比较多了,一般这些酒会在特殊的日子或场合,与亲朋挚友、专业酒友们分享。
风格差异
便宜的葡萄酒其特点其实就是简单易饮,像一个纯真的孩子,没有那么复杂,让你领略简单葡萄酒的魅力。而贵的葡萄酒,更像一个洋葱,你需要一层一层的剥开它,才能体会到那足够让人流泪的魅力,那么复杂、丰满,更能从中体会到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
养生
不管贵的葡萄酒还是便宜的葡萄酒,两者的养生差距并不大,只要饮用葡萄酒,就会有养生的效果。只不过贵的葡萄酒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会更丰富一些,而且口感上喝起来也会更好。
葡萄酒的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与口感,价格贵的品质就会高一些,如果是平时自己喝的话中等价位的就完全可以了。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全面解析到底什么决定了葡萄酒价格?》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