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为何要藏酒专题。这篇关于《中国信奉神明 为何没有“酒神”?》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提到酒神,我们立刻能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酒神狄俄尼索斯.......然而在酒的故乡、博大精深酒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却几乎没有出名的酒神形象,至今的白酒酿造都无神可奉,原因何在?

夏禹禁酒

中国进入到夏王朝时期,农业开始发展,粮食有了剩余,促进了酒的酿造和消费量增加,尤其是贵族饮酒的风气日盛之后,酒的酿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节约粮食,备战备荒,防止皇室权贵沉湎于酒,荒废朝政,以至亡国,夏禹在中国历史上笫一个提出禁酒。为了禁酒,夏禹甚至对身边最好的酿酒师仪狄都不能容忍,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这时期,连酒都不准产,不准销,不准饮,哪里还有人敢去树立酒神和崇拜酒神呢?

皇帝禁酒

自夏以后,直至明清,都有禁酒令。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因为酒池糟堤,纵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资治通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最终被商汤放逐,直至亡国。600年之后,商纣王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池肉林,朝纲不整,结果商朝又被周取代。

鉴于历史的教训,周统治者一上台就竭力推行禁酒政策,颁布了长达672字的禁酒诰文(见《尚书酒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笫一个禁酒令。诰文中告诫诸侯百官及民众:酒只能用于祭祀不听则收捕之,罪重者杀之。秦律也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取醢(沽)酉(酒),田墙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北魏文成帝禁酒更为严厉:酿、沽、饮皆斩之。

历代统治者为了禁酒,不是捕之、杀之,便是有罪、斩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偷偷酿点酒、喝点酒就是万幸了,谁还去管他酒神是个什么模样?

佛教禁酒

佛教是中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中国人崇拜神、敬仰神、祭祀神和佛教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

《多论》以为酒戒极为重要,酒,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故佛经经律中每每将酒比喻为毒药,甚至有宁饮毒药不可饮酒的教诫。佛教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严持酒戒,还化导世人远离酒患。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中国,人民无力战胜自然灾害时,就把美好愿望全部寄托在佛的身上。

既然佛认为酒为残贤毁圣、败乱道德的恶源,那么人们就听信佛的教诫,尽可能地克制饮酒。人们连饮酒都要谨慎,在人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了酒神的概念。

尽管在中国没有明确的中国酒神定位,但从文献记录中可模糊看出中国有仪狄、杜康等酒神形象,神的形象并不是迷信,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祈祷,更是挖掘、弘扬酒文化的一种方式。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爱上中国制造不能没有中国酒


这个暑期最燃的电影,非《战狼2》莫属。从口碑到不断创纪录的票房(到8月15日,已经破47亿),这部让国人看得热血的电影,除了家国情怀、精彩的打斗戏外,中国制造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影片开始,茅台的特写镜头不是闪过,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植入广告时,影片方却说使用茅台只是为了弘扬中国品牌,并无他意。而茅台也很给力,不仅向《战狼2》剧组写了感谢信,还组织全厂员工一起观看电影,真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要说到中国的酒文化,值得说的可不仅仅只是茅台。下面这些酒,都值得我们的关注!

白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也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白酒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在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四川、贵州、江苏、陕西、安徽、山西等地产品最为出名。

黄酒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淡黄色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酒精度约为15%-18%,香气芬芳馥郁,滋味鲜甜醇厚,越陈越香,也被称为老酒。

黄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黄酒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代表性。此外,山东即墨老酒、福建沉缸酒也是黄酒的典型代表。

青稞酒

青稞酒在藏语中叫作羌,是用青藏高原特产的粮食青稞酿造而成的,主要生产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酒。

青稞酒有两种,一种为发酵青稞酒,类似于啤酒,色泽橙黄,味微酸,酒精度在5至20度不等。另一种是青稞白酒,经蒸馏而成,酒精度可达60度以上。

奶酒

马奶酒是由鲜马奶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酒精饮品,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马奶酒酒精度在3度左右,清凉适口,沁人心脾,也可经蒸馏变成高度白酒,蒸馏的次数越多,酒精度越高,酒品质也越高。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奶酒大多是牛奶制成。和青稞酒一样,奶酒也可分为发酵型和蒸馏型两种。发酵型奶酒酒精度在18度以下,色泽金黄,奶香纯正、酸甜适口、醇和爽净。蒸馏型奶酒是在发酵奶酒的基础上,通过加热提纯酒度,酒精度在19至48度之间,相比于粮食白酒,蒸馏奶酒更加纯净。

葡萄酒

虽然不比其他拥有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葡萄酒生产国,但是仅有几十年葡萄酒发展史的中国葡萄酒却崛起神速。产地覆盖了宁夏、新疆、河北、山东、云南、山西、北京、东北、陕西、内蒙古多地。

葡萄品种方面,除了赤霞珠和霞多丽,马瑟兰、黑皮诺、贵人香、西拉、丹魄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酿造使用。

葡萄酒中为何没有“葡萄味”?


众所周知,葡萄酒以葡萄果实作为原料酿造而成,而且在酿造过程中没有添加人工香料,但是酿成的酒无论闻起来还是喝起来却拥有许多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如香草味、烟熏味、热带水果味乃至辛辣味、泥土味或者海水的咸味等等。这些味道与我们吃过的葡萄相距甚远,而且葡萄酒与葡萄果汁的味道也完全是两回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葡萄酒风味的来源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葡萄酒中的各种化合物是葡萄酒香气的主要来源。例如,当葡萄酒的酸和酒精发生反应时,会产生酯类物质,它们会给葡萄酒带来多种水果的香气,如白葡萄酒中的青苹果味和花香味,以及红葡萄酒中的草莓和树莓味等。

又如,除了酯类化合物带来的果香之外,葡萄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还会给葡萄酒带来植物性香气,如蔬菜类气味(青草味、灯笼椒味、醋栗味等)、巧克力乃至咖啡味等等。

葡萄的可塑性

使用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拥有那么多类型的香气,是因为葡萄无可比拟的可塑性特质。葡萄是一种非常敏感、微妙、可塑性很强的水果,除了产生其他果类香气之外,葡萄在发酵和陈年过程中还能发展出非果类的香气,如香草、胡椒、皮革等等。

酿酒葡萄的类型数之不尽,每一种葡萄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特点,再加上葡萄酒对特定风土的展现(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周边环境的风土元素),以及酿酒师在酿酒过程中的种种决定对葡萄酒最终的风味造成的影响,使得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料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复杂性。

正是由于酿酒葡萄的这种可塑性,原本简单的葡萄汁,在发酵和陈年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展出各种类型的香气和味道,使得葡萄汁最终变成风味丰富而复杂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葡萄味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都有一个主导的味道,例如: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浓重的黑色水果香气,如桑葚、李子、黑醋栗,以及香料的香气,如胡椒味;

霞多丽(Chardonnay)柠檬、香蕉、桃子、芒果等果香;

美乐(Merlot)樱桃、草莓、黑莓以及桑椹的气息,尤其是显著的樱桃味;

长相思(SauvignonBlanc)绿色草本芳香,如青草味;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完全没有所谓的葡萄味。葡萄味只是葡萄酒众多香气味道中的一种,不过在大多数葡萄酒中并不明显。而且,葡萄酒中出现葡萄味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特征,是不够成熟的果实发酵的结果。不过,使用麝香葡萄(muscat)酿制的白葡萄酒带有最原始的葡萄果实的香气(Grapey),这种葡萄酒也非常流行,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喝白酒神器——花生米!为何必点花生米?


三斤牛肉两斤酒,多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江湖桥段。事实上,花生米才是酒友、酒徒及酒仙们的最爱,无论是油炸、五香甚至水煮。问题来了,为啥酒友们爱点有着国民下酒菜美誉的花生米,众说纷纭,笔者今天试着给大家罗列一下。

说法一:花生米,油性大,容易解酒,吃着花生米喝着酒,不容易醉,效果比鲁迅笔下的茴香豆效果要好得多。

说法二:花生米,经济实惠,一碟花生米,得一粒粒吃,一桌人从头到尾都可以吃得到,而且是属于咀嚼食品,有滋有味,让喝酒的人有足够的时间聊天。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一直隐匿于江湖。那就是花生米可以检测你是否已经接近酒量极限。

为什么这么说?

酒局开始,人人都是用筷子吃花生米,一粒一粒的吃;等待酒局中旬,大部分吃花生米已经开始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吃;等到临近酒局尾声,大部分宾客已经开始用手去抓花生米,一把一把的吃。

据科学检测,当白酒入喉咙之后,10秒之内酒精就可以到达人的小脑,小脑是控制人体的协同性,如果小脑被酒精麻痹,人协调性便不好,大脑还可以运转,但是身体却东倒西歪。

花生米充当国民下酒菜的同时在检测你的酒量。如果临近酒局尾声,你尚可以用筷子轻松自如的夹取花生米,那说明兄台你的酒量确实不错,可以继续喝;很多人莫说夹花生米,连看人都模糊,那就赶紧找个理由撤吧,以免现场直播,那就尴尬了。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年轻的仅仅是心态,回想起曾经的峥嵘岁月别是一番滋味。酒是礼仪的代表,酒至微醺不失礼,若酒后乱性是无礼,那就违背了喝酒的初衷。

醉过方知酒浓 以诗书凝中国酒神精神


这是一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制精品。

酒诗、酒典故,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编醒醉先生和几位参编者历时数年,孜孜矻矻,慧眼识珠,从浩繁的卷帙中,把酒诗、传说典故筛选汇辑,并配以精美的画图和篆刻,使人赏心悦目,并使读者徜徉在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名诗佳句,读起来如欣赏美妙的音乐,品尝着如厚味饴糖。须知,这些名诗美文凝结着历代诗人作家的心血,是一笔十分丰厚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文化象征,这就是酒神精神。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魏晋名士人称第一醉鬼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牗,八方为庭衢。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无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视万物扰扰焉如江河之载浮萍。这些在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的诗句,刘伶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在我国,关于酒的起源,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那时,人们以采集野果狩猎为生。野果的汁液,动物的乳汁,乳糖皆易发酵成酒。

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旦杜康。上皇,指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中亦有仪狄作酒醪的说法。相传杜康也是酒的发明者,后世尊称其为酒神。中国是酒的故乡。酒,首先是一种食品,是属于物质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物质中的精品。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酒,又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制酒、饮酒的过程中,又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以其水的外形和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无限欢乐。酒,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肌体中的血液。它的流动,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芳香。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敬,酒,不但是文人雅士写诗、作画、著述的主题,也是人民大众交往、宴请的礼品。古往今来,关于酒的传说、典故,本书多有介绍,醉了刘伶,狂了李白,张扬了曹孟德,成就了鸿门宴,助威了武松,激发了宋江造反......。酒,既可进朱门豪宅,也可进茅舍陋室,既可装进皇室金樽,也可盛满农家粗碗。

酒有多变的性格,有时炽热如火,有时绵如锦縀;有时冷酷如冰,有时又寒光似剑;它可使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又可使人放肆无忌,满口胡言。因此说酒又是一把双刃剑,人们爱酒,又惧酒,有时亲近它,有时又远离它。

谁为谁杯杯风情藏,

谁为谁吟赋诗百章;

缕缕酒魂,酝酿成诗,

历久弥香,百世留芳。

请读者朋友们在品酒中读这本书,在读这本书时品酒,你似乎觉得酒中有书的韵味,书中有酒的芳香吗?

是为序

中国关于酒的“神仙”为何不多?


提到酒神,我们立刻能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酒神狄俄尼索斯.......然而在酒的故乡、博大精深酒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却几乎没有出名的酒神形象,至今的白酒酿造都无神可奉,原因何在?

夏禹禁酒

中国进入到夏王朝时期,农业开始发展,粮食有了剩余,促进了酒的酿造和消费量增加,尤其是贵族饮酒的风气日盛之后,酒的酿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节约粮食,备战备荒,防止皇室权贵沉湎于酒,荒废朝政,以至亡国,夏禹在中国历史上笫一个提出禁酒。为了禁酒,夏禹甚至对身边最好的酿酒师仪狄都不能容忍,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说文解字》)。这时期,连酒都不准产,不准销,不准饮,哪里还有人敢去树立酒神和崇拜酒神呢!

皇帝禁酒

自夏以后,直至明清,都有禁酒令。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因为酒池糟堤,纵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资治通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最终被商汤放逐,直至亡国。600年之后,商纣王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池肉林,朝纲不整,结果商朝又被周取代。鉴于历史的教训,周统治者一上台就竭力推行禁酒政策,颁布了长达672字的禁酒诰文(见《尚书酒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笫一个禁酒令。诰文中告诫诸侯百官及民众:酒只能用于祭祀不听则收捕之,罪重者杀之。秦律也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取醢(沽)酉(酒),田墙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北魏文成帝禁酒更为严厉:酿、沽、饮皆斩之。历代统治者为了禁酒,不是捕之、杀之,便是有罪、斩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偷偷酿点酒、喝点酒就是万幸了,谁还去管他酒神是个什么模样?

佛教禁酒

佛教是中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中国人崇拜神、敬仰神、祭祀神和佛教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

《多论》以为酒戒极为重要,酒,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故佛经经律中每每将酒比喻为毒药,甚至有宁饮毒药不可饮酒的教诫。佛教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严持酒戒,还化导世人远离酒患。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中国,人民无力战胜自然灾害时,就把美好愿望全部寄托在佛的身上。既然佛认为酒为残贤毁圣、败乱道德的恶源,那么人们就听信佛的教诫,尽可能地克制饮酒。人们连饮酒都要谨慎,在人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了酒神的概念。

尽管在中国没有明确的中国酒神定位,但从文献记录中可模糊看出中国有仪狄、杜康等酒神形象,神的形象并不是迷信,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祈祷,更是挖掘、弘扬酒文化的一种方式。

关于罗马酒神二三事


在不同的文化里,酒神有不同的名字,这我们讲过的。对于罗马人来说,他叫巴克斯(Bacchus)。

罗马神话基本上对希腊神话进行了全盘的传承接收,神祗只有名字的区别,比如宙斯改名叫朱庇特,赫拉改名叫朱诺。而神灵的事迹基本一致,只偶有细节出入。直到罗马城建立之后,发生的故事就完全是罗马人自己的了。通常并不认为西拉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巴克斯有太大区别。

酒神,又不止是酒神

他教导人们种植和酿造葡萄酒,保证葡萄在春季健康生长,在秋季被顺利采摘,庇佑农业和丰收,也庇护着森林和果树。同时,他也是庆典、生育、戏剧、艺术和纵情享乐之神,象征着爱欲和狂欢。关于酒精会让人疯狂和变得戏剧化的例子看两个法治版头条或者两部肥皂剧,就可以理解的很深刻了。

酒神到底长什么样儿

他被描述成年轻俊美的长发小伙儿,也有说他是满脸胡子的老头儿,也有说其他模样儿的,不过目前总的来说可确认是男人。标志性装束是身上常挂着葡萄串儿,手握葡萄酒杯,头顶一个时尚的常春藤编成的花冠。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常常随身携带挂有松果缠有树叶和葡萄藤的名为thyrsus的酒神手杖。

重量级的神,还是神二代

酒神神界一把手朱比特(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和凡人公主塞默勒的孩子。公主在跟宙斯相好之后,受到宙斯正妻,妒妇赫拉的唆使和蛊惑,坚持要看宙斯本来的摸样,宙斯曾以河水起誓,不会拒绝她的任何要求。然后,因神界有法则:看到宙斯真身(闪电霹雳神)必遭殃。她就被雷劈死了。神之子比较耐劈,以胚胎的模式被宙斯从塞姆勒腹中救出,并被缝在宙斯的大腿上,对大腿上!直到诞生,被段子手们讽刺为一次完成活体移植、寄生、子宫再造和男性分娩等多个医学奇迹。他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凡人母亲的奥林匹亚神。

酒神有个醉鬼老师

西莱努斯(Silenus),他的老师甚至说养父也不为过,出现在画作和文学作品里时常是一个常年骑着一头驴的秃顶老头儿,一个嗜酒如命的醉鬼但内心清醒,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那样。据说年轻的酒神曾在西莱努斯门下学习多年,曾共同游学至如今的亚洲地区,传播栽种葡萄和酿酒之法。

酒神的随从是一群半羊人

传说酒神的随从叫Satyr,半人半羊的精灵,身上生毛,拥有羊的尖耳、短腿和短小的羊角,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动物的特征会慢慢消失。又贪杯又好色又好享乐,是一些有故事的男同学。

酒神是十二主神末位

众神中最重要和最受尊敬的十二位,被称作十二主神。关于十二主神的名单不同文献存在差异,通常之下,暂放他们的希腊名字不谈,在罗马宗教里被认为是众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众神之后朱诺(Juno),智慧女神米娜瓦(Minerva),战神马尔斯(Mars),太阳神阿波罗(Apollo),生产农业之神刻瑞斯(Ceres),月亮女神狄安娜(Diana),商业之神墨丘利(Mercury),海神涅普顿(Neptune),爱神维纳斯(Venus),火神乌尔肯(Vulcan),灶神Vesta维斯塔(Vesta),以及酒神巴克斯,小十二巴克斯虽然是最年轻的,不过因为是酒神及狂欢之神,所以是最讨喜的。

酒神节(Bacchanalia)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酒神节,念诗唱歌演戏什么的,来庆祝丰收,祭祝酒神。后来传入罗马后,起初秘密举行,共3日,只有妇女参加。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举行的次数多达一个月5次。是传说中烂醉、狂欢、暴虐、色情、还经常制造着各种政治人物谣言的非法聚众活动。罗马元老院于西元前186年发布命令在全意大利禁止酒神节,让人毫不觉得意外。一步地狱,一步天堂,酒可不就是这样。

中国关于酒的知名“神仙”为何不多


提到酒神,我们立刻能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酒神狄俄尼索斯.......然而在酒的故乡、博大精深酒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却几乎没有出名的酒神形象,至今的白酒酿造都无神可奉,原因何在?

夏禹禁酒

中国进入到夏王朝时期,农业开始发展,粮食有了剩余,促进了酒的酿造和消费量增加,尤其是贵族饮酒的风气日盛之后,酒的酿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节约粮食,备战备荒,防止皇室权贵沉湎于酒,荒废朝政,以至亡国,夏禹在中国历史上笫一个提出禁酒。为了禁酒,夏禹甚至对身边最好的酿酒师仪狄都不能容忍,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说文解字》)。这时期,连酒都不准产,不准销,不准饮,哪里还有人敢去树立酒神和崇拜酒神呢!

皇帝禁酒

自夏以后,直至明清,都有禁酒令。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因为酒池糟堤,纵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资治通鉴》),夏桀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最终被商汤放逐,直至亡国。600年之后,商纣王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池肉林,朝纲不整,结果商朝又被周取代。鉴于历史的教训,周统治者一上台就竭力推行禁酒政策,颁布了长达672字的禁酒诰文(见《尚书酒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笫一个禁酒令。诰文中告诫诸侯百官及民众:酒只能用于祭祀不听则收捕之,罪重者杀之。秦律也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取醢(沽)酉(酒),田墙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北魏文成帝禁酒更为严厉:酿、沽、饮皆斩之。历代统治者为了禁酒,不是捕之、杀之,便是有罪、斩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偷偷酿点酒、喝点酒就是万幸了,谁还去管他酒神是个什么模样?

佛教禁酒

佛教是中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中国人崇拜神、敬仰神、祭祀神和佛教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

《多论》以为酒戒极为重要,酒,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故佛经经律中每每将酒比喻为毒药,甚至有宁饮毒药不可饮酒的教诫。佛教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严持酒戒,还化导世人远离酒患。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中国,人民无力战胜自然灾害时,就把美好愿望全部寄托在佛的身上。既然佛认为酒为残贤毁圣、败乱道德的恶源,那么人们就听信佛的教诫,尽可能地克制饮酒。人们连饮酒都要谨慎,在人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了酒神的概念。

尽管在中国没有明确的中国酒神定位,但从文献记录中可模糊看出中国有仪狄、杜康等酒神形象,神的形象并不是迷信,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祈祷,更是挖掘、弘扬酒文化的一种方式。

酿酒师揭密中国人为何爱喝葡萄酒


在中国,白酒已经不再是一统天下的格局。葡萄酒越来越多的被人所熟知并经常饮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着中国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最近,三位中国酿酒师向CNN记者克里斯蒂斯托特(KristieLuStout)分享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红樽坊葡萄酒经销公司(RubyRedFineWinefounder)的创始人周巳晨(SimonZhou)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和谁一起喝酒是非常重要的。很少有人会独自饮酒,更多的人是和朋友,或者在聚会上和一群人一起喝酒。实际上,美国人在用餐时与自己的配偶一起喝点儿酒的做法,在中国是非常奇怪的。通常,中国人不会自斟自饮,也很少和另一半喝几杯,这也有可能是一人特别喜爱喝酒,而另外一个人滴酒不沾。葡萄酒爱好者们往往聚在一起,共同享受饮酒的乐趣。在中国,志趣相投的人往往会在一起喝酒,这样,人们会结交各种各类的人,这是管理人脉的一种方式。

怡园酒庄(GraceVineyards)的董事长陈芳(JudyChan)发现,在她最先接触的一些消费者中,很多人将葡萄酒视作一种潮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中国,饮用葡萄酒往往是为了向人们表明,自己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另外,关于中国人将各种价格不菲的葡萄酒混到可乐中喝这一让斯托特难以理解的现象,他就请教了周巳晨和陈芳。

听到这个问题后,三位中国酿酒师都笑了。因为,在接触葡萄酒行业以来,他们从来没见过有人将葡萄酒与可乐混着喝。龙凤美酒顾问(DragonPhoenixWineConsulting)的创立者之一赵凤仪(FongyeeWalker)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肯定存在一定的诱因。因为这种事情的确发生过。如果是20年前,她也可能会把葡萄酒和可乐混着喝。因为当时,很多进口葡萄酒的单宁比较粗糙,口感并不是非常好。而现在,进口葡萄酒的品质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现在在中国,她也从未见到有人把葡萄酒和可乐混着喝。

为何中国人只喝纯粮白酒?真相你需要知道!


中国白酒是怎么做的?

华夏历史3000年以来,历朝历代的古圣先贤酿酒的首选材料都是纯粮,而纯粮酿造的酒有一点跟酸酯分离的裸体酒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酒液都是浑浊的,所以历史上经常把酒称做为浊酒。

到了元朝才出现了蒸馏酒,但酿酒工艺还是在纯粮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麸曲,然后在窖室中进行发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粮食中的糖分会转化成乙醇,酒浆初成后再进行过滤,入酒甑蒸馏。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锅,形状像个大蒸笼。在锅中烧水,将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到蒸锅里,用锅炉往蒸锅里压住蒸汽。乙醇的沸点是78.3度,而水的沸点是100度,所以在用蒸汽加热的过程中,水还没有沸腾,乙醇就已经先沸腾了,这样就可以将酒从酒糟里蒸馏出来。乙醇蒸汽会顺着锅盖上面的管子上行,经过冷凝后就得到了蒸馏酒。这就是传统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原理。

这种酒的第一个特征是用粮食发酵。因为粮食是固体的,而且酿酒的粮食都要整颗圆满无缺,所以这种酿造工艺被称为固态法,全称是纯粮固态发酵法。

这种酒的第二个特征是一定要加曲。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发酵剂。粮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须要经过发酵才能转化为乙醇,而发酵需要有一个媒介来促进粮食的糖化,这个媒介就叫糖化发酵剂,也就是曲。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馒头用的酵母是一类东西。有一种说法叫粮为酒本、曲为酒骨,充分说明了曲的重要性。为什么曲这么重要?因为曲决定了酒的香味,曲里面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决定了酒的风格和味道。

曲有很多种。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法酿酒时加的是大曲,大曲是用麦子高温制成的,发酵期长,菌曲很长,微生物含量非常丰富。和大曲相对的是小曲,小曲是用米制成的,发酵温度低,发酵时间较短。

最好的酒当然就是大曲酒,小曲的发酵方式及微生物、微量元素的含量跟大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曲,叫麸曲。大曲是用麦子做的,成本较高。而用麸子、米糠之类的东西也可以制成曲,用这种曲做出来的酒就叫麸曲酒。北京的公交车上有一则广告,广告词是:牛XX二锅头,朕喜欢,就是这个味。商业广告不必深究,但我们应该知道,二锅头属于麸曲酒,皇帝是不可能喝麸子做成的酒的。

好酒在酿造工艺上的三个基本标志就是大曲、纯粮、固态。这是传统的酿酒方法。

不过显然现在的酒远非如此简单了,所以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点之重。

1960年至1963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中苏断交,三年自然灾害爆发,导致粮食不够吃。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粮食不够吃,酒还是要喝的,不喝酒工作怎么会有激情?那么粮食和酒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于是乎,那时开始研究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之类的粮食,不用制曲,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

中国有五大酒都,第一个是泸州,第二是个古力,第三个是邛崃,第四个是宜宾,第五个是仁怀。除此之外,四川的射洪也是白酒的著名产区。这几大酒都,除了仁怀在贵州,其他都在四川。

你到四川这几大酒都去旅游,会发现一个现象,街上的化工商店特别多,商店里都能够很方便地购买到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化工原料,还有醇、醛、增辣剂等化学添加剂,所谓的塑化剂在这里也是可以买到的。

就国家标准而言,酱香型白酒不能用水和酒精勾兑,只能用纯粮酿造。我们到街上去买酒,什么价位的酒都能买到,但是请注意一点,它们的国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价位的酒,都是按同一个标准酿造的,即纯粮固态发酵法。

买酒时看到GB/T10871你就要小心一些了,一定要注意,标准酱香型白酒的国标是GB/T26760,二者是有区别的。

很多人喝了一辈子酒还是个酒盲,尤其很多退休的老同志,习惯于每天喝一点,他们不买很贵的酒,就在超市里买几块钱的廉价酒,甚至还会买用油壶装的大桶白酒。喝哪一种酒喝习惯了,别人问起他们: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酒?他们大都会说:这个好,喝了一辈子了,是纯粮酿造的酒啊。我只能非常遗憾地说:那怎么可能!粮食多少钱一斤?再加上那么复杂的制曲、发酵工艺,再说成本要多少?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所以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和食用酒精的酒只有一种,那就是原浆酒,技术上的全称叫纯粮小烧酒

很多人说:我们农村有人拿粮食做酒。这个我不否认,乡下的确有很多人用粮食来酿酒,那也属于纯粮酿造,但它不是商业化产品,大家买不到。而且纯粮酿造的酒也是有高低之分的。高粱是酿酒的最好原料,五粮液用的是高粱,汾酒也要用高粱,为什么?因为高粱酿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单宁,其他的粮食都不含有这种物质。不同的高粱和高粱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糯高粱的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4.2元一斤,而梗高粱每斤只要一两块钱。

什么酒是最次的?

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云南等地也称为包谷酒),因为玉米做的酒特别烈。很多酒厂用液态法或者固液法做酒的时候,连玉米酒都不用。玉米酒精主要用在哪里?主要用于制作乙醇汽油,东北粮库里面有大量的陈化粮,其中的玉米都被做成了乙醇汽油。

现在大多数酒厂用的酒精有两种,一种叫薯干酒精,一种叫糖蜜酒精。这两种酒精市场价格基本在4000元至5000元一吨。用98度的酒精勾兑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么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块多钱,一吨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多数液态法制成的酒一斤成本还不到2块钱。但就是这样的酒,配上华丽的包装就敢标价上千元。

纯粮食白酒只能以传统工艺酿造,三斤高粱酿一斤酒,原材料成本就要二十多元,再加上酒师、人工费用,一斤酒的酿造成本就达到了40多元,酿出基酒后还要进行窖藏几年。与之相比,浓香型的白酒生产周期只有一个月。

为什么中国人只纯粮白酒?

为什么中国人只喝勾兑白酒,不喝别的呢?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区别。在中国,比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更可怕的就是白酒,很多东西都是非法添加的,而白酒液态法又是符合国标的,是合格产品,所以很多酒我们喝了之后会头疼、口渴。

液态法合法倒也正常,但我们需要充分的知情权。白酒出厂的标签上应该写清楚酿造工艺是固态法、液态法还是固液法,这是明确白酒品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我并不是说液态法不好,但是为什么不写清楚是液态法?

很多酒根本就不是酿造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实验,站在酒厂门口盯三天,计算一下它有多少辆拉粮食的车会进厂,有多少拉酒糟的车出厂。酒厂必然是有酒糟的,酿酒的烟囱也一定是会冒烟的。但是现在很多酒厂没有粮食进厂,也没有酒糟出厂,烟囱里也不冒烟。到工厂里参观一下你会发现,车间非常漂亮、干净和整洁。

酒厂不可能是干净的,酒厂里的酒师不管一个月挣多少钱,他的穿着都会和乞丐差不多,这与卫生和文明无关,老祖宗几千年来都是这么教的。很多酒厂拍摄的广告片里,酒师穿着中式唐装的马甲和丝绸的灯笼裤,拿着崭新的铁铲在铲酒糟,这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想,酒厂是没有这样的工作的。首先,铁铲不能铲酒,铲酒糟的工具叫宣板,是木头的,铁铲对于酒质会有影响。其次,酒厂里身份最低的人是铲酒糟的,酒师不可能去铲酒槽。

总结一句话,酿酒有三种方法: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法。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做纯粮酒,但质量参差不齐。拿酱香酒来说正宗的大曲酱香酒是坤沙,要九蒸九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三年窖藏。而市场上的酱香酒更多的是碎沙,生产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价格便宜,那些都不是正宗的大曲酱香白酒。

在权贵经济的绑架下,出现了太多反人类的东西。高端白酒简直成了暴利行业,本不是纯粮食品,只有一两个月的生产周期,卖的却是天价。很多人以为用的粮食品种多酿出来的酒就好,殊不知金银铜铁再怎么混合,也比不上纯金。做酱香型白酒只需要用一种原料,那就是糯高粱。制曲也只用一种原料,那就是小麦,只有用这样才是正宗的酿造方法,但今天这样做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如何鉴别酒的好坏?

要想鉴别酒的好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一下如何做裸体酒。裸体酒就是给酒点一把火,把它的酒精烧光,把酒的衣服给扒下来,这个时候剩下的酒就叫裸体酒,这是一种酸酯分离的手法。纯粮酿造的酒做裸体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体酒之后会变得很浑浊,入口细细品味会有粮食发酵的酸味,酸味之后会有一点淡淡的甜味,甜味之后又会有一点淡淡的酒糟味,舌根上还会带有一点淡淡的苦味。如果入口是骚涩的味道,那它里面一定加了食用酒精不管是薯干酒精、糖蜜酒精还是玉米酒精,它们都有这个特征。

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在一个盘子里倒点儿酒,量不必多,盖住盘底就好,燃烧之后制成裸体酒,再把它倒入高脚杯里,看一下它是否是透明清澈的。纯粮酒中的乙醇燃烧完之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粮食的发酵物,它一定是不透明的、浑浊的,喝到嘴里是酸酸的,后味是类似酒糟的甜香味。这是鉴别纯粮酒最简单的方法。

先秦以来,中国白酒做的是从来不会有损身体健康的,但是现代人喝了酒之后大多会觉得头疼、头晕,那么原因可能有两种:

第一是喝的酒太劣质了;

第二是喝得太多了。

为何国外烈酒大多只有40度 中国白酒却是52、53度?


烈酒一直是很多酒友都非常好奇好奇并且非常愿意尝试的,白酒是很多酒友心目中的烈酒,但是在中国市面上白酒的度数大部分是52或者53度,然而在国外烈酒却大部分是40度,这是为什么呢?

1、国外烈酒为啥大部分是40度?

其实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国外那些我们熟知的烈酒大部分是40度,比如:白兰地,40度;威士忌,40度;伏特加,40度。难道真的是国外只能酿造出最高40度的烈酒吗?其实国外也可以酿造出40度以上的烈酒并且批量生产,他们生产的烈酒大部分是40度是有原因的:

法律规定

比如伏特加40度的原因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法律规定,这来源于一个传说:俄国沙皇伊凡雷帝统治期间引入了伏特加,当时很多酒店老板为了增加利润开始稀释伏特加。这一举动引起了顾客的不满,于是顾客和酒店老板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为了终止这类纠纷,彼得大帝颁布了一纸法令:如果酒店里供应的伏特加的表面不能点燃,顾客可揍死酒店老板。人们发现,40%的含量是室温下酒精的蒸汽还能再靠近表面处燃烧的最低限度。所以酒店老板采用这个最低限度,以便在利润和人身安全之间达至最佳折中。

烈酒税太高

其实在西方和国外很久以前也是有度数比较高的烈酒的,但是后来多方面因素,西方在制定酒精标准的时候把40度以上的定位烈酒,并且征收很高的烈酒税,所以很多酒厂为了不缴纳烈酒税酒生产最高40度的烈酒,久而久之40的酒就变成的国外的烈酒了。

2、中国白酒为什么大部分是52、53度?

适宜保存

首先考虑的是存储的问题,这是因为白酒在45度以下不太适宜长期保存,微生物会使酒质变酸,有的时候会影响口感。

调制问题

我们生活中常喝的白酒需要调酒师调制,以达到特有风味。为了保证同一批次的酒质、口味相同,调酒师将70度原浆酒加入低度酒尾,所以酒精度就降到52度左右。并且酒里面的微量成份为酯酸醇醛酮等微量成份,而以上物质在52℃酒精里面是融合得最好的。

饮用习惯

国内白酒的饮用度数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下:东北内蒙及山东35一38,河南湖南赣北以及西北地区为50一52,安徽江苏40一45,浙江广西28一38,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度数较为广泛,但普遍在42一52之间较为主流。所以白酒度数主流为52或者53度。

其实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只要我们自己喜欢就好,适合自己的口感就好,再烈的酒也终究抵不过我们喝酒时炽热的感情,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适量饮酒,健康生活!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