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历史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茅台前传——拾起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相传唐朝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一路送到扶风郡首府雍县(今凤翔县),第二天郡守在城西十里长亭送行。当时正值暮春三月。裴侍郎突然发现沿路彩蝶蜜蜂纷纷附地而卧,当时心中不乐。郡守忙溯风而上查访缘故,他走过离城十五里的柳林镇,仔细查问,原来柳林镇一家作坊正在大兴土木,工人从土中挖出窖藏300多年的陈酒一坛,颜色清碧透明,气味浓香无比,饮者无不醉倒。酒味随风飘去,镇东十里之遥,蜂蝶闻味纷纷醉卧不起,当时郡守即将这坛美酒送给裴侍郎,侍郎官喜之不尽,当即乘兴吟诗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将这坛美酒敬送高宗皇帝。柳林酒从此列为国宴珍品。北宋时,大文学家苏轼在凤翔“植湖柳,饮此酒”。此后,凤翔民间流传有“东湖柳,西凤酒,妇人手”(凤翔女工草编、刺绣、香包等制品亦源远流长)为三宝之佳话。茅台前传——拾起那段被遗忘的历史进入清代后,陕西商人利用清政府对川盐实行“计口授盐”“认承办”的政策机遇,纷纷赴四川承办川盐产销,使四川盐井的投资“秦人占十之七八,川人占十之二三”。入康乾年间,清政府准许“川盐入滇(黔)”,陕西商人遂乘机进入川盐运销,把持垄断着从涪州到贵阳千里的川盐运销业务。而当时贵州省仁怀县茅台村是川盐运转的水陆码头,川盐经赤水河转运到茅台村,再由茅台村起旱用骡马驮运到贵州各地,所以许多陕西商人汇聚茅台村贩盐,有诗描绘当时的情形是“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其中陕西商人刘绍棠、田荆荣与自贡富商李三畏合办的贩盐商号“协兴隆”总号就设在仁怀县,它的子号70余家,分设于从仁怀到贵阳的沿途州县。因此,陕西商人在茅台村还修筑了华丽的“陕西会馆”作为商帮办公之地。由于陕西商人来自酒的故乡,喜好饮酒。而贵州由于山陡水荒没有好酒,唯有一名叫“羊柯曲”的酒,辛辣难以下咽。唐代诗人黄庭坚曾对此酒有过咏叹。协兴隆的财东刘绍棠见贵州没有好酒,一气之下回到故乡,到凤翔柳林镇振昌顺酒坊,高薪聘请一田姓陕西酒师,携带西凤酒的配方和工艺技术来到茅台村,用洁净的优质高粱为曲,配以赤水河纯洌之水,经九次勾兑,酿造出佳酿“茅台烧锅”,这便是中国名酒“茅台酒”的原生形态。从此茅台酒在当地名声鹊起,茅台镇酿制茅名酒的烧坊不下数十处,基本上是山陕商人投资办的。入近代后,太平天国蓝大顺部占领了茅台镇,陕西酒坊人散业毁,茅台酒曾一度失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山西平遥一盐商华某到四川贩盐,因其母亲爱喝茅台酒,多年未能见到。华某特意赴茅台镇想为其母捎几瓶茅台酒以尽孝心,谁知到茅台镇后发现陕西商人办的茅台烧坊已是人去楼空。为了振兴中华名酒,华某决意重兴茅台酒,他找来流失的陕西酒师,又寻来山西“汾酒”的配方和工艺,在两种名酒的基础上酿制出次生的“茅台烧锅”,这就是后来“华茅”茅台酒的由来,即茅台酒的次生形态。当时的茅台酒仅仅是作为商家的自酿酒,小批量在贵州及全国销售。进入民国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茅台酒作为中国之酒参展,但由于包装很土,加之中国社会地位低下,并没有引起评委的注意。一位姓王的中国报聘员急中生智,提着两瓶茅台酒挤入评酒大厅,将酒瓶向地上一摔,茅台酒香气四溢,外国评酒员们才相信中国竟然有这样的好酒,一致评茅台酒为金奖。从此,茅台酒一举成名,走出贵州的深山,成为中国酒的代表。这是陕西商人对中华民族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①。(来源:今日头条食尚陕西)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茅台——历史


历史上较早记载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夜郎(今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专门绕道茅台所在的仁怀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称益部,而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
在的酿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粮食经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而赤水河畔茅台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至元、明期间,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作坊就已经在茅台镇杨柳湾(今茅台酒厂一车间片区)陆续兴建,值得注意的是,茅台当时的酿酒技术已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回沙”工艺。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村村有作坊。在此期间,茅台地区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开始出现。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为标志的一批茅台佳酿,成为贵州白酒的精品。
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促使茅台酿酒业的更加兴旺,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其时较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到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酿酒史上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期茅台繁忙景象的历史写照。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1949年末贵州刚一解放,中央就来电,要求贵州省委、仁怀县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保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设备,继续进行生产。贵州省根据中央的指示,对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其发展。对其老板还给予政治待遇,在人民中安排了职位。1953年,贵州省将较大的恒兴烧房收购,并将另两家烧房合并进来,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随即调入得力干部,投入大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前夜,茅台酒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以此互为敬贺。据中新社报道: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前列宴在北京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经周恩来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国运兴,国酒兴,当年为红军疗伤洗尘的茅台酒终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喜酒”。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茅台酒连续14次荣获国际金奖。

历史:茅台酒的历史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知名蒸溜酒之一,誉称国酒,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产于贵州茅台镇,以本地优质糯高梁、小麦、水为原料,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采用科学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心酿制而成,末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从生产、贮存到同同出厂历经五年以上。
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怀留香持久的特点.茅台酒是风格较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

茅台“绿美人”历史


1957年以前,茅台酒的包装都是黄褐色土陶瓶,无论内销外销都是同一种。为了追求美观,茅台酒厂在1957年推出了白瓷瓶包装,开始用于出口。

而且,茅台酒厂对白瓷瓶身所贴的商标,也做了探索性的实验。1957年生产的白瓷瓶“金轮”茅台,正标与1954年版的出口“金轮”牌版式基本一致,只是在个别的字眼上进行了微调,比如,将“贵州茅台酒”的“台”去掉了草字头。

这款酒有特殊有意义也为人称道的地方,是它的背标。它的背标以绿色为基调,主要图案是左右两位飞天仙女献酒。这一图案取材于古代壁画,尤以敦煌壁画为突出。两边和下面有若干莲花纹饰,暗喻佛教意味。图案的中部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在画上印刷了有关茅台酒的中英文简介。

由于这款白瓷瓶绿背标的茅台酒外形美丽,气质优雅,所以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这款酒在香港刚刚上世时,香港的华侨报纸还用“茅台新装,华贵优雅,春节宴会,甚受欢迎”的词句,对其大家赞扬。而藏家则亲切地称它为“绿美人”。

2015年12月,北京保利拍卖与北京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合作的“保利茅台会——贵州茅台酒专场”中,一瓶从海外悄然归来,首次登陆老酒拍卖场1957年产“绿美人”,以216万元的天价完美成交。同时也宣告着“绿美人”的华丽归来。

由于茅台酒厂从1958年起,外销茅台酒就开始启用“飞天”商标,这一款1957年“金轮牌”白瓷瓶绿背标的茅台酒极其罕见,除了距今60余年的岁月凝香,更多了一份后无来者的孤品气质。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绿美人”隐居海外多年,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的“飞天”商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提示,甚至可以说,它的出现,直接启发了“飞天”牌茅台的诞生。

茅台酒的起源与历史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台春”。 茅台镇开设正规作坊始于何时尚无明确考证,据茅台现存最早的明代《邬氏族谱》扉页所绘家族住址地形图的标注,其中有酿酒作坊。族谱所载邬氏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随李化龙平定动乱后定居茅台的,这说明茅台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酿酒的正规作坊。茅台酒独特的回沙工艺在这个时候基本形成。茅台最早的酿酒坊名称据考查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名单有“大和烧房”而获得。其实茅台酒在清代已相当兴旺,道光年间已远销滇、黔、川、湘。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恒兴烧房”。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开设,创始人华联辉。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曾闻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华联辉之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只是附带业务,直至茅台酒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之后才引起华氏的重视年产扩大到8500一9000公斤。1936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继通车给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1944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模,窖坑增加到18个,年产量高达21000公斤,其酒俗称“华茅”。“荣太和烧房” 于光绪五年(1879年)设立,后更名为荣和烧房;其本为几家合伙经营,几经周折1949年荣和烧房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其酒俗称“王茅”。“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意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生产。后赖使用各种手腕迫使周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已。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1947年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赖利用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其酒俗称“赖茅”。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已挤身政界,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曾任贵州省银行、重庆大川银行经理等职务。 古茅台一带所产的酒在西汉时期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饮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规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成为川盐运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盐登赤地河”,当时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义'、“荣和”(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当时农商部未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展会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优点征服了各国的评酒专家,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蜚声中外。获奖后王茅和华茅为国际金奖的所属争执不下,县商无法裁决,官司打到省府;1918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两家均有权使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字样,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华、王两家为庆祝这次大奖各自封坛入窖存酒,在1996年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召开八十周年之际国酒人推出了八十年陈酿茅台酒,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堪称国酒之尊。1946年赖永初在上海设立“永兴公司”先后销售赖茅10000公斤,并利用在重庆、汉口、广州、和长沙的商号推销赖茅。“成义”的华茅也在上海、长沙、广州、和重庆通过文通书局在当地经营,“荣和”的王茅在重庆和贵阳都以“稻香村”号为销售点,这样茅台酒的知名度进一步得以提高;茅台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在香港试销,很快被抢购一空。由于茅台酒销路好利润高,清末以来许多资本家都企图仿制,如遵义的集义酒厂,贵阳的荣昌酒厂等先后到茅台聘酒师,抗战胜利后仿制者就更多了,如贵阳的“金茅”、“丁茅”、“王茅”,但都未成功相继倒闭。茅台所特有的地形地势,土壤、水质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造就了茅台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饱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是其它任何地方无法仿制的。 1951、1952年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没收的方法把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而为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酒厂不断发展壮大,虽几经波折仍艰难前进,1977年,总产量达763吨,销售387.8吨,达历史最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得到了国家领导的特别青睐,曾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为国酒,茅台酒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 茅台镇,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传奇古镇酿造着一代又一代的神奇传说,茅台酒就是那名扬中外、香飘九州的酒林至尊,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这个有着深厚酒文化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里茅台镇以其特别的历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的历代名人,甚至成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圣地。当代诸多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宗教领袖,如王震、田纪云、杨波、朱学范、许德珩、陈再道、启功、伍修权、刘海粟等或参访茅台古镇、或为茅台酒题辞,其幽幽墨香为茅酒增辉。茅台酒以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和国色天香的品质令众人倾倒,特别是近年茅台集团推出的陈年窖酒堪称酒中极品,填补了中国极品酒的空白。对于爱酒和热衷于酒文化者来说,为能斟上一杯五十年、八十年茅台陈酿而无比荣耀,并津津乐道。 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在国家最高层领导者的关怀和青睐下逐渐显现出其王者本色,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其中传奇佚事妇孺皆知,脍炙人口。国酒之父周恩来更是倾力推荐,使国酒茅台飘香世界而誉满全球,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和传播友谊的纽带。成为东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明古国的象征之一。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茅台酒同样挑起了把民族品牌发扬光大的历史重任,茅台酒在华夏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个神圣而又坚毅的丰碑。茅台酒在国人心中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牢不可破,并赢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第一名的盛誉。茅台集团为感谢和回报国人的厚爱,励精图治、永攀巅峰逐渐把茅台酒厂建设成酒类行业中的佼佼者,现拥有总资产26.45亿元,是国 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的荣获“国家企业管理最高奖一金马奖”的企业。在继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取金奖之后,又多次独揽国内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之冠、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万般荣耀集于一身;王者风范显露无遗。 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茅台酒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相继开发出43度、38度、33度茅台酒乡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引导了酒厂向公司体制转变,1997年1月成立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集团公司实现股份化,成立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年代大学毕业就来酒厂工作的季克良同志出任公司董事长,袁仁国担任总经理职务。在白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茅台集团1999年销售总额12.06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6.38亿元,利润3.01亿元,并继续朝着建设规模效益型和多元化生产的现代企业道路阔步前进。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